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朝阳区2013~2014学年高一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1.88 MB
- 文档页数:6
北京市朝阳区2012-201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英语试卷2013。
1(考试时问100分钟满分l00分)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两节,l5分)第一节(共l0小题,每小题l分,共l0分)听下面6段对话或独白,从每题A、B、C三个选项中,选出能回答问题的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听第l段材料,回答第1题.1。
What color will the man probably choose?A.Pink.B.Blue. C. White听第2段材料,回答第2题。
2.Why is the man so late?A.He didn’t catch the bus.B.He took someone to the hospital.C.Something was wrong with the bus.听第3段材料,回答第3题。
3.Where are the speakers?A.In a bookstore.B.In a library.C.In a lab听第4段材料,回答第4至5题。
4.Which bus will the woman take?A.T-3.B.T—6.C.Z—45.What is the woman doing?A.Asking for help.B.Making an apology C.Givingdirections听第5段材料,回答第6至7题.6.What is the man's job?A.A salesman.B.A policeman.C.A repairman 7.What’s the woman going to do?A.Help the man.B.Get her car back later.C.Wait for a call from the man.听第6段材料,回答第8至10题。
8.What cad we know about Sam Jones?A.He is an American writerB.He works in a bookstore.C.He will teach English.9.Where will Sam Jones give his speech?A.In Alien Hall B.In the library.C.In the classroom 10.What's the speech mainly about?A.His travel plan.B.His life in the school C.His experiences in Africa.第二节(共5小题,每小题l分,共5分)听下面一段对话,根据题目要求在楣应题号后的横线上写下回答第11题至第l5题的关键信息。
北京市旭日区 2014~2015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一致考试生物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 分钟满分100分)2015. 1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1~ 30 题每题 1 分, 31~ 35 题每题 3 分,共 45 分)1.人们常常食用的牛、羊、猪等肉类和白菜、土豆等蔬菜,经消化汲取后,此中的成分可被转变成人体的构成成分。
对以上事实解说合理的是A.构成生物体细胞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能找到B.不一样生物的细胞内,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含量大体相同C.构成生物体细胞的生物大分子都是以碳链作为骨架D.不一样生物的细胞内,构成它们的化学元素种类大体相同2.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 .图 1、图 3 所示生理过程的发生场所分别是线粒体内膜和叶绿体内膜B .图 2 特定受体蛋白与特定信号分子联合,说明细胞间可进行信息交流C.从图 1、图 3 所示的生理过程可知,陪伴H+的运输有ATP 生成D .图 1~ 3 中生物膜功能不一样,主要因为生物膜上蛋白质种类不一样3.以下关于酶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酶拥有催化作用并都能与双缩脲试剂反响呈紫色B.细胞代谢可以井井有条地进行与酶的专一性相关C.酶适合在最适温度及最适 pH 条件下长久保存D.可用过氧化氢作底物来研究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4.图甲表示全光照和不一样程度遮光对某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的影响,图乙表示初夏某天在遮光 50%条件下,温度、光照强度、该植物净光合速率平和孔导度(气孔张开的程度)的日变化趋向。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图甲中叶绿素含量的测定,可先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片中的色素B.据图甲推测,该植物可经过增添叶绿素含量以加强对弱光的适应能力C.图乙中8:00 到 12:00 净光合速率降低的原由必定是光合作用速率减弱D .图乙中18:00 岁月合作用固定CO2速率和呼吸作用开释CO2速率相等5.以下图表示雄果蝇体内某细胞分裂过程中,细胞内每条染色体DNA 含量变化(甲曲线)及与之对应的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变化(乙曲线)。
北京市朝阳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学科试卷2014.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
1.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磁感应强度B.电势差C.电动势D.电流2.把长0.10m的直导线放入匀强磁场中,保持导线和磁场方向垂直。
已知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的大小为5.0×10-3T,当导线中通过的电流为3.0A时,该直导线受到安培力的大小是A.3.0×10-3N B.2.5×10-3N C.2.0×10-3N D.1.5×10-3N3.关于简谐横波的图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坐标原点一定是波源的位置B.横坐标x表示各个质点距波源的距离C.图像中的波形曲线表示质点的运动轨迹D.纵坐标y表示某一时刻各个质点偏离平衡位置的位移4.如图所示,一轻弹簧上端固定在天花板上,下端挂一个重为300N的钩码,静止时弹簧伸长了3cm。
现将钩码竖直向下拉2cm,然后无初速度释放,使钩码沿竖直方向振动,则钩码所受的最大回复力F及其振动的振幅A分别为A.F=200N,A=2cm B.F=200N,A=3cmC.F=300N,A=3cm D.F=500N,A=5cm5.一列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图甲是x=0处质点的振动图像,图乙是该波t=0.15s时的波形图。
则A.该波的周期是2s B.该波的波长是0.2mC.该波沿x轴负方向传播D.该波的波速是10m/s6.如图所示为等量异号点电荷周围电场线的分布图,图中M点是两点电荷连线的中点,N点和M 点到正电荷的距离相等。
若M、N两点电场强度的大小分别为E M和E N,电势分别为φM和φN,则A.E M >E N,φM >φN B.E M >E N,φM <φNC.E M =E N,φM >φN D.E M =E N,φM <φN7.如图所示,一金属圆环水平固定放置,现将一竖直的条形磁铁,在圆环上方沿圆环轴线无初速度释放,在条形磁铁穿过圆环的过程中,条形磁铁与圆环A.始终相互吸引B.始终相互排斥C.先相互吸引,后相互排斥D.先相互排斥,后相互吸引8.图中a、b、c为三根与纸面垂直的长直导线,其横截面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导线中通有大小相同的电流,方向如图所示。
