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
- 格式:doc
- 大小:225.00 KB
- 文档页数:6
盛世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适用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用八课时,每周两课时,课外一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单元,主要讲述隋唐时期的历史。
时间从581年到907年,主要介绍了唐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内容。
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进入蓬勃发展的隆盛时代,这一时期,国家统一、政治开明、科学技术和文化教育高度发展,造就了开拓进取、兼容并包的恢弘风貌。
这一时期的历史可以用四个字概括“繁荣”、“开放”。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开放、中外交流的顶峰时期,开启了历史的新阶段。
隋唐上承分裂割据的魏晋南北朝,这一时期所制定的一系列制度为后世的宋元明清所承袭;这一时期中国的社会发展位居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本单元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总领全册内容。
本单元围绕繁荣与开放两大主题展开,包括五个专题:专题一开明的政治;专题二繁荣的经济;专题三友好的民族关系;专题四开放的外交;专题五辉煌的科技文化。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大运河、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民族关系及对外往来、隋唐时期的科技文化等。
学习难点是隋唐盛世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外交频繁的原因等等。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隋唐建立、大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科举制等基本史实。
(2)了解掌握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史实。
(3)了解唐朝开放与交流、与周边国家交往的史实。
(4)了解隋唐时期辉煌的科技文化成就。
过程与方法:(1)分析隋唐盛世产生的原因,并逐步认识其本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2)引导学生对人物进行简单评价,培养学生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引导学生总结唐朝与各民族的关系、比较鉴真和玄奘异同,培养学生的比较概括能力。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学习评价
年 ,
年 七年级 级
主题单元名
称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单元评价方案的思维导图 评价指标:详见评僧里规表
评给方法:竟赛、互评、师评
1)掌握重点、理解隋唐在中国和世畀的星如
向
评价指标:
3》诜浜隋唐繁盛的原瓯对今天发展的启迪
D 会用多种方式搜集网貉贺料
为能使用多媒体展示所搜资料 能建交自己学习资料档案袋
11在小组内服从安排、粗极承担学可任劳 评俯方法:小组交流整理、课堂屣示、师生评价
2)能列举出隋唐在政治' 经济' 民族关系一淄外关系的袤现 评价方法:课堂屣示'生评、师评
评价方法:组长评价、成员互评、教师评册
2)热烈讨论、祖极尊泰成果
\ 3》思考全面、善于接堂建立优势互理
“资料的搜集与整理”评价量规表
作者姓名
学科 历史。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隋唐政权的建立与发展;2、了解隋唐政治、经济发展的特点,能简要分析大运河开通的意义以及“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3、了解科举制的创立与完善过程,初步分析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作用;4、了解唐朝的民族关系及对外友好交流,理解和睦的民族关系、积极的对外交流是唐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5、了解辉煌的隋唐文化的重要体现,懂得这既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也明白与当时的社会繁荣密不可分。
过程与方法:1、通过思考和概括开元时期农业和手工业的成就,培养自己综合归纳问题的能力;2、对唐太宗、武则天等历史人物进行简单评价,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3、在合作交流中探究隋唐社会为何“繁荣”、如何“开放”,以及繁荣与开放的关系,培养综合分析、探究历史问题的能力。
引导学生探究:赵州桥设计的巧妙之处?出示诗句“水从碧玉环中过,人在苍龙背上行”“百尺高虹横水面,一弯新月出云霄”。
引导学生体会:赵州桥是一座高度的科学性和完美的艺术性相结合的精品。
2.唐都长安和大明宫含元殿——千里望长安万国拜含元多媒体投影:唐都长安城平面图以及大明宫含元殿复原图提出问题:唐朝长安城建筑布局如何?学生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拨评价活动二:雕版印刷术的发明1、(出示图片)2.比较雕版印刷术与人工手抄——雕版印刷减负增效,传播文化3、引导学生联系印刷术的发展:北宋毕升活字印刷术、近代欧洲人发明了机器印刷、现代的电脑排版等。
让学生感触到近现代中国的与世界的落伍和差距,让学生意识到振兴中国的责任。
活动三:抢答环节隋唐之际,我国科学技术成就有哪些世界第一?活动四:光耀千古的诗坛1、诗海泛舟:经典作品欣赏,感悟唐诗文化的丰富灿烂;2.知文论世:三位诗人诗作风格与他们所处时代背景及经历的联系。
3、图表归纳:从归纳特点到探究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使学生循序渐进,由浅入深,从了解到理解,从理解到感悟。
初中历史《盛世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单元教学设计以及思维导图盛世隋唐---繁荣与开放的社会适⽤年级七年级所需时间课内共⽤⼋课时,每周两课时,课外⼀课时主题单元学习概述繁荣与开放的社会是七年级历史下册第⼀单元,主要讲述隋唐时期的历史。
时间从581年到907年,主要介绍了唐朝的政治、经济、⽂化、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等内容。
