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型教学法论文
- 格式:doc
- 大小:24.00 KB
- 文档页数:5
任务型教学法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运用根据任务型教的基本理论,阐述了任务型教学的基本内涵和特点。
着重探讨任务型教学模式在中职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为把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落实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堂教学中采用实践性强、具有明确任务目标的“任务型”教学方式,使教学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亲身参与制定、选择任务的完成,在此过程中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语言。
一、任务型英语教学的定义和特点1.定义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始于20世纪末,是交际教学法(communicative approach)的最新发展。
提出通过引导学生完成真实生活任务(real-life tasks)来学习和应用英语,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
所谓“任务型”教学模式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学生为达到某一目标而进行的交际活动的过程,是一种“在实践中学习”(learning by doing)的语言实践。
任务型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应该首先设计出真实生活任务,在课堂上将任务呈现给学生,学生通过学习教学内容获得完成任务必须的知识与能力,然后完成任务,从而在完成真实生活任务的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2.基本特点任务型教学具备如下两个特点:以任务为中心,而不是以操练某种意义不大、甚至无意义的语言形式为目的;任务的焦点是解决某一交际问题,这一交际问题必须与现实世界有着某种联系,这种联系应该是具体的,贴近学生生活、学习经历和社会文际,能引起学生的共鸣和兴趣,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欲望。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学习者不仅要注重语言,更要注重语言学习过程,任务教学法强调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过程中的互动与合作,强调过程和结果。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相对真实的任务,使学生在通过小组讨论或者角色扮演等活动努力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加强师生互动,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调动学生积极的情感因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认知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以任务为中心的语言教学思路是最近20年来交际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形态,它把语言应用的基本理念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国外,始于1979年,N.S.Prabhu在印度高科技区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 Project)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
Prabhu的这项实验可以看作是把任务作为课堂设计的单元的第一次尝试,并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
关键字:任务型初中英语教学一、任务型教学的定义及理论基础关于任务,“意义优先,任务完成为主,评估基于任务完成与否。
”,Skehan 在“Task-based instruction”中如是说。
对于任务型教学,任务就是人们在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活动中所从事的各种各样有目的的活动。
在教学中,以这些活动信息为任务,从而展开语言的运用,这就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
任务型教学的开展则有赖于把各种活动分为可实施的具体任务,从而锻炼培养学生能力,即为任务型教学目标。
任务型教学的理论基础是“输入与互动假设”(input and interaction hypothesis)。
通过运用来达到掌握语言的目标,也就是“可理解性的输入”。
任务型教学法的另一个重要理论基础是社会建构主义理论。
社会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和发展是社会的合作活动。
这种活动是无法被教会的。
知识是由学习者自己建构的,而不是有他人传递的。
这种建构发生在与他人交往的环境中,是社会互动的结果。
它强调学习者个人从自身经验背景出发,建构对客观事物的主观理解和意义,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
它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和互动中。
社会互动理论强调人的学习和发展发生在与其他人的交往互动中。
人们掌握语言主要是通过互动,或者说交流。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原则1.学习活动设计的真实性。
谈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的论文论文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大学英语应用研究论文摘要:任务型教学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法研究者在大量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提出来的有重要影响的学习理论,在世界语言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注意。
本文系统分析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问题,探索该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通过实证构建大学英语课程的任务型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效果。
2004年,教育部高教司组织制订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中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
”这对大学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然而,我国多数大学学生虽然学了多年英语,但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较弱,听说能力较差,很难用英语与人进行流畅的交流。
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和“黑板+粉笔”的教学模式急需改变。
