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文档高考语文作文名师点津系列议论性散文(精校WORD版)
- 格式:doc
- 大小:55.50 KB
- 文档页数:9
高考前必读10篇优秀议论性散文(范文)(一)活着不要再等待活着不要再等待,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它不会因为你无知的等待而放慢脚步,人人都知道只有生命存在时,才会有美丽的世界,才会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将自己美丽的青春放在等待里,等待的遗憾,我们承受不起。
一次,有位丈夫在整理妻子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一条丝巾,这是由高级丝绒制成的,是丈夫在出差时特意为她带回的。
妻子在几天前的一场意外中不幸去世了。
原来她生前从未戴过,她一直在等,她说要等到一个特别的日子才戴,可如今,她已永远失去了机会。
的确,人生在世,为了等待,我们会错过太多太多。
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因为活着每天都是精彩的。
活着不要再等待,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可以摧毁世界上的一切,它可以把坚固的城堡化作历史的残迹,可以把布满大森林的山脉变成布满珊瑚丛的海洋。
然而,时间也可以造就一切,它可以使无知的孩子变成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可以让即将被病魔吞噬的人重新找回青春和活力。
时间对于一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哪怕是短暂的十几秒甚至是几秒,也许医生就足已将他带出死亡之谷。
抗日战争期间,白求恩大夫在战争前线奋力救死扶伤的情景仍旧铭记于心,他不顾自身,连续手术七天七夜,成功救治了几十名伤者。
想问,为何他会有如此大的动力呢?对,这是他作为一名医生的一种信念:时间就是生命,抓住每一秒的时间,治好每一个病人。
诚然,对医生而言,活着不能再等待,等待意味着死亡,只有视时间如生命,善待病人,不断地为他们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活着不要再等待,等待不是美,只有学会驾驭时间,作时间的主人,永远走在时间的前头,那才是美;只有学会将时间看作生命,在生命的每一点都有精彩的一划,那才是美。
让我们放弃无知的等待,去追求自己的未来,永远把时间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如自己的生命,这样才能创造更美的世界。
(二)不能忘记的过去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一队又一队的美国与英国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向前方的碉堡冲去,一个接着一个的战士倒下了,仍然有人呐喊着向前奔跑,片刻,鲜血染红了整个海滩……六十年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前线,一辆又一辆的卡车载着刚从训练营里出来的新兵,军官在车上喊着:“我们不需要活着的逃兵!”话刚落音,就有一枚弹片击穿他的头颅。
篇一:高考议论性散文阅读篇二:高考议论性散文阅读篇三:高考议论性散文阅读篇四:高考议论性散文阅读2333条评论??20.70(7.4折)《四川省教师招聘考试专用教材》编委会编著写作是语文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作文始终在高考语文试卷中占有较高的比例。
近年来,这一比例在不少地方的高考试卷中又有所加大,有的甚至占到几近一半的分数,如福建省2007年的高考语文试卷中作文题就占70分。
作文难教、难学是语文教学长期存在的问题。
特级教师林秋人经过多年实践,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
运用这套方法,林老师所辅导的许多学生的作文成绩在高考中都上了一个大台阶。
