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普及版)软件存在的问题
- 格式:doc
- 大小:38.50 KB
- 文档页数:5
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2期(总第104期)J ou r nal of t he Par t y Sch ool of C PC Z he ngzhou M uni ci pal C om m i t t ee N o.2,2010(Sum,104)市情省情研究郑州市软件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王玉敬(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市情社情研究室,河南郑州450042)摘要:近年来,郑州市软件产业蓬勃发展,但与其他城市相比,仍然有较大差距。
振兴和加快郑州市软件产业的发展,应当从积极引进优秀软件人才、逐步建立完善的法制环境、优化硬件环境和加强对外交流合作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郑州市;软件产业发展;问题;建议中图分类号:F12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701(2010)02—0098—03综观国内其他城市的发展,软件产业已成为当地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新亮点,对经济发展总量的贡献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搞好郑州市软件产业,对于加快“数字郑州”的建设进程,推动“三化两型”城市建设,全力确保郑州市跨越式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意义。
一、郑州市软件产业的发展概况1.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
经过多年的发展,郑州市已形成了一批具有一定软件开发实力的软件企业。
目前,郑州在信息安全产品研发生产领域具有较强竞争力,形成了一批具有围家准入资格的拳头产品,如信大捷安的警务通系列产品、中安科技的保密计算机系列产品、山谷网络的入侵检测系统系列产品等。
同时,高新区协调区内7家涉及轨道交通类企业成立了高新区轨道交通电子产业联盟,搭建了良好的轨道交通方面人才、技术、资金融合的平台,初步形成产业集群,有望形成郑州市信息产业新的亮点。
郑州市的服务外包产业虽然起步晚,但发展势头迅猛。
2007年郑州市仅有服务外包企业9家,年销售收入9500万元;2008年有服务外包企业26家,年销售收入可达10亿元,实现了服务外包产业的滚动式发展和跨越式发展。
特别是2007年上半年以来,郑州市的高新区、经开区、惠济区大力培育服务外包产业,涌现出华和得易、向心力技术、锐旗网络、芝麻开门数码商务等一批莺点企业,紫光慧图新宇软件也在引进入驻。
浅谈国内外的三维地球软件优势与不足空间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改变了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而这种改变比起有史以来其他任何一种发现发明带来的变革都更加的深刻。
空间信息技术,又称为地理空间信息技术,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与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的综合集成,是将空间对地观测信息的获取、处理、分析、应用结为一体的信息技术体系。
人们认识到的空间世界是三维的,因此空间对地观测信息在本质上有别于其他信息的显著特性:地域性(territorial)、多维结构特性(multidimensional structure)和动态变化特性(dynamic changes)。
如果仅仅采用传统二维数据描述空间世界,会有大量多维的空间数据无法得到利用,于是,人们越来倾向于研究空间信息三维可视化系统技术。
与此同时,二维数据模型与数据结构理论和技术的成熟,图形学理论、数据库理论技术及其它相关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也为三维空间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作好了铺垫。
另一方面,随着客户对于应用系统三维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强烈,具有处理三维数据能力的三维空间信息技术日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自八十年代末以来,空间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一直就是业界的研究热点,尤其是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呈现出了前所未有壮丽情景。
国内外科研机构和企业纷纷认准了三维空间技术的良好发展势头,进行了跨学科、跨领域合作研究和三维技术攻关,研发了一批各具特色的优秀产品。
美国率先推出了备受认可的Google Earth、Skyline、Virtual Earth、World Wind、ArcGIS Explorer等软件。
国内也先后推出了价格相对低廉的类似产品如LTEarth(灵图)、GeoGlobe(吉奥)、EV-Globe(国遥新天地)等。
当前,全球三维空间信息技术研究领域一片欣欣向荣,但各软件在产品定位、产品框架上却有一定的差别。
比如,2007年发布的EV-Globe(国遥新天地)v2.0专门针对国产软件面临的海量三维数据分析操作等难题,在与主流GIS平台的整合、快速矢量支持、三维分析功能等多方面进行了增强。
