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AEFI监测工作进展(西安2012全国EPI会议)
- 格式:pptx
- 大小:3.05 MB
- 文档页数:38
AEFI监测及监测要求
随着疫苗的广泛应用,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接种后不良反应,这被称为疫苗接种后的不良事件(AEFI)。
为了保障公众健康和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各国纷纷建立了AEFI的监测和报告制度。
1.确定疫苗接种的安全性:通过监测,可以评估疫苗的安全性,发现疫苗的潜在安全风险,为疫苗的安全改进提供依据。
2.提供科学依据:监测数据可以帮助科学家和疫苗制造商了解疫苗的效果和安全性,为研发新疫苗提供参考和依据。
3.引导疫苗政策制定:监测数据可以为政府制定疫苗接种政策提供决策依据,包括疫苗的使用范围和接种策略等。
1.监测对象:监测对象应包括所有接种人群,包括儿童、成人和老年人。
同时,应监测所有类型的疫苗,包括常规疫苗、季节性疫苗、新型疫苗和特殊疫苗等。
2.监测指标:监测指标包括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症状的严重程度、不良事件的持续时间和预后等。
必要时还应进行实验室检测和病理学评估。
4.监测机构:监测工作可以由卫生部门、疫苗制造商或疫苗接种单位等组织机构负责。
这些机构应设立专门的AEFI监测部门或机构,并建立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以便实时收集、分析和报告相关数据。
5.监测报告:监测结果应定期进行汇总和分析,并编制监测报告。
这些报告应及时向政府、学术界和公众发布,以便及时了解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效果。
AEFI监测是确保疫苗接种安全的重要环节。
各国应建立完善的监测制度,加强监测技术和能力的建设,为公众提供安全有效的疫苗。
同时,监测结果应及时公开和共享,以便各国之间相互学习和借鉴经验,共同推动全球疫苗接种安全的发展。
2011—2012年华泾镇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监测分析摘要目的:了解华泾镇2011-2012年预防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方法:根据WHO对AEFI的定义与分类,收集华泾镇2011-2012年AEFI监测和接种率监测数据,进行描述统计。
结果:共报告AEFI 65例,发生率为141.70/10万。
一般反应57例,占AEFI总病例数的87.69%;异常反应8例,占12.31%。
19种疫苗中有13种出现不良反应,其中百白破疫苗的报告发生率最高,为493.33/10万,其次为肺炎疫苗,为369.78/10万。
结论:2011-2012年华泾镇AEFI监测系统运转良好,今后需进一步探讨AEFI主动监测模式,提高疫苗安全性监测的敏感性。
ABSTRACT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reported 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 (AEFI)in Huajing Town of Xuhui District from 2011 to 2012. Methods:The surveillance system of AEFI and surveillance data of immunization rate were collected in Huajing Town from 2011 to 2012 and analyzed with descriptive epidemiological methods and Excel 2007. Results:During 2 years,65 cases of AEFI were reported whose incidence rates were 232.70/105. Fifty-seven cases were general response,accounting for 87.69%,and abnormal reaction had 8 cases,accounting for 12.31%. 13 types of 19 vaccines used appeared adverse reaction among which DPT was in the first rank accounting for 435.29/105,followed by the PCV vaccine whose reported rate was 369.78/105. Conclusion:The AEFI surveillance system is working well in Huajing Town from 2011 to 2012. But it is necessary to explore the model of active surveillance of AEFI and improve the sensitivity of vaccine safety surveillance.KEYWORDS vaccination;AEFI;surveillance华泾镇位于上海市徐汇区西南城郊结合部,属于外来人口集聚地。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为加强疫苗使用的安全性监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等法律、法规,参照世界卫生组织的疫苗不良反应监测指南,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规范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工作,调查核实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和原因,为改进疫苗质量和提高预防接种服务质量提供依据。
二、监测病例定义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 Following Immunization,简称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后发生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或事件。
三、报告(一)报告范围。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范围按照发生时限分为以下情形:——¬24小时内:如过敏性休克、不伴休克的过敏反应(荨麻疹、斑丘疹、喉头水肿等)、中毒性休克综合征、晕厥、癔症等。
