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林市2018年重点建设项目及重大前期项目计划
- 格式:xls
- 大小:355.00 KB
- 文档页数:42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实施细则的通知榆政办发〔2018〕52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榆林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实施细则》已经2018年市政府第4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6月29日榆林市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详细规范全市范围内公共资源交易行为,促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的健康发展,提高公共资源配置效率和效益,根据国家发改委、工信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环保部、住建部等14部委《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管理暂行办法》(第39号令)、《陕西省公共资源交易管理办法》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条本市行政区域内通过公共资源交易平台从事公共资源交易的活动,适用本实施细则。
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本实施细则所称公共资源交易,是指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和被授权的组织所有或者管理的,涉及公众利益、公共安全,具有公有性、公益性的资源交易活动。
本实施细则所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是指经省、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具备实施统一的规则标准、开放共享的交易系统和规范透明的运行机制,为市场主体、社会公众、行业监督部门等提供公共资源交易综合服务的统一体系。
第四条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应当坚持公共服务职能定位,遵循开放透明、资源共享、高效便民、诚实守信和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
第二章组织管理第五条市级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由“一委一办一中心”构成(统称为市公共资源交易运行服务机构)。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榆政办发〔2018〕6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榆林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3月1日榆林市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新型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抓手,也是建设陕甘宁蒙晋交界最具影响力的城市的重要途径。
按照十九大关于新型城镇化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根据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深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16〕47号)、省发改委等部门《关于印发<陕西省推进“三个1亿人”城镇化实施方案的通知>》、省发改委关于《陕西省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实施方案》(陕发改规划〔2017〕1551号)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方案。
一、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一)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革。
全面放宽重点群体落户限制,促进农村学生升学和参军进入城镇人口、在城镇就业居住1年以上和举家迁徙的农业转移人口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落户。
各县市区要制订完成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在城镇落户的实施方案,确保进城落户人员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权利、履行同等义务。
坚决取消购买房屋、投资纳税等不合理的落户限制。
督促各县市区逐步为居住证持有人落实榆林市实施《居住证暂行条例》办法中第三十条、第三十一条规定应当为居住证持有人提供的基本公共服务和享受的便利项目,逐步实现“一证通”,确保居住证领取门槛不高于中省标准、享受的各项基本服务和办事便利不低于中省标准。
1概述1.1建设项目的特点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靖边能源化工园区一期启动项目是延长石油集团依托靖边县资源优势,按照煤气油综合利用、一体化开发的要求建成的大型化工项目。
主要以煤、气、渣油为原料,建设180 万吨/年甲醇(全部为中间产品、不外销)、60万吨/年甲醇制烯烃、150 万吨/年渣油催化裂解、2×30 万吨/年聚乙烯(30万吨/年LLDPE 装置和30万吨/年HDPE装置)、2×30 万吨/年聚丙烯(30万吨/年PP1线、30万吨/年PP 2线)、9 万吨/年MTBE 和4 万吨/年丁烯-1联合装置等8 套主装置,以及配套的公用工程设施、辅助工程设施、环保设施等。
项目占地面积约为4km2,工程投资273亿元。
现有一期启动项目DCC装置在实际操作中,乙烯、丙烯产品产量未能达到原设计产能,乙烯产量减少约17%,丙烯产量减少约13%,此现状造成DCC装置分离单元操作偏离、局部系统产生瓶颈的同时;下游聚乙烯产品装置长期低负荷运行,且其中乙烯产量短缺问题尤为突出,针对次现状进行了填平补齐工程。
陕西中圣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于2017年2月编制了《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靖边能化园区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一期启动项目填平补齐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填平补齐工程中建设内容主要为建设180万吨/年甲醇及下游60万吨/年DMTO、30万吨/年LDPE/EV A,30万吨/年PP,配套建设公用工程与辅助设施。
陕西省环境保护厅于2017年6月27日以陕环批复[2017]283号文予以该项目进行了批复。
