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基础理论第一章
- 格式:doc
- 大小:108.50 KB
- 文档页数:13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一、课程的性质建筑制图与识图是建筑施工与管理专业的主干专业基础课。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制图理论的学习和有关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力,了解国家的有关建筑制图标准,掌握建筑工程识图和绘制的基本方法。
在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和创造性工作能力;培养学生热爱专业,热爱本职工作的精神;培养学生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
通过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密切联系工程实际,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建筑制图标准和有关的专业技术制图标准;2、掌握正投影法的基本原理和作图方法;3,能够正确使用常用的绘图仪器和工具;4、掌握识读和抄绘建筑工程图的基本方法;5、掌握利用计算机软件AutoCAD绘制建筑施工图的基本知识;6,培养严肃认真的工作态度和耐心细致,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
由于《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型,因此本课程在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养成两个方面起支撑和促进作用。
二、课程的基本理念1.坚持以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为依据,遵循“结合理论联系实际,以应知、应会”的原则,以培养锻炼职业技能为重点。
2.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和专业实践能力。
3.把创新素质的培养贯穿于教学中。
采用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注重发展学生专业思维和专业应用能力。
4.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程的设计思路《建筑制图识图》课程在设计思想上充分体现一体化,即:理论与实践内容一体化、知识传授与动手训练场地一体化、理论与实践教师为一人的“一体化”。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和总体要求是让学生具有进行一般建筑结构构件(受弯、轴向受压构件)截面设计与承载力复核的能力;具有一般多层砌体结构设计的能力;具有分析和处理实际施工过程中遇到的一般结构问题的能力;具有正确识读建筑结构施工图的能力。
通过行为导向的项目式教学,加强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独立学习及获取新知识、新技能、新方法的能力;与人交往、沟通及合作等方面的态度和能力。
第五届全国水利高职院校“钱江杯”技能大赛理论试题考核练习册(“水利工程CAD”项目分册)知识点一制图基础理论知识点一制图基础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六个基本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它们的名称(C )。
A. 只标注后视图B. 只标注右视图C. 都不标注D. 不标注主视图2.六个基本视图自由配置时,按向视图标注,应( B )。
A. 只标注后视图的名称B. 标出全部移位视图的名称C. 都不标注名称D. 不标注主视图的名称3.局部剖视图与视图的分界线用(B )。
A. 实线B. 波浪线C. 虚线D. 点划线4.重合断面的可见轮廓线用(B )绘制。
A. 粗实线B. 细实线C. 点划线D. 粗实线或细实线5.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切断,仅画出物体与剖切面接触部分的图形及材料符号,这样的图形称为(D )。
A. 左视图B. 主视图C. 剖视图D. 断面图6.同一物体各图形中的剖面线(D )。
A. 间距可不一致B. 无要求C. 必须方向一致D. 方向必须一致并要间隔相同7.根据形体的对称情况,半剖视图一般画在(B )。
A. 左半边B. 前半边C. 上半边D. 后半边8.关于局部剖视的画法,说法错误的是(B )。
A. 局部剖视图与视图的分界线应以波浪线表示B. 波浪线可以与图形上的其它图线重合C. 波浪线只能画在实体处D. 波浪线不能超出剖切范围的视图轮廓9.配置在投影方向上的移出断面,可省略( A )的标注。
A. 投影方向B. 剖切位置C. 断面图名称D. 全部10.识读剖视图与断面图的方法(A )。