在交际教学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任务型语言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不同,它强调“做中学”,通过师生共同完成语言教学任务,使外语学习者完成任务的同时习得语言,促进外语学习的进步,激发他们创造性运用语言的活力,从而能够更好地体现以学生为主、自主学习和个性化学习的教学理念。
本文以大学英语精读课的一个一章话题“arriage arss the natins”的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对本案例的分析和反思来讨论如何在大学英语课堂中实施任务型教学方法。
一任务型教学法内容和模式1)拼板式任务: 此类任务要求学生把散乱的若干条信息拼成一个整体。
例如: 几个人或几个小组各讲或写一个故事的内容,然后把各部分有机地组合成一体,编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2)信息差任务: 一个或一组学生有一系列信息,而另一个或另一组学生有另外一系列互补作用的信息。
为了完成一项交流活动,双方必须协商以探清对方的信息。
3)解决问题式任务: 给学生一个问题及一系列信息,让其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案。
4)做决定式任务: 给学生一个可能有几种结果的问题,让他们通过协商或讨论选择一种结果,达成一致。
初中英语学习中“任务型”教学模式探究[内容提要]《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倡导“任务型”教学模式,这个教学模式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应用能力为落脚点,提出“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
”但如何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尽快落实任务型的教学模式,是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新课标以学生“能做某事”为主线,强调学生要能用所学的英语做事情,《课程标准》提出了实践性强、任务明确的“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即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带着明确的任务目标,在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合作的活动中,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
课堂内,在执行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笔者从《英语课程标准》颁布实施以来,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在初中英语课程教学中进行尝试,收到一定效果,感悟得益殊深。
一、“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与任务设计“任务型”课堂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不仅在运用中学(learning by using),而且为了运用而学(learning for using),它直接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去用英语完成各种真实的生活、学习、工作等任务(即做各种事情),从而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也就是用英语做事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的关键在于任务设计,任务的设计必须具备意义性、完成性、差距性、运用性、真实性和运态性。
(鲁子问,2000)二、“任务型”教学的步骤 willis(1996)认为,“任务型”教学可分为三个步骤: 1)前任务(pre-task)——教师引入任务。
2)任务环(task cycle):由任务(学生执行任务)、计划(准备如何向全班报告任务完成的情况),以及报告(报告任务完成)三个环节组成; 3)后任务(post-task):由分析——学生通过录音分析其他各组执行任务的情况,和操练——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练习语言难点两部分组成。
浅谈新形势下英语课堂的任务型教学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我们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也在随之改变,此时,任务型教学这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出现了。
目前,这是我国英语新课程倡导的基本理念,正在中小学英语教学中被广泛使用。
任务型课堂教学是指学生在任务的驱动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需的学习资源,通过课堂上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获得知识意义的建构和能力提高的一种教学方法。
它让学生在一定的目标下,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英语,提高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他们的语言实践能力。
但鉴于我国目前的情况,学生学习英语就是为了考试,它使语言学习变得狭隘。
针对此情况,本文对英语任务型教学运用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详细深入的分析,并对其解决策略作出思考,进一步提出将英语任务型教学与我国传统的教学模式相结合,以符合我国英语教学的大环境,构建中国本土化的英语任务型教学模式。
一、任务型教学对英语教学的积极作用记得曾问过一位外国教师学习英语的目的,她答:“为了交流。
”确实如此,我们学习英语的目的就是让它成为我们与世界交流的工具。
任务型教学模式恰好符合这一点,它是把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作为出发点和归宿的,彻底改变以往单一的记忆——接受——模仿的被动学习模式,通过真实、有趣、有意义的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和合作研究,充分发挥他们的语言知识能力,增强了英语的学习兴趣。
众所周知,任务型教学即是因其真实的情境、真实的材料和真实的任务而受到广大应用语言家的青睐,但请记住:任务设计首先要注意情境的真实性,设计任务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使之感兴趣,让学生自然融入到任务中。
例如,我们在讲“asking the way”时,教学生说“how can i get to...?”“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how i can get to...?”1.任务重现首先展示mr li and mr wang 的人物场景。
浅谈初中英语的“任务型”教学摘要:新课程的教学理念是追求全人的发展,英语课堂上教学活动的最终目的除了要达成显性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目标之外,还应该注重隐性目标的达成。
组织有效的教学实践活动必须以学生所需作为活动成败的标准,应用“任务型”教学法可以更好的检验这一标准。
