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龙州and越南
- 格式:ppt
- 大小:3.83 MB
- 文档页数:24
解放军女兵亲历对越自卫反击战(二)在前线的日子里随着前方战事的不断推进,我师遵照前指命令,沿龙州-宁明-凭祥-友谊关-浦寨,向中越边境15号界碑方向移动。
部队在开进途中,一路上全是向前线集结的坦克、炮车以及友邻部队的车辆。
坦克与汽车分道开进,整个公路尘土飞扬,后车基本看不清前车,军车一辆接一辆,绵延数公里,场面极为壮观。
因为广西地区为红粘土质,所以汽车后面的尘土都是红色的,沿途两侧近百米的树木、房屋都呈红色,我们的军装、帽子上也落满了红土,连眉毛都是红的,个个都像“红人儿”。
那些天部队几乎每天行军更换驻地,往边境地区靠拢、集结。
全国人民都把揪心的目光投向了南疆,投向剑拔弩张的边陲。
2月26日接前指命令,我师配合55军参加第二阶段攻打谅山的战斗,根据战斗任务的不同,各团陆续受命从15号界碑出境。
这些20岁上下的青涩男儿,剃光了头,给亲人留下遗言,在军旗下宣誓,心里默念着“再见吧妈妈”毅然奔赴战场。
位于广西凭祥以南的谅山,距我边境18公里,四处环山,有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峰数座作为天然屏障,是越南北方通往河内的大门,自古就是军事要地。
我军从正面进攻凉山,只有一条公路,周边尽是山地丛林,越军的王牌军3师就固守在凉山外围的各个山头高地上,俯瞰公路,形成密集的交叉火力,只要我军的机械化部队通过公路就会遭到猛烈打击。
我师的主要任务:控制外围山岭高地,逐个拔点,清扫越军在谅山的所有控制点并在该地区组织防御,保障55军进攻凉山和后撤回国的侧翼安全。
师属481团、483团为军预备队,482团担任穿插到650高地,扫清该地区诸个越军控制点,拿下主峰650,截断凉山守敌退路,阻击越北增援之敌。
我军历来有传统,越是有着光荣历史的部队,越会在重要任务来临时,担任主力打硬仗和恶仗,482团就是这样一支部队。
他的前身是中央苏区特务大队,1930年8月在湖南浏阳组建,1932年扩编为红一军团3师,1937年7月,在陕西富平县改编为八路军120师359旅(著名的南泥湾大生产讲的就是这支部队)这支部队在我军历史上身经百战,屡建奇功,其中大的战役有:1935年3月四渡赤水战役;1935年6月泸定桥守卫战;1939年9月平型关战役;1941年11月黄崖洞保卫战;1948年9月辽沈战役;11月平津战役;1949年4月挥师南下,9月衡宝战役;12月广西战役;1950年2月平而关战斗;53年5月入朝参战;58年5月先后赴甘南、青南、XZ平叛;1962年10月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1967年12月援越抗美作战。
龙州口岸经济阔步前进龙州县位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达184公里,境内有国家一类口岸1个——水口口岸,国家二类口岸1个——科甲口岸以及水口、科甲、那花、布局4个中越边境互市贸易点。
其中国家一类口岸——水口口岸距越南高平省70公里,距离越南高平省复和县城仅10公里,与越南高平省复和县驮隆口岸仅一河之隔,是广西对外四大公路口岸之一,是进入越南及东南亚国家的重要陆路大通道。
目前该口岸已发展成为中越陆路口岸中矿石交易数量最大的口岸之一。
国家二类口岸——科甲口岸,位于龙州县武德乡境内,与越南高平省下琅县瑞华社相接,距离越南高平省下琅县17公里。
那花边贸互市点位于下冻镇那花村,与越南谅山省长定县接壤,距越南谅山省那讷口岸2公里,距离越南谅山90公里,距离高平市70公里,距离越南工业重镇——太原市110公里。
布局边民互市点位于龙州县西南面,下冻镇境内,与越南高平省石安县德龙口岸相连,距龙州县城35公里。
国家实施沿边开放战略以来,龙州口岸经济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迅速,已初具规模,口岸经济在全县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近年来,龙州县紧紧抓住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和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区启动建设等机遇,立足区位特点,把口岸经济作为新的支柱产业来培育,营造良好的经商环境,使口岸经济成了县域经济新的亮点。
