六下古诗词背诵(详细注解)1
- 格式:ppt
- 大小:3.54 MB
- 文档页数:74
六年级语文古诗词必背注释六年级的语文学习中,古诗词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们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语言表达,也让我们了解到古代文人的情怀和智慧。
以下是一些六年级学生需要必背的古诗词及其注释:1. 《静夜思》- 作者:李白-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在夜晚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通过明月和霜的比喻,诗人抒发了对家乡的深深眷恋。
2. 《望岳》- 作者:杜甫-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高望远,对泰山的壮丽景色的赞美。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表达了诗人的壮志和对自然美景的热爱。
3. 《春晓》- 作者:孟浩然- 注释: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通过春眠、啼鸟、风雨和花落,诗人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
4. 《江南逢李龟年》- 作者:杜甫- 注释:这首诗通过与李龟年的重逢,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岐王宅里寻常见,崔九堂前几度闻。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5. 《江畔独步寻花》- 作者:杜甫- 注释: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江边漫步寻找花朵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向往。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6. 《赠汪伦》- 作者:李白- 注释: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友人汪伦的赠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重和对离别的不舍。
“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7.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注释:这首诗通过描绘洞庭湖的美景,表达了诗人对张丞相的敬仰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8.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注释:这首诗通过登楼远望,表达了诗人对远方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9. 《绝句》- 作者:杜甫- 注释:这首诗以简洁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命活力的赞美。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课文)古诗三首寒食【唐】韩翃(hóng)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说明【寒食】寒食节,在冬至后的第105天,清明节前1-2天,节日时期不可以生火做饭。
【春城】指春季的京城。
【御柳】皇帝御花园里的柳树。
【汉宫】这里用汉朝皇宫来指唐代皇宫。
【传蜡烛】寒食节禁火,但朝廷传赐蜡烛给公侯之家,受赐的可以点火。
【五侯】这里指天子宠幸之臣。
迢迢牵牛星tiáo jiǎo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zhuózhù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整天不行章,泣涕泣如雨。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
mò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说明选自《古诗十九首》。
作者不详,写作时代大体在东汉末年。
迢迢,遥远。
【河汉女】指织女星。
河汉,银河。
【擢】伸出,抽出。
【素】白皙的。
【札札】织机发出的响声。
【机杼】织机的梭子。
【章】有花纹的纺织品,这里指整幅的布帛。
【零】落下。
【盈盈】形容清亮。
【脉脉】用眼睛表达情义的样子。
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晚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说明1.【十五夜】阴历八月十五中秋节的夜晚。
2.【中庭】即庭中,庭院中。
3.【地白】月光照在庭院的地上,像铺了一层白霜。
宫侯素章盈脉栖鸦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联合牛郎织女的故事,谈谈《迢迢牵牛星》表达的感情。
《十五夜望月》中的“不知秋思落谁家”委宛地表达了游子的思亲之情。
在你读过的古诗中,还有哪些近似的诗句和同学交流。
选做:《寒食》和《十五夜望月》写了哪些传统民俗还有一些古诗也写到了传统民俗,查找资料认识一下。
古诗三首马诗【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说明1.【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
2.【钩】古代的一种兵器,形似月牙。
六下古诗词背诵10首第1首《寒食》作者: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译文:春风中的皇城,到处有春花飘落;正是寒食节的时候,东风吹斜了皇城中柳树的枝条。
到了傍晚,皇营中有使者传递皇帝赐给的烛火;烛火的轻烟散入了那些受到恩宠的大臣家中。
第2首《十五夜望月》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作者: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译文:庭院中的地面被月光照得很白,乌鸦栖息在树上。
微冷的露水无声地沾湿了桂花的花瓣。
今夜的月色明亮,所有人都在望月观赏。
不知道这秋夜的相思又落到了谁家呢?第3首《马诗》作者:唐·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译文:在月光的照耀下,这茫茫大漠像雪一样洁白,一弯新月正挂在巍巍的燕山上空。
