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含解析
- 格式:doc
- 大小:789.00 KB
- 文档页数:15
2015-2016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一、单选题:共30题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6月25日20时00分成功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读图,完成问题。
1.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相比其他基地最大的优势是A.人类活动干扰少B。
晴天更多 C.安全性更高 D.运载量更大2.2018年我国将在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在月球着陆并返回,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
月球引力太小3.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球表层一层由岩石碎屑为主的结构松散的混合物)。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平均温度过低B。
平均温度过高 C.温度变化无常D。
昼夜温差过大【答案】1.D2.C3.D【解析】1.本题考查卫星发射基地的条件。
地球自转的线速度自赤道向极点逐渐减小为0.文昌纬度最低,自转的线速度大,惯性离心率最大,发射卫星可能节省燃料,增加发射载重量。
故答案选D.2.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的保护,月球表面陨石撞击密集,对人类威胁大。
故答案为C.3.月球表面是真空状态,没有大气和水,表面是岩石组成,热容量小,昼夜温差大;月岩表面热胀冷缩作用强,物理风化作用强,破坏月球表面岩石形成月壤。
故答案为D。
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问题。
4.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
北半球中纬度B。
北半球低纬度C。
南半球中纬度 D.南半球低纬度5.若图示区域位于大陆东岸,则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
④6.仅考虑纬度和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图中气温最高的地点是A.①B。
② C.③D。
④【答案】4.A5.C6.D【解析】4.图中线速度由南向北减小,可判定图示地区处于北半球,赤道上自转线速度为1 670千米/小时,60°N上则为837千米/小时,故根据图中的数值范围可推知其应处于北半球中纬度。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试卷上无效。
3. 回答综合题时,必须使用0.5mm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 考试结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60分)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6月25日20时00分成功将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升空,这标志着我国新一代航天发射场正式投入使用。
读图,完成1-3题。
1.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相比其他基地最大的优势是()A.人类活动干扰少B.晴天更多C.安全性更高D.运载量更大2.2018年我国将在文昌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嫦娥4号飞行器在月球着陆并返回,飞行器在月球表面会受到诸多来自宇宙空间的威胁,其中人类难以估计的威胁可能是()A.空气太稀薄B.宇宙辐射太强C.陨石撞击太多D.月球引力太小3.人类在探月过程中发现,月球表面覆盖着厚厚的月壤(月球表层一层由岩石碎屑为主的结构松散的混合物)。
月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A.平均温度过低B.平均温度过高C.温度变化无常D.昼夜温差过大下图是地球表面自转线速度等值线分布图。
读图,完成4-6题。
4.图示区域大部分位于()A.北半球中纬度B.北半球低纬度C.南半球中纬度D.南半球低纬度5.若图示区域位于大陆东岸,则降水量最多的是()A.①B.②C.③D.④6.仅考虑纬度和地形对气温的影响,图中气温最高的地点是()A.①B.②C.③D.④下图中,右图为某摄影爱好者在左图中广袤草原上拍摄的“日落”美景。
读图,完成7-8题。
7. 拍摄“日出”美景的地点是左图中的()A.甲B.乙C.丙D.丁8.甲地和丁地的最大高差为()A.1500M—1501MB. 2599M—1600MC. 2799M—2800MD. 2999M—3000M2016年3月9日,阿拉斯加航空公司的一架飞机刻意延期起飞25分钟,载着一群天文爱好者算准时间穿越了全食带。
学易金卷:2020-2021学年高一年级下学期期中测试卷03(人教版2019)地理(考试范围:必修第二册前三章)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请从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正确的一项)下图示意某流域人口分布情况。
累积频率是指为了统计分析的需求,有时需要观察某一数值以下或某一数值以上的频率之和。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流域人口分布特点是()A.空间分布比较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大B.3550-3650米的百米高程人口最为密集C.距河流8~10千米分布人口最多D.高程4500米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剧烈2.该流域很可能位于()A.巴西高原B.非洲南部C.青藏高原D.北美大草原3.影响该流域人口距河流不同距离空间分布差异的主要因素是()A.水能资源分布B.地势和坡向C.交通便捷度D.取用水方便【答案】1.B 2.C 3.D【解析】1.从图中可以看出,3550-3650 m的百米高程最为密集,B正确。
