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音乐(下册)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5
2024年湘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第1节:音乐的功能与作用第2节:生活中的音乐2. 第二章:中国民族音乐第1节:汉族民歌第2节:少数民族民歌3. 第三章:西方古典音乐第1节:交响乐第2节:室内乐4. 第四章:音乐剧第1节:音乐剧的起源与发展第2节:音乐剧欣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的功能与作用,认识到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中国民族音乐的特点,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
3. 让学生了解西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培养对古典音乐的欣赏能力。
4. 让学生了解音乐剧的起源与发展,提高音乐剧鉴赏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族音乐的特点、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音乐剧的鉴赏。
2. 教学重点:音乐的功能与作用、民族音乐与古典音乐的欣赏、音乐剧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投影仪、钢琴、吉他等。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感受音乐在生活中的重要性。
2. 新课导入:讲解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音乐的功能与作用。
3. 例题讲解:分析民族音乐的特点,进行古典音乐的发展历程讲解。
4.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演唱民族歌曲,进行古典音乐欣赏。
6. 课堂作业:布置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八年级音乐下册教学内容2. 板书内容:第一章:音乐与生活第二章:中国民族音乐第三章:西方古典音乐第四章:音乐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你喜欢的民族歌曲,分析其特点,并写一篇短文。
欣赏一首古典音乐作品,描述其音乐风格,并阐述自己的感受。
了解一部音乐剧,介绍其剧情及音乐特点。
2.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参加民族音乐活动,亲身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
带领学生参观音乐厅,欣赏古典音乐会。
推荐学生观看经典音乐剧,提高音乐剧鉴赏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5. 板书设计的逻辑性6. 作业设计的有效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一、教学内容的针对性教学内容应紧密结合教材,按照章节顺序进行。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材,教学内容包括: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与情感1.2 音乐与大自然1.3 音乐与人生2. 第二章:民乐欣赏2.1 丝竹音乐2.2 吹打音乐2.3 弦乐四重奏3. 第三章:名曲欣赏3.1 贝多芬的《命运》3.2 巴赫的《G弦上的咏叹调》3.3 柴可夫斯基的《天鹅湖》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情感、大自然的关系,感受音乐的魅力。
2. 学会欣赏各种类型的民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了解世界名曲及著名音乐家,培养高雅音乐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乐的欣赏与名曲的鉴赏。
2. 教学重点:音乐与生活、情感、大自然的关系,音乐家及名曲的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音响设备、投影仪、音乐教材。
2.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谈谈生活中喜欢的音乐,引出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 新课内容:(1)讲解第一章音乐与生活,让学生举例说明音乐与情感、大自然、人生的关系。
(3)介绍贝多芬、巴赫、柴可夫斯基等音乐家及其名曲,引导学生进行名曲欣赏。
3. 例题讲解:(1)分析音乐作品《黄河大合唱》的情感表达。
(2)鉴赏民乐《二泉映月》,分析其音乐特点。
(3)讲解贝多芬的《命运》第一乐章,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力量。
4. 随堂练习:(1)让学生哼唱《黄河大合唱》主题旋律。
(2)分组讨论,分析所给民乐的演奏形式及特点。
(3)听辨名曲,找出对应的音乐家。
六、板书设计1. 音乐与生活:情感、大自然、人生2. 民乐欣赏:丝竹音乐、吹打音乐、弦乐四重奏3. 名曲欣赏:贝多芬《命运》、巴赫《G弦上的咏叹调》、柴可夫斯基《天鹅湖》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谈谈你喜欢的音乐,说明它与你的生活、情感、大自然的关系。
(2)分析一首民乐作品,介绍其演奏形式及特点。
(3)鉴赏一首名曲,阐述你的感受。
