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1-2 4-4测试题(复数,统计案例,极坐标与参数方程)
- 格式:docx
- 大小:75.04 KB
- 文档页数:4
一、选择题1.某校高二(1)班甲、乙两同学进行投篮比赛,他们进球的概率分别是34和45,现甲、乙各投篮一次,恰有一人进球的概率是( ) A .120B .320C .15D .7202.某校学生会为研究该校学生的性别与语文、数学、英语成绩这3个变量之间的关系,随机抽查了100名学生,得到某次期末考试的成绩数据如表1至表3,根据表中数据可知该校学生语文、数学、英语这三门学科中( )表1表2表3 语文 性别不及格 及格 总计 数学 性别不及格 及格 总计 英语 性别不及格 及格 总男 14 36 50 男 10 40 50 男 25 25 女 16 34 50 女 20 30 50 女 5 45 总计3070100总计3070100总计30701A .语文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大,数学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小B .数学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大,语文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小C .英语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大,语文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小D .英语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大,数学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小 3.某人射击一次命中目标的概率为12,且每次射击相互独立,则此人射击 7次,有4次命中且恰有3次连续命中的概率为( ) A .3761()2CB .2741()2AC .2741()2CD .1741()2C4.在一次抗洪抢险中,准备用射击的方法引爆漂流的汽油桶.现有5发子弹,第一次命中只能使汽油流出,第二次命中才能引爆,每次射击相互独立,且命中概率都是34.则打光子弹的概率是( ) A .9256B .13256C .45512D .910245.针对时下的“抖音热”,某校团委对“学生性别和喜欢抖音是否有关”作了一次调查,其中被调查的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男生喜欢抖音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女生喜欢抖音的人数占女生人数,若有的把握认为是否喜欢抖音和性别有关,则男生至少有( )参考公式: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A .12人B .18人C .24人D .30人6.针对“中学生追星问题”,某校团委对“学生性别和中学生追星是否有关”作了一次调查,其中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12,男生追星的人数占男生人数的16,女生追星的人数占女生人数的23.若有95%的把握认为是否追星和性别有关,则男生至少有( ) 参考数据及公式如下:20()P K k ≥ 0.050 0.0100.0010k3.841 6.635 10.828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A .12B .11C .10D .187.为了解某班学生喜爱打篮球是否与性别有关,对该班6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得到如下图所示的22⨯列联表,则至少有( )的把握认为喜爱打篮球与性别有关.喜爱打篮球 不喜爱打篮球 合计男生 25530 女生 151530合计40 20 60附参考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n a b c d =+++.20()P K k ≥ 0.100.050.025 0.010 0.005 0.001 0k 2.706 3.8415.0246.6357.78910.828A .99.9%B .99.5%C .99%D .97.5%8.甲、乙两名同学参加2018年高考,根据高三年级一年来的各种大、中、小型数学模拟考试总结出来的数据显示,甲、乙两人能考140分以上的概率分别为12和45,甲、乙两人是否考140分以上相互独立,则预估这两个人在2018年高考中恰有一人数学考140 分以上的概率为( ) A .12B .23C .34D .139.2018年元旦期间,某高速公路收费站的三个高速收费口每天通过的小汽车数X (单位:辆)均服从正态分布()2600,Nσ,若()5007000.6P X <<=,假设三个收费口均能正常工作,则这个收费口每天至少有一个超过700辆的概率为( ) A .1125B .12125 C .61125 D .6412510.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设随机变量~(10,0.01)X N ,则1(10)2P X >= B .线性回归直线不一定过样本中心点(,)x yC .若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r 的值越接近于1D .先把高三年级的2000名学生编号:1到2000,再从编号为1到50的5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学生,其编号为m ,然后抽取编号为50m +,100m +,150m +,……的学生,这样的抽样方法是分层抽样11.为了解学生对街舞的喜欢是否与性别有关,在全校学生中进行抽样调查,根据数据,求得2K 的观测值0 4.804k ≈,则至少有( )的把握认为对街舞的喜欢与性别有关.参考数据:A .90%B .95%C .97.5%D .99%12.甲、乙两队进行篮球决赛,采取五场三胜制(当一队赢得三场胜利时,该队获胜,比赛结束).根据前期比赛成绩,甲队的主客场安排依次为“主主客客主”.设甲队主场取胜的概率为0.6,客场取胜的概率为0.5,且各场比赛结果相互独立,则甲队不超过4场即获胜的概率是( ) A .0.18B .0.21C .0.39D .0.42二、填空题13.有7个评委各自独立对A 、B 两位选手投票表决,两位选手旗鼓相当,每位评委公平投票且不得弃权.若7位评委依次揭晓票选结果,则A 选手在每位评委投票揭晓后票数始终保持领先的概率是______.14.有9粒种子分种在3个坑内,每坑放3粒,每粒种子发芽概率为0.5,若一个坑内至少有1粒种子发芽,则这个坑不需要补种;若一个坑内的种子都没有发芽,则这个坑需要补种,假定每个坑至多补种一次,需要补种的坑数为2的概率等于_______.15.已知如下四个命题:①在线性回归模型中,相关指数2R 表示解释变量x 对于预报变量y 的贡献率,2R 越接近于0,表示回归效果越好;②在回归直线方程ˆ0.812yx =-中,当解释变量x 每增加一个单位时,预报变量ˆy平均增加0.8个单位;③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就越接近于1;④对分类变量X 与Y ,对它们的随机变量2K 的观测值k 来说,k 越小,则“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大.其中正确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__. 16.三个元件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为,,,将两个元件并联后再和串联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电路不发生故障的概率为_________.17.从包括甲乙两人的6名学生中选出3人作为代表,记事件A :甲被选为代表,事件B :乙没有被选为代表,则()P B A │等于_________.18.甲袋中装有2个白球,2个黑球,乙袋中装有2个白球,4个黑球,从甲、乙两袋中各取一球均为白球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19.把一枚硬币任意抛掷三次,事件A =“至少出现一次反面”,事件B =“恰好出现一次正面”,则(/)P B A =__________.20.投到某出版社的稿件,先由两位初审专家进行评审,若能通过两位初审专家的评审,则直接予以录用,若两位初审专家都未予通过,则不予录用,若恰能通过一位初审专家的评审,则再由第三位专家进行复审,若能通过复审专家的评审,则予以录用,否则不予录用.设稿件能通过各初审专家评审的概率均为12,复审的稿件能通过评审的概率为14,各专家独立评审,则投到该出版社的1篇稿件被录用的概率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为落实中央“坚持五育并举,全面发展素质教育,强化体育锻炼”的指示精神,小明和小亮两名同学每天利用课余时间进行羽毛球比赛.规定每一局比赛中获胜方记2分,失败方记0分,没有平局,谁先获得10分就获胜,比赛结束.假设每局比赛小明获胜的概率都是23. (1)求比赛结束时恰好打了7局的概率;(2)若现在是小明6:2的比分领先,记X 表示结束比赛还需打的局数,求X 的分布列及期望.22.某航空公司规定:国内航班(不构成国际运输的国内航段)托运行李每件重量上限为50kg ,每件尺寸限制为40cm 60cm 100cm ⨯⨯,其中头等舱乘客免费行李额为40kg ,经济舱乘客免费行李额为20kg .某调研小组随机抽取了100位国内航班旅客进行调查,得到如表所示的数据:(1)请完成22⨯列联表,并判断是否在犯错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托运超额行李与乘客乘坐座位的等级有关?(2)调研小组为感谢参与调查的旅客,决定从托运行李超出免费行李额且不超出的旅客中(其中女性旅客4人)随机抽取4人,对其中的女性旅客赠送“100元超额行李补贴券”,记赠送的补贴券总金额为X 元,求X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参考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参考数据:23.某工厂A ,B 两条相互独立的生产线生产同款产品,在产量一样的情况下,通过日常监控得知,A ,B 生产线生产的产品为合格品的概率分别为p 和21(0.51)p p -.(1)从A ,B 生产线上各抽检一件产品,若使得产品至少有一件合格的概率不低于99.5%,求p 的最小值0p ;(2)假设不合格的产品均可进行返工修复为合格品,以(1)中确定的0p 作为p 的值. ①已知A ,B 生产线的不合格品返工后每件产品可分别挽回损失5元和3元,若从两条生产线上各随机抽检1000件产品,以挽回损失的平均数为判断依据,估计哪条生产线的挽回损失较多?②若最终的合格品(包括返工修复后的合格品)按照一、二、三等级分类后,每件可分别获利10元、8元、6元,现从A ,B 生产线的最终合格品中各随机抽取100件进行分级检测,结果统计如图所示,用样本的频率分布估计总体分布,记该工厂生产一件产品的利润为X ,求X 的分布列并估计该厂产量2000件时利润的期望值.24.某种疾病可分为Ⅰ、Ⅱ两种类型.为了解该疾病类型与性别的关系,在某地区随机抽取了患该疾病的病人进行调查,其中女性是男性的2倍,男性患Ⅰ型病的人数占男性病人的56,女性患Ⅰ型病的人数占女性病人的13. (1)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5的前提下认为“所患疾病类型”与“性别”有关,求男性患者至少有多少人?(2)某药品研发公司欲安排甲乙两个研发团队来研发此疾病的治疗药物.两个团队各至多安排2个接种周期进行试验.甲团队研发的药物每次接种后产生抗体的概率为p ,每人每次接种花费()0m m >元,每个周期至多接种3次,第一个周期连续2次出现抗体则终止本接种周期进入第二个接种周期,否则需依次接种至第一周期结束,再进入第二周期;第二接种周期连续2次出现抗体则终止试验,否则需依次接种至至试验结束;乙团队研发的药物每次接种后产生抗体的概率为q ,每人每次花费()0n n >元,每个周期接种3次,每个周期必须完成3次接种,若一个周期内至少出现2次抗体,则该周期结束后终止试验,否则进入第二个接种周期.假设两个研发团队每次接种后产生抗体与否均相互独立.①若甲团队的试验平均花费大于乙团队的试验平均花费,求p 、q 、m 、n 满足的关系式;②若m n =,2p q =,从两个团队试验的平均花费考虑,该公司应选择哪个团队进行药品研发?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20P K k ≥ 0.100.05 0.01 0.005 0.001 0k 2.7063.8416.6357.87910.82825.某大型运动会的组委会为了搞好接待工作,招募了30名男志愿者和20名女志愿者.调查发现,这些志愿者中有部分志愿者喜爱运动,另一部分志愿者不喜欢运动,并得到了如下等高条形图和22⨯列联表:喜爱运动 不喜爱运动 总计 男生 ab30 女生 cd20 总计50(1)求出列联表中a 、b 、c 、d 的值;(2)是否有99%的把握认为喜爱运动与性别有关?附:参考公式和数据: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20()P K k ≥ 0.5000.100 0.050 0.010 0.001 0k 0.4552.7063.8416.63510.82826.某花圃为提高某品种花苗质量,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分别用甲、乙两种方法培育该品种花苗.为比较两种培育方法的效果,选取了40棵花苗,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棵.第一组花苗用甲方法培育,第二组用乙方法培育.培育完成后,对每棵花苗进行综合评分,绘制了如图所示的茎叶图:(1)分别求两种方法培育的花苗综合评分的中位数.你认为哪一种方法培育的花苗综合评分更高?并说明理由.(2)综合评分超过80的花苗称为优质花苗,填写下面的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9.5%的把握认为优质花苗与培育方法有关?优质花苗 非优质花苗 合计甲培育法 乙培育法 合计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 ()20P K k ≥ 0.0100.050 0.025 0.010 0.005 0.001 0k 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 解析:D 【分析】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求得 甲投进而乙没有投进的概率,以及乙投进而甲没有投进的概率,相加即得所求. 【详解】甲投进而乙没有投进的概率为343(1)4520⨯-=,乙投进而甲没有投进的概率为341(1)455-⨯=,故甲、乙各投篮一次,恰有一人投进球的概率是 31720520+=,故选:D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的应用,体现了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属于中档题.2.C解析:C 【分析】根据题目所给的数据填写2×2列联表即可;计算K 的观测值K 2,对照题目中的表格,得出统计结论. 【详解】因为()()2210014341636100103020403070505030705050⨯⨯-⨯⨯⨯-⨯<⨯⨯⨯⨯⨯⨯()2100254552530705050⨯⨯-⨯<⨯⨯⨯,所以英语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大,语文成绩与性别有关联性的可能性最小.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计算能力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 3.B解析:B 【分析】由于射击一次命中目标的概率为12,所以关键先求出射击7次有4次命中且恰有3次连续命中的所有可能数,即根据独立事件概率公式得结果. 【详解】因为射击7次有4次命中且恰有3次连续命中有24A 种情况,所以所求概率为7241A 2⎛⎫⋅ ⎪⎝⎭.选B. 【点睛】本题考查排列组合以及独立事件概率公式,考查基本分析求解能力,属中档题.4.B解析:B 【分析】打光所有子弹,分中0次、中一次、中2次. 【详解】5次中0次:5 1 4⎛⎫ ⎪⎝⎭5次中一次:4 153144 C⎛⎫⨯⨯ ⎪⎝⎭5次中两次:前4次中一次,最后一次必中314331 444C⎛⎫⨯⨯⨯ ⎪⎝⎭则打光子弹的概率是514⎛⎫⎪⎝⎭+4153144C⎛⎫⨯⨯ ⎪⎝⎭+314331444C⎛⎫⨯⨯⨯ ⎪⎝⎭=13256,选B【点睛】本题需理解打光所有子弹的含义:可能引爆,也可能未引爆.5.B解析:B【解析】【分析】设男生人数为,女生人数为,完善列联表,计算解不等式得到答案.【详解】设男生人数为,女生人数为喜欢抖音不喜欢抖音总计男生女生总计男女人数为整数故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独立性检验,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应用能力.6.A解析:A【分析】设男生人数为x ,依题意可得列联表;根据表格中的数据,代入求观测值的公式,求出观测值同临界值进行比较,列不等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设男生人数为x ,依题意可得列联表如下:则2 3.841K >,由222235236183 3.841822x x x K x x x x x ⎛⎫- ⎪⎝⎭==>⋅⋅⋅,解得10.24x >, ,26x x为整数, ∴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95%的前提下认为是否喜欢追星和性别有关,则男生至少有12人,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独立性检验知识,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考查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 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样本数据制成22⨯列联表;(2)根据公式()()()()()22n ad bc K a b a d a c b d -=++++计算2K 的值;(3) 查表比较2K 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作统计判断.7.C解析:C 【解析】分析:根据列联表中数据,利用公式求得27.333k ≈,对照临界值即可的结果. 详解:根据所给的列联表, 得到()226025151557.333 6.63540203030k ⨯-⨯=≈>⨯⨯⨯,∴至少有0099的把握认为喜爱打篮球与性别有关,故选C.点睛: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样本数据制成22⨯列联表;(2)根据公式()()()()()22n ad bc K a b a d a c b d -=++++计算2K 的值;(3) 查表比较2K 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作统计判断.8.A解析:A 【解析】分析:根据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以及独立事件概率乘积公式求概率.详解:因为这两个人在2018年高考中恰有一人数学考140 分以上的概率为甲考140 分以上乙未考到140 分以上事件概率与乙考140 分以上甲未考到140 分以上事件概率的和,而 甲考140 分以上乙未考到140 分以上事件概率为14(1)25⨯-,乙考140 分以上甲未考到140 分以上事件概率为14(1)25-⨯,因此,所求概率为14(1)25⨯-1451(1)25102+-⨯==, 选A.点睛:本题考查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以及独立事件概率乘积公式,考查基本求解能力.9.C解析:C 【解析】分析: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求解即可.详解:根据正态曲线的对称性,每个收费口超过700辆的概率()()()111700150070010.60.2225P X P X ⎡⎤≥=-<<=⨯-==⎣⎦, ∴这三个收费口每天至少有一个超过700辆的概率 3161115125P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正态分布的性质与实际应用,属于中档题.有关正态分布的应用题考查知识点较为清晰,只要掌握以下两点,问题就能迎刃而解:(1)仔细阅读,将实际问题与正态分布“挂起钩来”;(2)熟练掌握正态分布的性质,特别是状态曲线的对称性以及各个区间概率之间的关系.10.A解析:A 【解析】在A 中,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N (10,0.01),则由正态分布性质得1(10)2P X >=,故A 正确; 在B 中,线性回归直线一定过样本中心点(),x y ,故B 错误;在C 中,若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故C 错误;在D 中,先把高三年级的2000名学生编号:1到2000,再从编号为1到50的5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学生,其编号为m ,然后抽取编号为m+50,m+100,m+150…的学生,这样的抽样方法是系统抽样法,故D 错误. 故选:A11.B解析:B 【解析】因为4.804>3.841,所以有95%的把握认为对街舞的喜欢与性别有关.12.C解析:C 【分析】利用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和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直接求解. 【详解】解:甲、乙两队进行排球决赛,采取五场三胜制(当一队赢得三场胜利时,该队获胜,决赛结束).根据前期比赛成绩,甲队的主客场安排依次为“主主客客主”.设甲队主场取胜的概率为0.6,客场取胜的概率为0.5,且各场比赛结果相互独立, 则甲队以3:1获胜的概率是:()()()10.60.610.50.50.610.60.50.510.60.60.50.50.21P =⨯⨯-⨯+⨯-⨯⨯+-⨯⨯⨯=.甲队以3:0获胜的概率是: 20.60.60.50.18P =⨯⨯=则甲队不超过4场即获胜的概率120.210.180.39P P P =+=+=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和互斥事件概率加法公式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分析】将比分分为四种情况讨论计算概率【详解】由条件可知前两名投票的都投给选手并且投给每位选手的概率是若投票给两位选手的比分为则概率为若比分为则投给选手的方法有种所以概率为若比分为则投给选手的两票不 解析:532【分析】将比分分为7:0,6:1,5:2,4:3四种情况讨论计算概率. 【详解】由条件可知前两名投票的都投给选手A ,并且投给每位选手的概率是12P =. 若投票给A 、B 两位选手的比分为7:0,则概率为712⎛⎫ ⎪⎝⎭, 若比分为6:1,则投给选手B 的方法有155C =种,所以概率为7152⎛⎫⋅ ⎪⎝⎭若比分为5:2,则投给选手B 的两票不能在第三和第四的位置,有2519C -=种,所以概率为7192⎛⎫⋅ ⎪⎝⎭, 若比分为4:3,则投给A 的票不能是最后一位,且不能占5,6位,有2415C -=种,所以概率为7152⎛⎫⋅ ⎪⎝⎭, 所以概率()7151595232P ⎛⎫=+++⋅=⎪⎝⎭. 故答案为:532【点睛】本题考查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重点考查分类的思想,属于中档题型.14.【分析】先计算出粒种子都没有发芽的概率即得出每个坑需要补种的概率然后利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得出所求事件的概率【详解】由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可知粒种子没有粒发芽的概率为所以一个坑需要补种的概率为由独 解析:21512【分析】先计算出3粒种子都没有发芽的概率,即得出每个坑需要补种的概率,然后利用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得出所求事件的概率. 【详解】由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可知,3粒种子没有1粒发芽的概率为31128⎛⎫= ⎪⎝⎭, 所以,一个坑需要补种的概率为18, 由独立重复试验的概率公式可得,需要补种的坑数为2的概率为223172188512C ⎛⎫⋅⋅= ⎪⎝⎭, 故答案为21512. 【点睛】本题考查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的应用,同时也考查了独立重复试验恰有()k k N *∈次发生的概率,要弄清楚事件的基本类型,并结合相应的概率公式进行计算,考查分析问题和理解问题的能力,属于中等题.15.②③【分析】①根据相关指数的性质进行判断;②根据回归方程的性质进行判断;③根据相关系数的性质进行判断;④根据随机变量的观测值k 的关系进行判断【详解】①在线性回归模型中相关指数表示解释变量对于预报变量解析:②③ 【分析】①根据相关指数2R 的性质进行判断;②根据回归方程的性质进行判断;③根据相关系数的性质进行判断;④根据随机变量2K 的观测值k 的关系进行判断. 【详解】①在线性回归模型中,相关指数2R 表示解释变量x 对于预报变量y 的贡献率,2R 越接近于1,表示回归效果越好,所以①错误;②在回归直线方程ˆy=0.8x−12中,当解释变量x 每增加一个单位时,预报变量ˆy 平均增加0.8个单位,正确;③两个变量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的绝对值就越接近于1,正确;④对分类变量X 与Y ,对它们的随机变量K2的观测值k 来说,k 越小,则“X 与Y 有关系”的把握程度越小,所以④错误; 故正确命题的序号是②③. 【点睛】该题考查的是有关统计的问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线性回归分析,两个变量之间相关关系强弱的判断,独立性检验,属于简单题目.16.【解析】分析:组成的并联电路可从反面计算即先计算发生故障的概率然后用对立事件概率得出不发生故障概率详解:由题意故答案为点睛:零件不发生故障的概率分别为则它们组成的电路中如果是串联电路则不发生故障的概 解析:【解析】分析:23,T T 组成的并联电路可从反面计算,即先计算发生故障的概率,然后用对立事件概率得出不发生故障概率. 详解:由题意11115(1)24432P =⨯-⨯=. 故答案为1532. 点睛:零件12,,,k a a a 不发生故障的概率分别为12,,,k p p p ,则它们组成的电路中,如果是串联电路,则不发生故障的概率易于计算,即为12k p p p ,如果组成的是并联电路,则发生故障的概率易于计算,即为12(1)(1)(1)k p p p ---.17.【解析】因为所以应填答案解析:35【解析】因为()()2254336613,210C C P A P AB C C ====,所以3(|)5P B A =。