该流域人口空间分布不均匀且人口密度较小,A错误;距河1~2km分布人口最多,c错误;高程5000m以上人口密度变化小,D错误。
故选B。
2.根据该流域的海拔高度可推断为青藏高原,因为只有青藏高原的平均海拔达到4000米以上,故C正确,巴西高原,南非高原和北美大草原区都达不到这个高度,故ABD错。
选C。
3.距离河流越近人口密度越大,人们沿河居住,主要原因是取水方便,D正确。
水能资源分布不影响人口分布;坡向决定采光条件,对人口分布影响比较小;当地人口流动小,交通便捷度影响比较差。
ABC错误。
故选D。
“虹吸效应”是指区域的中心城市吸收了周边城市的各种资源,随着资源的聚集,中心城市的吸引力会越来越强,周边城市的人才会逐渐流失的现象。
“外溢效应”是指中心城市受政策影响以及过度聚集的拥挤导致其技术、人才、产业、资金等向外围地区迁移,从而促使外围城市的经济发展的现象。
下图为广东省2012-2017年户籍人口逐年净迁移人数(万人)变化曲线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重庆市第一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地理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地理试题共6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3.气压带a控制下的地区天气特征是()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温和多雨D.温和少雨【答案】1.A2.D3.B西风带。
北半球为盛行西南风,故选A。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风带为盛行西风带,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
3.读图结合以上分析,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全年高温干燥,降水少,故选B。
【考点定位】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名师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 °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5.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C.8日日较差最大D.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答案】4.B5.D5.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日较差先降低再升高,A错。
2023-2024学年重庆市大学城第一中学校高一生物第一学期期末调研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下图是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具有①的一侧为细胞膜外侧,与细胞膜的识别有关B.功能越复杂的细胞膜,③的种类和数量越多C.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只与③有关D.构成细胞膜的②③分子是可以运动的2.所有原核细胞内都具有()A.内质网和中心体B.核糖体和线粒体C.核糖体和细胞膜D.细胞膜和叶绿体3.下列关于细胞呼吸原理的应用,不正确的是A.用透气的纱布包扎伤口,可抑制厌氧菌的繁殖B.稻田需要定期排水,可避免水稻幼根因缺氧产生乳酸导致变黑、腐烂C.花盆土壤板结,需要及时松土透气,以促进根对无机盐的吸收D.种子在低温、低氧、干燥环境中,可降低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消耗4.下列有关水和无机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水在细胞中有自由水和结合水两种形式B.处于休眠状态的水稻种子一定不含水分C.细胞中的大多数无机盐以离子形式存在D.哺乳动物血钙含量太低会出现抽搐等症状5.在做“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时,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对相关试剂的使用情况如下表所示(“+”表示使用,“-”表示未使用),其余操作均正常,他们所得的实验结果依次应为()A.①②③④ B.②④①③ C.④②③① D.③②①④6.下列关于植物细胞细胞壁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绝大多数植物细胞都有细胞壁B.细胞壁可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细胞壁对植物细胞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D.细胞壁的化学组成中含有多糖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9分)胰蛋白酶作用于一定量的某种物质(底物),温度保持37 ℃,pH保持在最适值,生成物量与反应时间关系如下图。
2019~2020学年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一、选择题: 本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下图示意我国人口数据统计(部分),读图回答1~2题。
1.图示信息可以直接推测出我国城市化特征是A.城市人口比重提高 B.城市等级不断提升 C.城市交通更加通畅 D.城市环境不断改善2.图示信息反映了我国人口变化特点有A.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老龄化日益突出 C.乡村人口比重上升 D.出现人口负增长下图为“某国2017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下图回答3~4题。
