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1
- 格式:doc
- 大小:254.50 KB
- 文档页数:11
第十三章 气体动理论本章从理想气体的微观组成出发,假以统计性假设,推出理想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公式,揭示了压强和温度的本质;提出了理想气体内能的概念,介绍了理想气体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原理;阐述了理想气体的麦克斯韦速率分布率。
这称为气体动理论。
气体动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凝聚了众多物理学家的智慧和心血。
早在1678年,胡克就提出了气体压强是由大量气体分子与器壁碰撞的结果的观点。
之后,在1738年,伯努利根据这一观点推导出压强公式,并且解释了玻意耳定律。
1744年,俄国的罗蒙诺索夫提出了热是分子运动表现的观点。
在19世纪中叶,气体动理论经克劳修斯、麦克斯韦和玻耳兹曼的努力而有了重大发展。
1858年,克劳修斯提出气体分子平均自由程的概念并导出相关公式。
1860年,麦克斯韦指出,气体分子的频繁碰撞并未使它们的速度趋于一致,而是达到稳定的分布,导出了平衡态气体分子的速率分布和速度分布。
之后,麦克斯韦又建立了输运过程的数学理论。
1868年,玻耳兹曼在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律中又引进重力场。
第一节理想气体状态方程一、状态参量1.状态参量概念如何描述系统的冷热变化规律,这就需要一些物理量。
假设气体的质量为 m ,其宏观状态一般可以用气体的压强p 、体积V 和温度T 三个物理量来描述。
如果在热力学过程中伴随着化学反应,还需要物质的量、摩尔质量 、物质各组分的质量等物理量来描述。
如果热力学系统处于磁场中,还需要电场强度E 、电极化矢量P 、磁场强度H 和磁化强度M 等物理量来描述。
选择几个描写系统状态的参量,称为状态参量。
2.状态参量分类按照不同的划分标准,状态参量可作如下划分:(1)按状态参量描写系统的性质划分可分为:V P E P H M几何参量:描述系统的空间广延性。
如体积 。
力学参量:描述系统的强度。
如压强 。
化学参量:描述系统的化学组分。
如各组分的质量,物质的量。
电磁参量:描述系统的电磁性质。
如电场强度 ,电极化强度 ,磁场强度 ,磁化强度 。
一、选择题1.下列对最概然速率p v 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 )p v 是气体分子可能具有的最大速率;(B )就单位速率区间而言,分子速率取p v 的概率最大;(C )分子速率分布函数()f v 取极大值时所对应的速率就是p v ;(D )在相同速率间隔条件下分子处在p v 所在的那个间隔内的分子数最多。
答案:A2.有两个容器,一个盛氢气,另一个盛氧气,如果两种气体分子的方均根速率相等,那么由此可以得出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氧气的温度比氢气的高;(B )氢气的温度比氧气的高; (C )两种气体的温度相同;(D )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
答案:A 3.理想气体体积为 V ,压强为 p ,温度为 T . 一个分子 的质量为 m ,k 为玻耳兹曼常量,R 为摩尔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A )pV/m (B )pV/(kT)(C )pV/(RT) (D )pV/(mT)答案:B4.有A 、B 两种容积不同的容器,A 中装有单原子理想气体,B 中装有双原子理想气体,若两种气体的压强相同,则这两种气体的单位体积的热力学能(内能)A U V ⎛⎫ ⎪⎝⎭和BU V ⎛⎫ ⎪⎝⎭的关系为 ( ) (A )A B U U V V ⎛⎫⎛⎫< ⎪ ⎪⎝⎭⎝⎭;(B )A B U U V V ⎛⎫⎛⎫> ⎪ ⎪⎝⎭⎝⎭;(C )A BU U V V ⎛⎫⎛⎫= ⎪ ⎪⎝⎭⎝⎭;(D )无法判断。
答案:A5.一摩尔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 )。
(A )32mol M RT M (B )2i RT (C )32RT (D )32KT 答案:C二、简答题1.能否说速度快的分子温度高,速度慢者温度低,为什么?答案:不能,因为温度是表征大量分子热运动激烈程度的宏观物理量,也就是说是大量分子热运动的集体表现,所以说温度是一个统计值,对单个分子说温度高低是没有意义的。
2.指出以下各式所表示的物理含义:()()()()()RT i RT i kT i kT kT 252423232211ν 答案: (1)表示理想气体分子每个自由度所具有的平均能量(2)表示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3)表示自由度数为的分子的平均能量(4)表示分子自由度数为i 的1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5)表示分子自由度数为i 的ν mol 理想气体的内能3. 理想气体分子的自由度有哪几种?答案: 理想气体分子的自由度有平动自由度、转动自由度。