一、选择题1.点(, )A x y 是曲线2cos 13sin x y θθ=+⎧⎨=+⎩,(θ为参数)上的任意一点,则2 -x y 的最大值为( ) AB5C .3D3+2.若直线l :y kx =与曲线C :2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有唯一的公共点,则实数k等于() AB.CD.±3.4sin 4πθ⎛⎫=+ ⎪⎝⎭与直线122{12x y =-=(t 为参数)的位置关系是( ) A .相切 B .相离C .相交且过圆心D .相交但不过圆心4.在方程sin {cos 2x y θθ==(θ为参数)所表示的曲线上的点是 ( )A .(2,7)B .12(,)33C .(1,0)D .11(,)225.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x cos y sin θθ=⎧⎨=⎩(θ为参数),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12x y t⎧=⎪⎪⎨⎪=⎪⎩(t 为参数),若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则AB 等于( ) ABCD6.参数方程2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和极坐标方程6cos ρθ=-所表示的图形分别是( ) A .圆和直线B .直线和直线C .椭圆和直线D .椭圆和圆7.已知点(),P x y 在曲线2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且[),2θππ∈)上,则点P 到直线21x ty t =+⎧⎨=--⎩(t 为参数)的距离的取值范围是( )A.⎡⎢⎣⎦ B .0tan 60x = C.D .:::2x r r q q q e αα==8.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以x 轴正方向为极轴建立的极坐标系中,直线:20l y kx ++=与曲线2:cos C ρθ=相交,则k 的取值范围是( )A .k ∈RB .34k ≥-C .34k <-D .k ∈R 但0k ≠9.把曲线12cos 2sin x C y θθ=⎧⎨=⎩:(θ为参数)上各点的横坐标压缩为原来的14,纵坐标压缩为2C 为 A .221241x y +=B .224413y x +=C .2213y x +=D .22344x y +=10.直线320{20x tsin y tcos =+=- (t 为参数)的倾斜角是( )A .20B .70C .110D .16011.若动点(,)x y 在曲线2221(0)4x yb b+=>上变化,则22x y +的最大值为( )A .24(04)42(4)b b b b ⎧+<⎪⎨⎪>⎩B .24(02)42(4)b b b b ⎧+<<⎪⎨⎪⎩C .244b +D .2b12.已知点A 是曲线2213x y +=上任意一点,则点A到直线sin()6πρθ+=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A.2BCD.二、填空题13.点(),M x y 为此曲线()2234x y ++=上任意一点,则x y +的最大值是______.14.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12x y ⎧=⎪⎪⎨⎪=+⎪⎩(t 为参数),圆C 的参数方程为cos 2sin x y θθ=+⎧⎨=⎩(θ为参数),则圆心C 到直线l 的距离为___________. 15.坐标系与参数方程选做题)直线截曲线(为参数)的弦长为___________ 16.设点(),x y 是曲线C 2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且02θπ≤<)上的任意一点,则yx的最大值为________. 17.已知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是2sin 4cos 0ρθθ+=,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1123x t t y ⎧=-+⎪⎪⎨⎪=⎪⎩(为参数),M (03l 与曲线C 的公共点为P ,Q ,则11PM QM+=_______ 18.直线:30l x y ++=被圆14cos :24sin x C y θθ=-+⎧⎨=+⎩(θ为参数)截得的弦长为______.19.曲线4cos 2sin x y θθ=⎧⎨=⎩上的点到直线220x y +=的最大距离为__________.20.圆1212x y θθ⎧=-+⎪⎨=⎪⎩(θ为参数)被直线0y =截得的弦长为__________.三、解答题21.已知直线l 过定点()1,1P ,且倾斜角为4π,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坐标系中,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2cos 3ρρθ=+. (1)求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与直线l 的参数方程:(2)若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 、B ,求AB 及PA PB ⋅的值.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123x t y ⎧=+⎪⎪⎨⎪=⎪⎩(t 为参数),椭圆C 的参数方程为cos 2sin x y θθ=⎧⎨=⎩(θ为参数)(1)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设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长.23.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经过点()3,0P,倾斜角为6π,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2cos x y θθ=⎧⎪⎨=⎪⎩(θ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写出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和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 (2)设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A ,B 两点,求PA PB +的值.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cos 2sin x y αα=⎧⎨=⎩(α为参数),将曲线C 按伸缩变换公式12x x y y =⎧''⎪⎨=⎪⎩,变换得到曲线E(1)求E 的普通方程;(2)直线l 过点()0,2M -,倾斜角为4π,若直线l 与曲线E 交于,A B 两点,N 为AB 的中点,求OMN 的面积.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1l :cos ,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π02α<<),曲线1C :2cos 4+2sin x y ββ=⎧⎨=⎩,(β为参数),1l 与1C 相切于点A ,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1C 的极坐标方程及点A 的极坐标; (2)已知直线2l :()6R πθρ=∈与圆2C:2cos 20ρθ-+=交于B ,C 两点,记AOB ∆的面积为1S ,2COC ∆的面积为2S ,求1221S S S S +的值. 26.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1cos 1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0απ≤<).在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中,曲线C :4cos ρθ=.(1)当4πα=时,求C 与l 的交点的极坐标; (2)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中点为(1,1)M ,求||AB 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D 解析:D 【分析】利用曲线的参数方程得32co sin -32s x y θθ=+-化简求解即可 【详解】由题()32cos 3sin 23-s x y θθθϕ=+-=++ 故当()cos 1θϕ+=时,2 -x y3+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参数方程求最值,考查辅助角公式,是基础题2.D解析:D 【分析】根据题意,将曲线C 的参数方程消去θ,得到曲线C 的普通方程22(2)1x y -+=,可知曲线C 为圆,又知圆C 与直线相切,利用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求得k 。
2021年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全册同步练习及单元检测含答案苏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2 全册同步练习及检测苏版高中数学课时作业及单元检测题全册合编含答案第1章统计案例§1.1 独立性检验课时目标1.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2.体会由实际问题建模的过程,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方法.1.独立性检验:用______________研究两个对象是否有关的方法称为独立性检验. 2.对于两个研究对象Ⅰ和Ⅱ,Ⅰ有两类取值,即类A和类B,Ⅱ也有两类取值,即类1和类2.我们得到如下列联表所示的抽样数据:Ⅱ 类A 类B 合计类1 a c a+c 类2 b d b+d 合计 a+b c+d a+b+c+d Ⅰ则χ2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____. 3.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1)提出假设H0:两个研究对象没有关系;(2)根据2×2列联表计算χ2的值;(3)查对临界值,作出判断.一、填空题1.下面是一个2×2列联表:x1 x2 总计 y1 a 8 b y2 21 25 46 总计 73 33 则表中a、b处的值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 2.为了检验两个事件A,B是否相关,经过计算得χ2=8.283,则说明事件A和事件B________(填“相关”或“无关”).3.为了考察高一年级学生的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在高一年级随机抽1苏版高中数学课时作业及单元检测题全册合编含答案取了300名,得到如下2×2列联表.判断学生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________(填“有”或“无”)关系.男女合计喜欢 37 35 72 不喜欢 85 143 228 合计 122 178 300 4.为了评价某个电视栏目的改革效果,在改革前后分别从居民点抽取了100位居民进行调查,经过计算χ2=99.9,根据这一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只填序号).①有99.9%的人认为该栏目优秀;②有99.9%的人认为栏目是否优秀与改革有关系;③有99.9%的把握认为电视栏目是否优秀与改革有关系;④以上说法都不对.5.某班班主任对全班50名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对待班级工作的态度进行了调查,统计数据如下表所示.从表中数据分析,学生学习积极性与对待班级工作的态度之间有关系的把握有________.学习积极性高学习积极性一般合计 6.给出下列实际问题:①一种药物对某种病的治愈率;②两种药物治疗同一种病是否有区别;③吸烟者得肺病的概率;④吸烟人群是否与性别有关系;⑤网吧与青少年的犯罪是否有关系.其中用独立性检验可以解决的问题有______.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序号)①对事件A与B的检验无关,即两个事件互不影响;②事件A与B关系越密切,χ2就越大;③χ2的大小是判断事件A与B是否相关的唯一数据;④若判定两事件A与B有关,则A发生B一定发生.8.某市政府在调查市民收入增减与旅游愿望的关系时,采用独立性检验法抽查了3 000人,计算发现χ2=6.023,根据这一数据查表,市政府断言市民收入增减与旅游愿望有关系,这一断言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解答题2积极参加班级工作 18 6 24 不太主动参加班级工作 7 19 26 合计 25 25 50 苏版高中数学课时作业及单元检测题全册合编含答案9.在对人们休闲的一次调查中,共调查了124人,其中女性70人,男性54人.女性中有43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27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男性中有21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看电视,另外33人主要的休闲方式是运动.(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的列联表; (2)检验性别与休闲方式是否有关系.10.有甲、乙两个工厂生产同一种产品,产品分为一等品和二等品.为了考察这两个工厂的产品质量的水平是否一致,从甲、乙两个工厂中分别随机地抽出产品109件,191件,其中甲工厂一等品58件,二等品51件,乙工厂一等品70件,二等品121件.(1)根据以上数据,建立2×2列联表;(2)试分析甲、乙两个工厂的产品质量有无显著差别(可靠性不低于99%)能力提升11.在吸烟与患肺病是否相关的判断中,有下面的说法:3苏版高中数学课时作业及单元检测题全册合编含答案①若χ2的观测值k>6.635,则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那么在100个吸烟的人中必有99人患有肺病;②从独立性检验可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1的前提下,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若某人吸烟,则他有99%的可能患有肺病;③从独立性检验可知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5的前提下,认为吸烟与患肺病有关系时,是指有5%的可能性使得推断错误.其中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12.下表是对某市8所中学学生是否吸烟进行调查所得的结果:父母中至少有一人吸烟父母均不吸烟吸烟学生 816 188 不吸烟学生 3 203 1 168 (1)在父母至少有一人吸烟的学生中,估计吸烟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2)在父母均不吸烟的学生中,估计吸烟学生所占的百分比是多少? (3)学生的吸烟习惯和父母是否吸烟有关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4)有多大的把握认为学生的吸烟习惯和父母是否吸烟有关?1.对独立性检验思想的理解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类似于数学中的反证法,要确认两个变量有关系这一结论成立的可信程度,首先假设该结论不成立,即假设“两个变量没有关系”成立,在该假设下我们构造的随机变量χ2应该很小,如果由观测数据计算得到的χ2的观测值很大,则在一定程度上4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20年高考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解答题专练1.【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曲线(φ为参数).以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点M的极坐标为.(1)求直线l1和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2)在极坐标系中,已知射线与,C的公共点分别为A,B,且,求MOB的面积.2.【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是,以极点为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且取相等的单位长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设点P(-1,2).(1)将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将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2)设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M,N两点,求的值.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点P的坐标为(-2,0)(1)若点Q在曲线C上运动,点M在线段PQ上运动,且,求动点M的轨迹方程;(2)设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求的值.4.【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中,设倾斜角为α的直线l:(t为参数)与曲线(φ为参数)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1)若,若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直线AB的极坐标方程;(2)若直线的斜率为,点,求的值.5.【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参数方程(φ为参数).以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2)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是,射线OM与圆C的交点为O、P,与直线l的交点为Q,求线段PQ的长.6.【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在以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曲线C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P(-1,0),直线l和曲线C交于A,B两点,求的值.7.【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点M的直角坐标为(1,0),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曲线C的参数方程是,(m为参数).(1)求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和曲线C的普通方程;(2)设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求.8.【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l与圆C交于A,B两点.(1)求圆C的直角坐标方程及弦AB的长;(2)动点P在圆C上(不与A,B重合),试求ABP的面积的最大值9.【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0,﹣1),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以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ρcos2θ=8sinθ.(1)求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不同的两点A,B,M是线段AB的中点,当|PM|=时,求sinα的值.10.【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z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曲线C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点M(0,1).若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A,B两点,求|MA|+|MB|的值.为参数),在以坐标原点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点P的极坐标为,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1)求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与曲线C的普通方程;(2)若Q是曲线C上的动点,M为线段PQ的中点,直线l上有两点A,B,始终满足|AB|=4,求△MAB面积的最大值与最小值。
一、选择题1.(理)在极坐标系中,圆2cos ρθ=的垂直于极轴的两条切线方程分别为( ) A .0()R θρ=∈ 和cos 2ρθ= B .()2R πθρ=∈和cos 2ρθ=C .()2R πθρ=∈和cos 1ρθ= D .0()R θρ=∈和cos 1ρθ=2.已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22123cos 4sin ρθθ=+,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非负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曲线C经过伸缩变换123x x y y ⎧=⎪⎪⎨=''⎪⎪⎩后,得到的曲线是( )A .直线B .椭圆C .圆D .双曲线3.已知圆C 与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6cos ρθ=,sin 4πρθ⎛⎫+= ⎪⎝⎭C 到直线l 的距离是( ) A .1B .2CD.24.在极坐标系中,点(),ρθ与(),ρπθ--的位置关系为( ) A .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 B .关于极点对称 C .重合D .关于直线()2R πθρ=∈对称5.在极坐标系中,由三条直线0θ=,3πθ=,cos sin 1ρθρθ+=围成的图形的面积为( ) A .14BCD .136.在极坐标系中,曲线1C 的极坐标方程为2sin ρθ=,曲线2C的极坐标方程为ρθ=,若曲线1C 与2C 交于A 、B 两点,则AB 等于( )A .1BC .2D.7.221x y +=经过伸缩变换23x xy y ''=⎧⎨=⎩后所得图形的焦距( )A.B.C .4D .68.将2216x y +=的横坐标压缩为原来的12,纵坐标伸长为原来的2倍,则曲线的方程变为( )A .22134x y +=B .22213x y +=C .222112x y +=D .222134x y +=9.已知曲线C 与曲线5ρ=3cos?5sin?θθ-关于极轴对称,则曲线C 的方程为( )A .10cos ρ=-π-6θ⎛⎫ ⎪⎝⎭ B .10cos ρ=π-6θ⎛⎫ ⎪⎝⎭ C .10cos ρ=-π6θ⎛⎫+⎪⎝⎭D .10cos ρ=π6θ⎛⎫+⎪⎝⎭10.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的方程为22162x y+=,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cos()36πρθ+=,射线M 的极坐标方程为(0)θαρ=≥.设射线m 与曲线C 、直线l 分别交于A 、B 两点,则2211OAOB+的最大值为( ) A .34B .25C .23D .1311.极坐标方程cos ρθ=与1cos 2ρθ=的图形是( ) A . B . C . D .12.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曲线1cos 23y x =按伸缩变换23x x y y ''=⎧⎨=⎩后为( )A .cos y x ''=B .13cos 2y x ''= C .12cos3y x ''= D .1cos32y x ''=二、填空题13.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 的方程为28cos 10sin 320ρρθρθ--+=,直线l 的方程为0()R θθρ=∈,0tan 2θ=,若l 与C 交于A ,B 两点,O 为极点,则||||OA OB +=________.14.在极坐标系中,直线sin 24πρθ⎛⎫-= ⎪⎝⎭4ρ=截得的弦长为______.15.(理)在极坐标系中,曲线sin 2ρθ=+与sin 2ρθ=的公共点到极点的距离为_________.16.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参数方程为:2cos 22sin x y ϕϕ=⎧⎨=+⎩(ϕ为参数),以Ox 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 30cos sin θθ-=,则圆C截直线l 所得弦长为___________. 17.两条直线sin 20164πρθ⎛⎫+= ⎪⎝⎭,sin 20174πρθ⎛⎫-= ⎪⎝⎭的位置关系是_______ 18.点C 的极坐标是(2,)4π,则点C 的直角坐标为______________ 19.在极坐标系中0,02,ρθπ>≤<,曲线cos 1ρθ=-与曲线=2sin ρθ的交点的极坐标为_______________。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测试题一、选择题1.直线12+=x y 的参数方程是( )A 、⎩⎨⎧+==1222t y t x (t 为参数) B 、⎩⎨⎧+=-=1412t y t x (t 为参数)C 、 ⎩⎨⎧-=-=121t y t x (t 为参数) D 、⎩⎨⎧+==1sin 2sin θθy x (t 为参数) 2.已知实数x,y 满足02cos 3=-+x x ,022cos 83=+-y y ,则=+y x 2( )A .0B .1C .-2D .83.已知⎪⎭⎫ ⎝⎛-3,5πM ,下列所给出的不能表示点的坐标的是( )A 、⎪⎭⎫⎝⎛-3,5πB 、⎪⎭⎫ ⎝⎛34,5πC 、⎪⎭⎫⎝⎛-32,5π D 、⎪⎭⎫ ⎝⎛--35,5π 4.极坐标系中,下列各点与点P (ρ,θ)(θ≠k π,k ∈Z )关于极轴所在直线对称的是( )A .(-ρ,θ)B .(-ρ,-θ)C .(ρ,2π-θ)D .(ρ,2π+θ)5.点()3,1-P ,则它的极坐标是( )A 、⎪⎭⎫⎝⎛3,2π B 、⎪⎭⎫ ⎝⎛34,2πC 、⎪⎭⎫⎝⎛-3,2πD 、⎪⎭⎫ ⎝⎛-34,2π 6.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极坐标系,设点A,B 分别在曲线13cos :sin x C y θθ=+⎧⎨=⎩ (θ为参数)和曲线2:1C ρ=上,则AB 的最小值为( ).A.1B.2C.3D.47.参数方程为1()2x t t t y ⎧=+⎪⎨⎪=⎩为参数表示的曲线是( )A .一条直线B .两条直线C .一条射线D .两条射线8.()124123x tt x ky k y t=-⎧+==⎨=+⎩若直线为参数与直线垂直,则常数( )A.-6B.16-C.6D.169.极坐标方程4cos ρ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是( )A .22(2)4x y -+= B.224x y += C.22(2)4x y +-= D.22(1)(1)4x y -+-=10.柱坐标(2,32π,1)对应的点的直角坐标是( ). A.(1,3,1-) B.(1,3,1-) C.(1,,1,3-) D.(1,1,3-)11.已知二面角l αβ--的平面角为θ,P 为空间一点,作PA α⊥,PB β⊥,A ,B 为垂足,且4PA =,5PB =,设点A 、B 到二面角l αβ--的棱l 的距离为别为,x y .则当θ变化时,点(,)x y 的轨迹是下列图形中的12.曲线24sin()4x πρ=+与曲线12221222x ty t ⎧=-⎪⎪⎨⎪=+⎪⎩的位置关系是( )。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综合测试题1.在极坐标系中,已知曲线C:ρ=2cosθ,将曲线C上的点向左平移一个单位,然后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得到曲线C1,又已知直线l过点P(1,0),倾斜角为,且直线l与曲线C1交于A,B两点.3(1)求曲线C1的直角坐标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2)求+.2.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圆C的参数方程(φ为参数),以O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圆C的极坐标方程;(2)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是2ρsin(θ+)=3,射线OM:θ=与圆C的交点为O、P,与直线l的交点为Q,求线段PQ的长.3.在极坐标系中,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4ρ(cosθ+sinθ)﹣6.若以极点O 为原点,极轴所在直线为x 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Ⅰ)求圆C 的参数方程;(Ⅱ)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 (x ,y )是圆C 上动点,试求x +y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直角坐标.4.若以直角坐标系xOy 的O 为极点,Ox 为极轴,选择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得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是ρ=.(1)将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并指出曲线是什么曲线;(2)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当直线l 与曲线C 3P ,02⎛⎫ ⎪⎝⎭相交于A ,B 两点,求.2AB PA PB⋅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曲线C 2的极坐标方3cos (2sin x y θθθ=⎧⎨=⎩程为.(1)求曲线C 1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P 为曲线C 1上一点,Q 曲线C 2上一点,求|PQ |的最小值及此时P 点极坐标.6.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 的方程为ρ2=,点R (2,).(Ⅰ)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R 点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Ⅱ)设P 为曲线C 上一动点,以PR 为对角线的矩形PQRS 的一边垂直于极轴,求矩形PQRS 周长的最小值.7.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φ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Ⅰ)求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与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若直线θ=(ρ∈R)与曲线C1交于P,Q两点,求|PQ|的长度.8.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以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己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ρsinθ=2,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2θ=2pcosθ(p>0).