3.导致该国青壮年性别比严重失衡的因素是A.政局动荡 B.生育观念 C.产业结构 D.自然灾害4.该国最可能位于A.北美 B.西亚 C.西欧 D.南美春运,指春节前后一段时间的运输业务,表现为全国性的交通运输高峰。
“反向春运”是指年轻人将老家的父母和孩子接到自己工作的城市过年,节后再返乡。
据此完成5~6题。
5.导致春运期间人口流动量大的最主要因素是A.经济因素 B.国家政策 C.交通运输 D.家庭因素6.下列城市可能属于“反向春运”热门目的地的是A.成都 B.重庆 C.上海 D.西安下列左图为“甲、乙、丙、丁四国人口增长状况图”,右图为“不同阶段人口发展模式图”。
读图完成7~8题。
7.左图中四个国家人口增长特点与右图人口增长阶段对应正确的是A.甲—① B.乙—② C.丙—③ D.丁—④8.影响丙国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原因有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人口受教育程度较低③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④医疗卫生水平较低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下图为2010年我国东部地区甲、乙两城市常住人口密度和商务楼相对高度(楼高)分布图。
完成9~10题。
9.与甲城市相比,乙城市A.职能种类较少 B.服务范围较大 C.等级较高 D.规模较大10.关于甲城市功能区分布的推断,最有可能的是①M处为中心商务区②N处中心商务区③P处为卫星城④Q处为卫星城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空间结构形态演变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
2025届广东省兴宁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联合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的垃提总量也在不断加大。
部分城市在市郊露天堆放垃圾,对大气、土壤、水的环境造成污染。
大量餐厨垃圾与其他垃圾混合填理或焚烧,产生有毒物质,威胁着居民健康,这种现象正在向农村地区________。
垃圾分类作为垃圾处理的前端环节,其作用早已得到世界的公认。
分类收集不仅能大幅度减少垃圾给环境带来的污染,节约垃圾无害化处理费用,更能使资源得到________利用。
有人将垃圾称为“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据保守估计,我国城市每年丢弃的可回收垃圾价值在300亿元左右。
但我国的垃圾分类工作一直难以有效推进,相关调查显示,约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认为垃圾分类效果不明显或完全没有效果。
有人说:“我辛辛苦苦分了类,环卫车辆却混在一起远走了,分类还有什么意义?”这种现象可以说是________,垃圾分类处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环节必须配套衔接,才能高效运行。
()分类投放的参与率和准确率较低,会影响垃圾分类制度的实施效果;而分类的目标和途径不十分清晰,后端分类处理不到位、不完善,又影响前端居民分类的积极性。
不按要求扔垃圾,并不只是“把资源放错了地方”而已,实际上,那就是随意丢弃污染物、危害环境的行为。
拉圾分类是我们作为“污染者”的基本责任,________。
秘密★启用前2016年重庆一中高2017级高二下期半期考试地理试题卷2016.5地理试题共8页,满分 100 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
)下图示意世界某局部区域1月平均气温分布。
据此完成1-3题。
1.图中所示①、②、③、④四地的最大温差可能为()A.4℃ B.6℃ C.10℃ D.8℃2.(原创)导致M处等温线走向的主要因素是()A.地形 B.海陆位置 C.纬度 D.洋流3.6月22日,①、②、③、④四地中()A.白昼时间最长的是④地 B.日落西南方的是③地C.日出时间最早的是①地 D.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②地右图为我国某地某水库多年平均月入库水量水位变化图。
读图完成第4题。
4、下列关于该水库的说法正确的是( )A、6-8月入库水量在持续增大B、水位随着入库水量的增大而升高C、所在区域降水季节变化较小D、3-5月出库水量大于入库水量下图为“塔里木河多年平均输沙量和径流量沿程变化图”,回答5~6题。
M5、图示的塔里木河的源流区水源主要来自 ( )A .雨水B .地下水C .冰雪融水D .湖泊水6、塔里木河下游输沙量变化主要受什么因素影响 ( )A .流量B .地势C .植被D .降水下图为我国季风区某山地不同坡向、不同海拔的某森林植被分布百分比图,据此完成7~9题。
7.该山地的自然带垂直带谱中森林植被集中分布的海拔(m)最可能是( )A .2000~2100B .1900~2000C .2100~2200D .1800~1900 8.该森林植被的生长习性是( )①喜光 ②喜湿 ③耐贫瘠 ④耐寒 ⑤抗风 ⑥喜阴 A .①③ B .②⑥ C .③⑤D .④⑥9.某研究组调查研究发现,近年来高山苔原带中该森林植被增长趋势明显。
重庆南开中学2018级高一(上)半期考试英语试题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5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三节,满分30分)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1. What is the man doing?A. Offering a suggestion.B. Starting an argument.C. Stopping a fight.2.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himself?A. He should have a free lunch.B. His salary is not high.C. He works hard.3. When will the party be held?A. On Friday.B. On Saturday.C. On Sunday.4. 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A. He has worked with the woman for 12 years.B. He thinks the prices in the store are too high.C. He has a slight hearing problem.5. What will the man probably do today?A. Have some guests over.B. Go shopping.C. Go to a post office.第二节(共1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2至4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上海市嘉定区封浜高中2015学年第二学期高二物理期中试卷满分分值:100分完卷时间:60分钟(请将答案写在答题卷上。