本文通过几个方面阐述了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基本要素和应该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目标内容程序角色情景趣味性任务型教学法是从20世纪80年代逐渐发展起来,广为应用语言学家和外语教学实践者认可和接受的一种外语教学方法,也是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英语课程标准所推荐和提倡的外语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以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履行过程中,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调动他们已有的英语资源,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应用英语,在“干”中学,“用”中学。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当围绕特定的交际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具体的、可操作的任务,学生通过表达、沟通、交涉、解释、询问等各种语言活动形式来完成任务,以达到学习和掌握英语的目的。
要想在实际工作中组织好任务型教学及其实践活动,首先应该了解任务型教学的几个基本要素。
它们是:一、目标。
如同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任务一样,教学任务首先具有目的性,也就是说,它应该具有较为明确的目标指向。
如前所述,这种目标指向具有两重性,一是任务本身要达到的非教学目的,二是利用任务所要达到的预期的教学目的。
如在“案件侦破”任务中,其非教学目的便是根据不断增加的线索进行讨论推理,直到最后找出罪犯。
但设计任务所期望达到的教学目标则可能是通过完成任务过程中所产生的语言交流感受语言,增强语言意识,提高交际能力,并在交际过程中应用诸如表示假设、因果关系,或“肯定”“可能”“也许”等目的语表达形式。
作为促进学习的教学任务,教师更多地关注它的教学目的。
二、内容。
任务的这一要素可简单地表达为“做什么”。
任何一个任务都需赋予它实质性的内容,任务的内容在课堂上的表现就是需要履行的具体的行为和活动。
任务型教学法研究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强调实践和应用的教学方法,近年来在教育领域中逐渐得到了广泛和应用。
本文旨在探讨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其应用前景,以期为未来教学实践提供有益的指导和启示。
任务型教学法,又称任务教学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引导学生完成任务来达到教学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逐渐扩展到其他学科领域。
目前,国内外对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已经取得了显著进展。
在国外,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任务型教学法进行了深入探讨,如任务的设计与评估、任务的真实性和实用性等。
在国内,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任务型教学法,并对其进行了本土化的尝试和实践。
然而,任务型教学法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任务难度和任务的连续性等方面可能存在挑战,需要进一步加以研究和改进。
随着教育的不断发展,任务型教学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任务型教学法可以帮助教师实现教学目标,提高教学效果。
任务型教学法还可以促进教育改革和教育质量的提升。
与其他教学方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具有更多的优势。
例如,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与情境模拟教学法相比,任务型教学法更加注重真实任务的应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综述、案例分析和问卷调查等方法进行深入研究。
通过文献综述梳理国内外关于任务型教学法的研究现状及其优缺点;结合案例分析对任务型教学法的实际应用进行深入剖析;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任务型教学法的接受程度和反馈意见,以便进一步改进和完善该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任务型教学法在教育领域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重要价值,它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还可以帮助教师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第一篇:任务型教学法论文任务型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应用研究王艳艳引言:任务型教学(Task-Based Approach)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研究和实践提出的一个具有重要影响的语言教学模式。
该模式以任务为中心,是20年来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发展形态,它把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任务型教学法产生于国外,始于1979年,N.S.Prabhu 在印度高科技区进行了一项强交际法的实验(Bangalore Project)提出了许多任务类型,并把学习内容设计成各种交际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进行学习。
Prabhu的这项实验可以看作是把任务作为课堂设计的单元的第一次尝试,并引起了语言教学界的关注。
任务型教学法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而不仅仅是以测试的分数)来体现教学的成就。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围绕特定的交际目的和语言项目,设计出可操作性强的、任务化的教学活动,运用学习任务组织教学,强化了语言实际应用的过程,充分体现了语言的交际本质;学生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任务,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近年来,国际上广泛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
我国的《英语课程标准》以学生"能做某事"的描述方式设定各级目标要求。
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任务型”学习活动发展他们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它要求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教师应依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地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
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这说明任务型教学途径是我国外语教育教学改革的一个走向。
同时,现采用的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材,从内容的选择,层次的递进,课程的设置等各方面都很适合任务型教学的实施。
