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维地洛特点与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 格式:docx
- 大小:50.44 KB
- 文档页数:8
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对血脂、糖代谢的影响目的:观察卡维地洛的降压疗效及对血脂、糖代谢的影响。
方法:将20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卡维地洛组100例,美托洛尔组100例。
治疗前后测两组病人血压、空腹血脂、血糖、胰岛素,计算胰岛素的敏感指数(ISI)。
结果:两组血压明显下降,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卡维地洛组能更好地降低TG、CHO、LDL-C、血糖水平,升高HDL-C,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与美托洛尔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卡维地洛在有效降压的同时,能改善血脂、糖代谢。
标签:卡维地洛;高血压;血脂;血糖笔者观察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及对高血压患者的血脂糖代谢的影响,现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0例患者为2004年2月~2005年10月到我院心内科就诊的1级~2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卡维地洛组和美托洛尔组,其中卡维地洛组100例,男72例,女28例,年龄32~59岁,平均(47.25±6.53)岁,高血压病史(7.93±8.17)年;美托洛尔组100例,男70例,女30例,年龄31~69岁,平均(48.12±6.72)岁,高血压病史(7.86±8.30)年。
两组之间基础血压及起始血脂、血糖等基本情况无显著性差异。
1.2 实验方法就诊对象在试验之前停用一切药物2周。
卡维地洛片(达利全,罗氏制药公司生产)从6.25 mg、2次/d起,每1~2周递增1次,剂量12.5 mg、2次/d,25 mg、2次/d,至血压达标,最大剂量为25 mg,2次/d。
酒石酸美托洛尔片(倍他乐克,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生产),从25 mg,2次/d起,每1~2周递增1次,剂量50 mg,2次/d,100 mg,2次/d,至血压达标,最大剂量为200 mg,2次/d,连用6个月。
1.3 观察指标全部病历于开始用药前、用药6个月时用水银柱血压计测休息15 min后的坐位血压3次,取其平均值。
老年难治性高血压应用卡维地洛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探讨老年人难治性高血压的有效治疗方法。
方法收集本院收治的149例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应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对照组(49例)在原有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治疗,分析2组的疗效。
结果治疗组对老年难治性高血压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
结论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效果理想,适合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难治性高血压;卡维地洛;螺内酯;治疗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是指患者应用改善生活方式和服用三种以上的、不同作用机制的全剂量降压药治疗3个月后,血压≥160 mm Hg/90 mm Hg,或舒张压≥140 mm Hg。
本文关注卡维地洛联合螺内酯对老年性难治性高血压的疗效,探讨其联合应用的价值,旨在为临床合理诊治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和方法1.1 资料本组患者均来源于本院2006年1月至2008年9月就诊的老年难治性高血压患者。
共收集149例,其中男90例,女59例,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68.5岁。
病程5~21年。
本组均排除心力衰竭未稳定者,排除病态窦房结综合征,排除严重的其他器官疾病。
1.2 方法1.2.1 分组依据及治疗方法所有病例在实验设计时依照随机的原则,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的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治疗组共100例,在治疗前1周停用所有降压药物,给予螺内酯20 mg/d,同时给予卡维地洛片(商品名:达力全,上海罗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12.5 mg/d,如血压控制不理想,递增12.5 mg/d,最高剂量为37.5mg/d。
对照组在患者原有降压药物治疗基础上加用螺内酯20~40 mg/d。
在整个观察期间禁止服用其他任何可能影响血压的药物。
1.2.2 疗效评价标准显效:舒张压下降超过10 mm Hg,并达到正常范围,或虽然未达到正常范围,但舒张压下降超过20 mm Hg;有效:舒张压下降小于10 mm Hg,但已达到正常范围;或舒张压下降10~19 mm Hg,但未达到正常;或收缩压下降30 mm Hg以上;无效:未达到以上两项标准。
