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意伤害罪教材
- 格式:ppt
- 大小:4.57 MB
- 文档页数:24
刑法原理与实务精品课程之案例教学辩论与讨论案例一、辩论案例案例一:王成江故意伤害案被告人王成江,男,20岁,春江市人,汉族,系春江市体育学院武术系学生,住该学院学生宿舍北楼227房间。
某年11月5日晚9时许,王成江邀其同学张强、郭玲、吴文英、王文建、张严五人一起去本市广华区人民东路87号波音练歌房内唱歌娱乐,在包房内唱了使几分种后,点歌机坏了,几人欲离开歌厅,在结帐前厅,歌厅服务员吴圆圆、赵玉等人上前阻挡,要求王成江等人付80元的包间费,王听后非常不满,认为收费太高,只愿付半价。
此时,正在该练歌房会友的被害人张学平(该市吴桥派出所民警)出面干涉,并自称是歌厅老板的朋友,认为王成江等人应付80元包间费,一分也不能少。
为此,张、王发生争吵。
为防止事态扩大,王成江的同学张强劝住了王成江,并主动付了80元的包间费。
王成江心中仍觉不满,在往外走时,对张学平说:“我记住你了,咱们走着瞧。
”张听后,挡住了王的去路,王成江推了张一把,要其让开,张学平即拽住王成江的上衣,问其想干什么,两人拉扯互殴过程中,张学平用左手掐住王成江的脖子,将其按在吧台边的凳子上,用右手打王成江后脑两拳,情急之下,王持随身携带的水果刀向后各刺中张胸、腹部一刀。
致张的心脏被刺破,急性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王作案后,乘他人忙于送张到医院急救之机,打了一辆出租车,匆忙离开波音练歌房,未敢回学院,躲在前进立交桥下呆了一夜。
一大早,他向同宿舍的倪庆柱打了电话了解张学平的伤势情况,倪庆柱劝其自首,王成江说:“我现在心里乱得很,也很害怕,你能到前进立交桥西来接我吗?”倪庆柱答应马上就到,让王在原地等他。
正值倪庆柱要出门时,其班主任老师王辉同公安人员恰巧到宿舍抓捕王成江,倪便同公安人员一同到前进立交桥西,将在此等候的王抓获归案。
在侦查过程中,王成江在公安机关审讯过程中,只承认扎了张学平一刀,至于扎中何部位自己也不清楚,但医院诊断证明及春江市公安局刑事科学技术鉴定书均证实被害人胸部、腹部各有一处刀伤,均系上钝下锐的单刃锐器所致,致命伤为刺中胸部的一刀,被害人系因心脏破裂,导致急性失血性休克死亡。
案例分析指导用书刑法案例一、刑法的基本原则和适用范围-----董某组织淫䆏表演案本体围绕罪刑法定原则、刑法的空间效力和时间效力知识点等展开,对于解决扩张解释和类推适用刑法分则条文的界限以及刑法适用范围中的疑难问题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案情:2013年,中国公民董某伙同m国公民蔡某等人,由董某寻找模特,再由董某通过互联网发布人体模特私拍摄影信息,并招募参与私拍活动的摄影者,租借公寓或预定宾馆客房作为拍摄场地,安排模特分场次提供摄影者拍摄,在拍摄过程中要求模特按照摄影者的需要,全裸、暴露生殖器以及摆出各种挑逗的姿势,至2017年底案发时,董某和蔡某获利400余万元。
2014年,董某和蔡某发现“代孕”市场很有市场前景,于是竭力怂恿部分模特为特人提供“代孕服务”。
两人将模特介绍给专门的代孕公司。
由客户提供精子、卵子,借用模特的子宫怀孕生子。
同时,两人积极的将其手头掌握的客户信息提供给代孕公司,从2014年到2017年底,两人共介绍25位模特从事代孕服务,向代孕公司公司出售客户信息300条,共获利30余万元。
其中出售信息费达5万余元,「2015年刑法修正案(九)施行前提供200条,获利4万元」。
2015年蔡某还在m国诱骗两男两女,将其中两名男子卖至t国的渔船做奴隶,得款6万余元,将两女卖给中国境内的人贩子刘某(在逃),得款12万元。
答题要点:1.模特的行为属于淫䆏表演,董某和蔡某多次安排一个模特和一个摄影者“一对一”的裸拍,属于组织特人进行淫䆏表演的行为。
本案中模特进行全裸、暴露生殖器以及摆出各种挑逗的姿势,无论是根据社会一般观念,还是根据司法解释的具体规定,具有明显的淫䆏性;尽管“裸拍”一对一的进行,但是不影响表演行为的认定。
将此行为解释为淫䆏表演,属于扩张解释,而非类推适用,因此两人的行为构成组织淫䆏表演罪。
2.董某和蔡某介绍模特出租子宫的行为不构成组织出卖人体器官罪,“代孕”只是一种”出租“子宫的行为,出租不同于出售,将出租解释为出售是类推定罪量刑,所以两人的行为不构成组织出售人体器官罪。
第五课做守法的公民思维导图核心笔记1、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2、违法的原因:缺乏规则意识,法律观念不强【注意】这里仅从个人角度谈违法原因,这个答案其实是不完善的。
