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30狼基础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3
新课标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基础训练题及答案训练题一.选择题(共1小题)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确凿(zuó)觅食(mì)秕谷(bǐ)人声鼎沸(dǐng)B.菜畦(qí)油蛉(líng)蝉蜕(tuō)风流倜傥(tì)C.缠络(lào)捕获(bǔ)锡箔(bó)人头攒动(cuán)D.盔甲(kuī)宿儒(rú)斑蝥(máo)朝花夕拾(zhāo)二.基础知识(共16小题)2.阅读下面文字,按照要求答题。
中国文化博大宽广,无处不在。
它溶于翰墨书香,徜徉于江南小道,盘旋在俏壁飞檐我们被这种浓厚的文化气息包围着。
(1)找出文段中两个错别字,并且改正。
改为改为(2)在文段的方框内加上标点符号。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文明,是荒漠里的清泉,是久旱后的甘霖,(),()。
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正开展的如火如tú()。
开山岛夫妻哨、雷锋车组、最美乡村教师……一批富有影响力的典型人物和文明故事,凸显了港城文明城市建设的新高度。
这些人物和故事,或如一阵春风,或如一hóng ()清泉,给人们以精神的抚慰和心灵的滋润。
日前,“‘画’说港城•‘漫’谈文明”系列漫画创作活动已正式(A.启动B.起动).多位美术专业人士将以单zhēn()、四格、组图等多种漫画形式,(A.绘声绘色B.活灵活现)地描绘港城的美德人物和文明事件,向这座城市中文明的传递者致敬。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2)在文中空缺处选出合适的词语。
(3)仿照文中划线的句子,续写两个句子。
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沧桑数千载,磨练百代人。
中国书法用它那的甲骨文、沉雄的篆书、典雅的隶书、的楷书、的行书、的草书,陶治了东方,熏陶了世界,为人类文明作出贡献,为炎黄子孙赢得荣光,它是华夏文化的瑰宝,世界艺术的奇葩。
学习中国书法,就要揣摩那纵横万象的点画,推敲那千恣百态的结构,探索那疏密相称的布局,体会那提按顿挫的律动,膜拜那揖让开合的神思,迷恋那诗词曲赋的意韵﹣﹣让音乐的节奏、舞蹈的逢望、数学的比例、力学的原理、平面的构成……都造化在一起,交相辉应,灵光四射,那该是何等动人的画面啊!(节选自《少儿书法艺术自修汇编》)(1)依次给文中加点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huái bā cuō yùnB.guī pā cuò yùnC.huái pā cùo yòngD.guī bā cūo yòng(2)文中画线词语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沧桑陶治灵光四射B.陶治揣摩交相辉应C.揣摩膜拜诗词曲赋D.膜拜造型千恣百态(3)在文中空白处依次填上正确的修饰语,最恰当的一项是A.潇洒狂飞古朴端庄B.古朴狂飞端庄潇洒C.狂飞潇洒端庄古朴D.古朴端庄潇洒狂飞。
29马1.抄写下列词语,要求书写正确、规范、美观:慷慨以赴相得益彰2.根据拼音填写汉字:(piāo)悍 (kuī)伺 (jī)形 (guǎng)野3.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耀武威解脱绊意志迈有过之而4.填空:《马》的作者国博物学家、作家,他用了40年时间写成了36巨册的,他的同胞更是穷尽一生研究昆虫,写出了十卷。
他们为我们揭开了自然界中许多动植物神秘的面纱。
分析.巩固人类所曾做到的最高贵的征服,就是征服了这豪迈而剽悍的动物——马:它和人分担着疆场的劳苦,同享着战斗的光荣;它和它的主人一样,具有无畏的精神,它眼看着危急当前而慷慨以赴;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它也和主人共欢乐;在射猎时,在演武时,在赛跑时,它也精神抖擞,耀武扬威;但是它驯良不亚于勇毅,它一点儿不逞自己的烈性,它知道克制它的动作:它不但在驾驭人的手下屈从着他的操纵,还仿佛窥伺着驾驭人的颜色,它总是按照着从主人的表情方面得来的印象而奔腾,而缓步,而止步,它的一切动作都只是为了满足主人的愿望。
这天生就是一种舍己从人的动物,它甚至于会迎合别人的心意,它用动作的敏捷和准确来表达和执行别人的意旨,人家希望它感觉到多少它就能感觉到多少,它所表现出来的总是在恰如人愿的程度上;因为它无保留地贡献着自己,所以它不拒绝任何使命,所以它尽一切力量来为人服务,它还要超出自己的力量,甚至于舍弃生命以求服从得更好。
5.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马与人的关系?6.被征服的马具有怎样的品格?7.“它听惯了兵器搏击的声音,喜爱它,追求它,以与主人同样的兴奋鼓舞起来”,体现了马具有怎样的精神?8.画线句流露出作者对被征服的马具有怎样的情感?阅读鸽子是这城市的精灵。
应当说,这城市里还有一样会飞的生物,那就是麻雀。
可麻雀却是媚俗的,飞也飞不高的。
它一飞就飞到人家的阳台上或者天井里,啄吃着水泥裂缝里的残汤剩菜,有点同流合污的意思。
它们是弄堂的常客,常客也是不受尊重的常客,被人赶来赶去,也是自轻自贱。
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第30课《狼》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走进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又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代著名的小说家、文学家,著有文言文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聊斋志异》一共三则。
【背景追溯】《聊斋志异》,简称《聊斋》,俗名《鬼狐传》,是中国清代著名小说家蒲松龄的著作。
(聊斋:书斋名;志:记录;异:奇怪的故事)书共有短篇小说491篇。
题材非常广泛,内容极其丰富。
《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很高。
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人物形象鲜明生动,故事情节曲折离奇,结构布局严谨巧妙,文笔简练,描写细腻,堪称中国古典短篇小说之巅峰。
【重点聚焦】本文从整体倾向看,主要写的是人呢,还是狼?①标题。
以“狼”为题,体现出作者的着眼点。
②行文。
通过屠夫的种种情态变化来反映狼的贪婪、狡诈。
每段描写均落在狼上。
③结尾。
作者直接评论“狼性”及其结局,表明落脚点是在“狼”。
