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5花卉与环境因子
- 格式:ppt
- 大小:14.88 MB
- 文档页数:80
花卉对环境的影响花卉,作为天然的装饰品和园艺植物,我们经常能在公园、庭院、花坛等地方见到它们的身影。
然而,人们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花卉对环境的积极影响。
本文将从净化空气、改善水质、保护土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探讨花卉在环境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
1.净化空气花卉通过呼吸作用能有效地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氧气。
根据科学研究,一棵花卉每小时能释放出大约20微克的氧气,并吸收约5微克的二氧化碳。
这不仅有助于保持空气中的氧气含量,还能减少二氧化碳的浓度,减少空气污染的程度。
同时,花卉还很好地过滤了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甲醛、苯等,从而提高了室内外空气的质量。
2.改善水质花卉在湿润的环境中生长,具有卓越的水环境改善能力。
通过花卉的生理作用,水中过量的养分和有害物质可以被花卉吸收和净化,从而改善水质。
此外,花卉的根系能够有效地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泥沙淤积,对河道的生态环境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3.保护土壤花卉的根系在土壤中形成坚实的土壤结构,能够增强土壤的稳定性和抗腐蚀性。
当花卉的根系逐渐扩展时,它们能够防止土壤的侵蚀和冲刷,保护了土壤的肥力和层次结构。
此外,花卉的残余物会逐渐分解成有机物质,为土壤提供养分,促进土壤的肥沃度。
4.促进生物多样性花卉作为许多昆虫和鸟类的主要食物来源和栖息地,对于维持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
花卉的花蜜吸引了许多昆虫,如蝴蝶、蜜蜂等,它们在花卉上觅食,同时将花粉传播到其他花朵上,起到授粉的作用。
这不仅有助于花卉的繁殖,也促进了植物群落的发展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综上所述,花卉在环境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它们通过净化空气、改善水质、保护土壤和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对我们的生态环境产生着积极的影响。
因此,我们应当更加注重保护花卉,合理利用花卉资源,保护和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共同享受花卉给我们带来的美丽和健康。
花卉与环境因子花卉与环境因子,花卉同其它生物一样,赖以生存的主要环境因子有温度、光照、水分、土壤、大气以及生物因子等。
花卉的生长和发育除决定于其本身的遗传特性外,还决定于外界环境因子,因此花卉栽培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花卉对这些环境因子的要求、适应以及对环境因子的控制和调节关系,正确了解和掌握花卉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因子有关的相互机理,是花卉生产和应用的基本理论及基本课题。
第一节、花卉与温度:在许多环境因素中,温度是影响花卉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一般植物在4~36℃的范围内都能生长,而多数花卉生长的适宜温度在10~25℃之间,但原产地不同,所需温度也不同,因此,必须根据花卉生长所需的不同温度,给予相应的条件,才能生长良好,开花结实。
一、温度的三基点:1、温度的三基点:即最低、最适、最高温度。
原产热带的花卉,生长的基点温度较高,一般在18℃开始生长,能适应较高温度;原产于温带的花卉,生长基点温度较低,一般10℃左右就开始生长,不适应高温;原产于亚热带的花卉,其生长的基点温度介于二者之间,一般在15~16℃开始生长。
如:原产于热带的水生花卉王莲的种子,需要在30~35℃水温下才能发芽生长,仙人掌科的蛇鞭柱属多数种类则要求28℃以上高温才能生长。
原产于温带的芍药,在北京冬季-10℃条件下,地下部分不会枯死,次年春10℃左右即能萌动出土。
2、生长的最适温度:一般指植物生长最快的温度。
协调的最适温度:略低于生长的最适温度的温度,在此温度下,植物生长较生长最适温度下稍慢,但较健壮。
在生长的最适温度下,因为物质消耗太快,植物生长快,不健壮。
要培育健壮种苗,需在协调的最适温度下。
