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黄山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 格式:doc
- 大小:231.00 KB
- 文档页数:13
第 1 页 共 13 页 安徽省黄山市高一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 选择题 (共25题;共50分)
1. (2分) (2016·杭州模拟)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在酸性介质中钢铁容易发生析氢腐蚀,随着pH升高发生吸氧腐蚀的几率增大
B . 电解水制氢比光催化还原水制氢更节能环保、更经济
C . 青蒿素在超临界CO2中有很强的溶解性,萃取青蒿素时可用超临界CO2作萃取剂
D . 钙基固硫和NOx的催化转化都是解决空气污染问题的措施
2. (2分) 下列厨房中常见物质,溶于水之后形成的溶液能产生“丁达尔”效应的是( )
A . 食醋
B . 食盐
C . 淀粉
D . 白糖
3. (2分) 据报道,科学家已成功合成了少量N4 , 有关N4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N4是N2的同素异形体
B . N4和N2是同种物质
C . 相同质量的N4和N2所含原子个数比为 1:2
D . N4的摩尔质量是56 g
4. (2分) (2020高一下·诸暨期中)
“分类”是一种思想方法,在化学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下列判断合理的是
①硫酸、烧碱、纯碱和生石灰分别属于酸、碱、盐和氧化物( )
②能电离出氢离子的化合物都是酸 第 2 页 共 13 页 ③Na2O和Na2O2均能与H2O反应生成NaOH,故二者都是碱性氧化物
④根据分散系是否具有丁达尔现象,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
⑤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的转移,将化学反应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A . 只有①②④
B . 只有④⑤
C . 只有①③⑤
D . 只有①⑤
5. (2分) 下列各组中的物质反应时,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浓度改变时,不会引起产物改变的是( )
A . Cu与硝酸
B . 澄清的石灰水与CO2
C . Na与O2
D . AlCl3与氨水
6. (2分) (2018高一上·江苏月考) 标准状况下,有①6.72LCH4 , ②3.01×1023个HCl,③13.6gH2S ,④0.2molNH3 , 则下列四种气体的关系表示正确的是( )
A . 体积:④<①<②<③
B . 密度:①<③<④<②
C . 质量:④<①<③<②
D . 氢原子数:②<③<④<①
7. (2分) 向含H2S、Fe2+、Br-、I-各0.1 mol的溶液中通入Cl2 , 通入Cl2的体积(标准状况)和溶液中相关离子的物质的量关系图正确的是( ) 第 3 页 共 13 页 A .
B .
C .
D .
8. (2分) (2018高二上·滦县期中) 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
A . 纯碱
B . 小苏打
C . 烧碱
D . 漂白粉
9. (2分) 下列操作中不正确的是 ( )
A . 加热试管内物质时,试管底部与酒精灯外焰接触 第 4 页 共 13 页 B . 过滤时,漏斗下方紧贴烧杯内壁
C . 过滤时,玻璃棒与三层滤纸的一边接触
D . 向试管中滴加液体时,胶头滴管紧贴试管内壁
10. (2分) (2019高二上·江阴期中) 下列各组中的反应,属于同一反应类型的是 ( )
A . 由溴乙烷制乙烯;由溴乙烷制乙醇
B . 苯制溴苯;由苯制环己烷
C . 乙烯使溴水褪色;甲苯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D . 由苯与硝酸反应制硝基苯;由甲烷制二氯甲烷
11. (2分) 下列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操作
A 证明 Cl 的非金属性比 C 强 将盐酸滴入放有大理石的烧杯中,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
B 分离乙醇和乙酸 将混合物放在分液漏斗中,振荡、静置、分液
C 证明增大反应物浓度,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 将两块表面积相同的锌粒分别放入稀硫酸和浓硫酸中
D 证明 KCl 中存在离子键 熔融状态的 KCl 是否导电
A . A
B . B
C . C
D . D
12. (2分) (2019高二下·舒兰月考) 要从苯酚的乙醇溶液中回收苯酚,有下列操作;①蒸馏;②过滤;③静置分液;④加入足量金属钠;⑤通入过量CO2;⑥加入足量NaOH溶液;⑦加入足量FeCl3溶液;⑧加入乙酸与浓H2SO4混合加热,合理的步骤是( )
A . ④⑤③ 第 5 页 共 13 页 B . ⑥①⑤③
C . ⑧①
D . ⑧②⑤③
13.
