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思维导图(——3课)
- 格式:doc
- 大小:1.01 MB
- 文档页数:4
1919第二次 鸦片战争八国联军 侵华战争1905十年内战1919五四 运动1949新中国成立1921国民党一大 黄埔军校成立新民主主义革命中共 成立19241927第一次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京国民 政府成立 南昌起义 内战开始19371931 九一八事变 东北三省沦陷1934 1935 遵义会议1936 会宁 会师1945 长征全民族战争(第二次国共合作)七七事变中共七大 日本投降 重庆谈判1946解放 战争1840 18941860甲午中 日战争鸦片 战争1856190019世纪60至90年代洋务运动戊戌变法18981884新疆设 立行省废除科举五四运动中华民 国成立1915新文化运动18511864太平天国 运动1911 辛亥革命1912中国近代史线段图近代民族工业: 世纪 年代产生, 后,出现“ ”。
代表实业家: 。
社会习俗: 后,剪辫、易服饰、改礼节。
教育:1、第一所新式学堂: 创办的 ;2、第一所大学: 时期设立的 ;3、 年,废除 。
新闻出版:1、存在时间最长的报纸:《 》;2近代第一个也是最大的出版社: 。
文学:1、鲁迅:代表作:《 》、《 》;2、茅盾:被誉为 ,代表作:《 》、《 》、《 》。
音乐:1、聂耳:《 》、《 》; 2、冼星海:《 》。
绘画:1、齐白石:擅长画 ;2、徐悲鸿: 主义,《 》《 》。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列强侵华史一览表★中国近代化进程一览表(探索史一览表)★新文化运动(学习)宣传与《》宣传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北伐战争五四运动中共成立时间:年;导火索:;主力:;中心:;口号:、、。
第二阶段:6月5日以后,主力:;中心:;成果:初步胜利(撤曹、陆、章;释放学生;拒绝在合约签字)性质:的爱国运动。
五四精神的内涵:忧国忧民、热爱祖国、积极创新、探索科学的爱国主义精神。
意义:登上历史舞台;的开端;推动了的传播。
成立的条件:①干部条件、思想基础:后的传播;先驱:;成立的标志:年月日,的召开。
八上历史思维导图全书第一章古代史1.1 古代文明概述•文明的定义和特征•世界上的古代文明1.2 中国古代文明•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夏朝、商朝和周朝的特点和贡献1.3 埃及文明•埃及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法老王国的特点和贡献1.4 希腊文明•希腊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影响•希腊城邦制度的特点和希腊哲学的贡献1.5 罗马文明•罗马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发展•罗马帝国的特点和罗马法的贡献第二章中世纪史2.1 罗马帝国的分裂•西罗马帝国和东罗马帝国的兴衰•罗马帝国分裂对欧洲的影响2.2 暗黑时代的兴起•欧洲的小国和伯爵制度•教堂和封建主义的影响2.3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的背景和目的•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影响2.4 文艺复兴•文艺复兴的起源和发展•文艺复兴对艺术和科学的影响第三章近代史3.1 大航海时代•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原因•大航海时代对世界的影响3.2 商业资本主义的兴起•商业资本主义的定义和特征•工业革命和资本主义的关系3.3 法国大革命•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和导火线•法国大革命的影响和启示3.4 第一次世界大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参战国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的影响3.5 二战和冷战•二战的起因和参战国家•冷战时期的对峙和影响第四章当代史4.1 地球村的形成•电信技术的发展和全球化的影响•国际合作与经济发展4.2 科技革命•信息技术和生物技术的发展•科技革命对社会的影响4.3 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影响•可持续发展和绿色发展的探索4.4 领导力与国际关系•领导力的重要性和培养•国际关系的发展和未来走向以上是八上历史思维导图全书的内容概要,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目录细化第一单元: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虎门销烟1839《南京条约》1842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26—1860两半社会进一步加深8火烧圆明园《天津条约》1858《北京条约》1860沙俄割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第3课:太平天国运动1851—186413金田起义1851永安建制1851定都天京1852《天朝田亩制度》天京事变1856《资政新篇》1856天京陷落1864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第4课:洋务运动19c60s—19c90s学习技术洋务派20“自强”“求富”北洋舰队在山东威海卫全军覆没宣告洋务运动失败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两半社会大大加深24《马关条约》1895旅顺大屠杀门户开放政策1899三国干涉还辽第6课:戊戌变法1898又称百日维新、维新变法、维新运动学习制度维新派28公车上书1895《时务报》《国闻报》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的签订1900—1901完全沦为两半社会32义和团运动《辛丑条约》1901第三单元: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38中国同盟会和三民主义1905《民报》第9课:辛亥革命191142黄花岗起义1911武昌起义1911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立19124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2第11课:北洋政府的统治与军阀割据50“宋案”导致二次革命1913复辟帝制导致护国战争1915—1916军阀割据第四单元:新民主革命的开始第12课:新文化运动1915学习思想文化56《青年杂志(〈新青年〉)》第13课:五四运动1919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59“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第14课:中国共产党诞生192163中共一大1921中共二大1922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1923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第15课:北伐战争192670中共三大1923中国国民党会议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1924第一次国共合作黄埔军校七一五政变和四一二政变1927东北易帜1928国民党统一全国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75南昌起义1927“八七会议”1927秋收起义1927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