北京市朝阳区2013~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年级期末练习化学试卷2014.1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2分)本部分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题号1234567答案A C C C D B D题号891011121314答案D A B D A C D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58分)15.(11分)(1)SO2+Br2+2H2O==SO42—+2Br—+4H+(2)SO 2+H2O H2SO3;2H2SO3+O2==2H2SO4(3)① 1.6酸(1分)NaHSO 3溶液中存在HSO3—H++SO32—和HSO3—+H2O H2SO3+OH—,HSO3—的电离程度大于其水解程度②2NaHSO3+O2==Na2SO4+H2SO416.(12分)(1)①N 2(g)+3H2(g)2NH3(g)ΔH=—92.2kJ·mol-1②391(2)①200℃②AC③75%(3)2NH3-6e—+6OH—==N2+6H2O17.(12分)(1)Fe2O3+6H+==2Fe3++3H2O(2)SiO2(1分)(3)45%~50%;(1分)100℃(1分)(4)H 2O 2+2Fe 2++2H +==2H 2O +2Fe 3+(5)1﹕1(1分)(6)使用Ca(OH)2,既能调节溶液的pH ,又生成溶解度较小的CaSO 4,得到的液体聚合硫酸铝铁的纯度较高。
(7)2Al -6e —+3H 2O ==Al 2O 3+6H +18.(12分)(1)碳碳双键(1分)(2)(3)(4)(5)取代反应(1分)(6)(7)19.(11分)(1)<(1分)(2)①Fe 3++3H 2OFe(OH)3+3H +,加入Na 2SO 3后,c (H +)下降,平衡正向移动,生成Fe(OH)3②2Fe 3++SO 32-+H 2O ==2Fe 2++SO 42-+2H +(3)FeSO 3和FeCl 3的混合溶液也可能出现“丁达尔效应”(4)①a②H 2SO 3H ++HSO 3—;HSO 3—H ++SO 32—,SO 32—与被还原生成的Fe 2+结合为FeSO 3,与剩余的FeCl 3溶液混合而呈现红褐色CH 2CH 2Cl +NaOHH 2O△CH 2CH 2OH +NaClOCCH 3O COCH 3O CH 2COOCH 2CH 3CH 2OCH OC —COOCH 2CH 3CH 3CH 2—COOCH 2CH 3C —C —CNHCNH —HH nOOCH 3CH 2O —O。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PDF. Copyright 2002-2020 Aspose Pty Ltd.北京市旭日区2013~2014 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一致考试语文学科试卷注意: 1.考试时间120 分钟,卷面总分120 分。
2.务势必答案答(填涂)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
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一、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3 分,共 18 分。
1.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揖 (j ī)让攫 (ju é)取溯 (shuò)流而上...B.颠簸 (bǒ) 笑靥( yè)面面相觑 (qù) ...C.狙( zǔ)击信笺( jiān )茅塞(sè)顿开...D.熨 ( yùn)帖果脯 (pǔ) 有的放矢 (shǐ) ...2.以下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怨言幅射迫不急待直抒胸臆B.雾蔼眷属鸦鹊无声黯然失色C.寒暄默然引吭高歌插科讥笑D.赌搏夸耀连篇累牍标新立意追风逐电(chè).断壁残垣 (yu án).咎( jiū)由自取.鳞次栉 (zhì)比.3.将以下词语挨次填入横线处,最适合的一组是有一位母亲惋惜似地说:“我 _____自己能活一百岁、两百岁,不是____人生,而是想能够向来牵着儿孙的手,率领他们平安全安走完人生的道路。
”这就是所谓的“ ________父亲母亲古来多”啊!A.希望沉迷痴心B.宁愿迷恋痴心C.希望迷恋痴心D.宁愿沉迷痴心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适合的一句是A.现在 3D 打印技术已被应用于医疗、制造和时髦美容等多种行业,而利用3D 打印技术制作出来的人物照片更是绘声绘色,让人过目难忘。
....B.广州恒大足球队花巨资引进的阿根廷球员孔卡表现优异,战功赫赫,但他已下定信心走开中国,看来恒大公司是做了一笔买椟还珠的买卖。
北京市旭日区 2013-2014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一致考试数学试卷(理工类)2014.1(考试时间120 分钟满分150 分)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共40 分)和非选择题(共110 分)两部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共 4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 小题,每题 5 分,共 40 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切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函数f ( x)1x 的定义域为x1A.[0,)B.(1,)C.[0,1)(1,)D.[0,1)2.假如点P 2, y0在以点 F 为焦点的抛物线y24x 上,则PFA .1B.2C.3D.43.命题p:x R, x2ax a20 ;命题q:x R ,sin x cos x 2 ,则以下命题中为真命题的是A .p q B.p q开始C.( p) q D.( p) ( q)4.在△ABC中,A30 ,AB3,BC 1 ,i0则△ ABC 的面积等于a a0A .3B.3i i1 24C. 3 或3D. 3 或3a 2 a1224是a<2013?5.履行以下图的程序框图,输出结果是4.若 a01,2,3,则 a0全部可能的取值为否.. 1输出 iA1,2,3BC.2D.1,2结束6.已知正方形的四个极点分别为O (0,0) , A(1,0) , B(1,1),C (0,1) ,点 D , E 分别在线段 OC , AB 上运动,且 OD BE ,设 AD 与 OE 交于点 G ,则点 G 的轨迹方程是A .y x(1x) (0x1)B.x y(1y) (0 y1)C.y x2(0 x 1)D.y 1 x2(0 x 1)7.已知平面向量 a ,b的夹角为120,且 a b 1 ,则 | a b |的最小值为A .6B.3C.2D. 18.已知数列a n知足 a n n k n (n N ,0 k 1) 下边说法正确的选项是①当k 1时,数列 a n为递减数列;2②当1k1时,数列a n不必定有最大项;21③当 0k a为递减数列;时,数列2n④当k为正整数时,数列a n必有两项相等的最大项 .1kA. ①②B. ②④C. ③④D. ②③第二部分(非选择题共 110 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6 小题,每题 5 分,共30 分 . 把答案填在答题卡上.9.某校为认识高一学生寒假时期的阅读状况,频次 /组距抽查并统计了100 名同学的某一周阅读时间,绘制了频次散布直方图(以下图),那么这1000.150.14名学生中阅读时间在 [4,8) 小时内的人数为0.12_____.0.050.042468 10 12小时10.在各项均为正数的等比数列a n中,若 log 2 a2 log2 a81,则 a3 a7.11.直线y kx与圆( x 2)2y 24订交于O,A两点,若OA =2 3 ,则实数k的值是 _____.12.一个三棱锥的三视图以下图,则该三棱锥的体积是;表面积是.2 633正视图俯视图x y 3, 13.实数x, y知足y 若 y k( x 2)2x0,恒成立,则实数k 的最大值是.14.