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具体运用三维地质建模技术是近年来在地质科学领域迅速发展的一种新技术,它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对地质体的形态、结构、物质组成等进行数字化描述,为地质研究提供了更加直观、精确和高效的方法。
然而,在实际应用中,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挑战。
**一、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存在的问题**1. 数据获取困难:地质数据通常来源于各种不同的勘探手段,如地震、钻探、测井等,这些数据在空间和时间上往往存在不连续性,给建模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2. 模型精度问题:由于地质体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三维地质模型的精度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数据质量、建模方法、计算精度等,导致模型精度难以保证。
3. 模型应用范围有限:目前,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主要应用于石油、天然气、地热等能源领域,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尚不广泛,需要进一步拓展应用范围。
4. 技术成本较高:三维地质建模技术需要依托高端计算机和软件,投资成本较高,且需要专业技术人员进行操作和维护,使用成本也相对较高。
**二、三维地质建模技术的具体运用**1. 石油天然气勘探: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用于油藏描述和预测,提高石油天然气的开采效率。
通过建立三维模型,可以清晰地看到油藏的形态、构造、储层物性等特征,为油田开发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
2. 地质灾害防治: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用于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预测和防治,为政府和相关部门提供科学依据,减少灾害损失。
3. 水资源管理:通过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了解地下水的分布、流动和储存情况,为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 环境监测与评价: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用于环境监测和评价,了解环境污染物的分布和迁移情况,为环保部门提供科学依据,促进环境保护。
5. 矿产资源开发:通过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可以了解矿产资源的分布情况,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科学依据,提高矿产资源开发效率。
综上所述,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技术手段,在地质科学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三维GIS的基本问题探讨三维GIS的基本问题探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地理信息系统(GIS)也逐渐进入了三维时代。
三维GIS是基于二维GIS发展而来的一种新型GIS技术,它能够将地理信息以三维形式呈现,使得用户能够更加立体、全面地了解和分析地理空间现象。
然而,三维GIS的发展还面临着一些基本问题,本文将对这些问题进行探讨。
首先,三维地理数据的获取是三维GIS的基础。
与二维GIS相比,三维GIS需要更多、更精准的地理数据。
然而目前的地理数据获取一般还是基于传统的二维手段,如卫星影像、航空影像等。
这种获取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不能完全满足三维地理数据的需求。
因此,如何开展高效、精准的三维地理数据获取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三维地理数据的存储和管理也是三维GIS的一个难题。
由于三维GIS需要存储大量的地理数据,如三维模型数据、点云数据等,因此传统的二维GIS存储和管理方式存在一定的不足。
三维地理数据的存储和管理需要满足高效、可扩展性和可视化性的要求。
现有的数据库技术对于三维GIS的存储和管理还不够成熟,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
此外,三维地理数据的可视化是三维GIS的一个重要问题。
三维地理数据的可视化需要解决复杂的渲染算法和大数据处理的挑战。
如何提高三维地理数据的可视化效果和交互性,是三维GIS需要解决的一个关键问题。
目前,还没有出现能够满足三维GIS可视化需求的通用技术,需要继续研究和创新。
另外,三维GIS在应用上面临着一些挑战。
传统的二维GIS主要应用于土地利用规划、环境保护、城市规划等领域,对于三维GIS技术和方法的应用仍然相对较少。
如何更好地将三维GIS应用于实际工作中,发挥其在城市管理、空间分析等方面的作用,是一个需要探索和总结的问题。
最后,三维GIS的普及和推广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尽管三维GIS在理论和技术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其在实际应用中的推广仍然面临一些困难。
这可能与使用成本、技术门槛、人员培训等因素有关。