任务型教学法(TBA)论文: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中文摘要】众所周知,英语教育得到很多关注和关切,特别是在非英语国家,如中国,新加坡,日本和印度。
学习英语的基本要素是词汇。
许多语言学家和语言教育家认为词汇是语言教学的关键部分。
虽然他们认为词汇是非常重要的,但学生把词汇学习看作是外语学习中最困难的部分。
此外,学生中形成了一个重复的机械记忆词汇的习惯方式。
他们在词汇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但他们获得的是规模有限的词汇量。
当他们与人沟通时,他们可能不会讲任何话并且感到尴尬。
至于大学生,他们已学习英语超过六年。
当我们谈到如何学习词汇时,他们也感到困惑。
他们抱怨他们的词汇量有限并且在真正沟通的时候使用语言的能力很低。
笔者找到许多关于如何提高词汇技巧的理论,也做了一些关于记忆词汇的实验。
因此,笔者可以作出结论,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的一种有效的方法。
交际方法是一种学习英语的有效方式。
任务型教学法是它的发展。
它起源于帕布的班加罗尔项目,这个项目把教学目标混合在活动中。
任务型教学法强调“从做中学”,目前在中国相当流行。
为了证明任务型教学法对学习词汇是否是一种有效的方法,笔者在两个班进行了实验,一个是应用任务型教学法的实验组,另一...【英文摘要】As we all know that English education has obtained a lot of attention and concerns, especially in foreigncountries, such as China, Singapore, Japan and India. The basic element of learning English is the vocabulary. Many linguists and language educationists consider that the vocabulary is the critical unit of language teaching. Although they think vocabulary is very important, the students regard the vocabulary learning is the most difficult part of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 Furthermore, the students ge...【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TBA) 词汇英语学习【英文关键词】Task-based Approach (TBA) vocabulary English learning【目录】任务型教学法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中文摘要5-6Abstract6-7Chapter OneIntroduction10-15 1.1 The Background of theStudy10-11 1.2 The Significance and Purpose of the Study11-13 1.3 The Structure of theThesis13-15Chapter Two LiteratureReview15-27 2.1 Definition of KeyTerms15-18 2.1.1 Definition ofVocabulary15-16 2.1.2 Definition ofTask16-18 2.2 Task-based Approach(TBA)18-26 2.2.1 Background of TBA18-19 2.2.2 Principles of TBA19-20 2.2.3 Goals inTBA20-21 2.2.4 Framework for TBA21-26 2.3 Researches Related to College English26-27Chapter Three Research Design27-34 3.1 Subjects27 3.2 Research Questions27-28 3.3Instruments28-34 3.3.1 The Pre-Test28 3.3.2 The Treatment Procedure28-32 3.3.3 ThePost-Test32 3.3.4 The Final-Test32-33 3.3.5 The Questionnaires33 3.3.6 Data Collection33 3.3.7 Data Analysis33-34Chapter Four Results and Data Analysis34-47 4.1 Results of theExperiment34-43 4.1.1 The Data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he Pre-Test34-35 4.1.2 The Data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he Post-Test35-37 4.1.3 The Data Results and Analysis of the Final-Test37-40 4.1.4 The Results of Questionnaire40-43 4.2 Discussion43-47 4.2.1 Discussion of the Pre-Test43-44 4.2.2 Discussion of the Post-Test44 4.2.3 Discussion of theFinal-Test44-46 4.2.4 Discussion ofQuestionnaires46-47Chapter Five Conclusions and Implications47-53 5.1 Conclusions47-48 5.2 Implications48-50 5.3 Suggestions50-52 5.4 Limitations of theResearch52-53References53-57Appendixes57-84 Acknowledgements84。
初中英语的任务型教学模式探析随着初中英语新课标的颁布实施,英语教学更加侧重对学生进行任务型教学。
任务型教学对学生的自主探究性学习能力要求更高,它能够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科学高效的学习方法。
因此,任务型教学近几年来已经备受国内初中教学的重视和关注,有关初中英语的任务型教学模式的探究就显得更加的意义深远。
国际一体化英语课程新课标任务型教学语言作为人类的一种交流工具,其具有地方区域性,自身暗含有明显的语言特点。
因此在进行第二语言学习时应当根据不同语言的不同特点,充分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特点,选用科学合理的办法进行高效学习。
初中英语的教学是“教”与“学”两面的有效结合。
传统的英语教学更加的侧重与灌输型教学方式,而随着我国《英语课程标准》(后简称新课标)的颁布实施,其明确规定“英语课程提倡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受、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
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这就要求初中英语教学观念的转变,从更加侧重“教”向侧重“学”来转变。
一、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1.初中英语任务教学的意义特点英语教学的对象主体是学生,教学任务的实施者是教师,教师在英语教学中担任着重要的角色。
在初中英语任务教学中教师既是教学任务的组织者又是教学任务的设计实施者。
教学质量的好坏与任务教学模式实施的优劣都与教师有着重大的关系。
在任务型教学模式中教师要对班级的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
“因材施教”在是任务型教学成功的关键。