——5天内:如发热 (腋温≥38.6℃)、血管性水肿、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直径>2.5cm)、硬结(直径>2.5cm)、局部化脓性感染(局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蜂窝组织炎)等。
——15天内:如麻疹样或猩红热样皮疹、过敏性紫癜、局部过敏坏死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和脑膜炎等。
——6周内:如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格林巴利综合征、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等。
——3个月内:如臂丛神经炎、接种部位发生的无菌性脓肿等。
——接种卡介苗后1—12个月:如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等。
——其他: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其他严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二)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医疗机构、接种单位、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疫苗生产企业、疫苗批发企业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为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的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
(三)报告程序。
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报告实行属地化管理。
aefi监测方案简介不良事件跟踪和报告是疫苗安全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
自从疫苗广泛使用以来,疫苗引起的不良事件反应监测和报告工作逐渐得到重视。
为了确保疫苗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立和实施一套有效的不良事件跟踪和报告方案非常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套完整的AEFI(疫苗接种后不良事件)监测方案,确保对不良事件的准确跟踪和报告。
监测方案的目标本监测方案的目标是:1.及时发现疫苗接种后可能出现的不良事件;2.收集和记录疫苗接种后的不良事件信息;3.对不良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与疫苗接种的关联性;4.及时采取措施,确保疫苗接种活动的安全性。
监测方案的步骤1. 设计监测表单设计适合的监测表单对于不良事件的准确记录和报告至关重要。
监测表单应包括以下信息:•接种者基本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等;•接种疫苗信息:包括疫苗名称、批号、接种时间等;•不良事件描述:包括症状的具体描述、开始和结束时间等;•不良事件的严重程度和持续时间;•医疗措施:包括接种者接受的治疗和处理措施;•不良事件的结局:包括接种者的康复情况或并发症。
2. 培训接种人员为了确保不良事件的准确记录和报告,接种人员需要接受相应的培训。
培训内容应包括:•不良事件的定义和分类;•如何使用监测表单;•如何准确记录和报告不良事件;•如何评估不良事件与疫苗接种的关联性。
3. 不良事件的监测和记录通过培训后,接种人员可以准确地监测和记录不良事件。
监测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及时记录不良事件的发生时间、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准确描述不良事件的症状;•重点记录与疫苗接种有可能相关的不良事件;•确保监测表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 不良事件的分析和评估监测和记录不良事件后,需要对其进行分析和评估,以确定其与疫苗接种的关联性。
分析和评估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事项:•比较不良事件和接种疫苗的时间关系;•分析接种人群中出现的不良事件的频率和严重程度;•参考相关研究和文献,评估不良事件与疫苗接种的关联性;•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措施。
aefi监测工作总结
AEFI监测工作总结。
在疫苗接种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
因此,对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进行监测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这就是所谓的不良事件跟踪和反应监测工作,即AEFI(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监测工作。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我们对AEFI监测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和评估。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一些可以改进的地方,也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首先,我们发现在监测工作中,及时收集和报告不良反应是至关重要的。
及时的反应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疫苗的安全性,并及时采取措施来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因此,我们将加强对医护人员和接种者的培训,提高他们对不良反应的认识和报告意识。
其次,我们也发现了一些监测工作中的不足之处。
例如,有些不良反应的报告不够及时,有些甚至没有被报告。
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督导和管理,确保每一个不良反应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处理。
