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股市银行股的CAPM实证分析
- 格式:pdf
- 大小:164.20 KB
- 文档页数:2
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实证探究一、引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 CAPM)是现代金融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通过计算资产期望回报与市场风险之间的干系来确定资产的风险溢价。
本文旨在通过实证探究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适用性,分析该模型对于投资者在该市场的决策意义。
二、CAPM模型的基本原理CAPM模型是由美国学者Sharpe、Lintner和Mossin在1964年提出的,它基于以下假设:1)投资者风险厌恶;2)完全市场;3)无风险利率存在;4)投资者分离化投资。
依据CAPM模型,资产的期望回报与市场风险成正比,与资产无风险利率成正比。
详尽而言,CAPM模型的计算公式如下:E(Ri) = Rf + βi(E(Rm) - Rf)其中,E(Ri)表示资产i的期望回报,Rf表示无风险利率,βi表示资产i相对于市场整体风险的敏感性,E(Rm)表示市场整体的期望回报。
三、上海股票市场背景上海股票市场作为中国最重要的股票市场之一,自1990时期初期开始迅速进步。
该市场具有高度开放和活跃的特点,吸引了大量投资者参与其中。
然而,该市场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信息披露不完善、股票市场波动较大等。
四、本文将通过对上海股票市场中的一组股票进行实证探究,考察CAPM模型是否适用于该市场。
详尽步骤如下:1. 数据收集:收集上海股票市场的历史股价和市场指数数据,以及无风险利率数据。
2. 计算期望回报和β值:依据收集的数据,计算每只股票的期望回报和β值。
3. 建立CAPM模型:运用CAPM模型的计算公式,计算每只股票的期望回报。
4. 数据分析:将计算得到的期望回报与实际回报进行比较,评估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适用性。
通过上述步骤,我们可以得到一组实证结果。
若果计算得到的期望回报与实际回报相符,且β值具有一定关联性,那么可以说明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适用性较高。
五、探究结果与分析依据所得数据,我们发现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部分股票上具有较高的适用性。
基于上海股票市场的CAPM实证检验目录摘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文献综述 (1)1.1 国外研究成果 (1)1.2 国内研究成果 (2)2.模型简述 (2)3.上海股票市场的CAPM实证分析 (2)3.1 数据的选取 (2)3.2 实证检验与结果分析 (3)4.结论 (5)4.1 原因分析 (5)4.2 政策建议 (6)5.参考文献 (6)摘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自诞生之日起就处于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同时这一理论也一直存在很多争议。
随着统计方法的发展,统计数据的详实,对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那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否适用于我国上海证券市场呢?本文试图采用上海证券市场近3年的数据对这个问题进行研究。
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前人的研究结果做了总结,发现早期西方学者对于证券市场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实证研究结果大多是支持的,而在后期所做的研究当中,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受到了质疑。
我国学者对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研究证明目前这一模型不符合我国实际情况。