所以要针对不同层次的班级学生状况对教学作出适当的变化,使其能够更加适应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
在进行任务教学时也应当考虑到初中学生年龄的特点,在前期教学时应当尽量布置任务明确、操作实施难度适中、自主探究学习任务适量的教学方案,这样可以使学生按时按量保质完成学习任务,即提高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又是学生逐渐适应任务型教学的教学模式,这为进一步教学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任务型教学法在医学英语中的应用论文任务型教学法将原来的以语言学问为重点调整为以语言使用力量为重点,同学不再是靠单词沟通,而是靠语言沟通,更增加了英语的有用性。
此外,任务型教学法将以往课堂中“老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转变为“同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更激发了同学的自主学习动力。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老师依据教学内容设计的生活场景或是社会大事来进行教学活动,尽量保持语言环境的自然和谐,使同学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自然,沟通更加生活化。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老师不再是主导者,而是组织者、帮助者和引导者,同学则是课堂实践活动中的关键人物。
2医学英语课程教学现状和特点分析结合目前我国的教育状况来看,医学英语教育是医学教育的关键点之一,其对我国医学界的进展有着不容小觑的影响力。
医学专业英语的要求始终以来就是能够识别专业的英语标示,能通过英文字典查到英语词义,这种落后的、不成熟的英语学习理念,使越来越多的医学同学不重视英语科目,导致了医学专业同学的英语力量整体滑坡,教育出了一批思维僵硬的医务人员,这样的同学离开学校后难以和社会接轨。
医学英语,作为特地用处英语的一种,其普遍性不高,语言理解起来较为生涩和拗口,其独特的词汇体系和语法结构表达了其明显的专业性,这样一来,医学同学在学习时就要将其和一般英语加以区分,不能混为一谈。
特地用处英语也不止医学英语一种,各特地用处的英语在学习时也有互通的敏捷的学习方式和简洁的记忆、理解手段,需要同学之间相互揣摩、学习,从而不断进步,提高自身的学问含量。
虽然我国的教育事业在不断地进步和完善,但是也存在不少问题有待解决。
就医学英语教学来看,有以下几点问题:首先是同学们在学习了数年的一般英语后,对英语的构成语法、单词读音等有了固定的思维,再接触专业英语难以投入学习的热忱和主动性,对于专业英语中的专业性也难以重视。
其次,医学英语的词汇量较大,同学难以转变原有的学习方式,对于特有的语法和构词方式也难以接受,这就增加了同学们学习医学英语的难度。
浅谈英语任务型教学法【摘要】任务型教学法是指以完成交际任务为教学目标的外语教学方法,已成为国外语言教学法主流的一部分。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起着指导、组织、控制的作用。
而好的活动组织形式是任务型教学法的有利因素。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教师角色活动组织形式一、引言任务型教学法是通过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任务来进行教学的。
它源于语言习得的研究成果。
二语习得研究表明在有意义的语言任务环境下,学习者的交互活动对意义的沟通至关重要,而这恰恰促进了语言的习得。
同时社会互动理论认为语言学习的最佳途径是通过互动(pica 1993:1)[转引]。
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有助于语言学习,特别是当学生遇到不明确或不熟悉的输入,或是从教师那里得到对他们中介语的形式和内容的反馈时,他们就需要双方的信息达成共识,而师生在达成共识后,就可以通过好的组织形式去愉快地实现语言学习目标。
二、任务型教学法的概念任务型教学法把语言运用的基本原理转化为具有实际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
教师围绕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语言项目,提出任务,设计出各种教学活动;学生在教师的指引下,通过这些语言活动完成语言学习任务,最终达到学习语言和掌握语言的目的。
任务的实施对语言的运用和发展非常重要。
skehan(1996)[转引]提出任务实施可以分为三个阶段:任务前活动、任务中活动和任务后活动。
活动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目标。
影响任务实施的因素很多:任务难度、注意力的控制(时间压力、不同的语式、提供帮助和意外的信息)。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水平加以调整和控制,学生则在与教师就双方的信息达成共识后,发挥自己的能力去完成每一个任务。
三、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所扮演的角色在任务型教学过程中,学生是完成某一语言学习任务的表演者,而教师就是这些演员的总导演。
1、教师应起的作用(1)中介者。
在任务型教学法中,教师首先是中介者。
教师通过对任务的选择、组织和实施激发学生对学习语言的兴趣,并对学生进行引导和鼓励,帮助他们不断进步,因此起到很好的中介作用。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6篇)(4)一、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研究摘要:随着我国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任务型教学法作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逐渐受到广大英语教师的关注。
本文以初中英语课堂为研究对象,探讨任务型教学法在实践中的应用及其成效。
1. 任务型教学法的概述任务型教学法(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简称TBLT)是一种以任务为核心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自然习得语言。
这种教学法主张将语言学习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让学生在真实语境中运用英语,提高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
2.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实例案例一:《新目标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 7 “How much are these socks?”(1)任务设计:教师设计了一个“购物”任务,让学生在模拟的购物场景中运用本单元所学词汇和句型进行交流。
(2)任务实施: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扮演不同的角色(顾客、售货员等)。
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需要运用目标语言进行沟通,达成购物目标。
(3)任务评价:教师根据学生在任务过程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的应用成效(1)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任务型教学法将课堂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英语,增强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2)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通过完成各种任务,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境,提高了他们的英语口语和听力水平。