由此可知,屠夫在文中的出现,是作为表现“狼”的对立面,其用意并不仅仅在赞扬屠夫的机智勇敢,更在于突出“狼无论怎样贪婪、狡诈,在勇敢机智的人的面前终究是要失败的”这一中心的。
【难点突破】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这个屠户胜利的故事中你获得怎样的启示?作者嘲讽的不仅仅是恶狼,而是借“狼”来讽喻当时社会上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
启示:①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都自取灭亡的。
②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管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③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自主学习案】1.给下面的字注音。
窘(jiǒng)眈(dān)瞑(míng)寐(mèi)黠(xiá)倚(yǐ)缀(zhuì)尻(kāo)2.词类活用①狼不敢前(名词作动词,上前)②恐前后受其敌(名词作动词,攻击)③一狼洞其中(名词作动词,打洞)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作动词,钻洞)⑤其一犬坐于前(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地)⑥苫蔽成丘(名词作状语,盖上)⑦一屠晚归(动词作名词,屠夫,宰杀牲畜卖肉的人)⑧一屠晚归(名词作状语,傍晚)⑨弛担持刀(形容词作动词,卸下)3.一词多义止:①止有剩骨(通“只”)②一狼得骨止(停止)意:①意暇甚(神情)②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图)③醉翁之意不在酒(情趣)敌:①恐前后受其敌(攻击)②盖以诱敌(敌人)前:①恐前后受其敌(前面)②狼不敢前(向前)积薪:①场主积薪其中(堆积柴草)②堆积在那里的柴草(转视积薪后)4.虚词的用法之①又数刀毙之。
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狼》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人教版初一七年级下册语文第30课《狼》一课一练阅读题答案同步作业课课练习题Ⅴ、课后巩固练习题(60分钟100分)一、语言积存与运用(27分)一、给以下加点的字注音(2分)意暇甚()屠乃奔倚其下()乃悟前狼假寐()狼亦黠矣()二、对以下加点字明白得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弛担持刀(放下)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从柴草堆中打洞)B.狼亦黠矣(狡猾)一狼洞其中(打洞)C.止增笑耳(只)屠自后断其股(屁股)D.一狼仍从(跟从)恐前后受其敌(胁迫、解决)3、对以下各句中加点的“其”字说明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A.一狼洞其中(柴草堆)B.屠自后断其股(狼)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D.场主积薪其中(麦场)4、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五、填空(3分)《狼》的作者是,字、,号,是代闻名文学家,其闻名的短篇小说集是《》。
六、列句子划分朗诵的节拍(3分)①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②乃悟前狼假寐。
7、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①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②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八、古诗词中有很多关于奉献的句子,请写出两句(4分)①,。
②,。
二、整体感悟(15分)一、请你用精练的语言归纳出本文的主旨。
(3分)二、《狼》一文主若是采纳和描述来刻画狼和屠户的形象的。
(4分)3、发挥你的想像,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本文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100字左右)(8分)三、课文出色语段阅读题(20分)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其,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一、说明以下句子中加点的字。
(4分)①缀行甚远()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眈眈相向()④乃悟前狼假寐()二、翻译句子。
30课《狼》同步练习一、基础攻坚(一)作家作品及文言字词。
1.《狼》的作者是___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__》答案:蒲松龄|《聊斋志异》解析:《狼》的作者是蒲松龄,本文选自《聊斋志异》。
点评:这是一道考查作家作品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
注意蒲松龄三个字的书写。
2.作家作品填空。
蒲松龄,字留仙,别号()居士,他创作的短篇小说集《》。
“聊斋”是他的()名,“志”是()的意思,“异”指()的故事。
郭沫若称赞蒲松龄作品“,。
”答案:柳泉居士|聊斋志异|书屋(书斋)|记述|奇异的故事|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解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蒲松龄的相关作家作品的掌握情况,要求学生在课下牢记其相关作家作品。
点评:这是一道考查作家作品的题目,每一位中学生都应该掌握一些古今中外著名作家的基本情况,这就需要同学们在日常学习时注意积累背诵。
3.下列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项是()A.久之.,目似瞑 B.与厅室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又数刀毙之.蜀之.鄙有二僧C.吾欲之.南海,何如? D.恐前后受其.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屠自后断其.股答案:A解析:A项中的“之”解释为:虚词,无实义;代词。
B项中的“之”解释为:的。
C项中的“之”解释为:到。
D项中的“其”解释为:代词,狼。