3、不适温度对植物的影响:植物生长过程中,温度过高过低都将影响各种酶促反应过程,造成各生理功能之间的协调被破坏,从而使植物生长被破坏。
低温对植物生长不利影响:①温度骤降,引起细胞内结冰,使原生质不可逆地凝固。
②温度逐渐下降,下降到一定温度下(0℃以下)时,引起细胞间隙结冰,使细胞受机械挤压而损伤,并且冰晶不断从细胞内吸水,使原生质严重脱水。
影响植物生长的环境因子(1)温度因子植物种子的发芽、生长发育和开花结果,都有它的最适温度、最高温度与最低温度,超过这个界限,它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和其它一切生命活动都会受到影响.一般说来,随着温度的增高而加快生长发育.但当温度超过所要求的最高或最低温度的限度时,生长就会停止,或者死亡。
只有在最适的温度条件下,才能迅速而健壮的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通常根据植物对温度的不同要求与适应范围分为四类:1)最喜温树种这类树种大多原生在热带,生长过程中需要很高的温度,否则就会冻死。
如橡胶、椰子等。
2)喜温树种这类树种大多原生在亚热带,生长过程中不能忍受零度以下的低温。
如杉木、毛竹等。
3)耐寒树种这类树种大多原生在温带或寒温带,能够忍受一定的低温.如毛白杨、刺槐等.4)最耐寒树种这类树种大多原生在寒带,能够忍受长时期的低温。
如落叶松、樟子松等。
另外,各种植物的遗传性不同,对温度的适应能力有很大差异.有些种类对温度变化幅度的适应能力特别强,因而能在广阔的地域生长、分布,对这类植物称为“广温植物”或广布树;对一些适应能力小,只能生活在很狭小温度变化范围的种类称为“狭温植物”。
(2)水分因子水分是决定树木生存、影响分布与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之一。
不同树种对水分的需要与适应不同。
1)依树种对土壤水分的适应性分类①旱生树种通常在土壤水分少,空气干燥的条件下生长的树种,具极强的耐旱能力,这类树种的根系通常极为发达,其叶常退化为膜质鞘状或叶面具发达的角质层、蜡质及绒毛,如沙枣、梭梭树、木麻黄、沙棘等。
旱生树种据形态和适应环境的生理特性又可分为少浆植物或硬叶植物、多浆植物或肉质植物、冷生植物或干矮植物。
②湿生树种需要生长在潮湿环境中的树种,在干燥的环境下常致死亡或生长不良。
这类树种的根系短而浅,在长期淹水条件下,树干基部膨大,具有呼吸根。
如池杉、落羽杉、水松等。
湿生树种据其对光照的要求又可分为阳性湿生树种和阴性湿生树种。
①中生树种介于两者之间,绝大多数树都属此类,这类树种多生于温润的土壤上,如麻栎、枫杨、油松等。
第一章绪论花卉(P1):广义上来说,花卉是指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植物;从狭义上来说,花卉是指有观赏价值的草本植物。
园林花卉(也称:园林植物;思考题:什么是园林花卉?):广义园林花卉是指适用于园林和环境绿化、美化的观赏植物,包括木本和草本花卉的栽培种、品种和一些野生物,又称园林植物,不仅包括以花为主要观赏部位的观花乔灌木和草花,也包括以观赏叶、果等其他部位的观赏乔灌木和草本植物,如观赏竹、观赏针叶树等。
狭义园林花卉仅指广义园林花卉中的草本植物,有时也称为草花。
园林花卉在人居环境建设中具有重要作用。
目前依花卉栽培的目的和性质不同,可分为三类:1.观赏栽培;2.生产栽培;3.科研栽培;花卉学(P2):狭义的花卉学就是研究花花草草的一门科学,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科技文化的发展,花卉学的外延也在扩大;广义的花卉学除花草之外,还研究木本花卉和观赏草类-即观花、观果、观叶、和其他所有具有观赏价值的植物,花卉学是研究草本及木本花卉的分类、繁殖、栽培及应用的科学。
园林植物包括:园林树木(乔木及灌木)、园林花卉(草本)。
园林花卉与木本植物相比在景观应用中的优缺点(P3):园林花卉种类、品种繁多;突出特点在于色彩艳丽、丰富;与木本植物相比,草本植物形体小,质感柔软、精细,一生中形体变化小,主要观赏价值在于观花或观叶;生命周期短,对环境因子比较敏感,要求栽培管理相对精细。
它们低矮柔弱、美丽,是人居环境中不可缺少的植物,和人类更为亲近。
花卉在园林中的主要作用和特点(加一句话):1.是人工植物群落的构成成分之一;2.具有精神、卫生防护功能;3.在美化环境中有重要作用;4.应用方便;5.应用方式灵活多变;与园林树木相比,园林草花在园林实践中有何特点?(补充,2019专硕植物真题,可以用刚才的答案):1.装饰性强,表现为平面美;2.生态与实用功能较差;3.寿命较短,发挥功效不持久;4.管理精细,成本较高;与草本植物比较,园林树木在园林中应用有何特点?(可能考):1.体量巨大,表现立体美;2.组织空间效果明显;3.生态、实用功能显著,但装饰性较差;4.寿命长,功效持久;5.管护成本低;思考题2:园林花卉与园林树木在园林中的作用有何异同点?第二章园林花卉分类2019植物专硕特点(P12):花卉是最多样化的一类植物:其一,种类多样。
