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电源硬件版方案和软件版方案对比
- 格式:docx
- 大小:75.63 KB
- 文档页数:2
移动电源三合一方案解析
什幺是移动电源三合一方案?
移动电源三合一方案,是指主控芯片移动电源MCU无需外挂DC-DC芯片和充电管理芯片的移动电源方案,根据是否需要外加基准和运放,又可称为四合一或者五合一移动电源解决方案,芯海科技的移动电源SOC系列芯片,可以达到五合一,但为了通俗起见,我们统一称为移动电源三合一方案。
不同于HT4901,HT4902,CT6301,CT6302等硬件三合一方案,芯海移动电源SOC采用的是同步整流升压模式,效率高,发热低,特别在2A移动电源方案场合具有绝对的优势。
芯海SOC通过使用芯片自带的两路高速PWM(16M)和四路高性能ADC(12bit,死区小于3mV)以及特有的基准源数字校正专利技术,无需外围其他IC,即可实现同步整流三合一移动电源的基本功能,为移动电源客户提供了具备独特竞争力的单芯片解决方案。
芯海科技共有CSU8RP3119/CSU8RF3421/CSU8RF3422/CSU8RF3423全系列四颗芯片,用于移动电源三合一同步整流方案,其中,CSU8RP3422和CSU8RF3423可用于带LCD显示的移动电源三合一方案。
移动电源电路图:。
内部分为三种:传统分立、软件三合一、硬件三合一、同步整流。
纯爷们移动电源传统分立是MCU、充电管理、DC-DC分开、1A效率88%,优点是已经被市场广泛接受。
最严重的问题是,2A输出情况下,效率低(83%左右),PCB发热非常严重。
纯爷们移动电源软件三合一是MCU加外置MOS,同步整流,1A效率91%左右。
纯爷们移动电源硬件三合一是通过硬件实现,软件不可修改。
1A效率86%左右。
问题是,非同步整流,效率低,2A输出时发热严重。
纯爷们移动电源纯爷们移动电源同步整流是1A效率可达93%,2A效率可达88%。
最大的优势是,体积小,发热低。
劣势是,同步整流DC-DC芯片价格太高。
纯爷们移动电源聚合物电池:标准电压3.7 V,形状较多,可定制,具有容量大,应用广泛,如:手机、MP4、工作原理纯爷们移动电源便携音箱等。
聚合物电池移动电源的优点,外观受电芯形状影响小,大多数都很时尚,可以做到更轻更薄,更具便携性,且安全性更高。
价格相对较高,对库存压力相对较大。
纯爷们移动电源18650锂电:标准电压3.7V,体积小,容量大,标准电压3.7V,主要用在笔记本电脑等高端产品。
18650锂电池移动电源的特点是外观受电芯形状影响大,虽然性价比较高,但便携性比较差。
18650锂电池为柱状,单颗电芯一般为2000-3400mAh电量。
纯爷们移动电源AAA 镍氢电池:标准电压1.2V 。
容量相对较小。
应用广泛,家用电器,玩具等。
纯爷们移动电源磷酸铁锂电池:标准电压3.65V,又叫铁电,使用寿命长、安全、环保、支持快速充放电,常用于动力电池,高端移动电源等领域。
纯爷们移动电源升压系统:升压主流技术基本采用DC to DC 的升压方式。
国内技术转换效率普遍低,一般在50-70%。
台湾的在75-80%。
美国的相对会高些。
也有降压方案的,效率比较高,但对电芯的一致性要求高,所以几乎很少采用。
纯爷们移动电源根据产品转换效率计算电源输出电量:小派解答转换率问题纯爷们移动电源以exquis潮集es-pb-7800移动电源为例:实际输出容量=(移动电源容量7800mAhx3.7Vx转化率85%)/5V=4906mAh充电管理系统:目前国内充电管理系统比较成熟,智能IC监控整个充电过程。
做软件渠道与硬件渠道有什么不同1、在对价格的态度上,硬件渠道能把价格背得滚瓜烂熟,非常看重价格。
价格波动对渠道影响非常大。
而软件渠道却用不着关注价格,更多看重如何基于软件给用户解决问题,提供不同方案。
2、在运转速度上,硬件渠道追求快速运转,货来了赶紧卖出去再卖下一批,虽然利润薄但只要周转快就能积累财富。
但做软件渠道却要求更多的耐心,要说服用户明确软件价值,要和硬件区分开来。
培养用户软件意识比较重要,用软件就是用信息化手段来工作,不是用电脑工作。
其次,对用户的需求把握到卖出产品直至后期服务,都不能求快,而是要把每一个用户都服务好,以后升级服务维修等等都是利润的来源。
利润不是靠快速运转得来的,是靠良好服务连续赢得客户的定单赚来的。
3、在未来的发展前景上,硬件渠道更喜欢规模的扩张,量走得越大越好。
而软件渠道关注能粘住几个用户。
软件用户忠诚度是非常高的,一旦使用,除非软件产品特别差,一般都不愿更换。
