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生物学大(综合)实验》课程介绍(精)
- 格式:doc
- 大小:28.50 KB
- 文档页数:8
《分子生物学试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05030适用专业:生物工程与生物技术试验学时数:36学时试验学分:1教材:主要参考书:《分子生物学试验指导》徐庆华等成栋学院立项教材 2024一、课程说明《分子生物学试验》以介绍分子生物学中的试验方法、试验手段和培育学生试验操作技能为其主要内容。
须要以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为基础,其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动手实力,培育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力。
通过试验,要求学生能在原有的相关理论学问基础上较全面和深化理解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驾驭基本的分子生物学试验方法和技巧,初步具备肯定的试验设计实力,以求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工作打下良好和扎实的基础。
本试验课在方法上力求经典,试验内容涉及了质粒DNA的提取及限制性内切酶酶切质粒分析;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及质粒DNA转化大肠杆菌;应用多聚酶链式反应(PCR)体外基因扩增及产物鉴定;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分子量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
二、学时安排三、教学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试验一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DNA及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一、试验特点试验类型:综合试验类别:专业基础安排学时:6 每组人数:2二、试验目的1、驾驭碱裂解法小量提取质粒DNA和试剂盒提取质粒DNA的原理和方法。
2、驾驭琼脂糖凝胶的制备及外源DNA的检测原理。
3、了解质粒DNA的粗略定量方法。
三、试验内容提要1、将单菌落接种于3m1含相应抗生素的LB培育基中,37℃摇菌过夜;2、12,000rpm离心30sec,收集菌体;3、加200u1溶液I(含RNaseA 100ug/ml ),振荡悬浮菌体;4、加200ul新配制的溶液II,颠倒混匀;5、溶液澄清后马上加入预冷的200u1溶液III混匀后冰上放置5~10 min;6、4℃、12,000rpm离心15min,取上清,加0.7倍异丙醇混匀,室温静置5min;7、12,000rpm离心10min,70%乙醇洗涤沉淀,抽干后溶于适量水或TE,-20℃保存备用。
分子生物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简介一、课程简介分子生物学主要研究核酸蛋白质等所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功能及基因结构、基因表达,以及生物大分子互相作用以及生理功能,以此了解不同生命形式特殊规律的化学和物理的基础。
分子生物化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奥秘的学科,代表当前生命科学的主流和发展的趋势。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分子生物学的重要分支,本课程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介绍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二是阐述某些疾病发生和发展的分子机制;三是介绍分子生物学技术在临床上的应用。
本大纲适用于夜大专升本等专业学生。
二、总体要求通过本课程学习,要求学生做到:1. 掌握、熟悉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原理以及与相关临床知识的联系。
2. 学会应用基本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生物大分子的检测,并能应用于临床。
3. 树立良好的学习态度,培养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注重知识、能力、素质的协调发展。
三、时数分配绪论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定义、内容。
课程内容一、介绍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二、介绍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历史。
三、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现状与未来。
考核知识点一、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二、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内容。
三、医学分子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
四、医学分子生物学的现状与未来。
考核要求一、掌握医学分子生物学的定义。
二、熟悉医学分子生物学主要解决的问题。
三、了解1. 医学分子生物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
2. 医学分子生物学的未来发展方向。
第一章基因学习目的和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基因的基本概念、基因的结构特点及基因的遗传功能,了解基因突变的机制及其与疾病的关系。
课程内容一、基因的基本概念及基因的结构特点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载体大部分生物中构成基因的核酸物质是DNA, 少数生物(如RNA病毒)中是RNA。
2.基因的基本概念基因的现代分子生物学概念。
3.基因的结构特点基因的基本结构包括结构基因和转录调控序列。
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连续的,而真核生物的结构基因是不连续的,由内含子和外显子组成。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Molecular Biology)课程编号:1313072215课程类别:专业课总学时数:68 实验时数:18学分:3.5开课单位:生命科学学院生物综合教研室适用专业:生物技术适用对象:本科(四年)一、课程的性质、类型、目的和任务分子生物学实验是生物技术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课,涵盖了分子与细胞生物学的许多内容,并与结构基因组学、功能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生物信息学、生物医学、分子病毒学、分子免疫学等学科有着重要的联系。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教学以理论课教学为基础,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对实验仪器要求较高,因此开设本课程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设备的操作方法,使学生更加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科学研究能力,为学生学习生命科学中的其他相关课程作好基础准备。
同时也使学生具备分子生物学基本的实验技能,学会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毕业后从事生物学相关的科研和教学工作奠定基础。