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 (1)12.1平衡态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热力学第零定律 (3)判断题 (3)难题(1题)中题(1题)易题(1题)选择题 (4)难题(1题)中题(1题)易题(1题)填空题 (5)难题(1题)中题(1题)易题(2题)计算题 (7)难题(1题)中题(2题)易题(2题)12.2物质的微观模型统计规律性 (13)判断题 (13)难题(0题)中题(0题)易题(0题)选择题 (14)难题(1题)中题(1题)易题(1题)填空题 (16)难题(0题)中题(1题)易题(1题)计算题 (17)难题(0题)中题(0题)易题(0题)12.3理想气体的压强公式 (19)判断题 (19)难题(0题)中题(0题)易题(2题)选择题 (20)难题(3题)中题(4题)易题(1题)填空题 (22)难题(0题)中题(4题)易题(3题)计算题 (24)难题(1题)中题(3题)易题(2题)12.4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 (28)判断题 (28)难题(0题)中题(0题)易题(3题)选择题 (29)难题(1题)中题(6题)易题(1题)填空题 (31)难题(5题)中题(6题)易题(3题)计算题 (36)难题(2题)中题(5题)易题(3题)12.5能量均分定理理想气体内能 (42)判断题 (42)难题(0题)中题(0题)易题(3题)选择题 (43)难题(0题)中题(2题)易题(1题)填空题 (44)难题(0题)中题(0题)易题(3题)计算题 (46)难题(1题)中题(1题)易题(1题)12.6麦克斯韦气体分子速率分布率 (49)判断题 (49)难题(0题)中题(1题)易题(2题)选择题 (50)难题(1题)中题(9题)易题(5题)填空题 (56)难题(2题)中题(5题)易题(7题)计算题 (60)难题(2题)中题(8题)易题(4题)12.8分子平均碰撞次数和平均自由程 (68)判断题 (68)难题(0题)中题(1题)易题(1题)选择题 (69)难题(1题)中题(4题)易题(2题)填空题 (71)难题(0题)中题(3题)易题(0题)计算题 (73)难题(1题)中题(1题)易题(3题)第十二章气体动理论12.1平衡态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热力学第零定律判断题判断(对错)题每个小题2分;难题1201AAA001、如果容器中的气体与外界之间没有能量和物质的传递,则这种状态叫做平衡态………………………………………………………………………………………………()解:○1考查的知识点:对平衡态概念的理解○2试题的难易度:难○3试题的综合性:12-1 平衡态○4分析:如果容器中的气体与外界之间没有能量和物质的传递,气体的能量也没有转化为其他形式的能量,气体的组成及其质量均不随时间变化,则气体的物态参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这种状态叫做平衡态正确答案:(错误)中题1201AAB001、两系统达到热平衡时,两系统具有一个共同的宏观性质——温度………()解:○1考查的知识点:对平衡态概念的理解○2试题的难易度:中○3试题的综合性:12-1--平衡态○4分析:平衡态的概念正确答案:(正确)易题1201AAC001、平衡态是一种动态平衡态…………………………………………………()解:○1考查的知识点:对平衡态概念的理解○2试题的难易度:易○3试题的综合性:12-1--平衡态○4分析:平衡态的概念正确答案:(正确)选择题难题1201ABA001、处于平衡态的一瓶氮气和一瓶氦气的分子数密度相同,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也相同,则他们()(A)温度、压强均不相同(B)温度、压强都相同(C)温度相同、但氦气压强小鱼氮气的压强(D)温度相同、但氮气压强小鱼氦气的压强解:○1考查的知识点:理想气体物态方程○2试题的难易度:难○3试题的综合性:综合运用了32kkTε=和p nkT=○4分析:理想分子气体的平均平动动能为32kkTε=仅与温度有关因此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相同时,温度也相同,又由于理想气体物态方程p nkT=,分子数密度相同,所以气体的压强也相同正确答案:(C)中题1201ABB001、若理想气体的体积为V,压强为p,温度为T,一个分子的质量为m,k为玻尔兹曼常量,R为普适气体常量,则该理想气体的分子数为:()(A)pV / m;(B)pV /(kT);(C)pV /(RT);(D)pV / (mT).解:○1考查的知识点:理想气体物态方程○2试题的难易度:中○3试题的综合性:12-1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公式pV NkT=○4分析:理想气体物态方程的公式pV NkT=;式中N是体积V中的气体分子数,k 为玻尔兹曼常量,此题容易和另一个公式p nkT=混用,导致出错。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12-1 平衡态 气体状态方程【基本内容】热力学: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研究热现象的宏观规律,总结形成热力学三大定律,对热现象的本质不作解释。
统计物理学:从物质微观结构出发,按每个粒子遵循的力学规律,用统计的方法求出系统的宏观热力学规律。
分子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热现象和热运动规律的学科,它应用的基本方法是统计方法。
一、平衡态 状态参量1、热力学系统:由大量分子组成的宏观客体(气体、液体、固体等),简称系统。
外界:与系统发生相互作用的系统以外其它物体(或环境)。
从系统与外界的关系来看,热力学系统分为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
2、平衡态与平衡过程平衡态:在不受外界影响的条件下,系统的宏观热力学性质(如P 、V 、T )不随时间变化的状态。
它是一种热动平衡,起因于物质分子的热运动。
热力学过程:系统从一初状态出发,经过一系列变化到另一状态的过程。
平衡过程:热力学过程中的每一中间状态都是平衡态的热力学过程。
3、状态参量系统处于平衡态时,描述系统状态的宏观物理量,称为状态参量。
它是表征大量微观粒子集体性质的物理量(如P 、V 、T 、C 等)。
微观量:表征个别微观粒子状况的物理量(如分子的大小、质量、速度等)。