对前人的研究进行总结之后,接下来文章简单介绍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本文实证检验所采用的方法是BJS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上海证券市场上20只股票的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首先估计单个股票的贝塔系数,然后按规则将股票分组后计算股票组合的贝塔系数,检验风险与收益的关系,最后采用FM模型对CAPM进行横截面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我国证券市场目前还不能符合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在本文的最后对造成不符合结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CAPM,β系数,时间序列回归,横截面回归1.文献综述1.1国外的研究成果Merton(1972)在假定时间连续的前提之下,建立了包含多个β值的、时间连续的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
上证股票的CAPM实证分析作者:徐之岳来源:《商场现代化》2010年第22期[摘要]根据CAPM理论,选取上证股票市场31个行业的31支股票进行实证研究分析。
通过对数据的拟合表明,CAPM理论在中国股市(上证板块)具有一定的解释能力,能够作为投资者在进行投资决策时使用的工具,指导投资者做出合理的决策。
[关键词] CAPM β值证券市场线(SML)一、历史回顾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基于风险资产的期望收益均衡基础上的预测模型。
H.M.Markowitz于1952年建立现代资产组合管理理论,12年后,威廉-夏普(William F•Sharpe)、约翰-林特纳(John Lintner)与简-莫辛(Jan Mossin)将其发展成为资产资本模型。
它成为了现代金融学的奠基石。
该模型对于资产风险及其期望收益率之间给出了精确的预测。
为投资者提供了一种对潜在投资项目估计其收益率的方法,诸如:投资者在分析证券时,极为关心股票在给定风险的前提下其期望收益同其“正常应有”的收益之间的差距;证券一级市场的发行应如何定价等等。
二、CAPM模型在投资决策中的使用1.对于资产的分类,投资者的选择可以根据CAPM模型最普通形式中的——期望收益—贝塔关系中的β值的大小判断某资产的风险类型:当β=1时说明该证券或该证券组合具有资本市场上的平均风险,并可以期望获得市场平均收益;当β1时说明该证券或证券组合高于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期望收益高于市场平均收益。
如此这样,该模型给不同偏好的投资者选择不同期望收益—风险提供了一套能够使用的工具。
2. 资产合理的“公平定价”CAPM模型是基于资本资产的均衡收益基础上的预测模型,根据它计算出的预期收益乃是均衡收益。
我们可以通过对某资产在均衡时的预期收益与其实际收益的比较发现价值被高估或低估的资产,再根据“低买高卖”原则进行投资。
如图表1中所绘出的证券市场线中位于SML线上端的点说明资产的实际期望收益高于均衡收益说明该资产被市场所低估,此时可作出购入该资产的投资决策,反之,位于SML线下端的点说明该资产被高估,此时若仍持有该资产应该做出抛售的投资决策。
CAPM有效性的实证检验作者:黄飞来源:《金融经济·学术版》2011年第10期摘要:本文利用沪深A股股票收益率,实证检验了CAPM的有效性。
通过应用Fama和MacBeth修正后的两步方法,可以避免股票收益率的异方差现象,使得估计量更加精确。
通过实证检验证明了CAPM并不能解释沪深A股股票收益率的波动。
关键词:CAPM 沪深A股 Fama和MacBeth两步法一、CAPM模型CAPM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威廉·夏普于1970年在他的著作《投资组合理论与资本市场》中提出的。
在CAPM模型中,只存在两种风险:系统性风险:不可以通过资产组合方法分散调的风险。
非系统性风险:也被称做为异质风险,该风险属于股票特有的风险,可以通过资产组合的方法来消除。
非系统性风险是股票收益率的组成部分,但是该风险不随着市场波动而发生变化的。
现代投资组合理论指出特殊风险是可以通过分散投资来消除的。
即使投资组合中包含了所有市场的股票,系统风险亦不会因分散投资而消除,在计算投资回报率的时候,系统风险是投资者最难以计算的。
1、CAPM的前提假设CAPM模型是对复杂的现实世界的极端简化,从Markowitz均值——方差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而来。
它的核心假设是包括以下几点:证券市场是有效的,即信息完全对称;存在无风险证券,投资者可以自由地按无风险利率借入或借出资金;投资总风险可以用方差或标准差表示,系统风险可用β系数表示。
所有的投资者都是理性的,他们均依据马科威茨证券组合模型进行均值方差分析,作出投资决策;证券市场是无摩擦的,证券交易没有税收,也没有交易成本,而现实中往往根据收入的来源(利息、股息和收入等)和金额按政府税率缴税。
证券交易要依据交易量的大小和客户的自信交纳手续费、佣金等费用;此外还隐含得假定:每种证券的收益率分布均服从正态分布;交易成本可以忽略不计;每项资产都是无限可分的,这意味着在投资组合中,投资者可持有某种证券的任何一部分。