什么时候我这匹宝马才能套上金质的辔头,在这秋日的大漠上纵情驰骋呢?第4首《石灰吟》作者: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要经过千万次的锤击开凿才能采出来,在熊熊烈火中焚烧也是很平常的事情。
纵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要把高尚和清白留在人间。
第5首《竹石》作者: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进石头缝里。
历经了各种折磨打击,它仍旧顽强地生长着,任凭你再大的狂风也摧毁不了它。
第6首《送元二使安西》作者: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译文:渭城的早晨下着小雨,润湿了轻扬的尘土,旅馆青砖黛瓦的颜色在雨中显得更加浓重,柳树也显得更加青翠鲜润。
朋友啊,我真诚地劝你再喝干这一杯酒,因为向西出了阳关,你就再也碰不到老朋友了。
第7首《春夜喜雨》作者: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必背古诗词17首1、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寒食:节名,在清明前两日。
古人每逢这节日,前后三天不生火,只吃冷食物,故称“寒食”。
御柳:御苑中的杨柳。
“日暮”两句:据说汉时寒食禁火,朝廷特赐侯家蜡烛。
“传”,挨家传赐。
“五侯”,一说指东汉外戚梁冀一族的五侯。
另一说指东汉桓帝时宦官单超等同日封侯的五人。
斜:读(xi),与“花”“家”押韵。
【简析】这首诗描写宫廷寒食节的情况。
诗人以汉喻唐,揭露了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
开头一句“春城无处不飞花”。
“春城”指春天里的都城长安。
“飞花”即花瓣纷纷飘落,点明暮春季节。
“无处不”,用双重否定构成肯定,进而写出整个长安柳絮飞舞,落红无数的迷人春景。
第二句“寒食东风御柳斜”是写皇宫园林中的风光。
“御柳”是指御苑里的柳树。
当时风俗寒食日折柳插门,清明这天皇帝还要降旨取榆柳之火赏赐近臣,以示恩宠。
所以诗人在无限的春光中特地剪取随东风飘拂的“御柳”。
诗的前两句写的是白昼,后两句则是写夜晚:“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日暮”就是傍晚。
“汉宫”是借古讽今,实指唐朝的皇宫。
“五侯”一般指东汉时,同日封侯的五个宦官。
这里借汉喻唐,暗指中唐以来受皇帝宠幸、专权跋扈的宦官。
这两句是说寒食节这天家家都不能生火点灯,但皇宫却例外,天还没黑,宫里就忙着分送蜡烛,除了皇宫,贵近宠臣也可得到这份恩典。
诗中用“传”与“散”生动地画出了一幅夜晚走马传烛图,使人如见蜡烛之光,如闻轻烟之味。
读到这里我们就会联想到“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这句俗语,从而更好地领会诗歌的主题。
这首诗善于选取典型的题材,引用贴切的典故对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进行讽刺。
虽然写得很含蓄,但有了历史典故的暗示,和中唐社会情况的印证,读者还是能了解诗的主题的。
2、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
六下古诗词背诵一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1、昔:从前,文中指出征时。
2、往:当初从军。
3、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4、思:用在句末,没有实在意义。
5、雨:音同玉,为“下”的意思。
6、雨(yù)雪:下雪。
雨,这里作动词。
7、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8、迟迟:迟缓的样子。
译文回想当初我离开的时候,连杨柳都与我依依惜别。
如今回来路途中,却纷纷扬扬下起了大雪。
路途曲折漫长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我心里不觉伤悲起来,没有人会懂得我的痛苦的!二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1、渭城: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即秦代咸阳古城。
2、浥(yì):润湿。
3、客舍:旅馆。
4、柳色:柳树象征离别。
5、阳关:在今甘肃省敦煌西南,为自古赴西北边疆的要道。
译文清晨的微雨湿润了渭城地面的灰尘,馆驿青堂瓦舍柳树的枝叶翠嫩一新。
真诚地奉劝我的朋友再干一杯美酒,向西出了阳关就难以遇到故旧亲人。
三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1、乃:就。
2、发生:催发植物生长。
3、潜(qián):暗暗地,悄悄地。
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4、润物: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5、野径:乡间的小路。
6、晓:天刚亮的时候。
7、红湿处:雨水湿润的花丛。
8、花重(zhòng):花因沾着雨水,显得饱满沉重的样子。
9、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译文好雨似乎会挑选时辰,降临在万物萌生之春。
伴随和风,悄悄进入夜幕。
细细密密,滋润大地万物。
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点点灯火,闪烁江上渔船。
明早再看带露的鲜花,成都满城必将繁花盛开。
四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译文注
释
诗词一: 《静夜思》
窗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译文:
明亮的月光洒在窗前,如同地面上的霜一样。
我抬头望着明亮的月亮,低头思念故乡。
注释:
《静夜思》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诗中通过描述夜晚的月光和个人的思念之情来表达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诗词二: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太阳依山而落,黄河注入大海。
如果想要尽览万里景色,就得再登高一层楼。
注释:
《登鹳雀楼》是唐代诗人王之涣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
诗中通
过描绘山河壮丽景色和表达追求进取的精神,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
向往和追求。
...
