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吸虫病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49.90 KB
- 文档页数:2
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及预后分析彭湃澜;周翔禹【期刊名称】《实用临床医药杂志》【年(卷),期】2016(020)009【总页数】3页(P171-173)【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危险因素;红色征;Child-Pugh分级【作者】彭湃澜;周翔禹【作者单位】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恩施,445000;湖北省恩施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湖北恩施,445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657.3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GVB)是肝硬化最主要并发症,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病死率高达33%~54%[1]。
肝硬化EGVB主要表现为发病突然、出血量较大且易反复、止血难度大等特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2-3]。
准确地评估肝硬化EGVB的危险因素,对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内外对肝硬化EGVB的相关危险因素及防范措施尚无明确定论[4],本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 多元回归模型分析肝硬化EGVB的独立危险因素,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取2007年1月—2014年12月湖北恩施州中心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肝硬化患者387例,根据是否发生EGVB分为出血组(n=209)和未出血组(n=178)。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CT检查等确诊为肝硬化,具体参照2000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中肝硬化诊断标准[5],出血病例采用胃镜或上消化道造影检查确诊为EGVB[6]。
排除标准: ①合并肝癌、尿毒症或其他恶性肿瘤者; ②内镜检查为门脉高压型胃病出血者; ③有肝脏手术、食道曲张静脉硬化剂注射术者。
出血组中,男106例,女103例;年龄20~81岁,平均(55.23±5.14)岁;未出血组中,男87例,女91例;年龄22~79岁,平均(53.19±6.07)岁。
2组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25日一例肝硬化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病例讨论患者女性,67岁,体重40kg,身高156cm,BMI16.4,病历号:201332674。
主诉和现病史:患者系"反复呕血5年,腹痛一周"入院。
患者半月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呕血,在当地镇医院给予白蛋白、止血、补液等治疗后出血停止,一周前出院回家。
一周以来出现全腹疼痛不适,空腹及餐后均出现,无反酸烧心,无腹胀,无肛门停止排气,无呕血,无畏寒发热,无尿频尿急尿痛,无腹泻。
病程中精神差,小便外观正常,睡眠一般,体重下降不详。
体格检查:T:36 ℃ P:85次/分 R:22次/分 BP:87/50 mmHg平车推入病房,神清,精神差,营养差,发育正常,重度贫血貌,巩膜轻度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
胸廓对称,双肺呼吸音粗,未闻及干湿性罗音。
心界不大,心率95次每分,律齐,未闻及杂音,腹微膨,软,无胃型肠型,无腹壁静脉曲张,全腹压痛阳性,反跳痛阴性,未扪及腹部包块,肝脏脾脏未及,Murphy征:阴性,移动性浊音:+,肠鸣音:6次/分,无气过水声。
双下肢凹陷性水肿,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生理反射存在,巴氏征未引出。
既往病史:患者有肝硬化病史20年,近5年来每年反复有1-2次呕血。
曾在多家医院诊治。
2009年在安医住院期间行胃镜提示食管重度静脉曲张,肝硬化失代偿期,脾亢。
建议食管套扎,患者拒绝。
入院诊断:肝硬化失代偿期食管静脉曲张腹痛待查急性胰腺炎?腹膜炎?主要治疗药物用药目的用药日期用法用量使用天数抑酸11.16-11.18 NS100ml+泮托拉唑钠40mg ivgtt bid 211.18-11.22 奥美拉唑钠40mg iv q8h 4护胃11.16-11.18 L-谷氨酰胺颗粒1g tid 2监测指标: 补充电解质 11.16-11.17 5%GS500ml+门冬氨酸钾镁4g+10%Kcl12mlivgtt qd1降血氨 11.16-11.17支链氨基酸4.3%250ml:10.65g ivgttqd 1 11.18-11.19NS250ml+门冬氨酸鸟氨酸10g ivgtt qd 1 11.19-11.22NS100ml+门冬氨酸鸟氨酸10g ivgtt qd 3 利尿 11.16-11.18螺内酯100mg po qd 2 11.16-11.18呋塞米40mg po qd 2 抗感染 11.17-11.20NS100ml+头孢哌酮钠舒巴坦2g ivgtt bid 3 11.20-11.22NS100ml+头孢哌酮钠舒巴坦1g ivgtt bid 1 11.18-11.20替硝唑注射液0.8g ivgtt qd 2 补充维生素 11.17-11.22 10%GS100ml+维生素K20mg ivgtt qd5 降低门脉高压11.18-11.195%GS250ml+生长抑素3mg ivgtt q12h 111.19-11.22 5%GS50ml+生长抑素3mg 静脉泵入 q12h 3 止血11.18-11.18 血凝酶2u po q4h 111.18-11.22 血凝酶2u iv q8h 1 临时医嘱 11.18 5%GS500ml+垂体后叶素6u*12支 ivgtt 维持8小时11.19日10:00 5%GS500ml+垂体后叶素6u*12支 ivgtt 维持12小时11.19日22:00 5%GS500ml+垂体后叶素6u*12支 ivgtt 维持12小时保肝 11.20-11.22 5%GS100ml+甘草酸二铵注射液100mg ivgtt qd2日期11.16 11.17 11.18 11.19 11.20 11.21 体温℃ 38 37.837 36.8 37 36.4 尿量(ml) 400420 472 1500 1200 680治疗过程:11.16输血记录今日急诊查血常规提示血红蛋白45g/l,有输血指征。
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如何护理肝硬化为临床常见疾病,主要病因为感染乙肝病毒(HBV),当前,我国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发生率逐渐升高,具有较大危害,需及时给予有效治疗,避免降低生活质量,引发死亡。
肝硬化伴随多种并发症,如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属于最为凶险的一个并发症,病情凶险,来势凶猛,具有较大出血量,且病死率较高,约为40%-70%,对患者生命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肝硬化合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指肝硬化患者因门静脉高压极易造成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发病较急,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肝硬化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治疗时机、治疗手段、饮食因素、生活习惯、心态均可对其疾病的发展产生影响,因此应当重视护理干预。
