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茎野生种57NG208在云瑞系列亲本创制中的利用
- 格式:pdf
- 大小:6.05 MB
- 文档页数:7
云瑞10系列甘蔗亲本及其组合的杂交育种潜力分析JING Yan-feng;BIAN Xin;TAO Lian-an;DONG Li-hua;LANG Rong-bing;YU Hua-xian;AN Ru-dong;ZHOU Qing-ming;TIAN Chun-yan【摘要】[目的]分析云瑞10系列甘蔗亲本及其组合的杂交育种潜力,筛选出优良亲本和组合,为甘蔗杂交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13个云瑞10系列亲本及其与国内外品种选配的26个组合(C1~C26)为材料,应用家系评价和同异分析方法计算母本、父本及组合在蔗糖产量、蔗茎产量、有效茎数、株高、茎径和锤度6个性状的遗传力、配合力和综合同一度,评价云瑞10系列亲本及其所选配组合的杂交育种潜力.[结果]除父本的锤度差异达显著水平(P<0.05)外,父本其他性状及母本和组合的6个性状均呈极显著差异(P<0.01或P<0.001),说明父本、母本及其组合对后代表现均具有明显影响.蔗糖产量、蔗茎产量和有效茎数3个性状的遗传力排序为父本>组合>母本,茎径和锤度的遗传力排序为组合>母本>父本;株高的遗传力排序为组合>父本>母本.母本、父本及其组合的6个性状平均遗传力排序为:茎径>有效茎数>株高>蔗糖产量>蔗茎产量>锤度.云瑞10-509、云瑞10-336和云瑞10-330蔗糖产量、蔗茎产量、有效茎数、株高和锤度的一般配合力均为正效应,可作为杂交育种的高产高糖优良母本;云瑞10-495和云瑞10-1055茎径的一般配合力也为正效应,可作为大茎品种选育的优良母本;云瑞10-550可作为高产高糖父本.以云瑞10系列为母本的组合C1、C2、C3、C4、C5、C6和C9为高产、高糖、有效茎多、高锤度优良组合,但各组合优劣与母本所含野生资源种类及其数量无关.同异分析法与混合模型估算组合特殊配合力均可较准确评价杂交组合优劣.[结论]云瑞10系列甘蔗亲本与不同地区品种组配后不同性状的遗传力和配合力不同.在甘蔗育种中,组配杂交组合时可重点以云瑞10系列为母本,但需兼顾其不良性状,选配互补型父本.【期刊名称】《南方农业学报》【年(卷),期】2019(050)001【总页数】9页(P16-24)【关键词】云瑞10系列;甘蔗亲本;遗传力;一般配合力;育种潜力【作者】JING Yan-feng;BIAN Xin;TAO Lian-an;DONG Li-hua;LANG Rong-bing;YU Hua-xian;AN Ru-dong;ZHOU Qing-ming;TIAN Chun-yan【作者单位】;;;;;;;;【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66.103.510 引言【研究意义】亲本是甘蔗育种的核心,更是甘蔗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前提和基础。
7.2.5 生物的变异同步卷2一.选择题(共10小题)1.被美媒称为中国2019年第一大成就的“嫦娥四号”不负众望成功登月。
从“嫦娥四号”任务搭载的生物科普载荷试验拍摄的图片观察,棉花的种子已有发芽的迹象。
为了培育新品种,这已经不是我国第一次经过飞船搭载种子返回地面。
对这种诱变育种起决定性的因素是()A.环境的改变B.人工选择、培育C.营养条件的改变D.遗传物质的改变2.烟蜜薯是由烟台农科院培育的一个红薯新品种,具有含糖高、软糯蜜心、营养丰富、低热量等优点。
下列关于烟蜜薯的叙述正确的是()A.由烟蜜薯块根长出芽并发育成新植株的方式属于有性生殖B.烟蜜薯块根内丰富的有机物是根从土壤中吸收的有机物质C.烟蜜薯幼根的生长靠分生区细胞伸长和伸长区细胞的分裂D.烟蜜薯含糖高低热量、软糯蜜心的变异属于可遗传的变异3.一对白猫生下一只黑猫,这种现象属于()A.遗传B.变异C.反应D.生长4.水毛茛伸出水面的叶片呈扁平状,长期浸没在水中的叶片却呈丝状,这是由于()A.水毛茛叶的表现型受到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B.水毛茛叶的基因型受到环境的影响发生变化C.水毛茛的表现型和基因型受环境影响都发生了变化D.以上说法都正确5.抗生素滥用是一个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的问题,20世纪40年代初刚使用青霉素时,即使是严重感染的病人,也只要每天分数次注射10万单位,而现在成年人每天要注射数千万单位甚至2亿单位,新生儿也不少于40万单位.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致病菌的()A.遗传性B.适应性C.应激性D.变异性6.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变异的活动中,某小组的做法不科学的是()A.从提供的花生样品中随机取样B.取不要少于30枚的花生作为样品C.用适当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进行测量D.从提供的样品中选取一粒大的花生和一粒小的花生进行测量比较7.“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探究活动中,建议选取样品的数量不要少于30粒,这样做的原因是()A.测量的数值多,便于绘制曲线图B.给学生创造更多测量实践机会C.样品数量多,便于进一步观察花生形态D.样品数量多,可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真实性8.可遗传的变异是由什么引起的()A.个体生长太快B.外界环境发生了变化C.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9.韩国歌坛新秀河利秀成功地进行了变性手术,使他从一个男子汉变成了一个“俏姑娘”.你认为这个“俏姑娘”的变化是()A.性染色体由XY转变成XXB.细胞内染色体的数目发生了变化C.不可遗传的变异D.可遗传的变异10.科学家是利用什么原理来培养新品种的?()A.生长发育B.形态结构C.遗传变异D.合成变化二.解答题(共5小题)11.家兔的毛色有黑色和白色之分。