点评: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结合古文积累,弄清例各句中字词的意思,进行比较,可用排除法。
4.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屠乃奔倚其.下一狼洞其.中 B.恐前后受其敌.盖以诱敌.C.意.暇甚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又数刀毙之.久之.答案:A解析:B句“敌”一为“攻击”一为“敌人”,C句中“意”一为“神态”一为“想”,D 句“之”一为“它”另一个无义,A句中的“其”都为代词,代柴堆,故选A。
点评: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结合古文积累,弄清例各句中字词的意思,进行比较,可用排除法。
最新精选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30狼人教版知识点练习九十五第1题【单选题】下列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假寐(mèi)意暇(xiá)眈眈(dān)苫蔽(shān)B、缀行(zhuì)尻尾(kāo)顷刻(qīng)积薪(xīn)C、大窘(qóng)瞑目(míng)倚靠(yī)弛担(chí)D、隧入(suì)少时(shǎo)狡黠(xiá)变诈(zhà)【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下列四个句子中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其一犬/坐于前。
B、一狼得骨/止。
C、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根据狼的故事,选出理解错误的一项( )A、“屠惧,投以骨”中的“投”字,表明屠户对狼的本性尚未彻底认识,只采取一种迁就退让的方法,对狼心存幻想。
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中的“持”字表明屠户在毫无退让的情况下做出了与敌斗争的果断抉择。
C、“屠暴起,以刀劈狼首”中的“暴”字形象刻画屠户杀狼时的一种愤怒之情。
D、“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中的“乃”字表明了屠户对狼奸诈的本性幡然醒悟【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看,下列各项中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子属鼠、丑属牛、寅属虎、卯属兔、辰属龙、巳属蛇……“十二属相”又称“十二生肖”。
B、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用与之对应的十二地支为代号,来命名各个时辰。
C、丑时为凌晨3时至5时,是黎明前的黑暗阶段。
据说是牛开始日出耕田的时刻。
在十二生肖中属于牛。
D、古时候,为了让平民百姓也能记住自己出生的年号,就使用了最简单的动物纪年法,后来称其为“生肖年”,是一种十分古老而流传至今的纪年法。
【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复投之/将复何及B、缀行甚远/夫君子之行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意暇甚D、而两狼之并驱如故/温故而知新【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解释划线词有误的一项是( )A、两狼之并驱如故(原来) 屠大窘(困窘)B、屠暴起(突然) 缀行甚远(连接)C、弛担持刀(卸下) 顾野有麦场(回头看,这里指往旁边看)D、止露尻尾(屁股) 一狼洞其中(打洞)【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下列对文章《狼》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叙述了屠户和狼相斗的故事,故事情节环环相扣,紧张曲折。
学习目标1、熟读古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
2、创造性地复述故事,理解故事的寓意及其现实意义,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引导学生认识狼贪婪、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重点熟读、理解古文,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难点故事复述,多角度地阐释自己对古文的理解与感受。
教具多媒体板书设计狼遇狼狼:缀行--------狡惧狼屠:投骨--------惧狼:并驱如故----贪御狼屠:窘恐倚薪、弛担持刀-----智杀狼前狼:犬坐于前后狼:径去、洞其中-------黠屠:暴起、刀劈----------勇敢导学过程一、激趣引读:同学们,一提起狼这种动物,我们马上就会意识到它是我们人类最狡猾、凶残的敌人之学习过程作家作品识记:蒲松龄,字留仙,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我国著名的文学家。
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一。
当然,对于狼的本质的认识,也是经历了一段过程的,昔日东郭先生遇见了危难中的中山狼,不是险些被它吃掉吗?幸亏农夫的帮助,才转危为安。
今日屠夫又遇见了中山狼的“后代”,又会怎样呢?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篇发生在屠户和狼之间的故事,相信它会给你带来独特的感受的。
《聊斋志异》是我国著名的文学作品,属短篇小说集。
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明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很多篇目已改编成电影电视,为大家所熟悉。
二、熟读课文,积累理解1、读一读:学生自读课文。
先叫一学生范读;然后学生自由放声朗读。
要求第一遍读准字音;第二遍读得顺畅;第三遍读出语气、节奏和表情。
2、译一译:①圈点勾画,解决重要字词,粗通文意。
如果文中还有不懂的字词,要求学生当场提问,师生共同解决。
一词多义:止:同“只” “止有剩骨”停止“一狼得骨止”意:神情“意暇甚”想“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敌:攻击“恐前后受其敌”敌方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30课《狼》学案内容预览:《狼》学案教师寄语:对恶势力应丢掉幻想,敢于斗争,最后取得胜利。
