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2014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试题和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230.50 KB
- 文档页数:6
【特别说明:所有正确答案请认准“参考答案”四个字!】 (其余的答案均为学生作答,不用看!!!)2014年秋季中国法律思想史第一次形成性考核1第一大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2分,共10题,共20分。
1.商朝的刑法总称是( )。
A. 吕刑B. 禹刑C. 汤刑D. 五刑参考答案:C2.西周初年,与宗法制紧密结合的是( )。
A. 侯国制B. 郡县制C. 中央集权制D. 分封制参考答案:D3.荀子“隆礼重法”思想的人性论根据是( )。
A. 性恶论B. 双性论C. 性善论D. 无性论参考答案:A4.以德配天"说是( )提出的思想。
A. 周公B. 孔子C. 孟子D. 商鞅参考答案:A5."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是( )的观点。
A. 管仲B. 韩非C. 孔子D. 子产参考答案:A6.子产铸刑书的重大意义在于()。
A. 贵贱不愆B. 改革土地制度C. 公布成文法D. 规范礼治参考答案:C7.孔子所说的“为政在人”,强调的是( )。
A. 专家治国B. 法律治国C. 贤人治国D. 民人治国参考答案:C8.在商朝的宗教迷信中,主宰一切的至上神是()。
A. 玄鸟B. 黄帝C. 祖先D. 上帝参考答案:D9.先秦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
A. 周公B. 董仲舒C. 孟子D. 孔子参考答案:D10.墨家"天志"法律观的核心是()。
A. 非攻B. 兼爱C. 尚同D. 尚贤参考答案:B第二大题!每题有两个以上选项是正确的。
每题3分,共10题,共30分。
1.子产提出的"国之大节"是指( )。
A. 听其政B. 畏君之威C. 养其亲D. 事其长E. 尊其贵参考答案:A B C D E2.周公"慎罚"说的主要内容有( )。
A. 反对乱罚无罪,杀无辜B. 对罪犯进行具体分析,区别对待C. 刑罚适中D. 反对族株连坐,主张罪止一身参考答案:A B C D3.管仲所讲的"国之四维"包括( )。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刑法学试题和答案2014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刑法学试题和答案课程代码:【该纯文字文档答案附带评分标准】本试卷共4页,满分l00分。
考试时间l50分钟。
考生答题注意事项:1.本卷所有试题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
答在试卷上无效。
试卷空白处和背面均可作草稿纸2.第一部分为选择题。
必须对应试卷上的题号使用28铅笔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3.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
必须注明大、小题号,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4.合理安排答题空间。
超出答题区域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l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未涂、错涂或多涂均无分。
1.根据刑法第267条第2款的规定,对于携带凶器抢夺的行为【】A.应以抢劫罪定罪处罚B.应以抢夺罪从重处罚C.应以抢劫罪从重处罚D.应以抢夺罪加重处罚正确谜底:A(1分)2.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徇情枉法不移交刑事案件罪的主体是【】A.司法工作人员B.行政执法人员C.公安机关的工作人员D.执法人员正确答案:B(1分)3.行贿罪在主观上的法律特征是【】A.故意犯罪B.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不正当利益的目的C.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非法利益的目的D.故意犯罪,且具有谋取物质利益的目的正确答案:B(1分)4.背叛国家罪的犯罪主体是【】A.中国公民B.一般主体C.国家工作人员D.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正确答案:A(1分)5.依照法律规定,单位主管人员指使、强令他人在公共交通管理范围内违章驾驶机动车辆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A.应以滥用职权罪定罪处罚B.应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C.应以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定罪处罚D.