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音乐(下册)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音乐(下册)第一单元真情的呼唤《感恩的心》教学设计学校:大理州经济开发区育才中学姓名:周廷山电话:139****3312时间:2 0 1 0 年 4 月《感恩的心》设计时间:2010年4月课时:40分钟(一课时)人数:40到50人(一个行政班级)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等教材简析:《感恩的心》是一节歌曲表演的音乐课。
这是一首手语歌,分为三段,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感人至深。
前一部分为前九小节,音区较低,旋律质朴、流畅,似在深情的诉说;第二部分为中间八小节,虽然音区上没有变化,但节奏更加紧凑,孕育着强烈的感情;第三部分音区较高,沿用了第二部分的切分节奏,旋律起伏较大,似在激情的呼喊。
同时为了教育学生要心存感恩,让“爱的人间”到处都充满“感恩的心”。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运用亲切的、饱含深情的声音演唱《感恩的心》,了解这首歌曲由来的故事,并能正确的表达歌曲中的思想感情。
(2)技能目标:能够学会简单手语,并能进行表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亲情、友情是人间最崇高的情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用亲切的、深情的声音演唱《感恩的心》,并能够正确演唱。
(2)难点:学会《感恩的心》手语舞蹈,并能够进行表演。
学情分析:(1)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而八年级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动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在这个时期育人者应给予正确的引导。
(2)《感恩的心》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通过学习这首歌和手语舞蹈使学生明白有感激之情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教学策略: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听唱结合,整体感知——学习手语——情感交流,思想灌输学习方式:整体感知、模仿情景创设:以四川汶川地震中所拓展的“划人”游戏导入,抓住学生内心世界。
教学交往和互动过程:(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1、上课口令2、游戏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心理健康活动,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在纸上写出从你出生到现在你觉得那些人最疼你,或者值得你尊敬。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激发他们的音乐潜能。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歌曲演唱技巧、音乐理论知识、音乐鉴赏能力。
重点:歌曲学唱、音乐欣赏、音乐实践活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钢琴、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乐谱、教学课件等。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如播放春天的画面,引导学生感受春天的气息,进而引入本章教学内容。
2. 新课内容学习:(1)歌曲学唱:选取本章歌曲进行教学,逐步教授歌词、旋律,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演唱方法。
(2)音乐欣赏:欣赏本章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从旋律、节奏、和声等方面进行分析,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音乐知识:讲解本章音乐知识,如音乐术语、作曲家介绍等。
(4)音乐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合唱、演奏等实践活动,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3. 例题讲解:针对本章难点,设计例题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本章练习题,及时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包括本章、歌曲名称、音乐知识要点、练习题等,要求简洁明了,突出重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学唱本章歌曲,录制演唱视频。
(2)选取一首本章音乐作品,写一篇音乐鉴赏短文。
(3)本章音乐知识练习题。
2. 答案:(1)演唱视频:要求音准、节奏准确,表情自然。
(2)音乐鉴赏短文: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
(3)练习题答案:要求正确无误。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课外欣赏本章音乐作品,提高音乐素养。
(2)组织音乐实践活动,如参加合唱团、乐器演奏等,培养学生的音乐技能和团队协作能力。
(3)鼓励学生参加音乐比赛、音乐会等活动,拓宽音乐视野。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深度。