用户是跟着产品走的,因此粘住用户就会有源源不断的需求。
作深做专是软件渠道追求的目标。
积累经验和技术实力后,软件渠道发展方向有两条路:要么做自有品牌,要么做专业的分销商。
4、最重要的一点,软件渠道比硬件渠道更能为产品增值。
渠道接触用户机会多,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进行二次开发。
供应商开发的产品预留接口,就能为渠道留出增值空间。
同时也由于产品灵活性,大家都愿意在平台上进行二次开发,这也促进了平台的销售,这是硬件渠道所不能做到的。
三挑选什么样的公司做二级渠道?联想软件今年为推广传奇数字校园采用区域增值代理的渠道结构,区域总代理都面临挑选下级渠道的问题,有两种类型的公司可以选择:一是集成商,主要接信息系统的工程,但这种公司更看重硬件的建设,而且他们可接的整个信息系统项目越来越少。
第二,最好是选择做应用的公司。
他们选择的客户范围更宽,解决已有网络框架的学校如何用起来的问题。
其实很多集成商在接手项目后,自己也是把硬件、布线、应用几方面分开做的,专做应用的公司已经出现而且越来越多。
电源方案比较在现代科技的发展中,电源方案是电子设备运行的关键。
不同的电源方案可以根据设备的需求,提供不同的功耗、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文将比较几种常见的电源方案,包括线性电源、开关电源和电池供电,并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以便读者能够选择合适的电源方案。
1. 线性电源线性电源是一种传统的电源方案,通过将输入电压通过变压器降压到所需电压水平,并通过线性稳压器来稳定输出电压。
线性电源的优点是简单、成本低廉、噪音低,并且没有开关元件,因此不存在开关元件损耗带来的损耗。
然而,线性电源的功耗高,效率低,因为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之间的电压差会以耗散的方式转化为热量。
此外,线性电源对输入电压的波动非常敏感,如果输入电压波动较大,则输出电压会发生明显的变化。
2. 开关电源开关电源是一种高效的电源方案,通过开关元件将输入电压转换成高频的脉冲信号,然后通过滤波器和稳压器将其转换为稳定的输出电压。
开关电源的优点是高效、体积小、重量轻,并且能够适应不同的输入电压范围。
开关电源的缺点是成本较高、输出电压存在一定的纹波、输出电压的稳定性较差,对于一些对电压稳定性要求较高的设备可能不适用。
此外,开关电源在工作时会产生较高的电磁干扰,需要进行屏蔽和滤波。
3. 电池供电电池供电是一种独立的电源方案,通过将设备连接到电池上来提供电力。
电池供电的优点是灵活性高、无需外部电源、对电压稳定性要求较低,并且能够在停电或没有电源接口的情况下继续为设备供电。
电池供电的缺点是电池寿命有限,需要定期更换或充电,并且电池容量限制了设备的使用时间。
此外,电池供电还需要考虑电池的安全性和环境问题。
综上所述,不同的电源方案都有各自的优缺点,选择适合的电源方案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功耗需求、稳定性要求、成本限制、体积和重量要求等因素。
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会根据具体的场景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源方案。
例如,对于对电压稳定性要求较高的精密仪器,可以选择线性电源或开关电源;对于便携设备或无外部电源接口的设备,可以选择电池供电;对于功耗较大的设备,可以选择开关电源等。
移动电源方案介绍移动电源是一种便携式的电力供应设备,它能够为各种移动设备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提供电力支持。
随着人们对移动设备的依赖度不断增加,移动电源方案也变得越来越重要。
本文将介绍移动电源的工作原理、常见的方案类型以及选择移动电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
工作原理移动电源的工作原理基于内置的电池单元。
当外部设备需要充电时,它们将通过移动电源的输出口连接到移动电源上。
移动电源内部的控制电路将监测充电电流和电池容量,并根据需要提供稳定的电源输出。