因此可以结合下一节《预防犯罪》整合出这个问题:青少年容易违法犯罪的原因有哪些?①个人方面:道德水平低;法治观念淡薄;不能自觉抵制不良诱惑;不能明辨是非、交友不慎等。
②家庭方面:家庭的缺失;父母的溺爱;父母疏于管教等。
③学校方面:学校管理不到位,对学生关爱不够等。
④社会方面:社会存在不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如网吧经营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等。
3、行政违法行为有哪些:谎报险情、破坏铁路封闭网、殴打他人等行为都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政违法行为。
4、民事违法行为有哪些: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5、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6、犯罪的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刑事违法性、应受刑罚处罚性7、诉讼的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俗称“民告官”)、刑事诉讼8、我国有哪些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9、什么是诉讼: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
(或称:打官司)10、诉讼的作用(地位):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重点知识记忆1、法律的规范作用是什么?(重要性)①法律为人们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
(指引作用)②法律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评价作用)③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2、违法行为包括哪几类?【说明】这一块单独画张图会更清晰,至于如何区分,主要看处罚。
可以参考P48相关链接和P54相关链接,把以下句子画好线,常见的处罚已用红色标记出。
案例编号:1 (社会危害性大小的判断)郭力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一、案情简介:被告人郭力,女,二十二岁,××市郊区人民法院干部。
郭力在任××市郊区人民法院刑事审判庭内勤工作期间,于一九八三年五月二十八日,对本院会计谎称:检察院要求退还自己原来经手的张立也等四案的款项,并于当月三十日,凭会计原给郭出具的收据,领取了这四案案款一千一百九十四元。
二十天以后,经会计向检察院查问,并无退款之事。
在法院领导找郭谈话后,领导于六月二十三日让郭交出所保管的案款,郭即从办公桌内取出一千一百九十四元交给领导,同时,交出郭所保管的其他案款七百二十元。
分文不差。
但郭供认在六月四日至交款前曾挪用过案款三百元。
一审法院认为,郭力采用谎言欺骗方法,使本单位会计产生错觉,从而“自愿”把款交给行为人,且诈骗数额达一千二百一十四元,数额较大,构成诈骗罪。
根据刑法第一百五十一条之规定,对郭力判处有期徒刑三年。
被告人郭力不服,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认为,郭取回案款只是为了取得对案款的保管权,“花用方便”,主观上不具有将案款据为已有的故意。
从客观上看,郭将取回的这笔案款和所保管的其他案款七百二十元一起放在办公桌内,并未归为已有。
郭明知郊区检察院还存有她亲笔签名的收款手续。
因此,不可能把这笔案款归为已有。
郭虽然从中挪用过三百元,但时间只有二十天。
时间短,数量少,并在交出案款前已经补还,国家未受损失。
鉴于郭挪用之案款不属于刑法第一百十十条规定的特定的款物;亦未将挪用之款作非法使用,且情节显著轻微,社会危害不大,因而不构成犯罪。
二、问题:郭力的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案例编号:2 (社会危害性大小的判断)魏忠国、赵芳云的淫乱行是否构成犯罪被告人魏忠国,男,四十四岁,新疆乌什县林业站秘书。
一九八三年六月八日因殴打他人曾被行政拘留十天。
被告人赵芳云,女,二十九岁,陕西省扶凤县人。
一九八一年盲流到新疆。
被告人魏忠国、赵芳云于一九八三年七、八月间,先后在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某营招待所和阿克苏地区第一招待所,冒充夫妻姘居。