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木胡牙提·乌拉斯汉;阿通恰西·木巴拉克;曹桂秋;马依彤;汤宝鹏;程祖亨【期刊名称】《新疆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05(028)008【摘要】目的: 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各级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副作用,并对汉族、哈萨克族(哈族)两民族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对照分析.方法: 选择汉、哈族各级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各34例,均服用卡维地洛(10 mg/d)进行降压治疗,2周后疗效不满意即加量至50 mg/d,服药2、4、8、12周后分别观察血压、心率及副反应情况.结果: 治疗12周后,汉族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的降压幅度分别为18.5%、16.3%,哈族患者收缩压及舒张压的降压幅度分别为19.5%、17.3%,与用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8周后汉族患者心率不再变化,哈族患者心率呈进一步下降趋势,12周后两者心率变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汉族和哈族患者用药前后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均无明显变化.结论:卡维地洛对汉、哈族患者各级原发性高血压均有较好治疗作用,副作用少,但哈族患者应用时应注意监测心率变化.【总页数】3页(P717-719)【作者】木胡牙提·乌拉斯汉;阿通恰西·木巴拉克;曹桂秋;马依彤;汤宝鹏;程祖亨【作者单位】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专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专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专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专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专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专科医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54【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972.2;R544.1【相关文献】1.国产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J], 杨天伦;张之炯;贾真;林少平;彭咏梅;刘异;吴比;李菁2.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J], 余传林;刘叔文;陈卫民3.卡维地洛对高血压病抗氧化活性的临床研究 [J], 兰超;姜建慧;李莉4.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病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J], 孙斐;廖琦;李斌5.卡维地洛治疗高血压病对糖脂代谢的影响 [J], 孙斐;廖琦;李斌;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卡维地洛特点及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 卡维地洛片治疗高血压的用法用量如下:高血压患者为6.25mg/ 次,一日二次;缓慢加量,并且与食物同时服用。
患者在服用卡维地洛片治疗高血压的用法用量如下:剂量必须个体化,需在医师的密切监测下加量。
推荐起始剂量6.25mg/ 次,一日二次口服,如果可耐受,以服药后1 小时的立位收缩压作为指导,维持该剂量7~14 天,然后根据谷浓度时的血压,在需要的情况下增至12.5mg/ 次,一日二次。
同样,剂量可增至25mg/次,一日二次。
一般在7~14 天内达到完全的降压作用。
总量不得超过50mg/日。
卡维地洛片须和食物一起服用,以减慢吸收,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在卡维地洛片的基础上加用利尿剂或在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片,预计可产生累加作用,扩大卡维地洛片的体位性作用,所以联合应用利尿剂时要注意减量并监测血压尤其是收缩压。
可合用金水宝胶囊当前位置:好大夫在线> 程远植大夫个人网站> 文章列表> 文章详情就诊指南卡维地洛特点及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全网发布:2011-10-21 23:18 发表者:程远植2642 人已访问卡维地洛特点及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主任医师程远植卡维地洛是第3 代非选择性β和选择性α 1 受体阻滞剂。
卡维地洛具有心脏保护作用, 能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 还具有扩张血管、阻滞钙离子通道、直接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作用。
卡维地洛特点及其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进展予以简介。
智慧互联网医院心血管内科程远植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快, 单次口服25mg或50mg, 最大药物浓度峰值时间为1~2 小时, 肝脏首过清除率较高, 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0%~25%, 食物可减慢其吸收, 但吸收量不减少, 也不影响生物利用度。
