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入车间流程
- 格式:doc
- 大小:26.50 KB
- 文档页数:1
车间出入管理规定一、目的和适合范围车间出入管理规定的目的是确保车间内人员的安全和生产秩序,提高车间工作效率。
本规定适合于所有进入车间的人员,包括员工、访客、承包商等。
二、车间出入流程1. 出入登记所有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在车间入口处进行登记,提供有效身份证件并填写相关信息。
车间管理人员将核实身份并发放暂时通行证。
2. 人员身份验证车间管理人员有权要求进入车间的人员出示有效身份证件以进行身份验证。
如发现身份证件失效或者无效,将禁止其进入车间。
3. 暂时通行证车间管理人员将发放暂时通行证给进入车间的人员,暂时通行证上将标明有效期限和进入车间的目的。
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随身携带暂时通行证,并在离开车间时归还。
4. 安全培训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接受车间安全培训,并遵守相关安全规定和操作程序。
未接受培训的人员将不被允许进入车间。
5. 个人防护装备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佩戴适当的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耳塞、眼镜、手套等。
车间管理人员有权拒绝未佩戴个人防护装备的人员进入车间。
6. 禁止携带危(wei)险物品进入车间的人员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或者其他危(wei)险物品。
如发现携带危(wei)险物品的情况,车间管理人员有权要求其离开车间并采取相应措施。
7. 严禁吸烟车间内严禁吸烟,所有人员必须在指定的吸烟区域外吸烟。
8. 暂时离开车间进入车间的人员如需暂时离开车间,必须事先向车间管理人员报备并登记。
离开时间不得超过规定的时间限制。
9. 不得私自带离车间物品进入车间的人员不得私自带离车间内的物品,包括工具、设备、文件等。
如需带离车间内物品,必须经过车间管理人员的批准和登记。
10. 严禁私自更改车间设备进入车间的人员严禁私自更改、调整车间内的设备或者工艺。
如需更改设备或者工艺,必须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和指导。
三、违规处理对违反车间出入管理规定的人员,将根据违规情节轻重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口头警告、书面警告、禁止进入车间等。
一、目的为加强车间管理,确保生产安全,提高工作效率,保障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车间员工出入管理。
三、管理职责1. 车间主任负责制定本车间出入管理制度,并监督执行。
2. 安全部门负责对车间出入管理制度进行监督和检查。
3. 保安部门负责车间出入的日常管理。
四、出入管理流程1. 员工入职(1)新员工入职后,人力资源部门将新员工的个人信息及照片提交给保安部门。
(2)保安部门对新员工进行身份核实,并为其办理出入证。
(3)新员工凭出入证进入车间。
2. 员工请假(1)员工请假需填写《车间员工请假单》,并经车间主任批准。
(2)请假期间,员工需将出入证交还给保安部门。
(3)请假结束后,员工需将出入证领回。
3. 员工离职(1)员工离职需提前向车间主任提出申请。
(2)车间主任审批通过后,保安部门收回员工出入证。
(3)员工离职手续办理完毕后,保安部门将出入证销毁。
4. 临时出入(1)非车间员工因工作需要进入车间,需由车间主任审批。
(2)临时人员进入车间时,需出示有效证件,并登记相关信息。
(3)临时人员离开车间时,需向保安部门登记并办理离场手续。
5. 车间巡查(1)保安部门定期对车间进行巡查,检查员工出入情况。
(2)巡查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车间主任和安全部门。
五、奖惩措施1. 对遵守出入管理制度,积极配合管理的员工,给予表扬和奖励。
2. 对违反出入管理制度的员工,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或解除劳动合同等处罚。
六、附则1. 本制度由公司安全部门负责解释。
2.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3. 本制度如有未尽事宜,由公司另行规定。