应以重大责任事故罪定罪处罚正确谜底:B(1分)6.我国刑法规定的伪造货币罪中的货币不能是【】A.古代钱币B.港币C.台币D.外国货币正确答案:A(1分)7.我国刑法规定的拐卖妇女、儿童罪的主观方面只能是【】A.有意犯罪,并且具有谋利的目的B.有意犯罪,并且具有出售的目的- 1 -8.刑法第263条规定的“在公共交通工具上抢劫”中的“公共交通工具”不包括【】A.飞机B.小型出租车C.火车D.船只正确谜底:B(1分)9.包庇、纵容黑社会性质组织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机关工作人员C.司法工作人员D.具有一定地位的国家工作人员正确谜底:B(1分)10.构造卖淫罪犯罪对象的“他人”【】A.只限于女B.包括女性和男性C.只限于有过卖淫行为的女性D.只限于有过卖淫行为的女性和男性正确答案:B(1分)11.设想竞合犯属于【】A.处断的一罪B.法定的一罪C.实质的一罪D.实质的数罪正确答案:C(1分)12.刑法分则中规定的“情节严重”属于【】A.犯罪主观要件B.犯罪客观要件C.犯罪客体要件D.综合性要件正确答案:D(1分)13.下列不属于结果加重犯特征的是【】A.基本犯罪与加重结果之间有因果关系B.刑法针对加重结果加重了法定刑C.行为人对加重结果最少有差错D.行为人对基本犯罪只能是有意正确答案:D(1分)14.下列不属于间接正犯的是【】A.利用缺乏故意的行为B.利用有故意的工具C.利用他人的正当行为D.利用共犯的行为正确答案:D(1分)15.我国刑法规定的从轻处罚是指【】A.适用最轻的刑种处罚B.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最轻的科罚C.在法定刑的限度内判处较轻的科罚D.在法定刑的“中间线”以下判处科罚正确谜底:C(1分)1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刑法规定的非刑罚处理方法的是【】A.训诫B.责令具结悔过C.赔礼致歉D.拘役正确谜底:D(1分)17.在我国,有权对犯罪者适用刑罚的是【】A.公安机关B.群众检察院C.人民法院D.法院合议庭正确答案:C(1分)18.我国刑法对在国外实施侵犯我国利益的犯罪的外国人进行管辖的原则是【】A.普遍管辖原则B.保护管辖原则- 2 -正确答案:C(1分)19.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A.从旧原则B.从轻原则C.从新原则D.从旧兼从轻原则正确答案:D(1分)20.下列各种刑法解释中正式的刑法解释是【】A.文理解释B.司法解释C.比较解释D.补正解释正确答案:B(1分)2、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卡”的相应代码涂黑。
法学:中国法律思想史测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道家的第一人是( )?A 、老子 B 、庄子 C 、杨朱 D 、荀子 本题答案: 2、名词解释 黄老学派 本题答案: 3、填空题 关于何谓“黄老”,王充说:“黄者,黄帝也,老者,( )也”。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武德律》所体现的立法原则是( )A .齐之以法,示之以礼 B .大明法度,众建贤才 C .无为而治 D .务在宽简,取便于时 本题答案: 5、问答题 试述管仲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
本题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6、名词解释《竹刑》本题答案:7、名词解释“因势变法”本题答案:8、问答题儒家学派是怎么回事?本题答案:9、单项选择题在梁启超的观点中,君主立宪与君主专制的“体()A.完全不同B.完全相同C.部分不同D.部分相同本题答案:10、多项选择题理学对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影响体现在()。
A.真正使儒家思想获得了独尊地位B.使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具有欺骗性C.弥补了封建正统法律思想在理论形式上的缺欠D.增加了刑罚的威慑力,不再受德主刑辅的束缚本题答案:11、单项选择题西汉初期治国的主导思想是()A.儒家学说B.黄老学说C.墨家学说D.法家学说本题答案:12、单项选择题张之洞“采西法以补中法之不足”的前提是()A.西体中用B.不违反纲常名教C.全盘西化D.冲决一切封建网罗本题答案:13、单项选择题引发清末“礼法之争”的是1907年交由各省签注意见的()A.《钦定宪法大纲》B.《大清民律草案》C.《大清新刑律草案》D.《十九信条》本题答案:14、问答题简述黄宗羲“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思想。
