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峰驼常见病的中西医诊断与治疗
- 格式:pdf
- 大小:264.77 KB
- 文档页数:3
采用特异性探针药物法测定双峰驼CYP3A酶活性裴乐;张文彬;哈斯苏荣【期刊名称】《中国农业科学》【年(卷),期】2015(000)016【摘要】【目的】探究双峰驼CYP3A 酶体外活性及其对外源性药物代谢的影响。
【方法】将双峰驼禁食过夜12 h,颈静脉放血处死后,立即于肝门静脉处采集块状肝脏组织,洗去血污称重匀浆后,采用 Ca2+沉淀法制备双峰驼肝微粒体,并通过 BCA法测定其蛋白含量。
同时优化双峰驼肝微粒孵育体系,取不同浓度的双峰驼肝微粒体蛋白悬液(0.016、0.031、0.063、0.125、0.250、0.500、1.000、2.000 mg·mL-1)、不同浓度的探针药物咪达唑仑(MDZ)(7.813、15.625、31.250、62.500、125、250、500、1000µg·mL-1)分别加入到孵育体系中,37℃预孵育5 min后,加入NADPH溶液后再孵育不同时间(0、2、5、10、15、20、25、30 min)。
待反应完全后加入冰冷的甲醇和地西泮(DZP)溶液,涡旋混匀,800µL 全部混合液体经14500 r/min 离心20 min 后,取20µL 上清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HPLC-UV),确定最适底物浓度、最适酶浓度以及最适孵育时间。
分别取浓度为7.813、15.625、31.250、62.500、125、250、500、1000µg·mL-1 MDZ 探针药物溶液20µL 与双峰驼肝微粒体共同孵育15 min 后,以混有内标 DZP 的冰冷甲醇终止反应,采用高效液相色谱紫外检测法测定反应产物1'-羟基咪达唑仑(1'-OHMDZ)的动态含量,计算出部分药物动力学参数。
色谱条件:Sigma-Aldrich/Supelco Discovery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V(乙腈)﹕V(0.01 mol·L-1 PBS缓冲液)=40﹕60;等浓度洗脱20 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0.8 mL·min-1;柱温为30℃;进样量为20μL。
骆驼常见病的治疗措施作者:巴田·伊利亚斯阿依很·喀热木来源:《兽医导刊》 2019年第6期巴田·伊利亚斯阿依很·喀热木/ 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玛纳斯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时代变迁,素有“沙漠之舟”之称的骆驼及其产业已经被社会所认知。
当下骆驼养殖已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在调整农业生产结构、提升农村经济水平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在骆驼养殖过程中,病害的形成与发展对养殖效益有较严重的影响,因此加强骆驼常见疾病的防治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一、传染病1. 炭疽病。
炭疽杆菌能诱发人畜共患急性、慢性传染性疾病,在动物体中能形成荚膜,扩散到外界环境中时,在一定条件作用下可形成芽孢。
炭疽芽孢对环境具有较强的抵抗能力,在土壤或水内的存活时间大约10 年。
炭疽病是人畜共患的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夏季是高发季节,不同年龄段的骆驼均可染病。
病畜突然倒地死亡、天然孔出血、凝血不良等是主要特征。
针对炭疽病的防治措施有:1)针对炭疽疫区以及受威胁地区的易感家畜,建议每年注射炭疽芽孢疫苗。
针对有炭疽或疑似炭疽致死的尸体,不可剥皮而食用,应及时进行烧毁或深埋处理。
2)治疗:多采用青霉素治疗,肌肉注射200 万IU,2 次/d。
2. 骆驼脓肿病。
头颈、肩、腿以及蹄部到皮下或淋巴结或深层组织出现以脓肿为特征的地方性流行病,胃结核棒状杆菌是病原。
骆驼的身体不同位置经常出现大小不等的脓肿,严重影响骆驼的生长,一些骆驼喜卧,直至死亡。
针对本病的防治措施有:日常加强饲养,一经发现患病时应及时隔离治疗,针对脓肿可以采用手术排脓处理操作,反复冲洗。
青霉素、磺胺类药物针对早期症状不明显病畜有一定疗效。
二、瘤胃鼓气结合诱发因素对本病进行分析,有原发性与继发性之分。
原发性瘤胃鼓气发病较急促,左腹部鼓胀,叩诊时为鼓音,按压时有疼痛,病畜食欲下降甚至拒食。
瘤胃鼓气在发病早期,胃肠蠕动能力增强,后期减弱,甚至消失。
山地双峰壹号纯驼乳十问十答(1)双峰壹号纯驼乳对糖尿病患者有什么帮助?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虽不能完全根治,但长期饮用可以减少部分胰岛素注射量。