2021届北京五十七中学高三生物上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及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DNA及相关实验证据的说法错误的是()A.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的半保留复制过程提出了双螺旋结构模型B.大肠杆菌中的质粒呈环状,质粒中不存在游离的磷酸基团C.在用35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中保温时间长短对该组实验放射性检测的结果影响不大D.在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中,转化过程中所使用的DNA纯度越高转化效果越有效2. 某科技小组在调查一块方圆为2 hm2的草场中灰苍鼠的数量时,放置了100个捕鼠笼,一夜间捕获了50只,将捕获的灰苍鼠做好标记后在原地放生。
5天后,在同一地点再放置同样数量的捕鼠笼,捕获了42只,其中有上次标记的个体13只。
则该草场中灰苍鼠种群密度最接近()A.160只/hm2B.42只/hm2C.92只/hm2D.80只/hm23. 在“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中,对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进行了三次观察(如下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第一次观察时容易看到紫色大液泡和较大的无色细胞质基质区域B. 第二次观察时可以发现细胞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C. 吸水纸主要作用是吸除滴管滴加的多余液体,以免污染镜头D. 为了节约实验时间,通常可以省略第一次显微观察步骤4. 为研究糖尿病的病因,用放射免疫法测定不同人群空腹口服100g葡萄糖后的血浆胰岛素浓度变化,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对Ⅰ型糖尿病患者肌肉注射胰岛素能够起到较好治疗效果B. 若检测正常人胰高血糖素浓度,曲线的峰值应出现在胰岛素的峰值之前C. 只有Ⅰ型肥胖者胰岛素受体敏感性程度下降D. 若45min时测血糖浓度,非糖尿病肥胖者血糖浓度高于Ⅰ型糖尿病肥胖者5. 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颗粒物,富含大量有毒、有害物质,易通过肺部进入血液。
(5)现代生物科技——三年(2021-2023)高考生物创新真题精编1.【2023年广东卷】种子大小是作物重要的产量性状。
研究者对野生型拟南芥(2n=10)进行诱变,筛选到一株种子增大的突变体。
通过遗传分析和测序,发现野生型DA1基因发生一个碱基G到A的替换,突变后的基因为隐性基因,据此推测突变体的表型与其有关,开展相关实验。
回答下列问题:(1)拟采用农杆菌转化法将野生型DA1基因转入突变体植株,若突变体表型确由该突变造成,则转基因植株的种子大小应与_________植株的种子大小相近。
(2)用PCR反应扩增DA1基因,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对PCR产物和_________进行切割,用DNA连接酶将两者连接。
为确保插入的DA1基因可以正常表达,其上下游序列需具备_________。
(3)转化后,T-DNA(其内部基因在减数分裂时不发生交换)可在基因组单一位点插入也可以同时插入多个位点。
在插入片段均遵循基因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的前提下,选出单一位点插入的植株,并进一步获得目的基因稳定遗传的植株(如图),用于后续验证突变基因与表型的关系。
①农杆菌转化T0代植株并自交,将T1代种子播种在选择培养基上,能够萌发并生长的阳性个体即表示其基因组中插入了_________。
②T1代阳性植株自交所得的T2代种子按单株收种并播种于选择培养基,选择阳性率约_________%的培养基中幼苗继续培养。
③将②中选出的T2代阳性植株_________(填“自交”、“与野生型杂交”或“与突变体杂交”)所得的T3代种子按单株收种并播种于选择培养基,阳性率达到_________%的培养基中的幼苗即为目标转基因植株。
为便于在后续研究中检测该突变,研究者利用PCR扩增野生型和突变型基因片段,再使用限制性核酸内切酶X切割产物,通过核酸电泳即可进行突变检测,相关信息见下图,在电泳图中将酶切结果对应位置的条带涂黑。
2.【2023年北京卷】二十大报告提出“种业振兴行动”。
中国瓜菜2023,36(12):137-140收稿日期:2023-04-22;修回日期:2023-11-03基金项目:山西省重点研发计划(农业)项目(201903D221052)作者简介:赵美华,女,研究员,研究方向:大白菜育种及栽培技术。
E-mail :*******************通信作者:侯岗,男,副研究员,研究方向:蔬菜种质资源创新及应用。
E-mail :********************1育种目标大白菜(Brassica campestris L.ssp.pekinensis )是世界各国的主要蔬菜作物之一,其丰欠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水平。
我国大白菜全年播种面积约180万hm 2左右,占全国蔬菜总播种面积的15%左右[1-3]。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水平呈现多样化需求发展趋势,从大中型的品种类型,向小型化直筒型、苗用菜、娃娃菜等多样化品种转变,需求逐年扩大,种植范围也越来越广,由秋季单一种植,发展为春、夏、秋周年生产,全年均衡供应,并已形成各自的区域优势。
在我国北方地区,大白菜仍是冬季人们餐桌上不可缺少的蔬菜[4-7]。
山西作为北方地区大白菜优势生产区域之一,全年种植面积1.0万hm 2左右[8],太原和晋中地区多以秋季露地种植为主,栽培类型更加青睐青麻叶类型的大白菜,如晋青二号、晋绿3号等,品质优,纤维少,口感好[9-11]。