A. 仍然是以形体分析法为主B. 只用形体分析法C. 一个视图一个视图地看D. 只用线面分析法11.关于剖视图与断面图的正确叙述是(A )。
A. 断面图是剖视图的一部分,有时图形是相同的B. 剖视图是断面图的一部分,有时图形是相同的C. 剖视图与断面图是完全不同的图形D. 剖视图与断面图是完全一样的图形12.全剖视适用于(A )的物体。
第五届全国水利高职院校“钱江杯”技能大赛理论试题考核练习册(“水利工程CAD”项目分册)知识点一制图基础理论知识点一制图基础理论一、单项选择题1.六个基本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它们的名称(C )。
A. 只标注后视图B. 只标注右视图C. 都不标注D. 不标注主视图2.六个基本视图自由配置时,按向视图标注,应( B )。
A. 只标注后视图的名称B. 标出全部移位视图的名称C. 都不标注名称D. 不标注主视图的名称3.局部剖视图与视图的分界线用(B )。
A. 实线B. 波浪线C. 虚线D. 点划线4.重合断面的可见轮廓线用(B )绘制。
A. 粗实线B. 细实线C. 点划线D. 粗实线或细实线5.假想用剖切面将物体切断,仅画出物体与剖切面接触部分的图形及材料符号,这样的图形称为(D )。
A. 左视图B. 主视图C. 剖视图D. 断面图6.同一物体各图形中的剖面线(D )。
A. 间距可不一致B. 无要求C. 必须方向一致D. 方向必须一致并要间隔相同7.根据形体的对称情况,半剖视图一般画在(B )。
A. 左半边B. 前半边C. 上半边D. 后半边8.关于局部剖视的画法,说法错误的是(B )。
A. 局部剖视图与视图的分界线应以波浪线表示B. 波浪线可以与图形上的其它图线重合C. 波浪线只能画在实体处D. 波浪线不能超出剖切范围的视图轮廓9.配置在投影方向上的移出断面,可省略( A )的标注。
A. 投影方向B. 剖切位置C. 断面图名称D. 全部10.识读剖视图与断面图的方法(A )。
A. 仍然是以形体分析法为主B. 只用形体分析法C. 一个视图一个视图地看D. 只用线面分析法11.关于剖视图与断面图的正确叙述是(A )。
A. 断面图是剖视图的一部分,有时图形是相同的B. 剖视图是断面图的一部分,有时图形是相同的C. 剖视图与断面图是完全不同的图形D. 剖视图与断面图是完全一样的图形12.全剖视适用于(A )的物体。
A. 外形简单内部复杂B. 非对称C. 外形复杂内部简单D. 对称13.主视图画成剖视图时,应在(B )上标注剖切位置和投影方向。
A. 主视图B. 俯视图或左视图C. 后视图D. 任意视图14.移出剖面在下列哪种情况下要全部标注(D )。
A. 按投影关系配置的剖面B. 放在任意位置的对称剖面C. 配置在剖切位置延长线上的剖面D. 不按投影关系配置. 也不配置在剖切位置延长线上的不对称面15.在剖视图中,被剖切但按不剖绘制的是(C )。
A. 构件上的支撑板. 筋板B. 轴. 柱. 梁. 杆C. 沿长方向剖切的闸墩和平行板面剖切的支撑板D. 沿任意方向剖切的闸墩和支撑板16.能表示出物体左右和前后方位的投影图是(D )。
A. 主视图B. 后视图C. 左视图D. 仰视图17.物体的左右方位,在六个基本视图的什么图上方位与空间方位相反?( B )。
A. 主视图B. 后视图C. 俯视图D. 仰视图18.半剖视图中视图部分与剖视部分的分界线是(A )。
A. 点划线B. 波浪线C. 粗实线D. 虚线19.斜视图的标注中文字和字母都必须( A )。
A. 水平书写B. 与投影方向垂直C. 与投影方向平行D. 任意书写20.局部视图与斜视图的实质区别是( B )。
A. 投影部位不同B. 投影面不同C. 投影方法不同D. 画法不同21.假想用剖切平面将物体剖开,移去剖切平面前面的部分,剩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并画出剖面材料符号,所得的图形称(C )。
A. 视图B. 主视图C. 剖视图D. 局部视图22.剖视图按剖切范围分,剖视图的种类分(A )。
A. 全剖. 半剖和局剖B. 半剖和阶梯剖C. 全剖. 旋转剖和局剖D. 局剖. 半剖和复合剖23.若俯视图作剖视图,应该在哪个视图上标注剖切位置. 投影方向和剖切符号的编号?( A )。
A. 主视图或左视图B. 俯视图C. 仰视图D. 任意视图24.阶梯剖视所用的剖切平面是(D )。
A . 一个剖切平面B . 两个相交的剖切平面C . 两个剖切平面D . 几个平行的剖切平面25.重合断面应画在视图轮廓线以内,用细实线绘制,当视图中的轮廓线与断面图形重合时,视图中的轮廓线应( C )。
A. 断开B. 绘制成细实线C. 完整的用粗实线画出D. 可以画出也可以断开26.假想用侧平剖切面将物体剖开,移去物体右边的部分,将剩余部分向投影面投影,并画出剖面符号的图形是(C )。
A. 左视图作剖视B. 主视图作剖视C. 右视图作剖视D. 后视图作剖视27.关于阶梯剖视图画法,错误的说法是( D )。
A. 剖切平面转折处不应与视图中的轮廓线重合B. 在剖视图中,各个剖切平面的转折处不应画分界线C. 阶梯剖视的标注不能省略D. 阶梯剖视可以省略标注28.剖切平面通过支撑板等薄板结构板面的纵向对称面时,该结构按不剖绘制,应(C )。
A. 不必画分界线B. 用细实线将它与邻接部分分开C. 用粗实线将它与邻接部分分开D. 用虚实线将它与邻接部分分开29.在剖视图和断面图中,同一平面内有粗实线分界线,它是(B )。