对于1型糖尿病患者,坚持喝纯骆驼奶一年,可以逐渐减少降糖药的用量,最后脱离降糖药。
(2)为什么说双峰壹号纯驼乳对糖尿病康复有帮助?这是由驼奶中的营养成分决定的。
驼奶中的胰岛素含较高,每毫升驼奶中含有52个微量单位的胰岛素。
驼奶中含有一种富含半胱氨酸的类胰岛素蛋白质,可以帮助降血糖且不被胃酸吸收。
驼奶中含有一定量的降糖功效因子,能够对糖尿病的血糖水平以及血清中的其他成分起到调节作用,如胰岛素、类胰岛素蛋白、乳铁蛋白等,这些天然成分协同组合,对控制糖尿病及并发症,发挥着靶向性的综合作用。
从医学角度出发,认为骆驼为了适应恶劣的环境,加上吃含盐植物。
吃香草,是驼奶富含胰岛素活性成分的原因。
(3)双峰壹号纯驼乳是如何解开高血压的魔咒?驼奶可以做到深层免疫调节,可以消灭一部分高血压的致病因,驼奶能够调节脂代谢紊乱,降低血脂,阻止高血压的发生。
高血压的产生与人体年龄的增长的衰老有极大的关系,而驼奶中具有高含量的维生素C,具有很好的抗衰老效果。
(4)对牛奶过敏、能喝双峰壹号纯驼乳吗?可以,适合对牛奶过敏的人群使用。
驼奶特别适合对牛奶过敏的人群饮用,而且比牛奶更有益健康,维生素含量是牛奶的三倍。
骆驼奶中含有大量的磷对促进婴幼儿的大脑发育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驼奶中含有大量活性钙,利于人体吸收,能增强骨骼、牙齿,减少骨骼萎缩病的发病率,促进婴幼儿和青少年的智力发展和身体发育。
(5)世界上有拿驼奶治疗肾病的吗?有。
在蒙古国戈壁阿尔泰省贝格尔,有一所双峰驼乳肾病疗养院,它是世界上少数几个应用骆驼乳和酸骆驼乳,进行肾病治疗和科学研究的工作机构之一。
该疗养院每年接待350-400名世界各地的肾病患者。
(6)双峰驼乳肾病疗养院是如何利用驼奶治疗肾病的?在贝格尔双峰驼乳肾病疗养院里,主要用双峰驼乳来进行肾病的治疗。
双峰驼肝脏弥漫性脂肪瘤的发现及其与微量元素关系的探讨马卓;刘宗平;陈怀涛;杨德兵
【期刊名称】《畜牧兽医学报》
【年(卷),期】1995(26)1
【摘要】1991~1992年,在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和甘肃省民勤县双峰驼肝
脏发现一种罕见的脂肪瘤。
眼观,这种脂肪瘤呈大小不一的结节状,弥漫分布于整个肝脏。
镜下,它由成熟的脂肪细胞和少量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其间夹杂变性、坏死的肝细胞。
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该肿瘤主要发生于荒漠和半荒漠草原全年放牧的双峰驼,发病率高达27.6%。
病变肝组织的元素分析发现,Cu含量明显降低,且Fe与Cu含量呈强负直线相关(r=-0.710),表明该肿瘤的发生与低Cu有关,这种低铜可能是由于高Fe所引起的。
【总页数】6页(P87-92)
【关键词】双峰驼;脂肪瘤;肝脏;微量元素
【作者】马卓;刘宗平;陈怀涛;杨德兵
【作者单位】甘肃农业大学兽医系,内蒙古阿拉善右旗巴温兽医站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47.4
【相关文献】
1.双峰驼肝脂肪瘤的病理研究 [J], 陈化兰;朱宣人
2.双峰驼肝脏弥漫性脂肪瘤初报 [J], 马卓;杨得兵
3.双峰驼肝脏中微量元素的检测 [J], 陈明月;孙龙杰;蔡葵蒸;王峰;宋浩然;陈春蓉
4.双峰驼肝脏弥漫漫性脂肪瘤的发现及其与微量元素关系的探讨 [J], 马卓; 刘宗平; 陈怀涛; 杨德兵
5.肝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CT影像学表现与病理类型关系探讨 [J], 程维蓉;许培霞;杨惠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双峰驼感染魏氏梭菌与溶血性曼氏杆菌的防治
张学虎;宋福超;兰喜;张勇
【期刊名称】《中国草食动物科学》
【年(卷),期】2024(44)1
【摘要】2022年5月以来,甘肃省某养驼场的部分驼羔先后出现阵咳、呼吸急促、步态摇摆等症状,个别伴有腹泻,并在短期内连续死亡。
经现场调查及临床检查后,初步怀疑为细菌性病原感染所致。
为探明病因并控制病情,现场采集发病驼羔血清及
鼻拭子进行实验室检测;同时对病死驼羔进行解剖观察,无菌采集内脏组织及肠内容
物进行实验室检测。
剖检发现,病死驼羔胃肠道及肺脏组织病变较为明显;镜检可见
革兰阳性菌和革兰阴性菌;实验室检测发现,魏氏梭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核酸呈阳性。
表明驼羔发病是由于感染了魏氏梭菌和溶血性曼氏杆菌引起的。
通过采取紧急免疫、隔离治疗、消毒灭源等综合措施后,驼羔病情逐步好转,养驼场恢复了正常生产。
【总页数】5页(P63-67)
【作者】张学虎;宋福超;兰喜;张勇
【作者单位】张掖市动物卫生监督所;甘肃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中国农业科学院兰