全部真约数(除自己以外的正约数)的和等于它自己的正整数叫做完整数.2 33侧视图如: 6=123;28=124714 ;496=1248163162124248 .已经证明:若2n1是质数,则2n1(2n1) 是完整数,n N .请写出一个四位完整数;又6 23 ,所以 6 的全部正约数之和可表示为(1 2)(13);28227 ,所以 28的全部正约数之和可表示为(1222) (1 7);按此规律,496 的全部正约数之和可表示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 6 小题,共80 分 . 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演算步骤或证明过程.15.(此题满分13 分)已知函数 f (x)cos2 x sin x 1 .(Ⅰ)求函数 f ( x) 的最小值;(Ⅱ)若 f ( )5的值.,求 cos 21616.(此题满分13 分)甲、乙两名同学参加“汉字听写大赛”选拔测试,在同样测试条件下,两人5次测试的成绩(单位:分)以下表:第 1 次第 2 次第 3 次第 4 次第 5 次甲5855769288乙6582878595(Ⅰ)请画出甲、乙两人成绩的茎叶图. 你以为选派谁参赛更好?说明原因(不用计算);(Ⅱ)若从甲、乙两人 5 次的成绩中各随机抽取一个成绩进行剖析,设抽到的两个成绩中,90 分以上的个数为 X ,求随机变量X 的散布列和希望 EX .17.(此题满分 14 分)如图,在三棱锥P- ABC 中, PA平面 ABC,AB AC.(Ⅰ)求证: AC PB ;(Ⅱ)设 O, D 分别为 AC, AP 的中点,点 G 为△ OAB 内一点,且知足 OG 1OB),(OA3P求证: DG ∥面 PBC ;(Ⅲ)若 AB = AC = 2, PA= 4,D 求二面角 A PB C 的余弦值.C OAGB18.(此题满分13 分)已知函数 f (x) (x a)ln x , a R .(Ⅰ)当 a 0 时,求函数 f ( x) 的极小值;(Ⅱ)若函数 f ( x) 在 (0,) 上为增函数,求 a 的取值范围.19.已知椭圆C两焦点坐标分别为F1(3,0) , F21 ( 3,0) ,且经过点P( 3, ).2(Ⅰ)求椭圆 C 的标准方程;(Ⅱ)已知点A(0, 1) ,直线 l 与椭圆 C 交于两点 M , N .若△ AMN 是以 A 为直角极点的等腰直角三角形,试求直线l 的方程.20.(此题满分 13 分)已知 a, b, c 是正数,a1lg a , a2 lg b , a3 lg c .(Ⅰ)若 a,b,c 成等差数列,比较a1 a2与 a2 a3的大小;(Ⅱ)若 a1a2a2 a3a3a1,则a,b,c三个数中,哪个数最大,请说明原因;(Ⅲ)若 a t ,b t2, c t 3( t N),且a1,a2,a3的整数部分分别是 m, m21, 2m2 1, 求全部 t 的值.北京市旭日区 2013-2014 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一致考试数学答案(理工类)2014.1一、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CCBDBAAC二、填空91 1112114号 03答542 3 18 236 32 (1 2 222324) (1 31)8128案33三、解答15.解:(Ⅰ)因f (x)cos 2 xsin x 1sin 2 xsin x(sin x 1 )2 1 ,2 4又 sin x1,1 ,所以当 sin x 1f ( x) 的最小1 6 分 ,函数.⋯⋯2 4(Ⅱ)由(Ⅰ)得(sin1 )2 1 5 ,24 16所以 (sin1 )2 9 .2 16于是 sin51(舍)或 sin.44又 cos21 2sin21 2(1)27 .4816.解:(Ⅰ)茎叶 如右 所示,由 可知,乙的平 大于甲的均匀成 ,且乙的方差小于甲的方差,所以参 更好.⋯⋯⋯⋯⋯⋯6 分(Ⅱ)随机 量 X 的全部可能取 0,1,2 .P( XC 41C 41 16 ,0)25C 51C 51P( X 2C 418,1)25C 51C 51⋯⋯⋯⋯⋯⋯13 分均 成甲乙 派 乙585656 78 8 2 75295P( X11,2)25C51C51随机量 X 的散布列是:X012P 1681 252525EX01618212.⋯⋯⋯⋯⋯⋯13 分252525517.明:(Ⅰ)因PA平面 ABC , AC平面 ABC ,所以 PA AC .又因 AB AC ,且 PA AB= A,所以 AC平面 PAB .又因 PB平面 PAB ,所以 AC PB .⋯⋯⋯⋯⋯⋯4 分(Ⅱ)解法 1: 因PA平面ABC,所以PA AB , PA AC .又因 AB AC ,所以成立如所示的空直角坐系 A xyz .AC = 2a , AB = b , PA = 2c ,A(0,0,0) , B(0, b,0) , C (2 a,0,0) ,P(0,0,2 c), D (0,0, c) , O( a,0,0) .1又因 OG(OA OB),3a b所以 G( , ,0).z PD于是 DG( a,b, c) ,x 33BC (2 a,b,0) , PB(0, b, 2c) .平面 PBC 的一个法向量n BC0,n( x0, y0 , z0 ) ,有C O AGB即n PB0.2ax0by00,by02cz00.y不如 z0 1 ,有y02c, x0c,所以 n b a因 n DG (c,2c,1)(a,b,c)c aa b33a3所以 n DG .又因DG平面 PBC ,(c,2c,1) .a b2c b 1 ( c) 0 ,b3所以 DG ∥平面 PBC .⋯⋯⋯⋯⋯⋯ 9 分P解法 2:取 AB 中点 E , OE , OE1(OA OB) .122D由已知 OG(OA OB )可得 OG OE ,33点 G 在OE 上.AG 并延 交 CB 于F , PF .O因 O, E 分 AC , AB 的中点,CAG所以 OE ∥BC ,即G AF 的中点.E又因 D 段 PA 的中点,F所以 DG ∥PF .又 DG平面 PBC , PF平面 PBC ,B所以 DG ∥平面 PBC .⋯⋯⋯⋯⋯⋯ 9 分(Ⅲ)由(Ⅱ)可知平面PBC 的一个法向量 n( c ,2c,1)(2, 2,1) .a b又因 AC 面 PAB ,所以面 PAB 的一个法向量是 AC(2,0,0) .又 cos n , ACn AC 4 2 ,n AC 3 23由 可知,二面角 A PBC 角,所以二面角 A PBC 的余弦2 . ⋯⋯⋯⋯⋯⋯14 分318. 解:(Ⅰ)定 域 (0,) .当 a0 , f (x) xln x , f ( x)ln x 1 .令 f (x)0 ,得 x1.(0, 1) , fe当 x( x) 0 , f ( x) 减函数;e当 x( 1, ) , f ( x)0 , f ( x) 增函数 .e所以函数f (x) 的极小 是 f ( 1)1 . ⋯⋯⋯⋯⋯⋯5 分ee(Ⅱ)由已知得f ( x)ln x xa x .因 函数 f ( x) 在 (0,) 是增函数,所以f (x) 0 , x(0, ) 恒成立.由 f( x) 0 得 ln x a0 ,即 x ln xx a x(0,) 恒成立.xxg( x) x ln x x ,要使“ x ln xxa x (0,) 恒成立”,只需 ag( x)min .因 g ( x)ln x 2 ,令 g ( x) 0得 x12.12 ) , g ( x)e当 x(0,0 , g( x) 减函数;e当 x(12 ,) , g ( x) 0 , g ( x) 增函数 .e11所以 g (x) 在 0,上的最小 是g()2 2.ee故函数 f ( x) 在 (0,) 是增函数 , 数 a 的取 范 是( ,12 ]⋯⋯13 分e19.解:(Ⅰ) 准方程x 2 y 2 1( ab 0) .依 意a2b 22aPF 1PF 212 1 1 4,所以 a 2 .44又 c3 ,所以 b 2 a 2 c 2 1 .于是 C 的 准方程x 2y 2 1 .⋯⋯⋯⋯⋯⋯5 分4(Ⅱ)依 意, 然直l 斜率存在 . 直 l 的方程 y kxm ,x 2 y 21(4k 21)x 28kmx 4m 24 0 .由 4得y kx m因64k 2 m 2 4(4k 2 1)(4m 2 4) 0 ,得 4k 2 m 2 1 0 .⋯⋯⋯⋯⋯⋯ ①x 1 x 28km4k 21M ( x 1 , y 1), N ( x 2 , y 2 ) , 段 MN 中点 Q(x 0 , y 0 ) ,4m24x 1 x 24k21于是 x 04km , y 0kx 0mm .4k 2 14k 2 1因 AM AN , 段 MN 中点 Q ,所以 AQ MN .( 1)当 x0 ,即 k0且 m 0 ,y 01k1,整理得 3m 4k21.