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地球》练习
- 格式:doc
- 大小:18.50 KB
- 文档页数:2
地球和地球仪习题课课后练习主讲教师:谷丰北京市某重点中学地理一级教师题一:站在山顶的人比站在山下的人会更早看见日出,这一现象从侧面验证了()A.太阳是从东边升起的 B.海拔越高离太阳越近C.地球在不停地公转D.地平面是弧形的题二: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下列事例不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是()A.人造卫星拍摄的地球照片B.16世纪初,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成功C.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下D.远方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题三:“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适用于()A.极地地区B.赤道地区C.回归线D.极圈附近题四:咸蛋超人想徒步绕地球赤道一周,如果他每天走400千米的话,要走多少天?A.10天 B.100天 C.1 000天 D.10 000天题五:用一只乒乓球当作地球仪,在上面画出经纬线。
根据你做的地球仪判断下列问题。
1.一架飞机在燃油充分的情况下,从北京出发沿纬线一直向西飞,能到达()A.北极B.南极C.北京D.赤道2.我国南极科考队员手举国旗,站在南极点上,他的前、后、左、右的方向是()A.东方B.南方C.西方D.北方题六:读“地球仪示意图”,问答下列问题。
(1)地球仪的“地轴”与桌面的夹角应为_____________。
(2)眼前我们看到的地球仪上的半球范围大部分为_______(东或西)半球。
(3)在此基础上,将地球仪按地球自转方向转动180°,眼前的半球范围中将会有()A.90°W经线 B.印度半岛 C.90°E经线 D.澳大利亚题七:关于地球仪上的纬线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纬线B.地球仪上的纬线是一个半圆C.纬度数不同的纬线,长度不等D.沿同一纬线方向不变向前走,能回到出发的地点题八:关于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纬线都是圆(除极点外)B.各纬线长度相等C.纬线指示南北方向D.各纬线圈都能将地球分为南北两个半球题九:世界上最长的纬线是( ) A.南回归线B.本初子午线C.赤道D.北极圈题十:下列纬线最短的是()A.0°纬线B.30°纬线C.50°纬线D.80°纬线题十一:本初子午线是指( )A.0°经线B.0°纬线C.180°经线D.东西半球分界线题十二: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错误的是()A.本初子午线就是180°经线B.本初子午线就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C.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D.本初子午线就是0°经线题十三:两架飞机,东西相距6千米,同时从赤道起飞,以同样的速度、同样的高度一直向北飞行,其结果是( )A.两架飞机各绕地球一周回到原地B.两架飞机距离保持不变C.两架飞机在北极上空相遇D.两架飞机距离由远而近、又由近而远题十四:株洲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地理发散思维大课堂上为了一个问题争论得不休,题目是:在理想的情况下,我校学生从A点出发,依次向正南、正西、正北、正东各行进100千米,最后的位置应该是()A.正好回到A点B.回到A点的东方C.回到A点的西方D.回到A点的北方题十五:读图,回答1~2题。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认识地球章末练习卷姓名 :________班级:________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2018 年 6 月 21 日,国务院关于同意设立“中国农民丰收节”的批复发布,同意自2018年起,将每年农历秋分设立为“中国农民丰收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 .国务院批复发布农民丰收节的当天,太阳直射点接近下图中的哪个位置?()A.①B.②C.③D.