因此,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针对大白菜市场和消费多元化需求,开展了秋早熟大白菜新品种选育工作,培育出生育期较短、抗病、优质、商品性好,适宜秋季栽培的大白菜新品种晋绿7号。
2选育过程2.1母本的选育及特征特性母本CMS20-12-1源自雄性不育材料CMS065,大白菜新品种晋绿7号的选育赵美华,侯岗,梁艺,刘瑾(山西农业大学园艺学院太原030031)摘要:晋绿7号是以不育系CMS20-12-1为母本、自交系14Y-15-2-3-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大白菜杂交1代新品种。
重组卷01-冲刺2021年中考生物精选真题重组卷(通用版)一、单选题1.(2020·辽宁葫芦岛市·中考真题)中国种植水稻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种植水稻最早的国家,享有“杂交水稻之父”盛誉的科学家是( )A.袁隆平B.屠呦呦C.钟南山D.李兰娟【答案】A【分析】本题以率先在世界上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袁隆平。
【详解】A.袁隆平,1930年9月1日生,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现任中国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主任暨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等职务,2006年4月当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通过杂交技术培育出了高产的杂交水稻,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2011年获得马哈蒂尔科学奖,符合题意。
B.屠呦呦是著名的医学家,研究发现了青蒿素,获得2015年诺贝尔医学奖,不符合题意。
C.钟南山,男,汉族,中共党员,1936年10月出生于江苏南京,福建厦门人,呼吸内科学家,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抗击非典型肺炎的领军人物,曾任广州医学院院长、党委书记,广州市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长、广州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华医学会会长。
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组长、国家健康科普专家,不符合题意。
D.李兰娟,女,汉族,1947年9月13日出生于浙江省绍兴县夏履镇夏履桥村,感染病(传染病)学家、中国人工肝开拓者、国家传染病重点学科带头人,中国工程院院士,浙江大学医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主任医师、传染病诊治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卫健委高级别专家组成员,国家健康科普专家库第一批成员,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要解答此题需要考生了解袁隆平的主要事迹或者通过其他三人的事迹身份推出答案。
2.(2020·四川巴中市·中考真题)一生物科学工作者为了解某一动物的行为,在森林中生活了多年,开始模似它们的动作,后来与它们交上了朋友,此研究方法属于()A.观察法B.实验法C.模拟法D.调查法【分析】研究动物行为的方法主要有观察法和实验法。
现代生物技术一、选择题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仿生技术越来越多的用于社会。
下列哪项运用了仿生技术()A.雷达、薄壳建筑B.宇航服、转基因牛C.薄壳建筑、杂交水稻D.防震帽、克隆羊2.中国科学院上海遗传所与复旦大学合作,培育出5只含人体某种基因的转基因羊,这些羊的乳汁中含有能治疗()的珍贵药物.A.血友病B.白血病C.色盲D.侏儒症3.关于“生物反应器”说法正确的是()A.目前“生物反应器”可以制造人们所需要的任何物质B.目前人们认为最理想的生物反应器是“皮肤生物反应器”C.利用生物反应器可以节省建设厂房和购买仪器设备的费用D.利用生物反应器只能生产药品4.模拟蝴蝶调节体温的方式,科学家为人造卫星设计了()A.控电系统B.控温系统C.控水系统D.控高系统5.某农田遭受害虫,为减少污染,引入该害虫的天敌进行灭虫,下列能正确表示其关系的是()A.B.C.D.6.我国科学家利用荷斯坦纯种奶牛克隆出的高产奶牛,年产奶量达10吨,是普通奶牛产奶量的3倍多。
如图所示为克隆奶牛的具体过程。
克隆牛的大多数特征()A.与a最相似B.与b最相似C.与c最相似D.与a、b、c都不像7.生物学与我们人类生产、生活的关系十分密切。
下列与生物学没有直接关系的是()A.研制新冠疫苗B.建造核电站C.诊断白血病D.培育花卉8.美西螈属于两栖动物,有黑白两种体色,科学家用美西螈做如图所示实验。
请根据图分析,由重组卵细胞发育来的美西螈的体色是()A.黑色B.白色C.黑白相间D.无法判断9.将一黑色公绵羊的体细胞核移入一白色母绵羊去除细胞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一黑色母绵羊的子宫内发育,生出的小绵羊即是“克隆绵羊”.那么此“克隆绵羊”为()A.黑色公绵羊B.黑色母绵羊C.白色公绵羊D.白色母绵羊10.克隆羊“多莉“长相与提供细胞核的母羊相像,这一实例说明()A.细胞核控制着生物的发育和遗传B.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C.细胞核可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D.细胞核可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11.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