学历类《自考》自考专业(法律)《中国法律思想史》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1、章太炎设计的“中华民国”是一种( )A 、代议制民主共和国B 、总统制民主共和国C 、责任内阁制民主共和国D 、三权分立制民主共和国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清末法律改革时期, 为了贯彻“罪刑法定” 原则, 沈家本提出必须废除( )A 、秋审制度B 、援引比附C 、家族主义D 、国家主义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3、清末主张变法, 提出“一切要其大成, 在变官制” 的思想家是 ( )A 、谭嗣同B 、沈家本C 、张之洞D 、梁启超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4、在戊戌变法前夕, 康有为对三权分立问题的探讨主要集中在 ( )A 、司法机构B 、行政机构C 、立法机构D 、监察机构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5、主张“以礼自治,以礼治人”的思想家是( )A 、曾国藩B、张之洞C、谭嗣同D、洪仁玕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6、太平天国最主要的立法是( )A、《十款天条》B、《太平刑律》C、《天朝田亩制度》D、《太平救世歌》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7、魏源介绍和研究“夷情”的主要著作是( )A、《元史新编》B、《圣武记》C、《海国图志》D、《夷氛纪闻》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8、近代思想家龚自珍认为国家、刑法、礼乐起源于( )A、工B、商C、兵D、农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9、主张立法“惟其时之所宜与民之所安”的明代思想家是( )A、海瑞B、张居正C、顾炎武D、黄宗羲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0、北宋中期,提出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的思想家是( )A、范仲淹B、朱熹C、王安石D、魏l B、白居易C、柳宗元D、王安石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4、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家是( )A、孔子B、孟子C、荀子D、董仲舒正确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5、儒家所鼓吹的“三纲”学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是 ( )A、君为臣纲B、父为子纲C、夫为妻纲D、兄为弟纲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6、秦汉之际,倡议“黥劓之罪不上大夫”的思想家是( )A、陆贾B、贾谊C、董仲舒D、李斯正确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7、汉代贾谊的作品是( )A、《新书》B、《白虎通义》C、《春秋繁露》D、《西语》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8、废除秦朝“诽谤妖言法”的皇帝是( )A、汉文帝B、汉武帝C、秦始皇D、汉景帝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解析19、秦王朝“以法为教”的文化专制思想,直接导致了( )A、实行郡县制B、陈胜、吴广起义C、焚书坑儒D、统一中国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0、先秦时期,主张“事断于法”的思想家是( )A、周公B、墨子C、慎到D、老子正确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1、继孔子之后,下列属于先秦儒家流派的人物有( )A、子张B、子思C、孟子D、荀子E、漆雕氏正确答案:ABCE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2、东汉时期,反对神学的法律思想家有( )A、王充B、刘秀C、刘预D、仲长统E、刘颂正确答案:AD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3、宋明时期,主张将法律教育与官吏选拔结合在一起的改革家有( )A、王安石B、范仲淹C、张居正D、丘濬E、朱熹正确答案:ABC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4、下列属于洋务派的法律思想有( )A、“严刑以致又安”B、“中学为体,西学为用”C、“法律本原实与经术相表里”D、“一秉于礼”E、“整顿中法,采用西法”正确答案:ABCDE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5、清末“礼法之争”中,劳乃宣对《大清新刑律草案》极力攻击的两点是( )A、故杀子孙B、妻殴夫C、存留养亲D、无夫奸E、子孙违犯教令正确答案:DE答案解析:暂无解析26、名词解释:“有治人,无治法”正确答案:“有治人,无治法” :荀子的主张观点,他认为法对于治理国家虽然重要,但法毕竟是制定的,并靠人去掌握和执行,即仍然取决于“人”。