④2 .全国农民在庆祝首届丰收节时,我国昼夜情况接近哪幅图?()A.B.C.D.3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A. 4 万千米B.6371千米C. 8 万千米D. 5.1 亿千米4 .下列关于赤道的叙述,正确的是()①赤道是南、北纬度的分界线②赤道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③赤道是划分经度的起点线,是0°经线④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线,是90°纬线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5.关于地球形状的说法,正确的是()A.接近正圆的球体B.大地如覆盖C.天圆地方D.地方如棋局6 .地球仪与世界地图都()A.显示真实海陆轮廓B.需要有比例尺C.可以看到经线为半圆D.可以模拟地球运动7 .下列节日中,阳信的昼长比夜长短的是A.“五一”劳动节B.“十一”国庆节C.“八一”建军节D.“六一”儿童节8 .某地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温带、南侧热带,该地位于()A.(20°W、23.5 °S)B.(20°W、23.5 °N)C.(160°E、0°)D.(160°E、66.5 °)9 .经线和纬线的数量是()A. 20 条B.30 条C. 40 条D.无数条10 .暑假,小明随父母去沙漠探险,遇风沙天气而迷路,小明用手机拨通了求助电话,求助站通过全球定位系统( GPS)马上在地图上(如下图)找到了小明的准确地点,小明所在的经纬度位置是()A.44°S,87.5 °W B.44°N,87.5 °EC.44°N,87.5 °W D.44°S,87.5 °E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2021年科教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4.2《人类认识地球及其运动的历史》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被“日心说”理论排除的假说是()。
A.太阳不动,地球沿着逆时针方向自转B.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沿顺时针方向公转C.太阳不动,地球沿逆时针方向自转,同时围绕太阳公转2.下列假说符合“地心说”理论的是()。
A.地球不动,太阳围绕地球公转B.太阳不动,地球逆时针自转C.地球逆时针自转,太阳围绕地球顺时针公转3.“地心说”和“日心说”的共同观点是()。
A.地球是球体B.地球是宇宙的中心C.地球是静止不动的4.提出“日心说”理论的是波兰天文学家_________。
A.托勒密B.哥白尼C.傅科5.波兰的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的理论。
A.地心说B.日心说C.月心说6.托勒密提出了()。
A.“地心说”B.“日心说”C.恒星的周年视差7.关于“日心说”和“地心说”,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两者的共同观点是“地球是球体”B.两者的观点都具有一定的片面性C.“日心说”的核心观点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8.哥白尼提出“(______)”和托勒密提出“(______)”,这两种学说都可以解释昼夜交替现象。
地心说的观点:(1)地球是球体。
(2)地球不动。
(3)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天体绕着地球运动。
“日心说”的观点:(1)地球是球体。
(2)地球是在运动,并且24小时自转一周。
(3)太阳不动,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其他的天体绕着太阳运动。
9.认为太阳是宇宙中心,地球和其他行星都围绕太阳运动的学说称为_________。
10.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______)”,并在临终前出版了他的不朽名著(______)。
他认为(______)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是静止不动的。
11.关于地球及其运动,一直存在着两种学说,其中哥白尼提出了_______说。
12.古希腊天文学家________提出了“地心说”的理论,他认为________处于宇宙的中心,而且处于________的状态。
