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IAFMLA集团成员
- 格式:doc
- 大小:43.50 KB
- 文档页数:1
怎么查询ISO证书的真实有效性怎样查询ISO体系证书的真实有效性很多企业在办理ISO体系认证的时候往往会考虑到证书是否有权威性还有证书的真实有效性,下面我们是的证书模板首先我们要看一下证书上的两个标志一个是CNAS一个是IAF那这两个标志有什么作用和意义呢?IAF是国际认可论坛(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Forum)的缩写,它是由有关国家认可机构参加的多边合作组织,成立于1993年1月,现有成员30多个,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是其成员单位之一,中国也是17个发起国之一。
其主要目标是协调各国认证制度,通过统一规范各成员国的审核员资格要求、培训准则及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的评定和认证程序,使其在技术运作上保持一致,从而确保有效的国际互认,它在世界上包括两大组织,分别是欧洲认证认可组织(EAC)和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
以认可项目等效性为基础,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签约的认可机构批准的认可,使组织持有在世界的某一地区已被认可的认证证书能在世界的任何地区被承认。
为什么ISO9001认证证书会有IAF的标志?IAF究竟是什么标志IAF是国际认可论坛(IAF)的标志,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中心(CNAS)代表中国加入了IAF和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并签署了质量管理体系和环境管理体系多边互认协议MLA。
作为MLA成员,CNAS认可的认证机构颁发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和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证书可以使用IAF国际互认标志。
企业ISO9001认证证书上的IAF的意义:表明这张证书与其他签署该多边互认协议的认可的认证机构签发的证书具有等效性,可以与本土机构发出的证书一样获得这些国家和经济体的接受与承认。
因此,被IAF多边承认协议签约认可机构认可的认证机构在管理体系、产品、服务、人员和其它类似的符合性评审项目所颁发的认证证书在国际贸易等领域均能得到世界各国承认与信任。
我国的认可机构CNAS也是IAF论坛的成品,经CNAS授权的国内认证机构有100家左右,其出具的证书都是带有IAF标志的。
(1)CNAS 徽标:代表CNAS 机构的特定图形,CNAS 拥有所有权和使用权。
(2)CNAS 认可标识:CNAS 授予的、供获准认可的合格评定机构使用的,表示其特定认可资格的图形,通常由CNAS 徽标和标明认可制度的文字、注册号组成,
(3)国际互认标志:国际认可论坛(IAF)或国际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ILAC)拥有所有权,证明相关国家或经济体的认可机构所实施的认可制度已正式签署了多边互认协议的图形;简称IAF-MLA 或ILAC-MRA 标志。
(4)国际互认联合徽标:由IAF-MLA 或ILAC-MRA 国际互认标志和CNAS 徽标共同组成的图形,包括IAF-MLA/CNAS 徽标和ILAC-MRA/CNAS 徽标。
(5)国际互认联合认可标识:属于CNAS 认可标识的特殊形式,由国际互认标志和CNAS 认可标识共同组成的图形,包括IAF-MLA/CNAS 标识和ILAC-MRA/CNAS 标识,
以上就是北京日月驰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分享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同时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阅读与支持。
iso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详解文章来源:文章作者:发布时间:2006-06-16 字体: [大中小] A 质量认证的主要类型ISO出版的《认证的原则与实践》一书,将国际上通用的认证型式归纳为以下八种:第一种:型式试验。
按照规定的试验方法对产品样品进行试验,来检验样品是否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
这种认证只发证书,不允许使用合格标志,只能证明现在的产品符合标准,不能保证今后的产品符合标准。
第二种:型式检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抽样检验。
这是一种带监督措施的型式检验。
监督的办法是从市场上购买样品或从批发商、零售商的仓库中抽样进行检验,以证明认证产品的质量持续符合标准或技术规范的要求。
第三种:型式检验加认证后监督——工厂抽样检验。
与第二种认证型式的区别在于,以工厂样品随机检验或成品库抽样检验代替市场样品的核查试验。
第四种:型式检验加认证后监督——市场和工厂抽样检验。
这种认证制是第二、三两种认证制的综合。
从产品样品核查试验来看,样品来自市场和工厂两个方面,因而要求更加严格。