邵阳市二中2024年下学期八月月考生 物 试 卷考试时间:75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题2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要求。
1.2019年,我国科考队在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采集到一种蓝细菌,其细胞内存在由两层膜组成的片层结构,此结构可进行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在该结构中,下列物质存在的可能性最小的是( )A .A TPB .NADP +C .NADHD .DNA2.弗兰克氏菌是一种放线菌(属于细菌界)能够与沙棘等非豆科木本植物形成根瘤,进行高效的共生固氮,促进植物根系生长,增强其对旱、寒等逆境的适应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沙棘可作为西北干旱地区的修复树种B .弗兰克氏菌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C .二者共生改良土壤条件,可为其他树种的生长创造良好环境D .研究弗兰克氏菌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沙棘在生态修复中的应用3.某病毒具有蛋白质外壳,其遗传物质的碱基含量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该病毒复制合成的互补链中G +C 含量为51.2%B .被病毒侵入后的细胞中,病毒的遗传物质可能会引起此宿主细胞DNA 变异C .病毒增殖需要的蛋白质在自身核糖体合成D .病毒基因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4.磷酸盐体系(24HPO −/24H PO −)和碳酸盐体系(3HCO −/23H CO )是人体内两种重要的缓冲体系。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有氧呼吸的终产物在机体内可转变为3HCO −B .细胞呼吸生成A TP 的过程与磷酸盐体系有关C .缓冲体系的成分均通过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D.过度剧烈运动会引起乳酸中毒说明缓冲体系的调节能力有限5.湖南邵阳的“邵阳茶油”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茶油树的种籽,富含脂肪。
由其生产的茶油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可广泛用于食品、医药和化工等领域。
作物学报 ACTA AGRONOMICA SINICA 2017, 43(2): 157 170/ISSN 0496-3490; CODEN TSHPA9E-mail: xbzw@本研究由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专项(2016YFD0100300)资助。
The Principal Investigator was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rogram (2016YFD0100300).*通讯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 张学勇, E-mail: zhangxueyong@Received(收稿日期): 2016-09-22; Accepted(接受日期): 2016-11-03; Published online(网络出版日期): 2016-11-18. URL: /kcms/detail/11.1809.S.20161118.1356.002.htmlDOI: 10.3724/SP.J.1006.2017.00157作物驯化和品种改良所选择的关键基因及其特点张学勇1,* 马 琳1 郑 军21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 北京 100081; 2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 山西临汾 041000摘 要: 近15~20年作物基因组学迅速发展, 特别是第2代测序技术的普及, 显著降低了测序成本, 使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析和单元型区段(也称单倍型区段)分析渗透到生命科学的各个领域, 对系统生物学、遗传学、种质资源学和育种学影响最为深刻, 使其进入基因组学的全新时代。
一批驯化选择基因的克隆, 特别是对一些控制复杂性状形成的遗传基础及其调控机制的解析, 更清晰地揭示了作物驯化和品种改良的历史, 提升了人们对育种的认知, 推动育种方法的改进。
驯化和育种既有相似之处, 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驯化选择常常发生在少数关键基因或位点, 对基因的选择几乎是一步到位; 而现代作物育种虽然只有100年左右的历史, 但其对基因组影响更为强烈, 是一些重要代谢途径不断优化的过程。
烤烟新品种中川208的选育及特征特性作者:张玉刘杨王元英罗成刚杨爱国潘旭浩常爱霞来源:《中国烟草科学》2019年第05期摘; 要:烤烟新品种中川208(CF228)是以优质、适产、抗TMV为主攻目标,以MS中烟103为母本,烤烟新品系T136为父本,经杂交选育而成的雄性不育一代杂交种。
该品种生长势强,株式塔型,叶形椭圆;综合经济性状显著优于K326,略优于云烟87;外观质量优于K326,略优于或相当于云烟87;烤后烟叶钾离子含量相对较高,化学成分协调;能够彰显区域风格特征,工业可用性较强,在西南烟区清香风格明显,清甜香韵突出;对TMV免疫,中感黑胫病、根结线虫病和PVY,感青枯病、赤星病和CMV。