⋯⋯⋯⋯⋯⋯②x0因 AM AN,AM(x1, y11), AN( x2 , y21) ,所以AM AN x1 x2( y11)( y2 1) (1 k2 )x1x2k( m 1)( x1x2 ) m22m 1(1k24m24k(m1)(8km)22m 1 0,)214k2m4k1整理得 5m22m30 ,解得 m3或 m1.当 m1,由②不合意舍去.5由①②知,m 35., k55( 2)当x00,(ⅰ)若 k0 ,直 l 的方程 y m ,代入方程中得x 2 1 m2.M (21m2 , m) , N (2 1 m2 , m) ,依意,若△AMN 等腰直角三角形,AQ QN.即2 1m21m ,解得 m1或 m3. m1不合意舍去,35即此直 l 的方程y.5(ⅱ)若k0 且 m0 ,即直 l 原点.依的称性有Q (0, 0), 依意不可以有AQ MN ,即此不足△AMN 等腰直角三角形.上,直 l的方程y 35x 5 y30或5x 5 y30.⋯⋯⋯⋯⋯⋯14分或5a3 ) =lgalgblgac20.解:(Ⅰ)由已知得(a1a2 )( a2.a cb c b2因 a,b,c 成等差数列,所以b2,(a1a2 ) ( a2a3 ) lg4ac,(a c) 2因 a2c22ac ,所以(a c)24ac,即4ac1,(a c) 2(a1a2 )( a2a3 ) 0 ,即 a1a2a2a3,当且当a b c 等号成立.⋯⋯⋯⋯⋯⋯ 4 分(Ⅱ)解法 1:令m a a , n a a , p a a ,122331依意, m n p 且 m n p0 ,所以 m0p .故 a1a20 ,即lg a lg b ;且a1a30 ,即lg a lg c.所以 a b 且a c .故 a, b, c 三个数中,a最大.解法 2:依意lg algblgc,即ab c .b c a b c a因 a0, b0, c0 ,所以 ac b2, a2bc , ab c2.于是,abc b3, a3abc , abc c3,所以 a3b3, a3c3.因 y x3在R上增函数,所以a b 且a c .故 a,b,c 三个数中,a最大.⋯⋯⋯⋯⋯⋯8 分(Ⅲ)依意,lg t ,lg t2,lg t3的整数部分分是m, m21, 2m21,m lg t m 1,所以 2m2lg t2m2.又 lg t 22lg t , lg t2的整数部分是2m或 2m 1 .当 m2 1 2m , m 1;当 m2 1 2m 1 , m 0,2 .( 1)当m0 , lg t ,lg t2,lg t3的整数部分分是 0,1,1 ,1 ,1 lg t2lg t 31212所以 0 lg t 2 ,1 2 .所以lg t,解得 102t 10 3.2312又因 10 23,4 , 1034,5,所以此 t 4 .( 2)当m1,同理可得 1lg t 2 ,2lg t 2 3 , 3lg t3 4 .444所以 1lg t t10 3.又10321,22,此 t 10,11,12,...20,21 .,解得 103( 3)当m 2,同理可得 2 lg t3,5 lg t2 6 , 9lg t 310 ,同足条件的 t 不存在.上所述 t4,10,11,12,...20,21 .⋯⋯⋯⋯⋯⋯13 分。
北京市朝阳区2012~201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试卷2013.1(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l00分)一、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理量中,属于矢量的是A、速率B、质量C、加速度D、动摩擦因数2、下列四个定律中,又可称为惯性定律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B、牛顿第二定律C、牛顿第三定律D、胡克定律3、在物理学中,只要选定几个物理量的单位,就能够利用这几个物理量的单位确定其他物理量的单位,这几个被选定的物理量叫做基本物理量。
下列四个物理量中,被选定作为基本物理量的是A、速度B、长度C、力D、加速度4、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规律的学科。
而实际的物理现象一般都是十分复杂的,涉及到许多因素。
舍弃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从而突出客观事物的本质特征,叫构建物理模型。
构建物理模型是一种研究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
下列四个选项中,属于物理模型的是A、时间B、参考系C、质点D、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5、如图所示,F1、F2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共点力,F是它们的合力。
已知F 1的大小等于3N,F的大小等于5N。
若改变F1、F2的夹角,则它们合力的大小还可能是A、0B、4NC、8ND、12N6、一个人在地面上利用体重计测量自己的体重,示数为影。
然后他在封闭的升降机中站在体重计上,某段时间内这个人发现体重计的示数先等于W,后大于W。
则在这段时间内升降机可能A、先静止,后加速上升B、先匀速上升,后减速上升C、先加速上升,后减速上升D、先加速下降,后减速下降7、将一物体竖直上抛,一段时间后物体又落回抛出点。
不计空气阻力,则在这段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大小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为8、从高处释放一小球甲,经过0.5s从同一位置再释放一小球乙,在两小球落地前A、它们之间的距离保持不变B、它们之间的距离不断减小C、它们速度之差的大小不断增大D、它们速度之差的大小保持不变9、如图所示,一个物块在与水平方向成α角的拉力F 作用下,沿水平面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
北京市朝阳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卷2014.1(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本试卷共6页。
答题纸共5页。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机读卡和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请交回机读卡和答题纸。
第一部分(2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阅读下面三段文字,完成1~3题。
①这是古城里的一条小街,过去这里显然驻扎过守城的军队,有一排排的营房为证。
现在这里正在建筑仿古的街市和民居,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雕梁画栋....,虽没有皇家气象,却也称得上是美轮美奂....。
在最前面靠近巷口的地方,还立有一个牌坊,上书一副对联,“市井里巷尽染六朝烟水气,布衣将相共写千古大文章”。
此联内容很好,有巧夺天工....之妙。
但对得不甚工整,以我之见,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差强人意....。
②我上初中的时候,在杭州西湖看到过那副著名的对联,“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
当时我心中引发了强烈的震动。
那时正看着《说岳全传》,热血沸腾着,一看这对联真是绝了,其,真可以说是独步天下。
③我还曾在广西看到过一副咏竹楹联,一目之后就永远忘不了,我以为那是最好的咏竹楹联。
内容是:“一寸在土已有节,”。
由于年代久远,我在什么地方看到的已想不起来了,但这副咏竹联却早已成了我的座右铭。
1.文段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已颇成气候了,秦砖汉瓦,雕梁画栋....B.却也称得上是美轮美奂....C.此联内容很好,有巧夺天工....之妙D.不如将“大文章”改成“风情画”,尚可差强人意....2.第②段中空格处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回味之无穷,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B.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对仗之工整,回味之无穷C.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含义之深刻,概括之全面D.概括之全面,含义之深刻,回味之无穷,对仗之工整3.第③段中的咏竹联最恰当的下联是A.万丈凌云无止心B.万丈凌云犹心虚C.万尺凌云仍虚心D.万尺凌云志永存4.下面文段中加点词语的注音和书写正确的一项是2013年12月,南非前总统曼德拉与世长辞....。