第五种:型式检验加工厂质量体系评定加认证后监督--质量体系复查加工厂和市场抽样检验。
这一型式的认证,既对产品作型式试验,又对与产品有关的供方质量体系进行评定。
评定内容包括供方的质量体系对其生产设备、材料采购、检验方法等能否进行恰当的控制,能否使产品始终符合技术规范。
第五种型式试验的认证通过后,可证实申请使用认证标志的供方,确能控制其生产活动,确能在标上合格标志前明确鉴别出不合格产品,将它们从合格产品中分离出来并加以纠正。
第六种:评定供方的质量体系。
这一认证型式已逐渐被国际上所接受。
ISO导则48 《供方质量体系的第三方评定和注册导则》规定,对供方质量体系作评定的依据是ISO9000标准系列,但对供方质量体系的评定不能代替对产品的认证,因此通过质量体系评定的企业的产品不能使用合格标志,认证机构只给予与该产品有关的供方质量体系注册登记,发给注册号和注册证书,表明该体系是根据ISO9000标准系列中某一个质量保证模式作过评定,取得注册的权力。
IAF网站中关于认证证书多边互认的条款内容一、以下文章来自IAF网站原文(www.iaf.nu)ABOUT US IAF简介Accreditation is the independent evaluation of conformity assessment bodies against recognised standards to ensure their impartiality and competence. Through the application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government, procurers and consumers can have confidence in the calibration and test results, inspection reports and certifications provided.认证认可是一项独立评估认证机构是否达到标准的活动,其目标为保障认证的公平性与专业性。
通过严格执行国内、国际标准,政府、采购商、消费者均可对测试结果、校准、检查报告、认证予以充分信任。
Accreditation bodies are established in many countries with the primary purpose of ensuring that conformity assessment bodies are subject to oversight by an authoritative body.目前全球许多国家均已成立认可组织,其职责为监督管辖区域内的认证机构。
Accreditation bodies, which have been evaluated by peers as competent, sign arrangements that enhance the acceptance of products and services across national borders, thereby creating a framework to support international trade through the removal of technical barriers.专业认可组织被行业内部接受后,需要签署一项促进产品国际流通性的协议。
CNAS国际认可论证IAF是国际认可论坛IAF是国际认可论坛(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Forum)的缩写,它是由有关国家认可机构参加的多边合作组织,成立于1993年1月,现有成员30多个,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是其成员单位之一,中国也是17个发起国之一。
其主要目标是协调各国认证制度,通过统一规范各成员国的审核员资格要求、培训准则及质量体系认证机构的评定和认证程序,使其在技术运作上保持一致,从而确保有效的国际互认,它在世界上包括两大组织,分别是欧洲认证认可组织(EAC)和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
以认可项目等效性为基础,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签约的认可机构批准的认可,使组织持有在世界的某一地区已被认可的认证证书能在世界的任何地区被承认。
因此,被IAF多边承认协议签约认可机构认可的认证机构在管理体系、产品、服务、人员和其它类似的符合性评审项目所颁发的认证证书在国际贸易等领域均能得到世界各国承认与信任。
欧洲认证认可组织EAC欧洲认证认可组织EAC 始建于1991年,目的是在欧洲建立一个区域性的认可制度,实现对各成员国的认证机构能力的相互承认,从而达到对认证证书的相互承认。
EAC 的组成成员主要来自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自由贸易联盟成员国的国家认可机构。
在各通过同行评定的加盟成员国认可机构间签署多边承认协议。
同行评定是指由各认可机构派代表组成联合审核组,依据ISO/CAS_CO226、ISO/CA8CO227及EN45012和 ISO/IEC48号指南对其他认可机构进行能力评审。
已签署协议的有:FINAS芬兰、RVC荷兰、NA挪威、SWEDAC瑞典、SAS瑞士、NACCB英国。
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太平洋认可合作组织(Pacific Accreditation Cooperation, 英文缩写PAC),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成员经济体的认证机构的认可机构或类似合格评定机构的认可机构及利益相关方组成的协会。