综合评价,中川208是质量性状、经济性状和抗病抗逆性状较能兼顾的烤烟新品种,适应性强,适宜在西南和华中烟区种植。
关键词:烤烟;品种;中川208;选育;特征特性中图分类号:S572.03;; ;;;;;;;文章编号:1007-5119(2019)05-0001-07;;;;; DOI:10.13496/j.issn.1007-5119.2019.05.001Abstract: The new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y Zhongchuan208 (CF228) is a male sterile hybrid bred by crossbreeding with MS-Zhongyan103 as the female parent and T136 as the male parent, aiming at high quality, suitable yield and TMV resistance. In the field, Zhongchuan208 grows neatly and uniformly with strong vigor, with tower shape plant type and oval leaf shape. Comprehensive economic traits a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K326, slightly better than Yunyan87,and the appearance quality is better than K326, slightly better or equivalent to Yunyan87. The overall coordination of chemical components in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is good with slightly higher potassium content. It is characterized by regional style, strong industrial usability, clear fragrance style and outstanding sweet fragrance in southwest tobacco areas. It has immunity to TMV,moderate susceptibility to black shank disease, root knot nematode disease and PVY, and is susceptible to bacterial wilt disease, brown spot disease and CMV. In summary, Zhongchuan208is a new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y with good quality, economic characters and disease resistance,which has strong adaptability and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southwest and central China tobacco areas.Keywords: flue-cured tobacco; variety; Zhongchuan208;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煙草品种是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决定烟叶品质、抗性、产量的内在因素,是配套各项可行技术措施的载体,对烟叶工农业生产以及烟区其他农作物的协调持续发展有至关重要的影响[1-2]。
热带作物学报2019, 40(3): 445 454Chinese Journal of Tropical Crops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F1代材料的耐旱性评价俞华先,桃联安,田春艳,经艳芬*,安汝东,郎荣斌,边芯,周清明,孙有芳,杨李和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甘蔗研究所瑞丽育种站,云南瑞丽 678600摘要选用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反交所得的12个后代为试验材料,采用桶栽试验的方法,在甘蔗拔节初期设正常供水(CK)、轻度胁迫和重度胁迫3处理进行人工水分胁迫,分别测定3处理的形态指标及生理生化指标,利用隶属函数分析﹑灰色关联度分析和聚类分析,综合评价12份参试材料在不同水分胁迫下耐旱性的强弱。
结果表明:不同水分胁迫处理对供试甘蔗主要测定指标均有显著影响;在不同水分胁迫下甘蔗叶片中的PMP、MDA含量、Pro含量、SOD和POD酶活性数值升高,CHL含量和Hight数值降低,变化幅度因水分胁迫程度及参试材料的差异而不同;隶属函数分析结果表明,在不同水分胁迫下,大茎野生种57NG208与南涧果蔗正交材料排在前5位的数量比其反交多;聚类分析表明,所有参试材料在轻度、重度水分胁迫下,均可分为4大类别,云瑞2012-9-11和云瑞2012-38-81的耐旱性较好,无论轻度、重度水分胁迫处理均聚为一类;灰色关联度分析表明,在不同程度的水分胁迫下,各项测定指标与耐旱性间的关联度不同,CHL、Pro和POD等3项生理生化指标与甘蔗耐旱性关联度较高,是甘蔗耐旱性评价的优良指标。