另外,我们还总结出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和做法。
例如,我们建立了一个完善的监测系统,对接种后的不良反应进行了全面的跟踪和评估。
我们还加强了与各级医疗机构和专家的合作,共同开展监测工作,提高了监测工作的覆盖面和深度。
总的来说,AEFI监测工作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关乎到疫苗接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我们将继续加强对监测工作的管理和督导,确保每一个不良反应都能够得到及时的关注和处理,为疫苗接种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保障。
永顺县松柏镇2011年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I)监测方案随着国家扩大免疫规划工作的发展,使用疫苗的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疫苗针对疾病的发病大幅度下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以下简称AEFI)越来越收到广泛的关注。
为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提高服务质量,加强AEFI监测工作,根据《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管理办法》、《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并参照世界卫生组织(WHO)的AEFI监测方法,制定本方案。
一、目的通过监测,动态了解AEFI发生情况和原因,保障预防接种的安全性和服务质量,并为改进疫苗质量提供依据。
(一)了解不同疫苗的一般反应和异常反应发生频率,评价疫苗的安全性。
(二)分析AEFI是否与疫苗品种或批次有关,评价疫苗的质量。
(三)分析AEFI是否与预防接种实施差错有关,评价预防接种服务的质量。
(四)及时发现、调查、处理预防接种异常反应。
二、监测内容(一)AEFI定义AEFI是指在预防接种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的可能造成受种者机体组织器官或功能损害,且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
(二)报告1、报告人松柏镇公卫办。
2、报告内容在预防接种实施过程中或接种后发生下列情况,应作为AEFI报告:(1)24小时内发生的过敏性休克、过敏性皮疹(荨麻疹、大疱型多形红斑)、晕厥、癔症。
(2)5天内发生的发热 (腋温≥38.6℃)、血管性水肿、全身化脓性感染(毒血症、败血症、脓毒血症),接种部位发生的红肿(直径>2.5cm)、硬结、化脓性感染(局部脓肿、淋巴管炎和淋巴结炎、蜂窝织炎)。
(3)15天内发生的过敏性皮疹(麻疹、猩红热样皮疹)、过敏性紫癜、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局部过敏反应(Arthus反应),热性惊厥、癫痫、多发性神经炎、脑病、脑炎和脑膜炎,接种部位发生的无菌性脓肿。
(4)3个月内发生的臂丛神经炎、疫苗相关麻痹型脊髓灰质炎。
(5)卡介苗接种后1~12个月发生的淋巴结炎或淋巴管炎、骨髓炎、全身播散性卡介苗感染。
云阳人民医院2011年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主动监测分析发表时间:2012-09-12T16:01:22.98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5期供稿作者:眭志祥黄国庆[导读] AEFI常发生在小年龄儿童、接种后2d内,为监测重点, NIP疫苗不良反应报告发生率均未超过预期发生范围。
眭志祥黄国庆(江苏省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江苏丹阳212300)【摘要】目的分析云阳人民医院2011年主动监测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dverse Events Following Immunization,AEFI)的发生特征,评价AEFI监测系统运转情况及预防接种安全性。
方法通过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信息管理系统,收集云阳人民医院截至2012年3月8日报告的2011年无细胞百白破AE F I个案数据,采用描述性方法进行流行病学分析。
结果2011年云阳人民医院AEFI监测系统共报告无细胞百白破188 例个案(一般反应177例,占94.15 %,异常反应 7 例,均为过敏性皮疹,占3.72 %,偶合症4例,占2.13%);188例个案中,≤1岁178例,占94.68%;男女性别比为103::85(1.21:1);反应集中在5-11月份,共135例,占71.81%;发热77 例,占40.96 %(以中度以下发热为主,共67 例,占89.02%),红肿80例,占 42.55%(以中度以下红肿为主,共77例,占96.25 %),硬结5例,占1.06%(中度以下硬结3例,占60%);接种后<2日内报告个案153例,占81.38 %;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第一至第四针次反应报告发生率分别为:1308/10万(22/1682)、1722/10万(28/1626)、2311/10万(37/1601)、5817/10万(101/1736),显示随着接种针次的增加(尤其是接种到第三针后),报告反应发生率明显增加(χ2=79.38,P<0.01)。
某医院2016年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主动监测分析摘要:目的:统计医院2016年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不良事件(AEFI)主动监测数据,并分析预防策略。
方法:对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2600例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并分析AEFI主动监测的数据,包括AEFI类型、性别、年龄、发生距离接种时间、发生月份、接种疫苗次数和临床表现情况。
结果:本组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2600例幼儿中经过监测发现共有59例发生AEFI,AEFI发生率为2.27%;一般反应的构成比(96.61%)远高于异常反应(3.39%),且男性、年龄≤3岁和>3岁且≤5岁、发生距离接种时间≤1d、4-6月、7-9月和10-12月、接种疫苗次数>3次的构成比均较高,且59例患儿均有发热症状,多伴有局部红肿表现,部分患儿伴有硬结表现。
