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美术下册
- 格式:docx
- 大小:27.35 KB
- 文档页数:24
六年级美术下册总复习资料
一、绘画基础知识
1. 调色知识
- 主要颜色有红、黄、蓝
- 复色是由两种或多种主要颜色调和而成的
- 次色是由主要颜色与相邻的次要颜色调和而成的
2. 基本画法
- 线条:可以分为直线、曲线、折线等
- 形状:可以分为圆形、方形、三角形等
3. 透视法
- 透视是通过线条和明暗的变化来表现远近关系的方法- 透视法包括正透视、倒透视和斜透视
二、绘画技巧
1. 素描技巧
- 素描是通过明暗来描绘对象的形状和质感
- 描绘明暗要注意光源的位置和角度
2. 水彩画技巧
- 水彩画是一种用水调和颜料制作的绘画方法
- 在水彩画中,要掌握颜色的层次感和渐变效果
3. 平面构成技巧
- 平面构成是指在二维空间上组合各种形状和色彩来表达主题和情感
- 可以通过巧妙运用对比、重复和层次来达到平面构成的效果
三、艺术欣赏
1. 名画欣赏
- 欣赏一些著名的绘画作品,了解艺术家的创作思想和技巧
- 注意观察画面中的色彩运用、构图和细节呈现
2. 国画欣赏
- 欣赏中国传统国画作品,了解其独特的表现方式和艺术价值
- 注意观察画家的笔墨运用和意境表达
3. 素描欣赏
- 欣赏各种类型的素描作品,了解不同题材的素描技巧
- 注意观察作品的线条运用和明暗表现
以上是六年级美术下册的总复资料,希望能够帮助你顺利完成复。
祝你研究进步!。
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人教版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美术六年级下册教案篇1一、基本情况本期担任六年级二个班的美术教学。
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学习美术的方法,具有浅显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能力,能很快理解老师所讲授的美术知识,有部分学生还参加了美术特长班。
但也有少数学生懒得带学习工具,没考试压力而不学。
二、教材分析本册内容包括绘画、工艺、欣赏三部分。
工艺即实用美术,它是本册教材的重点,主要内容有参观券、邮票、标志、海报、板报、居室、拼盘设计。
欣赏部分本册安排的也是工艺作品欣赏。
绘画是指在纸、木板、纺织物、墙壁等平面上,用笔、刀、针等工具,墨、颜料等材料,运用构图、造型、着色等表现手段,塑造可视的形象的一种造型艺术。
本册教材绘画部分内容有图案、中国画、想象画。
三、教学目标任务1、初步了解现代设计基础知识,具有一定的设计意识。
2、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培养勤奋踏实的好学风。
3、引导学生对物体结构和空间关系具有感性的认识,学习了解图案,构成等知识。
4、了解色彩的色相、明度、纯度和色彩的冷暖知识,了解人的色彩感受。
5、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传统的艺术形式。
6、学习浅显的人物比例,动态、面部表情画法为语文中的童话故事,作文作插图。
7、学习纸版画的基本知识,创作纸版画。
8、初步认识电脑美术,学习电脑美术的制作方法。
9、了解雕镂的基本特征,运用切割、挖刻、镂等方法,用蔬果雕镂生动有趣的作品。
10、学习利用废旧报纸、挂历纸、制作各种纸造型,培养学生相互合作的能力。
11、了解有关凤凰的民间传统故事,了解鸟的基本外形特征和色彩,创作“百鸟之王”,培养学生想象力。
12、培养学生形象思维能力,掌握设计的基本含义,了解参观券、邮票、标志、海报、黑板报等相关知识,学习其设计的一般方法与步骤。
2023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美术全册
教学设计(教案)
章节安排
教学目标
1. 通过研究本教案,学生将学会使用线条、色彩、空间、物象等元素制作美术作品。
2. 帮助学生培养创意思维,提高审美能力和观察力。
3. 通过节日文化的研究,激发学生爱祖国、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内容
- 第一章线条的表现:线条基础练、线条走向和表现方法、线
条构图练等。
- 第二章色彩的运用:色彩基础练、色彩的构成和表现方法、
色彩搭配和运用等。
- 第三章空间的构建:透视的基本原理、空间构成要素、基础
透视练等。
- 第四章物象的创造:剪纸技巧、立体造型方法、素材拼贴创
意等。
- 第五章节日文化的表现: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节日主题创作、节日礼品创作等。
教学方法
1. 线上授课:通过网络平台授课,节约时间和成本。
2. 任务驱动:通过任务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创作兴趣,让学生在