当移动电源的电池功率耗尽时,用户可以通过连接移动电源到电源适配器或电脑等外部电源设备来为其充电。
常见的移动电源方案类型锂离子电池方案锂离子电池是目前最常用的移动电源方案之一。
它具有高能量密度、轻巧和长寿命等优点。
锂离子电池能够提供较高的输出电流,并且具有较低的自放电率,这意味着即使长时间不使用,电池的电量也能够保持较稳定。
锂离子电池的缺点是其价格相对较高,而且需要注意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锂聚合物电池方案锂聚合物电池与锂离子电池相似,都属于锂电池的一种。
它们的区别在于锂聚合物电池采用了聚合物电解质而不是液体电解质,因此能够提供更大的能量密度和更轻薄的设计。
锂聚合物电池还具有更好的安全性能,避免了液态电解质可能引发的泄漏和爆炸等问题。
然而,锂聚合物电池的成本相对较高。
太阳能电池板方案太阳能电池板方案是为了追求可持续发展和环保而推出的一种选择。
移动电源内置了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吸收太阳的能量来为电池充电。
这种方案具有便携性和环保性优势,适合户外使用。
然而,太阳能电池板的充电速度较慢,且在阴天或夜晚等条件下效果较差。
燃料电池方案燃料电池方案是一种较为新颖的移动电源方案。
它利用化学反应将燃料(如氢气)转化为电能,提供电池充电。
燃料电池移动电源具有高能量密度、充电速度快和环保等优势。
然而,燃料电池技术尚在发展阶段,成本较高且使用和维护较为复杂。
选择移动电源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在选择合适的移动电源时,需要考虑以下因素:1. 容量移动电源的容量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共享充电宝原理一、引言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人们对于移动电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然而,传统的移动电源存在着充电速度慢、容量小、重量大等问题,因此共享充电宝应运而生。
共享充电宝是指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多个移动电源进行集中管理,供用户随时随地租借使用的一种新型充电方式。
本文将详细介绍共享充电宝的原理。
二、硬件原理1. 共享充电宝设备共享充电宝设备主要由移动电源、硬件控制器和通信模块组成。
其中,移动电源是提供给用户使用的基础设备,硬件控制器则负责管理和控制多个移动电源的状态和运作情况,通信模块则实现了与云端服务器之间的数据交互。
2. 移动电源移动电源是指具有储存能量和输出能量功能的便携式设备。
在共享充电宝中,移动电源需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容量大、输出稳定、安全可靠、易于维护等。
3. 硬件控制器硬件控制器是共享充电宝设备的核心部件,主要负责管理和控制多个移动电源的状态和运作情况。
硬件控制器需要具备以下功能:移动电源的充放电控制、状态监测、故障诊断等。
4. 通信模块通信模块是共享充电宝设备与云端服务器之间进行数据交互的关键部分。
通信模块需要支持多种通信协议,如Wi-Fi、蓝牙等。
通过通信模块,共享充电宝设备可以实现远程监测、远程管理等功能。
三、软件原理1. 用户端APP用户端APP是指提供给用户使用的移动应用程序,用户可以通过该应用程序查找附近的共享充电宝设备、租借移动电源、支付费用等。
用户端APP需要具备以下功能:地图定位、在线支付、订单管理等。
2. 云端服务器云端服务器是整个共享充电宝系统的核心部分,主要负责数据存储和处理。
云端服务器需要支持高并发访问和大规模数据存储,并且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安全性。
3. 后台管理系统后台管理系统是指提供给运营人员使用的网站或应用程序,运营人员可以通过该系统对共享充电宝设备进行管理和监控。
后台管理系统需要具备以下功能:设备管理、订单管理、用户管理等。
四、流程原理1. 租借流程用户打开APP,查找附近的共享充电宝设备。
移动电源软件、硬件版的区别随着技术的不断提升,移动电源控制板也从原来的硬件板,升级成了软件板,市场中采用软件板的移动电源陆续出现,然而,有很大一部分的朋友对移动电源软件板和硬件板都不怎么了解,两者的区别在哪,软件板的优势在哪,请听我细细说来。
