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导论试卷第1章 课后习题及参考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58.32 KB
- 文档页数:4
计算机导论第⼀章课后练习答案1.1节1. 上⾯的两个输⼊中有且只有⼀个必须为1,且最下⾯的输⼊必须为1。
2. 下⾯的输⼊1被NOT门取反为0,使得AND门的输出变为0。
因此,OR门的2个输⼊均为0(记住,触发器上⾯的输⼊保持为0),因此OR门的输出变成0。
这就意味着,当触发器下⾯的输⼊变回0,AND门的输出仍将保持0。
3. 上⾯的OR门的输出将变为1,使得上⾯的NOT门得到⼀个输出0。
这会使得下⾯的OR门得到⼀个输出0,并使得下⾯的NOT门得到⼀个输出1。
这个1被看作是触发器的输出,同时反馈给了上⾯的OR门,这时,它将该门的输出保持为1,即使在触发器的输⼊已经变回0。
4. 当时钟为0时,触发器将屏蔽掉电路的输⼊值。
当时钟为1时,触发器将响应电路的输⼊值。
5. a. 整个电路等同于单个XOR门。
b. 这个电路也等同于单个XOR门。
6. a. 6AF2 b. E85517 c. 487. a. 01011111110110010111b. 0110000100001010c. 1010101111001101d. 00000001000000001.2节1. 在第⼀种情况下,地址为6的存储单元最后结果为值5。
在第⼆种情况下,它的最后结果值为8。
2. 在步骤1当新值写⼊3号存储单元时,该单元的原始值被擦去了。
因此,步骤2并没有将3号存储单元中原始值存⼊2号存储单元中。
结果是:两个存储单元最后的值都是最初2号存储单元中的值。
正确的步骤如下:步骤1,将2号存储单元中的内容移到1号存储单元。
步骤2,将3号存储单元中的内容移到2号存储单元。
步骤3,将1号存储单元中的内容移到3号存储单元。
3. 32768位。
1.3节1. 有较快的数据检索速度以及较⾼的传输速率。
2. 这⾥要记住的⼀点是,与计算机内部运作速度相⽐较,机械动作的缓慢表明:我们应该把必须移动读/写磁头的次数减到最少。
如果我们要在写满磁盘的⼀⾯后再开始下⼀⾯,那么当我们在写满⼀个道时都必须移动⼀次读/写磁头。
第一章复习练习参考答案:1 2 3 4 5 6 7 8 9 10C A C A B C AD C B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B D D C C C B A B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9 10√×√×××××××三、填空题1. 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2. R,R,逢R进13. 94. 35. 86. BCD7. 10011 100108. 加、减及移位计算机导论复习练习(第一章)一.单选题1.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 C ) 。
(A)1950年(B)1945年(C)1946年(D)1948年2. 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计算机使用的元器件依次是(A)。
(A)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B)电子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晶体管(C)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光介质(D)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电子管3. 供科学研究、军事和大型组织用的高速、大容量计算机是(D)。
(A)微型机(B)小型机(C)大型机(D)巨型机4.计算机发展到今天,就其工作原理而论,一般认为都基于冯·诺依曼提出的(A)原理。
(A)存储程序(B)布尔代数(C)开关电路(D)二进制数5. 设有某进制数2×2=10,根据这个运算规则,十进制运算3+6的结果写成该进制为( B) 。
(A)15(B)21 (C)9(D)186. 在( C ) 系统中只使用0和1。
(A)十进制(B)八进制(C)二进制(D)十六进制7.与二进制数(10111.101)2等值的十进制数是( A) 。
(A)23.625 (B)23.5(C)39.5 (D)39.6258.与十进制数(101.1)10等值的二进制数是( D) 。
(A)5.5 (B)110010.00011(C)11000101.0011 (D)1100101.000110011…9.与十六进制数(1AE.5D)16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C) 。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冯•诺依曼对现代计算机的主要贡献是(D)。
A.设计了差分机B.设计了分析机C.建立了理论模型D.确立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2.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设计”的英文缩写为(A)。
A.CAD B.CAM C.CAE D.CA T 3.计算机中所有信息的存储都采用(A)。
A.二进制B.八进制C.十进制D.十六进制4.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B)。