(1)设t为参数,若x=﹣2+t,求直线l的参数方程;(2)已知直线l与曲线C交于P、Q,设M(﹣2,﹣4),且|PQ|2=|MP|•|MQ|,求实数p的值.9.在极坐标系中,射线l:θ=与圆C:ρ=2交于点A,椭圆Γ的方程为ρ2=,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Ⅰ)求点A的直角坐标和椭圆Γ的参数方程;(Ⅱ)若E为椭圆Γ的下顶点,F为椭圆Γ上任意一点,求•的取值范围.10.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C参数方程为(φ为参数),现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1)求曲线C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2)在曲线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若存在,求出距离的最小值及点P的直角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11.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I)求曲线C2的直角坐标系方程;(II)设M1是曲线C1上的点,M2是曲线C2上的点,求|M1M2|的最小值.12.设点A为曲线C:ρ=2cosθ在极轴Ox上方的一点,且0≤θ≤,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1)求曲线C的参数方程;(2)以A为直角顶点,AO为一条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B(B在A的右下方),求B点轨迹的极坐标方程.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曲线C1:(φ为参数,实数a>0),曲线C2:(φ为参数,实数b>0).在以O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l:θ=α(ρ≥0,0≤α≤)与C1交于O、A两点,与C2交于O、B两点.当α=0时,|OA|=1;当α=时,|OB|=2.(Ⅰ)求a,b的值;(Ⅱ)求2|OA|2+|OA|•|OB|的最大值.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1:(a为参数)经过伸缩变换后,曲线为C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极坐标系.(Ⅰ)求C2的极坐标方程;(Ⅱ)设曲线C3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1,且曲线C3与曲线C2相交于P,Q两点,求|PQ|的值.15.已知半圆C的参数方程为,a为参数,a∈[﹣,].(Ⅰ)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半圆C的极坐标方程;(Ⅱ)在(Ⅰ)的条件下,设T是半圆C上一点,且OT=,试写出T点的极坐标.16.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θ.(Ⅰ)把C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Ⅱ)求C1与C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极坐标与参数方程》综合测试题答案 一.解答题(共16小题)1.在极坐标系中,已知曲线C :ρ=2cosθ,将曲线C 上的点向左平移一个单位,然后纵坐标不变,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得到曲线C 1,又已知直线l 过点P (1,0),倾斜角为,且直线l 与曲线C 1交于A ,B 两点.3π(1)求曲线C 1的直角坐标方程,并说明它是什么曲线;(2)求+.【解答】解:(1)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2x=0即(x ﹣1)2+y 2=1.∴曲线C 1的直角坐标方程为=1,∴曲线C 表示焦点坐标为(﹣,0),(,0),长轴长为4的椭圆(2)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C 的方程=1中,得.2134120t t +-=设A 、B 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t 1,t 2,∴+. 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参数方程(φ为参数),以O 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1)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2)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是2ρsin (θ+)=3,射线OM :θ=与圆C 的交点为O 、P ,与直线l 的交点为Q ,求线段PQ 的长.【解答】解:(I )利用cos 2φ+sin 2φ=1,把圆C 的参数方程为参数)化为(x ﹣1)2+y 2=1,∴ρ2﹣2ρcosθ=0,即ρ=2cosθ.(II)设(ρ1,θ1)为点P的极坐标,由,解得.设(ρ2,θ2)为点Q的极坐标,由,解得.∵θ1=θ2,∴|PQ|=|ρ1﹣ρ2|=2.∴|PQ|=2.3.在极坐标系中,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4ρ(cosθ+sinθ)﹣6.若以极点O 为原点,极轴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Ⅰ)求圆C的参数方程;(Ⅱ)在直角坐标系中,点P(x,y)是圆C上动点,试求x+y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的直角坐标.【解答】(本小题满分10分)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解:(Ⅰ)因为ρ2=4ρ(cosθ+sinθ)﹣6,所以x2+y2=4x+4y﹣6,所以x2+y2﹣4x﹣4y+6=0,即(x﹣2)2+(y﹣2)2=2为圆C的普通方程.…(4分)所以所求的圆C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6分)(Ⅱ)由(Ⅰ)可得,…(7分)当时,即点P的直角坐标为(3,3)时,…(9分)x+y取到最大值为6.…(10分)4.若以直角坐标系xOy 的O 为极点,Ox 为极轴,选择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得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是ρ=.(1)将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并指出曲线是什么曲线;(2)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当直线l 与曲线C3P ,02⎛⎫⎪⎝⎭相交于A ,B 两点,求.2ABPA PB⋅【解答】解:(1)∵ρ=,∴ρ2sin 2θ=6ρcosθ,∴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y 2=6x .曲线为以(,0)为焦点,开口向右的抛物线.(2)直线l 的参数方程可化为,代入y 2=6x 得t 2﹣4t ﹣12=0.解得t 1=﹣2,t 2=6.∴||=|t 1﹣t 2|=8.2AB 2PA PB 3=⋅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3cos (2sin x y θθθ=⎧⎨=⎩为.(1)求曲线C 1的普通方程和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P 为曲线C 1上一点,Q 曲线C 2上一点,求|PQ |的最小值及此时P 点极坐标.【解答】解:(1)由消去参数α,得曲线C 1的普通方程为.由得,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设P(2cosα,2sinα),则点P到曲线C2的距离为.当时,d有最小值,所以|PQ|的最小值为.6.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的方程为ρ2=,点R(2,).(Ⅰ)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把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R点的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Ⅱ)设P为曲线C上一动点,以PR为对角线的矩形PQRS的一边垂直于极轴,求矩形PQRS周长的最小值.【解答】解:(Ⅰ)由于x=ρcosθ,y=ρsinθ,则:曲线C的方程为ρ2=,转化成.点R的极坐标转化成直角坐标为:R(2,2).(Ⅱ)设P()根据题意,得到Q(2,sinθ),则:|PQ|=,|QR|=2﹣sinθ,所以:|PQ|+|QR|=.当时,(|PQ|+|QR|)min=2,矩形的最小周长为4.7.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φ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Ⅰ)求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与曲线C2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若直线θ=(ρ∈R)与曲线C1交于P,Q两点,求|PQ|的长度.【解答】解:(I)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φ为参数),利用平方关系消去φ可得:+(y+1)2=9,展开为:x2+y2﹣2x+2y﹣5=0,可得极坐标方程:ρcosθ+2ρsinθ﹣5=0.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即ρ2=2ρcosθ,可得直角坐标方程:x2+y2=2x.(II)把直线θ=(ρ∈R)代入ρcosθ+2ρsinθ﹣5=0,整理可得:ρ2﹣2ρ﹣5=0,∴ρ1+ρ2=2,ρ1•ρ2=﹣5,∴|PQ|=|ρ1﹣ρ2|===2.8.在直角坐标系中,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以相同的长度单位建立极坐标系,己知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ρsinθ=2,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2θ=2pcosθ(p>0).(1)设t为参数,若x=﹣2+t,求直线l的参数方程;(2)已知直线l与曲线C交于P、Q,设M(﹣2,﹣4),且|PQ|2=|MP|•|MQ|,求实数p的值.【解答】解:(1)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θ﹣ρsinθ=2,化为直角坐标方程:x﹣y﹣2=0.∵x=﹣2+t,∴y=x﹣2=﹣4+t,∴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2)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2θ=2pcosθ(p>0),即为ρ2sin2θ=2pρcosθ(p>0),可得直角坐标方程:y2=2px.把直线l的参数方程代入可得:t2﹣(8+2p)t+8p+32=0.∴t1+t2=(8+2p),t1t2=8p+32.不妨设|MP|=t1,|MQ|=t2.|PQ|=|t1﹣t2|===.∵|PQ|2=|MP|•|MQ|,∴8p2+32p=8p+32,化为:p2+3p﹣4=0,解得p=1.9.在极坐标系中,射线l:θ=与圆C:ρ=2交于点A,椭圆Γ的方程为ρ2=,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Ⅰ)求点A的直角坐标和椭圆Γ的参数方程;(Ⅱ)若E为椭圆Γ的下顶点,F为椭圆Γ上任意一点,求•的取值范围.【解答】解:(Ⅰ)射线l:θ=与圆C:ρ=2交于点A(2,),点A的直角坐标(,1);椭圆Γ的方程为ρ2=,直角坐标方程为+y2=1,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Ⅱ)设F(cosθ,sinθ),∵E(0,﹣1),∴=(﹣,﹣2),=(cosθ﹣,sinθ﹣1),∴•=﹣3cosθ+3﹣2(sinθ﹣1)=sin(θ+α)+5,∴•的取值范围是[5﹣,5+].10.已知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C参数方程为(φ为参数),现以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1)求曲线C的普通方程和直线l的直角坐标方程;(2)在曲线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点P到直线l的距离最小?若存在,求出距离的最小值及点P的直角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答】解:(1)曲线的C参数方程为(φ为参数),普通方程为(x﹣1)2+(y﹣1)2=4,直线l的极坐标方程为ρ=,直角坐标方程为x﹣y﹣4=0;(2)点P到直线l的距离d==,∴φ﹣=2kπ﹣,即φ=2kπ﹣(k∈Z),距离的最小值为2﹣2,点P的直角坐标(1+,1﹣).11.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原点O为极点,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I)求曲线C2的直角坐标系方程;(II)设M1是曲线C1上的点,M2是曲线C2上的点,求|M1M2|的最小值.【解答】解:(I)由可得ρ=x﹣2,∴ρ2=(x﹣2)2,即y2=4(x﹣1);(Ⅱ)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消去t得:2x+y+4=0.∴曲线C1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x+y+4=0.∵M1是曲线C1上的点,M2是曲线C2上的点,∴|M1M2|的最小值等于M2到直线2x+y+4=0的距离的最小值.设M2(r2﹣1,2r),M2到直线2x+y+4=0的距离为d,则d==≥.∴|M 1M 2|的最小值为.12.设点A 为曲线C :ρ=2cosθ在极轴Ox 上方的一点,且0≤θ≤,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1)求曲线C 的参数方程;(2)以A 为直角顶点,AO 为一条直角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OAB (B 在A 的右下方),求点B 轨迹的极坐标方程.【解答】(1)θ为参数)1cos (0sin 2x y θπθθ=+⎧≤≤⎨=⎩(2):设A (ρ0,θ0),且满足ρ0=2cosθ0,B (ρ,θ),依题意,即代入ρ0=2cosθ0并整理得,,,所以点B 的轨迹方程为,.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φ为参数,实数a >0),曲线C 2:(φ为参数,实数b >0).在以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的极坐标系中,射线l :θ=α(ρ≥0,0≤α≤)与C 1交于O 、A 两点,与C 2交于O 、B 两点.当α=0时,|OA |=1;当α=时,|OB |=2.(Ⅰ)求a ,b 的值;(Ⅱ)求2|OA |2+|OA |•|OB |的最大值.【解答】解:(Ⅰ)由曲线C 1:(φ为参数,实数a >0),化为普通方程为(x ﹣a )2+y 2=a 2,展开为:x 2+y 2﹣2ax=0,其极坐标方程为ρ2=2aρcosθ,即ρ=2acosθ,由题意可得当θ=0时,|OA|=ρ=1,∴a=.曲线C2:(φ为参数,实数b>0),化为普通方程为x2+(y﹣b)2=b2,展开可得极坐标方程为ρ=2bsinθ,由题意可得当时,|OB|=ρ=2,∴b=1.(Ⅱ)由(I)可得C1,C2的方程分别为ρ=cosθ,ρ=2sinθ.∴2|OA|2+|OA|•|OB|=2cos2θ+2sinθcosθ=sin2θ+cos2θ+1=+1,∵2θ+∈,∴+1的最大值为+1,当2θ+=时,θ=时取到最大值.1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C1:(a为参数)经过伸缩变换后的曲线为C2,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Ⅰ)求C2的极坐标方程;(Ⅱ)设曲线C3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1,且曲线C3与曲线C2相交于P,Q两点,求|PQ|的值.【解答】解:(Ⅰ)C2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普通方程为(x′﹣1)2+y′2=1,∴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θ;(Ⅱ)C2是以(1,0)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曲线C3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θ)=1,直角坐标方程为x﹣y﹣2=0,∴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PQ|=2=.15.已知半圆C的参数方程为,a为参数,a∈[﹣,].(Ⅰ)在直角坐标系xOy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求半圆C的极坐标方程;(Ⅱ)在(Ⅰ)的条件下,设T是半圆C上一点,且OT=,试写出T点的极坐标.【解答】解:(Ⅰ)由半圆C的参数方程为,a为参数,a∈[﹣,],则圆的普通方程为x2+(y﹣1)2=1(0≤x≤1),由x=ρcosθ,y=ρsinθ,x2+y2=ρ2,可得半圆C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θ,θ∈[0,];(Ⅱ)由题意可得半圆C的直径为2,设半圆的直径为OA,则sin∠TAO=,由于∠TAO∈[0,],则∠TAO=,由于∠TAO=∠TOX,所以∠TOX=,T点的极坐标为(,).16.已知曲线C1的参数方程为(t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θ.(Ⅰ)把C1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Ⅱ)求C1与C2交点的极坐标(ρ≥0,0≤θ<2π)【解答】解:(Ⅰ)曲线C1的参数方程式(t为参数),得(x﹣4)2+(y﹣5)2=25即为圆C1的普通方程,即x2+y2﹣8x﹣10y+16=0.将x=ρcosθ,y=ρsinθ代入上式,得.ρ2﹣8ρcosθ﹣10ρsinθ+16=0,此即为C1的极坐标方程;(Ⅱ)曲线C2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θ化为直角坐标方程为:x2+y2﹣2y=0,由,解得或.∴C1与C2交点的极坐标分别为(,),(2,).。
统考作业题目——4-46.2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原点xOy l 12,(2x t t y t =+⎧⎨=-⎩为极点,以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坐标系取相同的长度单位。
曲线O x 的极坐标方程为 .C 22cos 4sin 40ρρθρθ+++=(1)求的普通方程和的直角坐标方程;l C (2)已知点是曲线上任一点,求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M C M l 2.已知极坐标的极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极轴与轴的正半轴重合,且长O x 度单位相同。
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点,参数l ρ=102sin (θ‒π4)P (2cosα,2sinα+2).α∈[0,2π](I )求点轨迹的直角坐标方程;P (Ⅱ)求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P l1、【详解】(1)12,2x t y t =+⎧⎨=-⎩10x y ∴+-=因为,222,cos ,sin x y x y ρρθρθ=+==所以,即222440x y x y ++++=22(1)(2)1x y +++=(2)因为圆心到直线,(1,2)--10x y +-==所以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为M l 1.r +=+2、解:(Ⅰ)设,则,且参数,P (x ,y ){x =2cosαy =2sinα+2 α∈[0,2π]消参得:x 2+(y ‒2)2=4所以点的轨迹方程为P x 2+(y ‒2)2=4(Ⅱ)因为ρ=102sin (θ‒π4)所以ρ2sin (θ‒π4)=10所以,ρsinθ‒ρcosθ=10所以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l x ‒y +10=0法一:由(Ⅰ)点的轨迹方程为P x 2+(y ‒2)2=4圆心为(0,2),半径为2.,d =|1×0‒1×2+10|12+12=42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等于圆心到直线距离与圆的半径之和,P l l 所以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P l 42+2法二:d =|2cosα‒2sinα‒2+10|12+12=2|cosα‒sinα+4|=2|2cos (α+π4)+4|当时,,即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为.a =74πd max =42+2P l 42+26.3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曲C 1{x =cosθy =3sinθθ线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C 2{x =4‒22ty =4+22tt ∈R(1)求曲线的普通方程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C 1C 2(2)设P 为曲线上的动点,求点P 到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点P 的坐标.C 1C 24.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坐标原xOy 1C cos x y αα=⎧⎪⎨=⎪⎩α点为极点,以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x 2C .sin 4πρθ⎛⎫+= ⎪⎝⎭(1)写出的普通方程和的直角坐标方程;1C 2C (2)设点在上,点在上,求的最小值及此时的直角坐标.P 1C Q 2C ||PQ P3、【详解】(1)对曲线:,,C 1cos 2θ=x 2sin 2θ=y 23∴曲线的普通方程为.C 1x 2+y 23=1对曲线消去参数可得且C 2t t =(4‒x )×2,t =(y ‒4)×2,∴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 C 2x +y ‒8=0又,∵x =ρcosθ,y =ρsinθ∴ρcosθ+ρsinθ‒8=2ρsin (θ+π4)‒8=0从而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
一、选择题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2x ty ⎧=⎪⎨=⎪⎩(t 为参数)上的点到直线l:30x +=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A .23BCD2.P 是直线:40l x y +-=上的动点,Q 是曲线C:sin x y θθ⎧=⎪⎨=⎪⎩(θ为参数)上的动点,则PQ 的最小值是( ) A.2B.2CD.23.在极坐标系中,曲线C 的方程为22312sin ρθ,以极点O 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直角坐标系xOy ,设(),P x y 为曲线C 上一动点,则1x y +-的取值范围为()A.1⎡⎤⎣⎦B .[]3,1-C .[]22-,D .[]2,1--4.已知点(,)P x y 的坐标满足条件1,1,350,x y x x y ≥⎧⎪≥-⎨⎪+-≤⎩点(43,31)Q m m +-,则||PQ 的最小值为( ) A .2B .115C .95D .15.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2x cos y sin θθ=⎧⎨=⎩(θ为参数),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212x y t⎧=⎪⎪⎨⎪=⎪⎩(t 为参数),若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则AB 等于( )ABCD6.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过点()1,2P -的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1 2x y ⎧=--⎪⎪⎨⎪=⎪⎩(t 为参数),直线l 与抛物线2y x 交于点,A B ,则PA PB ⋅的值是( )AB .2C.D .107.直线34x ty t =-⎧⎨=+⎩,(t 为参数)上与点()3,4P( )A .()4,3B .()4,5-或()0,1C .()2,5D .()4,3或()2,58.圆ρ=r 与圆ρ=-2rsin (θ+4π)(r >0)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 ) A .2ρ(sin θ+cos θ)=r B .2ρ(sin θ+cos θ)=-rC(sin θ+cos θ)=rD(sin θ+cos θ)=-r9.点M的直角坐标是()1-,则点M 的极坐标为( ) A .52,6π⎛⎫ ⎪⎝⎭B .72,6π⎛⎫ ⎪⎝⎭C .112,6π⎛⎫⎪⎝⎭D .2,6π⎛⎫⎪⎝⎭10.以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13x t y t =+⎧⎨=-⎩(t 为参数),圆C 的极坐标方程是4cos ρθ=,则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 ) AB.CD.11.已知点A 是曲线2213x y +=上任意一点,则点A到直线sin()6πρθ+=的距离的最大值是( )A.2BCD.12.设椭圆C :2211612x y +=上的一点P 到两条直线4y =和8x =的距离分别是1d ,2d ,则122d d +的最小值( ) A .5B .6C .7D .8二、填空题13.已知点(,)P x y 在曲线2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上,则yx 的取值范围为_____.14.已知直线参数方程为355435x t y t⎧=-⎪⎪⎨⎪=-+⎪⎩(t 为参数),直线与圆5ρ=交于B 、C 两点,则线段BC 中点直角坐标________.15.在直角坐标平面内,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点M的极坐标为4π⎛⎫ ⎪⎝⎭,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1{x y αα=+=(α为参数),则点M 到曲线C 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16.已知(3,0)A -,(3,0)B ,点P 在圆22(3)(4)4x y -+-=上运动,则22PA PB +的最小值是________.17.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抛物线244x t y t ⎧=⎨=⎩(t 为参数)的焦点为F ,动点P 在抛物线上,动点Q 在圆3cos sin x y αα=+⎧⎨=⎩(α为参数)上,则PF PQ +的最小值为__________.18.在极坐标系中,圆1C的方程为4πρθ⎛⎫=- ⎪⎝⎭,以极点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圆2C 的参数方程为1cos (1x a y asin θθθ=-+⎧⎨=-+⎩为参数),若圆1C 与圆2C 外切,则正数a = _________.19.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是112x y t ⎧=-+⎪⎪⎨⎪=⎪⎩(t 为参数),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4cos ρθ=-,则圆C 的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______.20.在直角坐标系中,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cos ,sin ,x y θθ=⎧⎨=⎩[]0,πθ∈,以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2C 在极坐标系中的方程为sin cos bρθθ=-.