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儿童成长记录表
- 格式:docx
- 大小:11.30 KB
- 文档页数:6
孙老家完小留守儿童活动记录表记录人:曹丽燕记录人:王艳春记录人:侯鲁星记录人:岳芦英记录人:梁兆华记录人:何英记录人:王艳春记录人: **六年级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时间:2014年9月3日班级:六年级主持:张友平一、活动目的:通过开展以“ 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为主题的安全知识教育班会,增强班内学生的安全意识,能懂会用一些基本常用到的校内外的安知识,达到积极预防危险的发生并提高学生基本自我保护力。
二、活动过程(一)提前板书准备:班会在掌声中开始。
黑板上写着主题班会题目。
(二)交通安全1.要求全班同学对班会题目做诠释。
引入正题。
提问:(1)行人为什么要在人行道上行走,没有人行道要靠路边行走(2)行人横过马路为什么要走人行横道(3)没有划设人行横道的马路应该注意哪些(4)为什么不能翻越护栏(5)为什么不准扒车、追车、强行拦车(6)为什么走路时不能看书或做其它活动(7)骑自行车应该注意什么(8)乘汽车时要注意什么(9)遇到交通事故怎么办2.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说说感悟。
(三)用电安全1.学生说说家里有哪些电器(引起学生兴趣,因他们较熟识。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及时教育:现代家庭,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家庭中的电器也越来越多,给我们学习、生活带来了好多方便及乐趣。
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掌握一定的用电知识,不注意用电安全,就会很危险。
所以,我们不要出于好奇,自行拆卸、维修电器,不要私自拉或乱接电线和随意拆装电器。
使用和操作电器要注意不能湿水,一旦电器出现故障,应立即截断电源。
(四)防火安全1.提出问题讨论:如果你发生火灾或看到邻居有火灾怎么做(学生各自发表意见,说做法,对正确的肯定。
)2.根据讨论,向学生补充一些防火知识。
首先:自己不能玩火。
其次:发现火灾要想办法自救。
再次:要知道报火警电话:119。
还要注意有电的要及时切断电源,同时要听从救火组织统一安排。
(五)防溺水结合现实生活中因游泳、玩水等引发的溺水事故,结合我们这些地方的天气和地域情况,要求学生不能私自到河滩、水库等危险地方游泳,即使是在游泳池也必须有大人陪同和严守规则。
留守儿童心理辅导记录留守儿童,是指因父母长期在外地务工而长年留在农村家乡由其他亲戚或祖父母照料的儿童。
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缺少亲人的陪伴和关爱,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对他们进行心理辅导成为重要的工作。
下面记录了一次对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的情况。
一、背景介绍小明,9岁,是一名留守儿童。
父母长年在外打工,由奶奶照料。
小明性格内向,爱哭闹,和同龄人相处较为困难。
二、观察记录1. 与小明初次接触时,发现他不爱说话,目光躲闪,似乎对外界不太信任。
2. 在与小明沟通时,他表示孤独和害怕,对父母的思念很深,但又担心他们不会回来。
3. 小明在班级里表现孤僻,不愿和其他同学交流,导致与同学之间的关系疏远。
三、心理辅导方案1. 建立信任关系:通过与小明的交流,逐渐建立信任,让他感到自己被理解和关爱。
2. 情感疏导:帮助小明表达情感,释放内心压力,让他感受到情感的释放和舒缓。
3. 社交训练:通过模拟情境和角色扮演,帮助小明培养与他人交流的技巧,增强社交能力。
4. 家庭回访:与小明的奶奶和其他家庭成员进行沟通,共同关注小明的成长,营造家庭和谐氛围。
四、心理辅导效果1. 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小明逐渐变得开朗和活泼,和同学之间的关系也有所改善。
2. 小明能够主动与他人交流,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增强了自信心和社交能力。
3. 家庭回访结果显示,小明在家庭氛围的改善下,更加融洽地与家人相处,得到了更多的关爱和支持。
通过以上的心理辅导记录可以看出,对留守儿童进行心理辅导是非常必要和重要的。
通过专业的心理辅导帮助,留守儿童可以克服心理障碍,健康成长,走出心理困境,展现自己的独特魅力。
希望社会各界能够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成长,为他们创造更好的成长环境。
农村留守儿童走访记录范文走访时间:2021年9月10日走访地点:XX乡村走访对象:留守儿童小明(化名)走访记录:在这次走访中,我来到了位于XX乡村的小明的家中。
小明是一名留守儿童,他的父母在外地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
爷爷奶奶年事已高,身体状况不好,无法给予小明更多的陪伴和关心。
打开小明家的门,我看到他正坐在桌前写作业。
小明五岁的年纪,看起来瘦小而脆弱。
他的脸上带着天真稚气的笑容,但眼神里透露出一丝无奈和孤独。
我先与小明交谈了解到,由于父母长时间不在身边,小明的生活主要由爷爷奶奶照料,他没有兄弟姐妹,朋友也很少。