(继续写下去,根据需要添加更多的古文诗词的译文和注释)
...
这是一个标题为《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文诗词译文注释》的文档,其中包括诗词的中文译文和相关的注释。
该文档旨在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些古文诗词,并对其背后的意境和文化内
涵有所了解。
文档以清晰简洁的语言呈现,让读者轻松理解诗词的
意义和诗人的创作意图。
寒食【唐】韩翃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注释①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②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③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④汉宫:这里指唐朝皇官。
⑤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⑥五侯:汉成帝时封王皇后的五个兄弟王谭、王商、王立、王根、王逢时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①《迢迢牵牛星》选自《古十九首》② 《古诗十九首》:选自南朝梁萧统《文选》卷二九(中华书局1977年版)。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③迢迢(t匕o):遥远。
④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南。
⑤皎皎:明亮。
河汉:即银河。
⑥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⑦擢(zhu6):伸出,拔出,抽出。
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⑧ 札亿卜台)札弄机杼: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札札的织布声。
⑨弄:摆弄⑩杼(zhO):织机的梭子11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织女终日也织不成布。
《诗经》原意是织女徒有虚名,不会织布;这里则是说织女因害相思,而无心织布。
12零:落。
13几许:多少。
这两句是说,织女和牵牛二星彼此只隔着一条银河,相距才有多远!14盈盈:清澈、晶莹的样子。
15脉脉(m6 m6):默默地用眼神或行动表达情意。
16素:白皙。
17涕:眼泪。
18章:指布帛上的经纬纹理,这里指布帛。
19间:相隔。
(完整版)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古诗词6首(有注释)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10首古诗词 1 采薇(节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1.选自《诗经˙小雅》。
薇,薇菜,植物名。
2.【昔】从前,指出征时。
3.【往】指当初去从军。
4.【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5.【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
6.【雨雪】指下雪。
“雨”,这里读yù。
7.【迟迟】迟缓的样子。
8.【载】又。
9.【莫】没有人。
2 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注释1.【发生】使植物萌发、生长。
2.【野径】田野间的小路。
3.【红湿处】被雨水打湿的花丛。
4.【花重】花因为饱含雨水而显得沉重。
5.【锦官城】成都的别称。
成都曾经住过主持织锦的官员,所以叫“锦官城”。
3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杜甫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注释1.【剑外】指四川剑阁以南地区,当时作者正在此地。
2.【蓟北】泛指唐代蓟州北部地区,在今河北省东北部一带,当时是安史叛军的根据地。
3.【青春】指春天。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唐】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注释1.《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由两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歌,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呈,恭敬地送上。
水部张十八员外,指唐代诗人张tdu籍,他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曾任水部员外郎。
2.【天街】京城街道。
3.【润如酥】形容春雨滋润细腻。
酥,酥油。
4.【处】时。
5.【绝胜】远远胜过。
5 江上渔者[宋]范仲淹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
君看一叶舟,出没风波里。
6 泊船瓜洲[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尝:尝试。
持:用来。
羹(gēng):用肉或菜做成的糊状食物。
漉(lù):过滤。
菽(shū):豆。
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凶残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他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别墅附近。
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
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出来。
时鸣:时,不时。
不时地啼叫。