本课程的任务是通过实验教学,使学生了解和初步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包括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PCR扩增目的基因及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等。
在实验内容和方法、技术上进行合理安排,力争让学生在有限的课时中尽可能多地了解和掌握现代分子生物学基本理论和有关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术原理,并尽可能多地引进、介绍新的、先进的实验方法和技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培养高素质的生命科学人才。
二、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与分工学习和研究分子生物学的目的在于阐明生命活动的化学物质基础,并与其它学科配合,来揭示生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
《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遗传学》是先修课程。
三、课程内容及教学基本要求[1]表示“了解”;[2]表示“理解”或“熟悉”;[3]表示“掌握”;实验一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的目的及原理[1];植物基因组DNA的提取的实验步骤及操作方法[3];作业:提取的DNA呈褐色的原因及解决办法?实验二琼脂糖凝胶电泳琼脂糖凝胶电泳的原理及操作步骤[1],琼脂糖电泳的实验方法[3];作业: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电压如何设置?实验三聚合式酶联反应(PCR)扩增目的基因聚合式酶联反应(PCR)的基本原理、实验基本条件[2];PCR反应条件的优化和注意事项和应用范围[1];聚合式酶联反应(PCR)的实验技术[3];作业:PCR操作防止污染,有哪些注意事项?实验四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的基本原理[1];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操作步骤和实验方法[3] 作业:预电泳的作用是什么?四、实验方式与要求1.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掌握实验目的及设计思路,了解实验步骤。
《分子生物学大实验》实践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 课程编号:1117045072. 课程类别:集中实践课程3. 课程性质:必修课4. 学时/学分:2周/2学分5. 先修课程: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发酵工程细胞工程6. 适用专业:生物制药本科二、课程目标及学生应达到的能力本课程是生物工程专业的一门必修实践课程。
目前,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基因克隆重组技术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因此,本实践课程通过从基因分离、目的基因克隆及鉴定等一系列的实验,帮助学生巩固和掌握有关分子生物学和基因工程的相关理论与实验方法,提高学生操作技能、及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从事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相关研究奠定实践基础。
具体课程目标及能力要求如下:课程目标1:学生掌握下列主要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质粒DNA的分离及纯化,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DNA重组、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转化与检测实验等。
课程目标2:使学生熟悉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能够理论联系实际学会应用,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采用实验教学方法,2-3人一组操作,结合小组讨论与集体讨论、分子生物学相关实验小技巧介绍等多种教学手段,要求学生认真预习,熟悉实验的内容,了解所用的仪器用具;实验中严格按操作规程进行,仔细观察,及时记录实验现象及结果,认真做好每一天的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仔细分析和总结实验结果,帮助学生通过本实践课程的学习全面地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方法与技能以及实验设计的思路,提高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综合素质。
五、课程的考核环节1、评定方法本课程要求学生对每次实验进行认真学习操作,详细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束后形成完整实验资料和结果分析,在此基础上撰写完整的实验报告,作为实验考核的主要依据;同时,每次实验由指导老师对操作环节进行等级评定。
实验成绩按照考勤占10%,实验操作占40%,实验报告成绩占50%o 实验成绩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级评定。
《分子生物学实验》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码:091118B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实验英文名称:experiment of molecular biology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总学时:24总学分:1适用专业:生物科学二、实验课程的性质、目标与任务1. 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生命科学的基础学科之一,其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已渗透到生物学的各个领域并促进了一批新学科的兴起和发展。
目前,以分子生物学为基础的基因克隆重组技术已成为现代生物技术的核心。
因此,在掌握基本分子生物学理论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在分子生物学技术方面的实际动手能力,开设本实验课程。
2. 目标:通过实验原理的讲解和实验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和熟悉现代分子生物学实验的基本原理、操作技能和实际应用,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本课程的实验教学和实验操作,要求学生熟练掌握下列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和转化,质粒DNA的分离及纯化,琼脂糖凝胶电泳,PCR扩增,DNA重组、转化与检测实验等。
三、实验课程教学基本要求(1)注重分子生物学基础实验技能的掌握与提高,提升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2)实验课前要预习,明确每次实验的目的、原理与基本步骤;(3)实验过程中要具有严谨科学的态度,尊重事实与实验结果,要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4)树立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意识。
四、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实验一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实验类型】基础性实验【目的与要求】掌握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技术。
注意严格无菌操作,在冰上进行。
正确选取对数生长期的大肠杆菌细胞。