这些方法由一系列的“套路”组成,也就是先分步、分项训练,把几个环节的要领掌握牢固后,把各分项的技能练纯熟后,再进行适当的综合训练,写起作文来便会有感觉,甚至得心应手。
这套方法对作文水平特别高的同学不一定很管用,但对于作文水平一般或较差的同学就特别好用。
写好作文需要灵感,但要写好作文更需要积累和训练,林秋人老师的这套训练方法特点在于可操作性特别强。
如何写好作文的道理大家都知道了不少,而把道理化为可操作性的方法、步骤的却很少见,本书在这方面可以为同学们提供相当大的帮助。
林秋人,中学语文特级老师。
在福州十一中任教三十多年。
高考作文辅导卓有成效。
编写了一批高质量的教学辅导读物。
有多篇教学论文以及散文、报告文学、短篇小说在正式刊物发表,有的获全国、省、市奖励。
第一章审题与立意第一节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第二节给材料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的审题立意第三节命题、半命题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的审题立意练习一第二章结构与提纲第一节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结构和提纲知识提要第二节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篇章结构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其提纲练习二第三章论点与分论点第一节论点知识提要第二节如何用有文采的语言来表达论点练习三第四章论据和论证第一节论据的编写第一章审题与立意第一节话题作文的审题立意第二节给材料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的审题立意第三节命题、半命题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的审题立意练习一第二章结构与提纲第一节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结构和提纲知识提要第二节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篇章结构的几种主要模式及其提纲练习二第三章论点与分论点第一节论点知识提要第二节如何用有文采的语言来表达论点练习三第四章论据和论证第一节论据的编写第二节用好论据论证论点,使文章更深刻而有文采练习四第五章题目、开头与结尾第一节拟题的技巧第二节开篇的写法第三节结尾的写法练习五综合训练写作、修改与润色参考答案附录一名言警句和诗句集锦附录二美言妙句集锦附录三事例论据集锦 v1 无昵称用户《高考议论文和议论性散文全程训练》针对性很强,有实用性,特别是关于写作文时如何开头,给了我很大启发2013-05-07 07:18:04 v3 无昵称用户金卡会员一直想找一本关于写议论文的书,读了此书,有很大收获。
高三语文写作--满分议论性散文精选10篇1、谦让不可弃面对激烈的招聘竞争,一位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数次让座,不过就是这份谦让,却被认为不适合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让我深思。
(简单摘引材料,语言简洁,抓住了关键)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流传千年,指导着千万代的炎黄子孙找到人生中的航标,成就大业。
其中,谦让一词,占据的重量犹如泰山之重。
谦让是一种美德,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所必备的。
因此,无论何时,谦让不可弃。
(提出观点,鲜明有力)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人格美。
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小孩启蒙时期的必读名篇。