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B.高速度与高精度B.可靠性与可用性 D.有记忆能力5.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A)。
A.控制器B.显示器C.磁盘驱动器D.鼠标器6.用电子管作为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属于(A)。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7.早期的计算机用来进行(A)。
A.科学计算B.系统仿真C.自动控制D.动画设计8.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计算机是(),诞生于()年,生产国是(),所使用的逻辑元件是(B)。
A.IBM-PC,1946,美国,电子管B.数值积分计算机,1946,美国,电子管,美国,电子管C.电子离散变量计算机,1942,英国,集成电路,英国,集成电路D.IBM-PC,1942,英国,晶体管,英国,晶体管9.个人计算机属于(C )A.小巨型机小巨型机B.小型计算机小型计算机C.微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D.中型计算机中型计算机 10.计算机之所以能实现自动连续执行,是由于计算机采用了(D )原理A.布尔逻辑运算布尔逻辑运算B.集成电路工作集成电路工作C.串行运算串行运算D.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 11.下列关于计算机发展史的叙述中错误的事(D )A.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在美国发明的ENIAC B.ENIAC 不是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不是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C.ENIAC 是1946年发明的,所以世界从1946年起就进入了计算机时代机时代D.世界第一台投入运行的具有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是英国人设计并制造的EDV EDVAC AC 12.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不包括(B )A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存储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存储B 计算机采用十进制运算计算机采用十进制运算C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D 计算机主要是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的五大部件组成的13.第三代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C)A.电子管晶体管电子管 B.晶体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 D.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14.客机、火车订票系统属于(B)方面的计算机应用方面的计算机应用A.科学计算科学计算 B.数据处理数据处理C.过程控制人工智能过程控制 D.人工智能15.按照计算机用途。
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冯•诺依曼对现代计算机的主要贡献是(D)。
A.设计了差分机B.设计了分析机C.建立了理论模型D.确立了计算机的基本结构2.在计算机应用中,“计算机辅助设设计”的英文缩写为(A)。
A.CADB.CAMC.CAED.CAT3.计算机中所有信息的存储都采用(A)。
A.二进制B.八进制C.十进制D.十六进制4.计算机最主要的工作特点是(B)。
A.存储程序与自动控制B.高速度与高精度B.可靠性与可用性 D.有记忆能力5.计算机硬件的组成部分主要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和(A)。
A.控制器B.显示器C.磁盘驱动器D.鼠标器6.用电子管作为电子器件制成的计算机属于(A)。
A.第一代B.第二代C.第三代D.第四代7.早期的计算机用来进行(A)。
A.科学计算B.系统仿真C.自动控制D.动画设计8.世界上公认的第一台计算机是(),诞生于()年,生产国是(),所使用的逻辑元件是(B)。
A.IBM-PC,1946,美国,电子管B.数值积分计算机,1946,美国,电子管C.电子离散变量计算机,1942,英国,集成电路D.IBM-PC,1942,英国,晶体管9.个人计算机属于(C)A.小巨型机B.小型计算机C.微型计算机D.中型计算机10.计算机之所以能实现自动连续执行,是由于计算机采用了(D)原理A.布尔逻辑运算B.集成电路工作C.串行运算D.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11.下列关于计算机发展史的叙述中错误的事(D)A.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在美国发明的ENIACB.ENIAC不是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C.ENIAC是1946年发明的,所以世界从1946年起就进入了计算机时代D.