2014年10月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真题及答案课程代码00264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西周立法的指导原则是( )A.令顺民心B.天命天罚C.因时制宜D.亲亲尊尊正确答案:D2、西周时期的偶犯当时被称为( )A.非眚B.眚C.非终D.惟终正确答案:C3、管仲治国的总方针是( )A.令顺民心B.与民分货C.修旧法D.作内政而寄军令正确答案:D4、春秋末年,公开反对铸刑鼎的思想家是( )A.叔向C.管仲D.荀子正确答案:A5、根据《韩非子》记载,子产在审理案件时常用的方法是( )A.倒言反事B.春秋决狱C.刑讯逼供D.片言折狱正确答案:A6、春秋时期“不受君命而私造刑法”的是( )A.管仲B.邓析C.韩非D.贾谊正确答案:B7、孔子政治法律思想的核心和出发点是( )A.仁B.礼C.义D.利正确答案:A8、战国中期,提出“暴君放伐”法律主张的思想家是( )A.韩非B.孔子D.孟子正确答案:D9、先秦思想家中,主张“凡费财劳力,不加利者不为”的是( )A.儒家B.阴阳家C.法家D.墨家正确答案:D10、在墨家看来,“尚贤”应该遵循的原则是( )A.忠孝B.仁义C.不党父兄,不偏富贵D.勤于耕战正确答案:C11、“窃钩者诛,窃国者为诸侯”的说法出自( )A.《道德经》B.《老子》C.《庄子》D.《韩非子》正确答案:C12、最早主张“燔《诗》《书》,明法令”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 )A.商鞅B.韩非C.荀子正确答案:A13、“立天子以为天下”的主张出自( )A.慎到B.韩非C.孔子D.孟子正确答案:A14、将道家无为思想化为积极进取的“君人南面之术”的先秦法家代表人物是( )A.韩非B.荀子C.孔子D.慎到正确答案:A15、依照贾谊“黥劓之罪不上大夫”的说法,大臣犯有大罪,应该( )A.闻命而自弛B.造请室而请罪C.负荆请罪D.闻命则北面再拜,跪而自裁正确答案:D16、晋代提出“无君论”的著名思想家( )A.嵇康B.仲长统C.鲍敬言正确答案:C17、下列思想家中,曾经明确提出慎刑、恤刑法律主张的是( )A.刘颂B.魏孝文帝C.张斐D.杜预正确答案:B18、隋唐时期建立京城死刑“五复奏”审批制度的皇帝是( )A.隋文帝B.唐高祖C.唐太宗D.唐高宗正确答案:C19、认为礼与刑“其本则合,其用则异”的唐代思想家是( )A.陈子昂B.章太炎C.柳宗元D.白居易正确答案:C20、白居易认为要人民有悦服之心,司法中必须贯彻的原则是( )A.理大罪,赦小过B.原情定罪C.审刑名D.平恕A21、宋明时期,认为“国家之大务莫大于恤民”的思想家是( )A.丘濬B.朱熹C.张居正D.王安石正确答案:B22、明代反对“与民争利”,主张废除“榷盐”制度的思想家是( )A.朱熹B.张居正C.丘濬D.王安石正确答案:C23、下列不属于宋代“明法科”考试内容的是( )A.律令B.诗赋C.刑统大义D.断案正确答案:B24、提出“有定理而无定法”法律主张的思想家是( )A.韩非子B.孟子C.黄宗羲D.王夫之正确答案:D25、近代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主张的思想家是( )A.龚自珍B.魏源C.洪仁矸D.康有为正确答案:B26、下列属于张之洞法律观点的是( )A.赞同律师制B.主张司法独立C.赞同罪刑法定D.反对陪审制正确答案:D27、从康有为的“公羊三世说”来看,他追求的终极目标是( )A.君主专制B.立宪C.开明君主D.民主正确答案:D28、被杨鸿烈誉为“媒介东西方几大法系成为眷属的一个冰人”是( )A.梁启超B.康有为C.沈家本D.伍廷芳正确答案:C29、孙中山“五权宪法”思想的理论基础是( )A.民族主义B.民权主义C.民生主义D.民主主义正确答案:B30、资产阶级革命派中,提出“抑强辅微”主张的是( )A.孙中山B.章太炎C.宋教仁D.黄兴正确答案:B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管仲认为“国之四维”是( )A.仁B.礼C.廉D.义E.耻正确答案:BCDE2、孟子认为人与生俱来的“善心”包括( )A.算计之心B.是非之心C.恻隐之心D.羞恶之心E.恭敬之心正确答案:BCDE3、下列曾给晋朝《泰始律》作注的律学家有( )A.张斐B.杜周C.杜预D.鲍敬言E.嵇康正确答案:AC4、重视司法官员素质,主张通过考试选拔合格司法人才的宋代思想家有( )A.范仲淹B.柳宗元C.王安石D.司马光E.张居正正确答案:AC5、王夫之法律思想的主要内容有( )A.法律应该“趋时更新”B.天下有定理而无定法C.立法“必循天下之公”D.立法应遵循尊君卑臣的原则E.立法应该坚持君臣平等正确答案:ABCD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兼相爱,交相利”答案解析:“兼相爱”与“交相利”思想是墨家法律观的核心,墨家以“兼爱”和“交利”为标准衡量各国的法律制度,评价各家的思想学说,特别要将其贯彻到立法司法之中。