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1、气体实验定律(1)玻意耳定律:一定质量的气体,当温度保持不变时,它的压强与体积的乘积等于恒量。
即PV =恒量,亦即在一定温度下,对一定量的气体,它的体积与压强成反比。
(2)盖.吕萨克定律: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压强保持不变时,它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
即V T =恒量。
(3)查理定律: 一定质量的气体,当体积保持不变时,它的压强与热力学温度成正比,即P T=恒量。
气体实验定律的适用范围:只有当气体的温度不太低(与室温相比),压强不太大(与大气压相比)时,方能遵守上述三条定律。
2、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1)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在任一平衡态下,理想气体各宏观状态参量之间的函数关系;也称为克拉伯龙方程M PV RT RT νμ==(2)气体压强与温度的关系 P nkT =玻尔兹曼常数23/ 1.3810A k R N -==⨯J/K ;气体普适常数8.31/.R J mol K = 阿伏加德罗常数236.02310/A N mol =⨯质量密度与分子数密度的关系nm ρ=分子数密度/n N V =,ρ气体质量密度,m 气体分子质量。
第十二章 气体动理论12-1 一容积为10L 的真空系统已被抽成1.0×10-5 mmHg 的真空,初态温度为20℃。
为了提高其真空度,将它放在300℃的烘箱内烘烤,使器壁释放出所吸附的气体,如果烘烤后压强为1.0×10-2 mmHg ,问器壁原来吸附了多少个气体分子?解:由式nkT p =,有3202352/1068.15731038.1760/10013.1100.1m kT p n 个⨯≈⨯⨯⨯⨯⨯==-- 因而器壁原来吸附的气体分子数为个183201068.110101068.1⨯=⨯⨯⨯==∆-nV N12-2 一容器内储有氧气,其压强为1.01⨯105 Pa ,温度为27℃,求:(l )气体分子的数密度;(2)氧气的密度;(3)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4)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设分子间等距排列)分析:在题中压强和温度的条件下,氧气可视为理想气体。
因此,可由理想气体的物态方程、密度的定义以及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与温度的关系等求解。
又因可将分子看成是均匀等距排列的,故每个分子占有的体积为30d V =,由数密度的含意可知d n V ,10=即可求出。
解:(l )单位体积分子数325m 1044.2-⨯==kT p n(2)氧气的密度3m kg 30.1-⋅===RT pM V m ρ(3)氧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J 1021.62321k -⨯==kT ε(4)氧气分子的平均距离m1045.3193-⨯==n d12-3 本题图中I 、II 两条曲线是两种不同气体(氢气和氧气)在同一温度下的麦克斯韦分子速率分布曲线。
试由图中数据求:(1)氢气分子和氧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2)两种气体所处的温度。
分析:由M RT v /2p =可知,在相同温度下,由于不同气体的摩尔质量不同,它们的最概然速率p v 也就不同。
因22O H M M <,故氢气比氧气的p v 要大,由此可判定图中曲线II 所标13p s m 100.2-⋅⨯=v 应是对应于氢气分子的最概然速率。
气体动理论一、选择题1、某容器内装有混合气体,处于热平衡状态,则不同种类分子的下列哪个量相同[ ](A )分子数密度 (B ) 方均根速率 (C )平均平动动能 (D ) 分子质量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 (A) m kT x 32=v . (B) mkT x 3312=v . (C) m kT x /32=v . (D) m kT x /2=v . [ ] 3、若室内生起炉子后温度从15℃升高到27℃,而室内气压不变,则此时室内的分子数减少了(A)0.500. (B) 400. (C) 900. (D) 2100. [ ]4、在标准状态下,若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和氦气的体积比为1:2,则它们的内能比为:(A ) 1/2 (B ) 5/3 (C )5/6 (D ) 3/10 [ ] 5、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E 随体积V 的变化关系为一直线(其延长线过E ~V 图的原点),则此直线表示的过程为:(A) 等温过程. (B) 等压过程.(C) 等体过程. (D) 绝热过程.[ ]6、水蒸气分解成同温度的氢气和氧气,内能增加了百分之几(不计振动自由度和化学能)?(A) 66.7%. (B) 50%. (C) 25%. (D) 0. [ ]7. 已知分子总数为N ,它们的速率分布函数为f (v ),则速率分布在v 1~v 2区间内的分子的平均速率为 (A)⎰21d )(v v v v v f . (B) ⎰21d )(v v v v v f /⎰21d )(v v v v f .(C)⎰21d )(v v v v v f N . (D)⎰21d )(v v v v v f /N . [ ]8、若f (v )为气体分子速率分布函数,N 为分子总数,m 为分子质量,则⎰21d )(212v v v v v Nf m 的物理意义是 (A) 速率为2v 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与速率为1v 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之差.