爷爷奶奶因为年纪大了,经常身体不适,无法给予小明更多的关心和教育。
在与小明的交流中,我发现他对学习很感兴趣,但由于家庭条件有限,他无法得到良好的学习环境和资源。
小明说他非常想上学,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学习玩耍,但他没有人能帮他实现这个愿望。
我与小明的爷爷奶奶进行了深入交流,了解到他们也非常希望能给小明提供更好的成长环境,但由于经济压力大,无法负担得起送小明去城里上学的费用。
同时,他们也没有太多时间和能力给予小明更多的陪伴和教育。
在整个走访过程中,我与小明建立了良好的互动关系,给他带去了一些小礼物和故事书籍,希望能给他带去一些快乐和学习的机会。
与此同时,我也与小明的爷爷奶奶商量,希望能争取更多的社会帮扶资源,帮助小明得到更好的教育和关爱。
通过这次走访,我深刻意识到农村留守儿童面临的问题和困境。
他们在身体和心灵上都需要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希望社会各界能共同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为他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2021年东解学校留守儿童帮扶工作总结家长在外经商、务工,但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无法使孩子在自己身边一起生活,只能留在家里由老人或亲戚照看,造成了事实上的“单亲教育”、“隔代教育”、“寄养教育”。
这就是所谓的留守儿童。
留守儿童与父母整年,甚至几年不能见上一面,长期缺乏父爱、母爱的环境中畸形成长.造成他们“生活上缺照顾、行为上缺管教、学习上缺辅导、思想道德上缺约束、安全上缺保障”等五大问题.在结对帮扶工作中,我不断的反思,努力使自己做好这项工作.通过努力完成了学校交给的此项工作任务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获得了一些经验。
现总结如下:1、密切关注儿童、增强情感投资.学校是留守儿童的第二个家,帮扶老师就是他们全权负责的“父母”。
要密切关注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和思想变化情况。
做留守儿童的“爱心妈妈”。
对留守儿童开展学习辅导、思想教育、生活服务等。
更重要的是始终注重他的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经常与他们一起散步、拉家常,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这样使他们亲近、信任老师,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师爱"胜过“母爱"。
童在远离父母的日子里也能健康快乐的成长,大大增强教育实效性。
2、健全”留守"档案、便于信息捕捉。
对留守儿童的性格、兴趣、学习、思想、心理、品格等各个方面的实际情况进行了解、分析,为每个留守儿童建立专门的档案.档案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家长的相关信息、监护人的信息,并将这些档案进行管理。
3、保持融洽感情、填补深邃沟壑.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务工,虽然时时惦记着家里的孩子,但是由于工作的繁忙,意识上的疏忽,不能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造成孩子情感和心灵的创伤极为严重.留守儿童中品质低下、心态不良、性格倔强等两极分化也不在话下,就要想方设法把情况反馈给家长,要求家长通过、书信随时与孩子保持联系,同时要求家长定期与子女沟通,让他们了解学校的办学方向和子女的在校情况。
融洽了感情,填补了父子母子之间的深邃沟壑,促进孩子们的身心沿着正确的轨迹发展。
留守儿童关爱记录内容日期:2024年10月15日地点:XX乡村小学参与人员:1.李老师:学校老师2.张阿姨:村民志愿者活动内容:1.上午9:00-9:30:与留守儿童进行暖心问候-我们早上到达学校后,首先和留守儿童们进行了亲切的问候。
我们用温暖的目光和亲切的语言与每个孩子进行了简单的交流,希望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心和关爱。
2.上午9:30-10:30:开展心理疏导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我们组织了一些小游戏和心理疏导活动。
我们希望通过游戏的方式,增强留守儿童的自信心和团队合作意识。
我们设计了“合作出口”游戏,让孩子们分组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上午10:30-11:30:开展才艺展示和交流-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鼓励留守儿童展示自己的才艺。
有的孩子唱歌,有的孩子舞蹈,还有的孩子展示了自己的书法作品。
通过这个活动,不仅是为了发掘他们的潜力和才华,也是为了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4.下午14:00-15:00:开展亲子阅读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我们邀请了孩子们的父母来参与其中。