全国自考(中国法律思想史)模拟试卷1(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名词解释题 4. 简答题 5. 论述题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我国神权法的极盛时期是在A.夏朝B.殷商C.西周D.春秋正确答案:B2.春秋时期创立“三国五鄙”制度的人是A.子产B.孔子C.管仲D.邓析正确答案:C3.提出“为国以礼”、“为政以德”的治国主张的思想家是A.孔子B.孟子C.子思D.子产正确答案:A4.“人性本善”的最主要因素是A.义B.礼C.仁D.智正确答案:C5.下列关于韩非子的思想的说法错误的是A.“禁奸止过,莫若重刑”B.认为“法治”优于“礼治”C.认为法能“禁奸”、“强国”D.认为“法治”胜于“任贤任智”正确答案:A6.为汉朝统治者提出了系统的“无为而治”、与民休息的治国理论的著作是A.《新书》B.《新语》C.《春秋繁露》D.《淮南子》正确答案:B7.董仲舒创立了“性三品”说,他认为可以名性的是A.圣人之性B.斗筲之性C.中民之性D.为恶之性正确答案:C8.张斐提出的“以例求其名”指A.以判例定罪B.实行类推定罪C.实行罪刑法定D.实行罪刑相适应正确答案:A9.“九卿议刑”制度创立于A.汉B.晋C.隋D.唐正确答案:D10.下列变法理论由王安石提出的是A.改革官制,“革故鼎新”B.限制君权,“君臣共理天下”C.“三不足”的变法理论D.高度集权,以法律政令规范天下正确答案:C11.明末清初提出“学校议政”的思想家是A.黄宗羲B.王夫之C.唐甄D.顾炎武正确答案:A12.中国近代最先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人是A.龚自珍B.林则徐C.魏源D.孙中山正确答案:C1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A.地主阶级改革派的思想B.洋务派的思想C.洪仁矸的思想D.资产阶级改良派的思想正确答案:B14.“戊戌变法”运动的主要目的是A.师夷长技以制夷B.救亡图存C.争取民权D.因势变法正确答案:B15.孙中山“三民主义”的核心问题是A.政权问题B.民族主义C.民生主义D.民权主义正确答案:D16.西周的宗法制的中心是A.皇权B.母权C.父权D.神权正确答案:C17.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性善”说的是A.孟子B.荀子C.子产D.曾子正确答案:A18.孟子认为人生来便具有善的本性,即所谓“四心”,下列不属于“四心”的是A.侧隐之心B.羞恶之心C.辞让之心D.恭敬之心正确答案:C19.孔子《论语》中的“为政”的涵义是A.政治B.行政C.正直D.执政正确答案:D20.被庄子视为社会混乱的根源的是A.儒家主张的“礼”B.战争C.圣智D.欲望正确答案:C21.下面不属于韩非的主张的是A.以法为本B.信赏必罚C.重刑少赏D.厚赏重罚正确答案:C22.《论衡》一书的作者是A.贾谊B.董仲舒C.王充D.仲长统正确答案:C23.杜预认为,立法的一条最根本的原则是A.格之以名分B.简直C.穷理尽性D.变礼正确答案:B24.鲍敬言认为君权、法制产生于A.人民共同选举、制定B.原始部落贵族间的协议C.君主的暴力与征服D.人们与君主签订的契约正确答案:C25.宋代理学法律思想的代表人物是A.陆九渊B.朱熹C.王阳明D.丘溶正确答案:B26.理学是宋代形成并在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占统治地位的一种学术思想,它的主流是A.陈亮功利主义思想B.程朱理学C.王安石“新学”D.黄宗羲“托古改制”说正确答案:B27.范仲淹借用()中的辩证思想,阐述变法图强的理论。
全国2014年10月自考试题中国法制史课程代码:00223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中国古代“刑起于兵”,“内行刀锯,外用甲兵”之语出自( A )1-10A.《商君书·画策》B.《周礼·秋官》C.《尚书·吕刑》D.《左传·昭公六年》2.商朝为加强对各级官吏的管理,制定了行政法律规范,称为( C )1-17A.《国宪》B.《九章》C.《官刑》D.《法经》3.以下各选项中,属于商、周法律形式的是( C )2-26A.律B.格C.诰D.科4.西周时期的刑书,称为( C )2-25A.《禹刑》B.《汤刑》C.《九刑》D.《吕刑》5.西周的五刑制度中,“死刑”称之为( B )2-28A.具五刑B.大辟C.弃市D.孥戮6.中国古代法律由秘密状态变为向民众公开,这一转折发生于( C )3-47A.商代B.西周C.春秋战国D.秦代7.公元前513年,晋国主持“铸刑鼎”的大臣是( C )3-45A.范武子B.赵盾C.赵鞅D.邓析8.在中国古代法律中,“贼罪”是指( A )3-51A.“害良”B.“窃货”C.强奸D.“诈伪”9.在秦代,知情人必须告发、官府必须受理的案件,称为( A )4-72A.公室告B.非公室告C.州告D.诣阙告诉10.汉刑制改革的具体原因,源于(B. )5-86A.淳于公上书B.缇萦上书C.萧何上书D.张汤上书11.汉初受命制定《九章律》的是( A ) 5-78A.萧何B.赵禹C.张汤D.叔孙通12.解释唐律律文的“疏”始作于( B )7-137A.唐太宗时B.唐高宗时C.唐玄宗时D.唐敬宗时13.唐太宗时期制定的“律”,称为( D ) 7-136A.《武德律》B.《开皇律》C.《开元律》D.《贞观律》14.在中国古代法律中,夫妻双亡后由近亲属指定的养子,称为(A )8-175A.命继子B.立继子C.嫡子D.庶子15.中国古代地方享有司法审判权的是( A )导论-5A.