学习目标:1.掌握“顾、苫蔽、洞”等文言字词,疏通文意,复述故事。
2.熟读背诵课文。
3.领悟文章深刻的寓意。
基础知识: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①缀行甚远()②一狼仍从()③屠大窘()④顾野有麦场()⑤积薪其中()⑥苫蔽成丘()⑦目似暝()⑧又数刀毙之()⑨一狼洞其中()⑩止露尻尾()11乃悟前狼假寐()12狼亦黠矣()2、翻译下列句子①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③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④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理解探究3、文中是怎样写狼的狡猾的?4、屠户的机智表现在哪些地方?合作释疑5、课文最后一段的议论中,“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作者嘲讽的仅仅是恶狼吗?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6、作者是从狼自取灭亡的角度来归结故事的旨意的,但有人认为这个故事表现了屠户敢于斗争的精神,你同意这个看法吗?课内精读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冥,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遂如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只漏尻尾。
屠自断其后,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7、解释加点的文言词语(1)一狼径去()(2)其一犬坐于前()(3)一狼洞其中()(4)盖以诱敌()(5)意将遂如以攻其后也()8、下列句中“之”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久之,目似冥,意暇甚B又数刀毙之C问之,鬼曰:“我是鬼”D恐其变化,唾之9、“其一犬坐于前”的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B 其一/犬坐于前C其一犬/坐于前D其/一犬/坐于前10、本段表现“狼亦黠矣”的句子有哪些?各用的是什么描写方式?拓展迁移阅读文段《感恩狼》,完成习题。
感恩狼黄山那是1964年10月的一天。
下午两点多,雪积半尺厚,我们乘坐的汽车打滑不能行走。
30 狼随堂十分钟课时1基础达标1.给加点字注音。
缀.行甚远()并驱.如故()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奔倚.其下()眈眈..相向()少.时()目似瞑.()意暇.甚()意将隧.入()乃悟前狼假寐.()狼亦黠.矣()2.解释加点的字①缀.行甚远②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③屠乃奔倚..其下④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⑤意.将遂入以攻其后⑥禽兽之变诈几何..哉3.选出与“担中肉尽,止有剩骨”中的“止”意义相同的两项()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B.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C.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D.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4.填空:《狼》选自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朝________。
5.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其/一犬/坐于前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C.禽兽/之变/诈几何哉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6.用现代汉语解释下面的句子:(1)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2)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3)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4)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5)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7.请写出两个带“狼”字的成语。
趣味语文8.下面是关于“狼”的一些处世之道,请仿照示例,将空缺的地方用四个字概括。
(1):狼如果不得不面对比自己强大的东西,必群而攻之。
(2):狼尊重每个对手,狼在每次攻击前都会去了解对手,而不会轻视它,所以狼一生的攻击很少失误。
(3)授狼以渔:狼会在小狼有独立能力的时候坚决离开它,因为狼知道,如果当不成狼,就只能当羊了。
课时2整体感知1.请分别用两个字梳理本文的故事情节。
屠户:遇狼——————2.请各摘录一处能体现狼狡猾和屠户勇敢的句子。
狼:屠户:3.结尾作者的议论有何作用?4.这个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对比阅读【甲】一屠晚归……止增笑耳。
(蒲松龄《狼》)【乙】两牧竖①入山至狼穴,穴中有小狼二。
谋分捉之,各登一树,相去数十步。
少顷,大狼至,入穴失子,意甚仓皇。
第30课《狼》训练一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缀()窘()苫蔽()()奔倚()数刀毙之()()隧()入尻()尾chí()担持刀dān dān()()相向目似míng()意xiá()甚狼亦xiá()矣假miè()二、填空。
1、《狼》的作者,使朝著名文学家,初一年时我们曾学过其文章《》,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名,“志异”的意思是。
3、请写出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4、请用精练的语言概括本文的故事情节:()→惧狼→()→()三、解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1)之: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③久之,目似暝,意暇甚。