1.管理学有“系统、人本、责任、能级、效益、信息、适度”等七项基本原理,管理学基础是我们学习各类管理体系的必备知识。
2.管理是指在特定的时空中,通过策划、组织、领导、控制等活动来协调一切可运用的资源,实现个人或组织既定目标的过程。
①特定的时空是管理的必要条件;②实现目标是管理的根本目的;③协调资源是管理的本质。
3.管理有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又有科学性和艺术性,又有动态性和创新性。
4.管理层级结构有扁平式结构和金字塔式结构。
大部分组织的领导层级分为上、中、下三层。
上层称为最高经营管理层或战略决策层;中层称为经营管理层或战术计划层;下层称为执行管理层或操作层。
5.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
可以归纳为“顺道、重人、人和、守信、利器、求实、对策、节俭、法制”等几点。
6. 古典管理理论:①“科学管理理论”代表人美国泰勒(科学管理之父),还有亨利.甘特,吉尔布雷斯夫妇、哈林顿.埃莫森。
科学管理理论体现为:职能化原则、激励工资制度和例外原则。
②“组织管理理论”代表人物法国法约尔;其思想要点:企业六大活动:技术活动+商业活动+财务活动+安全活动+会计活动+管理活动。
管理的五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
“行政管理理论”代表人物德国韦伯。
行政管理体系是指通过职位或职务来实现管理职能的一套管理体系制度。
其有以下特点:①明确的职权分工;②清晰的等级系统;③正规的人员选拔;④专职的管理人员;⑤正式的规章制度;⑥理性的职位关系7. 现代管理理论主要出现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被形象的称为“管理理论的丛林”。
①管理过程学派;②经验主义学派;③决策理论学派;④系统管理学派;⑤社会技术系统学派;⑥管理科学学派;⑦信息中心学派;⑧权变理论学派。
8、当代管理理论:20世纪50年代以来,知识资本取代土地、货币资本成为支配性要素。
主要的理论有:①战略管理理论;②企业文化理论;③核心竞争力理论;④企业再造理论;⑤学习型组织理论9、系统原理:系统是人们对有力联系的客观事物的一种总体描述。
IATF 16949:2016-完整版SI1-19认可的解释2019年10月8日,IATF又发布了第五版解释#16-18(Sanctioned Interpretations,简称SIs),并将于2020年1月正式生效。
注:SI等同于标准要求,必须满足。
SI(认可的解释)SI要求就是标准要求!!!SI(认可解释)改变了对IATF16949规则或要求的解释,而规则或要求本身则是不符合的基础。
简单来说就是IATF16949标准的变更单,变更履历如下:SI 1-9 于2017 年10 月发布,2017 年10 月生效。
SI 10-11 于2018 年4 月发布,2018 年6 月生效。
SI 8 于2018年6月修订并重新发布,2018 年7 月生效。
SI 10 于2018年6月修订并重新发布,2018 年7 月生效。
SI 12-13 于2018 年6 月发布,2018 年7 月生效。
SI 14-15 于2018年11月发布,2019年1月生效。
SI 16-18于2019年10月发布,2020年1月生效。
SI19 于2020年8月发布,2020年10月生效。
SI 1 3.1 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顾客要求:顾客规定的一切要求(如:技术、商业、产品及制造过程相关要求;一般条款与条件;顾客特定要求等等)。
当被审核单位是汽车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的子公司、或者与汽车制造企业的合资企业时,相关顾客由汽车制造商、其子公司或合营企业指定。
改变的原理:顾客要求是由汽车制造商制定的,旨在根据产品实现过程的性质在供应链中进行应用。
因此,在汽车制造商获得认证的情况下,由汽车制造商确定如何管理顾客批准和/或输入。
SI 2 4.4.1.2 产品安全组织应有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与产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管理;形成文件的过程应包括但不限于(在适用情况下):a)- m)(...)【注】与安全有关的要求或文件的特殊批准可以由顾客或组织的内部过程要求。
IATF 16949:2016-完整版SI1-18认可的解释2019年10月8日,IATF又发布了第五版解释#16-18(Sanctioned Interpretations,简称SIs),并将于2020年1月正式生效。
注:SI等同于标准要求,必须满足。
SI(认可的解释)SI要求就是标准要求!!!SI(认可解释)改变了对IATF16949规则或要求的解释,而规则或要求本身则是不符合的基础。
简单来说就是IATF16949标准的变更单,变更履历如下:SI 1-9 于2017 年10 月发布,2017 年10 月生效。
SI 10-11 于2018 年4 月发布,2018 年6 月生效。
SI 8 于2018年6月修订并重新发布,2018 年7 月生效。
SI 10 于2018年6月修订并重新发布,2018 年7 月生效。
SI 12-13 于2018 年6 月发布,2018 年7 月生效。
SI 14-15 于2018年11月发布,2019年1月生效。