利用C3D画实体地形所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摘要:工程测量地形图有平面和三维形式,三维形式又已三维曲面形式较多.曲面用于查看地形起伏非常形像,但是用于不规则地形开挖计量时不能参于逻辑计算而在测量开挖计量中无法应用.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计算机的应用三维实体地形为我们打开了方便之门.本文中我们所要论述的是利用c3d软件结合Autocad 的二次开发生成原始形及开挖结构形体的过程..关键词:c3d,VBA,1、曲面的生成C3d软件是一款面向土木工程设计与文档编制的建筑信息模型(BIM)解决方案。
曲面的生成主要通过c3d软件来实现,一种是导入数据,编组,再导入曲面中点编组,这一方式主要用于通过测量员采集现场数据,生成地形曲面.第二种是自建要索线(如下图),通过要索线生成曲面,要索线是在空间中不同的点连在一起的不断线,是生成曲成的关键,建立详细的要索线所生成的曲面也更加真实。
这一方式主要是用于生成设计开挖的形状.无论你采用那种方式,得到的都是三维曲面,而不是实体地形.接下来我们所论述是通过三维曲面形成实体地形图.2、实体地形图的生成三维曲面是由多个三角形组成的,把每一个单独的三角形拉伸成实体,再合并就成了我们所需要的实体地形图。
太多三角形的处理主要是通过宏(VBA)来得以实现,它可是被嵌入CAD 图形中也可以单独保存,编程步骤如下:已知参数输入→转换三角形为面域并拉伸三角形→剖切实体→合并1、参数输入nu = InputBox(“输入高程,必须输入”)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当需要府视图时所要输入比最低点还低的高程,也就是低面高程。
2、三角形转换成面域并拉伸三角形Acad3DPolyline) As AcadRegionIf objpline.Closed = False ThenMsgBox “对象不闭合”, vbCriticalExit FunctionEnd IfDim objlist(0) As AcadEntitySet objlist(0) = objplineDim objregion As Variantobjregion = ThisDrawing.ModelSpace.AddRegion(objlist)‟建立面域对像objpline.DeleteSet pltoregion = objregion(0)End Function…定义面域转换函数结束拉伸三角形我们主要是通过AddExtrudedSolidAlongPath来得以实现,如下:Set obj = ThisDrawing.ModelSpace.AddExtrudedSolidAlongPath(objregion, objplinee)‟‟给定轮廓和拉伸路径创建拉伸实体,只能拉伸二维平面的面域。
浅谈三维地质建模现状及在工程地质勘察应用中问题探讨摘要:对三维地质建模数据模型、算法、方法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进展情况进行了总结,并探讨了三维地质建模在工程地质勘察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1)没有统一的三维地质建模标准;(2)三维地质模型的实时更新困难;(3)“正演”三维地质建模尚未实现,三维地质模型的准确性、精确度难以保障;(4)三维地质建模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实用性有待加强。
关键词:三维地质建模;研究现状;工程地质勘察Abstract:This article summarizes the progress of data model,methods,andthe software development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Then the problem and challenge we faced in the application of the 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are discussed:(1)there is no uniform 3d geological modeling standard;(2)the difficulties in updating 3d geological model in real time;(3)3d geological model has not been constructed in "forward" way. The accuracy of 3d geological model is hard to be guaranteed;(4)the practicability of 3d geological modeling in 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needs to be strengthened.Key words:three-dimensional geological modeling;the progress of the research;engineering geological investigation引言所谓三维地质模型是指:使用适当的数据结构在计算机中建立起能反映地质构造的形态、各构造要素之间的关系以及地质体空间物性分布等地质特征的数学模型[1]。
宋关福:三维GIS的困境与出路1. 前言自Google Earth发布以来,三维GIS得到业界广泛关注,一时间成为研究和应用的热点,加上有美国宇航局(NASA)的World Wind等开源项目代码可供参考,各厂商纷纷推出三维可视化软件,在国内,命名为某某Globe或某某Earth的三维可视化软件就达数十个(我们自己也做了一个),并建立了不少应用系统,可视化效果比二维更加真实的三维应用系统很快得到应用单位的青睐。
然而短短几年后,大家发现花费昂贵代价建成的三维可视化应用系统似乎没有更多实际用途,除看一看和查一查以外,很快就束之高阁,应用单位开始不满足于“面子工程”或“花架子”的三维可视化效果,并对三维GIS的实用性产生怀疑。