2. 教学目标的明确性和可达成性。
湘艺版(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湘艺版(湘教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同一首歌§1.1 歌曲《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1 ‖lu lu lu la lala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
2.学习歌曲师:这首歌曲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5.12汶川大地震、4.14青海玉树大地震,全国人民齐心合力度难关,而最能表现此情此景的就是《同一首歌》!因此,我们应该学习一下,为灾区人民加油!下面我就跟大家一起,把这首歌深入的了解一下。
3.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师生共同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的魅力1.2 生活中的音乐2.第二章:民间音乐2.1 民歌的特点2.2 我国各地民歌鉴赏3.第三章:世界音乐3.1 世界音乐风格概述3.2 各国音乐鉴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的密切关系,提高音乐审美能力。
2. 通过学习民间音乐,培养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3. 拓展学生音乐视野,了解世界音乐风格,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鉴赏不同风格的音乐作品。
2. 教学重点:我国各地民歌的特点。
世界音乐风格的分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钢琴、吉他等乐器。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播放生活中常见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提问: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2. 新课内容学习(20分钟)讲解第一章音乐与生活,让学生了解音乐的魅力和生活中的音乐。
欣赏第二章民间音乐,分析各地民歌的特点。
介绍第三章世界音乐,分类讲解各国音乐风格。
3.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一首具有代表性的民歌,分析其旋律、节奏等特点。
拓展练习:让学生模仿演唱,体验民间音乐的韵味。
4. 随堂练习(10分钟)播放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让学生进行鉴赏并判断其音乐风格。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提问学生关于音乐与生活、民间音乐和世界音乐的知识点。
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给予反馈。
六、板书设计1.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2. 内容:第一章:音乐与生活第二章:民间音乐第三章:世界音乐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一首自己喜欢的民歌,分析其特点,并简述自己的感受。
鉴赏两首不同国家的音乐作品,判断其音乐风格,并介绍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歌曲《茉莉花》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悠扬,表现了我国南方民歌的特点。
感受:歌曲抒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展现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
2024年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1.1 音乐在我们的生活中1.2 音乐与情感2. 第二章:音乐与舞蹈2.1 舞蹈与音乐的关系2.2 舞蹈音乐的特点3. 第三章:民族音乐欣赏3.1 民族音乐概述3.2 各地民族音乐欣赏4. 第四章:流行音乐欣赏4.1 流行音乐的发展4.2 流行音乐的风格与代表作品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生活、舞蹈、民族及流行音乐的关系,提高音乐素养。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鉴赏和创造能力,激发音乐学习兴趣。
3. 增进学生对我国民族音乐的了解,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乐与舞蹈的关系、民族音乐的特点。
2. 教学重点:各类音乐欣赏、音乐表现手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钢琴、吉他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乐器(如口琴、笛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生活中常见的音乐,让学生感受音乐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新课内容:(1)讲解音乐与生活的关系,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音乐。
(2)介绍音乐与舞蹈的关系,让学生了解舞蹈音乐的特点。
(3)带领学生欣赏各类民族音乐,了解民族音乐的风格与特点。