任务中研究。
3. 示范教学:老师可以提前制作好一些作品,并在课上进行展示,激发学生的创造灵感。
教学评估
1. 作品评估:每个章节结束后,让学生制作一份符合要求的美术作品,并进行评估,以便发现问题和优势。
2. 学生评估:让学生在学习结束时填写自我评估表,反馈教学情况。
湘美版美术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形状与空间1.1 单元介绍本单元主要介绍形状与空间相关的知识和技能,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观察和感知形状以及运用形状和空间元素进行创作。
1.2 教学目标- 了解不同形状的特征和组合方式- 掌握基本的形状构成和表现方法- 能够运用形状和空间元素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1.3 教学内容1.3.1 形状的分类和特征- 几何形状和生活形状的区别- 常见的几何形状(圆形、三角形、矩形、正方形等)- 不规则形状和自然形状1.3.2 形状的组合和表现方法- 形状的相互关系和组合方式- 形状的排列、重复和变形- 使用线条和色彩表现形状的立体感1.3.3 形状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创造性地运用形状进行艺术创作和设计- 了解不同文化中形状的象征意义1.4 教学方法- 观察和比较不同形状的特征- 创造性地组合和表现形状- 鼓励学生运用形状进行自由创作和设计1.5 教学评估- 学生对不同形状的观察和分类能力- 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运用形状的能力- 学生对形状在不同文化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第二单元:色彩与表现2.1 单元介绍本单元主要介绍色彩的基本概念和运用技巧,使学生能够正确地观察和感知色彩,运用色彩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
2.2 教学目标- 了解色彩的基本属性和表现方式- 掌握色彩的组合和运用技巧- 能够运用色彩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2.3 教学内容2.3.1 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属性- 基本色彩和中间色彩的区别- 主色、辅色和同类色的搭配原则- 色彩对情绪和视觉效果的影响2.3.2 色彩的表现方式- 纯色、明暗变化和色调的概念- 调和色和对比色的运用技巧- 使用色彩表现物体的立体感和光影效果2.3.3 色彩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创造性地运用色彩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 了解不同文化中色彩的象征意义2.4 教学方法- 观察和比较不同色彩的特征和效果- 创造性地运用色彩进行艺术创作和表现- 鼓励学生使用色彩表达情感和意义2.5 教学评估- 学生对不同色彩的观察和表达能力- 学生在艺术创作中运用色彩的能力- 学生对色彩在不同文化中的理解和表达能力...。
六年级美术下册全册教案新人教版第一章:欣赏与评述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评价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欣赏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如绘画、雕塑、设计等。
2. 分析作品的艺术特色和创作手法。
3. 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述的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展示不同类型的美术作品,引导学生进行欣赏。
2. 学生分组讨论,从不同角度评价作品的艺术特色。
3. 学生进行作品欣赏和评述的练习,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第二章:绘画与创作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绘画的兴趣和技能。
2. 学会运用不同的绘画手法和材料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的绘画手法,如铅笔画、水彩画、蜡笔画等。
2. 学习运用不同的绘画材料,如纸张、画布、画笔等。