(3)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任务型教学法强调团队合作,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相互帮助、共同进步,增进了彼此间的友谊。
4. 结论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具有显著成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和语言运用能力。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灵活设计任务,以充分发挥任务型教学法的优势。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初中英语课堂中的应用策略1. 注重任务的真实性在设计任务时,教师应确保任务的真实性,使其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
英语教学论文范文(精选6篇)(4)摘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各个领域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我国,英语教育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本文精选了六篇优秀的英语教学论文,通过分析这些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以及研究结论,为我国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一、论文1:基于任务型教学法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研究1.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综述、问卷调查、课堂观察等方法,对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的应用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研究内容:分析了任务型教学法在高中的应用现状,探讨了任务型教学法对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效果的作用。
3. 研究结论:任务型教学法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论文2:基于翻转课堂的大学英语听说教学研究1. 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法,对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研究内容:探讨了翻转课堂在大学英语听说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分析了翻转课堂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的作用。
3. 研究结论:翻转课堂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论文3:基于情境教学的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研究1. 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法,对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研究内容:探讨了情境教学在初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分析了情境教学对提高学生词汇掌握程度的作用。
3. 研究结论:情境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词汇掌握程度,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论文4:基于项目式学习的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研究1. 研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法,对项目式学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实证研究。
2. 研究内容:探讨了项目式学习在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模式,分析了项目式学习对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作用。
3. 研究结论:项目式学习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浅谈任务型教学法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任务型教学模式(task-based learning)是20世纪80年代外语教学研究者经过大量实践和研究总结出的具有重大影响意义的语言教学模式。
它将语言运用的基本理念转化为具有实践意义的课堂教学方式,其实质是交际教学思想的一种新的发展态势。
根据社会认知主义理论,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在实际中使用语言,交流的过程与语言成品(linguistic product)同样重要(张建伟、陈琦,1996)。
语言学习是一个积极的动态过程。
而以任务型教学活动为模式的英语课堂教学,是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学生带着真实的目的任务去学习,学生是任务的探索者、研究者和发现者;学生在心灵深处将学习变成一种积极的心理需求;日常学习中许多不能独立解决的问题,在集体活动中,通过互动、互助,都能得到很快解决。
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仅主动高效地获取知识,充分感受到成功的乐趣,还能更好的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展现学习者学习的潜能。
《英语新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教学,它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以应用为动力,以应用为目的,以应用为核心,能体现语言价值的、先进的、有效的、教学途径。
这种教学途径既有效地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基本能力,又充分体现了教师尊重学生的实际需求,本着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的教育理念,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高英语学习的效率。
每一节英语课的任务确定应从学生的学习实际出发,围绕特定的学习目标和语言知识能力的增长点,设计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强,任务性强的多种语言活动任务,让学生通过自主参与,积极合作,成功体验,来提高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创设情景,营造自由与和谐的学习气氛。
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压抑学生创造性的教学环境,必须变居高临下,谆谆教导的亲切关怀为民主平等的亲密合作,让学生意识到自己和老师是平等的,让学生感受到老师是爱我的。