本文将总结分析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护理方案。
1、急诊护理肝硬化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发病较急,因此应当做好患者的急救管理。
在患者发病以后,应当立即送到抢救室,保持去枕平卧位体位,头部需向一侧偏执,确保呼吸道通畅,避免吸入性肺炎与窒息;血容量应当迅速补充,建立静脉通路,指导患者遵医嘱使用生长抑素止血。
关注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在出现异常是应当及时向医师汇报。
在患者出现休克现象,应当及时吸氧,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
协助医师实施三腔二囊管、胃镜治疗,做好管道护理工作。
2、护理方案(1)心理护理首先使用SAS量表、SDS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数低于40分患者采用三级心理护理,40-60分采用二级心理护理,60分以上采用一级心理护理。
在三级心理护理中,与患者沟通交流,拉近与患者的距离,讲述疾病进程,给予患者鼓励与支持,引导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参与。
在二级心理护理中,由心理医师与患者面的面交流,每周2次以上,分析与了解负性情绪产生原因,与患者沟通产生原因,采取针对性疏导方法,包括放松训练、深呼吸、培养兴趣爱好等,若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可采用助眠药物治疗。
在一级心理护理中,由心理专家定期就诊,护理人员与患者每天沟通,倾听患者的诉说,采用语言技巧暗示患者,讲述治疗成功的案例,帮助患者树立自信心,叮嘱患者家属密切关注患者行为,及时给予关心与关怀,避免独处,患者在住院期间应当与其他患者交流沟通,增强自信心。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分析许飞;胡江玲;姜曼蕾;梁斌【摘要】Objective:Tostudytheesophagealgastricvaricesbleedinginpatientswithriskfa ctorsofrebleeding.Methods:All 126 cases of esophageal gastric varices bleeding( EGVB)patient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ccording to rebleeding rate were divided into bleeding group(group A,n=57)and controlgroup(group B,n=69). Retrospective analysis of the clinical data, compared the differences in factors of age,sex,serum total bilirubin,prothrombin time,platelet count,red color sign,portal vein diameter,esophageal varices and so on of patients in two groups,and for non conditional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of signifi-cant index difference line,recorded related risk factors. Results: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gender,age, grade of liver function with such general clinical data and serum total bilirubin levels,thrombin time index(P>0. 05). The in-cidence of recurrent bleeding and platelet count in EGVB patients was negatively correlated,was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degree of esophageal varices,red color sign,portal vein diameter,prothrombin time. Conclusion:The prothrombin time too long,severe esophagealvarices,portal vein diameter increased and reduced platelet counts are the risk factors contributing to rehaemorrhagia of EGVB patients,with a red sign is the most prominent,physician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目的:探讨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再出血的危险因素。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诊断标准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 引言1.1 概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其发生率逐年增加,并具有高死亡率和复发率的特点。
该疾病指的是食管胃底部位的静脉曲张在某些因素作用下破裂导致出血的情况。
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变化,该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给患者和医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1.2 文章结构本文将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标准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我们将介绍该疾病的定义和分类,包括慢性和急性出血的区分等内容。
接下来,我们将描述该疾病的常见症状和体征,以及检查技术方面涉及到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然后,我们将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进行整体概述说明,包括流行病学数据、发生机制以及危险因素和预后分析等相关内容。
在诊断方法及技术细节解释部分,我们将介绍临床评估和初步筛查方法,确认性诊断方法与技术细节解释,以及补充诊断技术及其应用范围的解释。
1.3 目的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系统地总结和阐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标准。
通过对该疾病分子机制、预后因素、影像学检查等方面内容的详细说明,旨在为医生提供准确、可靠的基础知识,加强对这一疾病的认识,并提供有效的诊断手段和治疗策略。