【内容提要】感受态是细菌处在容易吸收外源DNA的状态。
选用经过基因改造的生物工程菌株——大肠杆菌DH5a菌株为材料,在0℃、CaCl2低渗溶液处理,细胞壁破坏,细胞成为球型原生质体。
因而具备了吸收外源DNA的能力。
实验操作步骤:1.挑取单菌落,接种培养过夜2.转接培养3.将菌液置冰浴处理4.收集菌体5.CaCl2处理,-70℃保存。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引言:分子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分子结构、功能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是现代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培养学生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技能、观察数据分析能力和科学研究思维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从实验课程的目的、实验内容、实验方法和实验技巧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实验课程目的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了解常用的实验方法和技巧,掌握实验数据的分析和解读能力,培养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实验设计能力。
二、实验内容1. DNA提取实验:通过提取植物或动物组织中的DNA,学生可以了解DNA的结构和功能,并掌握DNA提取的基本操作技巧。
2. PCR实验:PCR是一种分子生物学常用的技术,通过PCR实验,学生可以学习DNA扩增的原理和方法,掌握PCR反应的操作步骤和条件。
3. 凝胶电泳实验:凝胶电泳是分子生物学中常用的分离和检测DNA 的方法,通过凝胶电泳实验,学生可以学习DNA分子的迁移原理,掌握凝胶电泳的操作和数据分析技巧。
4. 基因克隆实验:基因克隆是分子生物学的基础技术之一,通过基因克隆实验,学生可以了解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基因克隆的实验流程和基本操作技巧。
5. 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实验:通过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实验,学生可以学习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了解蛋白质表达的原理和方法,掌握蛋白质纯化的技术和步骤。
三、实验方法1. 实验前准备:对实验所需的试剂和设备进行准备,确保实验材料的质量和完整性。
2. 实验设计:根据实验目的和要求,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步骤和条件。
3. 实验操作:按照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注意实验操作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4. 数据记录和分析:记录实验操作过程中的数据和观察结果,进行数据分析和解读。
5. 实验总结:对实验结果进行总结和归纳,提出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四、实验技巧1. 实验操作要仔细:实验操作时要认真阅读实验步骤和要求,注意操作细节,避免操作失误。
《分子生物学》课程介绍一、课程简介《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是生命科学领域中一门基础性学科,涉及到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进化等基本规律。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学习生命科学相关领域奠定基础。
二、课程目标1.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 了解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进化等基本规律;3. 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实验技术和方法;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命科学领域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内容1. 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包括基因、DNA、RNA、蛋白质等基本分子结构及功能;2. 遗传信息传递:包括DNA复制、转录、翻译等基本过程;3. 基因表达调控:包括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转录因子等调控机制;4. 基因组进化:包括基因组重排、基因家族、表观遗传等进化机制;5. 实验技术与方法:包括基因克隆、表达分析、蛋白质组学技术等。
四、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通过课堂讲解、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分子生物学知识,培养其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五、课程评估课程评估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末考试等形式。
平时作业主要考察学生对分子生物学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实验报告则关注学生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分析能力;期末考试则侧重考察学生对分子生物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
六、课程意义《分子生物学》作为生命科学领域的基础学科,对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为进一步研究生命科学相关领域提供有力支撑。
同时,本课程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七、结语总之,《分子生物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体的遗传、变异和进化等基本规律,对于生命科学相关领域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本质,为其未来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物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实践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使学生熟悉和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研究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中,学生将学习到许多基本的实验技术和方法,比如DNA提取、PCR扩增、基因克隆、蛋白质表达与纯化、基因组测序等。
这些实验方法是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基础,掌握了这些方法,学生就可以进一步开展各种生物学研究。
在实验的过程中,学生需要仔细阅读实验操作步骤,并按照要求准备实验材料,如提取试剂、制备琼脂糖凝胶、配制PCR反应体系等。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严格按照实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注意实验室安全,保证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实验过程中,学生还需要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和分析。