花卉适宜的土壤pH值花卉作为人们生活中常见的装饰植物,对于土壤环境的要求是非常严苛的。
其中,土壤的pH值被认为是影响花卉生长与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
本文将围绕花卉适宜的土壤pH值展开论述,探讨不同花卉对土壤酸碱性的偏好,并提出相应的土壤调节方法。
一、土壤pH值对花卉生长的影响土壤pH值是指土壤溶液的酸碱性,它通过pH数值来表示。
不同的花卉对土壤pH值有着不同的适应性,过高或过低的pH值都会对花卉的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一般来说,大部分花卉适宜的土壤pH值在6.0至7.5之间。
1. 酸性土壤酸性土壤的pH值低于7.0,这种土壤中的酸性物质较高,酸度较强。
酸性土壤适宜的花卉包括杜鹃花、铁线莲等。
对于这类花卉,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调节土壤pH值:- 施加石灰:石灰可以中和土壤酸性,提高pH值。
- 使用酸性肥料:使用含有较高酸性的肥料可以降低土壤pH值。
2. 中性土壤中性土壤的pH值在7.0左右,大部分花卉对中性土壤的适应性较好。
例如玫瑰花、康乃馨等。
在中性土壤中种植花卉较为容易,不需要过多的酸碱调节。
3. 碱性土壤碱性土壤的pH值高于7.0,碱性物质含量较高。
适宜生长在碱性土壤中的花卉有香石竹、堇菜等。
改善碱性土壤的方法包括:- 施加硫酸铁:硫酸铁可以降低土壤的pH值并改善土壤酸碱性。
- 加入有机质:有机质可以提供酸性物质,有助于中和土壤碱性。
二、调节土壤pH值的注意事项在调节土壤pH值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 准确测试土壤pH值在选择合适的调节方法之前,首先要准确测试土壤的pH值。
可以使用土壤测试工具或者将土壤样品送到专业实验室进行测试。
2. 渐进调节在进行土壤酸碱调节时,应采取渐进调节的方法,避免急剧改变土壤pH值,以免对花卉造成伤害。
3. 定期监测花卉生长过程中,土壤pH值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应定期监测土壤pH值,根据需要进行相应的调节。
三、结语总体来说,花卉的生长与发育对土壤pH值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基于因子分析的居住环境满意度的统计分析——以丹东市为实例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iving Environment Satisfaction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Taking Dandong as an Example辽东学院赵雪、王德龙、刘昆摘要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了解中国最大的边境城市——丹东市的居民对居住环境满意度情况,对丹东市的可持续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丹东市城市级别和特殊的区位优势, 依照全面性、客观性、动态性、可比性和可量化的原则,本文从人文环境、安全环境、生活环境、经济环境、生态环境五大方面来设计了38个具体指标进行组织、分析、设计评价指标体系。
通过分层随机抽样的方式对丹东市市内四区:元宝区、振兴区、振安区、新城区的居民进行探究性研究的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80份,收回76份,经初步分析有效问卷73份,有效率91.25%。
根据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整理,信度分析、指标合理性、问卷合理性通过检验。
在此基础之上,进行正式研究的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00份,收回353份,经初步分析有效问卷319份,有效率90.3%。
根据有效问卷进行分析整理,问卷数据的信度分析、指标合理性、问卷合理性用户特征与丹东居民居住条件满意度的偏相关分析均通过检验,可以进行下一步因子分析。
通过因子分析的方法将原有的38个评价指标降维为2个主因子,依次为生活质量因子和自然生态环境因子。
评价结果显示丹东市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评价等级为3级,即一般。
今后丹东市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在总体上还有待提高,尤其应重点加强经济环境的建设与自然生态资源的保护。