结论:无细胞百白破疫苗预防接种后AEFI的发生率较高,经过监测分析可了解其基本临床特征,有助于制定防控措施。
关键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不良事件;临床特征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是当前我国儿童常用的由百日咳提取成分、破伤风类毒素和白喉类毒素混合而成的疫苗,具有同时预防百日咳、破伤风和白喉类疾病[1]。
相较于有细胞百白破疫苗,无细胞百白破疫苗与其成分基本相似,但是前者是百日咳菌苗,后者是百日咳的有效成分,而后者能够预防百日咳菌苗导致的脑炎等严重AEFI[2]。
近年来虽然无细胞百白破疫苗接种后AEFI的发生率有下降趋势,但仍然需要进一步加强防控力度。
由此,本研究特对某医院2016年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主动监测的数据进行回顾性调查,并分析调查结果,详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对医院2016年1月-2016年12月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的2600例幼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纳入标准:年龄≤10岁,均接种无细胞百白破疫苗,均有完整的临床资料;排除标准:近3个月内同时接种其它疫苗者,近3个月内接受药物治疗者,存在先天性免疫功能障碍者,先天性器官发育畸形或者功能障碍者。
我国是如何开展AEFI监测的?第一篇:我国是如何开展AEFI监测的?我国2005年已建立了接种后不良反应(AEFI)监测系统。
全国AEFI监测数据显示,我国实施AEFI监测个案报告的省份从2005年10个监测试点省份提高到2012年所有省份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有AEFI报告的县比例从2005年的12.74%上升到2012年的91.21%;全国AEFI的报告例数从2005年的1932例上升到2012年的105519例(图1)。
AEFI监测的及时性和完整性也大幅提高,在2012年AEFI 中,在48小时内报告率为98.48%,需调查的AEFI在48小时内调查率为99.14%。
近年来,我国还加强了重大预防接种活动包括2009年全国甲型H1N1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和2010年麻疹疫苗强化免疫活动的AEFI监测工作,进一步证实了甲型H1N1疫苗和麻疹疫苗的安全性。
对疫苗接种后出现的怀疑与预防接种有关的反应和事件均需要报告,责任报告单位和报告人为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接种单位及其执行职务的人员,发现AEFI均要进行报告,必要时进行调查处理。
报告和处理按照原卫生部制定的《预防接种工作规范》、《预防接种异常反应鉴定办法》和原卫生部、原药监局制定《全国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方案》等规定进行。
目前AEFI监测系统已覆盖到所有县,卫生系统和药监系统共同使用。
通过监测系统报告、分析、评价,了解我国疫苗使用AEFI发生情况,并采取相应处置措施。
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着重于分析评价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发生情况及监测系统运转情况;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着重于分析评价疫苗安全性问题。
我国AEFI监测工作于2011年通过了世界卫生组织国家疫苗监管体系(NRA)评估,表明我国疫苗监管体系符合国际标准并达到国际要求。
第二篇:2021新冠疫苗AEFI监测工作方案2021新冠疫苗AEFI监测工作方案一、建立日监测、周分析制度二、重大新冠疫苗AEFI的报告三、配合疾控机构开展相关工作四、建立健全与疾控机构的信息交流机制五、定期分析2021新冠疫苗AEFI监测工作方案按照省委疫情防控指挥部《关于开展重点人群新冠疫苗紧急使用工作的通知》和《XX市加强新冠疫苗流通环节监管工作方案》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特制定本方案。
某市2010-2013年各类疫苗AEFI监测分析贺瑞华【期刊名称】《药物与人》【年(卷),期】2014(27)7【摘要】目的:对某市2010—2013年问疫苗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AEFD的监州报告情况进行分析,为麻疹类痘苗AEFI的监州工作提供有效的指导与策略依据,从而提高监测的质量。
方法:通过AEFI监测系统收集2010—2013年某市各类疫苗的AEFl个案资料,采用流行病学方法对这些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2010—2013年报告AEFI共387例,其中≤2岁儿童占63.57%,男女比例为1.24:1。
接种后发生AEFI占78.36%。
AEFl分类诊断中,一般反应占57.84%,异常反应占24.76%,偶合症占17.40%。
一般反应中以发热,肿红发生率最高,为56.04%;异常反应中以过敏性皮疹为主,发生率为20.01%;占据第三位的是无菌性脓肿,发生率为4.98%。
387倒AEFI预后良好,无后遗症及死亡病例。
AEFI前三位的疫苗为麻疹减毒活疫苗、全细胞百白破疫苗、甲型流感痘苗,分剧为67倒(17.311%)、61例(15.76%)、52倒(13.43%)。
不同疫苗AEFI报告发生率在28.37/100万剂-1379.00/100万剂。
结论:该市AEFI监测敏感性及监测质量均有提高,但仍需继续提升,AEFI在小龄儿童中的发生率较高,这应该作为监测的重点。
【总页数】1页(P244-244)【关键词】疑似预防接种异常反应;监测;分析【作者】贺瑞华【作者单位】石家庄长安区西兆通镇卫生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249【相关文献】1.关于怒江州2014-2015年疑似预防AEFI监测工作开展情况及疫苗安全性分析[J], 何晓飞2.云阳人民医院2011年无细胞百白破疫苗AEFI主动监测分析 [J], 眭志祥;黄国庆3.榆树市接种甲型肝炎减毒活疫苗监测出现预防接种反应(AEFI)情况汇总分析 [J], 邢艳丽;薛亚东4.如东县2013—2017年疫苗接种情况及AEFI调查分析 [J], 周苏建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