SI 16-18 于2019年10月发布,2020年1月生效。
SI 1 3.1 汽车行业的术语和定义顾客要求:顾客规定的一切要求(如:技术、商业、产品及制造过程相关要求;一般条款与条件;顾客特定要求等等)。
当被审核单位是汽车制造企业、汽车制造企业的子公司、或者与汽车制造企业的合资企业时,相关顾客由汽车制造商、其子公司或合营企业指定。
改变的原理:顾客要求是由汽车制造商制定的,旨在根据产品实现过程的性质在供应链中进行应用。
因此,在汽车制造商获得认证的情况下,由汽车制造商确定如何管理顾客批准和/或输入。
SI 2 4.4.1.2 产品安全组织应有形成文件的过程,用于与产品安全有关的产品和制造过程管理;形成文件的过程应包括但不限于(在适用情况下):a)- m)(...)【注】与安全有关的要求或文件的特殊批准可以由顾客或组织的内部过程要求。
是指负责批准含有安全相关内容文件的职能机构(通常为顾客)作出的额外批准。
anab互认范围
ANAB(美国国家认可委员会)是一个国际认可组织,负责评定和认可各种认证机构的能力和合规性。
作为认可机构,ANAB 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认可机构之间签署了互认协议,以确保其所认可的认证机构和认证结果在国际范围内获得广泛认可。
ANAB与许多国家和地区的认可机构签署了互认协议,涵盖了不同领域的认证,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食品安全管理体系、信息安全管理体系等。
以下是ANAB目前已经签署的一些互认协议:
1. 欧洲合格评定注册协会(EA)
2. 国际认可论坛(IAF)
3. 亚太实验室认可合作组织(APLAC)
4. 全球食品安全倡议(GFSI)
这些互认协议使得通过ANAB认可的认证机构可以在与ANAB签署互认协议的国家或地区内提供认证服务,并且其所颁发的认证证书在国际范围内获得广泛承认和接受。
需要注意的是,具体的ANAB互认范围可能会根据不同的认
证领域和国家或地区的要求而有所不同。
因此,如果您具体想了解某个认证领域在ANAB的互认范围,请参考ANAB官方网站或与ANAB进行联系以获得最新的信息和具体细节。
IATF 16949:2016要求2018年6月起第三方实验室必须满足这些条件
2018年4月,IATF又发布了第二版解释#10-11(SIs),并将于2018年6月正式生效,其中进一步明确了委外检测实验室的要求。
7.1.5.3.2 外部实验室
组织用于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外部/商业/独立的实验室设施应有一个确定的范围,包括进行要求的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能力,并且:
实验室应该获得由ILAC MRA(国际实验室认可论坛多边认可协议-)的认可机构(签约国)认可的ISO/IEC17025或等同的国家认可,在认可证书上应包括相关检测、实验或校准服务的范围;校准或测试报告上应包括国家认可机构的标识;或
有证据证明顾客认可该外部实验室;
更改理由:
一些组织发现对于检验、试验或校准服务的外部/商业/独立的实验室设施的实验室认可的要求有些混淆,需要澄清。
澄清了实验室认可的要求和期望。
温馨提示:
这是IATF的对外部实验室认可机构要求的进一步澄清,在中国CNAS是唯一的认可机构,并且签署了ILAC MRA协议,完全符合要求。
但要注意:并不是只要有CNAS认可证书的实验室都可以接受,需要确认委托检测的项目获得CNAS认可;
第1页/共2页。
CNAS—CC12《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IAF GD 2:2005Guidance on the Application of “General Requirements for Bodies Operating Assessment and Certification/registrationof Quality Systems”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二〇〇六年六月《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机构通用要求》应用指南认可降低了业界及其顾客的风险,向他们保证被认可的机构有能力实施其承担的工作。
国际认可论坛要求作为其成员的认可机构以最高标准运作,这些认可机构又要求他们认可的认证机构遵循适当的国际标准和IAF对这些标准的应用指南。
以认可制度等效性为基础,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的认可机构成员所批准的认可,允许组织持有在世界的某一地区已被认可的合格评定证书能在世界的任何地区被承认。
因此,被IAF多边承认协议成员所认可的认证机构在管理体系、产品、服务、人员和其它类似的合格评定领域所颁发的证书在国际贸易中得到信任。