粤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认识地球单元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经线和纬线的说法,正确的是()A.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B. 经线都是圆,所有经线长度都不相等C. 纬线都是半圆,所有纬线长度都相等D. 同一度数的经线和纬线都有两条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A. 与自转方向相反B. 与自转方向相同C. 自东向西D. 从北极上空看是顺时针方向3.甲、乙两人从北京出发,甲向南行,乙向西行,若两人前进方向不变,那么()A. 两人都能回到出发点B. 两人都不能回到出发点C. 只有甲能回到出发点D. 只有乙能回到出发点4.下图中有甲、乙两地,甲地位于乙地的方向是()A. 东北B. 东南C. 西北D. 西南5.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是()A. 时快时慢B. 24小时C. 365天D. 一星期6.0º经线穿过下列哪个城市?()A. 伦敦B. 悉尼C. 北京D. 纽约7.永川位于东经105度、北纬30度附近,该经纬度可写成()A. 105ºE,30ºNB. 105ºE,30ºSC. 105ºW,30ºND. 105ºW,30ºS8.最先征明地球是球形的事件是()A. 哥伦布到美洲大陆B. 麦哲伦环球航行C. 人造地球卫星的发射和使用D. 大地测量技术的产生与运用9.最长的纬线是()A. 赤道B. 本初子午线C. 极圈D. 回归线10.当北半球的温带地区的季节是秋天时,南半球的温带地区的季节是()A. 春B. 夏C. 秋D. 冬11.与诗词中“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最吻合的地点是()A. 西经90°、南纬89°B. 东经80°、北纬40°C. 东经10°、南纬1°D. 东经180°、北纬71°12.下列关于地球的描述,错误的是()A. 地球是一个球体B. 地球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C. 地球表面海陆面积相等D. 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13.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是()A. 季节变化B. 昼夜交替C. 太阳东升西落D. 昼夜现象14.当北半球夏至日时,出现极昼现象是地区是()A. 北极圈内B. 南回归线以南C. 南极大陆D. 赤道15.本初子午线是()A. 东西两半球的分界B. 东经与西经的分界C. 计算纬度的起始线D. 欧亚两洲的分界16.图中,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①②A. ②B. 都不对C. 都对D. ①17.我国国庆节那一天,太阳直射点移动的方向是()A. 自南向北B. 自北向南C. 自西向东D. 自东向西18.关于地轴,叙述错误的是()A. 地球自转轴B. 地球自转的旋转中心C. 地球上就有地轴D. 地球仪上才有地轴19.本初子午线是指()A. 赤道B. 0°经线C. 180°经线D. 20°W经线20.地球的自转产生了()A. 四季更替B. 昼夜长短C. 太阳高度变化D. 昼夜更替二、填空题21.连接南北两极并垂直于纬线的线叫________ 经线指示________22.昼夜交替是因为地球________ 转形成的,昼夜长短的变化和季节变化是因为地球________ 转时形成的.23.读“地球光照图”,回答下列问题:(1)此时太阳直射________ 经线(填经线的度数)。
※第一节认识地球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证实地球是圆的)路线: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1.地球是一个两极,赤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表面积为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千米,赤道周长为千米。
3.在地球仪上,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叫纬线。
纬线指示方向,最长纬线是。
从赤道向两极,纬线逐渐,到两极成。