那么,究竟还要解决哪些问题才能让三维GIS最终走向成熟应用?2. 新技术光环曲线三维GIS作为高新技术,要厘清其技术和应用发展规律不是件易事。
GIS作为IT的一份子,借助IT领域常用的分析技术手段是十分有意义的。
国际著名的IT研究与顾问咨询公司Gartner,从1995年开始运用光环曲线(Hype Cycle)来表示各项新技术发展的生命周期。
光环曲线又称“炒作周期”,是对某一特定高新技术在成熟度(Maturity)和显现度(Visibility)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并进行图形表示的一种方法。
在光环曲线中,以技术应用成熟度为横轴,显现度为纵轴,新技术的发展分为五个阶段,即:萌芽期、过热期、低谷期、复苏期和成熟期(图1)。
图1、Gartner光环曲线(炒作周期)萌芽期位于曲线的最底部和最左端,是新技术发展的开始,早期不为人所知,显现度低;随后显现度迅速提升,该技术成为业内耳熟能详的概念,达到过热期,实际上这是炒概念阶段;由于期望过高,加之技术本身的局限,失败的案例逐步增加,大家对该技术开始失望,显现度开始下降,新技术的价值受到质疑,逐步达到低谷期;此时该新技术不再时髦,但由于某些企业或某些业务持续的努力,新技术逐步成熟,可贵的实践经验提升了新技术的适用性,使得新技术逐步走向成熟应用的道路,这是复苏期,又称“顿悟的斜坡”;继续发展就到了成熟期,新技术已经趋于成熟,并被广泛应用,成为一种广为熟悉的普通技术,其应用价值被普遍接受。
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作者:白璐来源:《山东工业技术》2016年第01期摘要:地质资料是地质工作成果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宝贵财富。
随着信息网络的快速发展,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必然就成为了一个大趋势,在利用计算机技术方便、高效、快捷工作的同时,要保证地质资料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信息安全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
无论是属于国家涉密种类还是公开的的地质资料,从资料编制的源头开始,都需要严加保管,杜绝安全隐患,防止泄密。
从事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的单位或企业,应当建立地质资料的整理、保管制度,配置保存、防护、安全等必要设施,学习信息安全知识,配备专业技术人员,保障地质资料数据的完整和安全。
关键词:地质资料;数字化;信息安全;防范措施DOI:10.16640/ki.37-1222/t.2016.01.1380 引言众所周知,信息大爆炸时代早已来临。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网络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保证。
随着全球安全事件的逐年增多,确保网络信息系统的安全已引起世人的关注,信息安全在各行各业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
目前在我国地质行业中地质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技术和网络信息共享建设仍处于初期阶段,整体从业人员的信息安全意识较为淡薄,本文的意旨是在阐述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中存在的信息安全风险及防范措施的同时,呼吁广大地质工作者在现今和以后的工作中提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采取必要的安全手段,保证个人、单位、国家的地质资料数据和财产不受侵害。
1 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信息安全风险分析1.1 安全保密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人员信息安全防范意识薄弱目前地质资料的安全保密管理方面主要依照国土资源部于2008年印发的《涉密地质资料管理细则》实施,文件中详细规定了国土资源类、测绘类、海洋及其他类的定密原则,并且在对涉密地质资料的标志、入库、借阅复制等方面也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但这仅仅是对于属于国家涉密种类的地质资料,而对于可以一般秘密种类的地质资料保密方面国家还没有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标准,各地质资料编制单位的数字保管中还仅靠涉密计算机保密管理制度,这种重视国家秘密,轻视一般秘密保护的地质资料的现象还比较严重。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与技术对策作者:王霞来源:《大东方》2018年第11期摘要:本文结合近年来石油天然气行业地质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方面的实践均取得了成功经验,讨论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地质资料的问题,并进一步明确地质资料系统数字化建设核心是为了应用、做好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笔者针对不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技术对策和建设性意见。
重点对档案信息化管理的安全策略进行了分析,采取三种行之有效的途径来降低安全风险。