进入生产车间流程
1、车间大厅:介绍车间平面布局图(平面布局划分、人物流走向、生产车间各
区域功能介绍)。
融浆区为血浆预融合并操作区域;蛋白分离区为各组分制备分离区;超滤区为各品种产品超滤、稀释配制区域;纳米过滤区为球蛋白病毒灭活及除病毒过滤区域;大容量制品除菌分装区(人血白蛋白);小容量制品除菌分装区(人免疫球蛋白)。
2、预更衣间:洗手;若在走廊参观,套穿白大褂。
3、E更衣间:套穿E级工作服;若穿白大褂则直接经E更衣间进入手消毒间。
4、手消毒间:手部采用75%乙醇消毒。
5、进入车间控制区走廊:向左为分装车间、制水中心;向右为分离车间蛋白分
离区、超滤区。
6、进入既定区域:按照所进区域进行更衣。
厂区出入管理规定1.0目的:规范各车间及外来人员出入车间、厂区的行为,加强安全防范工作。
2.0范围:深圳市优特利电源有限公司3.0职责:3.1行政部:员工出入厂区打卡方法的宣传;负责员工出入车间、厂区的相关制度的制定与宣导;监督员工出入厂区的打卡行为;对员工打卡时的不规范行为及时通报;监督本制度的执行并对相关违纪行为作出处罚。
3.2各部门:严格执行本制度。
4.0厂区出入程序4.1总则:4.1.1工厂主管及以下级员工出入厂区均须打卡;所有公司人员出入厂区必须佩戴厂牌,来宾佩戴贵宾卡。
4.1.2任何情况下,任何人都不得请人代打卡或代他人打卡。
4.2工作时间:4.2.1生产一线员工上下班时间根据实际情况而定,由各部门主管提出,经主管/厂长/总经理批准后实施。
一般情况下,员工工作时间为白班上午上班时间为7:45,下班时间为11:45;白班下午上班时间为13:15,下班时间为17:15;夜班上班时间为19:45,下班时间为7:45(中间半小时吃饭时间,其它时间计加班)。
4.2.2办公室人员上午上班时间为8:00,下班时间为12:00;下午上班时间为13:30,下班时间为17:30,如有调整,以公司通告为准。
4.3加班:各部门人员如确因工作需要而须于工作时间之外继续工作的,由各部门相关人员提出加班申请,部门主管批准(详见____MS-0030/00《员工加班管理办法》)。
员工加班时间出入厂区,同样必须打卡。
4.4因公外出:员工因工作需要外出时,需填写《员工外出申请单》,如外出时间和(或)返回时间在上班时间,出入厂区均须打卡。
离厂时,外出申请单交保安室由当值保安员确认外出时间并加以保管;员工回厂时,由当值保安员填写入厂时间后交行政部。
员工因公外出须经部门主管/部长批准;主管级(含副主管及享受副主管级待遇人员)人员,因公外出须经主管副总、厂长或总经理批准。
4.5因私外出:员工因个人原因外出并于当日返回公司者,需填写《请假单》,如外出时间和(或)返回时间在上班时间,出入厂区均须打卡,并需当值保安员签名确认出厂时间和返回时间,由保安员直接交行政部。
车辆出入厂安全控制程序模版一、背景介绍车辆出入厂是一个重要的管理环节,关系到单位或企业的安全和正常运营。
为了确保车辆出入厂的安全和有序性,制定并执行一套科学、可行的车辆出入厂安全控制程序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个车辆出入厂安全控制程序的模版,以供参考。
二、程序目标本程序的目标是确保车辆出入厂的安全,防止未经授权的车辆进入厂区,保障单位或企业的财产安全和员工的人身安全。
三、程序内容1. 车辆申请所有车辆进入厂区前,必须提前向厂区管理部门提交车辆申请。
申请应包括车辆名称、车牌号码、进出厂时间以及进出厂目的等信息,并需由车辆管理部门审核批准。
2. 进厂登记车辆进入厂区前,司机必须携带车辆申请的批准文件,并前往厂区管理部门进行进厂登记。
厂区管理部门应仔细核对车辆申请信息与司机身份,并记录车辆进出厂的时间。
3. 安全检查在车辆进入厂区后,应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包括对车辆外观、车辆货物以及驾驶员的身份进行检查。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报告厂区管理部门,并根据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
4. 车辆停放完成安全检查后,车辆应按照指定的停车区域停放。
停放区域应有明确的标识,并严格按照停车规定停放。
驾驶员离开车辆后,应确保车辆上锁,关闭车窗。
5. 出厂手续车辆准备离开厂区时,司机需前往厂区管理部门进行出厂手续办理。
出厂手续办理包括还原车辆申请的批准文件,并由厂区管理部门记录车辆出厂的时间。
6. 出厂安全检查在车辆离开厂区前,再次进行安全检查。
安全检查内容与进厂安全检查一致,以确保车辆出厂时状态正常。
如发现异常情况,应立即阻止车辆出厂,并报告厂区管理部门。
7. 审核与改进厂区管理部门应对车辆出入厂安全控制程序进行定期审核和改进,以确保程序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对于发现的问题和不足,应及时进行整改,并做好记录以备查。