关键词甘蔗;大茎野生种;南涧果蔗;正反交;灰色关联度分析;聚类分析中图分类号S566.103文献标识码 ADrought Resistance Evaluation of F1 on Hybrid Generation from Reciprocal Crosses Between Saccharum robustum 57NG208 and Nanjian Chewing CaneYU Huaxian, TAO Lian’an, TIAN Chunyan, JING Yanfen*, AN Rudong, LANG Rongbin, BIAN Xin, ZHOU Qingming, SUN Youfang, YANG LiheRuili Breeding Station, Sugarcane Research Institute, Yunna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Ruili, Yunnan 678600, ChinaAbstract In this study, twelve progenies from reciprocal crosses between Saccharum Robustum 57NG208 and Nanjian chewing cane were selected as the test materials. The materials were treated by artificial water stress including normal water supply (as the control), mild water stress and severe water stress at the early elongation stage. The morphological indexes, physiological and biochemical indexes related to drought resistance were measured. The drought tolerance at jointing stage was comprehensively evaluated by membership function analysis, grey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cluster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different water stress degrees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indexes selected. Under different water stress, PMP, contents of MDA and proline, activities of SOD and POD data raised, while the contents of CHL and Hight value declined with different extents depending on difference of tested materials and stress degree. The 收稿日期 2018-05-21;修回日期 2018-09-30基金项目 云南省农业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面上项目(No. 2017FG001-058);云南省重点基金项目(No. 2015FA034);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科技创新及成果转化项目(No. 2018BB02901)。
2023-2024学年北京市五十七中高三10月月考生物试题1.下列关于细胞内各种生物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生物膜两侧都是由亲水性的物质组成的B.细胞内各种膜的融合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C.生物膜上的糖被与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有关D.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主要由其上的磷脂决定的2. RNase P是一种核酸内切酶,由RNA和蛋白质组成。
无活性的RNase P通过与前体tRNA特异性结合被激活,激活的RNase P剪切前体tRNA,所得的成熟tRNA进入细胞质基质中发挥作用。
以下关于RNase P分析不正确...的是()A.通过破坏磷酸二酯键剪切前体tRNAB.RNase P能够催化tRNA基因的转录C.RNase P可能存在于细胞核或某些细胞器中D.pH、温度都会影响RNase P的活性3.生物体中编码tRNA的DNA上某些碱基改变后,可以产生“校正tRNA”,在合成多肽链的过程中发挥作用。
某种突变产生了一种携带甘氨酸但是能识别精氨酸密码子的“校正tRNA”。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此种突变改变了编码多肽链的基因的碱基序列B.新合成的多肽链中,原来精氨酸的位置可被替换为甘氨酸C.组成多肽链的氨基酸序列由mRNA上的密码子直接决定D.“校正tRNA”的存在可以弥补某些突变引发的遗传缺陷4.增强子是DNA上一小段可与特定蛋白质(转录因子)结合的序列,可增强多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如下图)。
相关推测不合理的是()A.增强子具有特定的碱基序列B.增强子与启动子互补配对C.增强子可以远距离发挥作用D.A酶为RNA聚合酶5.下图所示为DNA复制过程中的一个复制泡,①-⑨代表相应位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DNA的两条链均为复制模板B.该复制泡的DNA解旋是双向的C.DNA分子的双链是反向平行的,①④⑨为3’端D.若该片段碱基T占20%,则复制后碱基C占30%6.将DNA双链都被15N标记的大肠杆菌放在以14NH14C1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中培养,连续分裂3次。
2021北京初二(上)期末生物汇编生物的变异一、单选题1.(2021·北京顺义·八年级期末)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了2019年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生产应用)批准清单。