4.赤道以北为纬,赤道以南称纬,北纬和南纬各有°赤道——°纬线北极——°N 南极——°S5.0°一30°为地区,30°一60°为地区,60°一90°为地区。
6.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并和纬线垂直相交的弧线,叫作经线。
经线指示方向,各条经线的长度。
7 .经度的划分0°经线叫作本初子午线。
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以东的180°属于东经(E),以西的180°属于西经(W)。
180°经线以西是东经,以东是西经。
东经、西经最大度数180 °且重合。
记住:0°经线——本初子午线8. 比较经线、纬线的特点。
纬线(纬度)经线(经度)形状圆圈(除两极外)半圆弧长度赤道最长向两极逐渐缩短都相等指示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0度线赤道本初子午线(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原址)度数范围0~90(南北纬)0~180(东西经)度数分布规律北纬(N):向北越来越大南纬(S):向南越来越大判定:纬度向北越大的是北纬N,向南变大的是南纬S东经(E):向东越来越大西经(W):向西越来越大判定:经度往东变大的是东经E,向西变大的是西经W特殊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西经20度线、东经160度线、180度经线半球划分赤道20°W和160°E9.经纬网在地球仪上,由经线和纬线相互交织所构成的网格,叫作经纬网。
第一章认识地球一、选择题1.60°S读作()A. 东经60°B. 西经60°C. 南纬60°D. 北纬60°2.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A. 0,180°B. 20°W,160°EC. 20°E,160°WD. 40°E,140°W3.每年冬至日阳光直射()A. 北回归线B. 赤道C. 40°ND. 南回归线4.在海边看到有帆船从远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这是由于()A. 光的照射造成的B. 地球球体形状造成的C. 观察者的位置造成的D. 观察者的错觉造成的5.下面四个地球仪组装正确的是()A. B. C. D.6. 如图,是某日太阳光照图,读图完成小题.(1)图示地球自转的方向是()A. 自东向西B. 自西向东C. 自南向北D. 自北向南(2)甲地所在的温度带是()A. 热带B. 南温带C. 北温带D. 北寒带(3)这一天,北半球的节气应是()A. 春分日B. 夏至日C. 秋分日D. 冬至日7.地球的平均半径为()A. 6357千米B. 6371千米C. 6378千米D. 6336千米8.中纬度是指()A. 0°~30°B. 23.5°~66.5°C. 30°~60°D. 60°~90°9.赤道是()A. 划分经度的起点B. 东西半球的分界线C. 南北半球的分界线D. 900纬线10.靖江一年中,白天时间最短的季节是()A. 春季B. 冬季C. 秋季D. 夏季11.地球公转产生了()A. 昼夜的交替B. 昼夜现象C. 四季的变化D. 太阳的东升西落12.中纬度的纬度范围是指()A. 0°~30°B. 23.5°~66.5°C. 30°~60°D. 60°~90°13.有一位建筑师,想要建造一座房子,房子四面的窗户都对着北方,应当说这样的房子是可能的,你认为应该建在A. 北极点上B. 赤道和0°经线的交叉点上C. 南极点上D. 赤道和180°经线的交叉点上14.当我国东部某地(30°N,120°E)6月一天的正午时,阿根廷某地(30°S,60°W)的农民正在()A. 骑着马放牛B. 吹着风扇吃午饭C. 盖着被子进入梦乡D. 围着火炉吃晚饭15.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A. 四季的转换B. 昼夜的更替C. 昼夜长短的变化D.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16.关于我国首都北京经纬度位置(40°N,116°E)的叙述,正确的是()A. 位于北半球、西半球B. 位于北半球、东半球C. 位于南半球、西半球D. 位于南半球、东半球17.下列事实中,主要与地球自转有关的是()A. 北京某单位的小李清晨起床,观看欧洲足球赛的现场直播节目B. 一年中,学校操场上旗杆影子的长短和方向有季节变化C. 冬季昼短夜长,夏季昼长夜短D. 山麓气温比山顶地带高二、综合题18.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2.认识地球的形状【填空题】。
