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特征建模技术
- 格式:pdf
- 大小:885.90 KB
- 文档页数:27
第一章绪论1、什么是CAD、CAM、CAPP?什么是CAD/CAM集成?答:CAD (Computer Aided Design System)是指以计算机为辅助手段来完成整个产品的设计过程、分析和绘图等工作。
CAD的功能包括:概念设计、结构设计、装配设计、曲面设计、工程图样绘制、工程分析、真实感和渲染、产品数据接口。
CAM( Computer Aided Manufacturing System) 通过计算机与生产设备直接的或间接的联系,完成从生产准备到成品制造整个过程的活动。
狭义的CAM指NC数控程序编制,包括:刀具路径规划、刀位文件生成、刀具轨迹仿真及NC代码生成。
CAPP(Computer Aided Process Planning)借助计算机根据设计阶段的信息,人机交互的或自动完成产品加工方法的选择和工艺过程的设计,称为CAPP。
CAPP的功能包括:毛坯设计、加工方法选择、工艺路线制定、工序设计、刀夹量具设计等。
CAD产生的图纸直接被CAPP,CAM 以及以后的CIMS所利用,这就是CAD/CAM集成。
2、一般所说的CAD/CAM过程链主要包括哪些内容?答:CAD/CAM过程链是一个串行的过程链,在此过程链中包括从市场需求到产品整个的产品生产过程,具体包括:1)市场需求2)产品设计(任务规划、概念设计、结构设计、施工设计)3)工艺设计(毛坯设计、工艺路线设计、工序设计、刀夹量具设计)4)加工装配(NC编程、加工仿真、NC加工、检测、装配、调试)3、CAD/CAM集成方案有哪几种?答:1)通过专用数据接口实现集成2)利用标准格式接口文件实现集成3)基于统一产品模型和数据库4)基于产品数据管理(PDM)的系统集成4、CAD/CAM的发展趋势如何?答:1)CAD/CAM系统的集成化方向发展(CIM)2)并行工程3)智能化CAD/CAM系统4)虚拟产品开发5)网络化CAD/CAM第二章CAD/CAM系统的支撑环境1、CAD/CAM系统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答:1)交互图形输入及输出功能。
UG产品设计第4章特征建模
##引言
UG是一款革命性的软件,将改变我们的设计方式。
它能够帮助设计师快速搭建3D模型,有助于提高工作效率。
这样一款革新性的产品,在特征建模这一环节的设计,尤其是设计模型的完整性和准确性,需要特别注意。
本文以UG为例,介绍特征建模在UG产品设计过程中的重要性,并介绍一些常用的特征建模方法。
##特征建模的重要性
特征建模是建模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建立物体模型的基石。
特征建模在UG的产品设计领域中尤其重要,它将帮助我们实现从草图便捷地搭建3D模型,提高建模的效率,提升产品的质量。
在UG中,特征建模通常在建模模型的前期就进行,需要用户了解其特征和特性,参数化,这是一个很费时间和精力的过程。
由于UG产品设计往往需要采用CAD或者FEM分析软件,在特征建模过程中需要考虑模型的尺寸和参数的精确性,确保模型的准确性,这也是特征建模这一环节的重要程度。
##常用的特征建模方法
特征建模在UG产品设计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直接建模。
直接建模是一种常用的特征建模方法,它不需要依靠特征来建模,只要根据详细的设计图,用鼠标调整位置就可以实现3D模型建模。
《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教案讲课:范青目录第一章概述 (1)第一节CAD/CAM的基本概念 (2)第二节CAD/CAM的发展历史 (3)第三节CAD/CAM的发展趋势 (4)第四节我国CAD/CAM的发展状况 (6)思考题 (7)第二章 CAD/CAM系统 (8)第一节CAD/CAM系统的基本组成与分类 (9)第二节CAD/CAM系统的典型硬件 (11)第二节CAD/CAM系统的软件系统 (12)思考题 (13)第三章计算机辅助图形处理 (14)第一节图形的几何变换 (15)第二节图形的消隐技术 (17)第三节图形的裁剪技术 (19)第四节图形的生成方法 (21)思考题 (23)第四章 CAD/CAM建模技术 (24)第一节建模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24)第二节线框建模 (25)第三节曲面建模 (28)第四节实体建模 (30)第五节特征建模 (31)思考题 (34)第五章计算机辅助工程分析 (35)第一节概述 (36)第二节有限元法 (37)第三节优化设计 (38)第四节仿真技术 (39)思考题 (41)第六章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 (42)第一节CAPP概述 (43)第二节CAPP中零件信息的描述和输入 (46)第三节CAPP的类型 (47)思考题 (49)第七章数控编程和仿真 (50)第一节概述 (51)第二节ATP语言编程技术 (54)第三节图形交互式自动编程技术 (57)第四节MasterCAM数控加工编程 (59)第五节数控加工仿真 (61)思考题 (63)第八章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技术 (64)第一节概述 (65)第二节计算机辅助质量系统 (66)第九章计算机辅助生产管理与运行控制 (67)第一节概述 (68)第二节物料需求计划管理 (70)第三节企业资源计划简介 (73)第十章 CAD/CAM技术的新发展 (74)第一节CAD/CAM集成系统 (75)第二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简介 (77)第三节并行工程、智能化与虚拟现实技术 (78)第一章概述学习目标:概括了解CAD/CAM技术的产生发展;通过对传统的设计制造过程的分析,理解CAD/CAM系统的基本功能和工作过程;掌握CAD/CAM的基本概念;了解CAD/CAM技术应用领域和发展前景。
第4章特征建模技术特征建模是机器学习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是将原始数据转换为一组可以用于训练机器学习模型的特征向量的过程。
在本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常用的特征建模技术。
一、离散特征编码离散特征是指具有有限可能取值的特征,例如性别、职业等。
对于离散特征,我们常用的编码方法有两种,分别是独热编码和序列编码。
1. 独热编码(One-Hot Encoding):将离散特征的每个取值都视为一个新的特征,如果样本的一些特征取一些值,则该特征对应的取值为1,其他特征取值为0。
例如,对于性别特征,可以将其编码为一个二维向量[1,0]表示男性,[0,1]表示女性。
2.序列编码:对于一些特征,取值之间具有一定的顺序关系,例如学历(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星期几等。
可以将这些特征的取值进行编码,使得模型能够根据特征的顺序进行学习。
二、连续特征离散化连续特征是指取值为实数的特征,例如年龄、收入等。
在一些场景下,连续特征需要进行离散化处理。
离散化的基本思想是将连续特征的取值范围划分为若干个离散区间,然后根据样本的取值,将该特征转换为一个离散的类别特征。
常用的离散化方法有等宽离散化和等频离散化。
1.等宽离散化:将特征的取值范围等分为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的取值范围相同。
例如,将年龄划分为[0,10),[10,20),[20,30)等区间。
2.等频离散化:将特征的取值范围划分为若干个区间,每个区间包含大致相同数量的样本。
例如,将年龄按照样本数量等分为5个区间。
离散化后的连续特征可以视作一种离散特征,可以使用独热编码或序列编码进行进一步处理。
三、特征交叉与转换特征交叉和转换是通过将多个特征进行组合或转换,生成新的特征的过程。
特征交叉可以帮助模型发现特征之间的关联性,从而提高模型的表达能力。
1.特征组合:将多个特征进行组合,生成新的特征。
例如,对于两个特征X1和X2,可以生成一个新的特征X3=X1*X2,即将X1和X2相乘得到新特征X32. 特征转换:对特征进行数学变换,生成新的特征。
第4章拉伸和旋转特征建模【教学提示】拉伸特征是三维设计中最常用得特征之一,具有相同截面、可以指定深度的实体都可以用拉伸特征建立。
旋转特征是有截面绕一条中心轴转动扫过的轨迹形成的特征,旋转特征类似于机械加工中得车削加工,旋转特征适用于大多数轴和盘类零件。
【教学要求】掌握拉伸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掌握旋转特征的概念与建立方法通过本章学习能够准确分析零件的特征,灵活运用拉伸和旋转特征建立三维模型。
4.1 拉伸特征拉伸特征是SolidWorks模型中最常用的建模特征。
4.1.1 拉伸特征的分类及操作按照拉伸特征形成的形状以及对零件产生的作用,可以将拉伸特征分为实体或薄壁拉伸、凸台/基体拉伸、切除拉伸、曲面拉伸,如图4-1所示。
图4-1拉伸的分类建立【拉伸】特征的操作步骤如下:(1)生成草图。
(2)单击拉伸工具之一:①单击【特征】工具栏上的【拉伸凸台/→【凸台/基体】→【拉伸】命令。
②除】→【拉伸】命令。
③面】→【拉伸】命令。
(3)出现【拉伸】属性管理器,如图4-2所示,设定以下选项,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图4-2 【拉伸】属性管理器4.1.2确定拉伸特征的选项1.反向单击【反向】按钮以与预览中所示方向相反的方向延伸特征。
2.拉伸方向2【拉伸方向】。
在图形区域中选择方向向量拉伸草图。
3.设定拉伸特征的开始条件设定拉伸特征的开始条件,拉伸特征有4种不同形式的开始类型,如图4-3所示。
(1)【草图基准面】从草图所在的基准面开始拉伸。
(2)【曲面/面/基准面】从这些实体之一开始拉伸。
为【曲面/面/基准面】选择有效的实体。
(3)【顶点】从选择的顶点开始拉伸。
(4)【等距】从与当前草图基准面等距的基准面上开始拉伸。
在【输入等距值】中设定等距距离。
图4-3 各种开始条件及其结果4.设定拉伸特征的终止条件设定拉伸特征的终止条件,拉伸特征有7种不同形式的终止类型,如图4-3所示。
(1)【给定深度】从草图的基准面拉伸特征到指定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