杉木种子园子代优良无性系测定及选择
- 格式:docx
- 大小:36.84 KB
- 文档页数:2
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分析杉木是我国最主要的造林树种之一,具有生长快、耐寒、适应性强等优点。
随着林业生产的不断发展,杉木优良无性系的应用已经成为林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杉木优良无性系繁育技术进行分析。
一、选择合适的母本树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繁育要求有选择优良母本树的高标准。
但是优良的母本树不仅应该具有速生性和抗逆性等方面的优点,还应该关注种子形态、营养状况、生长环境以及成树性等多方面的特点。
从中选择出符合条件的母本树,才能保证繁育出优质无性系。
二、选种种子的采摘和储藏对于杉木优良无性系的选种,选种种子的采摘和储藏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
要进行选种,必须首先采集符合条件的种子,之后对种子进行储藏,以确保种子的优良性能不受影响。
在种子采集方面,应该首先注意选择好的果实,才能保证其种子的品质。
同时采集果实时不能受到损伤,以确保其发芽率和萌芽能力。
在储藏方面,选用一定的储藏方法,可通过减少外界因素的干扰和保持种子干燥度,延长种子的贮藏期并提高其种子质量。
三、种子瓶颈突破技术杉木种子繁育的瓶颈问题是使得其大规模繁殖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采用种子瓶颈突破的技术。
该技术通过细胞外胚发生技术,使得杉木种子具有了更高的发芽能力和幼苗成活率,从而提高了其繁殖效率。
在选择优良母本树和选种种子的基础上,也需要采用合适的无性繁殖技术,繁育出更为优良的无性系。
无性系种苗的繁殖可以采用似树方法或农林健康式育苗。
目前农林健康式育苗已经成为林业生产中的主要技术之一,具有生长快、树形优美、苗质好等优点。
总之,杉木优良无性系的繁育技术是林业生产中的重要方向之一。
通过选择合适的母本树、选种种子的采摘和储藏、种子瓶颈突破以及合适的无性繁殖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运用,完善杉木无性系育种体系,进一步提高其繁殖效率和品质水平,推动我国林业的发展。
优良无性系的筛选—无性系测定法桐无性系育种不仅不排斥有性过程的作用,而且还提倡“有性制种,无性繁殖”的原则。
由于我们的选种性状是以树木营养为主体,据认为营养性状的早期选择是有效的,因而更加确定了无性系选择在树木遗传改良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二)无性系寅种在树木改良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下,于1973年、lW7年和1981年先后召开3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专门讨论林木无性繁殖的方法、进展问题及遗传改良问题。
由于世界各国对无性系育种的高度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来,树木的无性繁殖应用在林木遗传改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开辟了无性系林业的新阶段。
无性系育种不仅从无性繁殖和无性系改良中,拓开了一条良种生产的新途径,而且是一个潜力很大的领域。
无性系改良包括无性繁殖和无性系选育两个方面。
无性系改良的许多作用是由无性繁殖所带来的。
据目前国内外经验,无性繁殖在林木改良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良基因型和基因的保存应用无性繁殖方法,将分散在各林分中优良基因型或基因包装收集于无性系档案、无性系库或基因库小,可作为基因保存之用。
如建立良种收集园、良种保存园,是指将散生优良树木,通过嫁接或择插的方法,移栽到一个方便的地方作为基因保存之用。
由于基因集存于无性繁殖体中,基因是不会变化和损失的,通过无性繁殖这一手段,以达到优良基因保存、基因繁殖(或称基因复制)之目的o2.营建无性系种子园各种形式的无性系种子园是通过嫁接或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建立起来的,它既保存了良种,又在此基础上,由手相互授粉结实,实现了优良基因的重新组合。
它产生的后代,通过选育比亲本价值还高,可以获得遗传性更优的良种。
3.中选单株(优树、实生苗、杂种苗)的直接大量繁殖当一个优良单株被无性系测定证实其基因型确实优良以后,就采用嫁接或扦插的方法大量繁殖,实现优良无性系或无性系混系进行造林,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技术进步。