CAPM模型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检验CAPM模型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检验导言: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简称CAPM)是金融领域中被广泛应用于衡量风险和确定股票预期收益率的经济模型。
本文将以CAPM模型为工具,对上海股票市场进行检验,探讨该模型在实际市场中的适用性。
一、CAPM模型的基本原理CAPM模型是由美国学者威廉·夏普(William F. Sharpe)于1964年提出的。
其基本原理是,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厌恶程度和资产预期回报率,通过组合市场投资组合与风险资产构建的线性关系,计算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二、上海股票市场的现状上海股票市场作为中国最大的股票交易市场之一,一直以来都备受世界关注。
然而,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其股市波动巨大,存在着严重的市场操纵、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给投资者带来了诸多挑战。
三、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应用1. 数据收集为了进行CAPM模型的检验,首先需要收集上海股票市场的历史数据,包括各个股票的收盘价、市场指数等相关指标。
2. 计算市场回报率根据市场指数的历史数据,计算每期的市场回报率,并将其作为CAPM模型中的市场风险溢价(Market Risk Premium)。
3. 计算个股的预期收益率根据CAPM模型的公式,结合个股的数据,计算出每只股票的预期收益率。
4. 检验模型的拟合度使用统计学方法,比较模型估计的收益率与实际收益率之间的差异,以检验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中的拟合度及有效性。
四、CAPM模型检验结果分析根据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检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中的拟合度相对较低。
由于上海股票市场存在着一系列因素,如政策干预、市场操纵等,导致股价波动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从而使CAPM模型无法完全准确地预测股票的回报率。
2. 上海股票市场存在较大的系统风险。
由于市场环境的不确定性以及信息不对称等原因,上海股票市场的风险水平相对较高,这也使得CAPM模型在该市场中的应用受到限制。
CAPM模型在我国上证A股市场的实证分析摘要: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是由美国学者夏普和他的同伴在1964年提出,他们将马克维茨的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基础与资本市场理论相结合。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经过多年发展,它已被广泛应用于金融资本资产的投资理论和实践中。
通过对贝塔系数的研究,学者们发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的贝塔系数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因此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于资本资产的实证研究有很大的争议。
自1990年我国沪深两市交易所相继开业,至今2023年,现已有超过3700支股票在沪深两市上市,我国股票市场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对投资者和业界学者而言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值得投资研究的金融市场,有利于了解金融体系的运转与操作,提高市场价值投资组合策略的能力。
本文通过将不同β系数进行分组,代表不同类型的股票性质,再对分组CAPM模型的模型拟合优度进行讨论,验证CAPM模型在近5年期间,是否适用与中国上证A股市场。
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等;第二部分阐述文章研究所需要的理论,包括CAPM模型的概念、界定和CAPM 模型在现代经济理论中的地位;第三部分对β系数及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进行实证分析。
作者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计算各个股票的β系数,并根据系数对各支股票进行分组,分别讨论分组和总体的模型拟合优度;第四部分总结归纳了研究结果,同时提出了未来可继续展开的研究方向和角度。