孔融在吃梨子时,将大的好的让给兄长和父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
孔融的谦让,也许有人认为他吃亏了,不过这只是人格低下的人才这么认为的。
从中看到的,是一种孝道,尊敬之道,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格美。
(分论点1,谦让是人格美)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宽广和崇高。
在中国古代的帝制中,世袭制之前禅让制。
尧帝作为皇帝时,爱民如子,待民至亲至善,天下事如同自己的事,国家治理得一片祥平。
但是岁月不饶人,人终会老去。
尧帝也到了有心无力的时候,用有人要继承他的位置。
有人认为尧的儿子可以担当,但尧地知道自己的儿子无能为力,于是把目光瞄准了有才能的舜,于是把位置禅让给舜。
舜也不负众望,用心之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
尧帝是谦让的,他没有从家人的利益出发,让位给儿子,而是以天下人为念,让位于舜。
尧帝的谦让,是一种宽广和崇高。
(分论点2,谦让是宽广和崇高。
)谦让不可弃,它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航标。
刘备临终托孤,手握诸葛亮的手,希望诸葛亮能代替自己,征战天下,自立称王。
的确,以诸葛亮的才能,帝位大可取而代之。
也许是谦让,也许是自己心中的航标,他拒绝了,他要以臣子的力量终生为幼主效力。
到了诸葛亮死的那一刻,仍然为国家贡献着力量。
(分论点3,谦让是人生航标)谦让不可弃,它是安定与和谐的统一。
来到韩国的街头,车水马龙,却丝毫没有混乱。
车道有人,车主会谦让,让人先走。
10篇优秀议论性散文(范文)(一)活着不要再等待活着不要再等待,因为时间就是生命,它不会因为你无知的等待而放慢脚步,人人都知道只有生命存在时,才会有美丽的世界,才会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所以我们千万不要将自己美丽的青春放在等待里,等待的遗憾,我们承受不起。
一次,有位丈夫在整理妻子的遗物时,无意中发现一条丝巾,这是由高级丝绒制成的,是丈夫在出差时特意为她带回的。
妻子在几天前的一场意外中不幸去世了。
原来她生前生前从未戴过,她一直在等,她说要等到一个特别的日子才戴,可如今,她已永远失去了机会。
的确,人生在世,为了等待,我们会错过太多太多。
珍爱生命,珍惜时间,因为活着每天都是精彩的。
活着不要再等待,因为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可以摧毁世界上的一切,它可以把坚固的城堡化作历史的残迹,可以把布满大森林的山脉变成布满珊瑚丛的海洋。
然而,时间也可以造就一切,它可以使无知的孩子变成百科全书式的学者,可以让即将被病魔吞噬的人重新找回青春和活力。
时间对于一个在死亡线上挣扎的病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哪怕是短暂的十几秒甚至是几秒,也许医生就足已将他带出死亡之谷。
抗日战争期间,白求恩大夫在战争前线奋力救死扶伤的情景仍旧铭记于心,他不顾自身,连续手术七天七夜,成功救治了几十名伤者。
想问,为何他会有如此大的动力呢?对,这是他作为一名医生的一种信念:时间就是生命,抓住每一秒的时间,治好每一个病人。
诚然,对医生而言,活着不能再等待,等待意味着死亡,只有视时间如生命,善待病人,不断地为他们寻找更好的治疗方法,才是他们的职责所在。
活着不要再等待,等待不是美,只有学会驾驭时间,作时间的主人,永远走在时间的前头,那才是美;只有学会将时间看作生命,在生命的每一点都有精彩的一划,那才是美。
让我们放弃无知的等待,去追求自己的未来,永远把时间当作自己的朋友,甚至如自己的生命,这样才能创造更美的世界。
(二)不能忘记的过去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一队又一队的美国与英国士兵冒着枪林弹雨向前方的碉堡冲去,一个接着一个的战士倒下了,仍然有人呐喊着向前奔跑,片刻,鲜血染红了整个海滩……六十年前,苏联,斯大林格勒,前线,一辆又一辆的卡车载着刚从训练营里出来的新兵,军官在车上喊着:“我们不需要活着的逃兵!”话刚落音,就有一枚弹片击穿他的头颅。