时:时而,偶尔。
闲:悠闲,寂静。
这里含有人声静寂的意思。
桂花:木犀的通称。
有的春天开花,有的秋天开花。
惊:惊动,惊扰。
《译文》春天的晚上寂静无声,只有春桂在无声地飘落。
寂静使春夜里的山更让人觉得空空荡荡。
月亮出来了,山雀竟然被月光惊动,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注释】 1. 芙蓉楼:原名西北楼,在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西北。
2.辛渐:诗人的一位朋友。
3.寒雨:寒冷的雨。
4.连江:满江。
5.吴:三国时的吴国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6.平明:清晨天刚亮。
7.客:指辛渐。
8. 楚山:春秋时的楚国在长江中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的山为楚山。
9.孤:独自,孤单一人。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及解释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的古诗你都会背了么?你都知道诗词的意思了吗?接下来店铺为你整理了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及解释,一起来看看吧。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古诗词背诵及解释1、《七步诗》三国魏曹植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译文』煮豆子是为了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做羹。
豆秸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中哭泣。
我们本来是同胞兄弟,为什么你那么急迫地加害于我呢?2、《鸟鸣涧》唐王维体裁:五言绝句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译文』人的心闲静下来才能感觉到春天桂花从枝头飘落,宁静的夜色中春山一片空寂。
皎洁的月亮从山谷中升起来,惊动了山鸟,时而在山涧中发出鸣叫声。
3、《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唐体裁:七言绝句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译文』迷蒙的烟雨在夜幕中笼罩着吴地,与浩渺的江水连成一片,天亮时我将送你启程,而我却要独自留下,如同这形单影只的楚山。
如果洛阳的亲友询问我的情况,请你一定转告他们,我的一颗心如晶莹剔透的冰,清正廉明,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4、《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译文』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
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和谐动人。
5、《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只要能把自己的清白留在世界上,粉身碎骨也不怕。
全诗表现了诗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在人生道路上清清白白做人的高尚情操。
5、《石灰吟》明于谦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对烈火的焚烧看得平平常常。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文注解译文与主旨汇总知识要点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古诗文注释译文与主旨寒食【唐】XXX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XXX家。
注释1、春城:暮春时的长安城。
2、寒食:古代在清明节前两天的节日,焚火三天,只吃冷食,所以称寒食。
3、御柳:御苑之柳,皇城中的柳树。
4、XXX:这里指唐朝皇官。
5、传蜡烛:寒食节普天下禁火,但权贵宠臣可得到皇帝恩赐而得到燃烛。
6、XXX:XXX时封XXX的五个兄弟XXX、XXX、XXX、XXX、XXX皆为候,受到特别的恩宠。
这里泛指天子近幸之臣。
译文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
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XXX的家里。
主旨:通过描写寒食节时的融融春意和皇宫里的情景,暗讽了那些封建统治阶级的特权以及宦官得宠专权的腐败现象。
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和社会的不满。
迢迢牵牛星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
纤纤擢素手,XXX弄机杼。
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XXX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注释1、《迢迢牵牛星》选自《古十九首》《古诗十九首》:选自XXX《文选》卷二九(XXX1977年版)。
此诗是《古诗十九首》之一。
《古诗十九首》,作者不详,时代大约在东汉末年。
2、迢迢(tiáo):迢遥。
3、牵牛星:隔银河和织女星相对,俗称“牛郎星”,是天鹰星座的主星,在XXX、皎皎:明亮。
河汉:即银河。
5、河汉女:银河边上的那个女子,指织女星。
织女星,是天琴星座的主星,在银河北。
织女星与牵牛星隔河相对。
6、擢(zhuó):伸出,拔出,抽出。
这句是说,伸出细长而白皙的手。
7、札(zhá)札弄机杼:正摆弄着织机(织着布),发出XXX的织布声。
8、弄:摆弄9、杼(zhù):织机的梭子10、终日不成章:是用《诗经·大东》语意,说XXX终日也织不成布。
《七步诗》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