同时,在文章结论与展望部分,我们还将总结现有研究结果,并展望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
2.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诊断标准2.1 定义和分类食管胃底静脉曲张(EGV)是指由于门脉高压导致食管和胃底血管扩张所产生的一种病理状态。
它是肝硬化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根据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严重程度,可以将其分为4个等级:F0级为无食管静脉曲张;F1级为食管壁轻度增厚;F2级为可见肉眼曲张但无红色征象;F3级为可见红色征象。
2.2 症状和体征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表现是上消化道出血,患者可以有呕血、黑便等临床症状。
此外,诊断时还需要了解患者是否存在肝硬化相关的其他体征,如肝功能异常、腹水等。
影响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的因素分析作者:林平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探讨影响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的因素。
方法以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并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
结果Child-Pugh分级、Rockall评分和血白细胞数与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之间的关系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Child-Pugh分级、Rockall 评分和血白细胞数增高是影响肝硬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预后;影响因素Cox回归分析本文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方法对影响肝硬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以2010年1月-2012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78例肝硬化并变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
男69例,女9例。
年龄27岁-69岁,平均(46.32±8.44)岁。
78例患者中,肝炎性肝硬变57例,酒精性肝硬变11例,脂肪性肝硬变6例,胆汁淤积性肝硬变2例,病因不明2例。
同时,78例患者中,有上消化道出血病史的患者43例,首次出血者35例。
2研究方法根据对患者临床病例资料的分析,准确记录患者住院时间及出院情况,死亡或存活情况。
2.1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采用自制调查问卷表对本组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如年龄、性别、生活习性、合并疾病以及生命体征进行调查。
指导患者按照问卷填写要求及注意事项进行填写。
2.2化验检查采用常规化验检查方式,对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生化指标、HCV 抗体、HBV—DNA—PCR、HCV—RNA—PCR、乙肝五项等指标进行检查。
2.3指标评分计算Child—Pugh评分及分级;计算MELD评分,计算Rockall评分。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进展1. 引言1.1 疾病概述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出血疾病,多发生于肝硬化患者。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指由于肝硬化导致门静脉高压,使得食管和胃底血管扩张扭曲,形成曲张静脉。
当曲张静脉破裂出血时,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
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给临床护理工作带来了挑战。
疾病概述部分需要全面了解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病情特点和临床表现,以便及时有效地进行护理干预。
在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加强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认识,对临床护理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1.2 病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常见的急性消化道出血疾病,严重危及患者生命。
其病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是食管静脉系统血管壁血管迂曲扩张、血管壁薄弱及有时有内膜裂损形成的一种病变,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主要因素之一。
静脉曲张形成后,血管壁薄弱,容易发生破裂出血。
3. 肝硬化:肝硬化是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常见病因之一。
肝硬化时,血浆白蛋白下降,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静脉系统收缩性功能下降,容易发生血管扩张和曲张,形成静脉曲张。
4. 药物因素:长期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抗凝药物等药物也是导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病因之一。
这些药物能影响血管内皮细胞功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加剧静脉内血栓形成,导致静脉曲张。
1.3 护理重要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一种危重情况,具有高死亡率和复发率的特点。
在护理过程中,护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护理工作是确保患者安全、稳定和舒适的关键步骤,对于预防疾病进展、减轻症状、促进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护理工作可以帮助患者及时发现病情变化,监测生命体征,及时处理并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为患者提供全面的护理,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护理人员应严格执行医嘱,注意患者的饮食摄入和护理环境的清洁卫生,及时转移患者的危险因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肝硬化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观察和护理摘要目的:探讨和总结肝硬化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护理。
方法:对43例肝硬化食管和胃底静脉破裂出血患者的抢救和护理体会。