这些数据包括实验操作的时间、实验结果的观察和记录等。
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可以得出实验结果,验证实验目的,进一步探讨实验结果的意义。
在分子生物学实验中,学生还会接触到许多常用的实验仪器和设备,如离心机、PCR仪、电泳仪、显微镜等。
学生需要了解这些仪器和设备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它们的正确使用和日常维护。
除了基本的实验技术和仪器使用,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和创新能力。
学生需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根据实验目的和问题,设计实验方案,确定实验变量和控制组,合理安排实验步骤。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还需要灵活调整实验方法和参数,解决实验中的问题和困难。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的学习不仅仅是为了掌握实验技术和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思考实验结果的原因和意义,探索实验结果背后的生物学机理。
通过实验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深入了解生物学的基本原理和现代研究进展,为今后的科学研究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是生物学专业中非常重要的一门实践课程。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和实践,可以使学生掌握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科学研究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分子生物学大(综合)实验》课程介绍课程代码(学校统一编制)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大(综合)实验英文名称MolecularBiologyBigExperiment学分:3修读期:第七学期授课对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课程主任:姓名、职称、学位关洪斌,副教授,博士课程简介21世记是生命科学的世记,而分子生物学是带动生命科学的前沿科学。
分子生物学是在生物大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调控的学科,在现代生物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与不容置疑的带头作用是众所周知的。
许多重大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都将依赖于分子生物学的突破。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相关实验技术方法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为了适应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满足培养从事现代生物学研究,尤其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人才的需要,特设置分子生物学大(综合)实验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是使学习者基本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包括TRIZOL试剂盒提取RNA、RNA质量的检测、RT-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cDNA。
通过本实验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较好地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和技能,为今后独立进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教学环节(如果有)实验内容包括TRIZOL试剂盒提取RNA、RNA质量的检测、RT-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cDNA。
课程考核实验报告指定教材自编参考书目1.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19992.彭秀玲,袁汉英等.基因工程实验技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3.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984.F.奥斯伯等著:颜子颖,王海林译.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985.J.萨姆布鲁克等著:金冬雁,黎孟枫等译.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1993微生物综合实验课程介绍格式课程代码课程名称:微生物学综合实验英文名称:Advanced Experiment for M icrobiology学分:3 修读期:第5、6学期授课对象:生科类课程主任:张小葵、职称、学位(仿宋体,五号)课程简介微生物学综合实验是为微生物学科高年级的学生开设的实验课程,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力,综合实验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分子生物学大(综合)实验》课程介绍
课程代码(学校统一编制)
课程名称分子生物学大(综合)实验
英文名称MolecularBiologyBigExperiment
学分:3修读期:第七学期
授课对象:生物科学、生物技术
课程主任:姓名、职称、学位
关洪斌,副教授,博士
课程简介
21世记是生命科学的世记,而分子生物学是带动生命科学的前沿科学。
分子生物学是在生物大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的结构、功能及调控的学科,在现代生物学学科发展中的重要性与不容置疑的带头作用是众所周知的。
许多重大的理论和技术问题都将依赖于分子生物学的突破。
随着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的不断深入,相关实验技术方法和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
为了适应分子生物学研究工作日益发展的需要,满足培养从事现代生物学研究,尤其是进行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人才的需要,特设置分子生物学大(综合)实验课程。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基本要求是使学习者基本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教学内容包括TRIZOL试剂盒提取RNA、RNA质量的检测、RT-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cDNA。
通过本实验可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较好地掌握分子生物学实验操作和技能,为今后独立进行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
实践教学环节(如果有)
实验内容包括TRIZOL试剂盒提取RNA、RNA质量的检测、RT-PCR和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cDNA。
课程考核
实验报告
指定教材
自编
参考书目
1.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导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1999