目录第一部分身边的法律一、法律教材(一)保护未成年人的主要法律 (2)(二)未成年人的主要权利 (2)(三)未成年人的基本义务 (3)(四)未成年犯管教所与未成年犯管教所管教对象 (3)(五)未成年人犯罪能否被判刑 (3)(六)不满18岁的未成年人盗窃他人财物,是否构成犯罪 (3)二、案例定格(一)一念之差成罪犯——切莫贪图小便宜 (4)(二)系列攀扒楼房案告破未成年人犯罪引人深思 (4)(三)我不想再犯罪——一名刑满出狱人员的心声(采访实录) (6)三、请你断案(一)多大年龄应办身份证? (7)(二)15岁时实施了抢劫行为,要负刑事责任吗? (8)(三)刘某的行为属于正当防卫吗? (8)(四)未成年人犯罪会判死刑吗? (8)第二部分身边的经济一、宝泉岭分局介绍 (9)二、宝泉岭局名优企业风采(一)九三油脂有限公司 (10)(二)宝泉岭酱业有限公司 (13)(三)宝泉岭肉业有限公司 (16)一、法律教材(一)保护未成年人的主要法律有哪些?我国未成年人享有的合法权利分别规定在不同的法律当中,主要有:1、宪法。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其他法律关于未成年人各项权利的规定,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据。
比如宪法第四十九条关于"婚姻、家庭、母亲和儿童受国家的保护","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的规定,是未成年人在家庭中享有的各项合法权利的根据;宪法第四十六条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的规定,是未成年人享有的受教育权利的根据。
2、未成年人保护法。
1991年9月4日通过的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部对未成年人的各项合法权利进行专门保护的法律。
它具体规定了保护未成年人的指导思想、保护内容、保护工作的原则,对未成年人的合法权利予以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的方法与内容,以及各种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法律责任,是一部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利的基本法。
第1篇导语:近年来,随着法治观念的普及,越来越多的民众关注法律问题。
罗翔作为我国知名法学专家,以其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复杂的法律问题通俗易懂地呈现给观众。
本文将结合真实案件,以罗翔为例,探讨一些常见的法律常识。
一、真实案件一:故意伤害案案情简介:甲、乙两人在街头发生口角,甲一怒之下拿起路边的水果刀刺向乙,导致乙受伤。
经鉴定,乙的伤势构成轻伤二级。
法律常识:1. 故意伤害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
2. 自首: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
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
3. 刑事赔偿: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赔偿法》第三十七条规定,因故意犯罪而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
二、真实案件二:盗窃案案情简介:丙、丁二人共同盗窃某商场价值人民币5万元的商品。
案发后,二人被公安机关抓获。
法律常识:1. 盗窃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盗窃公私财物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 共同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对于共同犯罪,应当按照各共同犯罪人的犯罪行为分别处罚。
3. 赔偿损失: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
三、真实案件三:交通肇事案案情简介:戊在酒后驾驶机动车,撞倒行人甲,导致甲受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