1.太阳和月球是两个星球,它们的形状都是球体,我们生活的地球也是个_____________。
2.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人认为天是______________的,地是______________的。
3.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______________,然后看到______________。
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______________的。
4.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______________形的。
5.1519年.航海家______________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
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厂______________的观点。
6.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______________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__。
7.古希腊学者______________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的形状。
【判断题】1.古代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平的。
()2.东汉时期,著名天文学家张衡提出来浑天说思想,即天似鸡蛋,地似蛋黄。
()3.人们一开始就知道地球是球形的。
()4.人们对地球的认识经过了漫长的时期。
()5. 我们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无法验证地球的形状。
()6.麦哲伦航海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7.关于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说“是正确的。
()8.太阳、月球和地球都是球体。
()【选择题】1.第一个用实践证明脚下的地球是球形的是()。
A.哥白尼B.布鲁诺C.麦哲伦2.1961年苏联宇航员()搭乘“东方一号”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第一次在遥远的太空中观察到地球。
A.杨利伟B.费俊龙 C尤里·加加林3.在研究“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实验时,一开始就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了它是在()上移动;先观察到船模帆的顶部,之后又观察到了整个船模,说明他是在()上移动。
中考地理认识地球专题复习试题及答案(第一单元让我们走进地理认识地球)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1.地图的种类很多,有目的的选择地图,才能及时准确地猎取有用信息。
下面对地图的选择合理的是.在公园巡游景点,选择看交通图B.外出旅行,确定行程,应参考导游图C.20XX年1月了解发生在海地地震,应查阅世界政治地图D.了解某地气候特点,应查地形图2.在海边观察远处驶来的轮船,会出现下图所示的现象。
图示这种现象反映的地理事实是:.地球由西向东自转B.地球是个球体C.地球表面三分陆地七分海洋D.地球绕太阳公转3.下列关于地球大小说法,错误的是.平均半径6371千米B.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C.在赤道纪念碑处“坐地日行八万里”D.从东行绕地球一周约4万千米4.有比例尺为①1︰1000 000 ②1︰100 000 ③1︰1000图幅相同的三幅地图,据此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图的比例尺最大B.②图表示的地理事物最详细C.③图表示的范围最大D.若图中一幅是某校规划图,应当是③图5.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经线和纬线的长度相等B.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C.南北半球是通过经线划分的D.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半球的分界线6.