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茶的营养与保健培训讲学
- 格式:ppt
- 大小:378.00 KB
- 文档页数:44
茶艺培训讲义第一部分茶道第二部分茶器选配第三部分茶艺技能第四部分乌龙茶养生与保健第五部分ZEALONG茶文化第六部分茶礼仪与规范第一部分茶道1.1茶道概述人们在品茶过程中除了获得对色、香、味、形等感官上的享受之外,还上升到体验心灵感受的境界,发展为一种精神上的追求。
这种追求往往包含一定的审美要求与哲学内涵。
特别是在茶艺的演示过程中,人们的这种精神追求常常会体现出某种精神境界和道德风尚,这就是所谓的茶道。
茶道属东方文化。
“茶道”一词最早出现于我国唐代。
如唐代茶僧皎然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写道:“······熟知茶道全尔真,唯有丹丘得如此。
”又如唐代封演所写的《封式闻见录》中载有:“又因鸿渐之论,广润色之,于是茶道大行”之言。
1.2 茶道主要内容1.2.1茶道的基本含义文化中的“道”,本是指宇宙万物的本体及其运动的规律与准则。
“茶道”的基本含义则是指以一定的环境气氛为基调,以品茶、置茶、亨茶、点茶为核心,以语言、动作、器具、装饰为体现。
主要分为艺术、道德、哲学和宗教四个方面,即:(1)饮茶过程中的思想和精神追求为内涵;(2)修身养性、学习礼仪和进行交际的综合文化活动与特有风俗;(3)品茶约会的整套礼仪和个人修养的全面体现;(4)具有一定的时代性和民族性。
1.2.2 茶道的渊源茶道源自远古的茶图腾信仰。
远古的茶图腾崇拜是一种原始宗教,所以在人们表现出虔诚的狂热状态和执着追求生命“正道”的同时,必然伴有某种深入持久而厚重的信仰、法度与礼仪,这也是茶道的最初渊源。
有着茶图腾的烙印及民族品格折射的茶道,是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变迁,逐渐演变而形成的。
目前,人们熟知的茶道渊源有三个主要时期:神农时期,西周时期,秦汉时期。
神农时期:“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虽是一种传说,但一直作为茶的源头载入史册。
传说,神农当年是在鄂西神农架尝百草的。
西周时期:晋·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周武王伐纣,实得巴蜀之师,茶蜜皆纳贡之。
茶艺师(高级)课程培训大纲-教案-内容教案章节一:茶经基础知识1.1 茶的起源与发展历史1.2 茶叶的种类与特性1.3 茶叶的产地与茶叶品质1.4 茶叶的选购与保存教案章节二:茶具与茶道2.1 茶具的种类与使用方法2.2 茶道的基本流程与规则2.3 茶艺表演的艺术性与技巧2.4 茶艺与茶道的心理疗效教案章节三:泡茶技艺与茶汤品质3.1 泡茶用水与水质要求3.2 茶叶的冲泡方法与技巧3.3 茶汤的品质评价与品尝技巧3.4 茶艺师的服务礼仪与沟通技巧教案章节四:茶叶品鉴与评茶4.1 茶叶的外观鉴定与品质分析4.2 茶叶的香气鉴定与品质分析4.3 茶叶的滋味鉴定与品质分析4.4 茶叶的冲泡品质与口感评价教案章节五:茶叶的饮用与健康5.1 茶叶的营养成分与保健功效5.2 茶叶的适宜人群与饮用禁忌5.3 茶叶的养生茶方与茶疗方法5.4 茶叶与咖啡、酒类的比较与选择教案章节六:茶席设计与管理6.1 茶席的构成元素与设计原则6.2 茶席的布置与空间利用6.3 茶席茶艺表演的组织与实施6.4 茶席服务的流程与技巧教案章节七:茶叶品牌与市场推广7.1 茶叶品牌的建立与维护7.2 茶叶市场调研与分析7.3 茶叶营销策略与推广方法7.4 茶叶电子商务与网络营销教案章节八:茶叶店经营管理8.1 茶叶店选址与布局8.2 茶叶店商品管理与库存控制8.3 茶叶店顾客服务与会员管理8.4 茶叶店员工培训与团队管理教案章节九:茶文化传承与创新9.1 传统茶文化的内涵与传承9.2 现代茶文化的创新与发展9.3 茶艺竞赛的组织与评判标准9.4 茶文化产业的现状与未来趋势教案章节十:实战演练与综合评估10.1 茶艺师岗位模拟实战训练10.2 茶叶销售场景实战演练10.3 茶席设计实施与评价10.4 综合评估与毕业考核重点和难点解析本文主要介绍了茶艺师(高级)课程培训大纲-教案-内容,包括茶经基础知识、茶具与茶道、泡茶技艺与茶汤品质、茶叶品鉴与评茶、茶叶的饮用与健康、茶席设计与管理、茶叶品牌与市场推广、茶叶店经营管理、茶文化传承与创新以及实战演练与综合评估等十个章节。
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精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以《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为主题,主要讲解茶叶的种类、营养成分、保健功能以及正确的饮茶方式。