抗虫耐除草剂玉米DBN9936被批准应用于农业生产。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基因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B.染色体由基因和蛋白质组成C.玉米能够抗虫、耐除草剂属于变异现象D.基因通过生殖细胞在亲子代之间传递遗传信息2.(2021·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我国利用神舟飞船搭载普通椒实验,获得增产27%的“航椒11号”,其根本原因是()A.转入了其它生物的基因B.改变了普通椒的遗传物质C.淘汰了普通椒的不良性状D.改变了普通椒的细胞结构3.(2021·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俗语“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说明生物界普遍存在()A.遗传现象B.变异现象C.进化现象D.适应现象4.(2021·北京昌平·八年级期末)我国科学家利用神舟飞船搭载实验选育出的辣椒新品种“航椒II号”,与普通辣椒相比增产约27%。
“航椒II号”的产生源于()A.杂交育种B.诱变育种C.组织培养技术D.诱导细胞分裂5.(2021·北京平谷·八年级期末)下列生物的变异性状,不可遗传的是()A.经太空育种形成的太空椒的个大质优性状B.经杂交产生的小麦高产抗倒伏性状C.经人工选择繁育出的奶牛的高产性状D.新疆哈密瓜移植到内地,出现甜度下降的性状6.(2021·北京东城·八年级期末)下列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经常锻炼的人肌肉会变得发达B.水稻转入抗倒伏基因后茎秆健壮C.经常在野外工作的人皮肤变黑D.黑暗环境中生长的蒜苗呈现黄色7.(2021·北京门头沟·八年级期末)下列现象中属于可遗传变异的是()A.同卵双生的兄弟肤色差异较大B.正常羊群中出现短腿安康羊C.同种小麦在肥沃和贫瘠土壤中长势不同D.通过整容手术由单眼皮变为双眼皮8.(2021·北京密云·八年级期末)如图所示,所有暹(xiān)罗猫的毛生来都是浅色的,但是出生后几个星期,它们的耳朵、鼻子和爪子等会变成黑色,原因是外界环境温度比母体内温度低,由此可以说明( )A.生物的性状只由基因决定B.生物的性状只由环境决定C.生物的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D.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环境都没有关系二、综合题9.(2021·北京丰台·八年级期末)家兔毛柔软、保温性能好,深受人们喜欢。
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水稻变异材料黑龙江农业科学2002,(5):7~8HeilongjiangAgriculturalSciences利用花粉管通道法获得水稻变异材料.刘国权.孟昭河,刘永巍,孟巧霞(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所生物技术实验室,佳木斯154025)摘要:1999年对水稻花粉管通道法转化外源总DNA进行了初步研究,得到563粒种子,2000~2001年对后代材料进行了详细的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应用这种方法转化外源总DNA可以得到水稻变异材料,是一条切实可行,有效的方法.关键词:水稻;总DNA;花粉管通道;变异材料中图分类号:S511.03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767(2002)05—0007—02 ObtainedMutativeMaterialsofOryzaSativabyP0llen—tubePathwayLIUGuo-quan,MENGZhao-he,LIUY ong—wei,MENGQiao-xia (RiceResearchInstituteofLandReclamationAcademyofHeilongjiangProvince,Jiamusi1 54025)Abstract:TransferringexteriortotalDNAintoricebypollen--tubepathwayin1999obtained 563seeds.Theoffspringmaterialswereebservedandanalyzedin2000——2001.Theresultsdemon—stratedthatitwereabletoobtainmutativematerialsofricebypollen—tubepathway.Itisaef—fectiveandpracticablemethodtOcreatemutativematerialofrice.Keywords:oryzasativa;totalDNA;pollen—tubepathway;mutativematerial花粉管通道法是由周光宇等(1978)建立并在长期科学研究中发展起来的.利用花粉管通道法将外源DNA导人受体的技术,称为"花粉管通道法"(pollen--tubepathway),其主要原理是授粉后使外源DNA能沿着花粉管通道渗入,经过珠心通道进入胚囊,转化尚不具备正常细胞壁的卵',合子或早期胚胎细胞.这一技术原理可以应用于任何开花植物.目前,通过这一技术已培育出多种植物的新材料并已推广应用.经过三年的试验观察和分析认为,通过这种方法可以获得水稻变异材料,是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1材料与方法1.1供试材料1.1.1受体水稻材料垦鉴稻3号,垦98—495,垦稻8号,垦稻7号,垦鉴稻6号,垦94—1043,垦98—529,垦98—562,垦97—437,垦83—412,垦稻1O号,空育131,藤系138,绥粳3号,延106,新越光,富士光,星之梦等,由本所育种室提供.1.1.2供体材料东农415,垦稻1O号,世锦,一目惚,新越光,秋田小町,菰,L302(早稻),芦苇,V.,稗草等,由东北农业大学和黑龙江省农垦科学院水稻研究所育种室提供.1.2试验方法1.2.1总DNA的提取参考《分子克隆实验指南》和《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用液氮研磨成粉状,加入SDS植物DNA提取液(100mmol/L Tris—Cl,pH8.0,EDTA100mmol/L,PH8.0,250mmol/LNaC1,100mg/L蛋白酶)65℃,水浴3O min,用酚:氯仿:异戊醇(25:24:1)抽提2次,用乙醇或异丙醇沉淀DNA,用709/5的乙醇清洗2次DNA,然后融于TE(Tris—C1,EDTA,pH8.0的缓冲液)中.1.2.2DNA的检测和DNA浓度的测定(1)用1的琼脂糖凝胶电泳,5V/cm,120min(2)进行紫外检测确保提取液中含有DNA;(3)紫外分光光度计收稿日期;2oo2一o6—27基金项目:农垦总局"十五"攻关项目.