关键词:地质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技术对策信息化的档案管理从电子档案的生成、采集、验证、归档、入数据库到电子档案的下载利用等工作流程全部是通过自动化工作平台完成,使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由传统的人工化向自动化、智能化转变,档案的管理和利用方式都发生了质的飞跃[1-2]。
地质资料信息化建设具有诸多的优势,既实现档案的快速、精确检索,又方便对档案信息的利用,实现资源共享,提高了档案管理的工作效率。
于此同时,档案信息化建设中也存在一些问题[3-4],影响了档案信息化建设的质量与进程,本文着重讨论了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几个主要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技术对策。
1.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1地质资料的开发利用不够资料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信息化的核心,有效提高应用率和研究效率,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信息化建设的核心目的就是应用。
如果地质资料馆仅仅是把资料、数据保管、保存起来,就变成了仓库,最多算个资料、信息“保管室”。
一方面,开展信息化建设,让繁琐的数据,死资料变活资料,提高资料的利用率。
另一方面,深入挖掘地质资料的利用价值,产生经济效益。
1.2投资回报率低信息化建设很少关注投资回报率的问题,作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投资必要求回报,产生经济效益。
要求信息化必须能真正解决企业生产经营的一些急迫的问题,能够确确实实获得明显的回报,因此当在投资建设信息化项目时,必须考虑成本收益分析,即通过地质信息化建设能够得到什么,是不是合算,信息化解决方案的功能是否齐全,是否能够解决资料管理实际问题,甚至通过信息化建设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3]。
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中存在风险及防范措施地质资料的数字化管理是现代地质勘探、矿产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等方面的重要技术手段之一。
数字化管理可以大大提高地质资料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同时也能够避免照片、文献等物质数据的遗失和损坏带来的不便和损失。
然而,地质资料数字化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风险和隐患,需要采取一系列的预防和应对措施。
一、风险(一)技术风险技术风险是指数字化管理过程中,由于技术平台的匹配性、网络安全等因素,导致数字化过程中数据遗失、数据加密、数据泄露等情况的发生。
例如,存储介质的损坏和误操作可以导致数据的不可恢复丢失,网络带宽不足、服务器重载等因素可能造成数据的缓慢提取和处理,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可能导致数据泄露和安全风险的升级。
(二)管理风险管理风险是指数字化管理过程中,由于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操作流程的混乱、系统漏洞等因素,导致数据不完整、不准确、数据冲突等情况的发生。
例如,在数字化的过程中,人员操作错误、负责人员变更和流程不规范可能导致数据的不完整和数据的矛盾、重复。
(三)法律风险法律风险是指在数字化管理、共享的过程中,由于不当使用或者泄露敏感数据和个人信息等因素,导致相关法律条款的冲突情况。
例如,地质勘探数据泄露可能导致商业机密的泄露,资料共享的违法使用可能构成知识产权的侵权等问题。
二、防范措施面对数字化管理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和隐患,我们需要加强防范和规避,保障数据的安全和完整。
(一)技术防范技术防范包括了数字化管理技术的加强。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存储和备份介质,建设稳定的网络环境。
通过加密技术(例如SSL、IPSec等)和防火墙等软件工具防范黑客攻击和病毒感染。
另外,对于重要数据可以采用多元备份和多地备份的方式,以防备数据丢失。
最后,数字管理系统应当设立安全修复机制,及时修复运行中的故障,并经常进行漏洞测试和数据备份。
(二)管理防范管理防范包括了流程管理的规范化和管理体系的可靠性。
数字管理平台需要建立数据规范化标准,制定管理流程和规范,以保证数据的完整、准确和跨平台使用。
三维地质建模的用途、现状、存在问题与建议李青元;贾慧玲;王宝龙;董前林;宋博辇;魏新永【期刊名称】《中国煤炭地质》【年(卷),期】2015(000)011【摘要】三维地质建模已在区域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数字矿山、城市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等诸多领域得到初步应用,但在开发及应用过程中也遇到了限制其发展的几个瓶颈问题:(1)建模软件操作太复杂,难于为基层广大地质作图人员所掌握;(2)三维建模约束条件太严苛,编辑工作量巨大;(3)没有三维地质建模标准,模型数据难以交换与共享;(4)勘探规范没有硬性规定,项目负责单位积极性不高;(5)三维地质模型的建摸成本预算支付问题。
根据目前三维护地质建模现状,建议,(1)国家应加大对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开发的支持力度;(2)三维地质建模开发要紧密结合专业需求,提高系统的实用性;(3)建立三维地质建模标准;(4)在勘探规范中增加三维地质建模的内容;(5)三维软件开发商提高软件的可操作性,提高容错能力与自动化程度。