1928古田会议1929毛泽东《星星之火可以燎原》土地革命毛泽东当选主席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1934—193681湘江战役1935遵义会议1935会宁会师1936第六单元: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九一八事变1931华北危机1933一二·九运动1935西安事变193686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193791淞沪会战1937第二次国共合作1937南京大屠杀1937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96台儿庄战役1938武汉会战1938万家岭大捷第三次长沙会战1941豫湘桂战役第21课:敌后战场的抗战100平型关大捷1937《论持久战》百团大战1940第22课:抗日战争的胜利1945104汪精卫投敌1940“皖南事变”1941大生产运动中共七大1945第七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第23课:内战爆发1945—1949110重庆谈判和“双十协定”1945解放区军民自卫反击战第24课: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114土地改革与《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千里挺进大别山1947三大战役1948.9—1949.1渡江战役1949.4京张铁路1909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的发展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120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短暂的春天→萧条发展)“三座大山”荣氏兄弟民国自由平等新风尚近代中国社会变化不平衡(4个)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125教育(洋务→甲午→百日维新,费八股文1902→废科举统一学制1905)《申报》1872《新青年》《狂人日记》齐白石徐悲鸿《义勇军进行曲》《黄河大合唱》解放区的文艺作品(5个)《白毛女》《定军山》1905《歌女红牡丹》1931《渔光曲》Tips:类似于思维导图,看着事件回忆内容,可在纸上涂写,自由空间大。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思维导图
一、引言
- 历史的定义和意义
- 本节课的重点:思维导图的使用和历史知识的整理
二、什么是思维导图
- 思维导图的定义和特点
- 思维导图的历史背景
- 思维导图的作用和优势
三、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
- 思维导图的基本构造
- 思维导图的规则和原则
- 思维导图的步骤
四、为什么要使用思维导图
- 提高学习效率
- 帮助整理知识结构
- 开启创造性思维
五、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概述- 课程目标和重点
- 教材内容和章节划分
六、历史的意义和影响
- 历史的定义和意义
- 历史对社会和个人的影响
- 历史对文化和价值观的塑造
七、历史研究的方法
- 口述历史
- 文献资料和史料的研究
- 考古学和实物研究
八、历史的时间顺序和分期- 年代和公元的概念
- 中国历史的分期
- 世界历史的分期
九、历史研究中的主要问题- 传统观点与新观点的对立- 历史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历史人物的评价和争议
十、历史思维的培养
- 分析问题的能力
- 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
- 创造性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十一、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的思维导图
- 思维导图的使用方法
- 思维导图的构建过程
- 思维导图的展示和分享
结论:
- 思维导图是一种强大的工具,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整理和理解历史知识。
- 八年级上册历史第一课的思维导图可作为学习和备考的重要参考工具。
- 历史的研究和思考能够培养我们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对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欣赏八年级上册历史复习知识点★第1课鸦片战争1.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19世纪上半期,英国完成了工业革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推销工业品,掠夺中国廉价的工业原料。
2.英国向中国走私鸦片的直接原因:为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
3.虎门销烟:时间:1839年,林则徐被道光帝派往广州进行禁烟。
经过:1839年6月,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二百多万斤鸦片,在广东虎门海滩当众销毁。
意义:这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显示了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领导这场斗争的林则徐,成为民族英雄,这次活动成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4.(第一次)鸦片战争发生时间:1840-1842年。
5.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 2100万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6.鸦片战争影响:①中国从封建社会逐步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中英《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7.启示:落后就会挨打!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1.第二次鸦片战争时间:1856-1860年2.第二次鸦片战争目的: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
3.主凶:英法联军,帮凶:美俄。
4.列强侵华罪行:①英法联军:占领北京后抢劫并火烧圆明园。
②俄国: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共割占了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一百五十多万平方公里。
③美国:华尔的洋枪队,镇压中国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
5.太平天国运动:①爆发时间、地点、领导人:1851年,洪秀全在广西金田村领导太平天国运动②定都:1853年占领南京改为天京,定为都城,建立起与清朝对峙的政权。
③抗击洋枪队:A:1860年,李秀成指挥的青浦大捷,大败洋枪队。
B:1862年在慈溪战斗中,洋枪队头目华尔被击毙。
★第三课收复新疆1.阿古柏入侵新疆:(1)时间:19世纪60年代(2)支持者:英国、俄国2.左宗棠收复新疆: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军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