全卷重力加速度g取10m/s2。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下列情况中能看成质点的是()A.蹲在起跑线准备起跑的运动员;B.正在途中跑动的马拉松运动员;C.正在闯线的百米赛跑运动员;D.正在空中运动的高台跳水运动员。
2.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物体运动的原因;B. 力是物体发生位移的原因;C. 力是物体运动状态改变的原因;D.没有力的作用,物体将逐渐停止运动。
3.如图所示,某同学朝着列车行进方向坐在车厢中,水平桌面上放有一静止的小球。
突然,他发现小球相对桌面向后滚动,则可判断( ) A.列车在刹车B.列车在做加速直线运动C.列车在做减速直线运动D.列车在做匀速直线运动4.用如图所示的方法可以测量人的反应时间。
实验时,上方的手捏住直尺的顶端,下方的手做捏住直尺的准备。
当上方的手放开直尺时,下方的手“立即”捏住直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图中上方的手是受测者的B.图中下方的手是受测者的C.图中的两只手应是同一位同学的D.两手间的距离越大,说明受测者的反应时间越长5.放在水平桌面上的苹果,处于静止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由于苹果发生微小的形变,使苹果受到的重力作用;B.由于桌面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C.由于苹果发生微小的形变,对桌面产生垂直于桌面向下的弹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如图,a、b、c为三个传动轮边缘上的点,b、c所在的cbaO2 O1两轮固定在同一轴上。
转动过程中,传动带不打滑,a 、b 、c 三点做半径分别为r a 、r b 、r c 的圆周运动,且r c >r a >r b 。
则三个点的角速度ω和线速度v 的大小关系是( ) A .ωa >ωb 、v a >v b B .ωa >ωb 、v a =v b C .ωb =ωc 、v b =v c D .ωb =ωc 、v b <v c 7.弹簧振子在做机械振动时,按周期性规律变化的物理量是( ) A .回复力B .周期C .频率D .振幅8.下列关于温度的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某物体温度升高了200K ,也就是升高了200℃。
重庆一中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地理试题2017。
5第Ⅰ卷选择题(共75分)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50小题,每小题1。
5分,共计7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多选、不选、错选均不得分.)下图为2017年某月某日某时太阳、地球和月球的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的天体系统包括()A.地月系B.银河系C.河外星系D.总星系2.若图中甲、乙、丙、丁表示“二分二至”时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则该日重庆最有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A.秋雨绵绵B.伏旱天气C.蜡梅飘香D.桃花盛开下图中左图为“1900~2000年太阳黑子年平均数变化示意图”,右图为“太阳及其大气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3~4题。
3.太阳黑子出现在()A.①层B.②层C.③层D.太阳内部4.下列年份中在高纬度地区出现极光的可能性最大的是()A.1957年B.1975年C.1985年D.1995年下图为重庆一中小王同学于某日北京时间7:00在新疆某地(40°N,85°E)附近拍摄的日出美景。
据此回答5~6题。
5.拍摄时当地的地方时是()A.5:30 B.4:40 C.5:00 D.6:10 6.下列该同学的描述不可信的是()A.图中地貌由流水侵蚀形成B.该地地处温带荒漠带C.此地出现了类似“大漠孤烟直”的景象D.该季节果园里瓜果飘香重庆一中小张同学观察到家里正午阳光通过正南朝向窗户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在变化,并做出了如下观察表,他知道此面积和当地正午太阳高度呈负相关,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小张同学关于表中所示时间段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太阳直射在南半球并且向南移动B.重庆日出日落都变晚C.正午时重庆一中操场上旗杆的影子在变短D.重庆昼渐短,夜渐长8.下列最可能表示小张同学家里室内正午光照面积达一年中最大值时的光照图是( )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宣布中国重庆金佛山成功入选世界自然遗产名录.下图中左图为“金佛山石灰岩喀斯特地貌景观”,右图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完成9~12题。