A. 错误的图线B. 材料的分界线或结构的分缝线或伸缩缝C.只是结构的分缝线D. 只是不同材料的分界线30.制图标准中规定A3图幅的尺寸是297×420,A2图幅的尺寸是(A )。
A. 420×594B. 210×297C. 594×841D. 841×118931.制图标准规定,铅垂尺寸线上的尺寸数字字头方向是(B )。
A. 向上B. 向左C. 保持字头向上的趋势D. 任意32.制图标准中规定A0图幅大小是A3图幅大小的(C )。
A. 2倍B. 4倍C. 8倍D. 1/2倍33.分别用下列比例画同一个物体,画出图形最大的比例是(B )。
A. 1:100B. 1:10C. 1:50D. 1:20034.图框线用下面哪种线型绘制(A )。
A. 粗实线B.细实线C. 点画线D. 虚线35.标题栏的外框线和内分格线分别用什么线型绘制(A )。
A. 粗实线和细实线B. 细实线和粗实线C. 细实线和细实线D. 虚线和点画线36.用1:500的比例画图,物体上1米长的线段应画(C )A. 500mmB. 5mmC. 2mmD. 10mm37.在线性尺寸中尺寸数字200毫米代表(A )。
A. 物体的实际尺寸是200毫米B. 图上线段的长度是200毫米C. 比例是1:200D. 实际线段长是图上线段长的200倍38.制图标准规定,尺寸起止符号必须采用箭头的是(D )。
A. 弧长B. 半径C. 角度D. 以上都是39.投影线互相平行,且垂直于投影面的投影方法称为(C )。
A. 斜投影B. 中心投影C. 正投影D. 平行投影40.当直线与投影面平行时,该直线在投影面上的投影具有(B )。
A. 积聚性B. 真实性C. 类似性D. 平行性41.在正投影中,当平面与投影面平行时,该平面在投影面上的投影为(C )。
A. 点B. 直线C. 实形的平面D. 缩小的平面42.左视图的投影方向是(B )。
A. 由前向后B. 由左向右C. 由右向左D. 由上向下43.为了在一张图纸上同时反应三个投影图,将三投影面展开,展开时规定(D )不动。
A. 投影面B. H面C. W面D. V面44.某三角形平面与V面倾斜,该平面的V面投影为(B )。
A. 平面的相似形B. 平面的类似形C. 平面的实形D. 一直线45.在绘制三视图时,物体的宽度规定为(B )。
A. X轴方向的尺寸B. Y轴方向的尺寸C. Z轴方向的尺寸D. 都不正确46.当直线垂直于V面时,则其在H面上的投影是(C )。
A. 一个点B. 缩短的直线C. 实长直线D. 倾斜直线47.正视图和左视图的投影规律是(B )。
A. 长对正B. 高平齐C. 宽相等D. 都不正确48.左视图反应物体的(B )位置。
A. 左右上下B. 前后上下C. 前后左右D. 都不是49.当平面在V面上的投影为一条直线时,则平面与H面的位置关系是(D )。
A. 平行B. 倾斜C. 垂直D. 平行或倾斜50.俯视图反映的是物体的(C )方位。
A. 左右上下B. 前后上下C. 左右前后D. 前后上下51.三视图中“宽相等”是指哪两个视图之间的关系( C )。
A. 正视图和俯视图B. 正视图和左视图C. 俯视图和左视图D. 正视图和右视图52.透视投影图是根据(C )绘制的。
A. 斜投影法B. 平行投影法C. 中心投影法D. 正投影法53.能够真实的表达空间物体的形状和大小,且度量性比较好、作图比较简便的是(B )。
A. 透视图B. 正投影图C. 轴测图D. 立体图54.左视图中,离正视图较近的一侧反应物体的方位是( D )。
A. 左方B. 右方C. 前方D. 后方55.当一个矩形平面在V面上的投影为一个缩小的矩形时,则矩形平面与V面的位置关系是(C )。
A. 平行B. 垂直C. 倾斜D. 以上都不是56.能反映物体左右和上下方位的是(A)。
A. 正视图B. 俯视图C. 左视图D. 右视图57.在俯视图中,俯视图远离正视图的一边是空间物体的哪个方位?( C )。
A.左方B. 右方C. 前方D. 后方58.在左视图中,宽度尺寸是( B )。
A. 竖直线段的尺寸B. 水平线段的尺寸C. 斜向线段尺寸D. 以上都不对59.轴测投影采用的是(D )方法。
A.中心投影B. 正投影C. 斜投影D. 平行投影60.制图标准规定,尺寸线(C )。
A. 可以用轮廓线代替B. 可以用轴线代替C. 不能用任何图线代替D. 可以用中心线代替61.斜二测的轴间角是(A )。
A. 90°、135°、135°B. 120°、120°、120°C. 90°、120°、135°D. 任意角度62.正等测图的轴间角是(B )。
A. 90°、135°、135°B. 120°、120°、120°C. 90°、120°、135°D. 任意角度63.在斜二测图上,能够反映实形的圆是(A )。
A. 正平圆B. 水平圆C. 侧平圆D. 以上答案都不对64.在画水平圆的正等测图时,选用哪两个轴测轴?(A)A. X.、Y轴B. X.、Z轴C. Y.、Z轴D. 以上答案都不对65.在画平行于正平面的圆的正等测图时,选用哪两个轴测轴?(B )A. X.、Y轴B. X.、Z轴C. Y.、Z轴D. 以上答案都不对66.在画平行于侧平面的圆的正等测图时,选用哪两个轴测轴?(C )A. X.、Y轴B. X.、Z轴C. Y.、Z轴D. 以上答案都不对67.根据投影方向和轴测投影面的相对位置关系,轴测投影可以分为(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