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两河流域的城市
- 格式:ppt
- 大小:1.43 MB
- 文档页数:54
历史“古代两河流域”学生姓名授课日期教师姓名授课时长0.5小时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在上海高考与会考的要求均为A,识记程度,难度系数1,常出现题型为选择题或地图填空题。
2.楔形文字与《吉尔伽美什》在上海高考与会考的要求均为A,识记程度,难度系数1,常出现题型为选择题。
3.《汉穆拉比法典》在上海高考与会考的要求均为A,识记程度,难度系数1,常出现题型为选择题。
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是指亚洲西部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流经的区域,基本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共和国境内。
古希腊人称之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两河流域是古代巴比伦文明的发源地。
古巴比伦文明其存在时间从公元前6000年到公元前2世纪,是人类最早的文明。
由于这两条河流每年的泛滥,所以下游土壤肥沃,富含有机物和矿物质,但同时该地气候干旱缺水,所以当地人公元前6000年就开始运用灌溉技术,灌溉为当地带来了大规模的人力协作和农业丰产。
经过数千年的演化,美索不达米亚于公元前2900年左右形成成熟文字、众多城市及周围的农业社会。
2.楔形文字楔形文字是古代苏美尔人创造的象形文字,又被称为“钉头文字”,是迄今为止被发现的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古代两河流域最主要的文化成就。
【拓展】:楔形文字是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苏美尔人所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在其约3000年的历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统,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
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
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3.《吉尔伽美什》《吉尔伽美什》是目前已知世界最古老的英雄史诗。
它早在四千多年前就已在苏美尔人中流传,经过千百年的加工提炼,终于在古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19世纪-前16世纪)用文字形式固定下来,成为一部巨著。
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两河流域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两河流域文明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
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关于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的相关文章,希望对你有帮助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这个文明的中心大概在现在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一带,北部两河流域文明古称亚述,南部为巴比伦尼亚。
而巴比伦尼亚北部叫阿卡德,南部为苏美尔。
这一带远古时期居住着许多种族,是干旱区域,但下游土地肥沃,很早就发展了灌溉网络,形成以许多城市为中心的农业社会。
两河流域是世界上文化发展最早的地区,为世界发明了第一种文字——楔形文字,建造了第一个城市,编制了第一种法律,发明了第一个制陶器的陶轮,制定了第一个七天的周期,第一个阐述了创造世界和大洪水的神话。
至今为世界留下了大量的远古文字记载材料(泥版)。
两河流域,是指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发拉底河(Euphrates)之间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Mesopotamia,希腊文,意为“两河之间”,现伊拉克境内)。
北接亚美尼亚高原,南临波斯湾,东与西伊朗山脉为界,西与叙利亚草原和阿拉伯沙漠接壤。
新月沃地是指两河流域及附近一连串肥沃的土地。
两河流域的定期泛滥,使两河沿岸因河水泛滥而积淀成适于农耕的肥沃土壤。
包括今日的巴勒斯坦、约旦河、叙利亚、两河流域,由于在地图上好像一弯新月,所以美国芝加哥大学的考古学家詹姆斯布雷斯特德(James Henry Breasted)把这一大片的土地称为“新月沃地”。
新月沃地上有三条主要河流,约旦河,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共约40~50万平方公里。
早期高度文明历史学家把从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3000之间的苏美尔文明称作“早期高度文明”,这一时期的文化有乌鲁克文化与杰姆代特奈斯尔文化,一方面,这一时期各苏美尔城邦都已经存在,苏美尔人的文字也已经存在,但是这段时期的历史仍然很不清楚,原因可能有多个方面的,比如考古发现的不充分,或者文明刚刚起步之时,本身尚未进行系统的历史记载等。
《古代两河流域》灌溉农业,生存之道《古代两河流域:灌溉农业,生存之道》在人类文明的长河中,古代两河流域的文明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而支撑这一文明发展的重要基石之一,便是灌溉农业。
古代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大致位于现今的伊拉克境内。
这里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气候炎热干燥,年降水量相对较少。
然而,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两条大河却穿流而过,为这片土地带来了生机与希望。
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下,灌溉农业应运而生。
早期的居民们逐渐认识到,仅仅依靠天然降水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求。
于是,他们开始尝试利用河水进行灌溉。
起初,这种灌溉方式可能还比较简单粗糙,或许只是在河边挖掘一些浅沟,将河水引至附近的农田。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不断积累经验,灌溉技术也日益精进。