(4)分析流行音乐的发展及代表作品,提高学生对流行音乐的认识。
3. 实践情景引入:组织学生进行舞蹈表演,体验舞蹈与音乐的关系。
4. 例题讲解:以具体音乐作品为例,分析音乐的结构、旋律、节奏等特点。
5. 随堂练习:让学生现场创作音乐作品,培养创造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2. 板书内容:(1)音乐与生活的关系(2)音乐与舞蹈的关系(3)民族音乐欣赏(4)流行音乐欣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音乐与生活的关系。
(2)举例说明舞蹈音乐的特点。
(3)分析一首你喜欢的民族音乐作品,谈谈其风格与特点。
2. 答案:(1)音乐与生活关系密切,生活中处处有音乐,音乐能反映生活,表达情感。
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全册歌曲教案湘艺版(湘教版)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同一首歌同一首歌我听见时光的声音五线谱识读(六)和弦和声第二单元八音和鸣(四)春江花月夜草原上三六小放驴第三单元世界民族之声(一)星星索樱花美丽的国土拉格厄尔嘎兹阿拉伯舞曲第四单元华夏乐章(二)客家之歌红旗颂地平线交响诗第五单元我和你我和你友谊地久天长手拉手第六单元七彩管弦(四)第九十四(“惊愕”)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五(“命运”)交响曲(第一乐章)第九(“自新大陆”)交响曲(第二乐章)交响曲第七单元当兵的人当兵的人好男儿就是要当兵打靶归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第八单元舞剧撷英木偶舞场景西班牙舞曲俄罗斯舞曲女战士和炊事班长的舞蹈扫码下载全册音频课件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同一首歌§1.1 歌曲《同一首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在音乐活动中回忆、抒发、诉说同窗之情,感受同学间的真挚情感,乐于与人交往,学会演唱《同一首歌》。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唱歌曲,激发对人间真情的追求,学会与人沟通,关爱他人。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能用真挚、深情的歌声表达人们对人间真情的渴望、呼唤,并让学生通过各种方式来体验、深化歌曲的意境、内涵。
【教学重点、难点】学唱歌曲时各个声部之间的配合。
能够正确理解歌词的内涵,并能与歌曲产生共鸣。
【课前训练】1.发声练习:3/4 5 3 1 | 5 3 1 ‖lu lu lu la la la2.歌曲《同一首歌》。
【教学过程】一、导入师:同学们六年的小学生活早已结束了,在其慢慢的人生旅途中,小学的六年只是短短的一瞬,但同窗的情谊却是难以忘怀的,大家曾经一起学习、一起快乐、一起迷惘、一起长大,今天就让我们在同一首歌的旋律中,回忆述说我们走过的美好时光。
二、教授新课1.介绍歌曲师:歌曲创作于1990年,作为十一届亚运会开幕式电视直播的片头曲。
播出后受到人们热烈的欢迎。
《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1996年,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2024年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本教案依据2024年湘版八年级音乐下册全册教材内容编写。
具体章节及详细内容包括:1. 第一章:音乐与生活(第13课时)第1课时:音乐与情感表达第2课时:音乐与生活场景第3课时:音乐与时代特征2. 第二章:民族音乐(第46课时)第4课时:汉族民间音乐第5课时:少数民族音乐第6课时:民族音乐鉴赏3. 第三章:世界音乐(第79课时)第7课时:欧洲音乐第8课时:美洲音乐第9课时:亚洲音乐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不同音乐与生活的联系,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
2. 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提高音乐鉴赏能力。
3. 拓展学生的音乐视野,了解世界各地的音乐风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音乐鉴赏能力的培养,音乐表达情感的方法。
2. 教学重点:民族音乐与世界音乐的特色,音乐与生活的联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钢琴、吉他等。
2. 学具:音乐教材、笔记本、乐器(可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第1课时)实践情景引入:播放一段音乐,让学生描述音乐中所表达的情感。
例题讲解:分析音乐与情感的关系,引导学生学会用音乐表达情感。
2. 新课内容学习(第19课时)第13课时:讲解音乐与生活场景、时代特征的关系,进行实践演练。
第46课时:介绍汉族和少数民族音乐特点,进行音乐鉴赏。
第79课时:介绍欧洲、美洲、亚洲音乐特点,拓展学生音乐视野。
3. 随堂练习(每课时)设计与新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各章节、音乐与情感、民族音乐特点、世界音乐风格等。
2. 板书形式:图表、关键词、流程图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第13课时: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情感,录制一段视频。
第46课时:选择一首民族音乐,分析其特点并写一篇鉴赏文章。
第79课时:了解一种世界音乐风格,制作一份PPT介绍。