若曲线1C 与2C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三、解答题2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的参数方程cos 1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0,)απ∈),曲线C的参数方程2sin x y ββ⎧=⎪⎨=⎪⎩(β为参数).(1)求曲线C 在直角坐标系中的普通方程;(2)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当曲线C 截直线l 所得线段的中点极坐标为2,6π⎛⎫⎪⎝⎭时,求α.2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曲线1C的参数方程是1x y ⎧=+⎪⎪⎨⎪=⎪⎩(t 是参数),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2C 的极坐标方程是4cos 3πρθ⎛⎫=- ⎪⎝⎭. (Ⅰ)求曲线2C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若曲线1C 与曲线2C 交于,A B 两点,求||AB 的值. 23.[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10分)在极坐标系中,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24cos sin 3ρρθθ=+-,若以极点O 为原点,极轴为x 轴的正半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 (1)求圆C 的一个参数方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 x y 是圆C 上的动点,试求2x y +的最大值,并求出此时点P 的直角坐标.2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1122x t y t ⎧=+⎪⎪⎨⎪=⎪⎩(t 为参数),椭圆C 的参数方程为cos 2sin x y θθ=⎧⎨=⎩(θ为参数)(1)将直线l 的参数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2)设直线l 与椭圆C 相交于A ,B 两点,求线段AB 的长. 2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cos sin x t y t αα=⎧⎨=⎩(t 为参数,0απ≤<).以坐标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244cos 2sin ρρθρθ-=-.(1)写出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直线l 与曲线C 交于A 、B 两点,且AB的长度为l 的普通方程. 2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曲线C的方程,()222cos4sin4ρθθ+=,过点(2,1)的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221xy⎧=+⎪⎪⎨⎪=+⎪⎩(t为参数).(1)求直线l的普通方程与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2)若直线l与曲线C交于A、B两点,求||AB的值.【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C【分析】设曲线C上点的坐标为()2t,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距离,即可求出最小值.【详解】设曲线C上点的坐标为()2t,则C上的点到直线l的距离2233d===,即C上的点到直线1.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参数方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2.C解析:C【分析】设点,sin)Qθθ,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结合三角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详解】由曲线C:sinxyθθ⎧=⎪⎨=⎪⎩(θ为参数)消去参数,设点,sin)Qθθ,则点Q 到直线:40l x y +-=的距离为d ==,当2,6k k Z πθπ=+∈时,min d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曲线的参数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以及三角函数的恒等变换和余弦函数的性质的应用,着重考查运算与求解能力,以及转换能力,属于基础题.3.B解析:B 【分析】 将曲线C 的方程22312sin ρθ化为直角坐标形式,可得2213xy +=,设x α=,sin y α=,由三角函数性质可得1x y +-的取值范围.【详解】解:将cos =x ρθ ,sin y ρθ=代入曲线C 的方程22312sin ρθ,可得:2222sin 3ρρθ+=,即2233x y +=,2213x y+=设x α=,sin yα=,可得1sin 1sin )12sin()1213x y πααααα+-=-=+++--=, 可得1x y +-的最大值为:1,最小值为:3-, 故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换及椭圆的参数方程,属于中档题,注意运算准确.4.A解析:A 【分析】根据Q 点坐标得到点Q 满足的参数方程,从而得到Q 点所在的直线方程l ,因此将求PQ 最小值问题转化为求可行域上的点(,)P x y 到直线l 的最小距离,然后运用数形结合得到可行域内点B (1,0)到直线l 距离最小,从而求出PQ 的最小值. 【详解】因为(43,31)Q m m +-,则点Q 满足的参数方程为43{31x m y m =+=-(m 为参数),消去参数得到普通方程为l :34130x y --=,则问题转化为求可行域上的点(,)P x y 到直线l 的最小距离,如图:由图可知当P 点与B 点重合时到直线l 的距离最小,而B 点为(1,0),B 到l 的距离为d ,所以min 223013102534PQ d --====+, 答案为A. 【点睛】主要考查线性规划问题,同时也考查了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这类型题的关键在于寻找出目标函数的几何意义,然后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寻找出最优解,求出最值,属于中档题.5.C解析:C 【解析】分析:首先将取消C 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结合直线参数方程的几何意义整理计算即可求得最终结果.详解:曲线C 的参数方程2x cos y sin θθ=⎧⎨=⎩(θ为参数)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即:2214y x +=,与直线l 的参数方程312x y t⎧=⎪⎪⎨⎪=⎪⎩(t 为参数)联立可得:21613t =, 则124134131313t t ==-, 结合弦长公式可知:12813AB t t =-=. 本题选择C 选项.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方程的应用,弦长公式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转化能力和计算求解能力.6.B解析:B 【解析】设,A B对应的参数分别为12,t t,把l的参数方程12xy⎧=-⎪⎪⎨⎪=+⎪⎩代入2y x=中得:221⎛+=--⎝⎭,整理得:220t-=,()242100∴∆=-⨯-=>,1212?2,?t t t t PA PB+==-∴1212··2t t t t===,故选B.7.D解析:D【详解】因为直线3(4x tty t=-⎧⎨=+⎩为参数),所以设直线上到点(3,4)P(3,4)t t--,=1t=±,代入直线的参数方程,得点的坐标为(4,3)或(2,5),故选D.8.D解析:D【解析】分别出圆ρ=r的直角坐标方程222x y r+=和圆ρ=-2r sin(θ+4π)(r>0)直角坐标方程22()x y x y+=+,从而求出两圆的公共弦所在直线的方程2())x y r x y r+=+=-.再化为极坐标方程为(sinθ+cosθ)=-r,选D. 9.B解析:B【解析】3π7π2,tan(π,)26ρθθθ===∈⇒=,故选:B.点睛:(1)直角坐标方程化为极坐标方程,只要运用公式cosxρθ=及sinyρθ=直接代入并化简即可; (2)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时常通过变形,构造形如2cos,sin,ρθρθρ的形式,进行整体代换.其中方程的两边同乘以(或同除以)ρ及方程两边平方是常用的变形方法.但对方程进行变形时,方程必须同解,因此应注意对变形过程的检验.10.D解析:D【分析】先求出直线和圆的普通方程,再利用圆的弦长公式求弦长. 【详解】由题意得,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y =x -4, 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2+y 2=4, 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d=,直线l 被圆C 截得的弦长为= 【点睛】(1)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意在考察学生对这些知识的掌握水平和分析推理计算能力.(2)求直线和圆相交的弦长,一般解直角三角形,利用公式||AB =. 11.C解析:C 【分析】先将直线sin()6πρθ+=A 的坐标,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求解. 【详解】由直线sin()6πρθ+=1cos 2ρθθ⎫+=⎪⎪⎝⎭0x +-=. 又点A 是曲线2213x y +=上任意一点,设),sin Aαα则点A0x +-=的距离为:d ==≤ 当sin 14πα⎛⎫+=- ⎪⎝⎭时取得等号.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椭圆的参数方程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属于中档题.12.D解析:D 【分析】设()4,P cos θθ,02θπ≤<,由题意可得:1222484d d cos θθ+=-+-,利用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和差公式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设()4,P cos θθ,02θπ≤<, 由题意可得:122248416416816886d d cos cos sin πθθθθθ⎛⎫+=-+-=--=-+≥-= ⎪⎝⎭.当且仅当816sin πθ⎛⎫+= ⎪⎝⎭时取等号. 122d d ∴+的最小值为8.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椭圆的标准方程及其参数方程、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和差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曲线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将曲线先化为普通方程再利用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其范围【详解】曲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将两个方程平方相加它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圆心在半径为的圆又的几何意义是表示原点与解析:⎡⎢⎣⎦【分析】根据曲线参数方程为2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将曲线先化为普通方程,再利用yx 的几何意义即可求出其范围. 【详解】曲线的参数方程为2cos sin x y θθ=-+⎧⎨=⎩(θ为参数),∴2cos x θ+=,sin y θ=,将两个方程平方相加,∴22(2)1x y ++=,它在直角坐标系中表示圆心在(2,0)-半径为1的圆.又yx的几何意义是表示原点与圆上一点(,)P x y 连线的斜率, 画出图象,如图:当过原点的直线与圆相切时,设切线的斜率为k ,切线方程l 为:y kx =联立l 与圆的方程:22(2)1x y y kx ⎧++=⎨=⎩,消掉y 可得()22(2)1x kx ++= 直线与圆相切,可得0∆=,解得33k =± ∴当过原点的直线与圆相切时,切线的斜率是3 ∴y x 的取值范围为33⎡⎢⎣⎦. 故答案为:3333⎡-⎢⎣⎦. 【点睛】此题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区别和联系,两者要会互相转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程进行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关键是根据所给的约束条件准确地画出可行域和目标函数.在平面区域中,求线性目标函数的最优解,要注意分析线性目标函数所表示的几何意义,从而确定目标函数在何处取得最优解.14.【分析】将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圆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再求解【详解】直线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转化为普通方程:圆转化为普通方程为将直线方程代入圆的方程中整理得设交点为中点坐标则即则线段BC 解析:4433,2525⎛⎫ ⎪⎝⎭【分析】将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圆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普通方程,再求解.【详解】直线参数方程为355435x t y t ⎧=-⎪⎪⎨⎪=-+⎪⎩(t 为参数),转化为普通方程:11433y x =-, 圆5ρ=转化为普通方程为2225x y += ,将直线方程代入圆的方程中,整理得225881040x x --= ,设交点为()()1122,,,x y x y ,中点坐标()00,x y , 则1208844252225x x x +=== , ()1212012114114112333333223325x x y y y x x -+-+===-+= , 即则线段BC 中点直角坐标为4433,2525⎛⎫⎪⎝⎭ . 【点睛】本题考查了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之间的转换,中点坐标公式的应用,以及一元二次方程根和系数关系的应用. 参数方程转化为直坐标方程,常用方法有代入法、加减(或乘除)消元法、三角代换法等,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常通过转化公式直接代入,或先将已知式子变形,如两边同时平方或同时乘以ρ,再代入公式. 15.【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点M 的直角坐标为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圆心(10)半径则点M 到曲线C 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考点:参数方程与极坐标解析:5【解析】试题分析:依题意点M 的直角坐标为()4,4,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22(1)2x y -+=,圆心(1,0M 到曲线C上的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5考点:参数方程与极坐标16.【分析】由题意设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进而可得结论【详解】由题意得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设则∴其中当时有最小值为故答案为:【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圆的参数方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 解析:36【分析】由题意设()32cos ,42sin P θθ++,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22PA PB +,进而可得结论.【详解】由题意得圆的参数方程为32cos 42sin x y θθ=+⎧⎨=+⎩(θ为参数),设()32cos ,42sin P θθ++, 则()()22262cos 42sin 5624cos 16sin PA θθθθ=+++=++, ()()2222cos 42sin 2016sin PB θθθ=++=+,∴()227624cos 32sin 7640sin PA PB θθθϕ+=++=++,其中3tan 4ϕ=, 当()sin 1θϕ+=-时, 22PA PB +有最小值为36. 故答案为:36.【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圆的参数方程的应用,属于基础题.17.3【解析】根据题意抛物线参数方程为其普通方程为y2=4x 其焦点坐标为(10)准线方程为x=﹣1动点P 在抛物线上设P 到准线的距离为d 则d=|PF|圆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其普通方程为(x ﹣3)2+y解析:3【解析】根据题意,抛物线参数方程为244x t y t⎧=⎨=⎩,其普通方程为y 2=4x , 其焦点坐标为(1,0),准线方程为x=﹣1,动点P 在抛物线上,设P 到准线的距离为d ,则d=|PF|,圆的参数方程为3x cos y sin αα=+⎧⎨=⎩(α为参数),其普通方程为(x ﹣3)2+y 2=1, 动点Q 在圆上,则|PF|+|PQ|=d+|PQ|,分析可得:当P 为抛物线的顶点时,|PF|+|PQ|取得最小值,且其最小值为3, 故答案为:3.18.【解析】圆C1的方程为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2)2+(y−2)2=8圆心C1(22)半径圆C2的参数方程为参数)的普通方程为:(x+1)2+(y+1)2=a2圆心距两圆外切时∴正数【解析】圆C 1的方程为)4πρθ=-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2+(y −2)2=8, 圆心C 1(2,2),半径1r = 圆C 2的参数方程1(1x acos y asin θθθ=-+⎧⎨=-+⎩为参数)的普通方程为:(x +1)2+(y +1)2=a 2.圆心距12C C =两圆外切时,1212C C r r a =+==,∴正数a =19.【解析】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普通方程为x ﹣y+1=0圆ρ=﹣4cosθ即ρ2=﹣4ρcosθ即x2+y2+4x=0即(x+2)2+y2=4表示以(﹣20)为圆心半径等于2的圆∴圆C 的圆心到 解析:12. 【解析】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1{12x y t =-+=(t 为参数),普通方程为x,圆ρ=﹣4cosθ 即ρ2=﹣4ρcosθ,即 x 2+y 2+4x=0,即 (x+2)2+y 2=4,表示以(﹣2,0)为圆心,半径等于2的圆.∴圆C 的圆心到直线l=12, 故答案为:12. 20.【分析】先消去参数得到曲线的普通方程再利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公式得到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结合图象即可求解【详解】将曲线的参数方程为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可得曲线表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解析:1b ≤<【分析】先消去参数θ得到曲线的普通方程,再利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互化公式,得到直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结合图象,即可求解.【详解】将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为cos sin x y θθ=⎧⎨=⎩,[]0,πθ∈, 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可得221x y +=,曲线1C 表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1的上半圆,(如图所示)曲线2C 在极坐标系中的方程为sin cos b ρθθ=-,即sin cos b ρθρθ-=, 可得曲线2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0x y b -+=, 由圆心到直线的距离得:12bd ==,解得2b =±,结合图象,可得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12b ≤<. 故答案为:12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以及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应用,着重考查数形结合思想,以及推理与运算能力.三、解答题21.(1)221124x y +=(2)56πα= 【分析】(1)消去参数β,即可得曲线的普通方程;(2)利用点差法求出直线的斜率k 的值,从而求得直线的倾斜角.【详解】(1)由32sin x y ββ⎧=⎪⎨=⎪⎩得cos 23sin 2yββ⎧=⎪⎪⎨⎪=⎪⎩β得221124x y +=,所以曲线C 的普通方程为221124x y +=; (2)直线l 所得线段的中点极坐标为2,6π⎛⎫ ⎪⎝⎭化成直角坐标为. 设直线l 与曲线C 相交于()11,A x y ,()22,B x y 两点,则122x x +=1212y y +=,2211222211241124x y x y ⎧+=⎪⎪⎨⎪+=⎪⎩①②, 由-②①得222221210124x x y y --+=, 所以()211221123y y x x x x y y -+=-==-+,即tan 3l k α=-=, 又∵[0,)απ∈,∴直线l 的倾斜角为56π. 【点睛】本题考查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点差法的应用,考查转化与化归思想,考查逻辑推理能力、运算求解能力.22.(Ⅰ)2220x y x +--=;(Ⅱ.【分析】(Ⅰ)曲线2C 的极坐标方程l转化为22cos sin ρρθθ=+,由此能求出曲线2C 的直角坐标方程.(Ⅱ)将曲线1C 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2C的直角坐标方程,可得210t -=,设,A B对应的t 值分别为12t t 、,利用韦达定理可得12121t t t t ⎧+=⎪⎨⋅=-⎪⎩ 【详解】解:(Ⅰ)21:4cos 4cos 32C πρθθθ⎛⎫⎛⎫=-=+ ⎪ ⎪⎝⎭⎝⎭22cos sin ρρθθ=+即2220x y x +--=(Ⅱ)由题意,联立2221202230x y x y x x ⎧=+⎪⎪⎪⎪=+⎨⎪⎪+--=⎪⎪⎩得2610t t -=设,A B 对应的t 值分别为12t t 、,则121261t t t t ⎧+=⎪∴⎨⋅=-⎪⎩ 1212||AB t t t t ∴=+=- ()()221212124t t t t t t =-=+-⋅()26410=+=【点睛】本题考查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转化,直线的参数方程参数的几何意义的应用,属于中档题.23.(1)25(25x y ααα⎧=⎪⎨=⎪⎩是参数). (2)11,(3,4).【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222x y ρ=+,cos x ρθ=,sin y ρθ=,得到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从而可得圆C 的一个参数方程;(2)由(1)可设点(25,25)P ϕϕ,借助辅助角公式即可得2x y +,从而可得2x y +的最大值及点P 的直角坐标. 试题(1)因为24(cos sin )3ρρθθ=+-,所以22+4430x y x y --+=,即22(2)(2)5x y -+-=为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所以圆C的一个参数方程为2(2x y ϕϕϕ⎧=⎪⎨=⎪⎩为参数). (2)由(1)可知点P的坐标可设为(2,2)ϕϕ,则224x y ϕϕ+=+++65sin()6ϕϕϕα=++=++其中cos 55αα==,当2x y +取最大值时,sin()1ϕα+=,2,2k k Z πϕαπ+=+∈,此时cos cos()sin 25πϕαα=-==,sin sin()cos 2πϕαα=-==2x y +的最大值为11,此时点P 的直角坐标为()3,4.24.(1cos sin 0θρθ-=(2)167AB =【详解】(1)直线l0y -=,代入互化公式cos {sin x y ρθρθ==可得直线lcos sin 0θρθ-=(2)椭圆C 的普通方程为2214y x +=,将直线l的参数方程112x t y ⎧=+⎪⎪⎨⎪=⎪⎩,代入2214y x +=,得22)12(1)124t ++=,即27160t t +=,解得10t =,2167t =-, 所以12167AB t t =-=. 考点:极坐标方程,利用直线参数方程中参数的几何意义可求线段的长 25.(1)()()22219x y -++=;(2)34y x =和0x =. 【分析】 (1)将cos sin x y ρθρθ=⎧⎨=⎩代入曲线C 极坐标方程,化简后可求得对应的直角坐标方程; (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方程,利用弦长公式列方程,解方程求得直线的倾斜角或斜率,由此求得直线l 的普通方程.【详解】(1)将cos sin x y ρθρθ=⎧⎨=⎩代入曲线C 极坐标方程得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2442x y x y +-=-,即()()22219x y -++=;(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方程:()()22cos 2sin 19t t αα-++=,整理得24cos 2sin 40t t t αα-+-=设点A 、B 对应的参数为1t 、2t ,解得124cos 2sin t t αα+=-,124t t ⋅=-, 则12||AB t t =-===得23cos 4sin cos 0ααα-=,因为0απ≤<,得2πα=或3tan 4α=,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34y x =和0x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极坐标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互化,考查利用直线的参数方程来求弦长有关的问题,属于中档题. 26.(1)10x y --=;2214x y +=(2【分析】(1)利用公式,即可实现极坐标方程和直角方程之间的转化;消去参数,则可得直线的普通方程;(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C 的直角方程,根据韦达定理,结合参数几何意义,即可容易求得.【详解】(1)因为曲线C 的方程,()222cos 4sin 4ρθθ+=, 故可得2244x y +=,即2214x y +=; 因为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2212x y ⎧=+⎪⎪⎨⎪=+⎪⎩(t 为参数),消去参数t ,则其直角方程为10x y --=.(2)将直线参数方程代入曲线C的直角方程,可得2580t ++=,设点,A B 对应的参数12,t t t t ==,则121285t t t t +==,故可得12AB t t =-====故弦长AB = 【点睛】本题考查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和直角坐标方程之间的相互转化,以及利用参数的几何意义求弦长,属综合基础题.。