地方行政长官B.专职法官C.军事长官D.监察官16.唐律中相当于现代刑法典总则的是( A. )7-143A.名例律B.卫禁律C.户婚律D.断狱律17.国家规章制度的汇编,在唐代称为( B )7-134A.律B.令C.格D.式18.入赘婚盛行于( C )9-197A.唐代B.宋代C.元代D.明代19.《大清律例》规定“以价易出,约限回赎”者,称为( B )11-239A.卖B.典C.买D.赎20.清末“礼法之争”中“法理派”代表人物是( A )13-279A.沈家本B.张之洞C.劳乃宣D.梁启超21.清末预备立宪始于( C )13-267A.修订法律B.设立议院C.召开国会 CD.官制改革22.《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颁布于( C )13-270A.1902年B.1906年C.1911年D.1912年23.清末《大清商律草案》体例上共分为( D )13-278A.二编B.三编C.四编D.五编24.“罪刑法定”原则在中国最早出现于( B )13-277A.《唐律疏议》B.《大清新刑律》C.《大清现行刑律》D.《中华民国刑法》25.《大清民律草案》的起草完成于( B )13-277A.1908年B.1911年C.1912年D.1919年26.“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的修律原则,产生于(B )13-274A.唐代B.清末C.北洋政府D.南京国民政府27.《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A )14-294A.责任内阁制B.中央集权制C.君主立宪制D.总统制28.孙中山“五权宪法”学说肯定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 D )16-327A.立法制度B.司法制度C.行政制度D.监察制度29.《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规定的原则中,提出实现劳动群众自己的政权机构为( D )17-351A.人民代表会议B.资政院C.参议会D.工农兵会议(苏维埃)30.《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法》公布于( D )17-361A.1931年B.1932年C.1933年D.1934年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中国法制史是研究中国古代法律制度演变和发展的学科,包括了从古代到现代的法律体系、法律文化、法律思想等方面的内容。
作为一门重要的历史学科,中国法制史在自考中也是一个热门考点。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中国法制史自考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古代中国的第一部法典是()。
A. 周礼B. 儒家经典C. 法家经典D. 秦律答案:D2. 我国古代法律发展的主要特点是()。
A. 法律确权B. 法律保护C. 法律专制D. 法律灵活答案:C3. 唐代中国的法治思想主要体现在()。
A. 家族法B. 法律权威C. 君主专制D. 德治思想答案:D4. 以下不属于清代法律体制改革的是()。
A. 商法的制定B. 实行县级考试C. 启用西方法律术语D. 废止兵籍制度答案:D5. 辛亥革命后,中国决定采用的法律体系是()。
A. 民法典B. 英法混合法C. 英美法D. 德法答案:B二、简答题1. 请简述周礼对古代中国法制史的影响。
答案:周礼是中国古代法制史上的一部重要著作,对后世的法制发展起到了积极的影响。
周礼为古代中国的官制、土地制度、仪礼制度等提供了详细的规定,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本法律制度。
它将政府组织形式规范化,制定了官员的任免、考核制度;规定了土地的使用与分配方式;规定了人民之间的礼节规范等。
周礼的实施不仅规范了古代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也为后来法制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2. 请简述宋代法律制度的特点。
答案:宋代是中国法制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其法律制度的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宋代加强了对下层法官和地方官员的监督和约束,推行了审官法,从制度上保障了司法的公正性。
其次,宋代开始建立起以官办法院为主体的审判机构,这在中国古代司法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
此外,宋代还普及了刑讯逼供的禁止,并提倡以证据定案的原则,保护了公民的人身权益。
总的来说,宋代的法律制度在古代中国法治进程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论述题请从以下两个方面论述中国法制史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