1、移动电源软件板软件板顾名思义,是有相应的程序控制的控制板。
软件板最显著的特征就是可以在无负载的情况下几十秒内自动关机,接负载的情况下自动唤醒等一些功能在此我就不详说了。
当您的移动电源内部的电源板采购的是软件控制的话,你的移动电源使用寿命会更长,而且,电量显示灯不会出现虚亮的情况。
在移动电源不有充满电的情况下,移动电源上的电量显示灯是不会全部亮的,而是呈现我们常说的呼吸灯的形态,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来显示移动电源的电量。
除了拥有电量显示,负载控制优势以外,采用软件板的移动电源,电量转换率更高,以电无极为例,其转换率能达到85%左右,远高于目前市场的平均值72%。
2、移动电源硬件板传统移动电源,多采用硬件板。
采用硬件板的移动电源,一般开关机要手动操作,使用起来并不方便。
同样是充电显示灯,硬伯板的移动电源,在充了一定时间电以后,移动电源的电量显示灯全亮了,用户将其拔下,为手机充电会发现,显示充满的移动电源,并不能给手机充上多少电。
硬件版的led电量显示不够精确,做不到呼吸灯,跑马灯的效果,而相对的软件版是智能化的,对硬件版电量指示很精确此外,硬件版的移动电源,是处于持续运行状态的,而软件版是自动感应的,会自动判断有无负载,在负载时才有运行,这样就使得软件板的移动电源寿命远高于硬件板的。
而硬件方案的移动电源保护板,因为没有软件控制,它就如同赤裸裸的在运作着,在使用三五个月后,问题不断;3、如何区别移动电源用了哪种控制板软件板与硬件板的区别有以上许多,但消费者在选购时,最直接的区别方式,还是查看其电量显示灯。
如果LED显示灯是跑马灯,或者呼吸灯,则多是软件板移动电源,硬件板在充电过程中,灯会一直处于亮着的状态。
移动电源方案引言移动电源是一种便携式的充电设备,可以用来给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充电。
移动电源具有小巧轻便、高容量、多功能等特点,在现代生活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一种移动电源方案,包括硬件设计、软件开发和产品测试等方面的内容。
硬件设计在移动电源的硬件设计中,主要包括电池、充电管理电路、输出电路和保护电路等部分。
1.电池选择:移动电源的核心部件是电池,常见的电池类型有锂聚合物电池、锂离子电池等。
根据容量和使用情况的需求,选择合适的电池类型和规格。
2.充电管理电路:充电管理电路可以监测电池的电量和充电状态,控制充电电流和电压,以保证充电过程安全可靠。
可采用专用充电管理IC实现。
3.输出电路:输出电路将电池的直流电转换为合适的输出电压和电流,以供移动设备充电。
输出电路应具备稳定、高效率的特性。
可选择DC-DC转换芯片来实现。
4.保护电路:为了避免过充、过放、过流等情况对移动电源和移动设备造成损害,需要在电路中添加保护电路。
保护电路可包括过压保护、过流保护、短路保护等功能。
软件开发移动电源的软件开发包括控制充电、显示剩余电量、自动关机等功能的实现。
1.充电控制:利用充电管理电路的监测功能,可以实现对充电电流和电压的控制,以达到最佳的充电效果。
同时还需要考虑到充电过程中的温度控制,避免过热。
2.显示剩余电量:移动电源通常会配备显示器来显示剩余电量,用户可以根据剩余电量了解电源的使用情况。
通过软件开发,可以实现电量的准确显示。
3.自动关机:当移动电源的电量消耗完毕时,可以通过自动关机功能来节省电能。
在软件中设置合适的电量阈值,当电量低于阈值时触发关机操作。
产品测试在完成移动电源的硬件设计和软件开发后,还需要对产品进行测试和验证。
1.性能测试:对移动电源的容量、输出电压和电流进行测试,以验证其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安全性测试:进行过充、过放、过流、短路等测试,验证保护电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3.兼容性测试:将移动电源连接至不同型号的移动设备上,测试其充电兼容性和充电效果。
移动电源方案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人们对充电需求越来越高。
为了满足人们随时随地充电的需求,移动电源成为了一种重要的解决方案。