2.彭秀玲,袁汉英等.基因工程实验技术.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吴乃虎.基因工程原理(上下册).科学出版社,1998
4.F.奥斯伯等著:颜子颖,王海林译.分子克隆实验指南(第二版).科学出版社,1998
5.J.萨姆布鲁克等著:金冬雁,黎孟枫等译.精编分子生物学实验指南.科学出版社,1993
微生物综合实验课程介绍格式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微生物学综合实验
英文名称:Advanced Experiment for M icrobiology
学分:3 修读期:第5、6学期
授课对象:生科类
课程主任:张小葵、职称、学位(仿宋体,五号)
课程简介
微生物学综合实验是为微生物学科高年级的学生开设的实验课程,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标是要培养学生的基本实验技能力,综合实验能力,通过实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训练学生独立拟定实验方案并自主完成实验项目的能力。
着重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实验动手,数据处理和查阅微生物学有关实验文献资料能力。
要求学生运用己有的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能进行独立实验和设计实验。
课程考核
根据标准化教学实验室的要求, 结合微生物学综合实验课程教学的特点, 制定以下考核办法:实验课考核的最终成绩, 由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评组成, 平时成绩占50%,考试成绩占50% 。
《海洋资源化学》课程介绍
课程代码(学校统一编制)
课程名称:海洋资源化学
英文名称:Ocean Natural Resources Chemistry)
学分:1 修读期:夏季学期
授课对象:生物类专业学生
课程主任:姓名、职称、学位(仿宋体,五号)
课程简介
海洋资源化学是研究从海洋水体、海洋生物体和海洋沉积层中开发利用化学资源中的化学问题的学科,是海洋化学的一个分支。
当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从海水中直接提取稀缺的元素、化合物和核能物质;从海洋生物体中提取具有生理活性的天然有机物。
本课讲述了近代海洋资源化学的一些重要领域,介绍了海洋中微量和痕量元素的富集与分离,以及海洋天然有机物资源化学。
总之,充分开发利用海洋化学能源,是海洋科学的一项重大的研究课题。
实践教学环节(如果有)
无
课程考核
考查
指定教材
《海洋资源化学》,孙玉善编著,海洋出版社
细胞生物学前沿课程简介
在综述细胞生物学重点内容的基础上,主要介绍当前细胞生物学领域的一些研究前沿,并结合同学们的考研计划介绍国内从事细胞生物学研究的重点单位、主要研究人员及研究方向等,并相应地讲解一些细胞生物学考研试题。
分子遗传学课程简介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分子遗传学
英文名称:Molecular Genetics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9学期
授课对象:生物学专业本科生
先修课程:遗传学、分子生物学、生物化学
课程主任:张建民教授
课程简介:
分子遗传学是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物质的结构、功能和变化动态,探讨基因调控机理和生物发育机制的科学。
主要任务是:(1)研究遗传物质种类、形态、结构及它们间关系;(2)理解遗传信息传递途径和方式;(3)掌握各种生物基因调控的方式和途径;(4)阐述基因工程原理,从而达到创造生物新类型的目的。
课程考核:
期末闭卷考试。
指定教材:
孙乃恩等《分子遗传学》,南京大学出版社,1990.年
参考书目:
[1] 李振刚. 2001. 分子遗传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2] 张玉静. 2000. 分子遗传学. 北京:科学出版社
[3] 陈启民王金忠耿运琪. 2001. 分子遗传学.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水质综合分析实验课程介绍
课程代码(学校统一编制)
课程名称:水质综合分析实验英文名称:Analysis of natural water
学分:修读期:一学期
授课对象:海洋学院各专业的学生
课程主任:张英珊,副教授,硕士
课程简介
我国拥有很长的海岸线,海洋的开发利用及海洋的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国的发展。
海水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人类的身体健康及我国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是海水养殖,海洋捕捞,海洋环境等领域必不可少的参考指标,具有极强的实用价值。
因此,本着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原则,本课程旨在训练学生海水水质分析的综合能力,使学生在对海水化学理论有所认识的基础之上,掌握一些基本的水质分析技术,为毕业后能够尽快适应社会与企业的要求做好准备
课程考核:综合水质分析实验报告
指定教材:水化学实验指导书陈佳荣主编
参考书目:1水化学陈佳荣主编
2.无机及分析化学(Ⅲ)南京大学“无机及分析化学”编写组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8
3.General Chemistry 张英珊编北京化工出版社,2005
4.分析化学实验钟文英,王志群编.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00
5.仪器分析刘约权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0
6 Environmental chemistry Thomas G.Spiro William M.Stigliani
酶工程课程介绍
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酶工程
英文名称:Enzyme engineering
学分:2 修读期:3学年
授课对象:生物本科各专业学生
课程主任:朱启忠. 职称:教授. 学位:学士
课程简介:
酶工程学是生物学等学科的专业课,是生物科学,特别是生物技术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主要介绍酶分析方法,酶的分离工程,酶的生产,酶的固定化技术,酶的分子工程,核酶,抗体酶,模拟酶,组合生物催化及酶在医药、食品、化工、环境等方面的应用。
实践教学环节: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一定课时的实验课,主要是进行酶分离和固定化方面的基本技能训练,拟进行选修性质的开放性实验,注重能力培养。
课程考核:
考试形式:闭卷或开卷。
指定教材:
《酶与酶工程》,袁勤生、赵健主编,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
参考书目:
1、《酶工程》罗贵民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2、《生物化学》(第三版),王镜岩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
3、《酶法分析》,G.G.吉尔鲍特著,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药学综合实验课程介绍格式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药学综合实验
英文名称:Experimentation of Integrated Pharmacy
学分:0.5 修读期:6学期
授课对象:药学2007级
课程主任:
张崇禧教授博士
课程简介
无
实践教学环节:
中草药在无公害水产养殖中的应用配方
增强营养作用
增强免疫作用
维生素样作用
激素样作用
抗应激样作用
抗微生物作用
防治寄生虫
课程考核
考查
指定教材
无
参考书目
教师提供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