由于填平补齐工程目前刚开始建设,预计于2021年下半年投入试运行期,2022年下半年正式投运生产,在填平补齐工程投运前的这几年期间(2018年~2022年)下游聚烯烃产品装置仍处于长期低负荷运行。
导致企业DCC装置及下游聚烯烃装置不但系统波动大、不利于生产的长周期平稳运行,不能充分利用现有投资使效益最大化。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榆林国际马拉松赛总体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8.24•【字号】榆政办发〔2018〕61号•【施行日期】2018.08.2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体育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2018榆林国际马拉松赛总体方案的通知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2018榆林国际马拉松赛总体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8月24日2018榆林国际马拉松赛总体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2016-2020年)》,全力推进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协调发展,中国田协、省体育局、市政府决定举办2018榆林国际马拉松赛。
为做好各项筹备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阳光榆林·阳光体育”为主题,充分展示我市城市建设和经济社会发展成就,广泛宣传我市历史文化和独特资源,促进体育与文化、旅游、科技、会展深度融合,不断提升榆林城市影响力。
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节俭办赛”的原则,全力做好2018榆林国际马拉松赛的承办工作。
二、赛事概况(一)主办单位中国田径协会、陕西省体育局、榆林市人民政府。
(二)承办单位陕西省田径协会、榆林市体育局、榆阳区人民政府、榆林高新区管委会。
(三)赛事项目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5.5公里迷你马拉松、3公里亲子跑。
(四)赛事规模全程马拉松2000人,半程马拉松3000人,迷你马拉松4500人,亲子跑500人,总人数控制在10000人。
(五)比赛时间2018年9月16日(星期日),上午7:30鸣枪起跑。
(六)比赛路线1.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途径:世纪广场(长城南路,起点)→长城南路(顺行)→人民中路(全幅)→北大街(全幅)→南大街(全幅)→榆阳中路(顺行)→榆阳西路(顺行)→滨河南路(全幅)→滨河北路(全幅)→望湖西路(全幅)→长城北路(逆行,过环城北路后全幅)→榆溪路(全幅)→红石峡旅游专线(全幅)→迎宾大道(顺行,迎宾大道与麻地湾路交叉口变为逆行)→文化北路(全幅)→人民西路(顺行)→常乐路(全幅)→青山东路(全幅)→文化南路(顺行)→柳营西路(全幅)→建榆路(顺行)→康安路(顺行)→文化南路(顺行)→沙河路(全幅)→明珠大道(顺行)→榆溪大道(全幅)→北环西路(逆行)→桃李路(全幅)→建业大道(全幅)→明珠环路(全幅)→北西环路(全幅)→朝阳桥(折返)→朝阳路(全幅)→明珠大道(顺行)→榆溪大道(全幅)→长城南路(顺行)→滨河南路(全幅)→榆阳西路(顺行)→长城南路(顺行)→世纪广场(长城南路,终点)。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正文:
----------------------------------------------------------------------------------------------------------------------------------------------------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事业单位:
《榆林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已经市四届人大七次会议审议批准,现予印发,请遵照执行。
榆林市人民政府
2020年5月19日
附件:1.目录
2.榆林市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2-1.十一、榆林市2020年重点建设项目计划
3.榆林市2020年重大前期项目计划
3-1.十二、榆林市2020年重大前期项目计划
4.榆林市2020年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
4-1.十三、榆林市2020年市本级政府投资项目计划
——结束——。
横山县正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资源整合项目单项工程质量认证建设情况汇报材料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横山县正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正和煤矿二0一九年十二月正和煤矿资源整合项目建设情况汇报一、项目概况正和煤矿位于横山县城东直距约39km处,行政区划隶属榆林市横山区殿市镇管辖,属私有企业。
项目生产区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09°29′8.7″,北纬37°58′39.4″。
项目区交通以公路为主,横山至子洲三级公路从本矿南部通过,向北约10km 与鱼(河堡)—定(边)公路相接,经殿市向西约30km到横山区与榆(林)—靖(边)高速公路相接,交通运输条件较为便利。
矿井井田面积5.297 km2,保有储量5.91Mt,可采储量3.94Mt,建设规模为60万吨/年,服务年限5.1年。
矿井开采煤层为3号煤层,煤层平均厚度1.7m,倾角平缓,赋存稳定;井田地质构造简单,总体构造形态为走向南北单斜层,倾角1-3。
区内未发现有较大断裂、褶皱及岩浆侵入,瓦斯含量低,煤层易自燃,煤尘有爆炸危险性;水文地质类型“中等”,设计矿井正常涌水量18m3/h,最大涌水量25m3/h,现在矿井实际涌水量10m3/h,煤层顶底板稳定,开采条件良好。
正和煤矿于2011年3月建井,初建规模0.3 Mt/a,2013年建设规模变更为0.6 Mt/a。
截至目前,正和煤矿资源整合项目矿建、土建、安装工程全部完成,安全避险“六大系统”建成投入使用。
2019年7月12日,矿井进入联合试运转。
二、项目设计情况2009年我矿委托榆林市榆神煤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横山县正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开采设计》、《横山县正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安全设施设计》,并进行施工图设计。