移动电源是一种便携式的充电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数码相机等设备提供电力支持。
移动电源的方案有很多种,每种方案都有其优点和特点。
目前比较常见的移动电源方案有锂电池方案和太阳能方案。
锂电池方案是目前市场上应用较为广泛的移动电源方案之一。
锂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轻便、长寿命的特点,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需求。
锂电池移动电源采用锂聚合物电池芯,具有更高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锂电池方案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选择不同的容量,通常有5000mAh、10000mAh、20000mAh等不同容量的产品可供选择。
锂电池方案的移动电源还可以通过USB接口连接到其他设备,实现多个设备的同时充电。
太阳能方案是一种比较环保和节能的移动电源方案。
太阳能移动电源是利用太阳能电池板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然后存储在电池芯片中,并通过USB接口输出电力。
太阳能移动电源可以在户外环境中利用太阳能充电,免去了对电源插座的依赖。
太阳能移动电源方案具有自动补充电力的特点,能够长时间使用。
但是太阳能方案的移动电源在夜晚或阴天时无法有效充电,还需要配备备用电源作为补充。
除了以上两种常见的移动电源方案,还有一些其他新颖的方案。
比如燃气方案,通过利用燃气来发电。
这种方案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长时间使用的特点,但是由于燃气的特殊性质,使用起来比较复杂,需要更多的安全保护措施。
综上所述,移动电源方案有多种选择,每种方案都有其优缺点。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移动电源方案。
无论是锂电池方案、太阳能方案还是其他新颖方案,移动电源都能帮助用户满足随时随地充电的需求,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单芯片移动电源方案引言移动电源作为一种常见的便携式电源设备,已经成为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品之一。
传统的移动电源通常由多个电池芯片组成,且需要较为复杂的电路设计和布线工作。
然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单芯片移动电源方案逐渐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本文将介绍一种创新的单芯片移动电源方案,旨在简化电路设计并提高整体性能。
背景传统移动电源采用多个电池芯片的并联或串联连接方式,但这种方案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多芯片的设计需要相应的接线和电路布局,这增加了电路设计的复杂度和工作量。
其次,由于电池芯片之间的电压差异和内阻差异,可能会导致电流不稳定和能量损失。
此外,多芯片方案通常需要额外的电路保护和管理模块,以确保电池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设计原则为了解决传统移动电源方案的诸多问题,我们提出了以下设计原则: 1. 单芯片设计:采用单芯片集成设计,将充电、放电、保护等功能集成在一个芯片中,减少电路复杂度。
2. 高度集成化:尽可能将各个电路模块集成在芯片内部,减少外部器件数量,提高整体性能。
3. 高效能量管理:采用先进的能量管理算法和智能充放电控制策略,提高转换效率和能量利用率。
4. 安全保护机制:引入多种安全保护机制,包括过充、过放、过流和短路保护等,确保电池的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基于上述设计原则,我们提出了一套创新的单芯片移动电源方案。
该方案采用了先进的硬件设计和智能算法,实现了高效能量管理和安全可靠的电池管理功能。
单芯片电路设计该方案使用一颗单芯片作为移动电源的主控芯片,集成了充电、放电、保护和管理等功能模块。
