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
某热电厂与某供热企业代管纠纷案中,虽 然某供热企业是热网的权利人,但其承担的 仅仅是维修、管理义务。热电厂仅凭政府 文件和会议纪要主张双方已经存在事实上 的托管法律关系,主张某供热企业承担全部 锅炉技改费和管网代管费,从证据规格上不 能起到对抗作用。
点评:一些国有企业合同意识不强。有的以政府 文件或者会议纪要等材料作为行为准则,忽视各项 法律、法规规定及合同约定,不能严格按照公司化 经营方式严格审查合同相关材料,甚至未订立任何 合同。发生纠纷后,仅以政府文件、会议纪要作为 确定法律关系及合同履行的依据,往往因缺乏合同 依据和证据支持,最终承担举证不能责任导致败诉。
案例
王老吉商标贱租案
2012年,中国商标第一案“王老吉加多宝商标争夺案”随着广药集团成 功收回“王老吉”商标权而正式宣告尘埃落定。 王老吉”商标为广药集团所有,1995年,香港鸿道集团通过商标许可的 方式获得了“王老吉”商标10年的使用权。随后,鸿道集团向市场推出了红 罐“王老吉”凉茶,并获得了巨大的成功。2002年,鸿道集团通过一定手段 续签“王老吉”商标,将其使用期延长了10年。2011年,广药集团认为鸿道 集团通过非法手段续签的合同是无效的,因此,要求收回该商标,并要求鸿 道集团赔偿相应经济损失。 在王老吉和加多宝商标案中,王老吉价值被严重低估,低廉的租价和 1080.15亿的品牌价值形成巨大落差。使得国有资产的流失严重,进一步折 射出国有无形资产意识淡薄的问题。该案中,国有资产的流失主因是加多宝 董事长陈鸿道向广药集团副董事长李益民行贿,使其违规操作,擅自签订补 充协议,以年几百万的租金出租王老吉商标,致使国有资产严重流失。
案例的一人公司——北京某商贸公司与北京某国企达 成了合作协议并签订了销售合同,按照合同约定由该国企为金某所在公司垫 资从戴尔公司购买电脑,金某所在公司收到货物后向该国企偿还本金并且额 外支付货款总价1.2-1.5%的金额作为利息。出于维护资金安全的考虑,该国 企业务经理要求金某就双方的合同提供了担保函,连同金某本人在内,金某 共提供其亲属及公司员工所签订的六份担保函。按照担保函的约定,以上担 保人对于金某同该国企之间的供货合同承担无限连带保证责任,金某还额外 提供了五位担保人的房产证复印件。 由于之前签订的几次合同金某都如约履行,该国企为金某垫资的额度也 由140万元上升至了200余万元。2014年6月至7月间,金某所在公司又与该 国企签订了五份合同,货款总额200余万元,期间金某向该国企提供了五张 延期支票。2014年8月,金某同该国企签订的五份合同均已到还款期,但是 金某没有支付任何货款并且其手机也无法接通。后来经过该国企核实,金某 提供的五张支票中均没有钱,系“空头支票”,因此该国企就与金某的合同 纠纷一事向北京市西城区人民法院提起了民事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