我国目前在板栗、核桃、枣、油茶、油桐、乌柏、油檄榄等许多经济林树种都己攻克了无性繁殖的困难,开始大规模无性系或混系造林,使无性繁殖为良种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就。
智慧树知到《林木育种学》章节测试答案智慧树知到《林木育种学》章节测试答案第1章单元测试1、不是林木良种繁育主要途径的是()。
答案:《海国图志》2、经人工选育,经济性状与生物学特性符合人类生产、生活要求,且性状遗传稳定一致、能适应一定自然和栽培条件的特异性林木栽培群体是()。
答案:第一空:天然地基3、林木育种根本任务是()。
答案:客观方面的行为不同、犯罪对象的归属不同4、品种是分类学上的概念。
答案:A母本5、林木育种的主要策略是有性创造,无性利用。
答案:祠庙、公共风景区第2章单元测试1、()是有利于中间型的选择,数量性状的平均值不变。
答案:22、()是根据家系内个体表型值距该家系平均表型值的离差选择个体。
答案:√3、()是在优良家系中选择优良单株,是把各家系平均表型值和所属家系内个体表型值结合起来考虑的选择方法。
答案:该问题答案暂未收录,请手动搜索。
4、根据是否进行遗传测定,分为表型选择和()。
答案:即兴发言、专题发言5、多性状选择主要有连续选择法、独立选择法和()。
答案:√第3章单元测试1、不是林木育种资源保存的主要方式有()。
答案:《海国图志》2、()是指在选育林木优良品种工作中可能利用的一切繁殖材料。
答案: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3、采取有效措施使外来植物种适应引入地点环境的过程叫()。
答案:上述三类主体4、“因此,引种要结合()”,这已成为引种工作中的一条重要经验。
答案:No5、一般历史生态条件复杂,引种后表现()。
答案:错误第4章单元测试1、优树选择应尽可能在( )中选择。
答案:C2、未进行过种源试验或种源试验年限和规模尚不足以说明某地采用何地种子为宜时,应先遵循采用()原则。
答案:错误3、种源试验的作用包括()。
答案:对4、优树生长量相对标准评选方法包括()。
答案:C5、种源苗圃试验要求在种子处理、整地、施肥、灌水、防寒及防病虫害等方面,采取当地最有效且一致的措施。
答案:对第5章单元测试1、回交可以在杂种后代中( )。
杉木无节良材培育技术指南(试行)杉木无节良材培育目标为培育干形通直、尖削度小、出材率高、没有死节、活节少(心材10cm以外的材无节,心材10cm以内的材无死节)的优质大径材。
杉木无节良材培育分两种类型,第一,新造林培育成无节良材;第二,现有幼林(含未成林造林地)培育成无节良材,对于第一种类型(新造林)要同时结合第二种类型进行。
一、新造林培育技术1、种苗(1)良种标准:采用1.5代、2肛种子园种子或优良家系种子、优良无性系穗条进行育苗。
(2)苗木标准实生苗:1年生苗,地径大于0.5cm,苗高30cm以上,主根系20cm以上,超过5cm的1级侧根数15个以上,且充分木质化,叶色紫红或灰绿,无损伤。
优良无性系插条苗:1年生苗,地径大于0.6cm,苗高40cm 以上,主根系30cm以上,且充分木质化,叶色紫红或灰绿,无损伤。
容器苗:1年生苗,地径大于0.4cm,苗高25cm以上。
2、造林(1)造林地选择:造林地立地条件必须达到杉木16立地指数级以上(含16立地指数级)。
具体选地标准为:海拔300~800m的高丘及低山区,母岩为板页岩、砂岩、花岗岩;主要分布于山坡中部以下的山谷、山脚、山洼(排水良好),土层厚度80cm以上,腐殖质层厚度10cm以上,坡度在35度以下的林地。
杉木连作以第一代采伐迹地为宜。
(2)整地:穴垦整地,规格为50×50×40cm(3)造林密度:株行距离2.0×2.0m至2.2×2.2m,折合每亩167株~138株。
3、培育技术(1)未成林抚育:造林当年的未成林要进行一次锄抚、一次刀抚。
锄抚在当年的5月~6月中旬前完成,锄抚标准是:清除以幼树为圆心,60cm为半径范围中的杂草、灌木和除萌,扶正苗木,适当培蔸,但不松土。
刀抚在造林当年的9月底前完成,刀抚标准是:用柴刀或割灌机清除以幼树为圆心,70~80cm为半径范围内的杂草、灌木。
造林第二年的未成林要进行一次锄抚、一次刀抚。
桂花林场杉木种子园设计说明书桂花林场位于鄂南崇阳县北角,东经113°44ˊ-114°10ˊ,北纬29°29ˊ-29°39ˊ,年平均气温15.5℃,无霜期265天,降水量1636mm,蒸发量1069mm,相对湿度79%,日照时数1694.6小时,属杉木边缘产区。
那么,建立杉木无性系种子园,提高杉木产量与质量就很有必要性,从以下几方面阐述桂花林场杉木种子园的设计与建造。
(一)种子园的概况1、种子园的位置种子园位置拟选于董家冲苗圃场,为一坡地,见地形图,坡向西北,下坡。
2、种子园经营条件桂花林场全场总面积14.2万亩,林业用地9.6万亩,全场六个工区,两个加工厂,一个汽车队,子弟学校一所,共有职工430人。
种子园土壤平均厚度1.5m,页岩坡积物形成的黄棕壤,pH 6.0-6.5,周围200米范围内无杉木。
离蒲圻至崇阳县公路干线约1公里,交通便利。
山下有林场职工居民点,有约3亩的晒场。