(B) 速率为2v 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与速率为1v 的各分子的总平动动能之和. (C) 速率处在速率间隔1v ~2v 之内的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D) 速率处在速率间隔1v ~2v 之内的分子平动动能之和. [ ]9、金属导体中的电子,在金属内部作无规则运动,与容器中的气体分子很类似.设金属中共有N 个自由电子,其中电子的最大速率为 m v ,电子速率在v ~v + d v 之间的概率为⎩⎨⎧=0d d 2vv A N N式中A 为常数.则该电子气电子的平均速率为 (A)33m A v . (B) 44m A v . (C) m v . (D) 23m A v . [ ]0≤v ≤v m v > v m10、两个容器中分别装有2N 和2CO ,它们的温度相同,则在下列各量中,相同的是:[ ](A ) 分子平均动能 (B ) 分子平均速率(C ) 分子平均平动动能 (D ) 最概然(可几)速率 [ ]11、三个容器A 、B 、C 中装有同种理想气体,其分子数密度n 相同,而方均根速率之比为()()()2/122/122/12::CB A v v v =1∶2∶4,则其压强之比A p ∶B p ∶C p 为:(A) 1∶2∶4. (B) 1∶4∶8. (C) 1∶4∶16. (D) 4∶2∶1. [ ]12、在一个体积不变的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 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为0v ,分子平均碰撞次数为0Z ,平均自由程为0λ.当气体温度升高为4T 0时,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v ,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λ分别为:(A) v =40v ,Z =40Z ,λ=40λ. (B) v =20v ,Z =20Z ,λ=0λ. (C) v =20v ,Z =20Z ,λ=40λ.(D) v =40v ,Z =20Z ,λ=0λ. [ ]13、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在体积不变的条件下,当温度降低时,分子的平均碰撞频率Z 和平均自由程λ的变化情况是:(A) Z 减小,但λ不变. (B) Z 不变,但λ减小.(C) Z 和λ都减小. (D) Z 和λ都不变. [ ]二 填空题1.有一瓶质量为M 的氢气(可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其摩尔质量为M ),温度为T , 则氢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_________, 氢分子的平均动能为_______, 该瓶氢气的内能为_________,氢气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势能为__________。
绍兴文理学院 学校 210 条目的4类题型式样及交稿式样(理想气体的内能、能量按自由度均分定理)1、选择题题号:21011001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11 mol 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A )kT 25 (B )RT 25 (C )kT 27 (D )RT 27[ ]答案:( B )题号:21011002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1根据能量均分定理,分子的每一自由度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为 (A )kT 21 (B )kT (C )kT 23 (D )kT 25[ ] 答案:( A )题号:21011003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1质量为M kg 的理想气体,其分子的自由度为 i ,摩尔质量为μ,当它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该气体所具有的内能为 (A )RT (B )RT i 2(C )RT Mμ(D )RT iM 2μ[ ] 答案:( D )题号:21012004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温度为27℃ 时,1 mol 氧气所具有的平动动能和转动动能分别为(A )211021.6-⨯=平E J ,211014.4-⨯=转E J (B )211014.4-⨯=平E J ,211021.6-⨯=转E J(C )31049.2⨯=平E J , 31074.3⨯=转E J(D )31074.3⨯=平E J ,31049.2⨯=转E J[ ] 答案:( D )(氧气为双原子刚性分子)题号:21012005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1 mol 非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内能为 (A )kT 25 (B )RT 25 (C )kT 27 (D )RT 27[ ] 答案:( D )题号:21012006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质量为M kg 的刚性三原子分子理想气体,其分子的摩尔质量为μ,当它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态时,该气体所具有的内能为 (A )RT M μ27 (B )RT Mμ3 (C )RT M μ25 (D )RT M μ23[ ] 答案:( B )题号:21012007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2若某种刚性双原子分子的理想气体处于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下,则该理想气体分子..