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舞蹈发展史课件备课讲稿
- 格式:ppt
- 大小:238.50 KB
- 文档页数:10
中国古代舞蹈史教学大纲一、引言中国古代舞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学习中国古代舞蹈史,我们可以了解古代文化、文化传承以及中国舞蹈的发展历程。
本教学大纲旨在探讨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发展和演变,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舞蹈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2. 熟悉中国古代舞蹈的不同形式和风格;3. 能够理解中国古代舞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4. 培养学生对中国古代舞蹈的鉴赏能力和创造力;5. 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
三、教学内容1. 第一章: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和发展历程1.1 中国古代舞蹈的起源1.2 中国古代舞蹈的发展阶段1.3 中国古代舞蹈的影响和地位2. 第二章:中国古代舞蹈的不同形式和风格2.1 宫廷舞蹈2.2 民间舞蹈2.3 宗教舞蹈2.4 族群舞蹈3. 第三章:中国古代舞蹈的文化内涵和艺术特点3.1 舞蹈与中国古代文学3.2 舞蹈与中国古代音乐3.3 舞蹈与中国古代绘画3.4 舞蹈与中国古代服饰4. 第四章:中国古代舞蹈的鉴赏与创造4.1 学习和欣赏中国古代舞蹈的典籍和实录4.2 掌握中国古代舞蹈的技巧和动作4.3 进行中国古代舞蹈的创作与表演四、教学方法1. 授课法:利用课堂教学、讲解、示范等方式进行知识传授;2. 研讨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思考和提高交际能力;3. 实践法: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体验舞蹈动作和创作过程;4. 比较法:对比不同时期、不同风格的舞蹈,加深学生对舞蹈发展的理解。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讨论贡献、作业完成情况等;2. 考试评估:包括书面测试、实际操作和表演评估等;3. 课外作品:通过学生的作品展示,评估其舞蹈创作和表演能力。
六、教学资源1. 教材:选取相关参考书和教学材料,提供给学生进行学习;2. 多媒体: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相关音乐、视频和图片,辅助教学;3. 实践场地:保证学生有适当的舞蹈练习和表演场地。
江西科技学院校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舞蹈史》讲稿第三课时:三代舞蹈的分流同学们好,欢迎大家来到《中国古代舞蹈史》的课堂,通过上一节的课程,相信同学们对于原始舞蹈的发生已经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与了解,那么下面,我们就继续向下学习——三代舞蹈的分流。
1、原始社会之后是什么社会?原始社会之后,奴隶制社会开始建立。
农业发明后,以土地为根据的竞争关系成为人类社会进化的主要动力。
部落间以土地为根据的兼并战争达到一定规模后,便产生了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和奴隶制国家。
中国的奴隶制度历经夏、商、周三个朝代,简称为三代。
2、其社会制度是什么样的?奴隶制产生于能产生剩余产品的社会经济条件下的一个人对另一个人拥有和控制制度。
在典型的奴隶社会中,法律确认奴隶为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奴隶主对其握有生杀予夺的权力,可随意奴役、买卖和杀害。
3、是否形成了社会阶级?其社会阶级是如何划分的?奴隶社会把人类带入了文明时代,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是历史的一个大进步。
但同时,奴隶制度也是一个最野蛮的制度,从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和广大奴隶的遭遇就可以很明显地说明阶级的出现,其主要分为奴隶主和奴隶两个阶级。
奴隶主阶级占有全部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本身;奴隶毫无人身自由,是奴隶主的私人财产。
奴隶主阶级与奴隶阶级之间是赤裸裸的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奴隶被剥夺一切权利,在暴力下从事最紧张、最繁重的劳动。
奴隶主阶级占有和支配奴隶的全部劳动成果,过着奢侈豪华的寄生生活;奴隶只能获得极少的生活资料以维持生命。
知识点1:奴隶制建立——宗教需求——享乐需求——统治需求。
(为何分流)通过思考题的分析,结合社会变化——人文变革——审美需求——舞蹈演进的学习思路,我们不难发现,奴隶制产生于能产生剩余产品的社会经济条件下,在这种能产生剩余产品的条件下,人,尤其是奴隶主阶级的整个生存状态就已经与原始社会时期仅仅为了生存的功利性的状态产生了明显的区别,在生存无虞之后,精神上的多样化需求就开始逐步浮现。
第2章中国舞蹈发展概述《舞蹈》教学课件中国舞蹈发展概述中国舞蹈历史悠久,追溯到几千年前的夏、商、周时期。
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本文将对中国舞蹈的发展进行概述,介绍舞蹈的起源、特点和发展历程,以及在今天的教学课件中的应用。
中国舞蹈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原始人类为了祭祀神灵、表达感情和欢庆丰收,通过舞蹈的形式来传达信息和表达情感。
在古代,舞蹈常常与音乐、诗歌和绘画相结合,形成了一种完整的艺术形式。
在古代诗经中,就有大量描写舞蹈的诗歌,这些诗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舞蹈的热爱和追求。
中国舞蹈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期,每个时期都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在古代,宫廷舞蹈是主要的表演形式,它以庄严、娴静、优美为特点,展现了社会等级制度和礼仪观念。
唐代是中国舞蹈发展的高峰期,大量的舞蹈作品被创作出来,流传至今。
古代舞蹈不仅在表达方式上丰富多样,还注重动作的规矩和精致,给人一种神秘而又美好的感觉。
近代以来,中国舞蹈受到了西方舞蹈的影响,开始融入了现代舞的元素和技巧。
中国舞蹈家纷纷主导创作更加多样化的作品,从古典舞到现代舞,从民族舞到芭蕾舞,舞蹈的形式和风格更加丰富多样。
同时,中国舞蹈也逐渐在国际舞蹈舞台上崭露头角,赢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和喝彩。
如今,在中国的舞蹈教学中,教学课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学课件既可以作为教师的辅助工具,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学习资料。
教学课件通常包括舞蹈的基本概念、技巧和动作示范,以及音乐和节奏的配合等内容。
通过使用教学课件,教师可以更好地向学生传授舞蹈知识,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动作和技巧。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观看和学习教学课件,提高自己的舞蹈水平和艺术修养。
总结起来,中国舞蹈发展悠久,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精神价值。
它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特点和风格,但都以其独特的韵律和美感吸引着人们的关注。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国舞蹈逐渐融入了现代舞的元素和技巧,在国内外舞蹈舞台上展现出光彩熠熠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