2013年委托榆林市榆神煤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编制了《横山县正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开采设计(变更)》、《横山县正和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煤矿煤炭资源整合实施方案安全设施设计(变更)》。
榆林市部分资源发展情况榆林市部分资源发展情况20多年来,榆林能化基地构建起以煤油气盐开发为基础,电力、化工为主导的产业体系,建成了国家重要的煤炭基地、煤电基地、氯碱基地、煤化工基地和世界最大的金属镁、兰炭生产基地,成为国家四大煤化工产业示范区之一。
2018年,榆林市原煤、原油、天然气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12.4%、5.6%、10.3%,煤制烯烃、煤制甲醇、金属镁、兰炭产量分别占全国总产量的7.3%、4.8%、48%和86.3%,榆林已成为全国知名的能源大市、工业强市。
1.原料煤作为全国第二产煤大市,榆林市拥有全国储量最大的优质煤,54%的国土面积含煤,煤炭预测储量2720亿吨,探明储量1490亿吨,占全国探明储量的12%,属特低灰、特低硫、特低磷、中高发热量的优质动力煤、环保煤和化工煤,其中神府煤田是世界七大煤田之一。
截止2018年底,全市共有生产和建设煤矿约233处(根据收集到资料统计),产能45275万吨/年,建成了大柳塔、哈拉沟、榆家梁、锦界、柠条塔、红柳林等一批千万吨级现代化矿井。
近年来榆林市逐渐形成了以煤气化为龙头而发展的煤制天然气、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二甲醚、煤制乙二醇等代表产业。
煤炭资源就地转化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煤炭利用率,相较于沿海地区有巨大的资源、成本优势。
2.兰炭榆林是我国兰炭产业的发源地和目前最大的生产基地。
全市兰炭及涉兰企业共124户,其中榆阳区9户、横山区1户、神木市49户、府谷县62户、佳县3户,建成产能6934万吨/年,约占全国总产能的60%。
以兰炭项目批复75户、建成产能5309万吨;以金属镁项目批复24户、建成产能905万吨;以活性炭、高岭土、石灰等项目批复25户,建成产能720万吨。
单炉10万吨以上炉型145台、产能1558万吨,7.5万吨465台、产能3376万吨,5万吨及以下520台,产能2000万吨。
2018年兰炭下游产业电厂有61户、装机容量249万千瓦;金属镁46户,产能85.5万吨、产量42万吨;电石27户、产能352万吨、产量283万吨;铁合金33户、产能123万吨、产量77万吨;煤焦油企业6户、产能260万吨、产量315万吨。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10.12•【字号】榆政办发〔2018〕74号•【施行日期】2018.10.1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榆政办发〔2018〕7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榆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细则(试行)》已经2018年9月10日市政府第8次常务会议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榆林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0月12日榆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细则(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背景依据为进一步优化提升全市营商环境,加快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增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工作的规范性和指导性,不断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限,提高审批效率,依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的通知》(国办发〔2018〕33号)、《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和<陕西省优化提升营商环境2018年工作要点>》(陕政办发〔2018〕36号)、《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陕建发〔2018〕238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市实际,特研究制定《榆林市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实施细则(试行)》(以下简称《实施细则》)。
第二条总体要求按照中省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优化营商环境的部署要求,坚持立足实际、精简整合、高效便民的原则,对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础设施等工程建设项目审批进行全流程改革,覆盖行政许可等审批事项和技术审查、中介服务、市政公用服务及备案等其他类型事项,努力构建科学、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和管理体系。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违法建设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8.01.08•【字号】榆政办发〔2018〕1号•【施行日期】2018.01.0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榆林市违法建设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榆政办发〔2018〕1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榆林市违法建设治理实施方案》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结合当地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月8日榆林市违法建设治理实施方案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发〔2016〕6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五年行动方案的通知》(建规〔2016〕142号)和《陕西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陕西省城市(含县城)建成区违法建设专项治理工作五年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陕建发〔2016〕257号)精神,全面整治我市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和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内的违法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有关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落实中省市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尊重、顺应城市发展规律,用五年左右时间,以我市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和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为重点,按照“统一领导、多级联动、属地负责、行业自律、拆控并重、尊重历史、综合治理”的思路,全面开展存量违法建设治理工作,坚决遏制新增违法建设。