特别是2007年以来,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口岸经济发展,组建了口岸经济工作领导小组,由书记、县长亲自担任组长,亲自研究部署口岸经济发展战略,多次带领四家班子领导深入口岸进行调查研究,明确提出了“围绕财税抓边贸,做强做大口岸经济”的总体思路,口岸经济发展高歌猛进。
——进出口贸易一年上一个新台阶。
据统计,2006年我县进出口额达到50614.77万元,同比增长0.32%。
进出口贸易各种税费达万多元,同比增长 %,各口岸出入境人数达254830人次,同比增长7.43%;对外贸易进出口货物384921万吨,同比增长56.41%。
【文化旅游】龙州:底蕴丰厚的养生胜地(下)文︱林淙图︱严造新张诚龙州位于广西西南部,与越南接壤,由于地理偏远,很少见到相关的旅游信息。
正是这份清淡,让笔者关注已久。
初来龙州,与龙州人一起过几日顺其自然、远离都市的从容生活,可以让都市人放慢脚步、放松心情、净化心灵。
这是一个能让人坐下来找到乡愁,让人难忘的好地方,美丽、清新、安静,来到这里,很有返璞归真的感觉。
百年沧桑胡志明展馆和法国领事馆旧址龙州有很多法式建筑,房子比较漂亮,我是第一次见到,由于新奇,就向当地人打听,他们告诉我:“龙州的建筑工人很多都是从越南过来的,而当时越南是法国的殖民地,所以它的建筑风格和法国很相似。
”越南革命者在龙州从事革命活动的旧址共有10 多处,我们首先来到了越南革命者在龙州秘密机关旧址——胡志明展馆。
展馆占地380 多平方米,建筑面积1300 多平方米。
陈列分胡志明主席与中国和龙州与越南革命两部分,陈列图片、图表400 多张,文物60 多件,丰富地展现了胡志明主席及越南革命者在艰苦的革命战争岁月里与中国人民结下的深厚友谊和并肩战斗的历史篇章。
胡志明展馆的开馆,为增强中越两国人民的友谊,起到了积极的教育与引导作用,更是成为中越两国青少年不可多得的革命传统教育基地。
据了解,广西龙州县是越南胡志明主席和越南革命者早期进行革命活动的国外基地之一,从1926 年起,黄文树等一批越南早期革命者就陆续来到龙州县,设立秘密联系站,开展革命工作,胡志明也曾经到龙州县从事革命活动,在龙州留下了越南民族解放同盟会办事处旧址等一批革命遗址、遗迹。
除胡志明主席外,越南领导人黄文欢、黄文树、裴玉成等也亲临龙州领导了越南海外革命活动,先后在龙州镇的南街74 号设立了越南革命秘密机关,在白沙街176 号联络点设“德兴衣服车店”为掩护,在龙江街以车缝为掩护从事革命活动,在下冻那造屯建立临时据点,使龙州成为了越南革命活动大摇篮和坚实大后方。
为了展现这一段中越两国人民并肩战斗的光辉历史,增进中越传统友谊,促进崇左市特色跨国红色旅游事业的发展,龙州县投入人力物力,完成了胡志明展馆的维修和布展工作。
深入挖掘历史文化资源全面促进文化统战工作摘要:龙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其中又以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最为丰富。
与龙州民族文化研究取得的丰硕成果相比,龙州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和开发还未能层层深入。
挖掘与开发龙州历史文化资源,要在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培育文化产业上下功夫,这也正是龙州打造历史文化名城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
通过深入挖掘龙州历史文化资源全面促进文化统战工作的开展,有利于经济发展,有利于民族团结,有利于边疆和谐稳定。
关键词:历史文化资源文化统战文化产业文化遗产文化统战是统战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以优秀的文化资源为思想基础,寻求对文化的认同,实现社会各界民众的最广泛的联合与团结为内容的一种统战工作手段,其中丰富的文化资源是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前提和保证。