一、选择题1.为了提升全民身体素质,学校十分重视学生体育锻炼.某校篮球运动员进行投篮练习,若他前一球投进则后一球投进的概率为34,若他前一球投不进则后一球投进的概率为14.若他第1球投进的概率为34,则他第3球投进的概率为( ) A .34B .58C .116D .9162.甲、乙两人进行乒乓球比赛,假设每局比赛甲胜的概率是0.6,乙胜的概率是0.4.那么采用5局3胜制还是7局4胜制对乙更有利?( ) A .5局3胜制B .7局4胜制C .都一样D .说不清楚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研究学生玩手机对学习的影响,部分统计数据如表经计算2K 的值,则有( )的把握认为玩手机对学习有影响. A .95%B .99%C .99.5%D .99.9%4.袋中装有10个形状大小均相同的小球,其中有6个红球和4个白球.从中不放回地依次摸出2个球,记事件A =“第一次摸出的是红球”,事件B =“第二次摸出的是白球”,则(|)P B A =( )A .25B .415C .49D .595.某射手射击一次命中的概率为0.8,连续两次射击均命中的概率是0.6,已知该射击手某次射中,则随后一次射中的概率是( ) A .34B .45C .35D .7106.已知12P(B|A)=,P(A)=35,则()P AB 等于( ) A .56B .910 C .215D .1157.甲罐中有5个红球,2个白球和3个黑球,乙罐中有6个红球,2个白球和2个黑球,先从甲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放入乙罐,分别以1A ,2A ,3A 表示由甲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白球和黑球的事件,再从乙罐中随机取出一个球,以B 表示由乙罐取出的球是红球的事件,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事件B 与事件1A 不相互独立 B .1A 、2A 、3A 是两两互斥的事件 C .17(|)11P B A =D .3()5P B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设随机变量~(10,0.01)X N ,则1(10)2P X >= B .线性回归直线不一定过样本中心点(,)x yC .若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r 的值越接近于1D .先把高三年级的2000名学生编号:1到2000,再从编号为1到50的5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学生,其编号为m ,然后抽取编号为50m +,100m +,150m +,……的学生,这样的抽样方法是分层抽样9.若对于变量x 的取值为3,4,5,6,7时,变量y 对应的值依次分别为4.0,2.5,-0.5,-1,-2;若对于变量u 的取值为1,2,3,4时,变量v 对应的值依次分别为2,3,4,6,则变量x 和y ,变量u 和v 的相关关系是( ) A .变量x 和y 是正相关,变量u 和v 是正相关 B .变量x 和y 是正相关,变量u 和v 是负相关 C .变量x 和y 是负相关,变量u 和v 是负相关 D .变量x 和y 是负相关,变量u 和v 是正相关 10.在一次独立性检验中,得出列表如下:且最后发现,两个分类变量A 和B 没有任何关系,则a 的可能值是( ) A .720B .360C .180D .9011.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①小赵、小钱、小孙、小李到4个景点旅游,每人只去一个景点,设事件A =“4个人去的景点不相同”,事件B =“小赵独自去一个景点”,则()2|9P A B =; ②设,a b ∈R ,则“22log log a b >”是“21a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③设随机变量ξ服从正态分布(),7N μ,若()()24P P ξξ<=>,则μ与D ξ的值分别为3,7D μξ==. A .0B .1C .2D .312.通过随机询问72名不同性别的学生在购买食物时是否看营养说明,得到如下列联表:女 男 总计 读营养说明 16 28 44 不读营养说明 20 8 28 总计363672参考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20()P K k ≥ 0.100.05 0.025 0.010 0.005 0.001 0k 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则根据以上数据:A .能够以99.5%的把握认为性别与读营养说明之间无关系;B .能够以99.9%的把握认为性别与读营养说明之间无关系;C .能够以99.5%的把握认为性别与读营养说明之间有关系;D .能够以99.9%的把握认为性别与读营养说明之间有关系;二、填空题13.甲、乙两名同学参加一项射击比赛游戏,其中任何一人每射击一次击中目标得2分,未击中目标得0分.若甲、乙两人射击的命中率分别为35和p,且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得分之和为2的概率为920.假设甲、乙两人射击互不影响,则p 值为______. 14.对标有不同编号的6件正品和4件次品的产品进行检测,不放回地依次摸出2件.在第一次摸出正品的条件下,第二次也摸到正品的概率是_________.15.如图, A, B, C 表示3种开关,设在某段时间内它们正常工作的概率是分别是0.9 , 0.8 , 0.7 , 如果系统中至少有1个开关能正常工作,则该系统就能正常工作, 那么该系统正常工作的概率是____________16.关于变量,x y 的一组样本数据11()a b ,,22()a b ,,……,(),n n a b (2n ≥,12,,,n a a a ⋅⋅⋅不全相等)的散点图中,若所有样本点(,)i i a b (1,2,,i n =⋅⋅⋅)恰好都在直线21y x =-+上,则根据这组样本数据推断的变量,x y 的相关系数为_____________.17.用线性回归模型求得甲、乙、丙3组不同的数据对应的2R的值分别为0.81,0.98,0.63,其中__________(填甲、乙、丙中的一个)组数据的线性回归的效果最好.18.甲、乙两篮球运动员进行定点投篮,每人各投4个球,甲投篮命中的概率为12,乙投篮命中的概率为23,求甲至多命中2个且乙至少命中2个概率____.19.甲、乙两个小组各10名学生的英语口语测试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现从这 2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将“抽出的学生为甲小组学生”记为事件A;“抽出的学生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不低于85分”记为事件B.则P(A|B)的值是_____.20.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技术不断推陈出新,新产品不断涌现,在汽车市场上影响力不断增大.动力蓄电池技术作为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它的不断成熟也是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主要动力.假定现在市售的某款新能源汽车上,车载动力蓄电池充放电循环次数达到2000次的概率为85%,充放电循环次数达到2500次的概率为35%.若某用户的自用新能源汽车已经经过了2000次充电,那么他的车能够充电2500次的概率为______.三、解答题21.2020年1月24日,中国疾控中心成功分离中国首株新型冠状病毒毒种.6月19日,中国首个新冠mRNA疫苗获批启动临床试验,截至2020年10月20日,中国共计接种了约6万名受试者,为了研究年龄与疫苗的不良反应的统计关系,现从受试者中采取分层抽样抽取100名,其中大龄受试者有30人,舒张压偏高或偏低的有10人,年轻受试者有70人,舒张压正常的有60人.(1)根据已知条件完成下面的22⨯列联表,并据此资料你是否能够以99%的把握认为受试者的年龄与舒张压偏高或偏低有关?大龄受试者年轻受试者合计舒张压偏高或偏低舒张压正常合计6人,从抽出的6人中任取3人,设取出的大龄受试者人数为X,求X的分布列和数学期望.运算公式:()()()()()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对照表:22.某企业有两个分厂生产某种零件,按规定内径尺寸(单位:mm)的值落在[29.94,30.06)的零件为优质品.从两个分厂生产的零件中各抽出了500件,量其内径尺寸,得结果如下表:甲厂:乙厂:(1)试分别估计两个分厂生产的零件的优质品率;(2)由以上统计数据填下面22⨯列联表,并问是否有0099的把握认为“两个分厂生产的零件的质量有差异”.附: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23.为推动更多人阅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每年的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设立目的是希望居住在世界各地的人,无论你是年老还是年轻,无论你是贫穷还是富裕,都能享受阅读的乐趣,都能尊重和感谢为人类文明做出过巨大贡献的思想大师们,都能保护知识产权.为了解不同年龄段居民的主要阅读方式,某校兴趣小组在全市随机调查了200名居民,经统计这200人中通过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人数之比为3:1,将这200人按年龄分组,其中统计通过电子阅读的居民得到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1)求a 的值及通过电子阅读的居民的平均年龄;(2)把年龄在第123,,组的居民称为青少年组,年龄在第45,组的居民称为中老年组,若选出的200人中通过纸质阅读的中老年有30人,请完成上面22⨯列联表,则是否有97.5%的把握认为阅读方式与年龄有关? ()()()()()22n ad bc K a b a d b c c d -=++++()2P K k >0.15 0.100.050.025 0.010 0.005 0.001k2.0722.7063.8415.0246.6357.879 10.82824.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种手机通讯软件,它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和文字,一经推出便风靡全国,甚至涌现出一批在微信的朋友圈内销售商品的人(被称为微商).为子调查每天微信用户使用微信的时间,某经销化妆品的微商在一广场随机采访男性、女性用户各50名,将男性、女性使用微信的时间分成5组:(]0,2,(]2,4,(]4,6,(]6,8,(]8,10分别加以统计,得到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根据女性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女性使用微信的平均时间;(2)若每天再微信超过4个小时的用户列为“微信控”,否则称其为“非微信控”,请你根据已知条件完成22⨯的列联表,并判断是否有90%的把握认为“微信控”与“性别有关”? 25.2019年,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已经达到约100万亿元人民币,位居世界第二,这其中实体经济的贡献功不可没实体经济组织一般按照市场化原则运行,某生产企业一种产品的成本由原料成本及非原料成本组成,每件产品的非原料成本y (元)与生产该产品的数量x (千件)有关,经统计得到如下数据:x1 2 3 4 5 6 7 8 y1126144.53530.5282524根据以上数据,绘制了如下的散点图.现考虑用反比例函数模型by a x=+和指数函数模型dx y ce =分别对两个变量的关系进行拟合.为此变换如下:令1xμ=,则y a b μ=+,即y 与μ满足线性关系;令ln νμ=,则ln c dx ν=+,即ν与x 也满足线性关系.这样就可以使用最小二乘法求得非线性的回归方程.已求得用指数函数模型拟合的回归方程为96.54dx y e =,ν与x 的相关系数10.94r =-,其他参考数据如表(其中1ln i i i iy x μν==).(1)求指数函数模型和反比例函数模型中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2)试计算y 与μ的相关系数2r ,并用相关系数判断:选择反比例函数和指数函数两个模型中的哪一个拟合效果更好(计算精确到0.01)?(3)根据(2)小题的选择结果,该企业采取订单生产模式(即根据订单数量进行生产,产品全部售出).根据市场调研数据,该产品单价定为100元时得到签订订单的情况如表:已知每件产品的原料成本为10元,试估算企业的利润是多少?(精确到1千元) 参考公式:对于一组数据()11,μν,()22,μν,⋅⋅⋅,(),n n μν,其回归直线ναβμ=+的斜率和截距的最小二乘估计分别为:1221ni i i nii n n μνμνβμμ==-=-∑∑,ανβμ=-,相关系数ni in r μνμν-=∑26.为更好地落实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南方某市劳动保障部门调查了2018年下半年该市100名农民工(其中技术工、非技术工各50名)的月工资,得到这100名农民工的月工资均在[]25,55(百元)内,且月工资收入在[45,50)(百元)内的人数为15,并根据调查结果画出如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1)求n 的值;(2)已知这100名农民工中月工资高于平均数的技术工有31名,非技术工有19名. ①完成如下所示22⨯列联表技术工 非技术工 总计 月工资不高于平均数 50 月工资高于平均数50 总计5050100②则能否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是不是技术工与月工资是否高于平均数有关系?参考公式及数据: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20P K k ≥0.050.01 0.005 0.001 0k 3.8416.6357.87910.828【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 1.D解析:D 【分析】分两种情况讨论:第2球投进和第2球投不进,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可得出所求事件的概率. 【详解】分以下两种情况讨论: (1)第2球投进,其概率为3311544448⨯+⨯=,第3球投进的概率为53158432⨯=; (2)第2球投不进,其概率为53188-=,第3球投进的概率为3138432⨯=. 综上所述:第3球投进的概率为1539323216+=,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考查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的应用,同时也考查对立事件概率公式的应用,解题时要注意对事件进行分类讨论,考查运算求解能力,属于中等题.2.A解析:A 【分析】分别计算出乙在5局3胜制和7局4胜制情形下对应的概率,然后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详解】当采用5局3胜制时,乙可以3:0,3:1,3:2战胜甲,故乙获胜的概率为:322222340.4+0.40.60.40.40.60.40.3174C C ⨯⨯+⨯⨯≈;当采用7局4胜制时,乙可以4:0,4:1,4:2,4:3战胜甲,故乙获胜的概率为:4333323334560.4+0.40.60.40.40.60.4+0.40.60.40.2898C C C ⨯⨯+⨯⨯⨯⨯≈,显然采用5局3胜制对乙更有利,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意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3.C解析:C 【解析】分析:利用公式求得观测值2K ,对照数表,即可得出正确的结论. 详解:根据列联表可得()223042168=1020101218K ⨯⨯-⨯=⨯⨯⨯,27.8791010.828K <=<,对照数表知,有99.5%的把握认为玩手机对学习有影响,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问题,是基础题目. 独立性检验的一般步骤:(1)根据样本数据制成22⨯列联表;(2)根据公式()()()()()22n ad bc K a b a d a c b d -=++++计算2K 的值;(3) 查表比较2K 与临界值的大小关系,作统计判断.4.C解析:C 【解析】分析:利用概率的计算公式,求解事件A 和事件A B 的概率,即可利用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求解答案.详解:由题意,事件A =“第一次摸出的是红球”时,则63()105P A ==, 事件A =“第一次摸出的是红球”且事件B =“第二次摸出白球”时,则6412()10945P AB =⨯=, 所以()4(|)()9P AB P B A P A ==,故选C .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件概率的计算,其中熟记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和事件的概率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以及推理与计算能力.5.A解析:A 【解析】分析:某次射中,设随后一次射中的概率为p ,利用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能求出p 的值.详解:某次射中,设随后一次射中的概率为p ,∵某射击手射击一次命中的概率为0.8,连续两次均射中的概率是0.5,0.80.6p ,∴= 解得34p =.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求法,涉及到相互独立事件概率乘法公式的合理运用,考查推理论证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据处理能力,考查化归与转化思想,是基础题.6.C解析:C 【解析】分析:根据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答案. 详解:由题意,根据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P AB P B A P A =, 则()()()122|3515P AB P B A P A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其中熟记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7.D解析:D 【解析】分析:由题意1A ,2A ,3A是两两互斥事件,条件概率公式求出1(|)P B A ,()()()()123P B P A B P A B P A B =++,对照选项即可求出答案.详解:由题意1A ,2A ,3A是两两互斥事件, ()()()12351213,,10210510P A P A P A =====, ()()()111177211|1112P BA P B A P A ⨯===,()23|11P B A =,()33|11P B A =,而()()()()123P B P A B P A B P A B =++()()()()()()112233|||P A P B A P A P B A P A P B A =++1713332115111011=⨯+⨯+⨯ 511=. 所以D 不正确. 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相互独立事件,解题的关键是理解题设中的各个事件,且熟练掌握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简洁公式,条件概率的求法,本题较复杂,正确理解事件的内蕴是解题的关键.8.A解析:A 【解析】在A 中,设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N (10,0.01),则由正态分布性质得1(10)2P X >=,故A 正确; 在B 中,线性回归直线一定过样本中心点(),x y ,故B 错误;在C 中,若两个随机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则相关系数r 的绝对值越接近于1,故C 错误;在D 中,先把高三年级的2000名学生编号:1到2000,再从编号为1到50的5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学生,其编号为m ,然后抽取编号为m+50,m+100,m+150…的学生,这样的抽样方法是系统抽样法,故D 错误. 故选:A9.D解析:D 【解析】变量x 增加,变量y 减少,所以变量x 和y 是负相关;变量u 增加,变量v 增加,所以变量u 和v 是正相关,因此选D.10.B解析:B 【解析】∵两个分类变量A 和B 没有任何关系,∴()()()()2259010090400 2.70219040090500a a K a a +-⨯=<⨯++,代入验证可知360a =满足,故选B.11.D解析:D 【解析】对于①,4344443273()()464432A PB P AB ⨯====,,所以()2()()9P AB P A B P B ==,故①正确;对于②,当22log log a b >,有0a b >>,而由21a b ->有a b >,因为0,0a b a b a b a b >>⇒>>≠>>> ,所以22log log a b >是21a b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②正确;对于③,由已知,正态密度曲线的图象关于直线3ξ=对称,且27σ= 所以3,7D μξ==,故③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件概率,充分必要条件,正态分布等,属于难题.这几个知识点都是属于难点,容易做错.12.C解析:C 【解析】2272(1682028)=8.427.87944283636K ⨯⨯-⨯≈⨯⨯⨯>∴性别和读营养说明之间有99.5%的可能性. 本题选择C 选项.二、填空题13.【分析】根据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得分之和为2的概率为列方程解方程求得的值【详解】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得分之和为2可能是甲击中乙未击中或者乙击中甲未击中故解得故答案为:【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概解析:34【分析】根据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得分之和为2的概率为920列方程,解方程求得p 的值. 【详解】甲、乙两人各射击一次得分之和为2,可能是甲击中乙未击中,或者乙击中甲未击中,故()339115520p p ⎛⎫⋅-+⋅-= ⎪⎝⎭,解得34p =. 故答案为:34【点睛】本小题主要考查相互独立事件概率计算,属于基础题.14.【解析】设第一次摸出正品为事件第二次摸出正品为事件则事件和事件相互独立在第一次摸出正品的条件下第二次也摸到正品的概率为:故答案为 解析:【解析】设“第一次摸出正品”为事件A ,“第二次摸出正品”为事件B , 则事件A 和事件B 相互独立,在第一次摸出正品的条件下,第二次也摸到正品的概率为:()()655109|6910P AB P B A P A ⨯===().故答案为5915.994【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种开关中至少有个开关能正常工作的对立事件是种开关都不能工作分别记开关能正常工作分别为事件故答案为解析:994 【解析】由题意知本题是一个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A B C ,3种开关中至少有1 个开关能正常工作的对立事件是3种开关都不能工作,分别记,,A B C 开关能正常工作分别为事件123,,A A A ,()()1231,,10.10.20.30.994P E P A A A =-=-⨯⨯=, 故答案为0.994. 16.-【解析】所有样本点都在直线上说明这两个变量间完全负相关故其相关系数为-1故填-1解析:-1 【解析】所有样本点都在直线上,说明这两个变量间完全负相关,故其相关系数为-1,故填-1.17.乙【解析】线性回归模型中越接近1效果越好故乙效果最好解析:乙 【解析】线性回归模型中2R 越接近1,效果越好,故乙效果最好.18.【分析】甲至多命中2个且乙至少命中2个包含的两个事件是相互独立事件分别做出甲至多命中2个球的概率和乙至少命中两个球的概率根据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结果【详解】甲至多命中2个且乙至少命中2个包含的解析:1118【分析】甲至多命中2个且乙至少命中2个包含的两个事件是相互独立事件,分别做出甲至多命中2个球的概率和乙至少命中两个球的概率,根据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结果. 【详解】甲至多命中2个且乙至少命中2个包含的两个事件是互相独立事件, 设“甲至多命中2个球”为事件A ,“乙至少命中2个球”为事件B ,由题意()41322124411111112222216P A C C ⎛⎫⎛⎫⎛⎫⎛⎫⎛⎫=+⨯+⨯= ⎪ ⎪ ⎪ ⎪ ⎪⎝⎭⎝⎭⎝⎭⎝⎭⎝⎭, ()22342344212128333339P B C C ⎛⎫⎛⎫⎛⎫⎛⎫=⨯+⨯+= ⎪ ⎪ ⎪ ⎪⎝⎭⎝⎭⎝⎭⎝⎭, ∴甲至多命中2个球且乙至少命中2个球的概率为()()1181116918P A P B ⋅=⨯=,故答案为1118. 【点睛】本题考查独立重复试验,考查离散型随机变量,是一个综合题,解题时注意进球的个数对应的是乙所得的分数,注意分数与进球个数的对应.19.【解析】试题分析:抽出的学生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不低于85分的有9种其中抽出的学生为甲小组学生的事件有5种所以概率为考点:条件概率 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抽出的学生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不低于85分的有9种,其中抽出的学生为甲小组学生”的事件有5种,所以概率为59. 考点:条件概率.20.【分析】记某用户的自用新能源汽车已经经过了2000次充电为事件A 他的车能够充电2500次为事件B 即求条件概率:由条件概率公式即得解【详解】记某用户的自用新能源汽车已经经过了2000次充电为事件A 他的解析:717【分析】记“某用户的自用新能源汽车已经经过了2000次充电”为事件A ,“他的车能够充电2500次”为事件B ,即求条件概率:(|)P B A ,由条件概率公式即得解. 【详解】记“某用户的自用新能源汽车已经经过了2000次充电”为事件A ,“他的车能够充电2500次”为事件B ,即求条件概率:()35%7(|)()85%17P A B P B A P A ===故答案为:717【点睛】本题考查了条件概率的应用,考查了学生概念理解,数学应用,数学运算的能力,属于基础题.三、解答题21.(1)没有99%的把握认为受试者的年龄与舒张压偏高或偏低有关;(2)分布列见解析,()32E X = 【分析】(1)根据题意列出列联表,再计算2 4.762 6.635K ≈<,故没有99%的把握认为受试者的年龄与舒张压偏高或偏低有关;(2)由分层抽样得抽得样本的大龄受试者有3人,年轻受试者有3人,X 的可能取值为0,1,2,3,再结合超几何分布求概率和期望即可.【详解】解:()122⨯列联表如下:()210010601020 4.762 6.63530702080K ⨯⨯-⨯∴=≈<⨯⨯⨯所以,没有99%的把握认为受试者的年龄与舒张压偏高或偏低有关.(2)由题意得,采用分层抽样抽取的6人中,大龄受试者有3人,年轻受试者有3人, 所以大龄受试者人数为X 的可能取值为0,1,2,3,所以()33361020C P X C ===,()2133369120C C P X C ===, ()1233369220C C P X C ===,()33361320C P X C ===,所以X 的分布列为:所以()0123202020202E X =⨯+⨯+⨯+⨯=. 【点睛】本题第二问解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意得抽取的6人中,大龄受试者有3人,年轻受试者有3人,进而根据超几何分布求概率分布列与数学期望,考查运算求解能力,是中档题.22.(1) 72% 64% (2) 有99%的把握认为“两个分厂生产的零件的质量有差异” 【解析】解:(1)甲厂抽查的产品中有360件优质品,从而甲厂生产的零件的优质品率估计为360500=72%;乙厂抽查的产品中有320件优质品,从而乙厂生产的零件的优质品率估计为320500=64%. (2)χ2=()1000360180320140500500680320⨯⨯-⨯⨯⨯⨯≈7.35>6.635,所以有99%的把握认为“两个分厂生产的零件的质量有差异”. 23.(1)0.035,41.5;(2)有. 【分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求出a 的值,再计算数据的平均值;(2)由题意填写列联表,计算观测值,对照临界值得出结论. 【详解】(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10×(0.01+0.015+a +0.03+0.01)=1, 解得a =0.035,所以通过电子阅读的居民的平均年龄为:20×10×0.01+30×10×0.015+40×10×0.035+50×10×0.03+60×10×0.01=41.5;(2)由题意200人中通过电子阅读与纸质阅读的人数之比为3:1, ∴纸质阅读的人数为20014⨯=50,其中中老年有30人,∴纸质阅读的青少年有20人,电子阅读的总人数为150,青少年人数为1500.10.150.35⨯++()=90,则中老年有60人, 得2×2列联表,计算()2200903060202006.061 5.024501501109033K ⨯-⨯==≈>⨯⨯⨯,所以有97.5%的把握认为认为阅读方式与年龄有关. 【点睛】本题考查了频率分布直方图与独立性检验的应用问题,考查了阅读理解的能力,是基础题.24.(1)4.76;(2)有90%的把握认为“微信控”与“性别”有关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频率直方图中各概率乘以各方块中点频率相加后即得;(2)从频率直方图中可计算出“微信控”和“非微信控”的男女生人数,再计算出2K 可得. 试题(1)女性平均使用微信的时间为:0.16×1+0.24×3+0.28×5+0.2×7+0.12×9=4.76. (2)2(0.04+a +0.14+2×0.12)=1,解得a =0.08. 由题设条件得列联表:所以K 2==≈2.941>2.706.所以有90%的把握认为“微信控”与“性别”有关.25.(1)指数模型回归方程为0.296.54x y e -=,反比例函数回归方程为10011y x=+;(2)20.99r ≈;用反比例函数模型拟合效果更好;(3)612(千元). 【分析】(1)由96.54dx y e =,得ln ln96.54 4.6y dx dx ν=+⇔=+,将 3.7ν=, 4.5x =代入可得指数模型回归方程.令1xμ=,则y b a μ=+,代入y ,求得b ,a ,可得反比例函数回归方程.(2)求得y 与u 的相关系数为2r ,由12r r <,可得结论. (3)设该企业的订单期望为S (千件),则109811011111123101122222S ⎛⎫⎛⎫⎛⎫⎛⎫⎛⎫=⨯+⨯+⨯+⋅⋅⋅+⨯+⨯ ⎪ ⎪ ⎪ ⎪ ⎪⎝⎭⎝⎭⎝⎭⎝⎭⎝⎭,可求得订单的期望,从而求得该企业的利润约. 【详解】解:(1)因为96.54dx y e =,所以ln ln96.54 4.6y dx dx ν=+⇔=+, 将 3.7ν=, 4.5x =代入上式,得0.2d =-,所以0.296.54x y e -=.令1xμ=,则y b a μ=+, 因为360458y ==,所以182218183.480.34451001.5380.1158ni ii i i u y u yb u u==-⋅-⨯⨯===-⨯-∑∑,则451000.3411a y b u =-⋅=-⨯=,所以11100y u =+, 所以y 关于x 的回归方程为10011y x=+. 综上,指数模型回归方程为0.296.54x y e -=,反比例函数回归方程为10011y x=+. (2)y 与u 的相关系数为812882222118610.9961.40.616185.588i ii i i i i u y u yr u u y y ===-⋅===≈⨯⎛⎫⎛⎫-- ⎪⎪⎝⎭⎝⎭∑∑∑,因为12r r <,所以用反比例函数模型拟合效果更好. (3)设该企业的订单期望为S (千件),则109811011111123101122222S ⎛⎫⎛⎫⎛⎫⎛⎫⎛⎫=⨯+⨯+⨯+⋅⋅⋅+⨯+⨯ ⎪ ⎪ ⎪ ⎪ ⎪⎝⎭⎝⎭⎝⎭⎝⎭⎝⎭, 令109811111123102222T ⎛⎫⎛⎫⎛⎫⎛⎫=⨯+⨯+⨯+⋅⋅⋅+⨯ ⎪ ⎪ ⎪ ⎪⎝⎭⎝⎭⎝⎭⎝⎭①, 则111092111111*********T ⎛⎫⎛⎫⎛⎫⎛⎫=⨯+⨯+⨯+⋅⋅⋅+⨯ ⎪ ⎪ ⎪ ⎪⎝⎭⎝⎭⎝⎭⎝⎭②, ②-①,得11109211111522222T ⎛⎫⎛⎫⎛⎫⎛⎫-=+++⋅⋅⋅+- ⎪ ⎪ ⎪ ⎪⎝⎭⎝⎭⎝⎭⎝⎭,化简得10192T ⎛⎫=+ ⎪⎝⎭,所以101391292256S ⎛⎫=+⨯=+ ⎪⎝⎭,所以该企业的利润约为:3310091009101161232562569256⎡⎤⎢⎥⎛⎫⎛⎫+⨯-+⨯++≈ ⎪ ⎪⎢⎥⎝⎭⎝⎭+⎢⎥⎣⎦(千元). 【点睛】本题考查线性回归方程的求得,相关系数的比较,以及运用数学期望求利润,属于中档题. 26.(1)0.05n =;(2)①列联表见解析;②不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是不是技术工与月工资是否高于平均数有关 【分析】(1)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列方程组求得n 的值;(2)根据题意得到22⨯列联表,计算观测值,对照临界值表得出结论. 【详解】 (1)月工资收入在[45,50)(百元)内的人数为15月工资收入在[45,50)(百元)内的频率为:150.15100=; 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得:(0.020.0420.01)50.151n +++⨯+=0.05n ∴=(2)①根据题意得到列联表:技术工 非技术工总计月工资不高于平均数193150月工资高于平均数3119 50总计 50 50 1002 5.7610.82850505050K ==<⨯⨯⨯ 不能在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0.001的前提下,认为是不是技术工与月工资是否高于平均数有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独立性检验和频率分布直方图的应用问题,也考查了计算能力及频率应用问题,是基础题.。