关于本初子午线的叙述, 错误的是.本初子午线是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XX旧址的经线B.本初子午线就是180°经线C.本初子午线是东经和西经的分界线D.本初子午线就是0°经线7.我国新修建的XXXX城际高速铁路,如图在图上量得到XX的距离是2厘米,而XXXX间的实地距离大约是120千米,那么此地图的比例尺是.1∶600 000B.1∶6 000 000C.1∶3 000 000D.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30千米8.下面四幅图,按比例尺由大到小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③①④②B.②④①③C.①③②④D.③④①②9.下图中的四点既位于东半球,又位于北半球的是10.如图1,三艘船同时从甲、乙、丙三点出发驶向180°经线,而且同时到达,速度最慢的是.甲B.乙C.丙D.乙和丙11.家住株洲的小明接到爸爸打来XX,爸爸说“我们的科学考察地,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以北有极昼现象,以南为温带。
这是辅助文档,更全的内容在另一个我上传的相似文档中,两者结合99%判断选择没问题的。
这是按照首字母顺序排列,方便查找。
《蒙特利尔协定》到2010年必须停止使用氟氢烃等有害物质《尼罗河水协定》——埃及与苏丹《世界科学家对人类的警告》:发表于1992年11月8日,由世界各国科学家联名起草,指出人口增长会对地球造成压力1957 年马寅初提出“新人口论”1959年,路易斯-利基和玛丽-利基发现了东非人化石1983年古生物学家在澳大利亚西部瓦拉乌那岩层中发现的细菌化石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古老的生物19亿年前,地球生命出现第一次繁荣,其标志是真核生物的出现4一年前地球一年有400多天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地球,地点在尤卡坦半岛KT界线是指白垩纪与第三纪之间的界线——铱元素含量异常阿尔瓦雷斯最先提出小行星撞击导致恐龙灭绝阿卡斯卡片麻岩——39.6亿年阿连德陨石被称为地球年龄研究史上的“罗塞塔碑”阿斯顿发明质谱仪埃迪卡拉生物群——狄更逊蠕虫埃迪卡拉生物群发现与澳大利亚中南部,包含多种低等无脊椎动物按发表时间先后顺序:《寂静的春天》、《增长的极限》、《人类环境宣言》、《我们共同的未来》按发现的时间先后顺序:爪哇人——海德堡人——北京人头盖骨——东非人按时间先后顺序:大陆漂移理论——海底扩张假说——海底磁异常——板块构造理论按照目前世界对石油的需求计算,石油枯竭将在2040年奥尔德海姆——查明各种地震波震动的规律奥陶纪——鹦鹉螺巴西里约热内卢环境和发展大会上通过的纲领:《里约宣言》,《21世纪议程》白垩是指碳酸钙板块构造理论成立于20世纪60年代爆发型灾害——龙卷风北京人和爪哇人的化石的发现令科学家将人类的起源地由欧洲转到亚洲不正确——两宋都处于一个比较温暖的时期布丰通过冷却铁模拟实验测算地球的年龄层叠岩出现距今7亿年前————错层叠岩出现在距今7亿年前——错层状矿物(粘土)——氨基酸分子生长的脚手架查尔斯-莱伊尔————将今论古原则澄江动物群包含:海口虫,钵水母,奇虾不是澄江动物群澄江动物群——三叶虫出现顺序:笔石——有颔鱼——鱼石螈——库克逊蕨磁铁矿——形成生命物质的生化反应的催化剂达尔文——根据河谷侵蚀速率推算白垩纪有3亿年历史大陆漂移说认为:阿巴拉契亚山脉原来跟欧洲的加里东山脉连在一起大气圈四个部分从低到高:对流层——平流层——中层——热层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与地表平均温度呈正比、大洋环流每隔1000年循环一次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均发源于土耳其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同时流经的国家有:伊拉克,土耳其,叙利亚地核是由铁镍合金组成的地球的雏形与球粒陨石有关地球公转轨道偏心率的变化——10万年地球黄赤交角变化——4.1万年地球内核旋转一周需要400年地球上最早的岩石出现在42亿年前地球自转轴旋转——2.3万年地球最古老的岩石位于——加拿大哈德孙湾东北沿岸第一枚“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于1929对流层——受地表温度影响,空气不断运动对南海诸岛提出主权要求的还有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