龙州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古城,文化底蕴非常深厚。
其中又以历史文化和民族文化资源最为丰富。
在龙州丰富的文化资源中,历史文化资源是我们开展文化统战工作的一座宝库。
以下就围绕如何深挖龙州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和培育文化产业,从而更好地推动龙州文化统战工作的开展来做出一个初步的探讨。
一、龙州历史文化资源及开发情况。
龙州县,一座具有1290多年历史的边关商贸历史文化名城。
历史上因左江便利的交通及地缘优势,成为广西最早对外开放的通商口岸,也是我国与东南亚各国进行文化、贸易交往的重要门户,素有“边陲重镇”、“小香港”之称。
龙州县城三江汇集,左江贯穿县城而过,从县城至响水河段,分布有左江岩画、悬棺崖、紫霞洞、人间仙境等景观,风光让人流连忘返。
龙州壮族天琴艺术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蕴含着浓厚的壮族文化风情,被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授予“中国天琴艺术之乡”的荣誉称号。
除了民族文化独具特色外,龙州历史文化资源也尤其丰富。
龙州起义纪念馆、红八军军部旧址、胡志明展馆、法国驻龙州领事馆旧址、小连城、陆荣廷故居、苏保德衣冠冢、伏波庙、班夫人庙等众多历史文化资源使龙州县成为中央确定的全国12个重点红色旅游区之一。
跨国婚姻中越南新娘的身份建构——以广西龙州县金龙镇民村个案为例杨丽云【摘要】跨国婚姻中越南新娘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身份建构具有独特性.通过对广西龙州县金龙镇民村越南新娘的实证研究发现,越南新娘在日常生活中,经过努力发挥自身优势和打造人际关系,赢得了夫家和邻里认可,建构起了坚实的经济身份和自信的文化身份,顺利融入到当地生活中,成为家庭的重要成员.【期刊名称】《广西社会主义学院学报》【年(卷),期】2017(028)003【总页数】5页(P92-96)【关键词】跨国婚姻;越南新娘;身份建构【作者】杨丽云【作者单位】广西崇左市壮族博物馆,广西崇左5322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C913.13在中国生活着一个特殊的群体,她们被称之为“越南婆”“越南妹”“越南妇女”“越南新娘”“越南媳妇”等,无一例外的都带有“越南”国别。
在人们的刻板印象中,这个群体多有以“骗婚骗财”的污名化角色,数量不在少数。
据了解,中国目前至少有6.5万越南新娘,仅广西就有近4万人,她们生活在中国与越南交界的中国境内。
事实上,除了极少部分越南新娘在商品化利益驱使下从事骗财的交易外,绝大部分越南新娘是义无反顾地嫁给中国男人,默默地生儿育女、相夫教子。
虽然大多数越南新娘在中国生活了多年甚至直到终老,但因她们没有按照中越两国跨国婚姻的法律程序确认,只按照当地民间婚姻习俗嫁入中国,有“事实婚姻”,却无法律保障。
长久身居中国的越南新娘,受中越两国地缘政治的影响,既失去了越南国民身份,也无法得到中国公民身份,成为没有政治身份的边缘人,陷入长久的身份困境。
面对越南新娘的身份认同困境,不少学者从族群认同、身份认同、越南妇女及其子女社会化过程、社会制度排斥性和跨文化适应等视角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在这些研究中,越南新娘多是被动适应社会环境,少有主动进行身份建构,从整体、动态地对越南新娘身份建构进行研究仍为学术空白。
探讨研究越南新娘的整体身份建构不仅能拓宽现有研究空间,还为世人揭开越南新娘适应没有法律身份的日常生活的新一面。