2015—2016学年佛山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命题人:陈豪 审题人:雷沅江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向量,36(5,),(10,)55a b =-=-,则a 与b ( ) A .垂直 B .不垂直也不平行 C .平行且同向 D .平行且反向 2. 若a >b >0,c <d <0,则一定有 ( )A.a b d c > B. a b d c < C. a b c d > D. a b c d< 3.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1a =13,254a a +=,n a =33,则n 为( )A .50B .49C .48D . 474. 若等比数列{}n a 的前n 项和r S n n +=2,则=r ( ) A. 2 B. 1 C. 0 D.1-5.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21n S n n =+,则5a 的值为( )A .80B .40C .20D .16.己知函数()sin ()f x x x x R =∈, 先将()y f x =的图象上所有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12倍(纵坐标不变),再将得到的图象上所有点向右平行移动θ(0θ>)个单位长度,得到的图象关于直线x =34π对称, 则θ的最小值为( )A.6πB.3π C. 512π D. 23π 7. 若0,0,2a b a b >>+=,则下列不等式对一切满足条件的,a b 恒成立的是( ). A. 1ab ≥;B.2≤ C. 333a b +≥ D.112a b+≥. 8. 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1010330x y x y x y +-≥⎧⎪--≤⎨⎪-+≥⎩, 则2z x y =+的最大值为( )A .8B .7C .2D .19.如图,为了测量A C 、两点间的距离,选取同一平面上B D 、两点,测出四边形ABCD 各边的长度(单位:km ):5,8,3,5A B B C C D D A ====,且B ∠与D ∠互补,则AC 的长为( )km .A .7B .8C .9D .610. 在ABC ∆ 中有,123sin ,cos 135B A ==,则sin C 为 ( ) A.1665 B.5665 C.6365 D.1665或566511.函数x x x f sin )6sin()(-=π的最大值是( )A.12 B. 1C. 12D. 1212. 已知正项数列{}n a 满足:()()()2*113,2122181,n n a n a n a n n n N -=-+=++>∈ ,设1,n nb a =数列{}n b 的前n 项的和n S ,则n S 的取值范围为( )A .10,2⎛⎫ ⎪⎝⎭B .11,32⎡⎫⎪⎢⎣⎭C .11,32⎛⎫ ⎪⎝⎭D .11,32⎡⎤⎢⎥⎣⎦二、填空题:本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已知点(1,1)(0,3)(3,4)A B C -、、,则向量AB 在AC 方向上的投影为_________.14. 若,a b 是函数2()(0,0)f x x px q p q =-+>>的两个不同的零点,且a ,b ,-2这三个数可适当排序后成等差数列,也可适当排序后成等比数列,则p +q 的值等于________. 15.设,x y 为实数,若 2241x y xy ++=则2x y +的最大值是 .16. 如图所示,在ABC ∆中,D 为边AC 的中点,3BC BE =, 其中AE 与BD 交于O 点,延长CO 交边AB 于F 点,则FO OC→→=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有6题共70分. 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向量a ,b 满足|a |=1,|b |=2,a 与b 的夹角为120°.(1) 求b a⋅及|a +b |; (2)设向量a +b 与a -b 的夹角为θ,求cos θ的值.18.(本小题满分12分)化简并计算: (1) 已知1cos(),(,)232βπααπ-=-∈,sin()(0,),22απββ-=∈求cos()αβ+的值. 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ABC ∆中,内角A 、B 、C 对应的边长分别为a 、b 、c , 已知21sin cos 2sin a b Ba Bbc C-=-.(1)求角A ; (2)若a =求b c +的取值范围.20.(本小题满分12分)设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101=a ,1091+=+n n S a . ⑴求证:数列}{lg n a 是等差数列. ⑵设n T 是数列13{}(lg )(lg )n n a a +的前n 项和,求使21(5)4n T m m >- 对所有的*∈N n 都成立的最大正整数m的值.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f k 是满足不等式()122log log 52k x x -+⋅-≥()2k k N *∈的自然数x 的个数. (1)求()f k 的函数解析式;(2)()()()122n S f f nf n =++⋅⋅⋅+,求n S ; 22.(本小题满分12分)某国际化妆品生产企业为了占有更多的市场份额,拟在2016年巴西奥运会期间进行一系列促销活动,经过市场调查和测算,化妆品的年销量x 万件与年促销费t 万元之间满足3x -与1t +成反比例,如果不搞促销活动,化妆品的年销量只能是1万件,已知2016年生产化妆品的设备折旧,维修等固定费用为3万元,每生产1万件化妆品需再投入32万元的生产费用,若将每件化妆品的售价定为其生产成本的150%与平均每件促销费的一半的和,则当年生产的化妆品正好能销完。
重庆一中14—15学年春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地理试卷地理试题卷2015.5地理试题共6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80 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本卷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