北京市朝阳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化学试卷2014年1月(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O 16 Na 23 S 32 Al 27 Cl 35.5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21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2分1.我国重点城市近年来已发布“空气质量日报”。
下列物质中不列入首要污染物的是A.SO2B.NO2C.CO2D.可吸入颗粒物2.2013年冬季北京2万多辆公交车涂装了最新的纳米防雾材料——纳米级二氧化钛颗粒。
下列分散系中分散质粒子的直径和这种粒子的尺寸大致相当的是A.溶液B.悬浊液C.胶体D.乳浊液3.下列物质与其危险化学品标志不对应...的是4.下列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A.Cu B.SO2C.C2H5OH D.CuSO45.金属钠着火时,可用来灭火的是A.二氧化碳B.水C.煤油D.沙土6.下列物质用作漂白剂,其漂白原理与次氯酸不同..的是A.次氯酸钠B.二氧化硫C.过氧化钠D.臭氧7.下列试剂中,能用带玻璃塞的玻璃瓶存放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硅酸钠溶液C.浓硝酸D.氢氟酸8.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
下列关于青铜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熔点比纯铜低B.硬度比纯铜小C.能够导热D.能够导电9.两份铝,一份中加入足量NaOH溶液,另一份中加入足量盐酸,要使反应生成的氢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则两份铝的质量比应为A.1︰2 B.2︰1 C.1︰4 D.1︰110.下列各组离子中,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A .Ca 2+、Cl -、Na +、CO 32-B .Na +、K +、OH -、HCO 3-C .Cu 2+、Mg 2+、SO 42-、Cl -D .H +、Na +、Cl -、ClO - 11.实验室用自来水制取蒸馏水的装置是ABCD12.下列有关物质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氨可用作致冷剂B .铁制容器常温下可盛装浓硫酸C .氢氧化铝可用作医用胃酸中和剂D .纯净的硅是石英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 13.下列实验现象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 .NH 3遇HCl 时有大量白烟产生B .NO 2 通入水中,气体由红棕色逐渐转变为无色C .Na 2O 2在空气中放置,固体颜色由淡黄色逐渐变为白色D .向FeSO 4溶液中滴加NaOH 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迅速变为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14.火法炼铜的原理为:Cu 2S + O 高温2Cu + SO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Cu 2S 只作还原剂B .O 2 只作氧化剂C .Cu 2S 中的S 元素发生还原反应D .当1 mol O 2参加反应时,共转移4 mol e -15.常温常压下,根据右图所示的电解水原理进行实验,假设电解了3.6 g H 2O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生成H 2的质量是0.4 g B .生成H 2的体积是4.48 L C .生成O 2的分子数是0.1N AD .生成H 2和O 2的体积比,等于二者的物质的量之比冷却水16.根据下列实验现象所得结论不正确...的是17.为确定Na2CO3固体中是否含有NaHCO3,某同学做了下列实验:①滴加盐酸,放出气体。
北京市朝阳区2012~2013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2013.1第一部分(18分)一、(共12分,每小题2分)1.D(A欹qī,B称chèn,C载zài)2.C(A鹊-雀、抱-报,B肯-恳、意-异,D讫-迄、嘎-戛)3.B(A炙手可热:比喻权势大,气焰盛,使人不敢接近。
B首当其冲: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到灾难。
C身临其境:形容亲身到了那个境地。
D 屡试不爽:形容屡次试验都没有差错)4.B(A“原因是”与“……导致的”杂糅;C成分残缺,“使得刘诗雯确立了领先优势”没有主语;D不合逻辑,“达”与“以上”矛盾)5.D(A“‘赋’‘比’‘兴’”应为“‘风’‘雅’‘颂’”;B“徐志摩”应为“闻一多”;C“莫言”应为“余华”)6.A二、(共6分,每小题2分)7.B(适:到……去)8.C(A动词,到;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
B连词,表转折关系;连词,表修饰关系。
C助词,……的。
D介词,在;介词,比)9.A(“将死之人”应为“逃亡之人”,“不知所措,请求王生救她”与文意不符)第二部分(82分)三、(共20分)10.(6分)①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因为她偏爱我。
(3分。
“美”1分,判断句式1分,“私”1分;意思不通顺酌情扣1~2分)②我学习的是道,哪里用得着知道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3分。
“师”1分,反问句式1分,“于”1分;意思不通顺酌情扣1~2分)【评分参考】意思对即可。
11.(8分)①淇则有岸/言笑晏晏②无以至千里③暧暧远人村④迷花倚石忽已暝⑤万里悲秋常作客⑥一尊还酹江月⑦梧桐更兼细雨【评分参考】每句1分,句中有错该句不得分。
12.(6分)①(2分)C(“按时间先后顺序展开”有误,诗的首联回忆过往,第三句突然插入对将来的揣想,逆挽出第四句眼前的相逢,掀起波澜,把诗人感伤离乱、百端交集的情怀,表现得沉郁苍凉、迂曲顿挫)②(4分)答案示例一:我认同“无赖”是“可爱”的意思。
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化学试卷(人教版必修一)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Al :27 S :32 Fe :56 Cl :35.5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25题,共50分)1.在盛放浓硫酸的试剂瓶的标签上应印有下列警示标记中的A B C D2.下列实验操作中错误..的是 A .蒸发操作时,不能使混合物中的水分完全蒸干后才停止加热B .蒸馏操作时,应使温度计水银球靠近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C .过滤操作时,应该用玻璃棒引流以防止液体外洒。
D .萃取操作时,应选择有机萃取剂,且萃取剂的密度必须比水大3.下图所示的实验操作和方法不是用来分离物质的是A B C D4.若某原子的摩尔质量是M g·mol -1,则一个该原子的真实质量是A .M gB .1M gC .M 6.02×1023 gD .6.02×1023M g 5.下列溶液中,Cl -物质的量浓度最大的是A .50mL 0.5 mol·L -1的NaCl 溶液B .0.5 L 含0.2 mol·L -1的MgCl 2溶液C .10mL0.4 mol·L -1的AlCl 3溶液D .100ml1.0 mol·L -1的KCl 溶液6.某非金属单质A 和氧气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气体B ,B 的体积是反应消耗氧气体积的两倍(同温同压)。