【总页数】5页(P74-78)【作者】李青元;贾慧玲;王宝龙;董前林;宋博辇;魏新永【作者单位】中国测绘科学研究院地理信息工程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830;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测绘与地理科学学院,辽宁阜新 123000;中国矿业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一七三煤炭地质勘探队,河北涿州 072550;一七三煤炭地质勘探队,河北涿州 07255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28【相关文献】1.GOCAD 与 CATIA 结合的三维地质建模方法探讨--以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库坝址区三维地质建模为例 [J], 王帆;宋文搏;洪婷2.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发展现状及建模实例研究 [J], 王亚静3.三维地质建模技术发展现状及建模实例 [J], 刘晓芳;田兰芬4.基于CIVIL 3D的三维地质建模研究——某电厂架构区三维地质建模实例 [J], 张国明5.三维地质建模的用途、现状、问题、趋势与建议 [J], 李青元;张洛宜;曹代勇;董前林;崔扬;陈春梅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理信息系统存在的问题1、什么是GIS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即地理信息系统,是利用现代计算机图形技术和数据库技术,输入、存储、编辑、分析、显示空间信息及其属性信息的地理资料系统。
在地理信息系统中储存和处理的数据可以分成两大类:第一类是反映事物地理空间位置的信息,称空间信息或空间数据(也称地图数据,图形数据)。
第二类是与地理位置有关的反映事物其它特征的信息,称属性信息或属性数据(也可称为文字数据,非图形数据)。
通过GIS 系统对这两类信息的特有管理方式,在它们之间建立双向对应关系,实现图形和数据的互查互用。
2、GIS有别DBMS、MIS、地图数据库、CAD系统。
GIS 与CAD 有很大的区别。
首先,GIS 是图形和属性的结合体,而CAD 是单纯的图形,很难和大数据量的属性信息关联;其次,GIS 中的图形有拓扑信息,可以进行各种复杂的空间分析,而CAD 图形要素之间的关系是松散的,没有空间的概念;再次,GIS 可以做多种基于图形或属性的查询统计,也能制作各种表现形式的专题图,而CAD 一般不能;最后,GIS 能处理大数据量,甚至是高达数十G 的海量数据,也能读写存储于数据库中的空间图形,而CAD 不能。
3、Gis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在我们当今面临世界的最主要的挑战是——人口过多,环境污染,森林破坏,自然疾病等。
这些都与地理因素有关。
不论是从事一种新的职业,还是寻找生长香蕉的最合适的土壤,或是为救护车计算最佳的行车路线,这些本地问题也都有地理因素。
地图制作和地理分析已不是新鲜事,但 GIS 执行这些任务比传统的手工方法更好更快。
而且,在 GIS 技术出现之前,只有很少的人具有利用地理信息来帮助做出决定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今天,GIS 已是一个全球拥有数十万的人员和数十亿美元的产业。
GIS 已在全世界的中学、学院、大学里被讲授。
在每个领域里的专家不断地意识到按地理的观点来思考和工作所带来的优越性。
多点触摸三维地理信息系统常见问题回复第7页为多点触摸三维地理信息系统独一性描述一、运用的是什么平台?该软件系统所有代码均有我公司自主知识产权,未运用任何第三方GIS平台软件;软件的程序代码是运用VS2011进行编写的;同时考虑到本平台与一般GIS平台更着重于人机交互,因此选用最新的微软WPF 三维图形引擎,它有如下优点:1、对多点触摸直接无缝的支持2、底层基于DX实现,对三维性能等有强有力的支持。
3、该图形平台为未来图形平台的主流方向,为将来扩展应用等都有较大空间。
二、多点触摸三维地理信息系统有那几个部分构成?1、多点触摸硬件设备:2、多点触摸手势动作:根据客户需要定制相关的触摸手势动作(比如2点放到、缩小地图;4点消除军标、5点拉伸山体成立体等)3、多点触摸三维地理信息数据的构成:A、卫星图片(最高精度达到0.3M)B、1:2000和1:5000混合的最新矢量电子地图数据C、30M的高层数据三、多点触摸三维地理电子地图数据的构成详细描述是怎样的?利用相关程序到"古哥”服务器中下载最新高分辨率卫星图片(最高精度达到0.3M 但光有卫星图片是不够的因为卫星图片不带任何坐标和相关地理信息)为基础,因此需要再结合30米高程数据(30M高层数据是指在山体上每隔30M的高度进行一次数据采集所以精度很高)实现实景三维地形显示,然后将1:2000与1:5000的矢量路网信息进行图形化处理贴合在卫星图片上,以加速在道路密集的情况下的图形显示,其它矢量信息则根据实际情况分图层矢量化显示(最新的30M高层数据和1:2000的矢量电子地图数据是通过相关渠道到相关部门获取的)。
由此建立的一个数据库比如四川地区需要占用大概300G左右的空间四、这么大的数据那存储方式是怎么样的呢?采用SQLSERVER与本地缓存结合的存储方式,当浏览过的数据就缓存于本地计算机硬盘中,以加速本地数据显示。
而SQLSERVER在多客户端浏览时又可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持。
在本月使用gis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本月在使用GIS工作中,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暴露出了一些不足之处,需要及时进行改进。