州兽医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4.4
【相关文献】
1.獭兔源溶血性链球菌与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的诊断与防制
2.魏氏梭菌分离与鉴定及羊魏氏梭菌病防治
3.一例黄牛魏氏梭菌和巴氏杆菌混合感染的诊断
4.小尾寒羊魏
氏梭菌、腐败梭菌、巴氏杆菌和附红细胞体混合感染的诊疗报告5.马鹿沙门氏菌、巴氏杆菌及魏氏梭菌混合感染的诊治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2020年第08期骆驼被喻成“沙漠之舟”,骆驼奶具有非常好的保健功能。
但在骆驼养殖过程中,疾病治疗措施进行简要介绍。
1寄生虫病该病主要由疥螨寄生而造成皮肤结节、皮炎以及痂皮。
主要症状表现为:优先发生在(颈部、腹部)等皮肤较薄的地方,之后会全身蔓延。
在早期骆驼没有明显的痒感,之后会出现溃烂、粗厚的痂等,患病骆驼会出现脱毛、躁动不安以及痒感强烈的特征,会对骆驼的休息与采食造成很大影响。
而骆驼在冬春季节脱毛过多容易冻死。
对此,可用0.05%的蝇毒磷溶液对棚圈进行喷洗。
锥虫可以寄生于体内的组织器官与血液中进行无性繁殖,主要的传播媒介为吸血昆虫,除此之外,注射器械的消毒不严格也极易传播锥虫病。
感染骆驼会出现贫血、进行性消瘦等现象。
可用拜耳205,17m g/kg ,将其配置成10%的溶液,进行颈静脉注射。
若骆驼病重还需要补液,增强骆驼自身的抵抗能力。
2传染病该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病,可分为急性与慢性两种。
布氏杆菌病的传播途径有很多种,由病畜以及携带该病菌动物的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等途径。
该病的主要特点是睾丸肿大、肌肉酸痛、流产等。
应对病畜进行强制隔离并做好污染物的消毒工作和个人防护工作。
布氏杆菌可在干燥土壤中存活数月左右,能在水中、乳制品中存活数周,但对化学药剂等十分敏感,几分钟或20m i n 以内就可杀死。
使用物理或消毒剂也能杀死病菌,例如使用3%的漂白粉水溶液。
该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病菌在动物体内可形成荚膜,如果在外界散播,会形成芽孢。
炭疽病也是人畜共患病,经常发生于春季与夏季,且不分年龄骆驼都有发病的可能。
该病的传染途径有很多,例如病畜的消化道、伤口、受到污染的水源、土壤、吸血昆虫等。
其患病的主要特征是患畜的天然孔出血等。
如果发现疑似病例则需要及时将疫情上报给兽医部门,不能解剖。
可用青霉素或磺胺噻唑对患畜进行治疗。
破伤风梭菌是该病病原,该病多发于剪毛、消毒不彻底等情况。
破伤风的潜伏期1~2周,发病早期骆驼精神沉郁,头颈伸直且出现采食与饮水障碍,患畜呼吸急促,耳直尾举极易遭受惊吓。
双峰驼妊娠早期外周血浆中孕酮和雌二醇含量的变化及妊娠诊
断
李永海
【期刊名称】《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年(卷),期】1989(000)003
【摘要】本试验用放射免疫分析测定了妊娠早期母驼外周血浆中孕酮、17β—雌二醇的含量,并根据本试验的资料对应用血浆孕酮浓度进行早期妊娠诊断的方法作了分析.结果表明,母驼妊娠早期孕酮水平在配种后第4天开始升高,怀孕头一个月内的峰值为10.59±8.43ng/ml;配种当天17β—雌二醇的水平为12.11±4.44pg/ml,第2天降为8.39±8.92 pg/ml(n=8),但第4天又回升到配种当天的水平,这种现象在其它动物少见。
根据配种后第16天的血浆孕酮水平进行妊娠诊断,检出妊娠的准确率达100%。
判定标准为1.0ng/ml,即≤1.0ng/ml 者为未孕。
>1.0ng/ml 者为怀孕。
【总页数】7页(P76-82)
【作者】李永海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牧医系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
【相关文献】
1.波尔山羊发情周期和妊娠期外周血浆中孕酮、雌二醇和睾酮的浓度变化 [J], 赵伟;王公金;徐晓波
2.血β-HCG及孕酮、雌二醇、CA-125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 [J], 雷娜
3.西农萨能奶山羊妊娠期外周血浆孕酮,17β—雌二醇和皮质醇的变化 [J], 黄群山;武浩
4.青海半细毛羊发情周期不同时期外周血浆中17β—雌二醇和孕酮含量测定 [J], 张寿;王应安
5.血β-HCG及孕酮、雌二醇、CA-125在早期异位妊娠诊断中的价值 [J], 雷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骆驼传染性咳嗽的原因及治疗方法【常见问题】骆驼传染性咳嗽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有哪些?