世界第一台投入运行的具有存储程序控制的计算机是英国人设计并制造的EDV AC12.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设计思想不包括(B)A计算机采用二进制存储B计算机采用十进制运算C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D计算机主要是由存储器,运算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的13.第三代计算机的逻辑元件采用(C)A.电子管B.晶体管C.中,小规模集成电路D.大规模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14.客机、火车订票系统属于(B)方面的计算机应用A.科学计算B.数据处理C.过程控制D.人工智能15.按照计算机用途。
计算机科学导论第七章1应用程序和操作系统的不同点是什么?操作系统是一个程序,有利于应用程序的执行。
2操作系统的组成是什么?内存管理器,进程管理器,设备管理器,文件管理器。
3单道程序和多道程序之间有何区别?单道程序,只有一个程序在内存中。
多道程序,多个程序同时在内存中,但是计算机的资源只分配给正在运行的程序。
4分页调度和分区调度有什么区别?分区调度把内存分为若干个区,把程序整个的放入区中。
分页调度提高了分区调度的效率,在分页调度下,内存被分为大小相等的若干部分,程序也被分为大小相等的部分。
分区调度需要把程序装载到连续的内存上。
分页调度可以吧把程序装载到不连续的内存当中。
5为什么请求分页调度比常规页面调度具有更高的效率?在常规的分页调度中,整个程序必须同时在内存中,以便为程序执行。
但是在请求分页调度中,有部分页面的程序可以在内存中。
这意味着,在请求分页调度中,在给定的时间中,更多的程序可以使用计算机的资源。
6程序和作业之间有何联系?作业和进程之间有何联系?程序和进程之间有何联系?从一个程序被选中执行,到其运行结束并再次成为一个程序的这段过程中,该程序称为作业。
7程序驻留在哪里?作业驻留在哪里?进程驻留在哪里?程序和作业驻留在磁盘上,进程驻留在内存中。
8作业调度器和进程调度器有什么区别?作业调度器负责从作业中创建一个进程和终止一个进程。
进程调度器将一个进程从一个状态转入另一个状态。
9为什么操作系统需要队列?一个操作系统需要使用队列,因为在同一时间可以有许多作业和进程同时活跃。
为了共享所有的资源,队列是必要的,以确保作业和进程都得到他们需要的资源。
31一个计算机装有一个单道程序的操作系统。
如果内存容量为64MB,操作系统需要4MB的内存,那么该计算机执行一个程序可用的最大内存为多少?64-4=60MB33 70/(70+10)=87.5%34一个多道程序的操作系统用一个适当的分配计划把60MB内存分为10MB,12MB,18MB,20MB。
第1、2章习题参考答案《⼤学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科学概论》课后习题参考解答第⼀章⼀、选择题(⼀)1.(b )2.(m )3.(g )4.(l )5.(k )6.(f )7.(j )8.(h )9.(c )10.(a )11.(i )12.(e )(⼆)13.(h )14.(g )15.(f )16.(c )17.(e )18.(d )19.(a )20.(b )⼆、填空题1.逻辑代数(或布尔代数)2.克劳德·⾹农3.美,匈⽛利,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4. 计算机设计五原则5. 图灵机,图灵测试6. 姚期智7. 电⼦管,机器语⾔、符号语⾔,ENIAC8. 晶体管9. 集成电路,IBM36010.运算器,控制器三、简答题1. 冯·诺依曼思想的关键:(1)冯·诺依曼结构:计算机采⽤⼆进制,不但数据采⽤⼆进制,指令也采⽤⼆进制;计算机由五部分构成: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和输出装置。
(2)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作原理:程序由指令组成并与数据⼀起存放在存储器中,所谓“存储程序”;机器按程序指定的逻辑顺序,把指令从存储器中读出并逐条执⾏,从⽽⾃动完成程序描述的⼯作,看上去机器是在程序的指挥控制下⼯作的,即所谓“程序控制”。
2. 现代电⼦计算机以ENIAC的问世为标志,⾄今已经历了四代,⽬前正向第五代发展,以逻辑元件的更迭为划分依据。
下表列出了各代的时间段及特点:3. 此题没有完全标准的答案,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以下只是参考答案。
笔者认为分析机的失败主要有两点原因:(1)巴贝奇的奇思妙想太过超前,超越了时代。
当时是19世纪30年代,蒸汽机时代(第⼆⼦⼯业⾰命)⼤约在30年以后才到来,所以当时⼈们制造机器都是使⽤齿轮、砝码、链条等纯机械零件,⽽不是电器设备甚⾄不是机电式的。
⽤如此原始古⽼的零件制造如此超前构想的机器必定“⼒不从⼼”。
(2)使⽤⼗进制,⽽⾮⼆进制显然,⼗进制运算规则⽐⼆进制复杂得多,导致运算器(巴贝奇称之为“作坊”)的设计和实现异常复杂。
第1章计算机概述一、单项选择题A B D B C C D B A D二、简答题1. 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电子逻辑元件可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为4个发展阶段,每个阶段所采用的元器件分别为: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