自然生态环境因子的评价相对较高,所以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将会成为丹东经济发展的具大优势,使丹东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城市。
关键词:居住环境;满意度;因子分析;马克威软件IStatistical Analysis of Living Environment Satisfaction Based on Factor Analysis- Taking Dandong as an ExampleAbstractWith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improvement, people's request for living environment has become higher. It is particularly important for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andong to understand living environment satisfaction conditions of residents in Dandong, China's largest border city.Based on the city level and specific location advantages of Dandong, according to a comprehensive, objective, dynamic, comparable, and quantifiable principles, this article designs 38 specific indicators from five aspects of human environment, secure environment, living environment, economic environment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o organize, analyze, design and evaluate the index system. We distributed exploratory questionnaire to residents in four districts of Dandong: yuanbao district, zhenxing district, Zhen'an district, new district base on stratified random sampling. 80 questionnaires were issued and 76 were recovered among which 73 valid questionnaires, 91.25% efficiency. Base on analysis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reliability analysis, reasonableness of indicators, rationality of questionnaire reach examining standard.On this basis, a formal survey was conducted, 400 questionnaires distributed, and 353 recovered among which, 319 valid questionnaires, efficiency 90.3%. Base on analysis of valid questionnaires, reliability analysis, reasonableness of indicators, rationality of questionnaire and living conditions satisfaction were analyzed by partial correlation test and factor analysis can be conducted.The original 38 evaluation dimension was reduced to two main factor through factor analysis method as living standard factor and ecological environment factor. Fuzzy comprehensive evaluation showed that residents’living environment satisfaction rating of Dandong is level 3, the general level. Generally speaking, the living environment