高考满分议论性散文精选1、谦让不可弃面对激烈的招聘竞争,一位名叫张媛媛的女大学生却数次让座,不过就是这份谦让,却被认为不适合激烈的市场竞争。
这让我深思。
(简单摘引材料,语言简洁,抓住了关键)中华民族优秀传统美德流传千年,指导着千万代的炎黄子孙找到人生中的航标,成就大业。
其中,谦让一词,占据的重量犹如泰山之重。
谦让是一种美德,是具有良好道德修养的人所必备的。
因此,无论何时,谦让不可弃。
(提出观点,鲜明有力)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人格美。
孔融让梨的故事流传至今,成为了小孩启蒙时期的必读名篇。
孔融在吃梨子时,将大的好的让给兄长和父母,把最小的留给自己。
孔融的谦让,也许有人认为他吃亏了,不过这只是人格低下的人才这么认为的。
从中看到的,是一种孝道,尊敬之道,是一种道德高尚的人格美。
(分论点1,谦让是人格美)谦让不可弃,它是一种宽广和崇高。
在中国古代的帝制中,世袭制之前禅让制。
尧帝作为皇帝时,爱民如子,待民至亲至善,天下事如同自己的事,国家治理得一片祥平。
但是岁月不饶人,人终会老去。
尧帝也到了有心无力的时候,用有人要继承他的位置。
有人认为尧的儿子可以担当,但尧地知道自己的儿子无能为力,于是把目光瞄准了有才能的舜,于是把位置禅让给舜。
舜也不负众望,用心之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
尧帝是谦让的,他没有从家人的利益出发,让位给儿子,而是以天下人为念,让位于舜。
尧帝的谦让,是一种宽广和崇高。
(分论点2,谦让是宽广和崇高。
)谦让不可弃,它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航标。
刘备临终托孤,手握诸葛亮的手,希望诸葛亮能代替自己,征战天下,自立称王。
的确,以诸葛亮的才能,帝位大可取而代之。
也许是谦让,也许是自己心中的航标,他拒绝了,他要以臣子的力量终生为幼主效力。
到了诸葛亮死的那一刻,仍然为国家贡献着力量。
(分论点3,谦让是人生航标)谦让不可弃,它是安定与和谐的统一。
来到韩国的街头,车水马龙,却丝毫没有混乱。
车道有人,车主会谦让,让人先走。
2010高考语文作文名师点津系列4――议论文运思议论文包括社论、评论、杂感、随笔、序、跋、宣言、开幕词、闭幕词、讲话稿、读后感、杂文等,是近年应考作文的首选文体。
要写,就要写规范、标准的议论文。
[链接]《高考大纲》写作部分有关议论文的解说基础等级:①有的放矢;②观点正确;③内容具体;④逻辑严密。
发展等级:①深刻——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性。
[来源:学.科.网Z.X.X.K]②丰富——论据典型、充分,出其不意又恰到好处。
意境深远。
③有文采——词语生动,句式灵活,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文句有意蕴。
④有创新——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有独到之处,有个性特征。
【作家在线】[作家范文]一千个苦恼和一个苦恼在人生的道路上,往往会遇到不少困难的事情。
困难面前怎么办?这是每个人都需要寻求解决的一个问题。
根据过去的经验,我有一个很明确的信念,即使是最困难的事,只要自己有适当的准备,有心寻求解决之道,必能找到办法去解决。
当然,解决困难的方式很多,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首先要认清事情的真相,冷静思考引起困难的真正原因。
这时,可能发现大部分原因竟是自己本身造成的。
所以,如果自己有做错、疏忽或者思考不够周密的地方,就要深刻地进行自我反省,加以改正。
如此,才能克服困难,才能把这种体验牢记心中。
换句话说,要在困难事情一露出破绽时,自己就要察觉到。
但是,人们往往在事情邮差错之后即草草处理,结果效果不如人愿。
不过,无论如何,在事情显露破绽时,能马上察觉出来,那是非常重要的。
事实上,即使是有丰功伟绩的人,也不了敢说自己不曾失败,才会得到多次的经验;经验几次体验后,才能够成熟起来。
如果不肯承认失败,就永远不会有进步。
要是在失败面前强调客观原因,抱怨他人,就会使自己一再地处在失败和不幸的漩涡之中。