关键词:CAPM模型;上证A股市场;拟合优度;β系数第1章绪论1.1研究背景及意义1.1.1研究背景1964年美国学者威廉·夏普(William Sharpe)等人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和资本市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即 CAPM)。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对所有投资者进行投资的假设条件,即投资者以均值、方差作为资产组合参考和判断标准。
并且,资本市场有借贷率相等的无风险资产存在。
CAPM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CAPM在中国股票市场的实证检验内容摘要:本⽂利⽤1997年⾄2009年沪深综合A股⽉度数据,采取2SLS ⽅法和经改进的分组截⾯回归法对CAPM经典表达式进⾏实证检验。
结果显⽰:市场超额收益不显著为正、截距项不显著为零。
CAPM在中国股票市场不成⽴。
关键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实证检验分组截⾯回归β值⽬录⼀、引⾔ (4)⼆、⽂献回顾 (4)(⼀)忽略了市场组合中的⼀些重要资本 (5)(⼆)没有根据市场的实际情况选择模型 (5)(三)统计过程中的数据偏差 (5)三、数据及⽅法 (6)(⼀)数据 (6)(⼆)实证检验⽅法 (6)1.按β值将个股进⾏分组 (7)2.回归出各⽀股票的β值并对每组β值求平均 (7)3.对β和市场超额回报率截⾯回归 (7)(三)回归结果 (8)四、结论 (11)五、参考⽂献 (12)⼀、引⾔⾃1997年中国股市全⾯步⼊正轨以来,关于中国股市的定价机制⼀直存在争议。
虽然随着中国经济体制的逐步健全,中国股市的波动变化已经可以被较为准确地解释说明,但如何系统⾼效地完成中国个股的定价,从⽽为未来各种情况下的股票定价问题提供有效的参照,⼀直悬⽽未决。
本⽂将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引⼊中国股票市场,并对其有效性进⾏检验。
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由美国学者William Sharpe、John Lintner 等⼈在现代投资组合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其表述形式如下:E[R i]=r f+βim(R m?r f)(1)其中βim=cov[R i,R m],E[R i]为资产i的期望收益率,R m为市场组合回报率,r f为var[R m]⽆风险资产收益率。
CAPM的重要之处在于它形象⽽⽣动地为我们提供了怎样测度风险以及收益率与风险之间关系,即⼀个证券的收益与其风险呈线性关系,同时说明了证券均衡价格如何形成的机制。
它通过预测证券的期望收益率和标准差的定量关系考虑已经上市的不同证券的“合理性”,可以帮助确定准备上市证券的价格,能够估计各种宏观和宏观经济变化对证券⼏个的影响。
资本资产定价模式(CAPM)在上海股市的实证检验蔡明超刘波一、资本资产定价模式(CAPM)的理论与实证:综述(一)理论基础资产定价问题是近几十年来西方金融理论中发展最快的一个领域。
1952年,亨利·马柯维茨发展了资产组合理论,导致了现代资产定价理论的形成。
它把投资者投资选择的问题系统阐述为不确定性条件下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问题。
威廉·夏普将这一模型进行了简化并提出了资产定价的均衡模型—CAPM。
作为第一个不确定性条件下的资产定价的均衡模型,CAPM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它导致了西方金融理论的一场革命。
由于股票等资本资产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CAPM的实质是讨论资本风险与收益的关系。
CAPM模型十分简明的表达这一关系,即:高风险伴随着高收益。
在一些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可导出如下模型:E(R j)-R f=(R m-R f)βj其中:E(R j )为股票的期望收益率。
R f为无风险收益率,投资者能以这个利率进行无风险的借贷。
E(R m )为市场组合的期望收益率。
βj =σjm/σ2m,是股票j 的收益率对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回归方程的斜率,常被称为“β系数”。
其中σ2m代表市场组合收益率的方差,σjm 代表股票j的收益率与市场组合收益率的协方差。
从上式可以看出,一种股票的收益与其β系数是成正比例关系的。
β系数是某种证券的收益的协方差与市场组合收益的方差的比率,可看作股票收益变动对市场组合收益变动的敏感度。
