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构造(第五章楼梯)
- 格式:ppt
- 大小:4.26 MB
- 文档页数:67
第五章楼梯一、试题(一)填空题1.楼梯主要由楼梯梯段、楼梯平台和楼梯扶手三部分组成。
2.每个楼梯段的踏步数量一般不应超过3级,也不应少于18级。
3.楼梯平台按位置不同分正平台平台和半平台平台。
4.计算楼梯踏步尺寸常用的经验公式为b+2h=600-620mm 。
5.楼梯的净高在平台处不应小于,在梯段处不应小于。
6.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施工方式不同,主要有和两类。
!7.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按梯段的结构形式不同,有和两种。
8.钢筋混凝土预制踏步的断面形式有、和三种。
9.楼梯栏杆有、和等。
10.栏杆与梯段的连接方法主要有、和、等。
11.栏杆扶手在平行楼梯的平台转弯处最常用的处理方法是。
12.通常室外台阶的踏步高度为,踏面宽度为。
13.在不增加梯段长度的情况下,为了增加踏面的宽度,常用的方法是。
14.坡道的防滑处理方法主要有、等。
15.考虑美观要求,电梯厅门的洞口周围应安装,为安装推拉门的滑槽,厅门下面的井道壁上应设。
16.楼梯踏步表面的防滑处理做法通常是在做。
!17.中间平台的主要作用是和。
18.楼梯平台深度不应小于的宽度。
19.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是指从至扶手上表面的垂直距离,一般室内楼梯的栏杆扶手高度不应小于。
20.在预制踏步梁承式楼梯中,三角形踏步一般搁置在等截面梯斜梁上,L形和一字形踏步应搁置在梯梁上。
21.坡道的坡度一般为。
面层光洁的坡道,坡度不宜大于,粗糙材料和设防滑条的坡道,坡道不应大于。
(二)选择题1.单股人流宽度为550㎜~700㎜,建筑规范对楼梯梯段宽度的限定是:住宅,公共建筑≥1300mm。
①≥1200mm②≥1100mm③≥1500mm④≥1300mm》2.梯井宽度以为宜。
①60~150mm ②100~200mm③60~200mm ④60~150mm3.楼梯栏杆扶手的高度一般为900mm,供儿童使用的楼梯应在不小于高度增设扶手。
①400mm ②700mm③600mm ④500mm4.楼梯平台下要通行一般其净高度不小于。
第五章垂直交通设施一、填空题1. 双股人流通过楼梯时,梯段宽度至少应为( )。
2. 楼梯平台部位净高应不小于( ),顶层楼梯平台的水平栏杆高度不小于( )。
3. 楼梯中间平台宽度是指( )至转角扶手中心线的水平距离。
4. 楼梯是建筑物的垂直交通设施,一般由( )、( )、( )等部分组成。
5. 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的结构形式有( )和( )。
6. 楼梯中间平台宽度不应( )楼梯宽度。
7. 室内楼梯扶手高度不小于( )mm,顶层楼梯平台水平栏杆高度不小于( )mm 。
8、楼梯踏步尺寸的经验公式。
二、选择题1. ( )楼梯不可以作为疏散楼梯。
A. 直跑楼梯B. 交叉楼梯C. 螺旋楼梯D. 平行双跑楼梯2. 每个梯段的踏步数以( )为宜。
A. 2~10级B. 3~10级C. 3~18级D. 3~15级3. 楼梯段部位的净高不应小于( )。
A. 2200mmB. 2000mmC. 1950mmD. 2400mm4. 首层楼梯平台下要做出入口,其净高不应小于( )。
A. 2200mmB. 2000mmC. 1950mmD. 2400mm5. 踏步高不宜超过( )mm。
A. 175B. 310C. 210D. 2006. 室内楼梯扶手的高度通常为( )mm 。
A. 850B. 900C. 1100D. 15007. 梁式楼梯梯段由( )几部分组成。
Ⅰ. 平台Ⅱ. 栏杆Ⅲ. 梯斜梁Ⅳ. 踏步板A. ⅠⅡB. ⅡⅣC. ⅡⅢD. ⅢⅣ8. 在住宅及公共建筑中,楼梯形式应用最广的是( )。
A. 直跑楼梯B. 平行双跑楼梯C. 双跑直角楼梯D. 扇形楼梯9. 在楼梯组成中起到供行人间歇和转向作用的是( )。
A. 楼梯段B. 中间平台C. 楼层平台D. 栏杆扶手10. 室外台阶的踏步高一般在( )左右。
A. 150mmB. 200mmC. 180mmD. 100~150mm二、判断题1、梁板式楼梯的踏步板受力钢筋应沿楼梯段的长度方向配置。
第5章楼梯5.1复习笔记一、楼梯的组成、形式、尺度1.楼梯的组成楼梯一般由梯段、平台、栏杆扶手组成,如图5-1所示。
图5-1楼梯的组成(1)梯段梯段,又称梯跑,是联系两个不同标高平台的倾斜构件,通常为板式梯段,也可由踏步板和梯斜梁组成梁板式梯段。
梯段的踏步步数一般在3~18级为宜。
(2)楼梯平台按平台所处位置和标高不同,分为中间平台和楼层平台。
①中间平台,两楼层之间的平台,用来供人们行走时调节体力和改变行进方向。
②楼层平台,与楼层地面标高齐平的平台,除与中间平台相同的作用外,还用来分配从楼梯到达各楼层的人流。
(3)栏杆扶手栏杆扶手是设在梯段及平台边缘的安全保护构件。
①当梯段宽度不大时,可以只在梯段临空面设置。
②当梯段宽度较大(3股人流以上)时,非临空面应加设靠墙扶手。
③当梯段宽度很大(4股人流以上)时,需在梯段中间加设中间扶手。
2.楼梯形式楼梯形式的选择取决于所处位置、楼梯间的平面形状与大小、楼层高低与层数、人流多少与缓急等因素。
图5-2楼梯形式(a)直行单跑楼梯;(b)直行多跑楼梯;(c)平行双跑楼梯;(d)平行双分楼梯;(e)平行双合楼梯;(f)折行双跑楼梯;(g)折行三跑楼梯;(h)设电梯折行三跑楼梯;(i)交叉跑(剪刀);(j)交叉跑(剪刀)楼梯;(k)螺旋楼梯;(l)弧形楼梯(1)直行单跑楼梯如图5-2(a)所示,楼梯无中间平台,单跑楼段踏步数一般不超过18级,用于层高不高的建筑。
(2)直行多跑楼梯如图5-2(b)所示,它是直行单跑楼梯的延伸,增设中间平台,将单梯段变为多梯段。
一般为双跑梯段,适用于层高较大的建筑。
(3)平行双跑楼梯如图5-2(c)所示,它比直跑楼梯节约交通面积、缩短人流行走距离。
(4)平行双分双合楼梯①如图5-2(d)所示,平行双分楼梯在平行双跑楼梯基础上产生。
梯段平行而行走方向相反,第一跑在中部上行,中间平台处往两边,以第一跑的二分之一梯段宽,各上一跑到楼层面,在人流多、楼段宽度较大时采用,常用作办公类建筑的主要楼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