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 治 法
·1.修订后《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开始实行 日期是2004年12月1日。
· 2.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的传染病分为甲 类、乙类、丙类
·3.我院对于甲类、乙类、丙类传染病的报告时限是:2、 6、24小时
· 4.有关部门、医疗卫生机构应对传染病做到早发现、 早治疗、早隔离、早报告切断传播途径、防止扩散。
· (2)按照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标准,获得与本人 执业活动相当的医疗设备基本条件;
· (3)从事医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学术团体; · (4)参加专业培训,接受继续医学教育; · (5)在执业活动中,人格尊严、人身安全不受侵犯; · (6)获取工资报酬和津贴,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
(7)对所在机构的医疗、预防、保健工作和卫生行政部 门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依法参与所在机构的民主管理。
· 11、医疗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规定 的管理制度、操作规范,防止传染病的医源性感染和 医院感染。
17
《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
医师注册后,可在医疗、预防、保健机构中按照注 册的执业地点、 职业类别、执业范围执业,从事相应 的医疗、预防、保健、业务。未经医师注册取得职业 证书,不得从事医师执业活动。 医师实施医疗、预防、保健措施,签署有关医学证 明文件,必须亲自诊查、调查,并按照规定及时填写 医学文书, 不得隐匿、伪造或 者销毁医学文书及有关 资料。医师不得出具与自己执业范围无关或者与执业 类别不相符的医学证明文件。
11
·对涂改、伪造、隐匿、销毁病历资料的医疗机构或其他 机构,由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负有责 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或 者纪律处分;情节严重的,由原发证部门吊销其执业证 书或资格证书。 以医疗事故为由,寻衅滋事、抢夺病历资料,扰乱 医疗机构正常医疗秩序和医疗事故技术鉴定工作,依照 刑法关于扰乱社会秩序罪的规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 不够刑事处罚的,依法给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九条、第三十条、第五十八条、第五十九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