我们组织了一场亲子阅读活动,父母和孩子一起阅读童话故事,并进行了分享和讨论。
这样的活动能够增强家庭的亲子关系,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了解。
5.下午15:00-16:00:举办趣味运动会-为了让留守儿童们放松身心,我们举办了一场趣味运动会。
我们设置了多个游戏项目,如跳绳比赛、打气球比赛等。
通过这样的活动,不仅是为了让孩子们放松和享受游戏的乐趣,同时也是为了锻炼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团队合作意识。
总结:通过一天的关爱活动,我们希望能够给留守儿童们带来温暖和关爱。
通过与他们的交流和互动,我们发现他们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
我们深感责任重大,希望能够为他们创造一个温馨的成长环境,并提供更多关爱和支持。
未来计划:2.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和合作,共同关注儿童的成长和发展。
3.探索更多的心理疏导活动,帮助留守儿童积极面对困难和挫折。
4.向社会公众倡导关爱留守儿童的重要性,争取更多支持和关注的力量。
留守儿童兴趣活动记录表引言留守儿童是指由于父母或亲属长期外出务工、出差等原因无法与其共同生活的儿童。
由于缺乏家庭的陪伴和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和兴趣爱好发展常常受到挑战。
为了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建立和记录他们的兴趣活动是至关重要的。
兴趣活动记录表的目的留守儿童兴趣活动记录表旨在帮助了解留守儿童的兴趣爱好,为他们提供适合的活动,并在活动过程中了解他们的成长和发展。
兴趣活动记录表的要素兴趣活动记录表应包含以下要素:1. 学生基本信息•学生姓名•学生性别•学生年龄•学生班级•家庭住址•监护人姓名及联系方式2. 兴趣活动内容记录学生参与的兴趣活动的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1) 体育运动类可以记录学生参与的体育运动项目,如足球、篮球、乒乓球等。
同时还可以记录学生在这些运动项目中的表现和进步。
(2) 艺术欣赏类记录学生参与的艺术类活动,如音乐会、话剧演出、艺术展览等。
可以记录学生对这些艺术形式的理解和感受。
(3) 动手创作类记录学生参与的动手创作类活动,如手工制作、画画、剪纸等。
可以记录学生的创作过程和成果。
(4) 社会实践类记录学生参与的社会实践类活动,如志愿者服务、参观博物馆、科普讲座等。
可以记录学生在这些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3. 活动时间和地点记录学生参与兴趣活动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这有助于了解学生的活动频率和活动地点分布情况。
4. 活动收获和建议记录学生在参与兴趣活动过程中的收获和建议。
这可以帮助指导老师或家长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成长和需求,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
使用兴趣活动记录表的方法为了使兴趣活动记录表发挥最大的效果,以下是使用该记录表的一些建议:1.定期更新记录表:每个学期或每个季度都应对学生的兴趣活动进行更新记录,以得到更准确和全面的信息。
2.与学生和家长一起填写记录表:在填写记录表时,可以与学生和家长一起讨论学生的兴趣活动,进一步了解学生兴趣爱好的发展和需求。
3.分析和总结兴趣活动记录:根据记录表中的信息,可以分析和总结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成长情况,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支持和指导。
第一次:寒假结束,所有学生学生都按时到校上课,侯胜豪也来到学校,但是原本活泼的小家伙突然变得闷闷不乐。
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与他的陪伴过程中通过沟通做了进一步的了解春节期间父母回家过年,父母的归来使他渡过了一个快乐的假期,充分体现到有父母的关爱是多么的幸福。
但是由于家庭生活的压力和较重的经济负担,父母渡过春节仍要收拾行囊外出打工来补贴家用。
父母的离家给他的心里造成了很大的失落通过交流知道特渴望父母留在身边或者让妈妈留下来陪伴他。
但是懂事的他没有要求把这个愿望留在心里,他知道那样做妈妈心里会更难过。
通过这一次的陪伴交流鼓励他积极参加学校少年宫的活动,避免孤独感越来越强烈,让他尽快回到班级这个大家庭。
第二次:由于没有父母的照顾,爷爷奶奶年纪较大,在生活中不能注重科学合理的饮食,造成侯胜豪同学营养不良。
此次陪伴主要让他养成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
同时告诉爷爷奶奶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吃水果和蔬菜少吃一些零食和饮料。
孩子正是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
避免营养过剩和营养不良会导致免疫力降低。