该芯片的引脚定义如下: - 电池接口:连接外部电池模组,提供电源供电。
- 充电接口:用于连接充电设备,实现电池的充电功能。
- 输出电接口:连接用户的消费电子设备,提供输出电源。
- 状态指示灯接口:用于显示电池的充电状态和电量,提供用户友好的使用体验。
能量管理算法该方案的能量管理算法采用了智能充放电控制策略,实现了高效能量转换和节能的功能。
移动电源处理方案伴随全球经济快速发展, 大家生活水平不停提升, 便携式电子产品也越来越多, 它们都要用到电池, 但这些设备原配电池都会因为电池容量低而不能满足设备长时间使用。
基于此, 为了处理大家这种烦恼问题, 移动电源应运而生。
移动电源是一个集储电, 升压, 充电管理于一体便携式设备。
储电介质通常采取锂电电芯, 因为锂电电芯体积相对小巧, 容量大, 市场流通广, 价格适中,被广泛用于数码产品。
当然, 移动电源不是一次性设备, 它能够反复使用数百次以上。
所以当移动电源电能使用完后, 我们必需给移动电源充电。
其原理和给手机充电一样。
能够给手机等数码设备随时随地充电或待机供电。
移动电源到底有哪些好处第一, 移动电源大容量能够帮助手机在短时间内恢复到电量充足状态;第二, 操作简单。
移动电源操作简单, 一键轻触就能够经过LED灯显示, 看到移动电源充电情况, 以及剩下容量;第三, 安全性高, 使用移动电源充电不会有安全顾虑, 现在移动电源在给手机充电同时还能够很好控制充电, 保护电路, 短路保护等, 让产品全部经过相关质量认证;第四, 时尚便携。
这是移动电源最大亮点, 外观时尚符合不一样类型用户需求, 轻盈便于携带这也是商务人士追求最大原因。
工作原理比如: 一款由优软众创方案企业研发移动电源是一个集储电, 升压, 充电管理于一体便携式设备。
储电介质通常采取锂电电芯, 因为锂电电芯体积相对小巧, 容量大, 市场流通广, 价格适中, 被广泛用于数码产品。
锂电电压在2.7-4.2V 之间, 电压伴随电量下降而下降。
而2.7-4.2V电压是不能直接给其它数码产品充电, 因为数码产品锂电电压也是2.7-4.2V,同电位电压之间是不能充电。
所以移动电源向外输出电能是必需要有升压系统, 把2.7-4.2V 锂电电压升压到5V, 这么就能够给其它数码产品充电了, 如手机, MP4, 平板电脑, PSP等。
当然, 移动电源不是一次性设备, 它能够反复使用数百次以上。
移动电源软件和硬件方案的区别致尚微教您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移动电源方案(这个副标题可加可不加)摘要:移动电源方案要怎么样来选择,才能避免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又拥有高性能、低成本从而保证产品竞争力等等诸多问题,致尚微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移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产品的移动电源方案!标签:移动电源,电源方案,电源IC从业移动电源行业主IC研发&销售多年来,经常有客户朋友们会问:移动电源方案要怎么样来选择,才能避免诸多问题的情况下又拥有高性能、低成本从而保证产品竞争力等等诸多问题,在此跟大家分享一下移如何选择适合自己产品的移动电源方案!移动电源方案选择中的主要两点为功能和性能,在选择方案之前,我们首先要以安全、高效为第一要素!然后才是电量显示等一些功能细节方面的选择!试问如果一款移动电源安全没保障、转换效率低下,就算你电量显示做的有多炫酷、理论上做的有多精准、外观有多精美,也不是一个值得拥有移动电源!安全----具有过充、过放、短路、过流、限流、过压、温升低、前后至少双重保护等这才是安全的移动电源!目前在移动电源市场上的方案是鱼龙混杂,各式各样的方案都有,在低端方案中为了实现最低成本,大多数连二级保护(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锂电保护)电路直接省掉,此中方案主要也是一些面向电子市场的组装型客户使用!而ZASEM(致尚微)ZS6366 ZS6288 ZS6300等系列方案主控中不但具有过充、过放、短路、过流、限流、过压、温升低、小功耗、前后至少双重保护等11项以上保护功能,并会建议客户在设计PCB时将二级保护也用上!