2. 冯·诺依曼计算机主要由4部分组成: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输出设备。
3. 衡量计算机性能的指标主要有5个,分别为:字长、主频、存储容量、运算速度和存取周期。
4. 计算机的特点:1)能自动连续、高速度地运算;2)运算速度快;3)运算精度高;4)具有超常的记忆能力;5)具有可靠的逻辑判断能力。
按运算规模,计算机可分为巨型机、大型机、中型机、小型机、微型机和工作站。
第2章计算机中的数据一、单项选择题A ABC B二、计算题1.(1)7 (2)511 (3)40762.(1)766O (2)201O (3)265O3.(1)251O (2)6272O (3)64361363O4.(1)0.1B (2)≈101.01B (3)110011B三、简答题1. 计算机采用二进制表示数据主要有以下4个原因:1)二进制物理上易于实现;2)二进制运算法则简单;3)二进制编码机器可靠性高;4)二进制通用性和逻辑性强。
2. 在计算机中,所有数值型数据都用二进制编码来表示,这串二进制编码称为该数据的机器数,数据原来的表现形式称为“真值”。
一个进制中数码的个数称为“基数”。
3. 带符号整数常用的编码形式有3种,分别为原码、反码和补码。
1)原码表示法为:最高位是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其余各位表示数的绝对值大小。
2)反码表示法为:最高位是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正数的反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反码是在其原码的基础上,除符号位外各位求反。
3)补码表示法为:最高位是符号位(0表示正,1表示负),正数的补码与原码相同,负数的补码是在该数反码的最低位加1。
4. 要表示文本,必须先对每个可能出现的字符进行表示。
1、冯·诺依曼在研制EDVAC时,提出了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是()A.采用机器语言和十六进制B.引入CPU和内存储器概念C.采用二进制和存储程序原理D.以上都不对正确答案:C2、一台计算机一般由两部分组成,其中构成计算机物理实体的部件被称为()。
A.计算机程序B.计算机软件C.计算机硬件D.计算机系统正确答案:C3、在下面描述中,正确的是()。
A.现在微型机一般字长为64位B.外存中的信息可直接被CPU处理C.键盘是输入设备,显示器是输出设备D.计算机的主频越高,其运算速度就一定越快正确答案:C4、计算机中,运算器的主要功能是完成()。
A. 代数和四则运算B.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C.代数和逻辑运算D.算术运算和代数运算5、在计算机领域中,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B来表示()。
A.字符B.字长C.字节D.二进制位正确答案:C6、计算机中存储容量的单位之间,以下哪个单位换算准确()。
A.1 KB=1024 MBB.1 KB=1000 BC.1 MB=1024 GBD.1 MB=1024 KB正确答案:D7、计算机各部件传输信息的公共通路称为总线,一次传输信息的位数称为总线的()。
A.度B.粒度C.长度D.宽度正确答案:D8、操作系统是最重要的系统软件,操作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对计算机系统的所有资源进行控制和管理B.对数据文件进行管理C.对高级语言程序进行翻译D.对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程序进行翻译9、程序是问题求解步骤的描述,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程序是()。
A.汇编语言程序B.高级语言程序C.机器语言程序D.低级语言程序正确答案:C10、()属于系统软件。
A.WORDB.LINUXC.FIREFOXD.PHOTOSHOP正确答案:B二、多选题1、实证思维、逻辑思维和计算思维是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三大思维,以下哪个说法正确( )。
A.以上说法都正确B.实证思维是指以观察和总结自然规律为特征,以具体的实际证据支持自己的论点。
《计算机导论》试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题(4分/小题,共20分)1.数据结构答:数据结构是指具有一定结构(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区分为数据的逻辑结构——数据的逻辑关系,和物理(存储)结构——数据在存储器中的存储结构。
2.计算机病毒答:一种对系统运行产生危害(破坏数据和文件、耗用系统资源等)的计算机程序,这种程序具有传染(自我复制)能力。
3.操作系统答:用于管理和控制计算机系统的硬件资源和程序的运行,提高资源利用率,方便用户操作使用计算机的一组程序的集合。
4.计算机网络答:用传输介质连接起来的具有自主运行能力的计算机系统的集合,其主要用途是实现数据传输(交换)与资源共享。
5.剪贴板答:由操作系统负责管理的一部分内存区域,用于在一个应用内部或不同的应用之间交换数据(相当于数据的中转站)。