关于B 分子组成的推测一定正确的是A .有1个氧原子B .有2个氧原子C .有1个A 原子D .有2个A 原子7.下列应用或事实与胶体的性质没有关系的是A .用明矾净化饮用水B .用石膏或盐卤点制豆腐C.在FeCl3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出现红褐色沉淀D.使用静电除尘器除去空气中的飘尘8.下面关于电解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液态硫酸不导电,硫酸是非电解质B.NaHSO4在熔融状态下电离产生Na+和HSO4-两种离子C.溶于水后能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电解质D.电解质在电流的作用下电离产生离子9.下列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正确的是A.铁和稀硫酸反应:2Fe + 6H+ =2Fe 3+ +3H 2↑B.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反应:OH-+ HCO3-=CO32-+ H2OC.钠和冷水反应Na+2H2O=Na++2OH +H2↑D.氯化铝溶液中加入过量的氨水Al3+ + 4NH3·H2O =AlO2-+ 4NH4++ 2H2O 10.在酸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而且为无色透明的溶液是A.K+、Al3+、SO42-、NO3-B.K+、Na+、NO3-、AlO2-C.K+、Na+、Fe3+、NO3-D.Na+、K+、HCO3-、NO3-11.离子方程式H++OH-=H2O能表示的化学反应是A.Ca(OH)2+2CH3COOH=(CH3COO) 2Ca+2H2OB.HCl+ NH3·H2O =NH4Cl+H2OC.2HNO3+ Ba(OH)2 = Ba(NO3)2+2H2OD.Mg(OH)2+H2SO4=MgSO4↓+2H2O12.某溶液中含有0.2 mol·L-1 Na+、0.4 mol·L-1 Mg2+、0.4 mol·L-1 Clˉ,则SO42ˉ为A.0.1 mol·L-1B.0.2 mol·L-1C.0.3 mol·L-1D.0.4 mol·L-1 13.下列有关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中,其原理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实验室中用稀硫酸与锌粒反应制取H2B.实验室中用高锰酸钾加热分解制取O2C.实验室中用H2O2与MnO2作用产生O2D.实验室中用稀盐酸与石灰石反应制取CO214.铁和水蒸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3Fe+4H2O(g) Fe3O4+4H2 ,在此反应中水是A.还原剂B.氧化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15.化学与科学、技术、社会、环境密切相关。
市朝阳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物理学科试卷2014.1〔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为100分〕一、此题共13小题,每一小题3分,共39分。
在每一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如下物理量不是矢量的是A.力 B.速度C.时间 D.位移2.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单位的关系,因此,国际单位制中选定了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根本单位,进而导出其它物理量的单位。
如下物理量的单位为根本单位的是A.力 B.质量 C.速度 D.加速度3.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展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
以下属于理想化模型的是A.质点 B.加速度 C.力的合成 D.平均速度4.以下哪一个物理规律是以理想实验为根底建立起来的A.胡克定律 B.牛顿第一定律C.牛顿第二定律 D.牛顿第三定律5.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该定律明确揭示了惯性的存在。
如下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静止的物体惯性大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C.飞船舱内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因而此物体没有惯性D.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量度6.两列火车平行地停在站台上,过了一会儿,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树木向西运动,与此同时他发现乙车并没有运动。
假设以地面为参考系,如此A.甲、乙两车以一样的速度向东运动B.乙车向东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D.甲车向东运动,乙车不动7.一个重为20N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5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A.15N B.25N C.30N D.08.某同学用传感器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列图。
如下说法正确的答案是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同时产生的,有先后之分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物体必须处于静止状态,否如此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再遵从牛顿第三定律t 0 F t9.某同学想在电梯内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他将一台体重计放在电梯内并且站在体重计上观察,在电梯某段运行中他发现体重计的示数是静止时示数的4/5,由此可以判断〔g取10m/s 2〕A .电梯此时一定向下运动B .电梯此时一定向上运动C .电梯此时可能以2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D .电梯此时可能以2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10.一个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0~t 0时间内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 ,该力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如下列图。
北京市朝阳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统一考试思想政治学科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014、1Ⅰ卷选择题(共28小题共56分)一、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共28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56分.2013年11月9~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回答1~3题。
1.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____________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A.全面深化改革B。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C。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D.推进农村改革发展2.全会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