的平均能量为 (A )kT 23 (B )kT 25 (C )RT 23 (D )RT 25[ ] 答案:( B )题号:21013008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理想气体处于平衡状态,设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自由度为i ,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每个气体分子所具有的动能为kT i 2 (B )每个气体分子所具有的动能为RT i 2(C )每个气体分子所具有的平均动能为kT 23 (D )1mol 气体分子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为RT i 2[ ] 答案:( D )题号:21013009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刚性多原子分子所具有的平均能量为 (A )kT 23 (B )kT 25 (C )kT 27(D )kT 3[ ] 答案:( D )题号:21013010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非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摩尔热容比为 (A )57 (B )75 (C )79 (D )97[ ] 答案:( C )题号:21013011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可视为刚性分子的氧气压强026.2=p Pa ,体积21000.3-⨯=V m 3,则其内能为(A )0.061 J (B )0.091 J (C )0.152 J (D )0.213 J [ ]答案:( C )(pV E 25= )题号:21013012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32100.2-⨯kg 氢气装在3100.4-⨯m 3的容器内,当容器内的压强为51090.3⨯ Pa 时,氢气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 (A )221089.3-⨯ J (B )221048.6-⨯ J (C )221077.7-⨯ J (D )221007.9-⨯ J[ ] 答案:( A )(Ak MNpV με23=)题号:21014013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4质量为M ,摩尔质量为μ的单原子理想气体,经历了一个等压过程,温度增量为T ∆,则内能增量为 (A )T R ME ∆=∆μ (B )T R M E ∆=∆23μ(C )T R M E ∆=∆25μ (D )T R M E ∆=∆27μ[ ] 答案:( B )题号:21014014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4某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量为1.29J/(mo l K),则该气体的自由度为 (A )7 (B )6 (C )5 (D )3[ ]答案:( C )题号:21015015 分值:3分 难度系数等级:5用绝热材料制成的一个容器,体积为02V ,被绝热板隔成A ,B 两部分,A 内储1mol 单原子理想气体,B 内储有2 mol 刚性双原子理想气体,A ,B 两部分压强相等均为0p ,两部分体积均为0V ,则两种气体各自的内能分别为 (A )0025V p E A = ,0027V p E B = (B )0025V p E A = ,0027V p E B = (C )0023V p E A =,0025V p E B =(D )0025V p E A =,0023V p E B =[ ] 答案:( C )(RT i E υ2=)2、判断题题号:21021001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1由于理想气体忽略了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因此理想气体的内能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 ] 答案:对题号:21022002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2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气体的压强有关。
答案:错 (RT i ME 2⋅=μ)题号:21022003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2能量均分定理指出,无论是平动、转动或者振动,每一个速度二次方项或者每一个坐标二次方项所对应的平均能量均相等,都等于kT 21。
[ ] 答案:对题号:21023004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3如果氢气和氦气的温度相同,摩尔数相同,那么这两种气体的平均动能也一定相同。
[ ] 答案:错(因两者的自由度不同)题号:21023005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3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气体的体积无关。