1.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最近宣布,发现了3颗“大小合适,位置合适”的行星,也是迄今为止最适合生命生存的行星。
“大小合适”指的是这三颗行星的体积和质量适中,由此直接决定了它们具备适合生命生存的条件是()A.温度B.大气C.水D.紫外线2.若黄赤交角缩小到20°,则引起的五带变化正确的是()A.热带范围增大B.温带范围缩小C. 寒带范围缩小D.五带没有变化5月20日到22日,重庆一中将迎来为期两天半的期中考试,据此完成3~4题。
3.5月20日15点考试开始时,美国旧金山(西八区)的区时是()A.19日21点 B.19日23点 C.20日21点 D.20日23点4.从5月20日到22日考试期间,以下信息正确的是()A.澳大利亚悉尼昼逐渐变长B.重庆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增大C.地球公转速度变快D.太阳直射点南移5.图1表示南半球某河流一河段纵剖面示意图(阴影部分北岸表示沉积物),由图可知该河段流向为()A.自西向东流B.自东向西流C.自南向北流D.自北向南流图16.与四川盆地相比,青藏高原太阳能丰富的原因是()①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②天气晴朗干燥,大气透明度好,日照时数长③地势低,太阳辐射强;④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小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D. ③④7.以下各种岩石中,不可能发现化石的是 ( ) A 、砾岩 B 、页岩 C 、大理岩 D 、石灰岩 8.(原创)与黄土高原“沟壑纵横”成因相同的地貌是( ) A .沙丘 B .珠江三角洲 C .冲积扇 D .长江三峡读图2,回答9~10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月相是指月亮盈亏变化而呈现的各种形状。
山西省某中学于2021年9月7日(农历初一)启动了为期一月的月相观察活动,图1是该学校小王同学在观察期间拍摄到的月相。
据此完成1~2题。
1.若不考虑天气状况,完整观察月相的变化过程需要A.一天B.一周C.一月D.一年2.小王同学拍摄的时间可能是A.9月7日 B.9月14日 C.9月21日D.9月28日黑子相对数是用于表示太阳黑子多少的指数。
下表为2009~2020年的太阳黑子相对数。
据此完成3~4题。
年份2009201020112012黑子相对数168890152856728711年份2013201420152016黑子相对数33803413342437212843年份2017201820192020黑子相对数71542323116828033.太阳黑子出现在太阳的A.对流层B.色球层C.日冕层D.光球层4.下一个太阳活动极小年可能出现在A.2022年B.2025年C.2028年D.2030年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三名航天员进入“天和”核心舱。
在轨期间,航天员进行了舱外设备安装、维修维护等操作。
2021年9月17日神舟十二返回舱在内蒙古成功着陆。
据此完成5~6题。
5.“天和”核心舱运行所需能源主要是A.天然气B.核能C.太阳能D.风能6.航天员在舱外操作时,需要防范A.大气污染B.宇宙射线C.狂风暴雨D.沙尘危害图2是某地某日四个时段对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示意。
读图完成7~8题。
甲乙丙丁图27.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A.太阳辐射 B.地面辐射C.大气逆辐射D.大气辐射8.该日四个时段中,气温垂直分布状况能反映对流层一般规律的是A.甲B.乙C.丙D.丁等深线是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起来的闭合曲线。
图3示意我国某区域莫霍面的等深线分布。
存瑞中学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地理试题命题人:顾春阳一、选择题(每题一分)读某地区等高线示意图(单位:m )和地形剖面图(单位:m ),回答各题。
1.左图中剖面线AB 和MN 的交点在右侧两剖面图上所对应的位置分别是( )A.①和③B.②和③C.①和④D.②和④2.若该区位于一个拟建水库的库区内,当最高蓄水位达海拔150米时,图示范围内将出现( )A.一个岛B.两个岛C.三个岛D.无岛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3.R 、Q 两点的相对高度可能为( )A.800米B.900米C.1000米D.1100米4.M 、N 、P 、Q 四地中,海拔可能相等的两地是( )A.M 、NB.M 、PC.M 、QD.P 、Q读我国三个极地考察站的地理坐标,回答下列各题。
5.我国黄河站位于中山站的( )A .东北方向B .西北方向C .东南方向D .西南方向6.中山站到南极点的直线距离约为A .880 kmB .1330 kmC .2310kmD .3800 km7.2010年11月20日10时(北京时间),中国第26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自上海出发,此时长城站所在地的区时为()A. 19日19时 B. 20日5时 C. 20日21时 D. 19日22时下图是某种地形的立体透视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8.若将立体透视图转绘成等高线图,则甲、乙、丙、丁四图中转绘正确的是()A.甲B.乙C.丙D.丁9.上题中的等高线图主要表现的是哪种地形()A.火山锥B.高原C.山地的鞍部D.盆地下图为某地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0.关于图中的地形判断不正确的是()ArrayA. A处是山谷B. B处是山地C. CD处是山脊D. EF处是山谷11.图中有一处适合户外攀岩运动,运动员从崖底攀至陡崖最高处,高差可能有()A.101米 B.198米 C.298米 D.601米12、为了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图中的A、B、C、D四点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其中最迟得到从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地点是( )心圈层。