并且要支持学生发表不同的意见,鼓励学生积极探索,为创造性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气候和土壤,只有这样的老师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真实的内心世界,触摸学生的思想感情。
任务型教学法在课外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摘要:课外英语学习小组是正常英语教学的补充。
针对学生就业岗位、真实生活等方面设计课外英语学习任务,在课外英语教学中采用任务型教学法进行教学、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进行学习,将会收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课外英语教学学习小组学习任务任务设计一、前言20世纪80年代,勃雷泊从教学角度提出任务型教学法。
任务型教学法的核心是通过“任务”把语言教学真实化,使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语言知识,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著名语言教学专家纽南认为,在语言教学中,任务是练习和理解语言的一个行动,或一项活动,或一系列能够促进语言学习的活动,而这些行动或活动是由教师进行控制和调节,学生从这些行动或活动中获得信息并进行思维加工,最后输出语言的行动或活动。
2001年7月,教育部制定了《英语课程标准》。
在该标准中指出:“教师应该避免单纯传授语言知识的教学方法,尽量采用‘任务型’的教学途径。
”小组合作学习是源于美国的一种学习方式,小组合作学习理论现已是被世界普遍认可的教学理论与策略。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中为了完成共同学习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
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通常与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相结合。
二、举办课外英语学习小组的目的县级职教中心承担着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的任务。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对外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上需要更多的既有一定的专业技能又懂英语的人才。
由于县级财力有限等原因,大多数县级职教中心的教学手段和教学理念还比较落后。
英语教学手段一般采用“4a”模式,即一张嘴(a mouth)、一本书(a book)、一块黑板(a chalkboard)、一支粉笔(a chalk)。
英语课堂教学一般采用“3p”模式,即讲授(presentation)、练习(practice)、表达(production)。
在课堂教学中,讲授和练习做得比较多,学生表达(输出)做得比较少,甚至被忽略。
网络环境下任务型教学模式再论摘要:任务型教学(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
在外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里,“任务”则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
在开展《旅游英语口语》课程教学过程中,笔者制定了一系列教学方案。
该方案以为学生学好该门课程创造一个实质性的环境为手段,以保证语言运用的流畅性、准确性和提高学生语言知觉为目的,以实现教学任务为核心。
该过程分为三个环节:前任务环节(主题介绍+任务)、任务环节(任务+计划+汇报)和语言环节(分析+练习)。
其中,达到实际交际目标是整个任务的中心。
《旅游英语口语》课程的教学方案体现了任务型教学的最本质的特征。
笔者选此个案是为了面向日常教学,试图呈现任务型教学的可操作性的课堂形态。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旅游英语口语;输入;输出;准确与流畅;学习者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2)21-023-03任务型教学(task based language teaching)指一种以任务为核心单位计划、组织语言教学的途径。
《现代汉语词典》中“任务”的意义是“指定担任的工作,指定担负的责任”。
大多数人对于“任务”的理解都与词典中其意义不谋而合。
然而,在外语教学中的任务型教学里,“任务”则指以真实世界为参照、以形成语言意义为主旨的活动。
skehan在《语言学习认知法》(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angue learning)一书中提出了“任务”的五个主要特征:(1)意义是首要的;(2)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关系;(4)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
据此可知,任务型教学更加注重学生沟通和交流的方式,以及其效果,而非强调学生所使用的语言形式;任务有着一定的现实依据与现实基础;学生在外语学习中,应该把完成任务放在首位。
浅议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法教学中的应用摘要:任务型教学法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树立团队协作精神。
学生带着具体工作任务主动探索问题、发现问题,并在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经济法教学中是较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经济法教学应用过程几点要求0 引言任务型教学法以工作任务组织教学,在任务的完成过程中,充分发挥学习者自身的认知能力和主动性,在实践中感知、认识和应用知识。
实现在“做”中学,“学”中做,“用”中学,体现了较为先进的教学理念。
任务型教学法以参与、体验、互动、交流、合作的学习方式,通过完成一个完整的“典型工作任务”而进行的一种教学活动,尤其适合于职业技术教育。
采用任务型教学法,教师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
教师的主要任务有:确定工作任务内容、工作任务要求、工作任务计划等,把学生引入到具体工作任务中,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作用,教师帮助学生解决完成工作任务过程的各种困难问题,从而完成某一具体工作任务。
笔者以经济法教学中《公司法》一章教学内容为例阐述该方法在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1 任务型教学法的应用过程1.1 任务型教学法适用条件任务型教学法需满足:①该方法可用于学习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的教学内容,工作任务清晰完整。
②工作任务的教学课题的理论和实践能结合在一起。
③工作任务与某一生产过程或商业活动有直接的关系。
④学生相互协作完成计划工作任务,能独立组织、安排学习等行为。
⑤有明确而具体的工作任务成果。
⑥能应用已有知识解决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高等职业院校以培养高级应用型和技术型人才为主要目标,毕业生除了应有一定的专业技能之外,还应有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
高职经济法课程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经济法课程内容中《公司法》等章节内容完全适合任务型教学法。