()④又数刀毙之()⑤禽兽之变诈几何哉()(2)敌: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盖以诱敌()(3)止:①一狼得骨止()②止增笑耳()(4)意:①目似瞑,意暇甚()②意将隧以攻其后也()(5)前:①恐前后受其攻()②狼不敢前()四、用“/”标示下列句中的语音停顿。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2、其一犬坐于前3、禽兽之变诈几何哉训练二一、阅读课文1、2、3段,完成文后问题。
1、联系全文,段⑴是故事的,主要写;段⑵⑶是故事的,主要写。
2、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通假字的一句()A、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B、屠乃奔倚其下,驰担持刀C、担中肉尽,止有剩骨D、狼不敢前,眈眈相向3、翻译下列句子。
⑴途中两狼,缀行甚远⑵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⑶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4、“投以骨”的正常语序应该为,屠户这样做的目的是。
5、“屠大窘”说明此时屠户产生了怎样的心理变化?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文后问题。
狼施威狐笑猪曰:“汝蠢然一物,焉能及我?”猪曰“汝何必笑我,汝亦不见得能立功于世。
”狐曰:“我之皮,能衣被苍生(造福百姓),如何言无功?若汝则无功耳。
”猪曰:“我之肉,能供人果腹..,如何言无功?”羊贸贸然(莽莽撞撞地)来,曰:“汝等不必争,我能兼二者之长.,又当如何?”语未竟.,狼突如其来,尽扑杀而食之。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30课《狼》同步练习及答案内容预览:30.*狼一、积累与运用1.填空《狼》的作者是________朝的著名文学家________,本文选自《________》这部著名的文言小说集。
2.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狼亦黠矣________ 苫蔽成丘________ 屠乃奔倚其下________ 屠大窘________ 目似瞑________ 眈眈相向________缀行甚远________ 乃悟前狼假寐________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________3.解释下列多义词止:止有剩骨________一狼得骨止________前:狼不敢前________其一犬坐于前________意:意暇甚________意将隧入________敌:恐前后受其敌________盖以诱敌________4.说说下列“其”字各指代什么①恐前后受其敌()②场主积薪其中()③屠乃奔倚其下()④一狼洞其中()页 1 第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⑥屠自后断其股()5.解释下列加点的字屠自后断其股()弛担持刀()其一犬坐于前()止露尻尾()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一狼径去()乃悟前狼假寐()而两狼之并驱如故()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屠大窘()狼亦黠矣()6.翻译下列句子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其一犬坐于前。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狼第一课时学习目标 1.熟读古文,能娴熟的翻译课文,积累课文中的文言词。
2.揣摩文中的动作、心理描写,学习叙议结合的写法。
3.生疏狼贪欲、凶残和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象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擅长斗争,才能取得成功。
学习重点难点:熟读古文,能娴熟的翻译课文,积累课文中的文言词。
一、资料链接1、蒲松龄(1640~1715)清代小说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淄川(今山东淄博)人。
出身于一个渐渐败落的地主家庭,广读经史,学识渊博。
一生热衷科举,却不得志,72岁时才补了一个岁贡生,因此对科举制度的不合理深有体验。
加之自幼宠爱民间文学,广泛搜集精怪鬼魅的奇闻异事,吸取创作养分,熔铸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创作出杰出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以花妖狐魅的幻想故事,反映现实生活,寄予了作者的抱负。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在他40岁左右时基本完成,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
故事曲折离奇,人物形象鲜亮生动,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和现实意义。
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肯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冲突,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我们所生疏的“画皮”就是出自《聊斋志异》中。
二、初读文章1.自读课文,给加横线的字注音。
大窘()缀行()苫蔽()狡黠()少时()弛担()眈眈()积薪()假寐()尻尾()2.划分下列句子的节奏。
(1)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2)其一犬坐于前。
(3)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4)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三、疏通文意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止有剩骨()缀行甚远( ) 两狼之并驱如故( )( )大窘()前后受其敌( ) 顾野有麦场()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弛担持刀( )眈眈相向( )犬坐于前( ) 目似()屠暴起()又数刀毙之()一狼洞其中()止露尻尾()乃悟前狼假寐()狼亦黠矣()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重点句子。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狼》