把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修改为“决定性作用",一词之变显示出在今后经济发展中A。
国家的宏观调控将会弱化 B.资源将会完全由市场来配置C.市场的作用将进一步提升D。
计划的方式会退出历史舞台3.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必须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
下列说法能够体现这一要求的是①促进国际国内要素有序自由流动②遵守世界银行制定的贸易规则③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地结合④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A.①②B.①③C.②③D.②④大型电子商务网站一般会利用“11。
11”这一天来进行一些大规模的打折促销活动,以提高销售额度。
今年的11。
11,淘宝的交易额同比增长83%,达350亿元,易迅、京东、苏宁等电商也捷报频传。
回答4~6题.4.通过打折能够促销,下图中正确反映这一经济现象的是5。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普及,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选择了网上购物,这表明A。
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 B.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C。
消费能够决定生产D。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6。
电子商务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不同程度上存在着先涨价再打折、换下新款销售旧款、以次充好、以假乱真、“特价商品"缺货等行为。
这些行为①侵犯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②违反了市场交易的竞争原则③体现了市场调节的盲目性④破坏了正常的市场运行秩序A.①②B.①③C.①④D.③④2013年8月份,我国居民储蓄余额已连续三个月突破43万亿元,位于历史最高位。
北京市朝阳区2013-2014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考试(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物理量不是矢量的是A.力B.速度C.时间D.位移2.物理公式在确定物理量数量关系的同时,也确定了物理量单位的关系,因此,国际单位制中选定了几个物理量的单位作为基本单位,进而导出其它物理量的单位。
下列物理量的单位为基本单位的是A.力B.质量C.速度D.加速度3.物理学在研究实际问题时,常常进行科学抽象,即抓住研究问题的主要特征,不考虑与当前问题无关或影响较小的因素,建立理想化模型。
以下属于理想化模型的是A.质点B.加速度C.力的合成D.平均速度4.以下哪一个物理规律是以理想实验为基础建立起来的A.胡克定律B.牛顿第一定律C.牛顿第二定律D.牛顿第三定律5.牛顿第一定律又称惯性定律,该定律明确揭示了惯性的存在。
下列关于惯性的说法正确的是A.静止的物体惯性大B.速度大的物体惯性大C.飞船舱内的物体处于失重状态,因而此物体没有惯性D.任何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由物体的质量量度6.两列火车平行地停在站台上,过了一会儿,甲车内的乘客发现窗外树木向西运动,与此同时他发现乙车并没有运动。
若以地面为参考系,则A.甲、乙两车以相同的速度向东运动B.乙车向东运动,甲车不动C.甲车向东运动,乙车向西运动D.甲车向东运动,乙车不动7.一个重为20N的物体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当用一个F=5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时,物体受到的合力为A.15N B.25N C.30N D.08.某同学用传感器研究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间的关系,得出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作用在同一物体上B.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不是同时产生的,有先后之分C.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D.物体必须处于静止状态,否则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力不再遵从牛顿第三定律9.某同学想在电梯内观察超重与失重现象,他将一台体重计放在电梯内并且站在体重计上观察,在电梯某段运行中他发现体重计的示数是静止时示数的4/5,由此可以判断(g取10m/s2)A.电梯此时一定向下运动B .电梯此时一定向上运动C .电梯此时可能以2m/s 2的加速度加速上升D .电梯此时可能以2m/s 2的加速度加速下降10.一个物体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在0~t 0时间内给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右的拉力F A .在0~t 0内物体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B .在0~t 0内物体的加速度先增大后减小C .在0~t 0内物体的运动方向发生变化D .在t 0之后物体处于静止状态 11B .汽车匀加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5.0sC .汽车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4.0sD .汽车匀减速直线运动经历的时间为2.0s12.如图所示,质量为3kg 的物体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现用F =10N 的力斜向下推物体,F 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º,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g 取10m/s 2,sin37°=0.6,cos37°=0.8)A .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30NB .物体所受的摩擦力为10NC .物体仍然处于静止状态D .物体将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13.匀速直线运动位移的数值等于v –t 图像中的矩形“面积”。
如图所示,在研究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如果我们把0~t 0内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相等的时间小段Δt ,则每一小段都可以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当时间间隔Δt 取到很小时,所有矩形的“面积”之和就趋近于该图线与t 轴在0~t 0内所围成的梯形“面积”,即此梯形“面积”就表示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请你类比上述方法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如果v –t 图像的图线是曲线,则图线与t 轴在0~t 0内所围成的“面积”不再表示物体的位移B .如果把纵坐标换成加速度a ,横坐标仍为时间t ,则a -t 图像的图线与t 轴在0~t 0内所围成的“面积”表示t 0时刻的速度C .如果把纵坐标换成加速度a ,横坐标仍为时间t ,则a -t 图像的图线与t 轴在0~t 0内所围成的“面积”表示0~t 0内速度的增加量D .如果把纵坐标换成速度的倒数1v ,横坐标换成位移x ,则1v-x 图像的图线与x 轴上某段位移所围成的“面积”不表示任何物理量二、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14.(6分)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________开创了科学实验之先河,奠定了现代物理学的基础。