四、程序执行责任1. 车辆管理部门负责审核和批准车辆申请,监督车辆进出厂的合规性,并记录相关信息。
2. 厂区管理部门负责车辆的进厂登记、安全检查、车辆停放监管以及出厂手续办理等工作。
车辆出入厂安全控制程序范本1. 引言1.1 背景在现今社会,车辆的数量快速增长,车辆出入厂的安全问题也日益突出。
为了保障车辆出入厂的安全,确保企业和驾驶员的安全,制定一套有效的车辆出入厂安全控制程序是必要的。
1.2 目的本文旨在制定一套全面、系统的车辆出入厂安全控制程序,以确保车辆出入厂过程中的安全性和合规性,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2. 车辆出入厂安全控制程序2.1 申请与审批2.1.1 驾驶员向车辆管理部门提出出入厂申请,附上相关证件和车辆信息。
2.1.2 车辆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核实驾驶员身份和车辆合法性。
2.1.3 审批通过后,车辆管理部门发放出入厂许可证,并记录相关信息。
2.2 出入厂登记2.2.1 在车辆出入厂口设立登记点,驾驶员在入厂前必须停车接受登记。
2.2.2 登记员核实驾驶员身份和车辆信息,记录相关信息如车牌号、车辆型号、驾驶员姓名等。
2.2.3 登记员发放入厂通行证,并在通行证上注明有效期限。
2.3 安全检查2.3.1 入厂检查2.3.1.1 入厂检查包括对驾驶员和车辆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确保驾驶员没有酒驾、无违法记录等。
2.3.1.2 驾驶员应按规定佩戴安全帽、系好安全带,并保持良好的驾驶状态。
2.3.2 出厂检查2.3.2.1 出厂检查包括对驾驶员和车辆的安全状况进行检查,确保驾驶员没有超速、疲劳驾驶等违规行为。
2.3.2.2 驾驶员应遵守交通规则,并保持良好的驾驶习惯。
2.4 出入厂记录2.4.1 车辆管理部门要对每辆车辆的出入厂记录进行登记和管理,包括车辆进出时间、驾驶员信息等。
2.4.2 出入厂记录要保留一定的时间,以备查验和分析。
2.5 应急处置2.5.1 在紧急情况下,如火灾、故障等,应制定相应应急预案,并向驾驶员和相关人员进行培训。
2.5.2 驾驶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应按照预案要求采取安全措施,并报告车辆管理部门。
车辆管理部门要及时处理并采取相应措施保障安全。
车间出入管理规定引言概述:车间出入管理规定是为了确保车间内的安全和秩序,保护车间内的设备和资产,同时提高工作效率和生产质量。
本文将从五个大点阐述车间出入管理规定的具体内容。
正文内容:1. 出入管理流程1.1. 出入登记:所有进入车间的人员必须进行出入登记,包括工作人员、访客和供应商等。
登记时需要提供身份证明,并在登记簿上填写相关信息,如姓名、单位、进入时间等。
1.2. 出入申请:非车间工作人员需要提前向车间管理部门提交出入申请。
申请中需注明进入车间的目的、时间和所需权限等。
车间管理部门根据申请情况进行审核,并发放临时出入证。
1.3. 出入审核:车间管理部门对所有出入申请进行审核,确保进入车间的人员符合相关要求,并保证车间内的安全和秩序。
1.4. 出入记录:车间管理部门需保留出入登记簿和出入申请记录,以备查阅和管理。
2. 出入权限管理2.1. 工作人员权限:车间内的工作人员根据职责和需要,被分配不同的出入权限。
权限分级,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人员才能进入特定区域或接触特定设备。
2.2. 临时权限:对于非车间工作人员和访客,根据申请情况发放临时出入证,并设置相应的权限。
临时权限在规定时间内有效,过期后需重新申请。
2.3. 权限变更:当工作人员职责发生变化或需要调整权限时,需向车间管理部门提出申请。
车间管理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核,并及时调整相应权限。
3. 出入安全措施3.1. 门禁系统:车间设置门禁系统,只有具备相应权限的人员才能进入。
门禁系统可以采用身份卡、指纹识别等方式,确保进入车间的人员身份真实可靠。
3.2. 安全培训:车间管理部门对进入车间的人员进行安全培训,包括工作流程、安全操作规范、应急措施等。
确保每位进入车间的人员了解车间的安全要求和操作规程。
3.3. 安全巡检:车间管理部门定期进行安全巡检,检查门禁系统的运行情况、工作人员的出入情况和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和改进。