中越边境龙州县越南籍媳妇艾滋病知晓及其影响因素分析Factors associatey with HIV/AIDS-relateC knowlengr among the crrss-borVer Vietuamese wivesin Sino-Vietuamese BorVer张谊6,詹妤婕2,何洋6,黄争魁6,刘洁2,梁冰玉2ZHANG Yl,ZHAN Yc-jia,HEYang,HUANGZhend-nui,LIU Jia,LIANG Bing-yu【摘要】目的了解广西中越边境龙州县越南籍媳妇艾滋病(A ids)知识知晓率及其相关的影响因素,为提高越南籍媳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依托中越边境项目,2012年3—5月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龙州县内越南籍媳妇艾滋病知识情况开展调查,并用Logm/e回归模型分析艾滋病知晓的影响因素。
结果本次共调查44名越南籍媳妇,年龄最小20岁,最大75岁,中位年龄3岁;职业以务农为主、文化程度 以文盲及小学学历为主,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为50.20%,艾滋病病毒(HID)、梅毒和丙肝(HCV)感染率分别为0.96%、2.4%和0.00%。
多因素Logis/e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小于3岁(OR=2.376,75%CI-. 6.936-4.549)、知道艾滋病是传染病(OR=&105,95%C: 2.786~23.585)、通过医生来获得艾滋病相关知识(OR= 4.987,95%CI:7.737-&942)是越南籍媳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的促进因素,而原户籍来自下梁(OR=0.296;95%C:0.I16~0.974)是越南籍媳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的阻碍因素。
结论目前龙州县越南籍媳妇艾滋病知识知晓率仍比较低,应针对其影响因素加强艾滋病知识的宣传和教育,提高艾滋病防范意识,降低艾滋病的感染率。
【关键词】越南籍媳妇;艾滋病;艾滋病知晓率;影响因素【中图分类号】R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9982(2076)05-0457-04DOI:10.I648/j.cddl.issn.1002-9927.2276.05.04龙州县位于广西西南边陲,与越南高平省、谅山省接壤,是贩毒“金三角”的中心位置,也是广西艾滋病疫情严重的县份之一5]。
龙州越战烈士陵园简介
龙州越战烈士陵园位于山东省龙口市,占地20公顷。
1986年10月,陵园正式建成并于同年11月正式向烈士家属宣布开放。
陵园正面矗立着碑林“让贤者长存”,烈士名字
居文碑之上,褒扬伟大英雄完美贞节。
要把铭记广大越战烈士为民族英雄和爱国模范的事
迹凝结起来,使明代三四代烈士在公共内心中科学地占据一个伟大的位置,是为了敬佩烈
士而完成的天大的功绩。
在龙州越战烈士陵园中,有越南烈士纪念碑、烈士雕像、越南烈士纪念馆、烈士家属
墓等。
碑林万历朝位于中央,气势恢弘。
每年,过来拜祭的士兵与民众手拉着手,一路走
到碑林,向英雄们瞻仰、敬礼!陵园大门前,有一根高47.3米的烈士铁柱,是铸死忠的
象征,以此纪念龙州越战烈士的牺牲,感受他们夜以继日的奋斗精神。
在龙州越战烈士陵园中还收藏了大量的珍贵文物,有记录越战的历史的军用物品,武器、装备等,也收藏着许多烈士的胸褐,纪念他们献身国家的无私奉献。
三代烈士为民族
义无反顾,历史书上留下了他们雄情壮志;还有志愿书,记录了烈士愿意为国捐躯的志向,宣示出他们坚定的信念;还有未留影,题上“宁可死也不投降”“死士天下闻”“死而无憾”八个字,代表着不屈不挠不败的精神。
龙州越战烈士陵园用静谧及宁静的气氛传承着烈士们的精神,让人们沉浸于烈士们英
勇的事迹,素朴的陵园是让人思考的重要地方。
它以雄壮的文化气质,和大无畏、神勇的
精神引发人们的回忆,让广大的烈士家属及军人对那段征战的历史有更深的认识,让大家
从中领悟:自由、民主、友爱及爱国必将战胜一切艰难困苦及重重困难。
布局边贸互市点互市点龙州布局边民互市贸易点位于龙州县下冻镇江巷屯,地处水口口岸与那花互市点之间,距龙州县城35公里,与越南高平省石安县德龙口岸相连,距离越南石安县城、高平市、谅山省府分别为19公里、43公里和106公里,是通往东盟国家的重要通道之一。