亲脂性高, 广泛分布于血管外组织, 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98%。
终末半衰期6 .4 ~7 小时。
在肝内经侧链氧化代谢, 节代谢物69%经胆道由粪便排出, 16%由尿排出; 原药少于2%经肾直接排泄, 无明显积蓄作用。
卡维地洛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点是血压持续升高,易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给患者的健康带来严重的威胁。
对于顽固性高血压患者来说,常规单一药物治疗往往效果不佳,因此需要联合用药来控制血压。
近年来,卡维地洛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备受关注。
卡维地洛,是一种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通过抑制β受体的激活,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减少心脏对外周阻力的需求,从而降低血压。
替米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对血管的收缩作用,扩张血管,降低外周血管阻力,从而也能降低血压。
由于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作用机制,联合应用能够发挥协同作用,提高降压效果。
联合应用可以增强降压效果。
研究表明,卡维地洛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可以使患者的收缩压和舒张压显著下降,从而有效降低血压水平。
这是因为两种药物具有不同的降压机制,联合使用可以同时作用于心脏和血管,达到更好的降压效果。
联合应用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单一药物治疗常常需要较高剂量才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这样易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如心动过速、心律失常等。
而卡维地洛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能够在较低剂量下达到相同的降压效果,减少了不良反应的风险。
卡维地洛和替米沙坦联合应用还可以改善心脑血管病的预后。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长期不控制血压会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
卡维地洛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可以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和预后。
卡维地洛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是显著的。
通过联合应用可以增强降压效果、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改善心脑血管病的预后。
但是需要指出的是,联合应用药物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患者在服药期间需要注意定期监测血压和药物不良反应,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保证治疗的安全和有效。
卡维地洛药理作用机制研究进展作者:田伟刚来源:《新教育时代·教师版》2018年第06期摘要:卡维地洛是阻滞性药物,且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其具有抗高血压的功效。
在卡维地洛的药理作用机制中,其能对β受体、α1受体进行相应程度的阻滞,并具有抗自由基和抗氧化的作用,且能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及对心血管系统进行重构。
现今,许多医护工作者从卡维地洛药理作用机制的角度,对卡维地洛进行相应程度的分析,为卡维地洛药理作用在我国的推广提供有效的借鉴,最终使患者快速康复。
关键词:卡维地洛药理作用机制在1991年,美国FDA准许医院运用卡维地洛药物,在批准过后,此种药物便得到相应程度的应用。
近几年,在临床医学中,卡维地洛药物成为许多人关注的焦点,因此,现对卡维地洛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相应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医生应将卡维地洛的药理作用机制与临床实践应用进行整合,希望医护人员运用卡维地洛的药理作用机制进行相应的临床应用,进而使患者的生命健康得到相应的保障。
一、卡维地洛的药理作用特点卡维地洛是阻滞性的药物,且具有扩张患者血管的功能,卡维地洛的分子量为40.648 ,在此种分子量的作用下,它能对相应的受体进行适当的阻滞,从而产生相应的药理作用效果。
卡维地洛药物能对脂肪及蛋白进行相应的亲近,在患者服用此药物后,此种药物的药理作用特点便呈现线性的特征,服用卡维地洛的数量与血药浓度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在20%-25%的生物利用度的情况下,在患者服用此药物进行吸收之后,98%的药物将与蛋白质进行相应的结合。
在患者服用此药物后并吃一些食物,卡维地洛的吸收速度便会被减弱,在1-2 h后,患者的血浆浓度将达到极点,在脂溶性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药物含量便处于血管外侧,处于1.5-2.0L/kg的分布特点,在经过2-8h后,患者的血浆将处于半衰期的状态中,在经过7-10h后,患者才能对半衰期产生的物质进行相应程度的排除。