基于此点,ZASEM(致尚微)方案在移动电源方案应用中拥有极高的评价口碑和出货量,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ZS6300在电路板中的实际应用功能----目前各种各样功能的移动充斥着市场,例如数码管显示的、LCD显示的、加无线充电功能的、带太阳能充电的等等,但回到市场本身,我们会发现整个市场走量最大的是4个电量显示及走礼品类的卡片及口红机;为此,ZASEM(致尚微)第一阶段推出的是以4个电量显示为主的ZS6300 ZS6288 ZS6300移动电源方案主控IC,极大的满足了品牌客户的需求,获得力神、电小二、飞毛腿等品牌大户的亲睐和信任,并取得颇为可观的订单量和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同时,ZS6366 ZS6288 ZS6300移动电源方案主控IC结合外部极低成本的小电路,也可以满足到客户对即插即用这一功能。
移动电源板,顾名思义是用于移动电源板的电路板PCBA,现在移动电源其用途主要是为数码类电子产品充电功能,还有一些附件功能,比如有手电筒,读卡,MP3,WIFI,点烟器,等。
言归正传,现在市面上的移动电源方案有很多种,主要分为,智能软件板,和基本功能型硬件板。
1,先谈第一种基本功能型的硬件板,主要是以充电管理电路+升压放电电路+电池电量显示电路组成。
其充电管理电路是指给移动电源所用锂电充电的电路,移动电源外接充电器5V1A,通过充电管理电路,由5V1A降压到4.2/850mA给锂电池充电并进行充电过程的管理。
升压电路部分是指将电池的电压,升压到5V, 电流可以自己调整电路完成。
当然升压IC的选择很重要,异步升压电路和同步升压电路,是常用的两种电路。
这样我后面的帖子会具体的介绍。
电池的电量显示电路,现在市场面上常用的是以LM324四通道运算放大器模拟电路和自锁电路两种。
2,智能软件板,其充电管理电路有两种,一种是同上也是采用降压充电IC电路,另外一种是采用单片机PWM降压电路完成的充电电路。
其升压电路采用的是同上面硬件板一样,有异步升压电路和同步升压电路两种。
其软件板,在硬件板的基础上,增加了许多的保护电路,比如,输出电压过高保护,输出电流过大保护,短路保护,同时也有电池电量显示功能,充电控制电路,自动识别充电开始和结束功能等。
附上一份正在LAYOUT的PCB。
智能硬件续航快充方案!快充移动电源方案实例赶紧收藏现在的还是大问题,出去久一点不带个移动电源,很容易就和世界“失联”了。
传统的移动电源集成度低,外设器件复杂,成品难免笨重。
新型的移动电源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新旧对比,快充方案有什么优势?在长途飞行或参加时间较长的会议时,如果你需要为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充电的话,充电宝就是一个必备设备。
在事先为充电宝充电后,你可以将其内的电能高效地传输到你的便携式设备中,从而实现更长的运行时间。
为了给你的设备提供足够电能,充电宝应该具有一个大容量电池—比你设备电池的容量高一个数量级。
它还应该将非电池电路保持在尽可能低的水平上,这样的话,它的尺寸就不会比你的手机大多少了。
最后,充电宝的效率必须非常高(95%以上),在电力传输时不会浪费电能,也不会变得过热。
图1:典型充电宝供电架构图1显示的是一个典型充电宝供电系统配置。
由于电源几乎一直是一个单节锂电池,而输出电压始终为5V左右的USB端口,充电宝还需要:1:一个将充电宝电池电压转换为USB端口电平的升压转换器。
2:故障期间,一个将输出电流限制在USB 端口的负载开关。
3:一个检测电路,在有物体连接至输出USB端口时通知系统。
新型方案又应该是怎样的呢?关键在于运用集成度更高的器件!TPS61088是一个传统升压转换器,对于非常高功率的充电宝,它能够在电流为5A 以上时传送5V输出。
与那些工作在这一功率水平的其它升压转换器不同,TPS61088包含两个功率MOSFET,以便将所需的总体解决方案尺寸减少一半,而仍能提供95%的效率。
负载开关和检测电路是额外电路,它们将占用空间,并且会增加系统损耗。
然而,将它们置于升压转换器内部可以减小解决方案尺寸,并降低功率损耗。
降低功率损耗意味着更低的温度上升,从而有可能实现更高的功率密度。
图2:具有TPS61235/6的全新充电宝架构图2显示的是一个使用TPS61235/6升压转换器的充电宝解决方案。
移动电源硬件版方案和软件版方案对比要解答这个问题,其根本是要把三合一移动电源解决方案不稳定的原因弄清楚。