近年来,为完善布局边民互市点基础设施建设,发挥边贸点应有的作用,促进口岸经济的发展和边民增收,龙州县通过加大招商引资,引进台资企业水口昆仑物流有限公司投资1.5亿元人民币完善布局的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总用地面积约300亩。
其中一期工程项目占地150亩,投资额6000万元,主要建设监管区设施,如联检部门办公楼、货物查验平台、检验检疫熏蒸房、检验检疫现场实验室、智能汽车消毒系统、查验对接房以国门闸口、地磅、监控系统设施以及配备必须的检验检疫仪器设备等。
二期工程项目占地150亩,投资额1亿元,主要建设物流中心、商住楼、宾馆、文化休闲、商品展览中心及相应的辅助设施等。
布局边民互市点位于龙州县西南面,下冻镇境内,与越南高平省石安县德龙口岸相连,距龙州县城35公里。
目前,布局点仅有一间60平方米的边贸管理办公用房,电、柏油路已经开通,但其他的基础设施尚未配套。
2007年布局互市点进出口货物7860吨,同比增长127.3%,其中进口量为5828吨,出口量为2032吨。
进出口成交额1231.54万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4.25%,其中进口额为547.89万元,出口额为683.65万元。
进口的主要货物是木材、砧板等。
出口的主要货物是水果、饲料、啤酒、日用杂货等。
自治区人民政府已批准设立布局互市点,同时下拨了专项建设资金。
为了尽快建好布局互市点,尽早发挥效益,今年以来,我县多次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调查勘测,并根据实地勘测和地形特点初步完成了规划设计图纸。
同时,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引进广西昆仑物流有限公司投资建设,计划在今年6月底可动工建设布局互市贸易市场。
9月6日,记者从市商务局获悉,龙州布局边民互市点已于近日通过自治区验收组验收,布局边民互市贸易点基本符合封闭监管条件,可独立完成各项检查检验任务,符合边民互市贸易点监管要求。
龙州简介古城龙州镇位于广西南部左江上游,处于平而河与水口河的汇合处。
东往南宁连接内地,西出水口通往越南,形势险要,自古有南疆重镇之称。
公元前二二一年,秦始皇统一全国后,龙州隶属象郡。
二千多年来,龙州几经更名,至唐代武德四年(公元六二一年),正式设置龙州。
全镇总面积11.62平方公里,辖有7个社区,耕地面积3763亩,总人口15708人。
近年来,龙州镇凭借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和网箱养鱼,致力于土地开发和招商引资各项工作,促进了全镇经济的快速发展,物质文明、精神文明获得双丰收,1994年至2001年连续荣获县“双文明”建设一等奖,2000年被评为地区“文明乡(镇)先进单位”,2001年被评为地区“财源建设先进镇。
2001年,全镇国民生产总值完成14011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完成2561万元,乡镇企业总产值完成26496万元,财政收入完成958.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971元。
特色经济龙州镇地处左江河畔,左江河水流平缓,温度适宜,很适合搞网箱养鱼。
近年来,龙州镇党委政府充分利用左江资源,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建立了大湾、小湾养鱼基地,目前,全镇网箱养鱼达到了143箱,主要品种有青竹鱼、塘角鱼、河鲶鱼等。
此外,该镇根据本镇既是城镇又是城郊的特点,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农村、面向县城,大力发展城郊型特色农业。
蔬菜主要有日本韭菜、肉芥酸菜等,水果主要有龙眼、荔枝、芒果、葡萄、木菠萝等品种。
旅游指南龙州古城具有两千多年的历史,城西五里将山上的名胜古迹小连城,与凭祥的大连城遥相乎应,这是中法战争时,广西提督苏元春兴建的。
小连城上筑有城堡炮台,主峰城堡宏伟,堡上是炮座,堡下是兵房、药房,全用巨大的青石条砌成。
登上古炮台,纵目远眺,周围群山若隐若现,龙州古城一览无遗,令人留连忘返。
龙州城南的中山公园,园内亭台林立,秀丽多姿,在公园深处,俊奇的天桥,纳青凝翠的望江台,秀丽韵致的听涛亭,把红八军烈士纪念碑衬托得格外壮丽。