在卡维地洛药理作用的过程中,肝色素氧化酶能对产生的物质进行相应程度的降低与解除,一部分产生的废弃物质会经人体的粪便排除体外,一部分经由人的尿液排出体外,极少部分废弃物经由人的肾脏排出体外。
卡维地洛和美托洛尔治疗高血压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对比高血压患者应用卡维地洛、美托洛尔的临床治疗效果。
方法本文研究时间开展于2019年1月-2020年1月,样本资料为时间段内的72例高血压患者,以用药方案为依据将患者均等分为36例对照组(美托洛尔治疗)、36例实验组(卡维地洛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变化以及临床治疗有效率。
结果实验组患者的降压效果、临床疗效更显著,组间差异经统计学论证显示为P<0.05。
结论在治疗高血压患者时,相较于美托洛尔治疗方案,卡维地洛临床疗效更优,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使患者的血压数值趋于正常,以此来控制患者的病情发展。
关键词:卡维地洛;美托洛尔;高血压;临床疗效高血压是指患者体内血液流动对血管壁的压力过高,是引发脑卒中、冠心病的重大危险因素。
高血压典型临床症状为心悸、头痛、疲倦、心律失常等,随着患者的病情发展,也会对患者的心、肝、肾等多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害,危害患者的生命安全。
除此之外,高血压的合并症较多,如心力衰竭、糖尿病、高脂血症、肾脏病变、消化性溃疡等,这都些会使患者的病情恶化,所以临床上需要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避免患者的病情发展。
高血压难以治愈,需要长期采用降压药物使患者的血压值在正常范围内波动,美托洛尔与卡维地洛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常用方案,本文主要以我院72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样本,对比两种药物的临床疗效,现将最终报道资料进行如下整理。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文入选的72例病例样本均与高血压诊断标准相符,入选标准:患者均为原发性高血压且患者资料完整收录在病例档案,患者知晓此次实验的意义、目的,主动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
排除凝血功能异常、重大脏器官障碍、研究药物过敏史、重度哮喘患者样本。
将72例高血压患者依据药物治疗方案按照1:1的比例分为36例对照组、36例实验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以P>0.05表示,数据详情如表1所示。
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余传林;刘叔文;陈卫民
【期刊名称】《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年(卷),期】2000(020)003
【摘要】评价卡维地洛(cavedilol)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安全性及其降压特点。
方法研究为多中心临床试验,分为随机双盲试验,开放试验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共4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完成本研究。
结果对照试验组完成4周观察者共200例,卡维地洛组(100例)总有效率83.0%;对照药拉贝洛尔(labetalol)组(100例)为75.0%,两组间无显著差异,。
服药4周未,卡维地组收缩压
【总页数】1页(P266)
【作者】余传林;刘叔文;陈卫民
【作者单位】第一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第一军医大学药物研究所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4.105
【相关文献】
1.卡维地洛与络德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J], 徐桂娟;于波;赵金凯
2.温胆汤联合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痰浊中阻型)临床研究 [J], 孙帅帅; 张立
3.缬沙坦分散片+硝苯地平控释片联合用药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J], 范会敏
4.颈胸腰整体针刀松解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临床研究 [J], 韩同坤;刘元辉;吴科
5.随机双盲试验评价卡维地洛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J], 余传林;徐继红;徐伟;陈卫民;刘叔文;张嘉杰;吴曙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关键词】卡维地洛缓释胶囊;药代动力学与临床研究特点;研究进展卡维地洛(Carvedilol)为肾上腺素受体阻断剂,可阻断α1和β受体,无内在拟交感活性,在高浓度时尚具有钙拮抗作用。
该药具有极强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损伤作用,并有调节代谢紊乱、阻止平滑肌细胞增殖及抑制心肌细胞凋亡等作用,临床广泛应用于高血压、心衰、心肌梗死后左心室机能障碍的治疗,并证明有多方面的心脏、血管保护作用,能显著降低心血管患者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广阔的研究和应用前景[1~4]。
临床常用的卡维地洛为普通片剂,其用法为1日2次[1~3]。
普通片剂口服吸收迅速,生物利用度约30%,首过效应显著,主要不良反应有头晕、头痛、乏力及可能发生心动过缓[4]。