2015-2016学年重庆市第一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含解析地理试题共6 页,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
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所示四个箭头中能正确表示该纬度带近地面盛行风向的是()A.①B.②C.③D.④2.在大陆西岸常年受该纬度带盛行风影响的气候类型是()A.地中海气候B.温带大陆性气候C.温带季风气候D.温带海洋性气候3.气压带a控制下的地区天气特征是()A.高温多雨B.高温少雨C.温和多雨D.温和少雨【答案】1.A2.D3.B西风带。
北半球为盛行西南风,故选A。
2.读图结合上题分析,该风带为盛行西风带,大陆西岸常年受盛行西风控制地区为温带海洋性气候,故选D。
3.读图结合以上分析,a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盛行下沉气流,全年高温干燥,降水少,故选B。
【考点定位】气压带风带分布及对气候的影响【名师点睛】气压带、风带的分布规律(1)大致以赤道为对称轴,南北对称分布。
(2)高低气压相间分布。
(3)信风带与极地东风带风向相同,与西风带风向相反。
(4)一般地,赤道低气压带分布在赤道附近;副热带高气压带分布在30 °纬线附近;副极地低气压带分布在60°纬线附近;极地高气压带分布在90°纬线附近。
读“长江中游某地连续六天的天气情况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4.图示天气变化的原因可能是()A.冷锋过境B.暖锋过境C.气旋过境D.反气旋过境5.有关该地区这几日的叙述正确的是()A.气温日较差不断缩小B.空气的湿度不断增大C.8日日较差最大D.7、8日大气的保温作用最强【答案】4.B5.D5.从图中可以看出气温日较差先降低再升高,A错。
天气晴天-阴雨-晴天,空气的湿度先增大再减小,B 错。
降水转化到河流流量需要一个时间过程和积累过程,9日前后可能最大,C错。
7-8日为阴雨天气,多云天气保温作用强,温差小,D对。
故选D。
【考点定位】常见的天气系统【知识拓展】冷锋、暖锋过境过程中均出现降雨现象,但暖锋降雨一般持续时间较长、强度较小;冷锋降雨一般为短时期的强降雨。
同时,冷锋过境过程中往往伴随气温降低、气压升高的过程;而暖锋过境过程中往往伴随气温升高、气压降低的过程。
下图为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6.对图中所示天气系统的判断,正确的是()A.北半球气旋B.南半球气旋C.北半球反气旋D.南半球反气旋7.若该天气系统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长江中下游地区可能出现()A.梅雨天气B.伏旱天气C.出现台风D.寒冷天气【答案】6.C7.D【考点定位】反气旋与天气下图为北半球某区域海平面等压线图(单位:百帕)。
回答下列问题。
8.下列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处为低气压B.乙处的风向是西北风C.丙处位于暖锋锋后D.丁处盛行下沉气流9.丙地目前的天气状况最可能是 ( )A.狂风暴雨B.气温骤降C.天气晴朗D.阴雨连绵【答案】8.C9.C【考点定位】锋面系统与天气【方法总结】如何判断锋面气旋中的锋面类型。
①确定锋面位置:锋面一般形成于地面气旋的低压槽中,锋线与槽线重合.在等压线图中,低压中心等压线向外弯曲最大的地方的连线就是槽线所在位置(一般有两条),也即锋面所在位置。
②确定气旋前后方向:先在图中用一个箭头表示气流前进方向,箭头指向北逆南顺,气流的前进方向为前方,反之为后方。
③判断锋面性质:气旋东部气流来自较低的纬度,气温较高,当它向高纬移动时,遇到较高纬度的冷空气就形成了暖锋.同样的,气旋西部气流是来自高纬度地区,向低纬运动时会遇到较低纬度的暖空气而形成冷锋.即“东暖西冷”,南北半球都一样。
④判断雨区位置:雨区总位于冷气团一侧,故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总结:“东暖西冷”——气旋东侧为暖锋,西侧为冷锋;“前暖后冷”——暖锋雨区在锋前;冷锋雨区在锋后。
读“某区域洋流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0.该洋流所在的海域位于()A.北半球中低纬度B.北半球中高纬度C.南半球中低纬度D.无法判断11.A、B、C、D四支洋流中,其成因与盛行西风密切相关的是()A.AB.BC.CD.D12. (原创)若该海域位于太平洋,在①、②、③、④处渔业资源比较丰富的是()A.①B.②C.③D.④【答案】10.A11.B12.A【考点定位】洋流分布及对海洋生物的影响【名师点睛】洋流的分布规律:规律一:在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中低纬度),形成了以副热带海区(3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流动,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二:在中高纬度海区,形成了以60°为中心的大洋环流,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流动。
规律三:在南极大陆的周围,陆地小,海面广阔。
南纬40°附近海域终年受西风影响,形成西风漂流(寒流)。
规律四:北印度洋海区,受季风影响,冬季洋流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夏季洋流呈顺时针方向流动。
重要的洋流:①太平洋:北太平洋暖流、日本暖流(黑潮)、千岛寒流(亲潮)、加利福尼亚寒流、秘鲁寒流、东澳大利亚暖流②大西洋:北大西洋暖流、墨西哥湾暖流、拉布拉多寒流、本格拉寒流、加那利寒流、巴西暖流③印度洋:西澳大利亚寒流、北印度洋季风洋流④环球:西风漂流(寒流)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精力多么旺盛/在浪花里跳跃/在大海里浮沉……你失去了自由/被埋进了灰尘过了多少亿年/地质勘察队员/在岩层里发现你/依然栩栩如生……(艾青)13.艾青诗词描述的岩石类型是()A.沉积岩B.变质岩C.岩浆岩D.岩浆14.与诗词中描述的岩石属于同种类型的是()A.花岗岩B.玄武岩C.大理岩D.砂岩【答案】13.A14.D【考点定位】岩石分类【名师点睛】岩浆来自上地幔的软流层,在高温高压下,沿裂隙向上侵入,喷出地表后,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出露地表的各类岩石,受外力作用的影响,首先风化作用使岩石破碎,然后收外力的侵蚀,使破碎岩石离开原来的地方,被搬运到其它地区,最后沉积下来,形成松散的沉积物,经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沉积岩。