【专家解答】
病原:传染性咳嗽的病原可能为骆驼肺炎链球菌,其形态特点与人肺炎链球菌相似,带荚膜,常成对排列,不运动,革兰氏染色阳性。
该菌在骆驼可复制出本病,对豚鼠、小鼠及犊牛有致病力,但对家兔、羔羊及仔猪无致病性。
症状:传染性咳嗽的主要症状为患病动物表现咳嗽,清晨起立及牵引时咳嗽加剧,呼吸加快。
体温41.5℃~42℃,口渴,食欲减退,反刍停止。
淋巴结特别是颈部的淋巴结、肩胛前淋巴结及腹股沟淋巴结肿大。
后肢常跛行。
驼毛蓬乱,容易疲倦,迅速消瘦。
病程为1~2个月。
传染性咳嗽可视为一种急性全身性败血性疾病,在疾病发展过程中由于发生支气管肺炎而伴以咳嗽等呼吸道症状。
剖检病变主要以消瘦、淋巴结炎,胸腔、腹腔积液,胃肠道黏膜卡他性炎为主要特征。
诊断:取病驼肺、心、血等制成涂片,用瑞氏法染色镜检。
如发现成双排列,形似瓜籽仁,尖端向外,具有荚膜的细菌,便可以作出初步诊断。
确诊还需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动物接种试验沙漠的温柔与
残暴。
防治方法:
(1)加强护理,预防受寒。
(2)对病驼试用青霉素等抗生素或磺胺药物治疗。
【本人结语】骆驼传染性咳嗽是一种死亡率高达50%的传染性疾病,在蒙古的双峰驼曾有报道,具体的病因和疾病症状,它的诊断和防治方法等,上文本人已经都为您做了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2021年第02期骆驼养殖过程中,一些常见病会严重制约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当前养殖工作的进行中,加强对常见病的防治意义重大。
能够促进骆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保证食品安全。
1传染病炭疽病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种传染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病,同时是一种慢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能出现和传染。
且不同年龄阶段的骆驼都能患病。
患病后,骆驼会出现凝血不良、天然孔出血等情况。
对该病的防治,要做好炭疽芽孢疫苗的注射,可以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
另外,对该病的治疗一般肌肉注射青霉素,对病死骆驼,要做好无害化处理,不可食用。
胃结核棒状杆菌是造成骆驼脓肿病的主要病原,该疾病会造成骆驼的头颈、肩、腿等部位或是其淋巴结等深层组织出现以脓肿,该疾病是一种较为严重的传染病,在患病之后,骆驼的全身各个部位会出现大小不一的脓肿,影响骆驼的正常生长,严重时还可能导致死亡。
针对这一疾病的防治,在日常养殖过程中要做好饲养工作,提高骆驼自身的抵抗力和免疫力,一旦发现患病病例,要及时采取隔离和治疗措施。
结合脓肿,需采取手术排脓的手段,对患病初期的骆驼,运用青霉素、磺胺类药物效果比较好。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急慢性传染病。
该病会经过消化道、呼吸道、流产胎儿等传染,会造成骆驼关节疼痛、肌肉酸痛,孕期骆驼流产等情况,一旦出现疑似病例需要尽快采取隔离和防治措施。
对该病的防治是需采取免疫措施,严重病例要及时扑杀淘汰的措施,治疗过程中,可选择四环素、链霉素等药物,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2常见病瘤胃臌气是一种常见病,对该病的防治要结合诱发因素做好疾病的分析,该病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
原发性发病急,左腹部鼓胀,按压有痛感,食欲下降直至废绝。
初期患病骆驼的胃肠蠕动能力增强,后期减弱,甚至消失。
随着病情进展,疼痛症状增强,心律加速。
继发性瘤胃臌气,食欲显著下降,胃肠蠕动能力减弱,胃肠功能紊乱,会出现间断性腹泻、便秘的情况。
防治过程中要注意做好饲养管理,不要让骆驼采食过多能引起瘤胃臌气的草料,治疗过程中注意排气,可采用手术治疗,可运用鱼石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