二、单项选择题(1分/小题,共15分)1.A 2.D 3.B 4.B 5.C6.D(10110010) 7.C 8.B 9.B 10.C11.C 12.B 13.C 14.B 15.A三、多项选择题(2分/小题,共20分) 1.ABCD 2.ABD 3.BD 4.ABD 5.BD6.ABCD 7.BCD 8.AC 9.ABD 10.ABCD四、判断题(1分/小题,共10分)1.√2.√3.Ⅹ4.√5.Ⅹ6.√7.Ⅹ8.√9.Ⅹ10.√五、简述题(7分/小题,共35分)1.简要叙述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答:(1) 建立实际问题的数学模型;(2) 确定求解问题的算法;(3) 编程;(4) 调试程序;(5) 运行程序,得到问题的结果。
2.简述运算器中标志寄存器的作用。
答:给出所执行指令执行结果的一些特征,以便直接后继指令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3.简述从磁盘上读取文件内容的基本原理。
答:(1) 检索文件目录,从目录中读取文件的首簇号;(2) 根据簇号到磁盘上读取文件内容;(3) 从FA T中当前簇对应的表项中读取下一簇号;(4) 若不是结束标志,就转(2),否则,文件读取完毕。
第1章习题参考答案1、简要叙述ENIAC之前计算工具的发展历程。
答案:(1)算筹;(2)算盘;(3)计算尺;(4)机械计算机;(5)机电计算机。
对于(3)—(5),列出其代表机型。
2、对比说明第一代至第四代计算机各自的主要特点。
答案:(1)第一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元器件;用机器语言或汇编语言编写程序;使用水银延迟线、静电存储管、磁鼓和磁芯作主存储器;输入输出装置主要用穿孔卡片;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2)第二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用晶体管作为基本元器件;出现了FORTRAN、ALGOL和COBOL 等高级语言;采用磁芯存储器作主存,采用磁盘与磁带作辅存;除了科学计算和数据处理外,开始进入实时过程控制领域;出现了操作系统。
(3)第三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用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元器件;高级语言得到广泛应用;用半导体存储器取代了磁芯存储器,存储容量大幅度提高;普遍采用了微程序设计技术,设计了具有兼容性的体系结构;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都有很大发展,操作系统的功能有很大的提高和完善;出现了成本较低的小型计算机。
(4)第四代计算机的主要特点:用微处理器或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取代了普通集成电路;计算机的存储容量进一步扩大,开始使用光盘和激光打印机;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得到广泛使用;微型计算机诞生;数据通信、计算机网络、分布式处理有了很大的发展,互联网得到广泛应用。
3、微型计算机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微型计算机的快速发展有什么重要意义?答案: 1971年诞生的微处理器是将运算器和控制器集成在一起的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芯片,以微处理器为核心再加上存储器和接口芯片,便构成了微型计算机。
1981年IBM公司推出微型计算机IBM PC后,微型计算机得到了快速发展。
微型机的出现及快速发展,才使计算机走进了大大小小的企事业单位和千家万户,也促进了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4、简要说明第五代计算机的含义,如何评价第五代计算机的研究。
第1章概述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 D2.C3.D4.B5.A6. B7. CD8.C9.A 10. ABC11.A 12.C 13.B 14.B 15. A16.A 17.C 18.A 19. ABC 20.B21.ABCD 22.C 23. ABCDE二.简答题1.举例说明石子计数的过程早上放10头牛出去,就拿10颗小石子表示,晚上牛回来清数时,就以小石子的数量来逐个进行清点,看看是否一致。
2.简述计算机的发展阶段计算机的出现是20世纪最辉煌的成就之一,按照采用的电子器件划分,计算机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
1. 第一代计算机(1946—1957)其主要特征是逻辑器件使用了电子管,用穿孔卡片机作为数据和指令的输入设备,用磁鼓或磁带作为外存储器,使用机器语言编程。
第一台计算机需要工作在有空调的房间里,如果希望它处理什么事情,需要把线路重新连接接,把成千上万的线重新焊接。
1949年发明了可以存储程序的计算机,这些计算机使用机器语言编程,可存储信息和自动处理信息,存储和处理信息的方法开始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第一代计算机体积大、运算速度低、存储容量小、可靠性低。
几乎没有什么软件配置,主要用于科学计算。
尽管如此,第一代计算机却奠定了计算机的技术基础,如二进制、自动计算及程序设计等,对以后计算机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代表机型有:ENIAC、IBM650(小型机)、IBM709(大型机)等。