通过对β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在风险资产的定价中,那些只影响该证券的方差而不影响该股票与股票市场组合的协方差的因素在定价中不起作用,对定价唯一起作用的是该股票的β系数。
由于收益的方差是风险大小的量度,可以说:与市场风险不相关的单个风险,在股票的定价中不起作用,起作用的是有规律的市场风险,这是CAPM的中心思想。
对此可以用投资分散化原理来解释。
在一个大规模的最优组合中,不规则的影响单个证券方差的非系统性风险由于组合而被分散掉了,剩下的是有规则的系统性风险,这种风险不能由分散化而消除。
上证股票的CAPM实证分析作者:唐银钟来源:《科学与财富》2020年第06期摘要:在此,根据CAPM的相关理论,我选取了上证股票市场的31只股票分别从31各行业中进行实证研究。
通过研究表明CAPM理论在上证市场中具有一定的说服力。
投资者能够使用CAPM理论做出較为合理的决策。
关键词:CAPM一、CAPM模型介绍CAPM模型是对风险和收益如何定价和度量的均衡理论,根本作用在于确认期望收益和风险之间的关系,揭示市场是否存在非正常收益.一个资产的预期回报率与衡量该资产风险的一个尺度――贝塔值相联系。
CAPM是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的首字母缩写.1.资本资产定价模式(CAPM)由美国财务学家Treynor(1961),Sharpe(1964),Lintner(1965),Mossin(1966)等人于1960年代所发展出来。
2.其目的是在协助投资人决定资本资产的价格,即在市场均衡时,证券要求报酬率与证券的市场风险(系统性风险)间的线性关系。
3.市场风险系数是用β值来衡量。
资本资产(capital asset)指股票、债券等有价证券。
4.CAPM所考虑的是不可分散的风险(市场风险)对证券要求报酬率之影响,其已假定投资人可作完全多角化的投资来分散可分散的风险(公司特有风险),故此时只有无法分散的风险,才是投资人所关心的风险,因此也只有这些风险,可以获得风险贴水。
二、CAPM模型的使用情况在CAPM模型中可以根据系统风险β的大小来判断某项资产的风险类型:当β小于1时可以看出该项资产的风险低于资本市场上的平均风险;当β等于1时说明该项资产的风险等于资本市场上的平均风险,可以获得平均预期收益;当β大于1时则代表该项资产风险高于资本市场的平均风险,预期收益高于市场平均预期收益。
投资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风险偏好不同选择不同的投资产品。
三、模型回归与检验CAPM模型的假设:1.投资者的行为可以用均方(Mean─Variance)准则来描述,投资者效用受期望报酬率与变异数两项影响,假设投资人为风险规避者(效用函数为凹性),或假定证券报酬率的分配为常态分配。
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有效性检验CAPM(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模型是当前金融学领域中最重要的资本市场定价模型之一,它在评估证券价格和风险之间关系的研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本文将对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有效性进行进一步的检验,旨在探究该模型在中国市场的适用性和可靠性。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CAPM模型是由肖普和马克奈利于1964年提出的,该模型认为证券的期望回报与市场风险存在正相关的线性关系。
在众多投资者和学者的研究中,CAPM模型一直是衡量个股或组合风险收益的基本工具。
然而,该模型最初是在美国的证券市场上建立的,其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有效性和适用性并未广泛检验。
中国的股票市场近年来发展迅速,成为全球投资者瞩目的焦点之一。
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的独特性质和所处的发展阶段,CAPM模型在中国市场中的有效性一直备受质疑。
因此,通过检验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中的适用性,可以对该模型的现实价值进行评估,并为投资者提供更科学的投资决策依据。
二、CAPM模型在上海股票市场的理论基础CAPM模型的核心理论是市场的系统风险,即市场组合的整体风险。
该模型认为,股票的期望回报应该取决于其与市场组合的系统风险之间的关系。
具体而言,CAPM模型认为一个证券的预期回报率可以由以下公式表示:E(Ri) = Rf + βi(E(Rm) - Rf)其中,E(Ri)是关于证券i的预期回报率,Rf是无风险利率,βi是证券i的系统风险系数,E(Rm)是市场组合的预期回报率。
在上海股票市场中,CAPM模型同样适用。
根据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的数据,上海股票市场是中国最大的股票市场之一,有着广泛的市场参与者和交易量。