萁在釜下燃, 豆在釜中泣。
本自同根生, 相煎何太急。
持:用来。
羹(gēng)漉(lù)菽(shū):豆。
这句的意思是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汁作羹。
萁:豆类植物脱粒后剩下的茎。
釜:锅。
燃:燃烧。
本:原本,本来。
煎:煎熬。
相煎:指互相残害全诗表达了曹植对凶残的不满。
泣:小声哭泣。
何:何必。
【译文】锅里煮着豆子,是想把豆子的残渣过滤出去,留下豆子汁来做成糊状食物。
豆茎在锅下燃烧,豆子在锅里哭泣。
他说:我们本来是同条根上生出来的,你又怎能这样急迫地煎熬我呢?(这首诗用同根而生的萁和豆来比喻同父共母的兄弟,用萁煎其豆来比喻同胞骨肉的哥哥残害弟弟,表现了作者对兄弟相逼,骨肉相残不满与厌恶。
)<<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鸟鸣涧:地名,在王维朋友的别墅附近。
涧:夹在两山间的流水。
闲:安静、悠闲,含有人声寂静的意思。
空:空寂、空空荡荡。
空虚。
这时形容山中寂静,无声,好像空无所有。
月出:月亮出来。
时鸣:时,不时。
不时地啼叫。
时:时而,偶尔。
闲:悠闲,寂静。
这里含有人声静寂的意思。
的秋天开花。
惊:惊动,惊扰。
《译文》,时时发出的鸣叫在山涧中回响。
《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注释】 1. )西北。
2.辛渐:3.寒雨:寒冷的雨。
4.连江:满江。
5.在长江下游一带,所以称这一带为吴。
6.平明:清晨天刚亮。
7.客:指辛渐。
8.9.孤:独自,孤单一人。
10.一片冰心在玉壶:我的心如晶莹剔透的冰贮藏在玉壶中一般。
比喻人清廉正直。
11.冰心:比喻心的纯洁。
(作者用它来比喻自己清廉正直)12.友人的时候,感到自己就像楚山一样孤独寂寞。
洛阳的亲朋好友如果向你问起我。
就请转告他们:我的心依然的像一颗珍藏在玉壶中的冰一般晶莹纯洁。
江畔独步寻花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流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诵读》注释译文赏析知识要点1.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
我心伤悲,莫知我哀!注释:薇:豆科野豌豆属的一种。
昔:从前,指出征时。
依依:形容柳丝轻柔、随风摇曳的样子。
思:句末语气词,没有实在意义雨:音同玉,为“下”的意思。
霏(fēi)霏:雪花纷落的样子。
迟迟:迟缓的样子。
往:指当初去从军。
译文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道路泥泞难行走,又渴又饥真劳累。
满心伤感满腔悲。
我的哀痛谁体会!赏析出自《诗经•小雅》,为先秦时代的汉族诗歌。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是一首戎卒返乡诗。
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模仿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
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诗经》是汉族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2.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注释元二:作者的友人元常,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故名“元二”。
使:到某地;出使。
安西:指唐代安西都护府,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
渭城:秦时咸阳城,汉代改称渭城(《汉书·地理志》),唐时属京兆府咸阳县辖区,在今西安市西北,渭水北岸。
浥:(yì):湿润。
客舍:旅店。
柳色:即指初春嫩柳的颜色。
君:指元二。
更:再。
阳关:汉朝设置的边关名,故址在今甘肃省敦煌县西南,古代跟玉门关同是出塞必经的关口。
2019 下册班级姓名六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词(20首)1 .八阵图唐杜甫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注释①八阵图:由八种阵势组成的图形,用来操练军队或作战。
②三分国:指三国时魏、蜀、吴三国。
③石不转:指涨水时,八阵图的石块仍然不动。
④失吞吴:是吞吴失策的意思。
译文:三国鼎立,孔明的功勋最为卓著,他创制的八卦阵,更是名扬千古。
任凭江流冲击,石头却依然如故,千年遗恨,在于刘备失策想吞吴。
2.马上作明戚继光南北驱驰报主情,江花边月笑平生。
一年三百六十日,多是横戈马上行。
注释①驱驰:策马疾驰,这里指奔走效力。
②主:指明朝皇帝。
③江花:指南方的花。
④边月:边塞的月亮。
这里的边塞指山东沿海登州卫等地。
3.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唐李商隐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
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
嗟余听鼓应官去,走马兰台类转蓬。
译文:昨夜星光灿烂,夜半却有习习凉风;我们酒筵设在画楼西畔、桂堂之东。
身上无彩凤的双翼,不能比翼齐飞;内心却象灵犀一样,感情息息相通。
互相猜钩嬉戏,隔座对饮春酒暖心;分组来行酒令,决一胜负烛光泛红。
可叹呵,听到五更鼓应该上朝点卯;策马赶到兰台,象随风飘转的蓬蒿。
4 归园田居晋陶渊明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
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注释①守拙:拙(zhuō)本义是“笨”,也作谦词,这里取其引申义,即原始的,本真的。
“守”是“坚持”的意思,“守拙”一方面是自谦,另一方面,表示自己安守本分,反对虚伪技巧,向往归真返朴。
②暧暧(ài):依稀,模糊,看不清。
译文从小没有投合世俗的气质,性格本来爱好山野。
错误地陷落在人世的罗网中,一去就是十三年。