在广西与越南接壤的边境线上有一条有着特殊意义的公路,那就是广西中越沿边公路,代号S325。
严格来讲这并不是一个景点,但这条线确是领略、欣赏、品味广西秀美的山水风光和独特的边关风情的极好去处。
广西沿边公路东起东兴市竹山镇大清帝国1号界碑,西到那坡县弄合村,途中经过了与越南接壤的东兴、防城、宁明、凭祥、龙州、大新、靖西、那坡等8个县(市),还连接到了边防连队和检查站,全长725公里。
沿边公路按照三级公路标准设计施工,路基宽7.5米,路面宽6米,沥青路面,设计行车时速30KM,其中53KM过城镇和重要边贸点按二级公路标准修建是一条沿着中越边境国境线修筑的三级公路,于2002年10月正式通车,被誉为“陆地上的千里漓江”“中越边境的小长城”!沿途风光秀丽,连绵起伏的群山和那众多的大小河流交相辉映。
全程为全新泊油路,路况非常好,沿途没有工业,路上机动车很少。
直路,坡道,弯路,山路,处处都是体验自驾车乐趣的最好去处,自驾车感觉特捧。
当你的左边或右边的几十米外就是越南,当你身边的那条河的一半属于越南,当你行车山上的那一边升起的袅袅吹烟竟是越南的村庄,当你穿行于原始森林带,你会融入秘境之中。
来吧,到防城大平坡去冲海浪,到东兴金滩去拾贝壳,到垌中去泡温泉,到边关口岸的考察热闹繁忙的边贸,到311高地体味一下战争……到一个个百里山水画廊中拍摄精美的风光照,到德天瀑布去看世界第二大跨国大瀑布奇观,到通灵大峡谷看看亚热带植被景观,到古龙峡谷群漂流感受刺缴,到壮家吃一餐农家饭,到那坡去感受黑衣壮独特的民族风情,香醇的壮家米酒……请您别忘了回家。
沿边公路两旁风景秀丽迷人,连绵起伏的群山和众多的大小河流交相辉映,向人们展示了富有广西特色的地理形状和自然风光。
不仅如此,在公路经过的城镇,还有许多独特的人文景观。
所以沿边公路建成后就成为广西旅游的一个新亮点,不少自驾车旅游爱好者将这条线路列入出游的计划,不仅是开汽车的自驾,还有那开摩托车的,骑自行车的,特别对于那些自行车发烧一族,更是一条非常著名和经典的骑行线路线路各段里程东兴0-峒中84-板烂170-爱店194-凭祥285-大青山山顶小卖部327-水口373 -硕龙镇458-德天472-岳圩镇514-鬼哭坳539-龙梆镇558-孟麻603-平孟607-念井653-百南675-百省701-弄合725沿边公路沿途主要景点有东兴市地段:东兴口岸,沿边公路零公里,大清国一号界碑,京岛旅游区、金滩,越南小商品城,古榕部落,红树林景区;防城区地段:峒中温泉,峒中口岸、边贸市场,马鞍坳弯路,北风口(著名的顺风坳弯路)。
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有感【实用版3篇】目录(篇1)一、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的背景和历史意义二、遗址现场的景象和历史记忆三、法国领事馆旧址的建筑特点和现状四、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的旅游价值和参观体验正文(篇1)一、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的背景和历史意义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是中法战争期间发生的一次重要战役遗址。
清光绪十一年(1885 年),中法战争后中法两国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开辟龙州为商埠,并准许法国政府在龙州设立领事馆。
这一事件使得龙州成为了中法两国在越南地区进行政治、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
二、遗址现场的景象和历史记忆在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现场,我们可以看到一座古老的铁桥,桥面上铺着铁轨,旁边则是一条已经被岁月洗礼的石板路。
遗址一侧,地面上摆着不少收集来的石条、柱础等,这些都是具有历史记忆的物品,见证了当年的繁荣与战争。
三、法国领事馆旧址的建筑特点和现状法国领事馆旧址是一栋券拱式回廊的洋楼,主体为青砖砌体,一楼地面铺方形青石板。
室内装饰和家具估计是近年新置的,但仍然可以感受到曾经的气派与辉煌。