2. 答案:第13课时:情感表达准确,音乐选择合适。
湘艺版八年级音乐下册教案全册一、教学内容1. 第五章:民族器乐欣赏详细内容:民间器乐曲《二泉映月》、《平湖秋月》、《百鸟朝凤》等。
2. 第六章:歌曲演唱详细内容:民歌《小河淌水》、《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等。
3. 第七章:音乐与舞蹈详细内容:民族舞蹈音乐《赛马》、《孔雀舞曲》、《草原小调》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我国民族器乐、民歌及舞蹈音乐的特点和风格。
2.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表演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民族音乐的特点和风格;歌曲演唱技巧。
2. 教学重点: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团队合作精神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音响设备、钢琴、民族乐器等。
2. 学具:课本、笔记本、笔、乐器(如笛子、二胡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民族音乐,引导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学习:(1)民族器乐欣赏:介绍《二泉映月》、《平湖秋月》、《百鸟朝凤》等曲目,分析其演奏技巧和音乐特点。
(2)歌曲演唱:学习《小河淌水》、《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等民歌,注意演唱技巧和情感表达。
(3)音乐与舞蹈:欣赏《赛马》、《孔雀舞曲》、《草原小调》等舞蹈音乐,了解其音乐特点和舞蹈风格。
3. 随堂练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喜爱的民族音乐和舞蹈。
(2)选取一首歌曲或舞蹈,进行集体表演。
六、板书设计1. 民族器乐欣赏:《二泉映月》、《平湖秋月》、《百鸟朝凤》演奏技巧:如滑音、颤音等2. 歌曲演唱:《小河淌水》、《在那遥远的地方》、《康定情歌》演唱技巧:如呼吸、咬字等3. 音乐与舞蹈:《赛马》、《孔雀舞曲》、《草原小调》音乐特点:如节奏、旋律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简要介绍你喜欢的民族器乐、歌曲或舞蹈。
(2)学唱一首本节课所学的民歌,注意演唱技巧。
2. 答案:(1)例:我喜欢《二泉映月》,它是一首二胡独奏曲,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八年级下册音乐湖南文艺出版社2012新版第一课《同一首歌》教学目标:(一)通过演唱和欣赏活动,能够感受和表现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喜爱不同形式的歌唱祖国、歌颂友谊的歌曲。
(二)能够演唱歌曲《同一首歌》,能根据感情需要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或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尝试用二声部演唱此曲。
(三)学习有关合唱知识,知道合唱的声部及各声部位置。
教学重点:用抒情的、连贯的声音和热情激动的声音进行演唱,表现歌曲的感情,并创造性地设计歌曲的演唱形式。
难点:歌曲二声部的和谐、统一。
教具准备:电脑、课件教学过程:导入:歌曲《同一首歌》由陈哲、迎节作词,孟卫东作曲。
著名男中音歌唱家廖昌永曾和孩子们在上海举行的特奥会上唱过这首歌,以后中央三台又设置了“同一首歌”栏目,《同一首歌》就是此栏目的主题歌。
由此,《同一首歌》就像长了翅膀一样,飞进了千家万户,成了一首风靡全国的歌曲,在座的肯定有大部分同学都熟悉,但同学们是否真正了解歌曲的内涵呢?并且是否能用歌声真切地表达歌曲的思想感情呢?一、学习歌词,领会词意在歌曲旋律的背景中,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歌词。
学生分组思考你对歌词“大地知道你心中的每个角落”,“同样的感受给了我们同样的渴望”中的“角落”、“渴望”是如何理解的?歌词的主题思想是什么?教师点评、板书:角落——失意、孤独、无助感受——对人间真善美的感悟沟通、理解、鼓励渴望——友谊、友情、真情主题思想——人间真情二、学习曲调,了解结构1、唱曲调。
(随琴划拍视唱为主,难点乐句,可用跟唱法。
)提示:每一乐句结尾都是三拍或四拍的长度,一定要唱足时值。
注意的音准。
、曲工结构分析。
(先让学生发表见解,后教师归纳。
)板书:(主歌)(副歌)2.词曲结合及艺术处理学生随琴词曲结合。
教师有表情的范唱同时学生思考回答:前后两段的旋律,在节奏、音区上有什么不同?a段节奏疏缓,起音在旋律起伏不大,b段节奏相对紧凑,旋律起音在高音区,且有几处是八度、九度大跳。
《世界名族音乐之声——樱花》【教学内容】聆听《樱花》;完整演唱《樱花》,简单了解日本都节调式的特点以及日本传统乐器。
【教材分析】1.《樱花》是湘版八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世界民族之声的内容。
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每当开花时节,日本人民争相观赏它的千姿百态。
《樱花》这首歌描绘了日本人民珍爱樱花,结伴观赏樱花的喜悦心情和生活情趣。
2.歌曲结构简单(为一段体)旋律朴实无华,音乐形象生动。
整首歌曲是在日本民间“都节调式“(3 4 6 7 1 3)的基础上构成的,民族风味十分浓郁,音乐的速度从容不迫,旋律进行以级进为主,结构简练,共有14小节,歌曲力度时而强,时而弱,这些都是这首民歌的特点。
【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聆听、欣赏、演唱、分析、对比等形式感受日本民歌的风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歌曲《樱花》体会其独特魅力,加深学生对作品风格的把握并有感情地完整演唱歌曲。