二、工作目标(一)全面摸清我市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和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存量违法建设的底数,建立台账,制定截止2020年的违建治理计划和实施方案。
(二)查处榆林中心城区城市建成区和各县市区城市建成区内存量违法建设,建立健全违建治理机构,按时完成违法建设整治任务。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的通知榆政办发〔2018〕8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关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已经2018年11月2日市政府第1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榆林市人民政府办公室2018年11月14日关于支持现代农业发展若干政策(试行)为鼓励市内外企业、其他经济组织和个人投资农业项目,进一步提高农业对外开放水平,增强招商引资效果,促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农业转型升级和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努力把榆林打造成全国知名的现代特色农业基地。
根据相关政策法规,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政策。
一、扶持对象在榆林市行政区域内投资、注册、纳税,信用记录良好、符合区域农业产业发展导向的涉农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及其他经济组织。
二、扶持方式(一)支持农产品加工业发展1.对符合我市农业产业发展且用地集约的农产品加工项目用地要列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优先安排园区用地;以农、林、牧、渔业产品初加工为主的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所在地土地等别相对应《全国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
2.对新引进固定资产(厂房、设备)一次性投资3000万元(含)—1亿元以下的农产品加工项目,按照不超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10%给予企业补贴;企业自纳税之日起,前2年按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100%给予奖励,后3年按缴纳企业所得税和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的50%给予奖励。
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榆林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1.15•【字号】榆政发〔2019〕4号•【施行日期】2019.01.1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引进外资正文榆林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榆林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的通知榆政发〔2019〕4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榆林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已经2019年1月11日市政府第1次常务会议研究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榆林市人民政府2019年1月15日榆林市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试行)为贯彻落实市委四届五次全会精神,以区域最优政策吸引国内外客商来榆投资,着力构建多元发展、多极支撑的现代产业新体系,加快实现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市实际,特制定本政策。
一、适用范围本政策适用于依法在榆注册、纳税、入统,有健全财务制度,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实行独立核算的企业在榆投资建设符合《战略性新兴产业分类(2018)》(国家统计局令第23号)、《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关于印发《新产业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统计分类(2018)》的通知(国统字〔2018〕111号)]中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新材料产业、生物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新能源产业、节能环保产业、数字创意产业、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新型生活性服务业等我市优先发展产业项目,以及环保、安全、主要工艺技术和装置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的轻纺、兰炭、金属镁等我市传统特色优势产业升级改造项目。
本政策不适用于各类财政性投资项目,慈善性、公益性捐赠项目,风电、光伏发电项目,煤炭开采和洗选项目,石油和天然气开采项目,已配置矿产资源的项目,房地产项目,不符合我市相关规划的项目,国家产业政策、环保政策、生态政策禁止和限制的项目,《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关于印发《市场准入负面清单(2018年版)》的通知(发改经体〔2018〕1892号)]禁止准入类项目,以及被列入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联合惩戒黑名单企业投资的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