结果:提高了抢救成功率,降低了死亡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结论:通过加强对肝硬化食管和胃底静脉破裂出血的观察和护理,及时发现病情的变化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康复快,治疗效果好,减少患者经济负担。
关键词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观察与护理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脉高压症常见的并发症,其特征是起病突然,出血量大,2011年11月~2012年9月收治肝硬化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43例,现就其观察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11年11月~2012年9月收治肝硬化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43例,男38例,女5例,年龄28~64岁,平均42.7岁,在内科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病情观察、饮食及健康指导,取得了满意效果。
护理一般护理:患者入院后,立即测量生命体征,密切观察,及时发现休克、肝性脑病等并发症,并详细记录。
患者绝对卧床休息,注意保暖,床上大小便,防止摔伤、晕倒因活动而加重出血,出血量大时取休克卧位或下肢抬高30°,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同时准备好一切急救物品及药物,以便采取有效的治疗及处理措施,同时加强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
心理护理:患者由于突然呕血及便血,易产生紧张恐惧心理,所以要特别加强心理护理,解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做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关心体贴患者,保持室内环境安静,及时清除呕血或黑便的血液或污物,减少不良刺激,科学的解释病情,并向患者说明各种治疗措施,注意事项及如何配合治疗,从而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稳定情绪,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病情观察:①动态观察生命体征、面色、神志变化,大出血时根据病情,一般每0.5~1小时测量生命体征1次,有条件者可行心电监护,发现大出血、休克应立即配合抢救处理,迅速建立静脉通道,立即配血,按医嘱迅速补充血容量进行各种止血治疗及用药等抢救措施,忌用吗啡、巴比妥类药物,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
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及护理
经声慧
【期刊名称】《实用医技杂志》
【年(卷),期】2004(011)10B
【摘要】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其特点
为出血量较大,来势迅猛,病情凶险,病死率很高。
其发病机制是由于门静脉压力增高导致门奇静脉的开通和扩张,引起食管胃底静脉丛的曲张,在饮食不节、劳累、腹压增高、情绪波动等诱因影响下,曲张静脉破裂导致大出血,并由此往往带来肝昏迷和肝功能衰竭而引起死亡。
因此本病如不能得到及时正确的治疗和护理,将严重威胁病人的生命。
在治疗的同时,正确的护理配合也是治疗和预防再发该病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总页数】2页(P2184-2185)
【作者】经声慧
【作者单位】南京市第二医院,江苏南京210003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35.7
【相关文献】
1.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J], 陶思玉;邹依然
2.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及护理 [J], 鲍宁
3.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及护理 [J], 经声慧
4.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及护理进展 [J], 陶思玉邹依然
5.肝硬化并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及护理 [J], 鲍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临床研究·2012年12月第50卷第36期中国现代医生CHINA MODERN DOCTOR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是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的严重并发症,且出血量较大,易引起失血性休克或诱发肝性脑病,病死率高。
有相关文献报道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首次出血1周内死死亡率可达25%~50%,而再出血死亡率达30%~70%[1],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对提高患者生存率,改善患者预后意义重大。
本文通过回顾性分析128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引起患者死亡的独方危险因素,旨在为临床防治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收集我科2009年6月~2012年1月收治的128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70例,女58例;年龄28~68岁,平均(46.92+8.51)岁;所有患者均经病史、症状体征、影像学和(或)胃镜等检查确诊为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排除由其他消化道疾病(消化性溃疡、消化道肿瘤等)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鼻咽部及口腔等其他部位出血、以及严重心、肺及肾等其他疾病引起死亡行急诊或内镜治疗的患者。
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死亡危险因素分析杨小敏1张娓2郑红斌31.浙江省台州医院消化内科,浙江临海317000;2.浙江省台州医院重症监护室,浙江临海317000;3.浙江中医药大学内科,浙江杭州310053[摘要]目的分析探讨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死亡危险因素,临床防治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选取128例食管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相关的临床参数和各项实验室指标与患者死亡的关系。
结果128例患者经积极治疗后,15例(11.72%)患者死亡(死亡组)、113例好转或治愈出院(存活组)。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参数及各项实验室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死亡组肝硬化并发HCC 、Child-Pugh 分级、腹水、PSE 及初次内镜治疗后24h 内发生再出血者与存活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