3.学习和掌握日本民间“都节调式”,并且可以简单分析别的乐曲。
【教学重点】能够按照乐谱要求,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教学难点】1.唱准“4”和“7”的音准,有感情的完整演唱歌曲。
2.掌握都节调式的特点。
【教学设想】根据《樱花》这首歌的特点,本节课的教学设想为以歌唱为主,结合聆听等教学方法的综合课。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钢琴【教学过程】四、学唱日本民歌樱花1.教师弹奏歌曲《樱花》。
学生可轻声哼唱旋律。
2、演唱的正确方法2、简谱教唱。
4、重点、难点反复教唱。
5、加入歌词演唱。
6、思考:歌词和音符之间具有什么样的对应关系7、乐理知识教学:歌曲中的力度符号是什么又有什么样的变化8、熟知歌曲力度的规律后,按照强弱规律再次演唱《樱花》。
9、多种形式教唱:将学生分组,一部分同学唱强力度的部分,反之则唱力度弱的部分。
10、再次聆听歌曲《樱花》,思考音乐要素发生了变化11、再次演唱音乐要素变化后的歌曲《樱花》。
1、聆听中国江苏民歌《茉莉花》。
出示歌谱,找出1、学生轻声哼唱旋律。
湖南文艺出版社八年级音乐(下册)
第一单元真情的呼唤
《感恩的心》教学设计学校:大理州经济开发区育才中学
姓名:周廷山
电话:1 3 9 8 7 2 7 3 3 1 2
时间:2 0 1 0 年 4 月
《感恩的心》
设计时间:2010年4月
课时:40分钟(一课时)
人数:40到50人(一个行政班级)
教学用具:多媒体、钢琴等
教材简析:《感恩的心》是一节歌曲表演的音乐课。
这是一首手语歌,分为三段,采用了先抑后扬的手法,感人至深。
前一部分为前九小节,音区较低,旋律质朴、流畅,似在深情的诉说;第二部分为中间八小节,虽然音区上没有变化,但节奏更加紧凑,孕育着强烈的感情;第三部分音区较高,沿用了第二部分的切分节奏,旋律起伏较大,似在激情的呼喊。
同时为了教育学生要心存感恩,让“爱的人间”到处都充满“感恩的心”。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运用亲切的、饱含深情的声音演唱《感恩的心》,了解这首歌曲由来的故事,并能正确的表达歌曲中的思想感情。
(2)技能目标:能够学会简单手语,并能进行表演。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亲情、友情是人间最崇高的情感,体验到人与人之间互相关怀的美好情感,懂得应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人生。
重点难点:
(1)重点:学会用亲切的、深情的声音演唱《感恩的心》,并能够正确演唱。
(2)难点:学会《感恩的心》手语舞蹈,并能够进行表演。
学情分析:
(1)初中阶段是人生成长的重要时期,而八年级是初中阶段的学生心理发展的关键期,其心理发展具有过渡性、动荡性、闭锁性和社会性。
在这个时期育人者应给予正确的引导。
(2)《感恩的心》是一首家喻户晓的歌曲,通过学习这首歌和手语舞蹈使学生明白有感激之情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教学策略:
游戏导入,揭示课题——听唱结合,整体感知——学习手语——情感交流,思想灌输
学习方式:整体感知、模仿
情景创设:以四川汶川地震中所拓展的“划人”游戏导入,抓住学生内心世界。
教学交往和互动过程:
(一)游戏导入,揭示课题
1、上课口令
2、游戏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心理健康活动,请同学们拿出纸和笔,在纸上写出从你出生到现在你觉得那些人最疼你,或者值得你尊敬。
请写出五个这样的人。
学生配合
师:你觉得五个人中有四个比另外一个好,请你划去他。
(划第一个)师:“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过了一段时间你觉得有一个人好像没其他人关心你,请划去他.(划第二个)
师:在日常生活中很难有十全十美的事,请你选出两个人跟你去干你喜欢做的事。
(划第三个)
师:我们的测试到了尾声,假如在你们去玩的过程中遇到了危险,而你的力量有限只能救其中的一人。
必须放弃另外的一人。
请划去你放弃的人。
(划第四个)
师:请两位同学谈一谈他们划去亲人时的心理感受。
注:以上四个问题学生按老师的要求都必须做到。
大多数同学都会划去,有少数同学可能不会划,教师要以“我们只是做测试”为理由,让学生体会亲人从自己身边离去的感受。
(二)听唱结合,整体感知
1、在学生谈划亲人的时候,《感恩的心》音乐。
在歌曲欣赏的同
时介绍这首歌的由来。
2、音乐第二次响起时,师:请同学们再次欣赏这首歌,想一想这
首歌是否符合你现在的心情。
同学们,我们的测试只是现实生活的模拟,可是你们手中的笔就像一把无情的刀,把身边的亲情依依割舍。
你的每一笔都是人生旅途上的一次决择。
在你看来亲人的唠叨、对你的约束那是剥夺你的自由,在面临选择的时候你会放弃他们。
可你们有没有想过那是对你爱的另一种表现呢。
你们
经常抱怨你的妈妈什么都不懂,孩子你知道你说这些话多缺德吗,你的母亲怀胎九月冒着什么危险把你生下来,她没有抱怨你。
你的父亲就像一座山支撑着这个家,爱着你和妈妈,而你呢你经常抱怨你的父亲为什么不是大老板、大官。
孩子呀,我们做父亲的还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强呢,你做到了吗?
3、请学生随琴声逐句填词后有感情的演唱。
(三)手语学习
1、教师示范
2、师生互动
3、根据朗读的歌词逐句学习手语
4、歌表演
(四)情感交流,思想灌输
1、让学生说一说父母不容易,你会为他们做点什么?
2、师生互动
3、教师总结:同学们,没有一种爱是理所当然的,别人的付出不是应该、应当、应份的。
不是每个人都要像故事中的小姑娘一样经历这样大的磨难才知道后悔,而是要想一想如何感恩给予自己关怀的人! 让我们再次演唱《感恩的心》来感谢我们的亲人吧!
(五)我的讲课到此结束。
同学们,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