教材章节涉及茶叶的起源、发展历史,茶叶的分类、制作工艺,茶叶中的营养成分,以及茶叶的保健功能等方面。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茶叶的种类、制作工艺以及营养成分;2. 使学生掌握茶叶的保健功能,提高健康意识;3. 培养学生热爱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茶叶的种类、营养成分、保健功能;难点:茶叶的制作工艺,茶叶保健功能的科学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茶叶样品、茶具;学具: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情景引入:播放茶艺表演视频,引导学生感受茶文化的魅力;2. 茶叶的起源与发展:讲述茶叶的起源,介绍茶的发展历史,强调茶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3. 茶叶的分类与制作工艺:讲解茶叶的分类,展示不同茶叶的制作工艺视频;4. 茶叶的营养成分:分析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咖啡因等;5. 茶叶的保健功能:详细讲解茶叶的保健功能,如抗氧化、抗疲劳、降血压等;6. 正确的饮茶方式:教授学生正确的饮茶方法,如泡茶时间、茶水比例等;7. 实践环节:学生亲自泡茶,品尝不同茶叶的味道,体会茶文化的韵味;六、板书设计茶叶的种类 | 营养成分 | 保健功能||绿茶 | 茶多酚 | 抗氧化红茶 | 咖啡因 | 提神醒脑乌龙茶 | 氨基酸 | 助消化普洱茶 | 茶多糖 | 降血糖七、作业设计1. 茶叶的种类、营养成分、保健功能;2. 正确的饮茶方式;3. 茶的发展历史。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茶叶的种类、营养成分、保健功能以及正确的饮茶方式,使学生了解了茶文化的内涵。
在实践环节,学生亲自泡茶、品尝,增强了课堂的趣味性。
然而,本节课对茶叶的制作工艺涉及较少,可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增加相关内容,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茶文化。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查阅资料,深入了解茶叶的制作工艺,下一节课分享学习成果。
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精选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营养与食品卫生学》第十二章“茶叶的营养与保健功能”,具体内容包括:茶叶的营养成分、保健功能、科学饮茶方法以及茶叶的选购与储存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茶叶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认识到科学饮茶的重要性。
2. 学会正确选购和储存茶叶的方法,提高生活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茶叶保健功能的机理及其科学饮茶的方法。
教学重点:茶叶的营养成分、选购与储存方法以及科学饮茶的原则。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茶叶样品、泡茶器具。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茶叶样品,引发学生对茶叶的兴趣,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茶叶的营养成分:(1)通过PPT展示茶叶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如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2)分析茶叶中各成分的作用及其在保健方面的贡献。
3. 茶叶的保健功能:(1)介绍茶叶的抗氧化、抗炎、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功能;(2)分析茶叶保健功能的机理。
4. 科学饮茶方法:(1)讲解泡茶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2)示范正确泡茶方法,并邀请学生参与体验;(3)讨论科学饮茶的原则,如适量、适时、温度等。
5. 茶叶的选购与储存:(1)介绍茶叶的种类、品质鉴别方法;(2)讲解茶叶的储存方法及注意事项。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茶叶样品的品质,并提出正确的储存方法。
六、板书设计1. 茶叶的营养成分: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2. 茶叶的保健功能:抗氧化、抗炎、降血压、降血脂等3. 科学饮茶方法:泡茶步骤、注意事项、原则4. 茶叶的选购与储存:品质鉴别、储存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茶叶的营养成分及保健功能;(2)列举三种科学饮茶的方法,并说明其作用;(3)分析茶叶样品的品质,并提出正确的储存方法。
2. 答案:(1)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包括茶多酚、氨基酸、维生素等,具有抗氧化、抗炎、降血压、降血脂等保健功能;(2)三种科学饮茶方法:适量饮茶、适时饮茶、控制茶水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