2. 第二代计算机(1958—1964)其主要特征是使用晶体管代替了电子管,内存储器采用了磁芯体,引入了变址寄存器和浮点运算部件,利用I/O处理机提高了输入输出能力。
这不仅使得计算机的体积缩小了很多,同时增加了机器的稳定性并提高了运算速度,而且计算机的功耗减小,价格降低。
在软件方面配置了子程序库和批处理管理程序,并且推出了Fortran、COBOL、ALGOL等高级程序设计语言及相应的编译程序,降低了程序设计的复杂性。
除应用于科学计算外,它还开始应用在数据处理和工业控制等方面。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二、填空题
1.1946,ENIAC
2.运算速度快,存储容量大
3.小型机,服务器
4.计算机辅助制造,CAD
5.冯·诺依曼
6.硬件系统,系统软件
7.高速缓冲
8.字长,主频
9.控制器,算术运算
10.外
11.只读,随机
12.150KB/S,48*150KB/S
13.主键盘区,编辑键区
14.Insert,backspace
15.Ctrl+空格,ctrl+shift
16.二进制
17.1111011(123=64+32+16+8+2+1=1111011)
18.位,1024
三、判断题
四、简答题
1.计算机系统包括哪些部分?
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系统包括:运算器、存储器、输入设备与输出设备;
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
2.冯.诺依曼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硬件基本结构
二进制表示信息
程序存储与控制
3.简述输入和输出设备的功能,微型计算机中常用的输入/输出设备有哪些?
输入设备:接收外界的信息,并转化成计算机能直接识别的二进制信号,如键盘、鼠标、扫描仪等。
输出设备:将计算机处理结果转化为用户或其他设备能识别的形式,如显示器、打印机、绘图仪等。
4.在计算机中为什么用二进制表示和存储数据?
符合电子设备的自身特性;
稳定,可靠性好;
运算简单,易于实现。
计算机导论第三版答案【篇一:计算机导论课后习题答案】xt>第一章一、简答题1、什么是计算机?计算机系统是一种能够按照事先存储的程序,自动、高速的对数据进行输入、处理、输出和存储的系统。
一个计算机系统包括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
把程序和数据都以二进制的形式同意存放在存储器中,由机器自动执行。
不同的程序解决不同的问题,实现了计算机通用计算的功能, 3、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特点?运算速度快`精度高计算机的字长越长,其精度越高,现在世界上最快的计算机每秒可以运算几十万次以上。
一般计算机可以有市纪委甚至几十位(二进制)有效数字,计算精度可由千分之几到百万分之几,是任何计算工具所望尘莫及的。
具有逻辑判断和记忆能力计算机有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和高超的记忆能力。
能够进行各种逻辑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自动决定下一步应该执行的指令。
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计算机采取存储程序方式工作,即把编号的程序输入计算机,机器便可依次逐条执行,这就使计算机实现了高度的自动化和灵活性。
4、计算机有哪些主要的用途?(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3) 实时控制(4)人工智能(5)计算机辅助工程和辅助教育(6)娱乐和游戏5、计算机发展中各个阶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第一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电子管作为主要元器件第二代计算机特征是采用晶体管作为主要器件第三代计算机特征是半导体中小规模集成电路第四代计算机特征是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6信息化社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7、信息化社会对计算机人才的素质和知识结构有哪些要求?在信息化社会中所需要的计算机人才是多方位的,不仅需要研究型、设计型的人才,而且需要应用型的人才;不仅需要开发型人才而且需要维护型、服务型、操作型的人才。
要求计算机人才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并对于新技术的发展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8、说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的知识体系及知识领域、知识单元和知识点的含义。
9计算机科学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哪些?计算机科学技术的研究范畴主要包括计算机理论、硬件、软件、网络及其应用等。
计算机科学导论(本)第一章习题答案1. 什么是计算机科学?计算机科学是研究计算机原理、功能、性能和实现,并解决与计算机相关的问题的学科。