当遇到事情不顺利时,自己不要找一堆理由推卸责任。
事实上,做事不顺利一寂是有原因的。
如果能事先察知造成困难的种种原因,并予以排除,主不至于发生问题了。
高考经典话题作文议论文(5篇)高考经典话题作文议论文篇1古往今来,面对人生的大风大浪,众人态度各异,心境亦有所不同。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的人生是洒脱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的人生是忧国忧民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的人生是豁达的……我们这些后来者,汲取先哲的精华,应该树立一种什么样的人生态度呢?一句话:敢于担当。
敢于担当是高尚人格的体现。
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人望着洞庭湖水吟出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千古佳句。
从此,这种豁达的态度和悲天悯人的情怀就深深地根植于炎黄子孙的`内心深处了,使他们在祖国危难时毅然决然地挺身而出,使他们在遭受挫折时依然能昂首向前。
敢于担当是一个民族勇气的体现。
战火纷飞、硝烟滚滚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国给世界造成了伤痛。
然而战后,这个国家没有逃避责任,而是勇于担当。
满目疮痍的德国大地上,一个民族不顾战后衰退的国力,毅然担当起向受害民族赔偿的责任。
半个世纪以来,这个民族无时无刻不承担着这一责任。
波兰墓碑前德国总理的一跪,展现了这个民族敢于担当的魄力,也让这个国家在世人心中重新站了起来。
敢于担当是人生智慧的体现。
自古为了名利赴汤蹈火的人不胜枚举,而最终能够担当重任的却屈指可数。
那些空有一腔热血而无智慧者,终将一无所获,也就担当不起家国重任。
不禁遥想墨子,那个坚持为民请命的男子,奔波四十余天,面对已在赶制武器的敌国,赤手空拳的他该怎样应对才能担当起国家赋予他的使命?墨子自不是莽撞之人,他用智慧与公输盘设战,九守而无一败,又用智慧与君王谈判,终于打消了敌人攻宋的企图。
智慧使墨子成就了一世美名,而墨子也正是用智慧担负起了救国救民的重任。
所以,担当决不是在危难之时贸然逞匹夫之勇,而是运用智慧去担当压在自己身上的使命。
回首年,是子弟兵的勇于担当,抚慰了四川地震灾区人民惶恐不安的心;是高瞻远瞩的领导人勇于担当,圆了中国百年的奥运梦想。
高考语文学习提升课堂:议论性散文所谓议论性散文,就是以阐述某个观点为中心的散文,也就是用散文的笔法“发议论”。
从“议论”的角度看,它是“议论文”,是要阐明一个观点;从“笔法”的角度看,它是“散文”,不像一般议论文那样注重逻辑,它侧重的是对形象的描绘和情感的抒发,给读者一种富于理性的形象和情感,从而提供一个广阔的思索和联想的空间。
一、内容上的众星捧月与情理兼备议论性散文可以笔涉古今中外,围绕文章中心,让多种素材有机交织,充分展示内容的丰富多彩,在具备说服力的同时兼具感染力;或者说,在众星捧月的材料组合中,产生情理兼备的表达效果。
如作文《形劳神不倦,吃苦趁华年》就是范例。
【示例】请允许我从家事谈起吧。
家父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中医,他经常翻阅的一本书是已经泛黄的《黄帝内经》。
上初中后,我粗略学了点文言文,也试图读懂家父奉若珍宝的《黄帝内经》——如“形劳而不倦”,指身体劳累,但精神却不疲倦,应该是一种很舒服的状态了。
后来,高中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讲字源,他在黑板上写出繁体的“勞”字。
他说:“‘勞是个会意字,上面是两个火,中间的秃宝盖代表房子,下面的力指代劳动。
整個字的含意是:在房间点灯,夜间劳作。
”我想,“劳”真是个苦中藏甘的汉字呢!在思品课上,老师说:“马克思曾说过,‘体力劳动是防止一切社会病毒的伟大的消毒剂!”我听了,忍不住叹服、点头。
是的,当体力劳动被许多人唯恐避之不及时,我庆幸来自《黄帝内经》与仓颉的珍贵提醒,恰逢其时地进驻了我稚嫩的生命,这让我幸运地承继了来自远古的一脉香火,无论外界风气怎样吹,我都能做到不摇摆、不浮躁、不庸懦、不愚钝。