常含有化石和具有层理构造是沉积岩的典型特征。
已经形成的岩石在高温高压条件下,使原来的岩石成分和结构发生变化,而形成的岩石为变质岩。
某同学利用铝盆、海绵、蜡烛、水等材料设计了一个模拟地球板块运动的实验。
实验中发现蜡烛加热区的水流上升,两块海绵向左右两侧方向运动。
回答下列问题。
15.该实验模拟的板块运动和板块边界分别为()①碰撞挤压②张裂作用③生长边界④消亡边界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16.下列地理现象与该模拟实验原理相似的是()A.落基山脉的形成B.智利海沟的形成C.青藏高原的隆起D.东非裂谷带的形成【答案】15.B16.D【考点定位】板块运动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北京时间2015年1月9日16时,为期22天的第16届亚洲杯足球赛在墨尔本开幕。
回答下列问题。
17.本届亚洲杯足球赛开幕时,墨尔本(东十区)当地时间是A.1月9日18时B.1月9日14时C.1月10日10时D.1月8日22时18.本届亚洲杯足球赛期间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B.北半球昼长夜短C.重庆正午太阳高度变大D.地球公转速度变快【答案】17.A18.C【考点定位】区时计算地球运动规律及意义读地质构造和地貌景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9.图中内力作用比较明显的是()A.①④B.②③C.①③D.②④20.图中②地貌属于下列何种力量作用的结果()A.流水侵蚀B.风力侵蚀C.流水堆积D.风力堆积21.(原创)与图中③地貌的形成作用最.相似的是()A.沙丘B.角峰C.石笋D.石林【答案】19.A20.B21.C【解析】试题分析:19.读图可知,图①中岩层在水平挤压下,发生褶皱,属于内力作用,②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地形,为外力作用,③为流水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地形,为外力作用,④岩层发生断裂错位,为内力作用形成的断层,故选A。
20.②为风力侵蚀形成的风蚀蘑菇地形,为外力作用,故选B。
21.读图可知,③为流水沉积形成的河口三角洲地形,沙丘属于风力沉积形成的,角峰为冰川侵蚀作用形成的,石笋是流水沉积形成的,石林是流水侵蚀作用形成的,故选C。
【考点定位】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2.地质历史上两次最重要的全球性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所处的地质年代是()A.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末期B.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C.元古代末期和古生代末期D.中生代末期和新生代22.【答案】B【考点定位】环境的变迁与生物灭绝23.各种成土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A.成土母质B.气候C.地形D.生物23.【答案】D【解析】22.试题分析:各种成土因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生物,故选D。
【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4.引起图中局部地理景观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25.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变过程主要体现了地理环境的()A.整体性B.差异性C.稳定性D.复杂性【答案】24.B25.A【考点定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表现读“北半球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26.图示水循环各环节中,目前受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环节是()A.①B.②C.③D.④27.图中洋流的性质及其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A.暖流,降温增湿B.暖流,增温增湿C.寒流,降温减湿D.寒流,增温减湿28.图中植被类型的变化主要体现了()A.纬度地带分异规律B.干湿度地带分异规律C.垂直分异规律D.非地带性现象【答案】26.D27.B28.C【解析】试题分析:26.读图可知,①为蒸发,②为水汽输送,③为大气降水,④为地表径流。
人类活动影响最大的为地表径流,故选D。
27.读图可知,图中大陆西岸植被为温带落叶阔叶林,根据陆地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判断该地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洋流自南向北流动,为暖流,暖流对沿岸地区起到增温增湿的作用,故选B。
28.读图可知,图中植被随着海拔高度升高,由阔叶林变化为针叶林,是随着海拔升高,水热条件发生变化所致,属于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故选C。
【考点定位】水循环环节洋流性质及对气候的影响自然带的垂直变化规律【名师点睛】自然地理环境的分异规律包括地带性分布规律和非地带性规律,地带性分布规律分为从赤道向两极分异规律、由沿海到内陆的地域分异规律和垂直地带分布规律。
从赤道向两级分异规律主要表现为自然带东西延伸、南北更替,主要以热量为基础形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