基础知识识记
1.请给下列加红的字注音。
黠()积薪()假寐()少时()
目似瞑()意暇甚()屠大窘()缀行甚远()
2.解释下列加红的词。
(1)目似瞑()
(2)意暇甚()
(3)屠自后断其股()
(4)乃悟前狼假寐()
3.填空。
(1)《狼》的作者________,是________朝著名文学家,上学期我们曾学过其文章《________》,本文选自文言短篇小说集《________》。
(2)《聊斋志异》中的“聊斋”是作者的________名,“志异”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
(3)全文叙事部分按其情节可分为四层,即________狼、________狼、________狼、________狼。
运用能力提升
4.下边句子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其/一犬/坐于/前 B.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C.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5.下列各句对“其”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场主积薪其中(麦场)
B.一狼洞其中(柴堆)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狼)
D.屠自后断其股(狼)
6.下面六个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为表现屠户的果断、机智的一组是( )
①方欲行,转视积薪后。
②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③屠惧,投以骨。
④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⑤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⑥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④⑤⑥ D.③④⑤
7.下面句子中不是写狼阴险狡诈的一项是()
A.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B.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C.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D.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8.按提示找出《狼》一文中相应的句子。
(1)表现前狼假寐神态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2)表现狼贪婪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3)表现后狼径去目的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4)与“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相照应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发表评论、点名主题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
9.阅读下面三则材料,请结合课文多角度阐述你对“狼”的认识。
材料一:狼,犬科,耳竖直,尾下垂,性凶残,往往结群伤害禽畜。
材料二:在许多情况下,狼如果不是被逼得走投无路或者饥饿、生病,它是不会主动攻击的。
材料三:一个猎人说:“一次,我追捕一只带有两只小崽的母狼,它跑得不快,因为小狼脚力不健,我和狼的距离渐渐地缩短,母狼转头向一座巨大的沙丘爬去。
我很吃惊,通常狼在危急时,会在草木茂盛处兜圈子,借复杂地形伺机脱逃。
如果爬向沙坡,狼虽然爬得快,但人一旦爬上坡顶,就一览无余,狼就再也跑不掉了。
我击毙了母狼,又在一堆干骆驼粪中找到了两只小狼。
我才恍然大悟,那只母狼是为了保护它的幼崽,爬坡延迟我的速度,赢得了掩藏儿女的时间,并用全力向相反方向奔跑,以一死换回孩子的生。
”
课内同步阅读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10-13题。
狼
蒲松龄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
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
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
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
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
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
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身已半入,止露尻尾。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
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10.解释下面加红的词。
(1)顾野有麦场(2)一狼洞其中
11.下列各组句中加红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刀劈狼首先帝不以臣卑鄙
B.其一犬坐于前皆以美于徐公
C.而两狼之并驱如故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D.屠乃奔倚其下安陵君其许寡人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13.从这则寓言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课外拓展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第14—17题。
一屠暮行,为狼所逼。
道傍有夜耕者所遗行室,奔入伏焉。
狼自苫中探爪入。
屠急捉之,令不可去。
但思无计可以死之。
惟有小刀不盈寸,遂割破狼爪下皮,以吹豕之法吹之。
极力吹移时,觉狼不甚动,方缚以带。
出视,则狼胀如牛,股直不能屈,口张不能合,遂负之以归。
非屠,乌能作此谋也!
14.解释下列加红的字。
(1)惟有小刀不盈寸( )
(2)遂负之以归( )
(3)乌能作此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