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CNAS目录IAF指南引言 (51.总则 (61.1 范围 (6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61.3 术语和定义 (6CNAS-CC12对CNAS-CC11的1.3的指南(G.1.3.1~G.1.3.3.................................. .. (72.对认证机构的要求 (82.1 认证机构 (82.1.1 基本规定 (8CNAS-CC12对CNAS-CC11的2.1.1的指南(G.2.1.1~G.2.1.9 (82.1.2 组织 (9CNAS-CC12对CNAS-CC11的2.1.2的指南(G.2.1.10~G.2.1.36 (102.1.3 分包 (14CNAS-CC12对CNAS-CC11的2.1.3的指南(G.2.1.37~G.2.1.39 (152.1.4 质量管理体系 (15CNAS-CC12对CNAS-CC11的2.1.4的指南(G.2.1.40~G.2.1.41 (162.1.5 批准、保持、扩大、缩小、暂停和撤销认证的条件 (17CNAS-CC12对CNAS-CC11的2.1.5的指南(G.2.1.42~G.2.1.45 (172.1.6 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 (18CNAS-CC12对CNAS-CC11的2.1.6的指南(G.2.1.46~G.2.1.47............................. . (182.1.7 文件 (18CNAS-CC12对CNAS-CC11的2.1.7的指南(G.2.1.48..................................... . (192.1.8 记录 (192.1.9 保密 (19CNAS-CC12对CNAS-CC11的2.1.9的指南(G.2.1.49~G.2.1.50......................... .(202.2 认证机构人员 (202.2.1 基本规定 (20CNAS-CC12对CNAS-CC11的2.2.1的指南(G.2.2. 1~G.2.2.8 (202.2.2 审核员和技术专家的资格准则 (21CNAS-CC12对CNAS-CC11的2.2.2的指南(G.2.2. 9 (212.2.3 选择程序 (22CNAS-CC12对CNAS-CC11的2.2.3的指南(G.2.2.10~G.2.2.12 (22 CNAS-CC12对CNAS-CC11的2.2.3.2的指南(G.2.2.13~G.2.2.16 (23 2.2.4 审核人员的聘用 (232.2.5 审核人员的记录 (242.2.6 审核组程序 (242.3 认证要求的变更 (242.4 申诉、投诉和争议 (24CNAS-CC12对CNAS-CC11的2.4的指南(G.2.4.1~G.2.4.3 (243认证要求......................................................................................... (25 3.1 认证申请 (253.1.1 程序信息 (25CNAS-CC12对CNAS-CC11的3.1.1的指南(G.3.1.1 (263.1.2 申请 (263.2 审核准备 (26CNAS-CC12对CNAS-CC11的3.2的指南(G.3.2.1~G.3.2.2 (273.3 审核 (27CNAS-CC12对CNAS-CC11的3.3的指南(G.3.3.1~G.3.3.3 (273.4 审核报告 (28CNAS-CC12对CNAS-CC11的3.4的指南(G.3.4.1~G.3.4.7 (293.5 认证决定 (30CNAS-CC12对CNAS-CC11的3.5的指南(G.3.5.1~ G.3.5.12 (303.6 监督和复评程序 (32CNAS-CC12对CNAS-CC11的3.6.1的指南(G.3.6.1~ G.3.6.2 (32 CNAS-CC12对CNAS-CC11的3.6.2的指南(G.3.6.3~ G.3.6.14 (323.7 证书和徽标的使用 (34CNAS-CC12对CNAS-CC11的3. 7的指南(G.3.7.1~ G.3.7.5 (343.8 对供方投诉记录的调阅 (35CNAS-CC12对CNAS-CC11的3.8的指南(G.3.8.1~ G.3.8.5 (35附件1 认可范围 (37附件2 审核员时间 (39附件3 多场所认证 (441.定义 (442.组织的资格准则 (453.认证机构的资格准则 (464.抽样准则 (47附件4 已认可认证的转换...................................................................... . (500. 引言 (501.定义 (502.最低要求 (50附件5 高级监督和复评程序................................................................... . (520. 引言 (521.最低要求 (52IAF指南引言ISO/IEC导则62:1996是一份国际导则,它为实施组织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和认证的认证机构设立准则。
【法规名称】国际认证论坛(IAF)多边相互承认协议(译)【颁布部门】【颁布时间】2002-09-22【正文】国际认证论坛(IAF)多边相互承认协议(译)1IAF MULTILATERAL RECOGNITION AGREEMENT (MLA)一本协议系以依据国际认证论坛相关规则及程序所执行之评鉴的结果为基础。
二本协议之成员为已签署本协议之认证机构(“参加之机构”统称为MLA小组)。
三每个参加之机构应同意遵守MLA相关条款。
每个参加之机构应:1维持符合国际标准组织/国际电工技术委员会(ISO/IEC)之指导纲要(Guide) 61 及相关IAF诠释文件。
2确保所有已认证机构符合ISO/IEC Guide 62(或适当时ISO/IECGuide 65),及相关IAF 诠释文件。
四各参加之机构对管理系统机构及/或产品验证机构作认证的系统(以下称为“系统”),基于其均具显见之对等性,每个参加之机构应:1在本协议所定义之方案内,承认其他系统之运作与其本身之运作具对等性。