因此,CAPM模型的核心观点即证券的回报率存在与市场组合风险相关的特定关系,可以在上海股票市场中得到有效验证。
三、检验上海股票市场中的CAPM模型有效性为了检验上海股票市场中CAPM模型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以下步骤进行研究:1. 数据收集:收集上海股票市场相关数据,包括个股价格、市场指数数据、无风险利率等。
2008年8月第4期沪市C A PM模型的实证分析23沪市C A PM模型的实证分析张雯靳军会刘强强。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陕西西安710061)[摘要】C A PM模型是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础,从一开始它就处于金融理论研究的前沿,同时这一理论也一直存在着许多争议。
随着统计方法的发展,统计数据的充实,对这一理论的研究也更加深入。
中国作为一个新兴的资本市场,其股市的投资风险是否符合C A PM理论?基于此问题,利用标准C A PM模型对从沪市选取的32支股票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C A PM理论仍然不完全适合当前上海的股票市场,系统风险所占的比重不大,非系统因素起很大的作用,表明广泛运用投资组合会有良好的前景。
【关键词]资本资产定价模型;B系数;回归分析;风险与收益中图分类号:礴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4940(2008)08—0023-005一、引言上海股票市场以1990年12月1913上海证券交易所开业为标志,在经过了18年的发展后,达到了相当的规模。
2007年A股市值达到了32.47万亿元,成为新兴市场最大、全球第四的证券市场,并已初步显示出在促进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方面的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由于成长阶段市场竞争的无序性,信息的垄断性和运行机制的不规范性等市场结构因素,上海股票市场的价格行为又呈现出极强的波动性。
上海股市的这种高风险特征已引起管理层和投资者的极大关注,对股市风险与投资受益问题的研究也已成为股票市场研究的基本问题之一。
本文的目的就在于从资本资产定价模型出发,对上海股票市场的投资风险进行实证分析。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第一个在不确定条件下,使投资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资产定价模型,其核心思想是在一个竞争均衡中对有价证券定价,国外和国内的众多经济学家在这个领域的深入研究推动了这个理论的飞速发展。
1952年,M ar kow i t z在(J our nal of Fi nance)上发表题为《投资组合的选择》的博士论文是现代金融学的第一个突破,他在该文中确定了最小方差资产组合集合的思想和方法,开创了对资本资产定价的先河¨’。
上海上市银行股票的CAPM模型实证分析摘要:为了对我国上市银行股票投资策略进行分析,本文采用了资本资产定价(CAPM)模型对上海十二家上市银行股票进行了实证分析。
数据来自于2009 年1 月到2010 年4 月的日数据并将其等分为三个部分,由此建立线性回归模型用于描述风险与收益之间的关系,通过对单只股票的β值进行估计,发现β值都比较小,在金融危机的阴影还没有全部散去的大背景下,我国上市的十二只银行股都基本实施保守性投资战略。
对数据分别进行了时间序列检验以及横截面检验。
两种检验结果表明,上市银行股市场还不太适合CAPM模型的分析,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市银行股票市场仍然不太成熟。
关键词:CAPM 模型银行股票时间序列检验资本资产定价为了对我国上市银行股票投资策略进行分析,本文采用了资本资产定价(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模型以上海市十二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作用于整个金融市场范围内的资产定价理论模型,其基本内容是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是时间收益加上系统风险 (即全市场风险的贡献)而给予的收益补偿。
但是当全市场组合处于不可知的情况下,将造成难以度量资本资产系统风险性。
对于实证研究,常会用某个市场的指数来代表全市场的组合,并以此来度量资本资产的系统风险。
CAPM模型是最早能够进行计量检验的金融资产定价模型,它尝试从理论的角度来回答在均衡条件下股民们在承担风险后将获得的市场报酬。
CAPM模型是William·Sharpe在1964年创立的,我国有很多的学者都在运用CAPM 模型来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研究。