作文自始至终紧紧围绕中心论点展开论述,将身边事、书中事结合起来,从《黄帝内经》一句“形劳而不倦”释义,从繁体“勞”字的字源分析内涵,从马克思的名言中强调。
由此可见,作者平时阅读涉猎广泛、积累丰富,作文时自然能厚积而薄发。
二、写法上的由事入理与取譬设喻“由事入理”是一种以小见大的构思方式,多从生活中的小事写起,一草一木、一人一事、一言一行都能成为文章的起点;从小事出发,表现的却是关于社会、人生等问题的独特思考。
高考语文作文名师点津系列议论性散文高考语文作文名师点津系列议论性散文柳岸钓客1.怎样写好议论性散文2.议论性散文论点的提炼3.议论性散文分论点的提炼4.议论性散文的论据选用[链接]越来越香的议论性散文在高考作文中,议论性散文很吃香。
因为较之其他文体,它的优势多多:形式自由,便于抒发自己的见解和感受;语言表达容易显示个性化特色,易于展示自己的文采和才华;议论便于话题;散文形式较灵活自由,便于广泛选材。
据权威统计,高考考生选写议论性散文的比例在逐年升温,2000年6%,2001年23%,2002年44%……相反,选用规范性议论文写法的人数则呈逐年减少的趋势:2000年40%,2001年36%,2002年12%……【作家在线】[作家范文]坦然看生活活着真叫累,有人这么感喟。
活着真叫烦,更有人这么嘘叹。
活着真的美丽,而我却喜欢这么对生活绾结的。
寻找了千百种理由之后,才得以发现:生活在我的视野下呈现出与别人的不同,不是生活赐予我有什么不同,却仅仅是因为,在我的胸襟之中,盈盈地盛满这么两个字:坦然。
我坦然,于是我心美丽。
我心美丽,于是我的人生跟着美丽。
曾经看到了那些假日垂钓者,一大早出门,夕阳之下拎着空空的鱼篓回家的时候,仍是一路欢歌,不禁讶然:付出了一天的等待却一无所获,怎么还可以这般快乐满怀?给我的回答却是:鱼不咬我的钩那是它的事,我却钓上来一天的快乐!对钓鱼的人来说,原来最好的那条鱼便是快乐。
坦然是一种失意后的乐观。
曾经看到那些下零点班的纺织女工,写满倦意的脸上却交织着与朝霞一样灿烂的笑靥,我便想:怎么说女孩子从事这种职业也不是最让人满意的呀?给我的回答却是:公主永远只有一个。
但如果没人为她织出那么多彩锦,一个公主也没有哇!对织布的人来说,原来最美丽的那匹布却是穿在了自己的身上。
[来源:学科网ZXXK]坦然是沮丧时的一种调适。
曾经看到了一个扫了三十几年大街的老伯,每天把一条长长的大街扫得一尘不染,让上早班的人粲然走过。
我便想:这么几十年这样平平淡淡地走过,这老伯可以说是小城里生活得最不顺心的一个了?给我的回答却是:这条街只有我扫得最干净。
对扫街的人来说,原来扫得最清洁的恰恰是自己的心。
坦然是平淡中的自信。
……忽然想起来泰戈尔的最有名的一句诗:天空不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
这不便是对坦然作了最好的诠释?是的,许多的事得失成败我们不可预料,也承担不起。
我们只需尽力去做,求得一份付出之后的坦然和快乐;许多的人我们捉摸不透,防不胜防、往往是我们想走近,人家却早巳设起屏障。
我们不必计较,我们惟一能做的是,在我们必须面对他们的时候,奉上我们的真心,然后感铭自己的博大;许多的选择如果能让我们抓住,有可能抵达我们的成功,但我们一次次失却机会。
没有关系,那只是命运剥夺了你活得高贵的权利,却没有剥夺你活得伟大的权利。
记住:没有蓝天的深邃可以有白云的飘逸;没有大海的壮阔可以有小溪的悠雅;没有原野的芬芳但可以有小草的翠绿!生活中没有旁观者的席位,我们总能找到自己的位置,自己的光源,自己的声音!我们有美的胸襟,我们才活得坦然;我们活得坦然,生活才给我们快乐的体验。
(余秋雨)[范文启示]既有议论文的鲜明论点、丰富论据和严谨论证,又有散文的飘逸结构、跳跃语言和轻松表达,两者水乳交融,读来爽目、开心。
【实用兵法】怎样写好议论性散文一篇成功的议论性散文,靠什么来支撑?1.一个清晰明确的观点议论性散文,是用散文的笔法写成的议论文,同样要有明确的中心论点。
[点招]议论性散文的论点的提炼(1)词语型话题作文,中心论点可用其造句进行提炼。
(2)句子型话题本身就是中心论点。
(3)关系型话题作文,重在辨清构成话题的词和词、短语和短语之间的特定关系。
这种关系即为中心论点。
[举例]话题:平凡与伟大——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