实际上移动电源三合一,分为硬件移动电源三合一和软件移动电源三合一两种技术路线。
硬件版的芯片主要存在的问题是:1.发热严重,因为主芯片集成了开关管,而且采用的是非同步整流模式。
温度高了以后,各种电压和电流参数发生漂移,恒压不准了,恒流也不准了,可能损坏电池,甚至是烧坏手机。
2.受工艺偏差影响,电流和电压参数的离散性天生就大,批量生产时,即使不发热也会有很多不良。
3.不可编程,功能固化,参数固化,只能做标准品,而且,如果pcb的寄生电阻过大,连标准品都做不好。
由于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硬件三合一从一出来就杯贴上了"山寨"的标签。
软件版:由于容易实现同步整流,效率高,发热低,而且功能变化灵活,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但是早期的软件三合一问题更大,因为要依靠adc来检测和控制dc-dc过程,如果不做特别的优化,一个主循环下来10ms很正常。
而这个时间段内,如果负载突然接触不良,例如,手机充电插口松动,很可能会导致输出电压瞬间上冲至10v,从而损坏手机。
移动电源软件三合一业界闹的最大的烧机事件不得不提一下合泰,他的问题其实是自己胆子太大引起的,在合泰的标准方案上,居然去掉了整流用的肖特基二极管,完全只用pmos管整流。
这就会造成在同步整流的死区时间内,电流不得不通过pmos管的寄生二极管输出。
要知道,寄生二极管可不是肖特基的,有0.6v的压差啊,死区瞬间电流可达5A,0.6?5=3w,于是,烧机就不奇怪了。
因此,软件三合一必须要解决这个天生的软肋才有出路。
为此,各家厂商各显神通,从软件和硬件上进行各种优化,以彻底解决此问题。
软件优化主要是把主循环的速度加快,目前,芯海科技提供的解决方案号称主循环小于200us。
硬件上,则通过集成专用比较器来实现快速控制,例如,在5.0v进行dc-dc比较,在5.5v进行无条件关闭pwm控制等。
移动电源硬件版方案和软件版方案对比
要解答这个问题,其根本是要把三合一移动电源解决方案不稳定的原因弄清楚。
实际上移动电源三合一,分为硬件移动电源三合一和软件移动电源三合一两种技术路线。
硬件版的芯片主要存在的问题是:
1.发热严重,因为主芯片集成了开关管,而且采用的是非同步整流模式。
温度高了以后,各种电压和电流参数发生漂移,恒压不准了,恒流也不准了,可能损坏电池,甚至是烧坏手机。
2.受工艺偏差影响,电流和电压参数的离散性天生就大,批量生产时,即使不发热也会有很多不良。
3.不可编程,功能固化,参数固化,只能做标准品,而且,如果pcb的寄生电阻过大,连标准品都做不好。
由于以上这些问题的存在,硬件三合一从一出来就杯贴上了"山寨"的标签。
软件版:
由于容易实现同步整流,效率高,发热低,而且功能变化灵活,已经成为发展趋势。
但是早期的软件三合一问题更大,因为要依靠adc来检测和控制dc-dc过程,如果不做特别的优化,一个主循环下来10ms很正常。
而这个时间段内,如果负载突然接触不良,例如,手机充电插口松动,很可能会导致输出电压瞬间上冲至10v,从而损坏手机。
移动电源软
件三合一业界闹的最大的烧机事件不得不提一下合泰,他的问题其实是自己胆子太大引起的,在合泰的标准方案上,居然去掉了整流用的肖特基二极管,完全只用pmos管整流。
这就
会造成在同步整流的死区时间内,电流不得不通过pmos管的寄生二极管输出。
要知道,
寄生二极管可不是肖特基的,有0.6v的压差啊,死区瞬间电流可达5A,0.6?5=3w,于是,烧机就不奇怪了。
因此,软件三合一必须要解决这个天生的软肋才有出路。
为此,各家厂商各显神通,从软件和硬件上进行各种优化,以彻底解决此问题。
软件优化主要是把主循环的速度加快,目前,芯海科技提供的解决方案号称主循环小于200us。
硬件上,则通过
集成专用比较器来实现快速控制,例如,在5.0v进行dc-dc比较,在5.5v进行无条件关闭pwm控制等。
除了这个问题,软件三合一还存在主控制器本身的稳定性问题,例如,死机,复位,esd,eft等。
当然这些mcu的顽疾,对于进行正向设计并长期积累的公司来说,已经得到了很
好的解决,例如,芯海科技的移动电源专用主控芯片CSU8RP3119,CSU8RP3421等,抗esd已经大于8kv,抗eft大于4kv。
应该说在解决了这一系列问题后,软件三合一移动电源解决方案正在成为市场主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