下面将分别就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做详细阐述。
在本月使用GIS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工作中出现了一些数据不准确或者缺失的情况。
这可能是因为在数据采集、处理、更新等环节中出现了失误或疏忽,导致数据的质量不够高。
这样一来,造成了基于这些数据进行的分析和决策可能会出现偏差,影响到工作的效果和结果。
还有一些数据分析的方法和技术不够完善,对于一些复杂和多变的现实问题,很难得到准确的预测和分析结果。
本月使用GIS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是,团队协作和沟通不够顺畅。
在GIS工作中,通常需要多个部门和人员协同合作,共同完成数据处理、分析、可视化等任务。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沟通不畅、信息传递不及时等原因,导致了工作效率不高,甚至出现了交叉指责和分歧现象。
这样一来,不仅会影响整个工作的进度和质量,也会降低团队的凝聚力和协同性。
针对上述存在的不足之处,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改进措施和方向。
我们应该加强数据的质量控制与管理。
在数据采集、处理和更新过程中,要严格执行相关标准和规范,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还应该加强对数据质量的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数据中的问题和错误。
我们应该提升数据分析的技术水平和方法能力。
在GIS工作中,应该不断学习和掌握最新的数据分析方法和技术,以提高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还应该灵活运用各种数据分析工具和软件,根据具体问题和需求选取合适的分析方法,以获得更准确和可靠的结果。
我们应该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
在工作中,要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和协作模式,明确各自的责任和任务,确保信息传递及时、有效。
也要注重团队建设和凝聚力培养,通过团队培训、交流与分享等方式,提升团队的整体素质和工作效能。
本月在使用GIS工作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虽然令人遗憾,但通过及时采取改进方向和措施,相信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在本月使用gis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本月的工作中,我使用GIS工具进行地理信息系统分析,但在实际操作中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以下是我在使用GIS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及改进方向的总结。
我发现在使用GIS工作中存在的一个问题是数据质量不高。
有些数据缺乏准确性,有些数据缺失,有些数据过时。
这导致了我的分析结果无法达到预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我可以在数据收集阶段更加周密和细致,对数据进行验证和清洗,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我还可以加强数据更新的频率,及时更新和补充新的数据,确保我的分析结果是基于最新的数据信息。
我在使用GIS工作中发现自己的技术能力不够强,有些功能和操作流程并不是很熟悉。
这导致了我的工作效率较低,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去查找和学习相关的技术知识。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我可以参加相关的培训课程或者自学相关的技术知识,提升自己的技术水平。
我还可以多参与一些实际项目,通过实践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加深对GIS工具的理解和运用。
我在使用GIS工作中还存在着沟通不畅和协作不顺畅的问题。
与其他团队成员或者客户之间的沟通不够及时和清晰,导致了工作进度受阻。
为了改进这一问题,我可以加强与团队成员和客户之间的沟通与协作,及时反馈工作进展和问题,确保大家都在同一个工作节奏和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工作。
我还可以使用一些沟通工具和协作平台,方便团队成员之间的信息和意见交流,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
本月在使用GIS工作中我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包括数据质量不高、技术能力不够强、沟通不畅和协作不顺畅等问题。
为了改进这些问题,我可以加强数据质量的管理和更新、提升自己的技术能力、加强与团队成员和客户之间的沟通与协作。
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升,我相信自己在GIS工作中的表现会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为公司和团队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字数不足,需继续补充内容】第二篇示例:在本月使用GIS工作中,虽然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郑州城市三维地质信息系统(普及版)软件存
