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实数的运算》教案
- 格式:doc
- 大小:102.50 KB
- 文档页数:3
七年级数学下《实数》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认真思考、勇于探索的
精神。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
1.导入:回顾有理数的概念,通过与有理数对比,引出实数的概念。
2.知识讲解:详细讲解实数的定义、性质和运算方法,强调实数与有理数的区别
与联系。
3.探究活动:设计探究活动,如比较实数的大小、进行实数的四则运算等,让学
生通过实际操作深入理解实数的性质和运算方法。
4.应用实践: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测量长度或质量时产生的
误差等,让学生体会实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5.总结与提升:总结实数的主要知识点,通过综合性题目提升学生运用知识解决
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
1.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和合作学习的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实物模型、PPT演示、数学软件等辅助教学工具,帮助学生更
好地理解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
1.课堂互动: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等方式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
略。
2.作业评价:布置相关练习题,要求学生按时完成,并进行批改和反馈。
3.测试与反馈:组织阶段性测试,检测学生对实数知识的掌握程度,及时发现问
题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五、作业布置
1.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预习下一节内容,了解无理数的基本概念。
第2 课时实数的运算【知识与技能】1.了解实数范围内的相反数和绝对值的意义,会求一个实数的相反数和绝对值. 2.学会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 3.了解在有理数范围内的运算及运算法则,运算性质等在实数范围内仍然成立,能熟练地进行实数运算.【过程与方法】在实数运算时,根据问题的要求取其近似值,转化为有理数进行计算.【情感态度】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动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教学重点】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和运算.【教学难点】带有绝对值的有理数的运算.一、情境导入,初步认识同学们,我们在七年级的时候学习了有理数相反数,绝对值的概念,那么,这一法则能否推广到实数呢?答案是肯定的,数 a 的相反数是-a(a 表示任意一个实数,一个正实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实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 的绝对值是0)教师讲解课本例 1二、思考探究,获取新知【教学导语】在数拓展到实数后,有理数范围内的法则、规律、公式仍然适用于实数范围, 请同学们共同回忆,归纳在实数范围内适用的公式,法则.1.在数轴上表示的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大.2. 两个正实数,绝对值较大的值也大;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值反而小;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3. 运算律:(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3)乘法交换律:ab=ba. (4)乘法结合律:(ab)c=a(bc). (5)分配律:a(b+c)=ab+ac.例1 比较下列各实数的大小:【教学说明】实数比较大小常用以下方法:(1)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反而小;(2)被开方数大,它的算术平方根也大;(3)立方数大原数也大.例2 计算下列各题:分析:先逐个化简后,再按照计算法则计算.【教学说明】实数的运算同有理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性质、运算顺序一样.【教学说明】教师指导学生归纳得到下列结论:(1))非负数的和等于零的条件是当且仅当每个非负数的值都等于0.(2))任何实数的绝对值是一个非负数,任何一个非负数的算术平方根也是一个非负数.三、运用新知,深化理解1.(1)绝对值等于 3 的实数是,绝对值是2的实数是. 2(2)752 的相反数是,绝对值是.2.比较2010 -1 与1949 +1 的大小.四、师生互动,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知识,思考整个学习过程,看看知道了什么,还有什么疑惑?1. 布置作业:从教材“习题6.3 ”中选取.2. 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的练习.。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6.3《实数》教学设计3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下册 6.3《实数》是学生在学习了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对实数进行系统地认识和理解。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实数的分类,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以及实数的运算性质。
教材通过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帮助学生掌握实数的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有理数和无理数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是,对于实数的系统理解和运用,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实数的概念,掌握实数的分类和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掌握实数的运算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实数的运算。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分类和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实数的运算性质。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2.利用数轴辅助教学,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3.运用例题和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运用。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包括实数的分类、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的运算性质等内容。
2.练习题:准备一些有关实数的练习题,用于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
3.数轴:准备数轴教具,用于辅助教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数轴教具,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概念,引出实数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呈现实数的分类,讲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以及实数的运算性质。
