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18鸟
- 格式:ppt
- 大小:2.60 MB
- 文档页数:15
18鸟教教事例一【教课目的】1.掌握文章脉络及梁实秋散文小品的风格。
2.理解状物散文托物言志的特色,领会作者对鸟的生计和命运的情思。
【教课重难点】理解状物散文托物言志的特色,领会作者对鸟的生计和命运的情思。
【学法指导】掌握“物”的特色 ,理清“情”的脉络 ,体察作者的写作企图。
【教课过程】一、导入新课回想诗歌中鸟的形象:①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②感时花溅泪 ,恨别鸟惊心。
③蓬山此去无多路 ,青鸟殷勤为探看。
④春无踪影谁知 ,除非问取黄鹂。
⑤细风燕子斜 ,小雨鱼儿出。
大自然桃红柳绿 ,充满欢喜 ,充满灵气 ,活力勃勃。
而梁实秋笔下的鸟却带给人悲苦 ,这是什么原由呢?就让我们一同品读梁实秋的散文小品《鸟》。
二、作者简介梁实秋 (1903—1987),台湾卓有成就的文学研究家、翻译家 ,同时也是被台湾尊为“散文一代宗师”的小品散文大家。
他的散文小品 ,广涉人生世态 ,内容丰富 ,或回想旧事、记述个人经历 ,或叙写家庭生活、念书生涯 ,或忆念故土、发财国之思 ,或描绘社会相貌、文化风俗 ,作品风趣典雅 ,雍容大度 ,舒徐自在 ,神韵浓烈。
三、整体掌握文章第一部分 (1~2 段):写自己爱鸟而感觉到鸟的愁闷。
第二部分 (3~5 段):生动细腻地描绘了鸟动听的鸣叫和优美的形体,表达了对鸟的赏识、喜爱之情。
第三部分 (6~7 段):写鸟在带给人愉悦的同时也给人悲苦 ,以及此刻很难看到鸟。
四、问题商讨1.作者写了哪些鸟?明确:作者其实不限于写某一种鸟,文中写到了杜鹃、麻雀、喜鹊、乌鸦、猫头鹰、白鹭等,有家养的 ,有野外的 ,更多的是“不有名的小鸟”。
2.请同学们轻声读课文,整理出描绘鸟的声音、外形的词语。
这些词语在感情色彩上有什么共同特色?表达了作者如何的感情?明确:声音:洪亮、嘹亮、圆润、和睦。
外形:俊秀、斑斓的花彩、玲珑饱满、细瘦而不枯瘠、丰腴而不肥胖、秾纤合度、临风顾盼、高踞枝头。
这些词语:都是褒义词 ,表达了作者对鸟浓浓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