:+=1,直线l :(t 为参数)为参数)(Ⅰ)写出曲线C 的参数方程,直线l 的普通方程.的普通方程.(Ⅱ)过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作与l 夹角为30°的直线,交l 于点A ,求|P 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考点: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直线与圆锥曲线的关系. 专题: 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分析: (Ⅰ)联想三角函数的平方关系可取x=2cos θ、y=3sin θ得曲线C 的参数方程,直接消掉参数t 得直线l 的普通方程;方程;(Ⅱ)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2cos θ,3sin θ).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得到P 到直线l 的距离,除以的距离,除以 sin30°进一步得到|P A|,化积后由三角函数的范围求得|P A|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最大值与最小值.解答:解:(Ⅰ)对于曲线C :+=1,可令x=2cos θ、y=3sin θ,故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对于直线l :,由①得:t=x ﹣2,代入②并整理得:2x+y ﹣6=0; (Ⅱ)设曲线C 上任意一点P (2cos θ,3sin θ). P 到直线l 的距离为.则,其中α为锐角.为锐角.当sin (θ+α)=﹣1时,|P A|取得最大值,最大值为. 当sin (θ+α)=1时,|P A|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点评: 本题考查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的互化,训练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体现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是中档题.本题考查普通方程与参数方程的互化,训练了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体现了数学转化思想方法,是中档题.2.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在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处,极轴与x 轴的正半轴重合,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I )写出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的直角坐标方程;(Ⅱ)求曲线C 上的点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的距离的最大值.考点: 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 专题: 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分析: (1)首先,将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中消去参数,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即可;)首先,将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中消去参数,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即可;(2)首先,化简曲线C 的参数方程,然后,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转化求解.的参数方程,然后,根据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进行转化求解.解答:解:(1)∵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θ﹣cos θ)=,参数方程极坐标系 解答题 1.已知曲线C∴,∴x ﹣y+1=0(α为参数).得(x ﹣2)2+y 2=4,它表示一个以(2,0)为圆心,以2为半径的圆,为半径的圆, 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为: d=,∴曲线C 上的点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最小值.最小值.考点: 圆的参数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直线的参数方程. 专题: 计算题;压轴题;转化思想.计算题;压轴题;转化思想.分析: (1)分别消去两曲线参数方程中的参数得到两曲线的普通方程,即可得到曲线C 1表示一个圆;曲线C 2表示一个椭圆;一个椭圆;(2)把t 的值代入曲线C 1的参数方程得点P 的坐标,然后把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根据曲线C 2的参数方程设出Q 的坐标,利用中点坐标公式表示出M 的坐标,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表示出M 到已知直线的距离,利用两角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化简后,利用正弦函数的值域即可得到距离的最小值.的距离,利用两角差的正弦函数公式化简后,利用正弦函数的值域即可得到距离的最小值.解答:解:(1)把曲线C 1:(t 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得:(x+4)2+(y ﹣3)2=1,所以此曲线表示的曲线为圆心(﹣4,3),半径1的圆;的圆; 把C 2:(θ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得:+=1,所以此曲线方程表述的曲线为中心是坐标原点,焦点在x 轴上,长半轴为8,短半轴为3的椭圆;的椭圆; (2)把t=代入到曲线C 1的参数方程得:P (﹣4,4),把直线C 3:(t 为参数)化为普通方程得:x ﹣2y ﹣7=0,设Q 的坐标为Q (8cos θ,3sin θ),故M (﹣2+4cos θ,2+sin θ) 所以M 到直线的距离d==,(其中sin α=,cos α=)从而当cos θ=,sin θ=﹣时,d 取得最小值..(2)根据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了直线的本题重点考查了直线的极坐标极坐标方程、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其之间的互化等知识,属于中档题.方程、曲线的参数方程、及其之间的互化等知识,属于中档题.3.已知曲线C 1:(t 为参数),C 2:(θ为参数).(1)化C 1,C 2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的方程为普通方程,并说明它们分别表示什么曲线; (2)若C 1上的点P 对应的参数为t=,Q 为C 2上的动点,求PQ 中点M 到直线C 3:(t 为参数)距离的考点: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专题: 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坐标系和参数方程. 分析:(Ⅰ)由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化为ρ2=,把代入即可得出.代入即可得出.(II )把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利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可得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再利用弦长公式可得|AB|=2,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利用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Ⅰ)由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化为ρ2=,把代入可得:圆C 的普通方程为x 2+y 2﹣2x+2y=0,即(x ﹣1)2+(y+1)2=2.∴圆心坐标为(1,﹣1), ∴圆心极坐标为;(Ⅱ)由直线l 的参数方程(t 为参数),把t=x 代入y=﹣1+2t 可得直线l 的普通方程:,∴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AB|=2==,点P 直线AB 距离的最大值为,.点评: 本题考查了把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弦长公式、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直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求椭圆上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求椭圆上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考点: 椭圆的参数方程;椭圆的应用. 专题: 计算题;压轴题.计算题;压轴题.点评: 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运用直线和圆的此题考查学生理解并运用直线和圆的参数方程参数方程解决数学问题,灵活运用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中点坐标公式化简求值,是一道综合题.简求值,是一道综合题.4.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直角坐标系,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直线l 和圆C 交于A ,B 两点,P 是圆C上不同于A ,B 的任意一点.的任意一点. (Ⅰ)求圆心的极坐标;(Ⅰ)求圆心的极坐标;(Ⅱ)求△P AB 面积的最大值.面积的最大值.圆和直线先化为一般方程坐标,然后再计算椭圆上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圆和直线先化为一般方程坐标,然后再计算椭圆上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和最小值.解答:解:将化为普通方程为(4分)分)点到直线的距离(6分)分)所以椭圆上点到直线距离的最大值为,最小值为.(10分)分)点评: 此题考查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与普通方程的区别和联系,两者要会互相转化,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方程进行求解,这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热点问题.进行求解,这也是每年高考必考的热点问题.6.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I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若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cos (θ+).(1)求直线I 被曲线C 所截得的弦长;所截得的弦长;(2)若M (x ,y )是曲线C 上的动点,求x+y 的最大值.的最大值.考点: 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专题: 计算题;直线与圆;坐标系和参数方程.计算题;直线与圆;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分析: (1)将曲线C 化为普通方程,将直线的参数方程化为标准形式,利用弦心距半径半弦长满足的勾股定理,即可求弦长.可求弦长. (2)运用圆的参数方程,设出M ,再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简,运用正弦函数的值域即可得到最大值.,再由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化简,运用正弦函数的值域即可得到最大值. 解答:解:(1)直线I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消去t ,可得,3x+4y+1=0; 由于ρ=cos (θ+)=(),即有ρ2=ρcos θ﹣ρsin θ,则有x 2+y 2﹣x+y=0,其圆心为(,﹣),半径为r=,圆心到直线的距离d==, 故弦长为2=2=;(2)可设圆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则设M (,), 则x+y==sin (),由于θ∈R ,则x+y 的最大值为1.分析:由题意椭圆的由题意椭圆的参数方程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的直线的极坐标极坐标方程为.将椭7.选修4﹣4:参数方程选讲:参数方程选讲 已知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以O 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P 点的极坐标为,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Ⅰ)写出点P 的直角坐标及曲线C 的普通方程;的普通方程; (Ⅱ)若Q 为C 上的动点,求PQ 中点M 到直线l :(t 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为参数)距离的最小值.考点: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专题: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坐标系和参数方程. 分析: (1)利用x=ρcos θ,y=ρsin θ即可得出;即可得出; (2)利用中点坐标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利用中点坐标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及三角函数的单调性即可得出, 解答:解 (1)∵P 点的极坐标为,∴=3,=.∴点P 的直角坐标把ρ2=x 2+y 2,y=ρsin θ代入可得,即∴曲线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2)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x ﹣2y ﹣7=0 设,则线段PQ 的中点.那么点M 到直线l 的距离.,∴点M 到直线l 的最小距离为.点评: 本题考查了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中点坐标公式、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角和差的正弦公式、三角函数的单调性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法,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单调性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方法,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8.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圆C 的参数方程(φ为参数).以O 为极点,x 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标系.(Ⅰ)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的极坐标方程; (Ⅱ)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是ρ(sin θ+)=3,射线OM :θ=与圆C 的交点为O ,P ,与直线l 的交点为Q ,求线段PQ 的长.的长.点评: 本题考查参数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本题考查参数方程化为标准方程,极坐标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考查参数的几何意义及运用,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专题: 直线与圆.直线与圆. 分析: )圆C 的参数方程(φ为参数).消去参数可得:(x ﹣1)2+y 2=1.把x=ρcos θ,y=ρsin θ代入化简得:ρ=2cos θ,即为此圆的极坐标方程.,即为此圆的极坐标方程. (II )如图所示,由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是ρ(sin θ+)=3,射线OM :θ=.可得普通方程:直线l,射线OM.联立,解得,即Q .联立,解得或.∴P .∴|PQ|==2.点评: 本题考查了极坐标化为普通方程、本题考查了极坐标化为普通方程、曲线交点与方程联立得到的方程组的解的关系、曲线交点与方程联立得到的方程组的解的关系、曲线交点与方程联立得到的方程组的解的关系、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基础知两点间的距离公式等基础知识与基本方法,属于中档题.识与基本方法,属于中档题.9.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C 1的参数方程为(α为参数),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θ+)=4.(1)求曲线C 1的普通方程与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的直角坐标方程;(2)设P 为曲线C 1上的动点,求点P 到C 2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并求此时点P 的坐标.的坐标.考点: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专题: 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分析: (1)由条件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把参数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利用直角坐标和极坐标的互化公式考点: 简单曲线的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极坐标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I )圆C 的参数方程(φ为参数).消去参数可得:(x ﹣1)2+y 2=1.把x=ρcos θ,y=ρsin θ代入化简即可得到此圆的极坐标方程.化简即可得到此圆的极坐标方程. (II )由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是ρ(sin θ+)=3,射线OM :θ=.可得普通方程:直线l,射线OM.分别与圆的方程联立解得交点,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分别与圆的方程联立解得交点,再利用两点间的距离公式即可得出.解答:解:(Ix=ρcos θ、y=ρ的距离为,可得d 的最小值,以及此时的α的值,从而求得点P的坐标.的坐标.解答:解:(1)由曲线C 1:,可得,两式两边平方相加得:,即曲线C 1的普通方程为:. 由曲线C 2:得:,即ρsin θ+ρcos θ=8,所以x+y ﹣8=0,即曲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y ﹣8=0.(2)由(1)知椭圆C 1与直线C 2无公共点,椭圆上的点到直线x+y ﹣8=0的距离为,∴当时,d 的最小值为,此时点P 的坐标为.10.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是(t 为参数),圆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cos (θ+).(Ⅰ)求圆心C 的直角坐标;的直角坐标;(Ⅱ)由直线l 上的点向圆C 引切线,求切线长的最小值.引切线,求切线长的最小值.考点: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专题: 计算题.计算题.分析: (I )先利用三角函数的和角公式展开圆C 的极坐标方程的右式,再利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间的关系,即利用ρcos θ=x ,ρsin θ=y ,ρ2=x 2+y 2,进行代换即得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从而得到圆心C 的直角坐标.的直角坐标.(II )欲求切线长的最小值,转化为求直线l 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最小值,故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算出直线l 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最小值,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边的关系求出切线长的最小值即可.上的点到圆心的距离的最小值,再利用直角三角形中边的关系求出切线长的最小值即可.解答:解:(I )∵,∴,∴圆C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即,∴圆心直角坐标为.(5分)分)(II )∵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 圆心C 到直线l 距离是,∴直线l 上的点向圆C 引的切线长的最小值是(10分)分)点评: 本题考查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本题考查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能在极坐标系中用极坐标刻画点的位置,体会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体会在极坐标系和平面直角sin θ,把,把极坐标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2)求得椭圆上的点到直线x+y ﹣8=0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把本题主要考查把参数方程参数方程、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的方法,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应用,正弦函数的值域,属于基础题.2的直角坐标方程;的直角坐标方程;(2)直线l 与直线C 2交于A ,B 两点,若|AB|≥2,求实数a 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考点: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 专题: 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分析: (1)首先,将曲线C 1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然后,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建立关系,从而确定点Q 的轨迹C 2的直角坐标方程;直角坐标方程; (2)首先,将直线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然后,根据距离关系,确定取值范围.)首先,将直线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然后,根据距离关系,确定取值范围.解答: 解:(1)根据题意,得)根据题意,得曲线C 1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2+y 2﹣4y=12, 设点P (x ʹ,y ʹ),Q (x ,y ), 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根据中点坐标公式,得,代入x 2+y 2﹣4y=12,得点Q 的轨迹C 2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3)2+(y ﹣1)2=4, (2)直线l 的普通方程为:y=ax ,根据题意,得,根据题意,得,解得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0,].点评: 本题重点考查了圆的极坐标方程、直线的参数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等知识,考查比较综合,属于中档题,解题关键是准确运用直线和圆的特定方程求解.解题关键是准确运用直线和圆的特定方程求解.12.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圆C 1,直线C 2的极坐标方程分别为ρ=4sin θ,ρcos ()=2.