浅谈任务型教学法
【摘要】任务型教学法以学生为中心,以完成交际任务或活动为目标,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本文从任务型教学法的定义、设计实施原则、在高职课堂中运用的步骤多方面进行了探讨,旨在摸索适合高职英语教学的方法。
关键词:任务型教学法、设计实施原则、步骤
一、“任务”的定义
任务型教学法源于英语教学领域,以任务为核心计划、组织教学,既重语言的显性或陈述性知识的输人,又重语言的隐性或程序性知识的输出和交际。
它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做中学”,围绕任务,调动学生运用听、说、读、写、译等综合能力参与教学活动。
学生在参与任务型学习活动中,通过思考、体验、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认识语言,运用语言,发现问题,找出规律,归纳知识和感受成功,提高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该教学法重视学习过程而反对现成知识的简单传授,强调人的学习与发展。
二、任务型教学的设计和实施原则
设计和实施“任务”时,应根据教学目的、对象和阶段,根据自己的教学优势和学生的具体情况灵活选择和运用,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任务应有明确目的性。
对学生的活动,应具有明确的目标指向和操作要求。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大脑始终处于激活状态,他们
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点,还获得了运用语言的能力。
(二)任务应有充分的信息输入。
任务的实施需要教师和学生有一定的前期准备,如收集足够的信息。
输入的信息既可是语言性的,也可是非语言性的。
任务的实施要为学生提供获取、交流、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过程。
(三)任务应包含一系列活动设计和指令以帮助学生完成任务。
任务的实施,须有清晰的步骤指引和操作指令,关键是要让学生能够行动起来,设计要适合语言能力不同的群体,使各类学习者均能投入其中。
(四)任务型教学中,教师设计的任务须有可操作性。
设计任务应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主题的熟悉程度、情景的真实性、语言的难易度等,所以任务设计要灵活,不仅针对所学内容,针对完成任务的对象,还要兼顾学生的专业及将来的工作。
任务应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层层深入,可操作性强。
任务应该是学生通过努力可完成的,难度不能超出学生能力太多,否则学生会丧失信心。
也不能太容易,不须努力即可完成,学生会失去进取的斗志。
(五)任务的设计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出发。
教师要创设平台,让学生表现自己,使其感受到英语学习和自己的生活密切联系,这既能调动其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又能促进他们自主学习。
三、任务型教学在高职英语课堂中的运用
结合高职英语课的特点,任务型教学可分以下步骤:
(一)呈现任务。
这是任务型课堂教学特有的环节,以知识做铺
垫,为开展后面的任务做准备。
课堂教学一开始就呈现任务,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确要完成的任务。
然后,通过学习教学内容获得完成任务必需的知识、技能、信息和文化理解。
这是任务驱动的过程,有助于强化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同时也体现了任务的真实性。
如教师在课堂教学一开始不呈现任务,而是在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后才呈现任务并让学生完成任务,那么这就不是任务呈现型的教学过程,学生的学习动力就不如任务呈现过程那么强烈。
呈现任务过程中,教师处理语言点时目的要清楚,所涉及的语言项目都是后边要用到的语言、知识或技能。
要根据不同的课文设计形式多样的任务,并把任务的主题、内容及要求介绍给学生。
任务要明确、具体、可操作性强。
因课堂时间有限,任务前期准备一般要求学生在课前完成。
(二)执行任务。
在此过程中学生会遇到困难,应由学生提出阻碍其完成任务的问题,如生词读音、语法结构、复合句及对篇章理解等,之后由教师或学生讲解(根据问题多少而定)。
根据任务的不同要求,每设计一个任务后,让学生分组讨论、交流,遇到难点可向老师求助。
(三)完成任务。
讨论、交流后,由学生单人、成对或以小组形式在全班学生面前实施任务。
此时学生成了课堂的主宰,实施任务的学生力争准确表达课文的思想内容,并充分利用文中的词语使其表达连贯、生动、有趣,其他学生则获得了听的机会。
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语音是否正确、对课文的理解是否准确、用词是否得当、语
言是否得体,并记录出现的问题。
(四)总结。
学生使用语言后,要落实一些重要语言项目,教师把本课的语言点提炼出来,归纳总结。
对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更正,并布置适量练习,最后对任务完成情况做出评价。
四、任务型教学法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示
任务型教学法有利于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这可以提高其学习的自觉性,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完成“任务”的实践中。
在学习过程中,这种情感因素至关重要,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更有效地掌握知识,并获得自主发展。
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是课堂的组织者、指导者,设计出适合学生水平的、真实的、交际性的活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并在学生完成任务过程中给予引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提供帮助从而使任务顺利完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学习过程的主动参与者;
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性格。
在完成任务过程中,需要学生积极参与,相互合作交流,这不但使他们的语言能力得到锻炼,更有利于其表现自己,打消自我防卫心理,培养良好的性格,培养其团队合作精神。
五、结束语
总之,任务型教学强调培养学生的运用能力,充分体现了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符合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和
社会实践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目标。
高职英语教师必须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加强教育教学理论学习与研究,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教学能力,使这一教学模式不断完善,更好地服务教学活动。
参考文献:
[1] willis. a framework for task-based learning london [m]
[2]谷仙春,韩照红.任务型语言教学
[3]龚亚夫等.任务型语言教学
[4]鲁子问.任务型语言教学简述[j]学
[5].程晓堂.任务型教学[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