(二)种子园的生产任务在种子生产正常后年生产20000亩造林用苗。
(三)种子园规模种子园包括种子生产区、优树收集区、子代测定区。
1、种子生产区面积计算根据需种量和种子单产量来确定。
有关资料显示,杉木一般种子园正常年份种子产量10斤/亩。
一般情况下苗圃播种量10斤/亩,苗圃出圃率40000株/亩,造林密度1.5m*2m。
考虑到种子园具有大小年现象及隔离和道路设置所需面积,故扩大40%左右。
根据以上数据进行计算:1亩=666.7m2造林密度为1.5*2m2,那么每亩地可以栽植666.7/(1.5*2)=222株杉木;种子园的生产任务是年生产20000亩造林用苗,即每年需生产20000*222=4440000株苗木;苗圃出圃率是40000株/亩,则每年需4440000/40000=111亩苗圃地;第一年建园时需种量为10*111=1110斤;且杉木种子园正常年份种子产量一般情况下与苗圃播种量相等,那么,最终所需要的种子生产区面积为111*(1+40%)=156亩。
优良无性系的筛选—无性系测定法桐无性系育种不仅不排斥有性过程的作用,而且还提倡“有性制种,无性繁殖”的原则。
由于我们的选种性状是以树木营养为主体,据认为营养性状的早期选择是有效的,因而更加确定了无性系选择在树木遗传改良中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二)无性系寅种在树木改良中的地位和作用近年来,在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支持下,于1973年、lW7年和1981年先后召开3次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专门讨论林木无性繁殖的方法、进展问题及遗传改良问题。
由于世界各国对无性系育种的高度重视,20世纪70年代以来,树木的无性繁殖应用在林木遗传改良上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开辟了无性系林业的新阶段。
无性系育种不仅从无性繁殖和无性系改良中,拓开了一条良种生产的新途径,而且是一个潜力很大的领域。
无性系改良包括无性繁殖和无性系选育两个方面。
无性系改良的许多作用是由无性繁殖所带来的。
据目前国内外经验,无性繁殖在林木改良中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优良基因型和基因的保存应用无性繁殖方法,将分散在各林分中优良基因型或基因包装收集于无性系档案、无性系库或基因库小,可作为基因保存之用。
如建立良种收集园、良种保存园,是指将散生优良树木,通过嫁接或择插的方法,移栽到一个方便的地方作为基因保存之用。
由于基因集存于无性繁殖体中,基因是不会变化和损失的,通过无性繁殖这一手段,以达到优良基因保存、基因繁殖(或称基因复制)之目的o2.营建无性系种子园各种形式的无性系种子园是通过嫁接或扦插等无性繁殖方法建立起来的,它既保存了良种,又在此基础上,由手相互授粉结实,实现了优良基因的重新组合。
它产生的后代,通过选育比亲本价值还高,可以获得遗传性更优的良种。
3.中选单株(优树、实生苗、杂种苗)的直接大量繁殖当一个优良单株被无性系测定证实其基因型确实优良以后,就采用嫁接或扦插的方法大量繁殖,实现优良无性系或无性系混系进行造林,这是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技术进步。
我国目前在板栗、核桃、枣、油茶、油桐、乌柏、油檄榄等许多经济林树种都己攻克了无性繁殖的困难,开始大规模无性系或混系造林,使无性繁殖为良种化服务取得了显著成就。
杉木良种基地建设思路阐释作者:吴彩华来源:《绿色科技》2018年第13期摘要:指出了杉木自身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以及药用价值,所以当前加强杉木良种基地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自治区级杉木良种基地建设现状,对杉木良种基地建设思路进行了探析,并提出了发展建设的建议。
关键词:杉木;良种基地;建设思路中图分类号:S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8)07-0203-021 引言杉木属于亚热带树种,喜光、喜温暖湿润,适宜在多雾静风环境中生长。
宜在年平均温度15~23℃环境中生长,实际耐寒性高于耐旱能力,水湿条件产生的影响大于温度条件。
对种植土壤比常见树种要求高,喜肥沃、深厚、湿润、排水性良好的酸性土壤中。
广西天峨县林朵林场自治区级杉木良种基地是广西的自治区级林木良种基地之一,林朵林场始建于1955年3月,经历了50年发展,现阶段林场实际经营面积达到8579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为8298 hm2,防护林面积为785.4hm2,用材林面积为5682.4hm2,其中主要以培育杉木用材林为主,杉木蓄积总量为69.81万m3,是桂西北较大的杉木大径材基地。