多数学者认为最老的,真正的真核细胞化石是发现于加利福尼亚南部贝克泉的管状绿藻化石多肽是形成生物高分子阶段的产物厄拉多塞——第一个计算出地球周长二叠纪末灭绝的是浅海海洋生物发现格陵兰岛是全球气候较暖泛大陆是指:劳亚古陆和冈瓦纳古陆非洲纳米比亚海岸一处悬崖峭壁,证明了雪球地球存在,证据:地层中有典型的冰川沉积物,地层中有很厚的碳酸盐岩非洲尼奥斯火山湖导致的灾害,祸首是气体分异的陨石有玄武质无球粒陨石和铁陨石风能资源由多到少:内蒙古——青海——江苏——贵州高纬度地区,洋流进入深层的原因:海水结冰,海水密度变大,海水盐度增加戈特洛布-维尔纳————水成论格尔林——提出地球年龄计算公式格陵兰岛西部的片麻岩——近39亿年根据冷凝温度由高到低:铝钙钛的氧化物——铁镍合金——铁氧化合物——冰古人类进化顺序: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关于厄尔尼诺现象导致的异常气候,不正确的是:南美洲西北沿岸变成干旱的沙漠、印度尼西亚强降雨不断关于厄尔尼诺现象——自西向东的异常洋流运动,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出现于太平洋赤道地区——是指赤道海面的异常增温关于赫斯的论文《海洋盆地的历史》:发表于1962年,首次正式提出海底扩张的假说,复活了魏格纳的“大陆漂移假说”,为板块构造理论奠定了基础关于科里奥利力的描述,有空气的流动引起——错误关于尼罗河不正确的:尼罗河最终注入大西洋,白尼罗河是尼罗河水量最大的支流关于纹泥错误的是——反映当时的水深,纹泥颜色越深,含氧量越高光能资源首先取决于地理纬度过渡型灾害——水灾哈勃成就:计算哈勃常数,发现星系红移,首次证明了仙女座大星云在银河系之外寒武纪——三叶虫寒武纪生命大爆发:初期小壳动物爆发性发展——后期大壳动物取代小壳动物——绝大部分无脊椎动物出现航天飞机在热层中飞行恒星质量越大,表面温度越低——错化学演变由形成生物单分子和形成生物高分子两个阶段构成淮南生物群——带藻霍姆斯——根据铀铅丰度估算地球历史为30亿年加拿大哈德孙湾东北岸的岩石——42.8亿年接近岸边——海啸波长变短,波高变高进化论诞生之前,黑格尔认为人类起源于南亚距离现在最近的超大陆是——潘基亚超大陆开尔文——根据热流理论提出地球年龄为0.25亿年靠近海岸的沉积物性质真实反映了大陆的剥蚀条件克罗马农人被认为是现代欧洲人祖先恐龙灭绝可能是小行星撞击地球所致,这次灾难的证据主要保存在K-T界线黏土层中,证据包括:玄武质小球粒,化学元素异常,变形石英颗粒恐龙灭绝之后,哺乳动物成了占统治地位的陆生生物拉普拉斯的理论与太阳系的冷凝模式最接近蓝绿藻:最早出现于30多亿年前,通过20多亿年间的光合作用,改变地球的大气成分,是世界上第一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里海地区的石油储量和天然气储量都较多硫化铁矿物——作为反应物参与到形成生命物质的化学反应中陆壳比洋壳含有更多的硅路易斯-阿加西斯——提出地球曾被大面积冰雪覆盖梅树村动物群——软舌螺米尔纳——提出世界上任何一点都能测到地震波米卢廷-米兰科维奇——将地球轨道变化与冰期-间冰期旋回相结合目前石油争夺热点地区:里海地区、南中国海、波斯湾地区目前世界人口达到70亿目前中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是:长江中上游——川西平原——黄河中上游纳赛尔水库是由埃及建的南水北调西线调水设想源于中国的翁文灏尼尔——多次测定铀矿石,提出年龄在20亿年以上尼格罗人种——约20万年前,高加索人种——约10万年前,蒙古人种——5万年前,澳大利亚人种——约4万年前尼罗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河流泥盆纪——鱼石螈鸟脚类恐龙数目最多鸟类起源于恐龙牛眼模式下,溶解物蒸发析出的先后顺序是:碳酸盐——石膏——石盐帕施维茨——设置精确的摆锤探测到东京大地震帕特森——通过大陨石坑中的陨石测定,得出地球年龄为45亿年庞贝城湮灭与维苏威火山爆发有关平流层——臭氧集中,尘埃很少,透明度高迄今南极“臭氧洞”最大的年份是1987迄今为止发现最早的裸厥化石是库克逊蕨迁延型灾害——旱灾铅的同位素:222208乔利——根据江河携带盐类入海推算出海洋历史有1亿年历史亲石元素主要分布在地壳中——错清代与魏晋南北朝气温明显偏低球粒陨石是一类未分异的陨石,其中铁与硅酸盐的比值接近地核、地幔中的比值全球变化时间尺度分为5种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国际热点,其中争论和谈判主要关于:全球生态系统的连锁影响,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全世界的石油量中东占2/3热层——即电离层