3.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不同的绘画手法和材料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进行绘画创作的练习,运用所学的绘画手法和材料。
3. 学生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三章:雕塑与塑造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雕塑的兴趣和技能。
2. 学会运用不同的雕塑材料和工具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内容:1. 学习不同的雕塑材料,如泥巴、石膏、塑料等。
2. 学习运用不同的雕塑工具,如刀、凿、刮刀等。
3. 学生进行雕塑创作的练习。
教学活动:1. 教师示范不同的雕塑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方法。
2. 学生进行雕塑创作的练习,运用所学的雕塑材料和工具。
3. 学生展示自己的雕塑作品,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第四章:设计与社会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设计的兴趣和意识。
2. 学会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作。
3.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审美能力。
教学内容:1. 学习设计原则,如对称、对比、重复等。
2. 学习运用设计原则进行创作,如海报、书籍封面等。
3. 学生进行设计创作的练习。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第4课雕与刻的乐趣第4课雕与刻的乐趣教学目标:1、知道雕刻是一种独特的造型艺术,了解雕刻的表现形式和与基本方法,初步掌握刻直线、弧线、阴阳线的基本技能,雕刻的简单物品。
2:通过欣赏、感受、体验不同材质不同种类雕刻的形式美和表现方法,运用铲、削、刻等简单的方法,选择一种合适的材料,完成一件雕刻作品。
3:显性:感受中国秦砖汉瓦、木雕所表达的文化内涵和艺术魅力;体会雕刻艺术和生活的密切,体验雕刻的乐趣,激发对雕刻的喜爱。
隐性: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民族自豪感,尊重弘扬民族文化。
教学重点:学会从内容、形式、表现手段的雕刻。
教学难点:掌握刻直线、弧线、阴阳线的基本技能;雕刻作品的构思设计和表现语言。
教学准备:各种雕刻作品、雕刻材料(南瓜、橡皮、肥皂、萝卜、石头等)、刻刀、画笔、图案资料等等。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1、展示石雕作品,很多人称中国是石头文化,石雕石刻艺术折射出中国独特的文化。
教师出示各种雕刻作品或是图片,让学生猜一猜,它们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
2、出示不同的材质的雕刻,让学生欣赏后了解雕刻材料的多样性。
如果你来雕刻会选择什么材料?1、出示课题,明确学习任务我们能作什么样的雕刻品二、新授1、浮雕与圆雕展示浮雕和圆雕作品图片,让学生知道雕刻的种类,试着找出雕刻的特点?圆雕:强调立体造型,观赏者可以从不同角度看到物体的各个侧面,它要求雕刻者从前、后、左、右、上、中、下全方位进行雕刻。
浮雕:是雕塑与绘画结合的产物,用压缩的办法来处理对象,靠透视等因素来表现三维空间,并只供一面或两面观看。
2、阴刻与阳刻阴刻为凹形状。
阳刻为凸起形状,是将笔画显示平面物体之上的立体线条。
——分类:平面雕刻称浮雕,立体雕刻称圆雕——以刀代笔、凹凸感、纹理感、层次分明3、播放雕刻作品小视频:雕刻品是如何作出来的。
演示过程:a、选择素材b、在规定的形状中描绘图形c、先雕大形的再刻小形,先整体,再局部d、修改完成三、练习1、首先要选择一块雕刻材料,根据其形状设计出一个动物形象,画好之后用刀将墨线以外的部分刻去,再由大到小修正其形象同时注意它的完整性,最后作细节部分的雕刻,完成作品。
【导语】美术泛指创作占有⼀定平⾯或空间,且具有可视性的艺术。
以下是⽆忧考为⼤家精⼼整理的内容,欢迎⼤家阅读。
1.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的: 1、培养学⽣热爱环境的意识 2、从不同的视⾓表现⼈与⾃然和谐相处的主题 教学⽣点及难点: 1、构思构图 2、⾊彩和谐,主题鲜明 电教、教具、学具准备:图⽚、VCD 教学过程: ⼀、分析地球现状 1、谈话 ⼈类是⾃然的⼉⼦,⾃然是⼈类的摇篮,只有和谐相处,⼈类才有美好的未来。
2、欣赏VCD,分析地球现状 现状:森林⾯积缩⼩, 全球⽓候变暖, 物种迅速减少, 空⽓严重污染。