本文综述了卡维地洛缓释胶囊临床药物动力学与临床研究的特点及国外多中心临床研究进展。
1卡维地洛缓释胶囊的临床药物动力学特点1.1相对生物利用度[5]卡维地洛缓释胶囊的相对生物利用度与卡维地洛片相同。
同卡维地洛片相比,卡维地洛缓释胶囊的R(+)- 和S(-)-卡维地洛的AUC(0-t)分别提高了10%和19%,而其Cmax提高约9%。
卡维地洛缓释胶囊的延迟释放特点明显,服用卡维地洛缓释胶囊后R(+)-和S(-)-卡维地洛的tmax比卡维地洛片大约延长3.5h。
1.2食物对口服吸收的影响[4]在健康志愿者中进行了研究。
分别在标准餐(n=19)、高脂肪餐(n=20)、空腹(n=19)、标准餐(以果汁服用药物颗粒,n=20)后给予卡维地洛缓释胶囊80mg。
1.2.1高脂肪餐组同标准餐组相比AUC和Cmax有较小程度增加(20%)。
高脂肪餐组给药后没有药物倾卸(dose dumping)现象。
1.2.2空腹用药与标准餐后用药相比AUC和Cmax平均分别降低了27%和43%。
空腹给药的暴露量较低可能与卡维地洛在下胃肠道的吸收较差有关。
1.3个体内和个体间差异[5]20例年轻健康受试者在晨间连续2次接受单剂量卡维地洛缓释胶囊,其个体内差异评估与服用卡维地洛片的结果进行了比较,两种制剂的AUC和Cmax的个体内差异是相同的。
卡维地洛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卡维地洛(Carvedilol)联合替米沙坦(Telmisartan)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长期高血压可能会导致心脏、脑血管、肾脏和眼睛等多个器官的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
针对顽固性高血压的治疗一直是临床上的难题,传统的单一降压药物治疗可能不够有效。
近年来,卡维地洛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备受关注,并在临床上取得了良好的疗效。
本文将就卡维地洛联合替米沙坦治疗顽固性高血压的疗效进行详细介绍。
一、卡维地洛和替米沙坦的药理作用1.卡维地洛卡维地洛是一种非选择性β-阻滞剂,其作用机制是通过阻断β1和β2受体,降低心脏的收缩力和心率,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效果。
卡维地洛还具有α1-阻滞作用,可以扩张血管,减少外周阻力,进一步降低血压。
卡维地洛还具有抗氧化和抗炎作用,能够改善心肌细胞的功能,保护心脏和血管。
2.替米沙坦替米沙坦是一种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扩张血管,降低外周阻力,减轻心脏负荷,从而降低血压。
替米沙坦还能减少交感神经系统的活性,降低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活性,有利于肾脏功能的保护和修复。
顽固性高血压是指采用三种或三种以上降压药物联合治疗,仍然不能达到目标血压的状态。
采用单一降压药物治疗顽固性高血压可能效果不佳,不仅难以达到降压目标,而且还会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
卡维地洛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顽固性高血压,能够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协同降低血压,提高治疗的有效性。
1.卡维地洛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可协同降压卡维地洛和替米沙坦分别通过不同的作用机制降低血压,二者联合治疗可发挥协同效应,有效降低血压水平。
研究表明,卡维地洛与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可显著降低患者的舒张压和收缩压,更有利于达到理想的降压目标。
2.卡维地洛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有利于改善心脏功能顽固性高血压患者心脏常常承受较大的负荷,容易发生心肌肥厚、心衰等并发症。
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应用临床研究标签:卡维地洛心血管临床研究卡维地洛(达利全,上海罗氏有限公司出产)是一种新的非选择性的第三代β受体阻滞剂,兼有选择性阻断α1受体,且具有明显的抗自由基、抗氧化损伤作用,高浓度时还能阻滞钙通道。
在心脑血管内科临床应用中,卡维地洛可减慢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过程,对治疗心力衰竭、原发性高血压、心绞痛以及其它心肌缺血性疾病有独特的疗效,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重要药物。
本文主要对卡维地洛在心血管内科临床应用中做出分析及研究,以期进一步证明卡维地洛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
1卡维地洛的药理作用分析1.1 抗自由基以及抗氧化损伤的作用卡维地洛本身及其在体内的代谢物SB209995和SB211475是很强的抗氧化剂和自由基清除剂[1]。
可以直接清除氧自由基,并抑制细胞膜脂质过氧化、保护完整细胞免受氧自由基诱导的细胞死亡,及时地清除人体内所产生的一些过量氧化的自由基。
另外,卡维地洛能够通过抑制细胞的脂质过氧化来保持细胞的完整性,并且可以有效地保持谷胱甘肽水平。
1.2 钙拮抗作用高浓度的卡维地洛具有钙通道拮抗的作用,可以减慢房室的传导以及抑制钙向细胞的内流,能够比较明显地减少心肌的耗氧量,有助于减少心脏工作和降低心肌的收缩。
1.3 对糖和血脂代谢的影响通过对国产卡维地洛对高血压病症降压疗效以及安全性的研究发现,卡维地洛对于甘油三酯以及总胆固醇等没有不良影响。
1.4 扩血管的作用对健康受试者进行1mg/min的速度静注射卡维地洛15mg,在五分钟之后收缩压以及舒张压分别比受试者给药之前降低了2.36和3.04Kpa,与拉贝洛尔比较卡维地洛的降压程度更为显著。
研究还证明卡维地洛具有较为明显的扩血管的作用,口服或者是静脉注射的方式都能达到扩血管的良好作用。