4. 出入纪律要求4.1. 严禁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进入车间。
车辆出入厂的操作规定1. 目的为确保车辆出入厂区的安全、顺畅,提高厂区交通管理效率,制定本规定。
2. 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所有进出厂区的车辆及驾驶员。
3. 操作流程3.1 车辆出入准备- 驾驶员需持有效驾驶证、行驶证,确保车辆各项手续齐全。
- 驾驶员需确保车辆状态良好,如刹车、灯光等设施正常。
- 驾驶员需提前了解厂区交通路线,遵守交通规则。
3.2 车辆出入申请- 驾驶员需提前向厂区管理部门提交车辆出入申请,包括车辆信息、驾驶员信息及出入时间等。
- 厂区管理部门在收到申请后,将对车辆及驾驶员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发放出入许可证。
3.3 车辆出入检查- 驾驶员在进入厂区时,需主动向门卫出示出入许可证、驾驶证、行驶证,并接受工作人员的检查。
- 驾驶员在离开厂区时,需再次接受工作人员的检查,确保车辆无遗留物品。
3.4 车辆行驶规定- 驾驶员在厂区内行驶时,需遵守交通规则,保持车速在规定范围内。
- 驾驶员在厂区内禁止鸣笛、乱扔垃圾,确保厂区环境安静、整洁。
- 驾驶员在遇到行人时,需主动停车让行。
3.5 特殊情况下车辆出入- 如遇特殊情况(如紧急救援、自然灾害等),需立即向厂区管理部门报告,并按照管理部门的指示行事。
4. 违规处理- 对违反本规定的驾驶员,厂区管理部门将进行批评教育,并视情节严重程度给予相应处罚。
- 对严重违反本规定,造成安全事故的驾驶员,将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
5. 附则- 本规定由厂区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6. 修订历史- 2023年1月1日:发布初始版本。
进入车间流程:
(1)刷卡→(2)检查(健康状态、手指甲、首饰、化妆等)→(3)登記(进出车间记录)→(4)热水洗手→(5)皂液洗手(双手搓手)→(6)热水洗手→(7)脱便鞋→(8)换拖鞋→(9)戴网帽→(10)一次更衣《脱(穿)便衣、戴口罩》→(11)脱拖鞋→(12)换水鞋→(13)二次更衣,按编号穿工作服(不同颜色)→(14)戴袖套→(15)戴围裙→(16)对镜子自检→(17)相互检查→(18)热水洗手→(19)皂液洗手(双手搓手)→(20)热水洗手→(21)手、镊子浸泡(浸泡至手腕部1min)→(22)清水洗手→(23)消毒水泼洒围裙、袖套→(24)手烘干→(25)戴手套→(26)风淋→(27)进车间
龙虾仁生产操作流程:
倒虾→机械分选→人工挑选(挑出杂质、死虾、臭虾、小虾)→接料→过磅→浸泡清洗→蒸煮(≧98℃,2分钟30秒,0.5Mpa以上)→常温冷却→低温冷却(水温4℃以下)至虾体10℃以下→接料→计量→领料→去头→去壳→三节处去肠腺→去黄→分级→质检检验,放牌→交料→计量→漂洗→分规格大小→臭氧水浸泡→沥水(3Min,无直线滴水)→称重→装袋→真空封口→整形→速冻(1小时左右)→金探→装箱→封箱→按规格码板→冷藏→货物消毒→装柜→运输
进入车间流程
双手搓洗
龙虾仁生产操作流程。
人员进出车间程序一、人员进出车间总流程图
●进
●出
二、各程序说明
1.穿工作鞋
1)进入更鞋区后,坐在更鞋柜上,将非工作鞋放在更鞋柜外侧制定位置;2)抬起双脚,转向更鞋柜内侧,在指定位置取出生产区工作鞋换上。
注意:穿工作鞋时,鞋跟一定要拔上,不要踩在脚跟下面。
2.洗手
1)打开洗手池水龙头洗手,取洗手液双手搓洗不少于10秒钟,搓至双手腕上5cm,注意清洁指间及甲缝。
2)用流水冲去洗手液,关闭水龙头。
3.烘手
洗好手之后,用自动烘手器烘到手部无潮湿,烘手要手面手背都要烘。
4.穿工作服
1)指定位置取出生产区工作服。
2)穿上生产区连体工作服,最大限度用工作服将身体包裹,并确保穿衣整齐。
3)戴好工作帽、口罩等。
5)手消毒
1)将双手喷洒消毒液,同时双手用消毒液搓洗至全部消毒液润湿,要确保手面和手背都喷有消毒液,切要均匀、全面。
2)将双手挪离,继续搓洗至消毒液挥干。
出入车间流程
进入车间流程:换鞋→更衣→洗手消毒→工鞋消毒→风淋室除尘,进入车间开始工作
走出车间流程:专用通道进入洗手消毒间→更衣→换鞋,走出车间结束工作
1.进入换鞋区应脱去外鞋,放入鞋柜,更换净化鞋,更换完毕才能进入更衣室。
2.无尘服穿戴顺序:口罩→帽子→无尘服
脱的顺序:无尘服→帽子→口罩
3.无尘服穿戴标准:工作服纽扣全部扣上,口罩需遮住鼻子,帽子需遮住头发。
进入生产车间工作现场衣袖及裤管不得卷起。
更衣完毕需对照镜子检查穿戴是否符合标准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