2各参加之机构承认范围内,对于已获其认证之机构,所核发之符合性证书或胜任证书,均视同与获其自身认证之机构所核发者具相同基础,需加推广并建议各界认可采信。
五每个参加机构应:1于其认证方案内已获认证之机构所核发之符合性证书或胜任证书,所引起的全部抱怨案件,进行调查;2有关参加之机构的现况、其系统运作实务上或其认证方案中,已发生或将发生之任何重要变更,需尽速通知所有其他参加机构;3参与MLA小组之工作,并作出适当贡献;4适当参加MLA小组辖下之各工作小组的会议;5对MLA小组会员及申请者的认证方案之评鉴、再评鉴及追查,提供其所需之稽核员/评审员;6与其他认证机构合作,使MLA寻以扩大;7以保密及专业的态度,使用所有资讯。
六依据相关规则及程序,对运作某系统之另一家认证机构,如果获得同意其加入本协议时;则该新加入之认证机构应于MLA签署单签署,并经IAF主席适当核可。
【注册审核员考试】管理体系认证基础问答题-练习题25、组织管理层级的设计的四个步骤是什么?1、按照组织的纵向职能分工,初步确定基本的管理层级。
2、按照组织的有效管理宽度,推算出具体的管理层级。
3、按照提高组织管理效率的要求,确定具体的管理层级。
4、按照组织的不同部分具体特点,对管理层级做出局部调整,确定最终管理层级。
26、请管理体系标准高层结构的框架与核心内容。
表头(章节,章节题目,二级条款/说明):第0章,引言。
第1章,范围。
第2章,引用文件。
第3章,术语和定义,包括了通用术语及核心定义。
第4章,组织环境,包括四个二级条款:理解组织及其环境,理解相关需求和期望,确定管理体系范围、管理体系。
第5章,领导作用,包括三个二级条款:领导作用与承诺、方针、组织的岗位、职责。
第6章,策划,包括二个二级条款: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
第7章,支持,包括五个二级条款,资源、能力、意识、沟通、成文信息。
第8章,运行,特定管理体系在本章会有较大不同。
第9章,绩效评价,包括三个二级条款,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内部审核;管理。
第10章,改进,包括二个二级条款:不合格和纠正措施;持续改进。
27、管理体系标准高层结构的作用有哪些?1、提高相关方之间的沟通效率。
一个组织如果通过一种方式证实其满足某个高层结构的管理体系要求,那么,该组织的供方、顾客、投资方等相关方就会对其管理体系的框架有一个共同的理解。
2、帮助组织实现其预期结果。
组织可将高层结构中的管理思维和核心条款,积极地应用于特定的管理体系中。
3、提高管理体系运行的兼容性。
一个组织按照髙层结构建立、实施、保持和改进一个或多个其管理体系时,运行更加简洁和便利,也为合格评定提供了便利。
4、鼓励管理体系标准的创新。
虽然高层结构规定了核心内容,但是,特定管理体系标准可以在规定核心框架的基础上增加内容。
5、鼓励全球贸易自由。
高层结构管理体系标准本身并不涉及具体产品种类、检测方法、质量指标等技术性内容,这有利于减少技术性贸易壁垒。
一、选择:1.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的规定,由(A)批准设立并法令国家认可机构统一负责对认证机构、实验室和检查机构等相关机构的认可工作。
A.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
2.(D)是一个由认可机构、认证机构、协会以及其他与管理体系、产品服务和人员等的合格评定有关的组织所形成的全球性协会。
D.国际认可论坛。
3.IAF是一个国际协会,其成员包括(C)经济体的国家认可机构。
C.49个4.为了持续改进经认可的认证的有效性,国际认可论坛(IAF)在2006年成员大会通过(B)。
B.IAF战略计划2006。
5.在世界范围内建立统一的合格评定体系,通过确保经过认可的认证证书的可靠性来降低业务经营和最终用户的风险是(C)c .IAF的首要目标。
6.IAF技术委员会对经认可的ISO9001和ISO14001认证所做出的描述正确的是(A)A.以此统一各方对认证有效性实际含义的理解,为测评认证有效性提供一致的基准,并可用于向各界广泛宣传。
7.建立用户反馈机制,以获取用户对经认可的ISO9001和ISO14001认证有效性的评价,识别认证的实际效果与用户期望之间可能存在的差距,作为IAF持续改进认可和认证的(A)的依据。
A.有效性8.经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的预期结果从下列哪些角度进行分析(D)。
D.以上都是9.经认可的质量管理体系所没有的含义包括经认可的ISO9001认证不表示(D)D.组织提供的优质产品或产品本身被证明符合ISO(或任何其他)标准或规范的要求。
10.经认可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预期结果从下列哪些角度进行分析(D)D.B+C(利益相关方+法律法规)11.经认可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经认可的认证过程已实施了(B),以实现其符合适用的法定要求和其他要求的承诺。
B.有效的控制12.经认可的环境管理体系认证的意义体现在经认可的认证过程确保为其工作或代表其工作的人员了解其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并有能力实施(C)的任务。
