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哪边, 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又送春归去。若到江南赶 上春,千万和春住。
鲍浩然:诗人的朋友。 水是眼波横: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山是眉峰聚: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 眉眼盈盈处:山水交汇处。
1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什么诗?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这首词在写法上有什么独到之处?请以次的上片为例作具体分析
相送情无限,沾襟比散丝。
(1)这首诗属于——。表达了送别朋友时——的感情。(2分) (2)本诗都笼罩着一个“雨”字。试赏析颔联围绕“雨”来写
景抒情的妙处。(4分)
(1)(2分)五言律诗(答“近体诗”也得1分); 依依不舍(或感伤)。
(2)(4分)围绕“雨”字,写细雨湿帆,帆湿而重。以叠音词 “漠漠”的无声来写船行的缓慢;归鸟入雨,飞行而迟,以叠音词 “冥冥”写雨中归鸟的模糊迷蒙,这帆重鸟迟的客观景物全然是打 上诗人主观感情烙印的物象,诗人寓情于景,抒发了送别朋友时的 依依不舍的心情。
送魏二 王昌龄
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 忆君遥在潇湘月,愁听清猿梦里长。 (1)第二句中的“凉”字用得好,好在哪里? (2)这首诗在艺术构思上虚实结合,请对这种艺术手法及 其作用作简要分析。
(1)“凉”不仅写出了秋风秋雨中身体上感受到的寒冷,更写出了此时因朋友 分离而倍感凄凉的内心感受。
(2)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在一个空中飘散着橘柚香气的清秋的日子里,诗 人在靠江的高楼上设宴为朋友送别,然后在秋风秋雨中送友人上船。这两句是 写眼前实景。后两句诗人以“忆”字为行人虚构了一个典型的旅夜孤寂的场景: 在不久的将来,朋友夜泊潇湘之上,一轮孤月高照,恐难成眠,即使诗暂时入 梦,两岸猿啼也会一声一声闯入梦境,使他无法摆脱愁绪。这两句是虚拟,月 夜泊舟已是幻景,梦中听猿,更是幻中有幻。这样整首诗虚实结合,借助想象, 拓展了表现空间,扩大了意境,使诗更具朦胧之美,深化了主题,更有助于表 现惆怅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