,我国的股票市场自金融危机以后一直处在很低迷的状态,为了研究我国股市在金融危机之后的动荡情况对于银行业的影响以及我国银行业股票所采取的投资策略,我们选用了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我国沪市上市12 只银行业股票来进行实证研究。
CAPM模型在上海证券市场有效性分析CAPM模型自从被提出来,在西方国家被做过多次验证,在我国也做过许多次这方面的实证分析,有肯定也有质疑,本文选取上证除去ST股票之外的所有股票,利用SAS技术进行了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是:CAPM模型在我国现存的股票市场上尚不能成立。
标签:β系数CAPM模型一元线性回归一、绪论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最早于1964年由美国学者Sharpe提出。
它的提出导致了西方金融理论的一场革命,因为它是第一个在不确定条件下研究投资者效用最大化的资产定价模型。
在完全有效市场假设下,根据CAPM模型得到的均衡定价可以告诉人们按着投资组合理论去做会产生什么结果。
1.CAPM模型基本形式CAPM模型为其中表示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为无风险报酬率,表示市场组合期望收益率,β为某一组合的系统风险系数,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通过构建单个证券或投资组合同系统风险收益率之间的关系,亦即是单个投资组合的收益率等于无风险收益率与风险溢价的和来对资产进行定价。
2.CAPM模型理论内涵CAPM模型理论认为,投资必要收益率取决于以下三个要素:(1)无风险利率,即将国债利率或银行存款利率(2)市场平均收益率,即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率,若一个投资的风险与市场平均风险相当,则该投资的收益率与整个市场的平均收益应该相同;(3)投资组合的风险系数β,即该资组合的风险程度与市场证券组合的风险程度的比值。
若β>1,表示该投资组合所的风险大于市场风险,相应地,该项投资的收益率就要大于市场平均收益率,这其中超过的部分便是风险溢价。
风险溢价表示该项投资所承担的风险超出市场风险部分的补偿。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证明了单个证券或投资组合的期望收益率与相对风险程度间的关系,即任何资产的期望收益率必等于无风险利率加上一个风险调整后的平均收益率,投资风险比平均市场风险越高,则该投资需要的额外补偿也就越大。
这便是CAPM模型所得到的的主要结论之一。
金融危机后上证A股银行股的CAPM模型实证分析'金融危机后上证A股银行股的CAPM模型实证分析为了对上证A股银行联盟股票投资策略进行研究.本文采用了资本资产定价(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CAPM)模型以上证A股十二家上市银行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分析。
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是作用于整个金融市场范围内的资产定价理论模型.其基本内容是资本资产的预期收益是时间收益加上系统风险(即全市场风险的贡献)而给予的收益补偿。
但是当全市场组合处于不可知的情况下,将造成难以度量资本资产系统风险性。
对于实证研究,常会用某个市场的指数来代表全市场的组合,并以此来度量资本资产的系统风险。
CAPM模型是最早能够进行计量检验的金融资产定价模型.它尝试从理论的角度来回答在均衡条件下投资者在承担风险后将获得的市场报酬。
CAPM模型是William·Sharpe在1964年创立的,我国有很多的学者都在运用CAPM 模型来对中国股票市场进行实证研究。
我国的股票市场自金融危机以后一直处在很低迷的状态.为了研究我国股市在金融危机之后的动荡情况对于银行业的影响以及我国银行业股票所采取的投资策略.我们选用了2009年1月至2010年4月上证A股12只银行业股票来进行实证研究。
一、CAPM模型简介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的基础即是1959年马科维茨的均值一方差的投资组合理论。
由Sharpe和Linter分别在1964和1965年市场存在风险资产的情况下推导得出的。
在研究均衡学中市场中投资者的行为时,通常会将投资者假设为经济人,投资者们所追求的是投资收益的最大化以及所得到的效果也是最大化。
(一)CAPM模型的基本形式Ri-Ri=β1×(Rmv-Rf)其中,Ri是资产i所将获得的预期收益率,Rmv是市场组合(具有方差有效性)的收益率,Rf是无风险资产的收益率,Ri-Rf是资产i所得的超额收益率,Rmv-Rf是市场组合下的超额收益率,Bi是资产i的β系数,它表明资产i的系统风险性的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