通过例题和练习题,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的概念和性质。
3.操练(15分钟)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实数的运算练习,巩固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运用。
4.巩固(10分钟)通过练习题,巩固学生对实数的理解和运用。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运用实数的概念和性质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3.2《实数的运算》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下册6.3.2《实数的运算》是学生在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基础上,进一步学习实数的运算。
本节内容主要包括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以及实数的乘方、开方运算。
教材通过具体的例子,引导学生掌握实数运算的法则,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运算,对于实数的运算,他们具备了一定的认知基础。
但是,学生在运算过程中,可能会对实数的加减乘除运算规则理解不深,容易出错。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对实数运算规则的理解,提高运算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理解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掌握实数的乘方、开方运算。
2.能够熟练地进行实数的运算,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
2.实数的乘方、开方运算。
五. 教学方法1.采用讲解法,通过讲解实数运算的规则,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实数运算的方法。
2.采用例题演示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对实数运算规则的理解。
3.采用练习法,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实数运算的能力。
4.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实数运算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展示实数运算的规则和例子。
2.准备一些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有理数的运算,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例如: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有理数的运算,那么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是什么?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PPT展示实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运算规则,以及实数的乘方、开方运算。
同时,通过具体的例子,让学生加深对实数运算规则的理解。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一些实数运算的题目,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练习。
实数的运算 教学目标:
1.了解有理数的运算率和运算法则在实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复习巩固有理数的运算法则,灵活运用运算律。
3.简化运算能正确进行实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进一步认识近似数与有效数学的概念。
4.了解电子计算器使用基本过程。
会用电子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
教学重点:掌握实数运算的法则和顺序。
教学难点:用计算器将实数按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教学过程:
同学们,你们想飞出地球,遨游太空吗?这是长期以来人类的一种理想,可是地球的吸引力毕竟是太大了,飞机飞得再快也得回到地面,只有当物体速度达到一定值时,才能克服地球引力,围绕地球旋转,这个速度叫第一宇宙速度,计算公式是:gR V =(千米/秒),其中0098.0=g 千米/秒2是重力加速度。
R=6370千米。
是地球半径。
请你用计算器求出第一宇宙速度,看看有多大?
生:9.763700098.0≈⨯=V (千米/秒)。
师:可见计算器对实数的运算既快又准,那么本节课我们就学习实数的运算。
一、练一练:
(1) 由学生写出用字母表示有理数的五条运算律。
(,()(),,()(),()a b b a a b c a b c ab ba a bc ab c m a b ma mb +=+++=++==+=+) 师:数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后,有理数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在实数范围内同样适用。
(2) 计算:=81__ ; =⨯-3625__ ;
=94__ (3) 利用计算器计算: =2___ (精确到0.01)
=3___ (保留3个有效数字) =5___ (精确到万分位) =⨯45___ (精确到0.01) =⨯76___ (保留2个有效数字)
生:981= ; 303625-=⨯-; 3294=
41.12≈;73.13≈;236.25≈;47.445≈⨯;5.676≈⨯
(4)计算: ①2333127184⎪⎭⎫ ⎝⎛---+-; ② 2122821⨯-÷+- (由学生板演):① 原式=
92913122=-+- ② 原式=1222212=⨯
-+-
通过以上的练一练,师引导,由学生归纳实数的运算法则:
实数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乘方和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遇到有括号,则先进行括号里的运算。
例题展示
例1.计算:① 398- (精确到0.001)
② )34(29+⨯- (结果保留4个有效数字)
生:先练习,再同桌交流计算结果。
师:写出解题的规范化:
① 按键顺序:
8 - 39 = 0.748343301 ∴ 748.0983≈-
② 464.2464101615.23289)34(29-≈-=⨯--=+⨯-
例2.计算:(
)[]25292-⨯+⨯ (精确到0.01) 解:原式=[]45292-⨯+⨯
=[]5252⨯+⨯
=5410⨯+=18.9442719794.18≈
巩固练习
1. 计算:①
184- (精确到0.01) ② π⨯2 (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③7103- (精确到0.01)
生:板演上面的3个小问题。
师:及时纠正。
2. 7273⨯+⨯ (结果保留3个有效数字)
生:两种解法: 解法Ⅰ:7273⨯+⨯ 解法 Ⅱ: 7273⨯+⨯
=13.22875656 =75⨯
2.13≈ =1
3.228756562.13≈
师:解法 Ⅱ应给予表扬。
生:(小结)实数的运算用计算器简便、准确,最后结果必须按问题的要求取近似值,这一点要引起足够重视。
课堂总结:实数的运算顺序:乘方、开方为三级运算,乘、除为二级运算,加、减是一级运算,如果没有括号,在同一级运算中要从左到右依次运算,不同级的运算,先算高级的运算再算低级的运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运算。
无论何种运算,都要注意先定符号后运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