他在研究自由落体运动时做了上百次的铜球沿斜面运动的实验,下图是实验示意图。
他设想:若斜面的倾角越接近90°,则小球从静止开始沿斜面滚下的运动就越接近自由落体运动,若发现斜面上的小球都做 运动,则由此可以外推出自由落体运动也是 运动。
最终的实验很好地证明了他的设想是正确的。
15.(6分)下图是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的一条纸带,每相邻两个计数点中间都有四个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在频率为50Hz 的交流电源上,则相邻两个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是_____s ,打D 点时小车的速度大小是_____m/s ,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是_____m/s 2。
16.(8分)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某同学采用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弹簧弹力的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
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L 0,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 ,总共获得了6组实验数据。
(1)该同学把6组数据对应的点标在图像中,请你根据这些数据点作出F -L 图线;(2)由此图线可以得出该弹簧的自然长度L 0=________cm ,劲度系数k =________N/m(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3)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竖直悬挂相比较:优点是 ; 缺点是 。
三、17.(8分)如图所示,悬挂在天花板下重60N 的小球,在恒定的水平风力作用下静止在偏离竖直方向θ=30°的位置。
求:(1)水平风力的大小; (2)绳子拉力的大小。
18.(8分)小明想估测火车运动的加速度,把火车的运动近似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
小明站在站台上与第一节车厢前端平行,火车启动时开始计时,第4节车厢尾端通过小明时停止计时,小明记录的时间约20s ,他估测一节车厢的长度约25m ,利用上述数据求:(1)火车加速度的大小;(2)第4节车厢尾端通过小明时火车速度的大小。
19.(12分) 请你利用所学的知识对以下结论进行推理证明。
(1)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木块的重力大小为G ,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为F N ,试证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大小等于木块的重力大小,即F N =G ;(2)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为2012x v t at =+,式中v 0为时间t 内的初速度,a 为加速度。
若把这段时间的末速度设为v t ,试证明这段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也可以表示为212t x v t at =-。
20.(13分)在某次消防演习中,消防队员从一根竖直的长杆上由静止滑下,经过2.5s 落地,已知消防队员与杆之间摩擦力F 的大小与他自身重力mg 的大小的比值F mg 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g 取10m/s 2。
(1)试说明消防队员在下滑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否变化?并求出相应的加速度;(2)求消防队员在下滑过程中最大速度的大小;(3)求消防队员落地时速度的大小。
二、本题共3小题,共20分。
14.(6分)伽利略 (2分)(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2分)(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 (2分)15.(6分)0.1(2分)1.0 (2分)2.0 (2分)16.(8分)(1)如图所示 (2分)(2)5.0 (2分) 20 (2分)(3)优点:避免弹簧自身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 (1分) 缺点: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造成实验的误差. (1分)三、本题共4小题,共41分。
17.(8分) 解:对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其中F 、T 分别表示水平风力和绳子拉力,根据平衡条件可得: tan F G θ== (4分)/cos T G θ== (4分)18.(8分)解:由于火车的运动可以看成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根据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212x at =(2分) 代入数据可得:a =0.5 m/s 2 (2分)(2)设第4节车厢尾端通过小明时的速度为t v ,根据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公式t v at = (2分)代入数据可得:t v =10 m/s (2分)T19.(12分)(1)证明:设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为N F ',对木块,根据平衡条件(1分)有: N F '=G (1分)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木块对桌面的压力N F 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N F '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大小相等。
(1分)即: N F '= N F (1分)解得 N F =G (1分)(2)证明:根据匀变速运动的速度公式有:at v v t +=0 (3分) 根据匀变速运动的位移公式有:2012x v t at =+(3分) 解得 212t x v t at =-(1分) 20.(13分)解:(1)该队员先在t 1=1s 时间内,加速度方向向下,大小设为a 1,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mg -F 1=ma 1 ( 1分) 所以a 1=mF g 1-=4m/s 2 (1分) 在接下来的t 2=1.5s 时间内,加速度方向向上,大小设为a 2, 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 2-mg =ma 2 (1分) a 2=g mF -2=2m/s 2 (1分) 可见,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
(1分)(2)该队员先在t 1=1s 时间内以a 1匀加速下滑,然后在t 2=1.5s 时间内以a 2匀减速下滑.则最大速度v m =a 1t 1 (2分) 代入数据解得:v m =4m/s (2分)(3)队员落地时的速度v =v m -a 2t 2 (2分) 代入数据解得:v =1m/s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