所以,正确的观点有:平凡蕴育伟大;伟大源自平凡;没有平凡,也就不会有伟大;我们只有从平凡的点滴小事做起,才能构筑伟大人格的大厦。
话题:自信·自满·自负——两者是是非对立关系。
正确的观点应该是:要自信,不能自满,更不能自负。
话题:和而不同。
——和与不同是并列共存关系。
正确的理解是:既要做到和,又要做到不同,即既要善于调和矛盾,与别人和谐相处,同时又要有不同于别人的独立见解,不能随风倒、随大流。
[点拨]多重关系话题的观点提炼有的关系型话题,具有多重性,要善于对材料和提示语进行认真分析,以准确地确立论述观点。
[例题]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一位登山队员参加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活动,在海拔8000米的高度,他体力不支,停了下来。
后来当他讲起这段经历时,大家都替他惋惜,为何不再坚持一下呢?再攀一点高度,再咬紧一下牙关!不。
我最清楚,海拔8000米是我登山生涯的最高点,我一点都没有遗憾。
他说。
在这则材料中,登山队员对自我的认识与大家对他的期望是不一致的。
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
请就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这个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试题引用材料,考生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立意自定I文体自选;题目自拟;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
[分析]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之间具有多重关系:有时对立,有时因果,有时一致。
如何确立观点?材料中别具匠心地给我们讲述了一位登山队员攀登珠穆朗玛峰的故事。
这位运动员事后对这次活动的自我认识以及别人对这件事的看法(即他人期望),实际上就是对话题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理解的生动示例,对话题作了有力诠释,明确导向。
而且,提示语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自我认识与他人期望有时一致,有时不一致,一致、不一致都值得我们深思,不但蕴涵着审题立意的深度,富含哲理思辨的金矿,而且还为我们提供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
请读佳作验招满分作文《菊花飘香的时节》。
2.一个开合有度的结构议论性散文,看似信马由缰,形式多样,实则开合有度,紧凑完美。
[举例]优秀考文《智慧和思想我的选择》结构:开头:我收到了三所大学的招生简章,我必须做出一种选择。
正文:分三个部分写对三种大学的态度和认识,各自单独成段,用小标题拉紧结构。
结尾:我选择了智慧大学……[点招]议论性散文的论据选用归纳近年高考佳作,提供以下四种技法供参考:(1)名句串联做法:根据表达需要,将一些名言名句镶嵌在文句中,串联成文,造成一种前呼后应、排山倒海的气势。
如:是啊!这一路艰辛,这一路坎坷,这一路无奈。
苏轼没有消沉,没有失落,他永远也不会去吟唱那软绵绵的情诗与愁苦。
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只属于李清照这弱小女子。
杨柳岸,晓风残月竟无语凝噎只适合柳三变的多愁善感。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忧虑只为李后主吟唱叹息。
苏东坡是关西大汉,他只吟大江东去的豪迈,他只唱千古风流人物的激昂……拈来李清照、柳永、李煜和苏轼等人有代表性的诗句,串联成文,既避免了完整的事实论据所使用的繁琐,又形成了文章本身的张力和质感,给人以内容的厚重感和更多的诗意回味。
(2)夹叙夹议法做法:一边对自己选用的材料进行简要的概括叙述,一边根据材料的内容进行议论。
如: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