(Ⅰ)求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交点的极坐标;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坐标系中刻画点的位置的区别,能进行极坐标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和直角坐标的互化.1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曲线C 1的方程为ρ(ρ﹣4sin θ)=12,定点A (6,0),点P 是曲线C 1上的动点,Q 为AP 的中点.的中点.(1)求点Q 的轨迹C(Ⅱ)设P 为C 1的圆心,Q 为C 1与C 2交点连线的中点,已知直线PQ 0,2),(1,3),从而直线PQ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y+2=0,由参数方程可得y=x ﹣+1,从而构造关于a ,b 的方程组,解得a ,b 的值.的值.解答: 解:(I )圆C 1,直线C 2的直角坐标方程分别为的直角坐标方程分别为x 2+(y ﹣2)2=4,x+y ﹣4=0,解得或,∴C 1与C 2交点的极坐标为(4,).(2,).(II )由(I )得,P 与Q 点的坐标分别为(0,2),(1,3), 故直线PQ 的直角坐标方程为x ﹣y+2=0, 由参数方程可得y=x ﹣+1,∴,解得a=﹣1,b=2.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把极坐标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把参数方程化为普通方程的方法,方程思想的应用,属于基础题.题.13.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l 是过定点P (4,2)且倾斜角为α的直线;在极坐标系(以坐标原点O 为极点,以x 轴非负半轴为极轴,取相同单位长度)中,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 θ (Ⅰ)写出直线l 的参数方程,并将曲线C 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的方程化为直角坐标方程;(Ⅱ)若曲线C 与直线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求|PM|+|PN|的取值范围.的取值范围.解答:解:(I )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ρ=4cos θ可化为ρ2=4ρcos θ.把x=ρcos θ,y=ρsin θ代入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可得x 2+y 2=4x ,即(x ﹣2)2+y 2=4. (II )把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代入圆的方程可得:t 2+4(sin α+cos α)t+4=0.∵曲线C 与直线相交于不同的两点M 、N ,∴△=16(sin α+cos α)2﹣16>0, ∴sin αcos α>0,又α∈[0,π), ∴.又t 1+t 2=﹣4(sin α+cos α),t 1t 2=4. ∴|PM|+|PN|=|t 1|+|t 2|=|t 1+t 2|=4|sin α+cos α|=,∵,∴,的参数方程为(t ∈R 为参数),求a ,b 的值.的值.考点: 点的点的极坐标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参数方程化成普通方程. 专题: 压轴题;直线与圆.压轴题;直线与圆.分析: (I )先将圆C 1,直线C 2化成直角坐标方程,再联立方程组解出它们交点的直角坐标,最后化成极坐标即可;(II )由(I )得,P 与Q 点的坐标分别为(∴.∴|PM|+|PN|的取值范围是.点评:考点: 点的极坐标和直角坐标的互化. 专题: 坐标系和参数方程.坐标系和参数方程. 分析:(I )由⊙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化为ρ2=2,把代入即可得出;.(II )设P ,又C .利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可得|PC|=,再利用二次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函数的性质即可得出.解答: 解:(I )由⊙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 ∴ρ2=2,化为x 2+y 2=,配方为=3.(II )设P ,又C.∴|PC|==≥2,因此当t=0时,|PC|取得最小值2.此时P (3,0).点评: 本题考查了极坐标化为直角坐标方程、参数方程的应用、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二次函数的性质,考查了推理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能力与计算能力,属于中档题.15.已知曲线C 1的极坐标方程为ρ=6cos θ,曲线C 2的极坐标方程为θ=(p ∈R ),曲线C 1,C 2相交于A ,B 两点.两点.(Ⅰ)把曲线C 1,C 2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的极坐标方程转化为直角坐标方程; (Ⅱ)求弦AB 的长度.的长度.考点: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专题: 计算题.计算题.分析: (Ⅰ)利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间的关系,即利用ρcos θ=x ,ρsin θ=y ,ρ2=x 2+y 2,进行代换即得曲线C 2及曲线C 1的直角坐标方程.的直角坐标方程.(Ⅱ)利用直角坐标方程的形式,先求出圆心(3,0)到直线的距离,最后结合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弦AB 的长度.长度.解答:解:(Ⅰ)曲线C 2:(p ∈R )表示直线y=x ,曲线C 1:ρ=6cos θ,即ρ2=6ρcos θ 所以x 2+y 2=6x 即(x ﹣3)2+y 2=9 本题考查了直线的参数方程、圆的本题考查了直线的参数方程、圆的极坐标极坐标方程、直线与圆相交弦长问题,属于中档题.方程、直线与圆相交弦长问题,属于中档题.14.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以原点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C 的极坐标方程为ρ=2sin θ.(Ⅰ)写出⊙C 的直角坐标方程;的直角坐标方程;(Ⅱ)P 为直线l 上一动点,当P 到圆心C 的距离最小时,求P 的直角坐标.的直角坐标.(Ⅱ)∵圆心(3,0)到直线的距离,r=3所以弦长AB==. ∴弦AB 的长度.考点: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专题: 计算题.计算题.分析: (1)利用两角差的余弦公式及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可得直线l 的普通方程;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本关系,消去θ可得曲线C 的普通方程,得出圆心的直角坐标后再化面极坐标即可.的普通方程,得出圆心的直角坐标后再化面极坐标即可.(2)由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两角和的正弦公式,及正弦函数的有界性求得点P 到直线l 的距离的最大值,最后列出关于r 的方程即可求出r 值.值.解答: 解:(1)由)由 ρsin (θ+)=,得,得 ρ(cos θ+sin θ)=1,∴直线l :x+y ﹣1=0.由 得C :圆心(﹣,﹣).∴圆心C 的极坐标(1,).(2)在圆C :的圆心到直线l 的距离为:的距离为:∵圆C 上的点到直线l 的最大距离为3,∴. r=2﹣∴当r=2﹣时,圆C 上的点到直线l 的最大距离为3. 点评: 本小题主要考查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的相关知识,具体涉及到极坐标方程、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三角变换等内容.线距离公式、三角变换等内容.17.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点评: 本小题主要考查圆和直线的本小题主要考查圆和直线的极坐标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以及利用圆的几何性质计算圆心到直线的距等基本方法,属于基础题.基本方法,属于基础题.16.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O 为极点,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坐标系,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θ+)=,圆C 的参数方程为,(θ为参数,r >0)(Ⅰ)求圆心C 的极坐标;的极坐标;(Ⅱ)当r 为何值时,圆C 上的点到直线l 的最大距离为3.考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直线的参数方程.计算题;压轴题.专题:计算题;压轴题.分析:(I)利用,以及x2+y2=ρ2,直接写出圆C1,C2的极坐标方程,求出圆C1,C2的交点极坐标,然后求出直角坐标(用坐标表示);(II)解法一:求出两个圆的直角坐标,直接写出圆C1与C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 解法二利用直角坐标与极坐标的关系求出,然后求出圆C1与C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解答:解:(I)由,x2+y2=ρ2,可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ρ=2,圆,即的极坐标方程为ρ=4cosθ,解得:ρ=2,,故圆C1,C2的交点坐标(2,),(2,).(II)解法一:由得圆C1,C2的交点的直角坐标(1,),(1,).故圆C1,C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为(或圆C1,C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为)(解法二)将x=1代入得ρcosθ=1 从而于是圆C1,C2的公共弦的参数方程为.点评:本题考查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直线的参数方程的求法,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考查计算能力.。
极坐标与参数方程例题示范(分题型)极坐标与参数方程是选修内容的必考题型,这里按照课本及高考考试说明,归纳总结为四类题型。
题型一。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
互化原理(三角函数定义)、数形结合。
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y t x 13(t 为参数),以O 为极点,x轴的非负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并在两种坐标系中取相同的长度单位,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为0cos 2=+θρ.(1)把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化为普通方程;(2)求直线l 与曲线C 的交点的极坐标(πθρ20,0<≤≥).试题解析:(1)由0cos 2=+θρ得θρcos 2-=,两边同乘以ρ,得x y x 222-=+; (2)由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y tx 13(t 为参数),得直线的普通方程为02=++y x ,联立曲线C 与直线l 的方程得,⎩⎨⎧-=-=11y x 或⎩⎨⎧=-=02y x ,化为极坐标为)45,2(π或),2(π.考点:极坐标方程与直角坐标方程的互化,直线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 考点:cos ,sin x y ρθρθ==,222x y ρ=+. 2.在极坐标系中,设圆C经过点6π⎛⎫P ⎪⎝⎭,圆心是直线sin 32πρθ⎛⎫-= ⎪⎝⎭与极轴的交点,求圆C 的极坐标方程.试题解析:法一:6π⎛⎫P ⎪⎝⎭直线sin 32πρθ⎛⎫-=⎪⎝⎭它与x 轴的交点也就是圆心为()1,0所以圆的方程为()2211x y -+=,得2220x y x +-=所以,圆的极坐标方程为:2cos ρθ=法二:因为圆心为直线2sin sin 33ππρθ⎛⎫-= ⎪⎝⎭与极轴的交点,所以令0θ=,得1ρ=,即圆心是()1,0 又圆C经过点6π⎫P ⎪⎭,∴圆的半径1r ==,∴圆过原点,∴圆C 的极坐标方程是2cos ρθ=.考点:(1)转化为直角坐标,求出所求方程,再转化为极坐标;(2)先求圆心坐标,再运用余弦定理求半径,最后借助过原点写出圆的极坐标方程.题型二。
高二数学参数方程试题1.直线的参数方程是()A.(t为参数)B.(t为参数)C.(t为参数)D.(为参数)【答案】C.【解析】A:这与直线方程中矛盾,故A错误,同理选项D中也错误,而B消去参数后可得:,∴B错误,C消去参数后可得:,正确.【考点】直线的参数方程.2.在极坐标系中,曲线:与曲线:的一个交点在极轴上,则=_______.【答案】【解析】∵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曲线的普通方程是x+y 1=0,∵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ρ=a(a>0)∴曲线的普通方程是∵曲线:与曲线:ρ=a(a>0)的一个焦点在极轴上∴令y=0则x=,点(,0)在圆上解得a=,故答案为: .【考点】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坐标原点为极点,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的极坐标方程为,过点的直线的参数方程为(为参数),直线与曲线相交于两点.(1)写出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和直线的普通方程;(2)若,求的值.【答案】(1)直角坐标方程为,普通方程为;(2).【解析】(1)由得,极坐标方程得,将参数方程中的参数消去可得的普通方程;(2)将参数方程代入直角坐标方程化为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结合条件利用韦达定理解出.试题解析:(1)由得∴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为直线的普通方程为(2)将直线的参数方程代入曲线的直角坐标方程中,得设两点对应的参数分别为则有∵∴即∴解之得:或 (舍去)∴的值为.【考点】1.参数方程;2.极坐标方程;3.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4.参数方程(为参数)化成普通方程是A.B.C.D.【答案】D【解析】因为,所以由,可得,消去,得,,且,即,故选D。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参数方程与普通方程的互化,三角函数倍半公式。
点评:小综合题,通过消去参数,可以得到普通方程。
消参数的方法有:代入法、加减法、平方关系法等,要结合具体题目灵活选择。
5.参数方程(0≤t≤5)表示的曲线(形状)是【答案】线段【解析】消去t2得,x-2=3(y-1)是直线,又由0≤t≤5,得2≤x≤77,故为线段。
选 修 1-2 知 识 点 总 结第一章:统计案例一.回归分析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正相关:如果点散布在从左下角到右上角的区域,则称这两个变量的关系为正相关。
2.负相关:如果点散布在从左上角到右下角的区域,则称这两个变量的关系为负相关。
3.回归直线方程的斜率和截距公式:⎪⎪⎩⎪⎪⎨⎧-=--=---=∑∑∑∑====xb y a xn x yx n yx x x y yx x b n i i ni ii n i i ini i1221121)()()((此公式不要求记忆)。
4.最小二乘法:求回归直线,使得样本数据的点到它的距离的平方最小的方法。
e :我们把线性回归模型e a bx y ++=,其中b a ,为模型的未知参数,e 称为随机误差。
随机误差a bx y e i i i --=eˆ:我们用回归方程a x b y ˆˆˆ+=中的y ˆ估计a bx +,随机误差)(a bx y e +-=, 所以y y e ˆˆ-=是e 的估计量,故a x b y y y e ii i i i ˆˆˆˆ--=-=,e ˆ称为相应于点),(i i y x 的残差。
2R :∑∑==---=ni ini iy yyy R 12122)()ˆ(1,2R 的表达式中21)(∑=-ni i y y 确定,(1)2R 越大,残差平方和21)ˆ(∑=-ni i yy 越小,即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好; (2)2R 越小,残差平方和21)ˆ(∑=-ni i yy 越大,即模型的拟合效果越差。
2R 越接近1,表示回归效果越好。
二.独立性检验的基本思想及其初步应用1.分类变量:这种变量的不同“值”表示个体所属的不同类别的变量。
2.列联表:列出两个分类变量的频数表,称为列联表。
22⨯列联表:2K 的观测值:))()()(()(2d b c a d c b a bc ad n k ++++-=。
0k 表:如果0k k ≥,就推断“Y X ,有关系”,这种推断犯错误的概率不超过α; 否则,在样本数据中没有发现足够证据支持结论“Y X ,有关系”。
(选修1-2)第一章统计案例——测试题答题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命题人:依兰高中 刘 岩)一、选择题(每小题8分,5个小题共40分)1、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C )①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 ②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③回归分析是对具有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④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A. ①②B. ①②③C. ①②④D. ①②③④2、设有一个回归方程为y=2-2.5x,则变量x 增加一个单位时( C )A.y 平均增加2.5个单位B.y 平均增加2个单位C.y 平均减少2.5个单位D.y 平均减少2个单位3、已知回归直线的斜率的估计值是1.23,样本点的中心为(4,5),则回归直线的方程是( C )A.y ∧=1.23x +4B.y ∧=1.23x+5 C. y ∧=1.23x+0.08 D. y ∧=0.08x+1.234、2.下面是一个2×2列联表:则表中a 、b 处的值分别为( A )A .52、60B .52、50C .94、96D .54、52D )A.(2,2)点B.(1.5,0)点C.(1,2)点D.(1.5,4)点6、已知回归直线方程 y bx a =+,其中3a =且样本点中心为(12),,则回归直线方程为( C ) A.3y x =+ B.23y x =-+ C.3y x =-+ D.3y x =-7、为了考察中学生的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的关系,在某校中学生中随机抽取了300名学生,得到如下列联表:你认为性别与是否喜欢数学课程之间有关系的把握有( B )A.0B.95%C.99%D.100%8、在回归直线方程 y a bx=+中,回归系数b表示( D )A.当0x=时,y的平均值B.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实际变动量C.y变动一个单位时,x的平均变动量D.x变动一个单位时,y的平均变动量9、如图所示,图中有5组数据,去掉哪组数据后,剩下的4组数据的线性相关性最大(A)A.E B.C C.D D.A10、如下图所示是调查某地区男、女中学生喜欢理科的等高条形图,阴影部分表示喜欢理科的百分比,从图中可以看出(C)A.性别与喜欢理科无关B.女生中喜欢理科的比例为80%C.男生比女生喜欢理科的可能性大些D.男生中不喜欢理科的比例为60%11、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各自对A、B两变量的线性相关性作试验,并用回归分析方法分别求得相关指数R2则试验结果体现A 、B 两变量有更强的线性相关性的同学是( D )A .甲B .乙C .丙D .丁12、对于分类变量X 与Y 的随机变量K 2的观测值k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A .k 越大,推断“X 与Y 有关系”,犯错误的概率越大B .k 越小,推断“X 与Y 有关系”,犯错误的概率越大C .k 越接近于0,推断“X 与Y 无关”,犯错误的概率越大D .k 越大,推断“X 与Y 无关”,犯错误的概率越小二、填空题:(每小题8分, 2个小题共16分)13、对于线性回归方程 =4.75x +257,当x =28时,y 的估计值为_ 390_______.14、从某地区老人中随机抽取500人,其生活能否自理的情况如下表所示:15、对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变量x 和y ,由测得的一组数据已求得回归直线的斜率为6.5,且恒过(2,3)点,则这条回归直线的方程为_y_=-10+6.5x .____________.16、若两个分类变量X 与Y 的列联表为:则“X 与Y .三、解答题17.(20分)某种产品的广告费支出x (单位:百万元)与销售额y (单位:百万元)之间有如下对应数据:(1) 求y 关于x 的回归直线方程.(2) 并预测广告费支出700万元的销售额大约是多少万元? 解:(1)由已知:x =5; y =50; ∑i =15x 2i =145; ∑i =15x i y i =1380 可得b ^=22i i i x y nx yx nx -⋅-∑∑=1380-5×5×50145-5×52=6.5,a ^=y -b ^x =50-6.5×5=17.5.所求的回归直线方程是y ^=6.5x +17.5.(2)由(1)可知:回归直线方程是y ^=6.5x +17.5.又700万元=7百万元即 x=7时y ^=6.5×7+17.5=63 (百万元)答:广告费支出700万元销售额大约是6300万元。
一、选择题1.下列说法:①对于独立性检验,2χ的值越大,说明两事件相关程度越大;②以模型kx y ce =去拟合一组数据时,为了求出回归方程,设ln z y =,将其变换后得到线性方程0.34z x =+,则c ,k 的值分别是4e 和0.3;③根据具有线性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的统计数据所得的回归直线方程y a bx =+中,2b =,1x =,3y =,则1a =;④通过回归直线y bx a =+及回归系数b ,可以精确反映变量的取值和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A .1B .2C .3D .42.甲射击时命中目标的概率为0.75,乙射击时命中目标的概率为23,则甲乙两人各自射击同一目标一次,则该目标被击中的概率为( ) A .12B .1C .56D .11123.已知12P(B|A)=,P(A)=35,则()P AB 等于( ) A .56B .910 C .215D .1154.从装有形状大小相同的3个黑球和2个白球的盒子中依次不放回地任意抽取3次,若第二次抽得黑球,则第三次抽得白球的概率等于( ) A .15B .14C .13D .125.某商品的售价x (元)和销售量y (件)之间的一组数据如下表所示:由散点图可知,销售量y 与价格x 之间有较好的线性相关关系,且回归直线方程是3.ˆ2yx a =-+,则实数a =( ) A .30B .35C .38D .406.在一次独立性检验中,得出列表如下:合计 190 400a + 590a +且最后发现,两个分类变量A 和B 没有任何关系,则a 的可能值是( ) A .720 B .360C .180D .907.工人月工资(元)关于劳动生产率x(千元)的回归方程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①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工资为730元; ②劳动生产率提高1000元,则工资提高80元; ③劳动生产率提高1000元,则工资提高730元; ④当月工资为810元时,劳动生产率约为2000元. A .1B .2C .3D .48.将两枚质地均匀的骰子各掷一次,设事件A ={两个点数互不相同},B ={出现一个5点},则()/P B A =( ) A .13B .518C .16D .149.甲乙丙三位同学独立的解决同一个问题,已知三位同学单独正确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分别为12,13,15,则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为( ) A .130 B .415C .1115D .131510.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独立地解答同一个问题,他们能够正确解答该问题的概率分别是23和12,在这个问题至少被一个人正确解答的条件下,甲、乙两位同学都能正确解答该问题的概率为( )A .27B .25C .15D .1911.为了研究经常使用手机是否对数学学习成绩有影响,某校高二数学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调查,随机抽取高二年级50名学生的一次数学单元测试成绩,并制成下面的2×2列联表:及格 不及格 合计 很少使用手机 20 5 25 经常使用手机 10 15 25 合计302050则有( )的把握认为经常使用手机对数学学习成绩有影响.参考公式:()()()()()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2P K k ≥ 0.15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k 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A .97.5%B .99%C .99.5%D .99.9%12.甲、乙两人独立地破译一份密码,破译的概率分别为11,32,则密码被破译的概率为( ) A .16B .23C .56D .1二、填空题13.有甲、乙两台机床生产某种零件,甲获得正品乙不是正品的概率为14,乙获得正品甲不是正品的概率为16,且每台获得正品的概率均大于12,则甲乙同时生产这种零件,至少一台获得正品的概率是___________.14.三个元件正常工作的概率分别为,,,将两个元件并联后再和串联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则电路不发生故障的概率为_________.15.下列4个命题:①为了了解800名学生对学校某项教改试验的意见,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考虑用系统抽样,则分段的间隔为40;②四边形ABCD 为长方形,2AB =,1BC =,O 为AB 中点,在长方形ABCD 内随机取一点P ,取得的P 点到O 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为12π-; ③把函数3sin 23y x π⎛⎫=+⎪⎝⎭的图象向右平移6π个单位,可得到3sin 2y x =的图象; ④已知回归直线的斜率的估计值为1.23,样本点的中心为()4,5,则回归直线方程为1.230.08y x =+.其中正确的命题有__________.(填上所有正确命题的编号)16.设甲、乙两套方案在一次试验中通过的概率均为0.3,且两套方案在试验过程中相互之间没有影响,则两套方案在一次试验中至少有一套通过的概率为___________. 17.关于变量,x y 的一组样本数据11()a b ,,22()a b ,,……,(),n n a b (2n ≥,12,,,n a a a ⋅⋅⋅不全相等)的散点图中,若所有样本点(,)i i a b (1,2,,i n =⋅⋅⋅)恰好都在直线21y x =-+上,则根据这组样本数据推断的变量,x y 的相关系数为_____________.18.把一枚硬币任意抛掷三次,事件A =“至少出现一次反面”,事件B =“恰好出现一次正面”,则(/)P B A =__________.19.甲、乙两个小组各10名学生的英语口语测试成绩的茎叶图如图所示.现从这 2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一人,将“抽出的学生为甲小组学生”记为事件A ;“抽出的学生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不低于85分”记为事件B .则P (A|B )的值是_____.20.2020年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期间,大学生小白同学在家里根据某款运动软件安排的训练计划进行运动,每天训练一次,连续3天为一个运动周期,若小白每天不能参加训练的概率为14,假设小白每天的训练是相互独立的,若一个训练周期内出现2次不能参加训练,则停止该训练计划,则这个训练计划在第二个完整周期后结束的概率为______.三、解答题21.一网络公司为某贫困山区培养了100名“乡土直播员”,以帮助宣传该山区文化和销售该山区的农副产品,从而带领山区人民早日脱贫致富.该公司将这100名“乡土直播员”中每天直播时间不少于5小时的评为“网红乡土直播员”,其余的评为“乡土直播达人”.根据实际评选结果得到了下面22⨯列联表:网红乡土直播员 乡土直播达人 合计 男 10 40 50 女 20 30 50 合计3070100(2)在“网红乡土直播员”中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在这6人中选2人作为“乡土直播推广大使”.