satisfaction of Dandong needs to be improved in future, in particular, strengthening the economic environment.K eywords: living conditions; satisfaction; factor analysis; Markway Sof目录摘要 (I)第1章导言 (1)1.1背景分析 (1)1.2研究的方法和技术路线 (2)1.2.1 研究的方法 (2)1.2.2 技术路线 (3)第2章丹东居民居住条件满意度研究设计 (3)2.1 丹东市居住环境模型建立的基本原则 (3)2.2 研究假设与立论依据 (4)2.2.1 人文环境与丹东居民居住条件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4)2.2.2 安全环境与丹东居民居住条件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4)2.2.3 生活环境与丹东居民居住条件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5)2.2.4 经济环境与丹东居民居住条件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5)2.2.5 生态环境与丹东居民居住条件满意度之间的关系 (5)2.3 调查方案的设计 (5)2.3.1调查研究的主要内容 (5)2.3.2问卷设计 (5)2.3.3调查程序 (7)第3章丹东居民居住条件满意度探索性研究 (7)3.1探索性研究样本概况 (7)3.2数据质量分析 (8)3.2.1信度分析 (9)3.2.2指标合理性与问卷合理性检验 (12)3.2.3丹东居民居住条件满意度分析 (14)第4章正式样本的验证与分析 (14)4.1正式样本中的样本概况 (14)4.2数据质量分析 (15)4.3 丹东居民居住条件满意度分析 (17)4.4 用户特征与丹东居民居住条件满意度的偏相关分析 (17)4.5 丹东居民居住环境满意度的因子分析 (24)4.5.1因子分析基本模型 (24)4.5.2 基于因子分析丹东居住环境满意度的统计分析 (25)第5章结论 (27)III5.1 研究结论 (27)5.2 局限性 (30)5.3 进一步的研究 (30)参考文献 (31)附录 (32)附录1 调查问卷 (32)附录2 相关数据表 (35)第1章导言1.1背景分析上世纪50 年代, 希腊学者道克迪亚斯(C1A1Doxiadis) 提出“人居环境科学”( Ekistics)的概念[1]。
实验⼀、环境因⼦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实验报告)实验题⽬:实验1、环境因⼦对植物形态结构的影响⼀、实验⽬的:1、掌握⽣长在不同环境下的植物形态结构的特点,理解植物形态结构是如何适应于其⽣境特征。
掌握从植物外部形态及⽣长,⽣境特点上鉴别植物耐荫性的⽅法。
2、理解植物器官的结构特点对植物⽣长发育及其环境适应的意义。
初步判定植物对光照强度的适应类型。
3、使学⽣掌握划分植物⽣活型的⽅法,并通过不同地区和不同植被类型植物⽣活型的分析,进⼀步认识植物与环境的关系及划分植物⽣活型的⽣态意义。
⼆、实验原理:1、在植物的⽣长发育过程中,光和⽔是极其重要的⽣态因⼦。
根据植物与其⽣境中⽔分的的关系,把植物分为⽔⽣植物、陆⽣植物(包括了中⽣植物和旱⽣植物)。
⽔⽣植物依据其⽣活型⼜可分为沉⽔植物、浮⽔植物和挺⽔植物。
⽣长在不同环境中的植物,在演化过程中会形成⼀些适应环境的结构特征,其中以叶的结构变化最为显著。
叶⼦是植物的重要器官,它有两⼤⽣理功能,光合作⽤和蒸腾作⽤。
蒸腾作⽤是根系吸收⽔分的动⼒之⼀,植物根系吸收的矿物质主要是随蒸腾液流上升并转运到植物体的其他部位。
另外,蒸腾作⽤也能降低叶⽚的表⾯温度,从⽽使叶⼦在强烈的⽇光照射下,不⾄于因温度过分升⾼⽽受损伤。
但蒸腾作⽤会消耗很到植物体内的⽔分,因⽽植物根系吸收的⽔分和叶⽚蒸腾作⽤消耗的⽔分之间需达到⼀个等量的状态,即⽔分平衡状态。
植物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防⽌⽔分散失的结构,如叶表⾯的⾓质层,密⽣绒⽑,⽓孔下陷或形成⽓孔窝,叶⽚内储⽔组⼦发达等,都是为了适应保持⽔分,减少⽔分蒸腾的特征。
植物⽣活于不同的⽣态环境中其叶⽚的这些适应性结构不同,形态变化也较⼤。
阳光是植物光合作⽤的能量来源,但是由于植物长期适应不同的环境条件,不同植物需要的光强不同。
根据植物对光强的不同要求,把它们分为阳性植物、阴性植物、耐阴植物三⼤类。
阳地植物与阴⽣植物是⽣长在不同光照强度环境中的植物,由于叶是直接接受光照的器官,因此,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也就容易反映在它们的形态和结构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