纵观古今,历览中外,楚之屈原,于举世混浊而我独清,众人皆醉而我独醒中不同流合污而投身汨罗江,死亡的虽然是血肉的身躯,而升华的却是永恒的幸福。
毛泽东在敌人的围剿之下,最后毅然决定长征,一个高尚清晰的思维造就了新中国十几亿人的幸福。
被下放的邓小平走在乡间的小路上,然而思维的火花却在他的脑中飞扬——改革开放,一个让亿万中国人富起来的制度就这样产生了。
至此,我们不得不说,思维的方式决定了人类文明的幸福,幸福需要思维的解读。
以屈原、毛泽东、邓小平作为论据,证明高尚的思维造就永恒的幸福这一观点。
每个事例后都有一两句精辟的议论,既深化了所叙述的内容,又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和强烈的震撼。
(3)素描列举做法:用概括、凝练的语言把所引事例讲明白就可以了,而不必具体展开进行叙述。
如:与朋友交往,宽容是鲍叔牙多分给管仲的黄金。
他不计较管仲的自私,也能理解管仲的贪生怕死,还向齐桓公推荐管仲做自己的上司。
与众人交往,宽容是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的火炬。
刘秀大败王郎,攻入邯郸,检点前朝公文时,发现大量奉承王郎、侮骂自己甚至谋划诛杀自己的信件。
可刘秀对此视而不见,不顾众臣反对,全部付之一炬。
他不计前嫌,化敌为友,壮大自己的力量,终成帝业。
这把火,烧毁了嫌隙,也铸炼了坚固的事业之基。
对鲍叔牙多分给管仲黄金、光武帝焚烧投敌信札这两件事情,没有更多地展开铺写,而是千方百计地加以浓缩,以素描的形式出现,从而较好地证明了宽容的重要性,收到了以少胜多、以简胜繁的艺术效果。
(4)正反展示做法:正反列举,使所论述的内容正误分明,是非显豁。
如:商纣王自高自大,一意孤行,最终落得个葬身火海的下场;唐太宗虚心纳下,开创贞观盛世;楚怀王闭目塞听,弃屈子的诤谏于不顾,无奈客死他乡;齐威王善于纳谏,门庭若市,赢得诸侯朝拜。
这样的事例不胜枚举,从谏如流势在必行。
文段选用了商纣王、唐太宗、楚怀王和齐威王四个论据,反正结合,对照鲜明,充分说明了对待进谏不同的态度,必然会导致不同的结果,从而证明了从谏如流的重要意义。
3.一套逻辑严密的论证要让叙和议密切,共同服务于观点,当然不可缺少严密的论证过程。
[举例]优秀考文《是谁在赞美皇帝的新装》:先用题记明确了文章的论点;然后用四个部分展开论证:第一部分用苏格拉底、尾生、诸葛亮讲诚信的例子,证明诚信二字浸透了血泪;第二部分则叙写了林肯竞选总统的例子,用具体生动地文字证明了诚实的人最值得信任的分论点;第三部分用安徒生童话中皇帝的新装说明现实生活中有些成人却不敢讲实话,只狡猾地赞美皇帝的新装多漂亮;第四部分则由重庆彩虹桥倒塌之前一个小学生写桥上有一条大裂缝,而遭到呵斥的例子,引出是谁在扼杀真理的诘问。
——形不可谓不散,但各部分之间的逻辑性极强,乃从不同的层面证明了人生应该讲诚信观点。
[点招]议论性散文分论点的提炼(1)分解法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展开与说明。
如:中心论点奋斗是理想的阶梯——奋斗表现为刻苦勤奋珍惜时间迎难而上等,所以分论点可拟定为:刻苦勤奋,是理想的阶梯;珍惜时间,是理想的阶梯;迎难而上,是理想的阶梯。
(2)阐述法分论点是对中心论点的揭示与阐发。
如:优秀作文《这山望着那山高新解》——在辩证地引出学习、工作应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精神后,用了一组分论点来阐述它的含义: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永不满足的精神;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精益求精的精神;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进取开拓的精神;这山望着那山高,是一种力争上游的精神。
(3)分类法即分门别类地提炼分论点。
如:以《贫困也是一笔财富》为题作文——可用分类法设计分论点:贫困可催有志者奋发图强,改变命运,穷则思变;贫困可以培养人的意志和毅力,而人的意志和毅力是成功的重要条件;贫困能增长人的能力,人的许多能力是在困境中锻炼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