现在,这里已经成为了一个咖啡馆,游客可以在这里品尝咖啡,感受历史与现代的交融。
四、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的旅游价值和参观体验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作为中法战争的历史见证,具有很高的旅游价值和教育意义。
游客来到这里,不仅可以了解当年战争的背景和历史意义,还可以近距离感受遗址现场的景象和历史记忆。
目录(篇2)一、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的历史背景二、遗址现状与景观特点三、游览体验与感受正文(篇2)一、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的历史背景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位于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记载了中法战争中一场重要的战役。
清光绪十一年(1885 年),中法战争后中法两国在天津签订了《中法会订越南条约》,开辟龙州为商埠,并准许法国政府在龙州设立领事馆。
这一历史事件使得龙州铁桥阻击战遗址成为了研究中法关系的重要实物。
龙州景点旅游推荐龙州县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部,处在中国与越南边境线上,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和独特的民族文化,吸引着众多游客前来探访。
下面将为您介绍龙州县的几个特色景点,让您在旅行中更加愉快。
红山景区红山景区是龙州县最著名的景点之一,位于县城西南20公里处。
这里山青水秀,风景优美,被誉为是桂西南的小瑞士。
景区内有著名的红山瀑布,瀑布高约60米,水势磅礴,令人叹为观止。
您还可以沿着景区内的小路漫步,欣赏周围的山川和田园风光,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落笔峰落笔峰位于龙州县城东南15公里处,是一个以岩石地貌为主的景区。
这里有各种形态各异的岩石,有的像一支执笔的大山,有的像一只神龟,引人入胜。
登上落笔峰俯瞰周围景色,可以一览无余地欣赏到整个龙州县的美景。
岜沙景区岜沙景区是龙州县一处原始自然景观,位于县城以南30公里处。
这里群山环绕,瀑布飞流,水质清澈见底。
岜沙景区内有天然形成的游泳池,水温适宜,是夏日戏水的好去处。
您还可以在这里徒步穿行,感受大自然的宁静与神奇。
龙州民族博物馆龙州民族博物馆位于县城中心,是展示龙州县丰富民族文化的地方。
博物馆藏品丰富多样,展品包括民俗工艺品、服饰、器皿等,展示了壮族、瑶族、苗族等少数民族的传统生活方式和文化习俗。
您可以在这里了解更多关于龙州县的民族文化,增进对当地民族的了解。
松高古村松高古村是龙州县保存完好的一个古村落,距县城约10公里。
这里民居建筑保存完好,仍保留着古朴的建筑风格和传统的生活方式,是体验壮族传统文化的好去处。
您可以在村庄里漫步,感受古老文明的魅力,品味当地的特色美食,了解当地人的生活方式。
以上是龙州县的一些值得推荐的景点,每个景点都有其独特的魅力和特色,希望能为您的旅行增添一些色彩和乐趣。
在龙州的旅行中,您可以欣赏自然风光,体验民俗文化,感受不一样的乡村风情,带走一段难忘的回忆。
愿您在龙州的旅行中收获满满的幸福和快乐!。
龙州县概况发布日期:2009年3月6日文章来源:广西经委基本情况龙州县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南边境,左江上游,东邻崇左县,南接宁明县、凭祥市,东北面与大新县相连,西北与越南接壤,边境线长184公里,辖13个乡镇,其中有5个乡镇与越南谅山、高平两省的长定、石安、广和、下琅、重庆5个县接壤。
是一座有一千二百多年历史的边境商贸名城和通向东南亚的主要通道之一。
全县总面积2317.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41万亩。
龙州县有国家一级口岸——水口口岸,国家二级口岸——科甲口岸,3个边民互市点,具有优越的沿边开放优势。
交通通讯。