2 卡维地洛的临床应用分析2.1治疗心力衰竭卡维地洛对于缺血性或非缺血性轻、中、重度的心力衰竭患者都有着比较好的疗效,并且长期应用其疗效是肯定的,相对短期治疗,长期应用对患者效果要明显好的很多。
卡维地洛联合开富特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病的临床探讨目的:探讨卡维地洛联合开富特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病的临床体会。
方法:随机抽取使用卡维地洛联用与开富特和单独使用卡维地洛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病各35例资料进行分析和讨论。
结果:一个疗程后治疗组临床满意度为94.3%,不良反应14.3%;观察组临床满意度为77.1%,不良反应34.3%。
结论:卡维地洛联合开富特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病,疗效较好,不良反应轻,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标签:卡维地洛;开富特;难治性高血压随着我国人口逐渐老龄化且肥胖人群的增加,难治性高血压发病率逐年上升,治疗颇为棘手。
现随机抽取我院近五年来使用卡维地洛联用与开富特和单独使用卡维地洛治疗难治性高血压病各35例的临床资料予以分析和讨论,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5年7月~2010年6月收治符合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的病例,随机分为联合用药组(联用组)和单独用药组(单剂组)各35例;从患者的性别、年龄、病程、平均血压、分级以及合并症(慢性心肺疾病、糖尿病、高血脂症)等一般资料进行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意义,具有可比性。
(见表1)表1:两组一般资料的比较1.2 治疗方法:治疗前先检测心肺功能、血糖、血脂、肝肾功能等;嘱患者低脂、低纳清淡饮食,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提前一周停用其他降血压药物及可能对血压有影响的药物。
①联用组:卡维地洛12.5mg,开富特1片bid;服药2周后血压下降不明显者可将卡维地洛调整为25mg bid,继服2周;②单剂组:卡维地洛12.5mg bid;服药2周后血压下降不明显者调整为25mg bid,继服2周;总疗程4周。
治疗期间定期作相关检查,观察和记录血压、心率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并做好相应处理。
1.3 疗效判定:显效:自觉症状基本消失,血压降至135∕85mmHg以下;有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血压未正常但SBP下降10~20mmHg,DBP下降10~15mmHg;无效:自觉症状无明显好转,血压无下降或下降<10mmHg。
卡维地洛治疗舒张期血压升高为主的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评价卡维地洛治疗舒张期血压升高为主的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方法以倍他乐克作为对照, 对60例舒张压升高为主的高血压患者进行8周的服药观察。
治疗组给予卡维地洛10 mg服药2周末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增加至20 mg,2次/d,疗程共8周。
对照组给予倍他乐克25 mg,2次/d,服药2周末血压下降未达有效标准者增加至50 mg,2次/d,疗程共8周。
结果与用药前相比,两组用药后8周的血压均较用药前明显下降(P<0.05);用药后卡维地洛与对照组血压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卡维地洛组较倍他乐克组有下降趋势。
卡维地洛降压总有效率89.6%,显效率73%;对照组总有效率86%, 显效率66%, 两组疗效比较, 总有效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显效率卡维地洛组较倍他乐克组明显提高(P<0.05)。
结论卡维地洛治疗舒张期血压升高为主的轻中度高血压效果良好。
【关键词】高血压;卡维地洛;倍他乐克卡维地洛(商品名: 妥尔, 海南碧凯药业有限公司生产) 是一种新型强效的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兼有阻滞β1、β2受体和α1受体作用,同时无内源拟交感活性[1、2]。
本文以倍他乐克作为对照,观察卡维地洛对以舒张期血压升高为主的轻中度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门诊新诊断的以舒张压升高为明显的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在≤150 mm Hg,舒张压在90~120 mm Hg,心率≥70次/min。
排除继发性高血压、急慢性感染性疾病、肝肾疾病、内分泌及免疫系统性疾病,排除哮喘病史、传导阻滞、孕妇、哺乳期妇女。
患者先行生活方式的改变(包括低盐低脂饮食,戒烟限酒,规律饮食,充足睡眠)两个月,如血压恢复正常,则淘汰,如血压仍高于正常值,则入选。
患者随机分为2组:卡维地洛治疗组30人、对照组30人。
1.2 方法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之间的性别、年龄、治疗前血压水平、心率等基础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卡维地洛片治疗高血压的用法用量如下:高血压患者为6.25mg/次,一日二次;缓慢加量,并且与食物同时服用。
患者在服用卡维地洛片治疗高血压的用法用量如下:剂量必须个体化,需在医师的密切监测下加量。
推荐起始剂量6.25mg/次,一日二次口服,如果可耐受,以服药后1小时的立位收缩压作为指导,维持该剂量7~14天,然后根据谷浓度时的血压,在需要的情况下增至12.5mg/次,一日二次。