(2分) (2019高一上·广东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中叙述正确的是( )
A . 可用量筒量取7.50 mL NaOH溶液
B . 分液时,应从分液漏斗下口依次放出下层液体和上层液体
C . 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后不烘干就使用
D . 为了便于操作,浓溶液稀释或固体溶解可直接在容量瓶中进行
14. (2分) (2016高一上·岐山期中) 下列反应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 2H2O2 2H2O+O2↑
B . 2Al(OH)3 Al2O3+3H2O
C . FeO+2HCl=FeCl2+H2O
D . FeCl2+2NaOH=Fe(OH)2↓+2NaCl
15. (2分) 除去下列物质中含有的少量杂质(括号中的物质)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
A . H2(HCl):通过水洗涤
B . NO(NH3):通过水洗涤
C . NH4Cl(NaCl):加热混合物
D . NH4Cl溶液(I2):用CCl4萃取
16. (2分) (2016高一上·双峰期中) 分析离子反应 xR2++yH++O2═mR3++n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n=2,H2O是氧化产物
B . x=y=m=4
C . 该反应中R2+得到电子,被氧化为R3+ 第 6 页 共 13 页 D .
任何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失电子总数都等于还原剂得电子总数
17.
(2分) 某同学设计下列方法对A盐的水溶液进行鉴定:
由此得出的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 D溶液中存在Fe(SCN)3
B . 滤液C中有Fe3+
C . B为AgBr
D . A一定是FeBr2
18. (2分) (2017·顺义模拟) 生产上用过量烧碱溶液处理某矿物(含Al2O3、MgO),过滤后得到滤液用NaHCO3溶液处理,测得溶液pH和Al(OH)3生成的量随加入NaHCO3溶液体积变化的曲线如下: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NaHCO3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0.8 mol/L
B . b点与c点溶液所含微粒种类相同
C . a点溶液中存在的离子是Na+、AlO2﹣、OH﹣、H+
D . 生成沉淀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AlO2﹣+H2O═Al(OH)3↓+CO32﹣
19. (2分) 在t℃时,将a g NH3完全溶于水,得到V mL溶液,设该溶液的密度为ρ g·cm-3,质量分数为ω,其中含NH4+的物质的量为b mol。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第 7 页 共 13 页 A . 溶质的质量分数ω=
×100%
B . 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c= 1000a/17Vmol·L-1
C . 溶液中c(OH-)= 1000b/Vmol·L-1+c(H+)
D . 上述溶液中再加入V mL水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0.5ω
20. (2分) NA表示阿伏伽德罗常数。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11.2 L一氧化碳分子数是0.5NA
B . NA个氧气分子和NA个氮气分子的质量比为8∶7
C . 常温常压下,2.86 g Na2CO3·10 H2O含有的Na+数为0.02NA
D . 物质的量浓度为0.5 mol·L-1的MgCl2的1L溶液中,含有Cl-个数为NA
21. (2分) (2017·桂林模拟) 设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常温常压下6.0g乙酸所含σ键数目为0.8NA
B . 2.0gH218O与D2O的混合物中所含中子数为NA
C . 标准状况下,5.6LCO2与足量Na2O2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5NA
D . 50mLl2mol/L盐酸与足量MnO2共热,转移的电子数为0.3NA
22. (2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
A . 28 g氮气含有的原子数为NA
B . 4 g金属钙变成钙离子时失去的电子数为0.1NA
C . 1 mol O2分子的质量等于1 mol氧原子的质量
D . 24 g O2分子和24 g O3分子所含的氧原子数目相等
23. (2分) (2018·乌鲁木齐模拟) 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