求这两人中恰有一男一女的概率.附:()()()()()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其中n a b c d =+++.()20P K k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22.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诸如“滴滴打车”“神州专车”等网约车服务在我国各城市迅猛发展,为人们出行提供了便利,但也给城市交通管理带来了一些困难.为掌握网约车在M省的发展情况,M省某调查机构从该省抽取了5个城市,分别收集和分析了网约车的A,B两项指标数,(1,2,3,4,5)i ix y i=,数据如下表所示:==2s==.(1)试求y与x间的相关系数r,并利用r说明y与x是否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若0.75r>,则线性相关程度很高,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2)建立y关于x的回归方程,并预测当A指标数为7时,B指标数的估计值;(3)若城市的网约车A指标数x落在区间(3,3)x s x s-+之外,则认为该城市网约车数量过多,会对城市交通管理带来较大的影响,交通管理部门将介入进行治理,直至A指标数x回落到区间(3,3)x s x s-+之内.现已知2018年11月该城市网约车的A指标数为13,问:该城市的交通管理部门是否要介入进行治理?试说明理由.附:相关公式:()()ni ix x y yr--=∑,121()()()ni iiniix x y ybx x==--=-∑∑,a y bx=-.0.55≈0.95≈.23.随着网络的发展,人们可以在网络上购物、玩游戏、聊天、导航等,所以人们对上网流量的需求越来越大.某电信运营商推出一款新的“流量包”套餐.为了调查不同年龄的人是否愿意选择此款“流量包”套餐,随机抽取50个用户按年龄分组进行访谈,统计结果如下表.(1)若在第2、3、4组愿意选择此款“流量包”套餐的人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5人,则各组应分别抽取多少人?(2)若从第5组的被调查者访谈人中随机选取2人进行追踪调查,求2人中至少有1人愿意选择此款“流量包”套餐的概率.(3)按以上统计数据填写下面2×2列联表,并判断以50岁为分界点,能否在犯错误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是否愿意选择此款“流量包”套餐与人的年龄有关;参考公式:()()()()()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其中n a b c d=+++.24.目前,新冠病毒引发的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为了解新冠肺炎传播途径,采取有效防控措施,某医院组织专家统计了该地区500名患者新冠病毒潜伏期的相关信息,数据经过汇总整理得到如下图所示的频率分布直方图(用频率作为概率).潜伏期不高于平均数的患者,称为“短潜伏者”,潜伏期高于平均数的患者,称为“长潜伏者”.(1)求这500名患者潜伏期的平均数(同一组中的数据用该组区间的中点值作代表),并计算出这500名患者中“长潜伏者”的人数;(2)为研究潜伏期与患者年龄的关系,以潜伏期是否高于平均数为标准进行分层抽样,从上述500名患者中抽取300人,得到如下列联表,请将列联表补充完整,并根据列联表判断是否有97.5%的把握认为潜伏期长短与患者年龄有关:(3)研究发现,有5种药物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有2种特别有效,现在要通过逐一试验直到把这2种特别有效的药物找出来为止,每一次试验花费的费用是500元,设所需要的试验费用为X ,求X 的分布列与数学期望. 附表及公式:()20P K k ≥ 0.15 0.10 0.05 0.025 0.010 0.005 0.001 0k2.0722.7063.8415.0246.6357.87910.82822()()()()()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25.支付宝作为一款移动支付工具,在日常生活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通过现场调查12位市民得知,其中有10人使用支付宝.现从这12位市民中随机抽取3人,求至少抽到2位使用支付宝的市民的概率;(2)为了鼓励市民使用支付宝,支付宝推出了“奖励金”活动,每使用支付宝支付一次,分别有12,13,16的概率获得0.1,0.2,0.3元奖励金,每次支付获得的奖励金情况互不影响.若某位市民在一天内使用了2次支付宝,记X 为这一天他获得的奖励金数,求X 的概率分布和数学期望.26.新能源汽车已经走进我们的生活,逐渐为大家所青睐.现在有某品牌的新能源汽车在甲市进行预售,预售场面异常火爆,故该经销商采用竞价策略基本规则是:①竞价者都是网络报价,每个人并不知晓其他人的报价,也不知道参与竞价的总人数;②竞价采用“一月一期制”,当月竞价时间截止后,系统根据当期汽车配额,按照竞价人的出价从高到低分配名额.某人拟参加2020年6月份的汽车竞价,他为了预测最低成交价,根据网站的公告,统计了最近5个月参与竞价的人数(如下表) 月份2020.012020.022020.032020.042020.05(1)由收集数据的散点图发现,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竞价人数y (万人)与月份编号t 之间的相关关系.请用最小二乘法求y 关于t 的线性回归方程:ˆ bt y a =+,并预测2020年6月份(月份编号为6)参与竞价的人数;(2)某市场调研机构对200位拟参加2020年6月份汽车竞价人员的报价进行了一个抽样调查,得到如表所示的频数表:(i )求这200位竞价人员报价的平均值x 和样本方差s 2(同一区间的报价用该价格区间的中点值代替)(ii )假设所有参与竞价人员的报价X 可视为服从正态分布()2,,N μσ且μ与σ2可分别由(i )中所示的样本平均数x 及s 2估计.若2020年月6份计划提供的新能源车辆数为3174,根据市场调研,最低成交价高于样本平均数x ,请你预测(需说明理由)最低成交价. 参考公式及数据:①回归方程ˆˆˆy bx a =+,其中1221ˆˆˆ,ni ii nii x y nx ybay bx xnx ==-⋅==--∑∑ ②5521155, 2.6;ii i i i tx y ====≈∑∑③若随机变量X 服从正态分布()2,,N μσ则()()0.6826,220.9544,P X P X μσμσμσμσ-<<+=-<<+= ()330.9974P X μσμσ-<<+=.【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 解析:C 【分析】根据独立性检验、非线性回归方程以及回归直线方程相关知识进行判断. 【详解】对于命题①,根据独立性检验的性质知,两个分类变量2χ越大,说明两个分类变量相关程度越大,命题①正确;对于命题②,由kxy ce =,两边取自然对数,可得ln ln y c kx =+,令ln z y =,得ln z kx c =+,0.34z x =+,所以ln 40.3c k =⎧⎨=⎩,则40.3c e k ⎧=⎨=⎩,命题②正确;对于命题③,回归直线方程y a bx =+中,3211a y bx =-=-⨯=,命题③正确; 对于命题④,通过回归直线y bx a =+及回归系数b ,可估计和预测变量的取值和变化趋势,命题④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回归直线方程、非线性回归方程变换以及独立性检验相关知识,考查推理能力,属于中等题.2.D解析:D 【分析】记事件:A 甲乙两人各自射击同一目标一次,该目标被击中,利用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计算出事件A 的对立事件的概率,再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可得出事件A 的概率. 【详解】记事件:A 甲乙两人各自射击同一目标一次,该目标被击中, 则事件:A 甲乙两人各自射击同一目标一次,两人都未击中目标, 由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得()321114312P A ⎛⎫⎛⎫=--= ⎪⎪⎝⎭⎝⎭, ()()111111212P A P A ∴=-=-=,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解题时要弄清楚各事件之间的关系,可以采用分类讨论,本题采用对立事件求解,可简化分类讨论,属于中等题.3.C解析:C 【解析】分析:根据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即可求解答案.详解:由题意,根据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P AB P B A P A =, 则()()()122|3515P AB P B A P A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的应用,其中熟记条件概率的计算公式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4.D解析:D 【解析】分析:这是一个条件概率,可用古典概型概率公式计算,即从5个球中取三个排列,总体事件是第二次是黑球,可在第二次是黑球的条件下抽排第一次和第三次球.详解:111223122412C C C P C A ==. 点睛:此题是一个条件概率,条件是第二次抽取的是黑球,不能误以为是求第二次抽到黑球,第三次抽到白球的概率,如果那样求得错误结论为1132353310C C A ⨯=. 5.D解析:D 【解析】由表中数据知,199.51010.511105x =⨯++++=(),1111086585y =⨯++++=(),代入回归直线方程 3.ˆ2yx a =-+中,求得实数 3.28 3.21040a y x =+=+⨯=,故选D. 6.B解析:B 【解析】∵两个分类变量A 和B 没有任何关系,∴()()()()2259010090400 2.70219040090500a a K a a +-⨯=<⨯++,代入验证可知360a =满足,故选B.7.C解析:C 【解析】对于①当劳动生产率为1000元时,工资为65080730y =+=元,故①正确;对于②劳动生产率提高1000元,则工资提高80元正确;故③错误;对于④当月工资为810元时,由81065080x =+得2x =,即劳动生产率约为2000元,故④正确;故选C.8.A解析:A 【解析】由题意事件A={两个点数都不相同},包含的基本事件数是36−6=30, 事件B:出现一个5点,有10种,∴()101303|P B A ==, 本题选择A 选项.点睛:条件概率的计算方法:(1)利用定义,求P (A )和P (AB ),然后利用公式进行计算;(2)借助古典概型概率公式,先求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 (A ),再求事件A 与事件B 的交事件中包含的基本事件数n (AB ),然后求概率值.9.C解析:C 【分析】先利用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求出“三人都未解答这个问题”的概率,利用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到“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即可. 【详解】三人都未解答这个问题的概率为 (112-)(113-)(115-)415=,故有人能够解决这个问题的概率为14111515-=, 故选:C .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乘法公式、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考查了正难则反的原则,属于中档题.10.B解析:B 【分析】先计算“这个问题至少被一个人正确解答”和“甲、乙两位同学都能正确解答该问题”概率,再利用条件概率公式计算即可. 【详解】由已知,不妨设A =“这个问题至少被一个人正确解答”,B =“甲、乙两位同学都能正确解答该问题”,因为甲、乙两位同学各自独立正确解答该问题的概率分别是23和12, 故215()111326P A ⎛⎫⎛⎫=---= ⎪⎪⎝⎭⎝⎭,121()233P B =⨯=,易知1()()3P AB P B ==.故()1()235()56P AB P BA P A ===∣.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条件概率的应用,属于中档题.11.C解析:C 【分析】根据2×2列联表,求出k 的观测值2K ,结合题中表格数据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 由题意,可得:222()50(2015105)258.3337.879()()()()302025253n ad bc K a b c d a c b d -⨯⨯-⨯===≈>++++⨯⨯⨯,所以有99.5%的把握认为经常使用手机对数学学习成绩有影响. 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独立性检验的应用,考查了计算能力,属于基础题.12.B解析:B 【分析】密码被破译分三种情况:甲破译出密码乙未破译,乙破译出密码甲未破译,甲乙都破译出密码,根据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和公式可求解出答案. 【详解】设 “甲独立地破译一份密码” 为事件A , “乙独立地破译一份密码” 为事件B , 则()13P A =,()12P B =,()12133P A =-=,()11122P B =-=, 设 “密码被破译” 为事件C ,则()()()()P C P AB P AB P AB =++11211123232323=⨯+⨯+⨯=, 故选:B. 【点睛】本题以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相互独立事件的概念及其发生的概率的计算,考查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中档题.二、填空题13.【分析】设甲乙两台机床生产正品的概率分别为则根据题意列方程组解得甲乙同时生产这种零件至少一台获得正品为甲获得正品乙不是正品乙获得正品甲不是正品以及甲乙均获得正品根据概率加法公式求解即可【详解】设甲乙 解析:1112【分析】设甲乙两台机床生产正品的概率分别为p ,q ,则112p <≤,112q <≤,根据题意列方程组()()114116p q q p ⎧-=⎪⎪⎨⎪-=⎪⎩,解得3423p q ⎧=⎪⎪⎨⎪=⎪⎩,“甲乙同时生产这种零件,至少一台获得正品”为甲获得正品乙不是正品,乙获得正品甲不是正品,以及甲乙均获得正品,根据概率加法公式求解即可. 【详解】设甲乙两台机床生产正品的概率分别为p ,q ,则112p <≤,112q <≤. 甲获得正品乙不是正品的概率为14()114p q ∴-=① 又乙获得正品甲不是正品的概率为16()116q p ∴-=② ①②联立得()()114116p q q p ⎧-=⎪⎪⎨⎪-=⎪⎩,解得3423p q ⎧=⎪⎪⎨⎪=⎪⎩则甲乙均获得正品的概率为321432p q ⋅=⨯= 即甲乙同时生产这种零件,至少一台获得正品的概率是1111146212++= 故答案为:1112【点睛】本题考查概率的加法与乘法公式,属于中档题.14.【解析】分析:组成的并联电路可从反面计算即先计算发生故障的概率然后用对立事件概率得出不发生故障概率详解:由题意故答案为点睛:零件不发生故障的概率分别为则它们组成的电路中如果是串联电路则不发生故障的概解析:【解析】分析:23,T T 组成的并联电路可从反面计算,即先计算发生故障的概率,然后用对立事件概率得出不发生故障概率. 详解:由题意11115(1)24432P =⨯-⨯=. 故答案为1532. 点睛:零件12,,,k a a a 不发生故障的概率分别为12,,,k p p p ,则它们组成的电路中,如果是串联电路,则不发生故障的概率易于计算,即为12k p p p ,如果组成的是并联电路,则发生故障的概率易于计算,即为12(1)(1)(1)k p p p ---.15.③④【解析】①为了了解800名学生对学校某项教改试验的意见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考虑用系统抽样则分段的间隔为800÷40=20故①错误;②已知如图所示:长方形面积为2以O 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解析:③④ 【解析】①为了了解800名学生对学校某项教改试验的意见, 打算从中抽取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考虑用系统抽样, 则分段的间隔为800÷40=20,故①错误; ②已知如图所示:长方形面积为2,以O 为圆心,1为半径作圆, 在矩形内部的部分(半圆)面积为π2. 因此取到的点到O 的距离大于1的概率22P 124ππ-==-; 故②错误; ③把函数3sin 23y x π⎛⎫=+⎪⎝⎭的图象向右平移6π个单位,可得到3sin 23sin263y x x ππ⎡⎤⎛⎫=-+= ⎪⎢⎥⎝⎭⎣⎦的图象, 故③正确,④∵回归直线为ˆybx a =+, 的斜率的值为1.23, ∴方程为 1.23ˆyx a =+,∵直线过样本点的中心(4,5), ∴a=0.08,∴回归直线方程是为=1.23x+0.08; ∴故④正确. 故答案为:③④.16.51【解析】由于两套方案互不影响故至少有一套方案通过的概率是解析:51 【解析】由于两套方案互不影响,故至少有一套方案通过的概率是2120.3C 0.3(10.3)0.51+⋅⋅-=.17.-【解析】所有样本点都在直线上说明这两个变量间完全负相关故其相关系数为-1故填-1解析:-1 【解析】所有样本点都在直线上,说明这两个变量间完全负相关,故其相关系数为-1,故填-1.18.【解析】表示在已经发生事件的情况下事件发生的概率又事件恰有一次出现正面包含于事件至少一次出现反面所以所以解析:37【解析】(/)P B A 表示在已经发生事件A 的情况下,事件B 发生的概率,又事件B = “恰有一次出现正面”包含于事件A =“至少一次出现反面”,所以()()(/)()()P AB P B P B A P A P A ==,37(),()88P B P A ==,所以()3()7P B P A =. 19.【解析】试题分析:抽出的学生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不低于85分的有9种其中抽出的学生为甲小组学生的事件有5种所以概率为考点:条件概率 解析:【解析】试题分析:抽出的学生英语口语测试成绩不低于85分的有9种,其中抽出的学生为甲小组学生”的事件有5种,所以概率为59. 考点:条件概率.20.【分析】由题意求得一个周期内就停止训练的概率再结合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小白每天不能参加训练的概率为若一个训练周期内出现2次不能参加训练可得一个周期内就停止训练的概率为这个 解析:811024【分析】由题意,求得一个周期内就停止训练的概率,再结合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即可求解.【详解】由题意,小白每天不能参加训练的概率为14,若一个训练周期内出现2次不能参加训练,可得一个周期内就停止训练的概率为221135244432⎛⎫⎛⎫+⨯⨯=⎪ ⎪⎝⎭⎝⎭,这个训练计划持续两个周期的概率为2513811232441024⎛⎫⎛⎫-⨯⨯⨯=⎪ ⎪⎝⎭⎝⎭.故答案为:81 1024.【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相互独立事件的概率的计算,其中解答中正确理解题意,结合独立事件的概率计算公式求得一个周期内就停止训练的概率是解答的关键,着重考查分析问题和解答问题的能力.三、解答题21.(1)有95%的把握认为“网红乡土直播员”与性别有关系;(2)8 15.【分析】(1)由题中22⨯列联表中的数据代入()()()()()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然后与所给表值进行比较可得答案;(2)列出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2人的所有可能情况,选中的2人中恰有一男一女的所有可能情况可得答案.【详解】(1)由题中22⨯列联表,可得()22100103020404.762 3.84150503070K⨯-⨯=≈>⨯⨯⨯.∴有95%的把握认为“网红乡土直播员”与性别有关系.(2)在“网红乡土直播员”中按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6人,男性人数为106230⨯=人,记为A,B;女性人数为206430⨯=人,记为a,b,c,d.则从这6人中随机抽取2人的所有可能情况有以下“A,B;A,a;A,b;A,c;A,d;B ,a ; B ,b ; B ,c ; B ,d ;a ,b ; a ,c ; a ,d ; b ,c ; b ,d ; c ,d ”共15种.其中,选中的2人中恰有一男一女的所有可能情况有以下“A ,a ; A ,b ; A ,c ; A ,d ; B ,a ; B ,b ; B ,c ; B ,d ”共8种. ∴选中的2人中恰有一男一女的概率815P =. 【点睛】古典概型的概率的计算方法,首先计算所有基本事件数,再计算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数,应用古典概率公式计算求解.22.(1)0.95r ≈,y 与x 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 与x 的关系;(2)35102y x =+,当7x =时, 4.6y =;(3)要介入进行治理. 【分析】(1)由已知数据可得,x y ,利用公式,求得相关系数r ,即可作出判断,得到结论;(2)由(1),求得b 和ˆa,求得回归直线的方程,代入7x =,即可求得回归方程; (3)由(3,3)(1,11)x s x s -+=-,而1311>,即可得到结论. 【详解】(1)由已知数据可得2456855x ++++==,3444545y ++++==.所以相关系数5()x x y y r --=0.95==≈. 因为0.75r >,所以y 与x 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关系,可用线性回归模型拟合y 与x 的关系.(2)由(1)可知()51521()632ˆ010()i i i i i x x y y b x x ==--===-∑∑,354ˆ2ˆ510a y bx =-=-⨯=, 所以y 与x 之间线性回归方程为35102ˆy x =+. 当7x =时,3576102ˆ 4.y=⨯+=. (3)()()3,31,11x s x s -+=-,而1311>,故2018年11月该城市的网约车已对城市交通带来较大的影响,交通管理部门将介入进行治理.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回归直线方程的求解及应用问题,其中解答中,认真审题,正确理解题意,利用公式准确计算是解答此类问题的关键,着重考查了推理与运算能力,属于基础题.23.(1)各组分别为5人,6人,4人;(2)35;(3)在犯错误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是否愿意选择此款“流量包”套餐与人的年龄有关. 【解析】试题分析:(1)三组一共有30人,抽取15人,故两个人抽一人,由此得到抽取的人数分别为5,6,4人.(2)利用列举法列举出所有可能性有15种,其中符合题意的有9种,故概率为35.(3)根据题意填写好表格后,计算29.979 6.635K ≈>,故有在犯错误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是否愿意选择此款“流量包”套餐与人的年龄有关. 试题解:(1)因为1012815=5,15=615=4303030,⨯⨯⨯,所以第2、3、4组愿意选择此款“流量包”套餐的人中,用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15人,各组分别为5人,6人,4人.(2)设第5组中不愿意选择此款“流量包”套餐A,B,C,D,愿意选择此款“流量包”套餐人为a,b,则愿意从6人中选取2人有:,,,,,,,,,,,,,,,AB AC AD Aa Ab BC BD Ba Bb CD Ca Cb Da Db ab 共15个结果,其中至少有1人愿意选择此款“流量包”,,,,,,,,,Aa Ab Ba Bb Ca Cb Da Db ab 共9个结果,所以求2人中至少有1人愿意选择此款“流量包”套餐的概率93155P ==. (3)2×2列联表∴()()()()25010310279.979 6.63510271031010273K ⨯⨯-⨯=≈>++++∴在犯错误不超过1%的前提下认为是否愿意选择此款“流量包”套餐与人的年龄有关. 24.(1)平均数为6,“长潜伏者”的人数为250人(2)列联表见解析, 有97.5%的把握认为潜伏期长短与年龄有关 (3)分布列见解析,()1750E X = 【分析】(1)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计算出潜伏期的均值,再由频率分布直方图可得“长潜伏者”的频率,从而得人数;(2)由所给数据计算出2K 后可得结论;(3)由题意知所需要的试验费用X 所有可能的取值为1000,1500,2000,分别计算出概率得概率分布列,再由期望公式得期望.。
高二数学第一次月考试卷(文科)
一、选择题(共12题,每题5分,共60分)
1、观察下列数的特点1,2,2,3,3,3,4,4,4,4,…中,第100项是( ) A .10 B .13 C .14 D .100
2、若复数3i z =-,则z 在复平面内对应的点位于 ( )
A .第一象限
B .第二象限
C .第三象限
D .第四象限 3、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①函数关系是一种确定性关系;
②相关关系是一种非确定性关系;
③回归关系是对具有函数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方法; ④回归分析是对具有相关关系的两个变量进行统计分析的一种常用方法。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4、 向量a 对应的复数是5-4i ,向量b 对应的复数是-5+4i ,则向量a +b 对应的复数是 ( )
A .-10+8i
B .10-8i
C .0
D .10+8i 5、直角坐标系中点)3,1(-P ,则它的极坐标是( )
A .)3,2(π B.)34,2(π C .)3,2(π- D .)34,2(π-
6、已知回归直线的斜率的估计值是1.23,样本点的中心为(4,5),则回归直线的方程是( )
A.y ∧
=1.23x +4 B. y ∧
=1.23x+5 C. y ∧
=1.23x+0.08 D. y ∧
=0.08x+1.
7、已知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则其直角坐标方程为( ) A .
x+y+2﹣=0 B .
x ﹣y+2﹣
=0 C .x ﹣y+2﹣
=0 D .x+
y+2﹣
=0
8、在极坐标系中,点(2,3π
)到圆ρ=2cos θ的圆心的距离为( )
A .2
B 9、与参数方程为(t 为参数)等价的普通方程为( )?
A .x2+=1
B .x2+=1(0≤x ≤1)
C .x2+
=1(0≤y ≤2) D .x2+
=1(0≤x ≤1,0≤y ≤2)
10、 若复数Z=(m-2)+(m 2-3m+2)i 是纯虚数,则实数m 的值为( ) A. 1或2 B.-2 C. 1 D. 2 11、在极坐标系中,直线l 的方程为,则点
到直线
l 的距离为( ) A .
B .
C .
D .
12、设z=x+yi (R y x ∈,),且则,2|4|=-z y
x 的最小值是( )
A .3
B .3-
C .
-
D .-1
二、填空题(共4题,每题5分,共20分)
13、 复数2+i 2019=_________
14、甲、乙、丙三人参加跑步比赛后分出一、二、三名。
甲说:‘我是第一’。
乙说:‘我是第二’。
丙说:‘我不是第一’。
实际上他们三人有一人说的假话,这个人是_______ 15、进行右方框图运算,则输出结果是___________ 16、在极坐标系中,已知两圆C 1:ρ=2cos θ和C 2:ρ=2sin θ,则过两圆圆心的直线的极坐标方程是________.
三.解答题(共6题,17--21每题12分,22题10分,共70分)
17、计算:(1) i i i +-++2)
1(3)21(2;
.
18、假设关于某设备的使用年限和所支出的维修费用有如下的统计资料 若由资料知对呈线性相关关系,试求:
(1)线性回归方程.(2)估计使用年限为10年时,维修费用大约是多少?(参
考公式:b=
n
i
i i=1
n
2
i
i=1
(x
x)(y y)
(x
x)---∑∑)
19、已知曲线C 的参数方程为
(α为参数),以直角坐标系原点为极
点,Ox 轴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 (1)求曲线c 的极坐标方程.
x y y
x
(2)若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sin θ+cos θ)=1,求直线l 被C 截得的弦长. 20、现对85名大学生进行调查,其目的是为了解学生对足球的热爱是否与性别有关,男生共68人,其中喜欢足球的有40人.女生不喜欢足球的学生有12人. (1)根据题目数据,绘制2x2
列联表(2
2
()K ()()()()
n ad bc a b c d a c b d -=++++).
(2)根据表中数据,你有多大把握认为成绩及格与班级有关?
21、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以原点O 为极点,x 轴的正半轴为极轴建立极坐标系.已知曲线C1的极坐标方程为ρ=2,直线l 的极坐标方程为ρ=.
(Ⅰ)写出曲线C1与直线l 的直角坐标方程;
(Ⅱ)设Q 为曲线C1上一动点,求Q 点到直线l 距离的最小值.
22、设直线l 的参数方程为⎩⎪⎨
⎪⎧
x =3+tcos α,y =4+tsin α(t 为参数,α为倾斜角),圆C
的参数方程为⎩
⎪⎨
⎪⎧
x =1+2cos θ,
y =-1+2sin θ(θ为参数).
(1)若直线l 经过圆C 的圆心,求直线l 的斜率;
(2)若直线l 与圆C 交于两个不同的点,求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