3、提问: 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你希望⼈类和⾃然和谐相处吗? ⼆、欣赏范画 看看其他⼩朋友是如何表现⼈与⾃然和谐相处这⼀主题的。
如何构思,如何表现的? 三、学⽣创作 为学⽣素材,启发这⽣思维: 你打算如何做?⼜如何表现? 学⽣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注意: 构图要饱满,⾊彩要和谐。
四、作业 1、作业展⽰ 2、学⽣⾃评、互评,教师综合。
2.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 教学内容与⽬标 1、知道装饰⾊彩在⽣活中和艺术作品中的应⽤,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彩的特点和表现⽅法。
2、学习和掌握装饰⾊彩的⽤⾊⽅法,运⽤装饰⾊彩创作装饰画。
3、了解⾊彩的写实性与装饰性的区别,在教学体验中感受装饰⾊彩的美感,培养学⽣热爱民族艺术的情感。
教学重点:了解民间艺术中装饰⾊彩的特点和表现⽅法。
学习和掌握装饰⾊彩的⽤⾊⽅法,运⽤装饰⾊彩创作装饰画。
教学难点:装饰画的造型突出夸张变形,⾊彩对⽐强。
教学准备:欣赏⽤的范画资料,绘画⼯具、材料,拼贴⼯具、材料 教学过程 ⼀、导⼊新课 提问:装饰画中的⽜与⾃然界中的⽜对⽐有什么不同 揭⽰课题:装饰⾊彩 ⼆、新知 1、讲授装饰⾊彩。
装饰⾊彩是提取⾃然形象中的⾊彩,进⾏夸张和对⽐,⾊彩鲜艳,对⽐强烈,给⼈以质朴、真挚的感受。
民间的装饰⾊彩常⽤补⾊的对⽐关系如:红与绿,橙与蓝,黄与紫 2、欣赏分析作品 ①、农民画《耱地》 师:装饰⾊彩常常和现实⽣活中的⾊彩不⼀样。
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案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美术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
2.通过学习美术知识和技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3.了解和学习一些著名的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培养学生对艺术的欣赏和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一):素描画的基本技法教学内容(二):水彩画的基本技法教学内容(三):剪纸艺术的基本技法教学内容(四):中国画的基本技法教学内容(五):西洋油画的基本技法教学内容(六):学习著名艺术家的作品与风格教学准备:1.教材:六年级下册美术教材。
2.教具:铅笔、彩色铅笔、水彩笔、毛笔、颜料、画板等。
3.教案和课件。
教学流程:一、导入(10分钟)通过观赏一些著名艺术家的作品,引导学生对艺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让学生谈谈他们对艺术的理解和感受。
二、讲解美术知识和技法(30分钟)根据教材内容,介绍素描画、水彩画、剪纸艺术、中国画和西洋油画的基本技法。
讲解和示范每种画法的步骤和要点,引导学生进行尝试和实践。
三、学生实践(60分钟)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的绘画实践。
根据教材中的练习题,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进行绘画创作。
四、总结与展示(10分钟)请学生将自己的绘画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教师进行点评和总结,鼓励学生继续保持对美术的兴趣和学习。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应的练习题和作业,并说明完成时间和要求。
六、课堂延伸(10分钟)在下一节课开始之前,可以要求学生查找一位自己喜欢的著名艺术家,并介绍他的作品和风格给全班同学。
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尝试模仿该艺术家的作品。
六年级美术下册教学计划(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其绘画技能。
2. 帮助学生了解和欣赏中国传统美术和世界各国的美术作品。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其艺术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安排1. 单元一:素描与绘画- 研究绘制简单的素描画,并通过模仿和创作提高学生的绘画能力。
- 研究绘制静物、风景等题材的绘画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现力。