隋唐时期是古代中国进⼊蓬勃发展的隆盛时代,这⼀时期,国家统⼀、政治开明、科学技术和⽂化教育⾼度发展,造就了开拓进取、兼容并包的恢弘风貌。
这⼀时期的历史可以⽤四个字概括“繁荣”、“开放”。
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对外开放、中外交流的顶峰时期,开启了历史的新阶段。
隋唐上承分裂割据的魏晋南北朝,这⼀时期所制定的⼀系列制度为后世的宋元明清所承袭;这⼀时期中国的社会发展位居世界前列,对周边国家和地区产⽣了深远的影响,所以本单元具有提纲挈领的作⽤,总领全册内容。
本单元围绕繁荣与开放两⼤主题展开,包括五个专题:专题⼀开明的政治;专题⼆繁荣的经济;专题三友好的民族关系;专题四开放的外交;专题五辉煌的科技⽂化。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是⼤运河、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科举制、民族关系及对外往来、隋唐时期的科技⽂化等。
学习难点是隋唐盛世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创⽴与完善、唐朝开明的民族政策、唐朝外交频繁的原因等等。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隋唐建⽴、⼤运河的开凿、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科举制等基本史实。
(2)了解掌握唐朝与少数民族的友好交往史实。
(3)了解唐朝开放与交流、与周边国家交往的史实。
(4)了解隋唐时期辉煌的科技⽂化成就。
过程与⽅法:(1)分析隋唐盛世产⽣的原因,并逐步认识其本质,培养学⽣综合分析历史问题和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
(2)引导学⽣对⼈物进⾏简单评价,培养学⽣正确评价历史⼈物的能⼒。
课题:繁荣与开放的时代【中考考点】1、知道隋朝的统一,了解科举取士制度的创建和大运河的开通;知道隋朝灭亡的原因。
2、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知道唐玄宗和“开元盛世”,初步认识唐朝兴盛的原因。
3、以文成公主入藏、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等史实为例,说明唐代民族和睦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发展。
4、通过经济繁荣、开放的社会风气和唐诗的盛行,了解盛唐的社会气象。
5、知道“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转衰;知道流唐朝灭亡后五代十国的局面。
【复习重点】1、加强对基础知识的记忆、理解及课本重要图片的认识。
2、注重贞观之治与开元盛世的比较,唐太宗、唐玄宗的统治与当今重视民生问题、官员选拔问题的联系。
3、以隋唐的民族交往、对外关系方面的史实,说明民族团结、对外开放的进步性。
【复习过程】一、温故知新图片展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朝代更迭、时代特征,引入本节复习内容,明确本节课的中考考点。
隋唐是一个繁荣、开放的社会,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特别是唐代,更是我国封建社会史上大放异彩的一个时代,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
这时期之所以成为鼎盛,有许多成功的经验值得我们今天学习和借鉴。
二、用年代尺梳理隋唐历史大事(一)隋朝兴亡1、隋朝的建立者、建立时间、统一时间和意义。
完善年代尺来思考隋朝与秦朝的相似处?(《全能提分》23页)2、哪些王朝结束分裂实现统一?(秦朝、西晋、隋朝、元朝)3、识图形式复习“隋朝大运河”的概况、影响。
4、材料题形式复习“科举制的创立”的情况和作用,填表格形式拓展科举制度的演进过程。
5、归纳隋朝巩固统一的措施、成效?灭亡的原因、时间、从隋朝获得认识?(二)唐朝兴亡1、唐朝的建立者、时间、都城,有作为的皇帝有哪些?以及统治的治世局面。
2、安史之乱的背景、概况、影响;3、结合史实分析唐朝灭亡的原因以及唐朝灭亡后的格局。
(三)盛唐气象1、材料题和连线题形式复习盛唐气象政治方面的表现。
2、展示实物图片,归纳盛唐气象经济方面的表现。
繁荣与开放的隋唐社会适用年初中一年级级所需时共7课时,课内6课时,课外1课时。
间主题单元学习概述(说明:简述主题单元在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单元的组成情况,单元的学习重点和难点、解释专题的划分和专题之间的关系,单元的主要学习方式和预期的学习成果,字数300-500。
) 在中国历史上,隋唐时期是中古时期,从时间上看,它承前而启后,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
当然这一时期又是中国政治、经济文化最为繁盛的时期之一。
隋朝的建立结束了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它创建的科举制度逐渐成为后世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
唐初统治者改良政治,发展生产,形成了“贞观之治”的局面,到开元年间出现盛世局面,全面的繁荣与开放铸就了盛唐开拓进取、兼容并蓄的时代风貌,对中国乃至世界产生深远影响。
本单元分为三个专题,分别是专题一:繁盛一时的隋朝;专题二:唐朝的治世局面;专题三:唐朝多民族的交往与活跃的外交。
本单元的学习重点了解并掌握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表现;单元的学习难点是分析“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出现的原因,会正确评价历史人物。
本单元学习方式主要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为主,辅助于辩论会等,并加强与社会现实问题的联系。
预期的学习成果主要包括落实本主题单元的基础知识,整体把握隋唐历程,体会古代帝王治理国家的现实意义,注意在学习过程中搜集的资料、辩论稿等形成文本积累资料。
主题单元规划思维导图主题单元学习目标(说明:依据新课程标准要求描述学生在本主题单元学习中所要达到的主要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的主要内容。
(2)分析科举制度的创立与完善、唐朝的民族关系及对外交流。
(3)感悟辉煌的隋唐文化,培养学生论从史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1)设计表格,列出秦始皇、汉武帝与唐太宗的历史功过。
(2)通过问题探究法、分析讨论法让学生在合作交流中了解隋唐为何繁荣为何开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隋唐盛世的繁荣,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