企业管理常见英文缩写QMS: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s 质量管理体系EMS:Environment Management Systems 环境管理体系SA :社会责任Social AccoutabilityHACCP :危害分析与关键控制点Hazard Analysis and Critical Control PointRoHS:电气电子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The Restriction of the Use of Certain Hazardous Substances in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报废电子电气设备指令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IAF:International Accreditation Forum 国际认可论坛IAF/MLA: 国际认可论坛多边承认协议CNAB: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名称为:National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CertifiersCNAT:中国认证人员与培训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HINA NATIONAL AUDITOR AND TRAINING ACCREDITATION BOARD,简称CNAT)CNAL: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英文名称为CHINA NATIONAL ACCREDITATION BOARD FOR LABORATORIESIECQ:是国际电工委员会电子委员会电子元器件质量评定体系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 QualityIEC是国际电工委员会International Electrotechnical CommissionOEM:Original Equipment Manufacturer 来料加工IQ:Intelligence Quotient 智商ODM:Original Design Manufacturing 中文名为“原始设计制造商OBM:Original Brand Manufacture,即自主制造商BOM:Bill of Material,物料清单EMBA:Executive 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工商管理硕士MSA=measurement system analysis 测量系统分析SPC=statistic process control 统计过程控制FMEA=failure mode and effect analysis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APQP:Advanced Product Quality Planing And Control Plan 产品先期策划PPAP:Production Part Approval Process生产件批准程序5S是由日本企业研究出来的一种环境塑造方案,其目的在藉由整理(SEIRI)、整顿(SEITON)、清扫(SEISO)、清洁(SEIKETSU)及素养(SHITSUKE)HR:human resource 人力资源R&D :research&design 研发MIS: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KPI:关键绩效指标Key Performance IndicationBRP:企业业务流程重组,businessprocess reengineeringMRPⅡ:制造资源规划Manufacturre Resource Planning ⅡRAB:美国注册认可委员会的简称The ANSI-ASQ National Accreditation BoardUKAS:英国注册认可委员会的简称United Kingdom Accreditation ServiceRvA: 荷兰注册认可委员会的简称Raad voor Accreditatie。
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
公告
2004年第36号(总第81号)
根据机构申请,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CNAB)依照《认证机构实施产品认证的认可基本要求》(CNAB-AC21—ISO/IEC导则65)的规定实施评审。
经评定下列机构符合要求,予以认可,准予在获准认可的产品认证业务中使用“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的认可标志。
特此公告。
中国检验认证集团质量认证有限公司
负责人:周文惠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芳草地西街15号
邮编:100020
电话:(010)
传真:(010)
注册号:CNAB040-P
发证日期:2004年11月19日
有效期至:2008年11月18日
香港安全认证中心有限公司
负责人:冯立中
地址:香港新界大埔汀角路51A太平工业中心第4座11楼1室
电话:(00852)
传真:(00852)
注册号:CNAB082-P
发证日期:2004年11月19日
有效期至:2008年11月18日
发布单位:中国认证机构国家认可委员会
通信地址:中认大厦邮政编码:100020 电话:传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