六年级下册必背课文古诗词译文《春夜喜雨》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译文:一场及时的好雨,知道春天的到来,便在春天降临。
它随着和风悄悄进入夜晚,滋润万物,却无声无息。
野外的小路上,云层厚重,一片漆黑;江面上的船只,灯火明亮,独自闪烁。
清晨,看到那些被雨水打湿的地方,花朵显得格外沉重,锦官城的景色也变得更加绚丽。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文:群山之中,鸟儿的飞翔已经断绝;无数的小径上,人的踪迹也已消失。
只有一位穿着蓑衣、戴着斗笠的老翁,独自在寒冷的江面上垂钓,周围覆盖着雪。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译文:泰山的壮观景象如何?齐鲁大地的青翠无边无际。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泰山的神奇秀丽,阴阳的交替,划分了昼夜。
远望泰山,胸中涌起层层云彩,目送归鸟,眼中充满期待。
我决心要登上泰山的顶峰,从那里俯瞰,所有的山峦都显得渺小。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译文:孤山寺的北面,贾亭的西边,湖面刚刚平静,云脚低垂。
几处早春的莺鸟争抢着温暖的树木栖息,不知哪家的新燕正在啄食春天的泥土。
纷乱的花朵渐渐要迷乱人的眼睛,浅浅的草地刚好能覆盖马蹄。
我最喜欢在湖东行走,总觉得不够,绿杨树荫下,是那白沙堤。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八月的洞庭湖水位高涨,湖面平静,与天空融为一体。
湖上蒸腾的水汽笼罩着云梦泽,波涛汹涌,震撼着岳阳城。
想要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安居在家,感到惭愧于圣明的时代。
坐着观看垂钓的人,心中充满了羡慕之情。
六年级下学期必背古诗己亥杂诗龚自珍(清)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释义: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马诗李贺(唐)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释义: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如弯钩一般。
何时才能受到皇帝赏识,给我这匹骏马佩戴上黄金打造的辔头,让我在秋天的战场上驰骋,立下功劳呢?墨梅王冕(元)吾家洗砚池头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释义: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如梦令李清照(宋)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释义:曾记得一次溪亭饮酒到日暮,喝得大醉回家找不着了道路。
兴尽之后很晚才往回划船,却不小心进入了荷花深处。
怎么渡,怎么渡?(最终)惊起水边满滩鸥鹭。
石灰吟于谦(明)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1释义:(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宋)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释义: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题临安邸林升(宋)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释义:青山无尽楼阁连绵望不见头,西湖上的歌舞几时才能停休?暖洋洋的香风吹得贵人如醉,简直是把杭州当成了那汴州。
望天门山李白(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六下第1首总第184首易水歌【战国】荆轲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探虎穴兮入蛟宫,仰天呼气兮成白虹。
【说文解字】①萧萧:指风声。
②易水:指水名,源出河北省易县,是当时燕国的南界。
③兮:语气助词。
④壮士:在这里指荆轲。
【作者作品】荆轲(?~公元前227年),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刺客。
也称庆卿、荆卿、庆轲。
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失败被杀。
风萧萧地响把易水岸边吹的很冷,壮士去了就再也不回来了;刺杀秦王就像是探虎穴入龙宫一样危险啊,但是我们的英雄英勇的气概,连仰天吐气都能形成白虹。
这是一个身赴虎穴,自知不能生还的壮士的慷慨悲歌。
全诗仅两句。
第一句写临别时的环境,萧瑟的秋风,寒冽的易水,一派悲壮苍凉的气氛。
景物描写中渗透着歌者的感情。
第二句表现了英雄赴难义无反顾的献身精神。
这首诗语言十分平易、简练,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是中国古代诗歌中的一曲绝唱。
【同题古诗】唐·周昙《春秋战国门荆轲》:“反刃相酬是匹夫,安知突骑驾群胡。
有心为报怀权略,可在於期与地图。
”宋·陆游《丙午十月十三夜梦过一大冢傍人为余言此荆轲》:“采药游名山,物外富真赏。
秋关策蹇驴,雪峡荡孤桨。
还乡忽十载,高兴寄遐想。
梦行河潼间,初日照仙掌。
坡陀荆棘冢,狐兔伏蓁莽。
悲歌易水寒,千古见精爽。
国雠久不复,惊觉泚吾颡。
何时真过兹,薄酹神所飨。
”宋·张耒《荆轲》:“燕丹计尽问田生,易水悲歌壮士行。
嗟尔有心虽苦拙,区区两死一无成。
”红豆【唐】王维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
【说文解字】①本诗又名相思。
②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结出的籽象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
③采撷:采摘红豆。
【作者作品】王维(701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