如果生毛病,那样会加重爷爷奶奶的负担,,所以,我将这一情况很好的告诉给他,要白觉主动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白己的身体素质,保证有足够的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愿望:希望在期中考试中取得较好的成绩,用优秀的成绩回报白己的爷爷奶奶。
第三次:期中测试复习过程中发现数学成绩单元检测不理想,正对这一情况我通过这次陪伴对他进行辅导进一步查缺补漏。
数学成绩一直是同学们欢迎的科目,连续三次的检测他的成绩不理想,在交流过程中我问清楚了原因,由于数学练习做的不够多,课余时间总是和其他同学一起打乒乓球导致成绩严重下滑。
在对陪伴活动中采取启发、引导、疏通的方法,晓之以理、导之以法。
作为教师,首先要以满腔热情平等地对待留守学生,这是采用疏导手段的前提。
只有建立起融洽、信任、真挚的关系,疏导才可能成为真正起作用的最后,还要做到因势利导、促进转化,这是我在本次陪伴中的体会,关注留守儿童必须重视他们的学习习惯时刻关注他们的变化。
留守儿童家访记录留守儿童家访记录学生姓名:XXX,帮扶教师:X,时间:20xx年10月10日1、向其爷爷奶奶了解在家表现及优缺点。
2、向其爷爷奶奶如实汇报该生在校表现。
3、征求其监护人所提建议和要求。
4、了解该生的心声。
5、制定帮扶的措施办法。
在家访问中,我了解到XXX的爷爷是唯一在家的亲人。
家长对孩子的研究和行为表现并不太关心,但经过耐心的交流,家长终于表达了自己的想法。
孩子很内向,对研究不感兴趣,只喜欢看电视。
尤其是数学,她觉得很难学,产生了畏难情绪。
家长工作繁忙,没有时间辅导孩子研究,导致孩子没有养成良好的研究惯。
我们制定了一些帮助孩子养成研究惯的计划。
学生姓名:XXX,帮扶教师:XX,时间:20xx年3月9日在家访问中,我了解到XXX在学校能与老师和同学和睦相处,但缺乏自我约束力。
她不能按时进入教室,也不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
她的行为会干扰其他同学的研究,影响了她的研究和与同学的关系。
我希望家长能够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让她变得更加可爱。
学生姓名:XX,帮扶教师:XX,时间:20xx年10月23日1、向其爷爷奶奶了解在家表现及优缺点。
2、向其爷爷奶奶如实汇报该生在校表现。
3、征求其监护人所提建议和要求。
4、了解该生的心声。
5、制定帮扶的措施办法。
在家访问中,我了解到该生在学校喜欢和老师接触,但缺乏自我约束力。
她不能按时进入教室,也不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
她的行为会干扰其他同学的研究,影响了她的研究和与同学的关系。
我希望家长能够花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让她变得更加可爱。
学生姓名:XX,帮扶教师:XX,时间:20xx年4月2日在家访问中,我了解到该生在学校表现规范,但研究方法不正确,研究主动性不够,学科发展不平衡。
在家中,她能够自己整理自己的内务,但在研究上缺乏主动性。
我们建议家长监督和提醒她,让她能够更主动地研究。
希望家长能够在孩子的研究上给予更多的关注和支持。
3、征求家长对于孩子研究的建议和要求。
留守儿童谈心记录时间:具体日期地点:详细地点谈心对象:留守儿童姓名背景:留守儿童姓名是一名年级的学生,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平时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
在学校里,他表现得较为内向,学习成绩也不太理想。
为了更好地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帮助他解决成长中的烦恼,我与他进行了一次深入的谈心。
谈心过程:我:留守儿童姓名,最近在学校过得怎么样?留守儿童姓名:(低着头,声音很小)还好吧。
我:老师发现你最近上课的时候好像有点心不在焉,能和老师说一说原因吗?留守儿童姓名:(沉默了一会儿)我想爸爸妈妈了,他们好久都没回来了。
我:老师能理解你的感受,爸爸妈妈不在身边,肯定会觉得孤单。
那平时和爸爸妈妈联系多吗?留守儿童姓名:他们忙,很少打电话。
我:那爷爷奶奶对你好不好呀?留守儿童姓名:爷爷奶奶对我很好,但是他们年纪大了,很多事情也不懂。
我:那在学习上遇到困难,你会怎么办呢?留守儿童姓名:有时候自己想想,想不出来就放弃了。
我:可不能轻易放弃呀,遇到难题可以问问老师和同学。
你觉得学习难不难?留守儿童姓名:难,很多作业都不会做。
我:那我们一起来找找学习的方法,好不好?比如说,每天制定一个学习计划,把要完成的作业和复习的内容都写下来,一项一项地完成。
留守儿童姓名:嗯,我试试。
我:在学校里,有没有和同学们一起玩呀?留守儿童姓名:很少,他们好像不太愿意和我玩。
我:为什么会这样觉得呢?是不是你没有主动去和他们交流呢?留守儿童姓名:我不知道怎么和他们说。
我:其实很简单的,比如主动和他们打个招呼,问问他们在玩什么,能不能一起玩。
慢慢地,大家就熟悉起来了。
留守儿童姓名:好的,老师。
我:除了学习和朋友,你还有其他的烦恼吗?留守儿童姓名:有时候会被村里的孩子欺负。
我:啊?那你有没有告诉爷爷奶奶或者老师?留守儿童姓名:没有,我怕他们担心。
我:傻孩子,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说出来,老师会帮你解决的。
不能自己一个人默默忍受。
留守儿童姓名:知道了,老师。
我:那你对未来有什么想法吗?留守儿童姓名:我想爸爸妈妈能早点回来,我想好好学习,以后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