同样,剂量可增至25mg/次,一日二次。
一般在7~14天内达到完全的降压作用。
总量不得超过50mg/日。
卡维地洛片须和食物一起服用,以减慢吸收,降低体位性低血压的发生。
在卡维地洛片的基础上加用利尿剂或在利尿剂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片,预计可产生累加作用,扩大卡维地洛片的体位性作用,所以联合应用利尿剂时要注意减量并监测血压尤其是收缩压。
可合用金水宝胶囊当前位置:好大夫在线> 程远植大夫个人网站> 文章列表> 文章详情就诊指南卡维地洛特点及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全网发布:2011-10-21 23:18 发表者:程远植2642人已访问卡维地洛特点及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主任医师程远植卡维地洛是第3代非选择性β和选择性α1受体阻滞剂。
卡维地洛具有心脏保护作用,能抑制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还具有扩张血管、阻滞钙离子通道、直接清除自由基和抗氧化等作用。
卡维地洛特点及其在治疗高血压方面的进展予以简介。
智慧互联网医院心血管内科程远植药代动力学:口服吸收快,单次口服25mg或50mg,最大药物浓度峰值时间为1~2小时, 肝脏首过清除率较高, 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0%~25%, 食物可减慢其吸收, 但吸收量不减少, 也不影响生物利用度。
亲脂性高, 广泛分布于血管外组织, 血浆蛋白结合率大于98%。
终末半衰期6 .4~7小时。
在肝内经侧链氧化代谢,节代谢物69%经胆道由粪便排出, 16%由尿排出; 原药少于2%经肾直接排泄, 无明显积蓄作用。
药理作用:β和α1受体阻制作用发生于在同一个分子上, 这是卡维地洛的特异之处, 其咔唑环部分起到了抗氧化作用, 正是其独特的结构决定了其独特的功能。
卡维地洛能抑制肾脏分泌肾素, 阻断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和降低心率而产生降压作用。
β受体阻滞作用:卡维地洛在动物模型上可竞争性拮抗异丙肾上腺素诱发的心率加快和心肌收缩力加强的作用, 持续时间达15~16h, 远大于普萘洛尔和拉贝洛尔。
在对取自终末期心衰患者的心室肌研究中发现,卡维地洛与β1受体亲和力是β2受体的6~39倍。
α1受体阻滞作用:卡维地洛阻滞突触后膜α1受体, 扩张血管, 降低外周血管阻力,可拮抗α1受体介导的主动脉收缩效应。
本药的扩血管效应随剂量增加而增强, 主要是通过α1受体阻滞同时还有钙拮抗作用参与。
钙拮抗作用:卡维地洛在局部血管床中,本药诱导的扩血管效应相当部分是通过钙拮抗而实现。
本药抑制慢通道钙内流, 减慢房室传导, 延长有效不应期, 降低心肌收缩力。
其他作用:卡维地洛能抑制氧自由基诱导的脂质过氧化, 还抑制在体外自由基清除过程中由巨噬细胞和铜离子共同诱导的人体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
临床研究:高血压的治疗效果和对肾脏的影响:有人研究高血压患者开始接受卡维地洛每天1次5mg, 若血压得不到控制, 增加剂量到每天1次10~20mg。
治疗17周后, 患者收缩压从160±1.28mmHg下降到140±3.1mmHg,舒张压从100±1mmHg下降到89±2.7mmHg。
肾血管阻力降低,卡维地洛对肾小球滤过率、有效肾血流、血尿氮和血清肌酸酐等参数均无明显影响。
提示卡维地洛长期治疗原发性高血压能有效地降低血压而不引起肾功能损害。
对微量蛋白尿的影响:一项用于评价卡维地洛对轻到中度高血压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876例患者于治疗前后12周内作微量蛋白尿检查, 其中245例(28%)为阳性或明显阳性。
在治疗6周后, 245例患者中坐位舒张压正常患者为153例(63%), 这些患者继续接受卡维地洛25mg每天1次的治疗。
其余患者被随机分成3组: 卡维地洛25mg组、50mg组和卡维地洛+氢氯塞嗪组。
所有治疗组中患者微量蛋白尿均显著降低, 改善率为56%, 完全消失者为48%, 但治疗组间差异无显著性。
研究对象中微量蛋白尿由阴性转为阳性, 或从阳性转为明显阳性的发生率为7%。
卡维地洛治疗12周后可显著降低微量蛋白尿或完全消失分别为56%及48%, 提示卡维地洛本身具有保护肾功能的作用, 且与β受体阻滞和血管扩张介导的血压下降无关。
对左室肥厚的逆转影响:心脏是高血压最常损害的靶器官之一, 主要表现为左室肥厚。
高血压性的左室的肥厚在一定程度上是心脏对后负荷增高的代偿反应, 左室肥厚也是导致心血管并发症和预后恶化的独立危险因素。
高血压左室肥厚与内皮功能紊乱有关, 内皮素-1是一种强效血管收缩肽, 可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增生。
卡维地洛可以抑制内皮素-1的生物合成, 这可能是卡维地洛抗心肌肥厚的作用机制之一。
抗心律失常作用:卡维地洛是一种具有多种受体阻滞作用的心血管药物, 包括对肾上腺素β1受体、β2受体、α1受体、Na+通道、Ca2+通道以及不同的心脏K+通道的阻滞作用,从而发挥了潜在的抗心律失常的作用。
卡维地洛的这些作用可能还与抗氧化作用有关。
研究还显示卡维地洛能发挥抗心房颤动和有效控制房颤的心室率作用。
CAPERICORN试验中的动态心电图监测分支研究中,发现卡维地洛还显著减少室上性心律失常达52%,减少室性心律失常达63%。
对2型糖尿病伴高血压的安全性:为评价卡维地洛对伴有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的安全、耐受性, 有学者对伴有2型糖尿病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 随机给卡维地洛每天1次25mg或硝苯地平每天3次,每次10mg。
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的卧位血压:卡维地洛组从(168/98±6/5.3)mmHg降至(144/90±8.4/6.8)mmHg;硝苯地平组从(170/96±9/7)mmHg降至(150/86±15/6)mmHg 。