第一作者简介;刘国权(1976一),男,黑龙江省人,农学硕士.从事水稻生物技术育种研究.黑龙江农业科学5期测定OD狮,OD...,OD...值,计算DNA浓度和纯度,1.8≤OD26./OD28.≤2.0;OD26./OD2.o≥2即可达到试验要求;(4)按要求稀释DNA浓度使终浓度为100tzg/mL,贮藏于一4~C或一20℃冰箱中.1.2.3总DNA导入方法试验在温室内进行.(1)选取水稻开花盛期的稻穗;(2)在水稻开花时及时用镊子剔除开过的和未开颖花;(3)在水稻开花后的1.5~3h内,在内外颖交接处用镊子扒开,剪掉雌蕊的柱头和花柱(但不能伤及子房);(4)注入5~10tLL,100tLg/mL,DNA,合上内外颖;(5)套袋,放入含有水的脱脂棉保湿,挂上标签,做好记录;(6)5d后套袋,适时收获,按组合分别保存.1.3田间观察2000年和2001年对试验材料进行田间观察,对它们的出苗期,抽穗期,成熟期,分蘖能力,株高,粒型,穗型等进行调查和记录.田间管理与大田管理相似,秋天收获时每株选取3穗,供室内考种和下一年继续试验.2001年对收获的3穗进行播种,每穗种1行,行长12.5m,穴距0.20m,行距0.25m,每穴单株,亲本为对照.2结果与分析1999年试验49个组合,共计2103朵小花,收获563颗水稻种子,成粒率为26.77.2000年将所得到的种子继续在田间进行试验,得到476株水稻,成活率为84.55.2001年发现后代材料中在熟期,穗型,粒型,株高等性状均出现了变异,一共得到132株变异材料,变异率为4.8.例如:在垦83--412/芦苇的组合中发现2株变异株,在穗型上发生了明显的变异,由原来的紧穗型变为散穗型;在垦鉴稻3号/L302的组合中发现有1行多数植株发生了变异,植株变得更高,抗倒能力增强,粒型变长从受体亲本长宽比1.8增加到2.1,熟期变晚;在垦稻9号/L302的组合中,发现的变异株更为丰富,有的植株变矮,有的熟期变早等;在垦95—295/芦苇的组合中,发现1株变异株,植株变高,穗变大;其他的组合也有一些变异株.这种较高频率的变异,不会在自然条件下杂交产生,更不会是由于机械人为等因素混杂造成,可以推断是由于外源DNA的参与引起的变异.3讨论3.1花粉管通道法的科学性.在花粉管通道法研究之初,许多人对此提出疑问,认为花粉管通道法很难找到分子生物学证据.后来的许多试验证明了花粉管通道法的可靠性和科学性.1979年周光宇等发表的"远缘杂交的分子基础一DNA片段杂交假设的一个论证"一文,为花粉管通道法导入外源DNA的整合奠定了理论基础.目前,这一方法在吉林省农科院,黑龙江省农科院,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等科研单位广泛应用,并获得了许多水稻变异材料.3.2后代材料变异的随机性.根据花粉管通道法的理论,总DNA是随机进入的,进入之后,是通过DNA片段的交换或者插入很难做出判断和控制,产生的变异材料具有很大的随机性,同时具有潜在的丰富性,多向性和不可预知性,存在变异率偏低,目的性不强的缺点.如果在把总DNA改为目的DNA,或者是某些特定的DNA片段(如带有抗病基因的DNA片段等)产生的后代材料会更加有利于对材料的选拔,也更容易达到预期的目标,同时也有利于后代分子生物学检测(如PCR检测,southernbolt检测等).3.3类似花粉管通道法的其他方法.例如:种子浸泡法,浸胚法,胚囊,子房注射法,穗下节注射法等.2000年,赵炳然,袁隆平等对水稻孕穗期茎注射野生稻DNA变异株系进行了RAPD分析,结果表明变异株系中导入了野生稻DNA.这些方法大同小异,同花粉管通道法操作程序也基本相似.首先提取外源DNA,然后进行DNA的导入,最后对DNA进行检测.在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只有不断的探索研究,不断的改进或改变试验方法,通过比较分析,才能找到更好的方法,获得理想的育种材料和种质资源.花粉管通道法是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可打破生物物种之间生殖隔离界限,拓宽水稻种质资源,如何高效的利用这种方法,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参考文献:[1]黄大年.转基因技术在水稻上的应用[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5.卜2O.[2]F.奥斯伯.R.布伦特,R.E.金斯顿.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J.萨姆布鲁克,E.F.弗里奇.T.曼尼阿蒂斯.分子克隆实验指南[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309.[43王关林,方宏筠.植物基因工程原理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5]赵炳然,袁隆平.水稻孕穗期茎注射野生稻DNA变异株系的RAPD分析[J].作物,2000,26(4):424—430.[6]王连铮,戴景瑞.全国作物育种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北京: 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8.[7]何中虎.第三届全国青年作物遗传育种学术会论文集[C].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