2. 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史有哪些重要阶段?计算机科学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重要阶段:- 1940年代至1950年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研制了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计算机ENIAC。
- 1950年代至1960年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发明了晶体管,使得计算机更加小型化和可靠。
- 1960年代至1970年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发明了集成电路,提高了计算机的性能和可靠性。
- 1970年代至1980年代:微处理器计算机时代。
发明了微处理器,使得个人计算机普及起来。
- 1990年代至今:互联网和移动计算时代。
互联网的兴起和移动计算设备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3. 计算机科学包括哪些主要研究领域?计算机科学包括以下主要研究领域:- 算法与数据结构:研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数据的组织方式。
- 编程语言与编译技术:研究编程语言的设计和实现方法。
- 操作系统:研究管理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资源的系统。
- 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研究数据的存储、检索和管理方法。
- 人工智能与机器研究:研究使计算机具备智能的方法和算法。
- 计算机网络与通信:研究计算机之间的通信和网络技术。
- 图形与图像处理:研究图形和图像的生成、处理和分析方法。
4. 什么是编程语言?编程语言是一种用于编写计算机程序的形式语言。
它定义了程序的结构、语法和语义,用于指导计算机执行特定的操作。
5. 编程语言的分类有哪些?编程语言可以根据不同的特性进行分类,主要有以下几种分类方法:- 低级语言和高级语言:低级语言直接操作计算机硬件,高级语言更加抽象。
- 编译型语言和解释型语言:编译型语言在程序执行之前将代码转换为机器语言,解释型语言逐行解释执行。
- 过程式语言和面向对象语言:过程式语言以过程为基本单位,面向对象语言以对象为基本单位。
第一章习题一、选择题1.世界上第一台通用电子数字计算机诞生于( )。
A、1950年B、1945年C、1946年D、1948年2.与二进制数(10111.101)2等值的十进制数是( )。
A、23.625B、23.5C、39.5D、39.6253.与十进制数(101.1)10等值的二进制数是( )。
A、5.5B、110010.00011C、11000101.0011D、1100101.000110011…4.与十六进制数(1AE.5D)16等值的八进制数是( )。
A、(647.272)8B、(565.727)8C、(656.272)8 14 160 16 2 ‘D、(656.235)85.与二进制数(1111111111)2等值的十六进制数是( )。
A、FF3HB、3FFHC、210-1D、1777O6. 在PC机中,1MB准确等于( )。
A、1000×1000KBB、1024×1024KBC、1024×1024BD、1000×1000B7.已知真值X= 11101010,则其补码[X]补等于( )。
A、00010110B、01101010C、10010110D、00101108.已知机器数[X]反=11111111,则其真值X为( )。
A、00000000B、+0000000C、10000000D、-00000009.已知[X]原=10011110,则其对应的[X]补为( )。
A、01100010B、11100001C、-0011110D、1110001010.已知A =01011101,B =11101010,则A○+B为( )。
A、10110111B、01001000C、11111111D、1010001011.1MB等于( )字节?A、10KB、100KC、1024KD、10000K12.把十进制数215转换成二进制数,结果为( )。
A、10010110B、11011001C、11101001D、1101011113.ASCII是( )。
A、条形码B、二~十进制编码C、二进制码D、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14.已知3×4=10,则5×6=( )。
A、24B、26C、30D、3615.已知“B”的ASCII码值是66,则码值为1000100的字符为( )。
A、“C”B、“D”C、“E”D、“F”16.一个汉字字形采用( )点阵时,其字形码要占72B。
A、16×16B、24×24C、32×32D、48×4817.已知内存条的容量为16MB,则其对应的地址寄存器最少应有( )。
A、8位B、16位C、24位D、36位18.MIPS是表示计算机运行速度的一种单位,其含义是( )。
A、每秒一万条指令B、每秒万亿条指令C、每秒百万条指令D、每秒十万条指令19.下列字符中,ASCII码值最小的是( )。
A、aB、BC、xD、Y20.计算机能直接执行的程序是( )。
A、源程序B、高级语言程序C、机器语言程序D、汇编语言程序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1.目前使用的计算机基本上都遵循冯·诺依曼体系结构。
( )2.将十进制整数转换为R进位制整数的方法是“乘R取整”。
( )3.补码运算的结果是负数时,除符号位外将所有位求反就可以得到真值。