卡维地洛和硝苯地平组患者的葡萄糖耐量实验中,葡萄糖浓度对时间曲线下的面积分别下降6.1%和3.2%。
说明卡维地洛可有效降低2型糖尿病高血压患者血压, 且对糖代谢无不良影响。
临床应用:卡维地洛不影响冠状动脉血流及阻力, 能减慢心率、减弱心肌收缩、扩张血管、降低心脏前后负荷,从而降低氧耗。
同时,卡维地洛延长心脏舒张期、抑制红细胞聚集、提高红细胞变形能力, 有利于增加心肌氧供,可显著减少心肌梗死面积, 减少再灌注性心律失常的发生, 能改善心梗后左室重塑和重构。
每日1次口服卡维地洛20 mg,也不影响脑血流及其自身调节,还有保护神经元的作用。
因此,适合于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急性或陈旧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或合并脑血管病患者。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由于长期应用对生化代谢无不良影响,不影响病人的脂质代谢,无血清电解质紊乱,未见血糖改变。
可用于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
高血压合并肾脏损害:该药原形经肾排泄少,肾功能不全的高血压病人用卡维地洛后,不减少肾血流及尿钠排出量,长期应用能降低血浆肾素活性、醛固酮水平,不影响肾小球滤过率及滤过分数。
卡维地洛10~20 mg/d, 单用或与利尿剂合用于高血压合并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降压效果好,还有减少微量蛋白尿的作用。
高血压合并心衰患者:最近多个大规模、多中心的卡维地洛治疗心力衰竭临床试验,结果表明: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地高辛、利尿剂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卡维地洛,可改善病人症状,提高左室射血分数,改善心功能分级、延缓病情恶化、降低住院率及死亡率。
此作用不受种族、性别、年龄及基础左室射血分数的影响。
因此,适合于高血压合心衰患者。
最近意大利学者Giardini等报道用卡维地洛治疗儿童的心衰也有较好的疗效和安全性。
高血压合并前列腺肥大的患者:前列腺肥大多为老年男性患者,卡维地洛临床用于老年病人,其体内过程以及临床用药的有效性、安全性与用于青年病人相似。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中明确指出高血压合并前列腺肥大的患者,适合于选用α受体阻滞剂。
因此,卡维地洛适用于此类患者,如:伴有明显尿频、排尿困难、尿不尽感、留有残余尿(但不超过50毫升),夜尿增多,每晚至少起床4—5次,影响睡眠的I期前列腺肥大患者。
笔者在临床中应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同时合并I期前列腺肥大的老年男性患者,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剂量及给药方案:欧美经验,抗高血压用量一般为25~50 mg, 肾性高血压与原发性高血压用量相似;日本经验为10~20 mg, 每天一次, 初治用量宜小,可从6.25 mg或5 mg 开始,密切观察无明显不良反应后再根据疗效决定是否逐渐增加剂量,一般不超过40 mg/d。
我国患者可参考日本的方案。
临床应用此药时,对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重症难治性心衰、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动过缓、变异型心绞痛、哮喘等病人仍应禁用卡维地洛。
因其主要在肝内代谢,肝病病人在使用该药时应减量慎用。
由于卡维地洛独特的抗氧化、抗平滑肌增殖、保护心肌、保护神经元的作用,可预防高血压心、脑、肾等重要脏器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已经受到多国医药界的广泛关注,是一种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型β受体和α1受体阻滞剂。
服用卡维地洛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卡维地洛片是降压药,具有扩张血管、保护心脏及神经,不影响糖及脂类代谢等特点,临床上常用于高血压、冠心病及心力衰竭时的治疗。
为了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患者在服用卡维地洛片时应按照要求使用。
那么服用卡维地洛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服用卡维地洛片的注意事项有哪些?1、卡维地洛治疗罕见轻度肝细胞损害。
当出现肝功能障碍的首发症状(如瘙痒、尿色加深、持续食欲缺乏、黄疸、右上腹部压痛、不能解释的“流感样”症状)时,必须进行实验室检查。
如果实验室检查证实存在肝损害或黄疸,必须立即停药,不可重复使用。
2、外周血管疾病β受体阻滞剂诱发或加重外周血管疾病患者的动脉血流不足症状。
此类患者需小心使用。
3、麻醉和重大手术如果周期性长期使用卡维地洛,当使用对心脏有抑制作用的麻醉剂如乙醚、三甲烯和三氯乙烯时,须加倍小心。
4、糖尿病和低血糖β受体阻滞剂可能掩盖低血糖症状,尤其是心动过速。
非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可能增强胰岛素引起的低血糖,延迟血糖水平的恢复。
易自发性低血糖者或接受胰岛素或口服降糖药的糖尿病患者使用卡维地洛时须小心谨慎。
5、甲状腺功能亢进中毒症状β受体阻滞剂可能掩盖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如心动过速。
突然停用?-受体阻滞剂可能加重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或诱发甲状腺危象。
6、因卡维地洛具有β受体阻滞活性,不能突然停药,尤其是缺血性心脏病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