[ ] 答案:对 (RT i M E 2⋅=μ)题号:21023006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3一容器内贮有某种气体,如果容器漏气,则容器内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将减少,气体的内能也减少。
答案:错(因容器的温度不变,所以气体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不变,气体的内能减少)题号:21024007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4从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看,对于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的内能与温度T 成正比,温度T 越高,它的内能也越大。
[ ] 答案:对(内能RT iM E 2μ=)题号:21025008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5如果把盛有气体的密封绝热容器放在汽车上,而汽车作匀速直线运动。
当汽车突然刹车时,容器内的气体内能仍将保持不变。
[ ] 答案:错 (容器内的气体温度将升高)3、填空题题号:21031001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1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为___________。
答案:27R题号:21031002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1有一瓶质量为M 的氧气,温度为T ,则氧分子的平均转动动能为 。
答案:kT kr =ε题号:21031003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11 mol 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氦(He ),当其温度升高1 K 时,其内能的增加值为 。
答案:12.5 J题号:21032004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2非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的平均能量与平均平动动能之比为________ 。
答案:7:3题号:21032005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2有一瓶质量为M 的氧气(视为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温度为T ,则氧分子的平均动能为 。
答案:kT k 25=ε题号:21032006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21 mol 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氢(H 2),当其温度升高1 K 时,其内能的增加值为 。
答案:20.8 J题号:21032007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2在室温300 K 时,1 g 氮气的内能是 J 。
答案:223252==RT M E N μ J题号:21033008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3某状态下理想气体刚性双原子分子的平均平动动能为21100.6-⨯J ,则其平均转动动能为__________ 。
答案:21100.4-⨯J题号:21033009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3有一瓶质量为M 的非刚性双原子分子理想气体,摩尔质量为μ,温度为T ,则该瓶气体的内能为 。
答案:RT M E 27⋅=μ题号:21033010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3若温度为T 的水蒸气可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那么 1 mol 该温度下的水蒸气内能为 。
答案:RT 3题号:21033011 分值:2分 难度系数等级:31 mol 刚性分子的理想气体氨(NH 3),当其温度升高1 K 时,其内能的增加值为 。
答案:24.9 J题号:21033012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3温度为127℃ 时,一摩尔氧气具有的平均转动动能为 J 。
答案: 31032.3⨯J题号:21034013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4如果氢气和氦气的温度相同,则它们的分子平均动能 。
(填:相等或不等) 答案:不等题号:21034014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4在标准状态下,体积比为1∶2的氧气和氦气(均视为刚性分子理想气体)相混合,混合气体中氧气和氦气的内能之比为_________________。
答案:5:6题号:21035015分值:2分难度系数等级:5一容积为10 cm 3的电子管,当温度为300 K 时,用真空泵把管内空气抽成压强为6105-⨯mmHg 的高真空,则此时管内的空气分子的平均动能的总和为 。
(760 mmHg =1.013510⨯Pa ,空气分子可认为是刚性双原子分子)。
答案:81067.125-⨯=NkT 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