在的问题
概况
截止目前,武汉中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只提供了工程地质勘察模块(软件狗序列号: MAPGIS工勘F3000001-00010704012296-001),且为临时版,正式版还未提供,还缺少基础地质、水文地质模块。
软件的基础平台为MAPGIS6.7,还未升级到7.0以上。
具体问题是如下:一、软件的实用性、易用性、通用性、强调服务功能
地质模型与图件应形象生动、直观易懂,易于被非专业人士理解与应用。
软件应具通用性,不应加地名。
常见问题与易出现的故障及解决办法
操作手册和帮助系统应写详细,一般情况下,不用数码公司咨询就可解决问题,如遇特殊情况可提供在线帮助
多源数据的导入、导出
能随时叠加行政图透明度能任意更改
强大又易操作的渲染工具
贴纹理,并能自行建立与更改纹理库,用真实原钻孔岩芯照片作纹理
属性浏览窗体应大些,能表达特殊土及地质隐患的提示
软件应提出程序能流畅运行软硬件最低配置与最佳配置
与演示软件结合问题及效果
精确地设置切剖面与隧道漫游的路径
隧道漫游应标高与埋深可任意互换
隧道漫游显示漫游路径,存在的地质灾害隐患提示
空间定位应标高与埋深可任意互换
软件的数据结构能更改
加强查询功能(查询内容)
软件安装应简单
模型能储存
模板的调用问题
花屏问题
可控制三维实体对象的透明度和光滑度
地质资料的统计服务功能
岩土体的体积、面积量算,对属性字段最值统计。
模型生成方法应有钻孔法、等值线法,剖面法、空间体积法
具有海量空间数据处理能力(>20GB),最大管理数据量(钻孔数\层数等)
正式版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模块的培训
二、三维模型的质量控制
软件三维建模应具准确性
建模应有数种方法,并互验证,建立的模型应基本一致
本次建模出现与实际不符的现象,比实际范围大,
出露点(应是界线点)与三维地质体边界处理问题
用剖面图建模,并具智能化数据一致性与有效性检查,并可转换为三维剖面作为三维地质表面建模的数据源
褶皱、断层、透镜体的处理面文件建模的问题
岩性代码与某一字段关联,可保证数据的一致性便于数据有效性检查
数据有效性检查与校正,剔除异常点、重复点功能
提供的MAPGIS软件建立地图库出现问题
属性浏览经常出现问题
岩土体的体积、面积量算的可控制性
三、数据库
基于地理信息系统,提供良好的编辑、数据管理与统计功能。
可实现对地理底图、地质勘察所获取的资料和成果的录(导)入、转换、编辑、查询与更新等功能,并打印输出,具有计算地质体体积、面积、厚度等统计功能。
提供基础地质、工程地质、水文地质三个模块的查询功能
(1)提供基础地质查询功能
按统一编号或原编号查询钻孔信息,并能支持模糊查询
按任意区域查询钻孔信息
按地层查询钻孔
将地层、区域等条件进行组合查询出符合条件的钻孔信息
按编号、区域等查询断层信息
按编号、区域等查询基岩地质剖面图
钻孔查询结果的卡片形式输出
钻孔资料的一般统计或最值统计
断层信息的统计
统计结果可以图表的形式给出,图表能自动嵌入到WORD文档中并可进行编辑统计结果能够以Excel格式输出
(2)提供水文地质查询功能
按统一编号或原编号查询钻孔信息,并能支持模糊查询
按任意区域查询
按含水层查询钻孔
将含水层、区域等条件组合查询符合条件的钻孔信息
钻孔查询结果可以以卡片的形式给出
按编号、区域等查询水文地质剖面图
开采量、井数量等数据的一般统计和最值统计
钻孔水文地质参数的一般统计和最值统计
统计结果可以图表的形式给出,图表能自动嵌入到WORD文档中并可进行编辑统计结果能够以Excel格式输出
(3)提供工程地质查询功能
按统一编号或原编号查询钻孔信息,并能支持模糊查询
按任意区域查询
按地层查询钻孔
将地层、区域等条件综合查询符合条件的钻孔信息
钻孔查询结果的卡片形式输出
单孔信息统计
按场地、线路进行钻孔信息的统计
分区统计钻孔信息
钻孔测试物理力学指标的统计
统计结果可以图表的形式给出,图表能自动嵌入到WORD文档中并可进行编辑统计结果能够以Excel格式输出
工程地质柱状图生成
工程地质剖面图生成
地层(层顶、层底埋深,层厚)等值线图生成各种试验曲线图生成,包括单桥静探曲线图、双桥静探曲线图、动静探曲线图、波速曲线、十字板剪切曲线、孔压静力触探曲线图、三轴压缩试验曲线图、塑性图、E-P关系曲线、土体粒径级配曲线、直剪实验曲线图等各种物理力学指标等值线图生成
四、建立不同类型的三维地质模型
(1)建立地面三维地质模型
(2)基岩地质三维地质结构建模
(3)第四纪地质三维地质结构建模
(4)工程地质三维地质结构建模
(5)工程地质属性三维建模
(6)水文地质三维地质结构建模
(7)水文地质属性三维建模
五、三维数字地形模型提供的以下功能
提供模拟地上建筑、地形起伏以及地下人工构筑物和各种地质体等相关复杂结构的功能;
支持不同距离、位置的数据以不同的动态LOD显示,并配以相应分辨率的地表纹理;
支持对20GB以上的数据进行实时漫游;
支持多层DEM混合建模,实时交互的三维地表可视化浏览和多角度观察;
支持坡度、坡向、粗糙度等地形分析,剖面图制作,基本量算,通视分析,水淹分析等。
具备处理绝壁,陡坎,能按地形图修正地形模型
地质二队需解决问题汇总
一、图形处理
1、图形编辑下其它中的空间分析;
2、字体除了现有的,能不能增加;
3、Windows输出完后必须按取消,否则会在出完后出一张镜像的错误文件;
4、在拼版文件输出时,大小显示的好像不是原大小(提供有例图);
5、文件转换中,举例说明AUTOCAD和MAPGIS符号库的对应。
6、文件转换系统中,ID号重设有问题
二、空间分析(最好能以举例子的形式讲解)
逐个介绍界面下的每个功能。
(详细讲解平剖图及内插等高线)
1、能否做梯度分析(由已知数据寻求规律来推断未知结果)
如:给出两组不同深度处的瓦斯含量值来求得每百米的瓦斯含量值,然后生成等值线图(瓦斯含量中数据的多少对生成等值线时有何要求)。
三、实用服务
1、投影变换中,键盘生成矩形图框,只要一设成国家坐标系,图框标注就有问题(有例图)。
四、该软件能否进行成矿预测,资源评估及勘查设计,请进行演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