2. 单元二:水彩画- 研究使用水彩画颜料和技法,绘制简单的水彩画作品。
- 研究欣赏不同风格的水彩画作品,了解水彩画在各个国家和时期的发展。
3. 单元三:版画与拼贴- 研究版画的基本原理和技法,制作简单的版画作品。
- 研究拼贴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创作具有个人特色的拼贴作品。
4. 单元四:中国传统美术- 研究中国传统水墨画和工笔画的基本技法,绘制传统画作。
- 研究欣赏和理解中国传统画作的特点和意蕴,培养学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
5. 单元五:世界美术欣赏- 深入了解世界各国的美术作品,包括油画、雕塑以及当代艺术。
- 研究欣赏和评析不同时期和文化背景下的艺术作品,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方法1. 示范教学: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学生掌握绘画技法和创作方法。
2. 互动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艺术作品的欣赏和分析,促进学生的交流与合作。
3. 实践体验:提供绘画材料和工具,让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其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4. 小组合作:让学生分组合作完成艺术项目,培养团队合作意识。
四、教学评估1. 书面作业:布置绘画作品的创作和观察题的书面作业,用于检验学生的掌握情况。
2. 综合评价:通过学生绘画作品的展示和口头评价,评估学生的艺术表达和创造能力。
3. 个人评定:教师针对学生的参与度、表现及进步情况进行个别评定。
五、教学资源1. 人教版六年级美术下册教材和配套教辅。
2. 图书馆、美术馆和艺术展览的参观资源。
3. 绘画材料、工具和参考书籍。
六、教学安排本教学计划为每周2节美术课所设计,共计12周。
六年级下册美术书目录
一、色彩的魅力与运用
1.1 色彩的基础知识
1.2 色彩的情感表达
1.3 色彩在画作中的运用实践
二、自然风景的绘画技巧
2.1 自然风景的观察与构图
2.2 水彩画风景技法
2.3 油画棒与色铅笔的风景表现
三、人物的肖像画技法
3.1 人物面部的比例与特征
3.2 肖像画的线条与色彩运用
3.3 不同年龄与性别的人物肖像表现
四、动物的形态与表现
4.1 动物的形态特征与动态捕捉
4.2 动物绘画的线条与色彩选择
4.3 常见动物绘画实践
五、创意手工DIY制作
5.1 纸张创意制作
5.2 布艺手工制作
5.3 废旧物品再利用制作
六、传统文化的艺术表现
6.1 中国传统绘画技法简介
6.2 民间艺术的欣赏与制作
6.3 传统节日的艺术表现与创作
七、美术作品的欣赏与评价
7.1 美术作品欣赏的基本方法
7.2 不同时期与风格美术作品的评价
7.3 学生作品展示与评价实践
八、美术创作的实践与思考
8.1 创意构思与构图设计
8.2 材料的选择与运用
8.3 创作过程中的思考与反思
注:本目录为六年级下册美术书的主要内容概览,具体教学内容和深度需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进行。
希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积极实践,发挥自己的创意与想象力,创作出更多有趣且富有艺术价值的作品。
最新部编版六年级美术下册课文目录
1. 第一课:大自然中的色彩(8页)
- 1.1 蓝天和大海
- 1.2 绿的大地
- 1.3 天空的彩带
2. 第二课:动感的线条(6页)
- 2.1 快乐的小拇指
- 2.2 探寻线条的秘密
3. 第三课:简单的造型(7页)
- 3.1 造型的自由舞台
- 3.2 线条和造型的变奏
4. 第四课:背景设计(7页)
- 4.1 透明和复杂
- 4.2 多彩的背景
5. 第五课:图形造型(9页)
- 5.1 图形的变奏曲
- 5.2 神奇的变形
6. 第六课:良心良知(8页)
- 6.1 想象力的舞台
- 6.2 启发和才能的成长
7. 第七课:独一无二的证据(9页)- 7.1 画纳什的四巧画术
- 7.2 独一无二的签名
8. 第八课:搞怪卡通人物(10页)- 8.1 卡通人物的表情
- 8.2 幽默造型的创作方法
9. 第九课:我也可以创作(11页)- 9.1 我们可以都是艺术家
- 9.2 我们的创作之路
10. 第十课:神秘的中国画(9页)
- 10.1 游居千里画千里
- 10.2 水墨画的魅力
11. 第十一课:玩转色彩(8页)- 11.1 千奇百怪的色彩
- 11.2 谁来给这些色彩配音
12. 第十二课:梦幻未来(10页)- 12.1 未来世界的新设计
- 12.2 我们创造的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