2 种子园建设2.1 种子园改建林朵林场杉木良种基地始建于1974年,主要是建设杉木种子园。
2011年后,为做好良种种苗工作,重新成立种苗管理站,负责管理林场的种苗工作。
至2018年,基地的规模已达2854亩,其中:杉木种子园及直属试验地788亩(位于纳腮分场),西南桦母树林1000亩(位于顶皇分场),旧试验示范林1066亩(分别位于巴雍分场、顶皇分场)。
2018年,基地预计可产杉木种子300kg。
初期建立的种子园主要是以优选的树木进行嫁接而成,然后通过区域化试验以及子代测定,确保树高能够达到要求。
种子园建设总面积760亩,位于纳腮分场,其中2代园558亩,1.5代园202亩[1]。
2.2 矮化园建设杉树1.5代种子园因在生长过程中顶端优势较为突出,主干较高大,呈现出通直状态,枝弱冠窄,在采种过程中具有一定难度。
优树标准及选择方法优树是优良的育种材料。
采用优树来建立无性系采穗圃或种子园,为造林提供繁殖材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得到较高的遗传增益。
因此,优树的选择、测定、利用,是提高林业生产力的一项关键性措施。
1 术语1)优树:在生产量、树形、抗性或其它性状上显著地优越于周围林木,经过评选确认具体良好表型的优良单株树木。
2)候选树:评选优树时的待选树木。
3)对比树:与候选树生长在同一林分,生长立地和树龄相同或接近,在评选优树时作为比较的仅次于候选树的优势树木。
4)精选树:通过子代测定证实是遗传型优良、配合力良好的优树。
2 优树标准2.1 用材树种优树标准2.1.1生长指标单株材积的大小,直接反映在树高和直径的生长量上,而直径对材积的影响最大,但由于树高受遗传因素控制效应较直径大,所以在选优时较注重树高性状的选择。
对树高特别大的个体。
材积比对比树大30%便可入选。
另外,在群体中,由于冠幅的大小影响了单位面积株数,乃至影响了单位面积和蓄积,因此,与冠幅有关系的有关性状如分枝角度、侧枝粗细等也作为选择评定指标。
2.1.2 形质指标1)冠型:树冠匀称,冠幅较窄,顶端优势强,最好是尖塔形、圆锥形或长卵形;2)干枝与树枝:主干单一,干形圆满通直,分枝细,枝下高不小于树干总长的1/3,树木健壮,无病虫害,无机械损伤;3)树皮与木材纹理:树皮较薄,纹理通直,出材率高;4)木材品质:木材容量、管胞长、早晚材比例、心材比值与色泽等都影响木材利用价值,应按选择目标制定相应的标准。
5)开花结实:尽可能选择见到开花、结实的单株。
2.2 经济树种优树标准经济树种利用对象主要是果实、种子、树皮、内含物或分泌物。
选择经济树种优树应主要把目的树种产品产量、品质和抗性等三方面的性状作为选择的指标,并制定其标准。
1)树体发育好,树冠开放、树形匀称,发育正常,结实空间较大,生长良好;2)产量高,发枝力强,果枝较粗且多,座果率高,丰产稳产;3)产品品质好,有效成分含量高,果实(种子)壳(皮)薄,易脱粒,出籽率高,含油量高;4)抗性强,适应性广,果实耐储藏;5)具有某些特殊的优良性状或某些可利用的性状,较现有栽培品种明显优良,如产脂量大,特别早熟等等。
杉木种子园子代优良无性系测定及选择
余荣卓
【期刊名称】《福建林业科技》
【年(卷),期】2008(35)1
【摘要】对55个杉木无性繁殖品系的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在树高、胸径和材积性状上存在着显著差异.遗传力变化范围树高为0.389~0.771,胸径为0.169~0.703,材积为0.377~0.674.3个生长性状中,材积的变异系数最大,树高的变异系数最小.对树高、胸径和材积按10%的入选率进行单性状选择,树高遗传增益平均为4.27%,胸径平均为6.36%,材积平均为15.56%.与对照平均值比较,树高的遗传增益平均为8.09%,胸径的遗传增益平均为13.11%,材积的遗传增益平均为23.17%.经过选择能取得较高遗传增益的杉木优良无性系.
【总页数】5页(P17-20,25)
【作者】余荣卓
【作者单位】福建省洋口国有林场,福建,南平,3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791.27
【相关文献】
1.粤北杉木第二代种子园子代遗传测定与选择 [J], 张庆华;王润辉;胡德活;郑会全;晏姝;韦如萍;黄小平;
2.粤北杉木第二代种子园子代遗传测定与选择 [J], 张庆华;王润辉;胡德活;郑会全;
晏姝;韦如萍;黄小平
3.杉木第2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与亲本结实性状联合选择 [J], 张勰;徐清乾;顾杨传;杨建华;黄帆
4.杉木第3代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选择 [J], 吴炜
5.杉木种子园自由授粉子代测定及大径材家系选择 [J], 杨海英;张勰;黄帆;刘晔嘉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