为了更有效地灌溉农田,人们修建了复杂的灌溉系统。
其中包括运河、水渠、水坝等设施。
运河宛如一条条巨大的血管,将河水输送到更远的地方;水渠则如同毛细血管,将水精准地分配到每一块农田;而水坝则起到了调节水流、蓄水防洪的重要作用。
这些灌溉设施的修建,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投入,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组织能力和技术水平。
灌溉农业的发展,为古代两河流域带来了丰富的物产。
这里种植的农作物种类繁多,其中小麦、大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
充足的粮食供应,不仅满足了人们的温饱需求,还为社会的发展提供了稳定的基础。
同时,灌溉农业也促进了其他产业的兴起。
例如,由于粮食有了剩余,人们开始发展畜牧养殖业,饲养牛、羊、猪等家畜。
丰富的农产品还为手工业提供了原材料,推动了纺织、酿酒、制陶等行业的发展。
然而,灌溉农业并非一帆风顺,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和挑战。
长期的灌溉导致土地盐碱化问题日益严重。
由于河水含有一定的盐分,在灌溉过程中,水分蒸发后,盐分便留在了土壤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土壤中的盐分不断积累,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古代居民们尝试了各种方法,如休耕、轮作等,但效果并不十分理想。
古巴比伦是现在的哪个国家古巴比伦王国(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公元前729年)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
距今约5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古巴比伦王国是四大文明古国(四大文明古国分别是中国、古巴比伦、古埃及、古印度)。
四大古国文明的意义并不在于时间的先后,而在于它们是现代文明的起源地。
古巴比伦文明是两河流域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河流域文明还包括苏美尔文明、阿卡德文明、亚述等重要组成部分。
它的首都位于今伊拉克境内巴格达以南幼发拉底河畔。
东经4425,北纬3233。
巴比伦王国有世界八大奇迹之一的巴比伦空中花园。
古巴比伦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大致在当今的伊拉克共和国版图内。
在公元前3000年左右,这里的人们建立了国家,到公元前18世纪.这里出现了古巴比伦王国。
美索不达米亚是古希腊语,意为两条河中间的地方,故又称为两河流域。
两河指的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
巴比伦(Babylon)是世界著名古城遗址和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它位于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以南90公里处,幼发拉底河右岸,建于公元前2350多年,是与古代中国、印度、埃及齐名的人类文明发祥地。
巴比伦意即神之门,由于地处交通要冲,神之门不断扩展,成为幼发拉底河和格里底斯河两河流域的重镇。
公元前2022年至公元前1000年曾是西亚最繁华的政治、经济以及商业和文化中心,这里还曾是古巴比伦王国和新巴比伦王国的首都。
古巴比伦城垣雄伟、宫殿壮丽,充分显示了古代两河流域的建筑水平。
幼发拉底河自北向南纵贯全城,城内的主要建筑埃萨吉纳大庙及所属的埃特梅兰基塔庙,高达91米,基座每边长91.4米,上有7层,每层都以不同色彩的釉砖砌成,塔顶有一座用釉砖建成、供奉玛克笃克神金像的神庙。
据说,这就是《圣经》中耶和华变乱人们的语言,致使人们未能造成通天的巴别塔。
城内古建筑精华之一的女神门,高12米、宽近20米,门墙镶嵌着形象生动的釉彩动物图案,还有被称为世界七大奇迹的空中花园,引人注目的人与狮子搏斗的石刻雕像。
古代两河流域笔记摘要:1.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及历史背景2.两河流域的文明发展3.楔形文字的发明与传播4.两河流域的城市建设与法律制度5.两河流域的农业社会与灌溉网络6.两河流域对世界文化的贡献正文:古代两河流域位于今天伊拉克境内,是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之间的区域。
这个地区被称为“美索不达米亚”,意为“两河之间的地方”。
古代两河流域是人类历史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其文化发展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两河流域的文明发展过程中,楔形文字的发明与传播具有重要意义。
楔形文字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大约出现在公元前3200 年左右。
这种文字是用楔形的符号刻画在泥板上的,用于记录商业、行政、宗教等各方面的信息。
楔形文字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交流与进步,为后来的各种文字体系奠定了基础。
两河流域的城市建设与法律制度也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这一地区的城市规划相当先进,其中最著名的城市包括巴比伦、亚述和苏美尔等。
这些城市拥有完善的城市设施,如城墙、护城河、市场、神庙和宫殿等。
在法律制度方面,两河流域的法律体系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早的成文法体系之一。
这些法律涉及了刑事、民事、商事等多个方面,为后来的法律制度发展奠定了基础。
两河流域的农业社会与灌溉网络也是其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一地区的土地肥沃,但由于气候干燥,需要发展灌溉网络来保证农业生产的顺利进行。
古代两河流域的灌溉系统非常发达,其中包括了运河、水井、水车等设施。
这些灌溉设施不仅保证了粮食产量,还促进了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总之,古代两河流域对世界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这一地区的楔形文字、城市建设、法律制度和灌溉网络等方面的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提供了重要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