目前已开通中国龙州至越南高平国际汽车交通运输业务。
南宁至友谊关高速公路龙州——夏石二级支线公路、龙州至水口口岸二级路正在规划中,全县各乡镇通讯、公路运输网络较为完善。
经济发展目前,龙州县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共有30多家,已基本形成了农副产品加工、冶炼、电力、制药、废旧加工等多个行业,工业化有了一定的基础和规模,全县已经形成了蔗糖、建材等一批主导产业。
蔗糖加工是龙州的支柱产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
龙州要实现"工业强县"的战略目标,必须要抓好糖业的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拉长产业链。
县委、县政府打算全力支持龙州制糖业龙头--南华集团做强做大。
首先,要支持南华集团完善技术改造和扩建工作,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进一步扩大企业生产能力。
其次,要围绕蔗糖综合利用和深加工,支持南华集团投资年产20万吨能源酒精生产线、投资3000万元的甘蔗有机复合肥料厂以及精糖加工等新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加快下游产品开发,把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产品延伸,提高甘蔗资源的利用率,使蔗糖业形成"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生态循环系统。
做好新优势产业的规划,扶持传统优势产业做强做大。
一是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理顺好企业改制后的各种关系,为企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二是协助抓好企业技改工作,鼓励企业扩大市场融资,增强发展后劲,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
龙州旅游景点
龙州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的一个县级市,位于中国西南边陲地区,与越南高平和凉山省毗邻。
龙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
以下是龙州的几个著名旅游景点,供您参考:
1. 龙州起义纪念馆:龙州起义纪念馆是龙州著名的旅游景点之一,位于龙州县城内。
该纪念馆建于 1978 年,是为了纪念龙州起义这一历史事件而建造的。
纪念馆内展示了龙州起义的历史资料和文物,包括起义领导人的手稿、信件、武器等,是了解龙州起义历史的重要场所。
2. 左江风景区:左江风景区位于龙州县内,是广西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左江风景区主要由左江和红水河等组成,景色秀美,江水清澈,是中国南方的一条重要河流。
风景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天生桥、八仙过海、猛虎跳江等,游客可以在此进行漂流、徒步等活动。
3. 龙州丹霞地貌:龙州丹霞地貌位于龙州县内,是中国南方著名的丹霞地貌之一。
丹霞地貌是一种红色砂岩地貌,其特点是红色砂岩、岩溶地貌和丹霞峰林等。
龙州丹霞地貌景区内有许多著名的景点,如丹霞峰、丹霞洞等,游客可以在此进行游览、摄影等活动。
4. 龙州古城:龙州古城位于龙州县内,是中国南方著名的古城之一。
古城建于明代,历史悠久,是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之一。
古城内有许多著名的建筑,如鼓楼、城墙、太守庙等,游客可以在此领略到中国古代城市建设的独特魅力。
总之,龙州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城市,有着丰富的旅游资源和自然景观。
以上是龙州的几个著名旅游景点,供您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