,大气温度随高度增加热层——氧原子较多,中层——氧分子较多,平流层——臭氧分子较多人类历史上4次较大的冰期日输油量最多的海峡是霍尔木兹海峡森林面积开始锐减——20世纪50年代深源地震主要发生在板块俯冲带上,围绕太平洋边缘有大量深源地震生命演化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元素演化,化学演化,生物演化生物学演化开始的标志是生物体器官的出现——否圣多里尼火山位于希拉岛石油的形成过程:微生物尸体在海、湖底沉积——形成富含有机质的淤泥——厌氧细菌及低温化学反应——经地热加温、化学裂解形成液态烃(石油)时间顺序:奥尔德海姆发现地球是由地幔和地核两种介质构成——时间顺序:开普勒三大定律,牛顿万有引力,哈勃发现“星系红移”,彭齐亚斯和威尔逊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时间顺序:天王星发现,海王星发现,发现塞德纳天体,冥王星被降格为矮行星时间顺序:詹姆斯额谢尔根君《圣经》推断地球形成于公元前4004年——布丰根君实验推断地球年龄约为7万5千年——詹姆斯赫顿说地球年龄不确定——查尔斯莱伊尔指出地质过程是渐变的时间顺序:最古老的大陆岩石出现——液态水出现——大气中渐渐聚集氧气——有核细胞开始发育时间先后顺序:液态水出现——最早的生命出现——大陆基本形成——多细胞生物出现世界上最早的陆生植物化石出现在晚志留纪至早泥盆纪首先提出地质历史上冰期旋回与地球运动状态有关的人是詹姆斯-克罗尔属于爬行动物纲下:蜥臀目,鸟臀目水循环是指地球上的水连续不断地变换地理位置和运动形态的物理过程太平洋火山岛具有离洋中脊越远年代越老的特点通过对外海沉积物性质的研究可以了解:海底深度,海水温度土地资源主要是哪些自然要素共同形成的:土壤、气候、植被威尔逊——发现和研究转换断层赫斯——提出海底扩张假说威廉史密斯————通过化石类研究确定岩层相对年龄未来可能广泛只用的能源:海洋波浪能、核聚变能、峰空能、深部地热能魏格纳——大陆漂移说瓦因、马修斯——发现和解释海底磁异常温度较暖的是900——1000年我国目前最大的风力发电厂位于新疆我国人均淡水资源占有量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喜马拉雅山形成于200万年前夏六月夜雪——明代夏威夷群岛的造成原因:海底扩张,火山喷发,地幔热点先出现星云,在形成恒星硝石在文艺复兴时期被人类普遍利用雪球地球结束后,生物种类迅速增加,地表变得非常炎热雪球地球最初形成的直接原因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减少亚特兰蒂斯毁灭于公元前1500年的火山爆发,亚特兰蒂斯相当于地中海东部爱琴海区域研究珊瑚化石的生长纹,可以精确的计算出远古的时期一年的天数洋壳比陆壳重易无用,易污染的资源包括水,自然风光,大气盈余与亏损线在纬度30——35度由表及里:地壳——莫霍面——上地幔——过渡层——下地幔——古登堡面——外核——内核由于铅比氦的移动性差,所以铀铅时钟比铀氦时钟更精确有色金属包括锌、铜约旦河的水资源对约旦和以色列至关重要云南虫:最原始的脊索动物,属于澄江动物群云南虫属于澄江动物群,属于最原始的脊索动物陨石的年龄与地球一样老,成分与太阳一样原始在人类出现之前自然资源就出现了——错早泥盆纪时期出现多种半水生原始陆生植物:瑞尼蕨,带蕨,工蕨詹姆斯-赫顿————英国地质学家——————火成论和均变论詹姆斯-克罗尔——提出地球冰期旋回与地球运动状态有关长石等矿物——承载生命前体分子的容器志留纪——有颔鱼中层——大气在期中进行强烈的化学反应中东地区石油储量最大的国家是沙特阿拉伯中国冀东的花岗质片麻岩——35亿年最先提出小行星撞击地球导致恐龙灭绝的是阿尔瓦雷斯最早的动物化石出现在前寒武纪晚期最早建立地震波速度与物质密度、压力、温度和化学组成之间关系的是伯奇最早在天空飞翔的脊索动物——翼龙。
认识地球
一、填空题。
1、地球的形状是()体。
2、地球是人类生活的家园,它的表面由()和()组成。
3、陆地上有丘陵、()、()、平原和()等不同的地形。
4、地球的内部存在着不同的()和()。
5、地幔的厚度约为()千米。
二、判断题。
1、地球是围绕太阳转动的。
()
2、地球的陆地是平的。
()
3、地球围绕太阳转动,地球本身是静止的。
()
4、地壳厚度约为6~40千米。
()
三、简答题。
1、你能简要说一说地球陆地上丘陵的特征吗?
2、地球内部被划分为哪几个圈层?
4.4认识地球答案
一、填空题。
1、球
2、陆地海洋
3、山地高原盆地
4、物质结构
5、2900
二、判断题。
1、√
2、×
3、×
4、√
三、简答题。
1、答:丘陵坡度和缓,山顶浑圆,是由连绵不断的低矮山丘组成。
2、答:科学家根据地震波的数据将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