( )4.计算机采用二进制仅仅是为了计算简单。
( )5.将R进位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方法是将R进位制数的各位按位权展开后再相加。
( )6.八进制数中使用的最大数字不超过7。
( )7.将二进制数转换成八进制数,只能将二进制数先转换成十进制数,再将得到的十进制数再转换成八进制数。
( )8.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计算机使用的元器件依次是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大规模集成电路。
( )9.计算机中的数码在形成、存取、传送和运算中都可能发生错误,编码上增加一位奇偶效验位不仅能发现一位错,并且能发现哪一位错。
( )10.已知真值X= +1101010,则其补码[X]补等于10010110。
( )11.“存储程序”原理是图灵提出的。
( )三、填空题1.在计算机中,二进制数的四则运算都可以用( )及( )两种操作来实现。
2.在8位计算机中,一个字节由( )个二进制位组成。
3.软件分为两大类,它们是( )和( ) 。
4. 十进制数7的8421奇校验码是( ),而十进制数8的8421偶校验码是( )。
5.计算机三类系统总线指的是( )、( )和( )。
6.冯·诺依曼提出了著名的“冯·诺依曼原理”,即( )的原理,提出了计算机由五大部分组成,分别是( )、( )、( )、( )和( )。
7.计算机中的基本运算有两类,一类是( ),另一类是( )。
8.计算机处理数据时,CPU通过数据总线一次存取、加工和传送的数据称为( ),计算机部件能同时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
9.一条指令通常由( )和( )两部分组成。
10.计算机存储容量以KB为单位,1KB表示( )Byte,1MB=( ) KB。
11.一个二进制整数从右向左数第10位上的1相当于2的( )次方。
四、写出下面英文专业术语的中文解释1.MIS2. OA3. EB4. CAD5. CAM6. CAE7. CAI 8. PC五、计算题1.已知下列机器数,写出它们所对应的真值:[x 1]原=11011 [x 2]原=00000[x 3]反=11011 [x 4]反=01111[x 5]补=11011 [x 6]补=010002.实现下列机器数之间的转换:(1)已知[x]原=10110,求[x]反。
(2)已知[x]反=10110,求[x]补。
(3)已知[x]补=10110,求[x]原。
3.试将十进制数(538.97)10用BCD 码表示。
4.试用补码加法完成下列真值(x+y)的运算:(1)x=+001011 y=+100111(2)x=+101100 y=-110010(3)x=-011011 y=-1001005.已知A=101101,B=110100,试完成A ∨B ,A ∧B ,A ○+B 等逻辑运算。
6.化简下列逻辑函数: (1)F1= A (A +B)(A+C)(2)F2=A C C B B A ++(3) F=F )E (CD B A B A ++六、简答题1.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并简述每个阶段计算机的特征。
2.简述计算机的特点。
3.简述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4.试述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5.试述计算机的基本组成及各组成部分的功能。
6.简述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第1章参考答案一、选择题二、判断题1.√2.×3.×4.×5.√6.√7.×8.√9.× 10.× 11.×三、填空题1.加法、移位2. 83.系统软件、应用软件4.01110、100015.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6. 存储程序和程序控制、运算器、控制器、存储器、输入、输出设备7.算术运算、逻辑运算8.字、字长9.操作码、地址码 10.1024、1024 11.9四、写出下面英文专业术语的中文解释1.管理信息系统2.办公自动化3.电子商务4. 计算机辅助设计5. 计算机辅助制造6. 计算机辅助工程7. 计算机辅助教学8.个人计算机五、计算题1. X 1=-1011, X 2=+0000, X 3=-0100 , X 4=+1111, X 5=-0101, X 6=+10002.(1) [x]反=11001 (2) [x]补=10111 (3) [x]原=110103. (538.97)10=(010*********.10010111)BCD4. (1) x补=0001011 y补=0100111(x+y)补=0110010 x+y=+110010(2) x补=0101100 y补=1001110(x+y)补=1111010 x+y= -000110(3) x补=1100101 y补=1011100(x+y)补=1000001 x+y= -1111115. A∨B=111101,A∧B=100100,A○+B=0110016.(1)F1= A(A+B)(A+C)=AB(A+C)=AB+ABC=AB(1+C)=AB(2)F2=AA++BBCC=A•A•BCBC=)AA(+B++C)(CB)(=)AA(+++BC)(CBCA=ABCBA+C(3)F3=F)A++BBE(CDA=)F)+1(BA+E(CD=BA六、简答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