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B 3350—93 机械压力机 安全技术要求
- 格式:doc
- 大小:77.50 KB
- 文档页数:7
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JB 3350—93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1993—03—31批准1994—01—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压力机类产品(以下简称“压力机”)及其安全附件应具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力机安全技术水平的评定和安全技术监督。
本标准不适用于螺旋压力机。
2 引用标准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GB 4053.1 固定式钢直梯GB 4053.3 工业防护栏杆GB 4053.4 工业钢平台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226 机床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6527.2 安全色使用导则JB 1829 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JB 3240 锻压机械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JB 4203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3 执行标准时责任3.1 压力机主机制造厂的责任压力机主机制造厂对其出厂的压力机在安全方面应承担下列责任:a.产品设计图样、使用说明书、技术文件都必须符合GB 5083和本标准的规定,向外委托设计的图样、技术文件等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b.压力机上所选购的安全保护装置、监控与联锁系统、安全元器件和随机操作附件都要按验收标准检验合格。
这些装置和器件在装配调整后,直至用户使用都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2 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制造厂的责任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制造厂应对其产品承担下列责任:a.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均应经可靠性试验,具备安全可靠性试验合格证明。
应通过可靠性试验的安全装置、安全附件主要包括:刚性离合器紧急制动装置、安全双联阀、各种光线安全保护装置。
b.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的安全使用条件、寿命、使用期限、保养办法等应在技术文件、说明书中加以明确。
必要时,还应开展产品售后安全技术指导、培训和技术维修服务等。
4 操作控制4.1 操作规范操作规范与调节机构、辅机间的控制应有联锁。
带刚性离合器的压力机必须具有单次行程操作规范。
第一章1、《机械安全防护装置固定式和活动式防护装置设计与制造一般要求》(GB/T8196-2008)2、《工业企业照明设计标准》3、《金属切削机床型号编制方法》(GB/T 15375-2008)4、《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第1部分:原则》(GB/T 16856.1-2008)5、《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GB/T 15760-2004)6、《磨削机械安全规程》(GB 4674-2009)7、《普通磨具安全规则》(GB 2494-2003)8、《机械安全带有防护装置的联锁装置设计和选择原则》(GB/T18831-2010)9、《砂轮机安全防护技术条件》(JB 8799-1998)10、《冲压安全管理规程》(机械部机生字[1985]60A)11、《木工平刨床安全管理规程》(机械部机生字[1985]60号B)12、《冲压车间安全生产通则》(GB/T 8176-1997)13、《压力机的安全装置技术条件》(GB 5091-1985)14、《压力机用感应式安全装置技术条件》(GB 5092-2008)15、《体力劳动强度分级》(GB 3869-1997)16、《压力机用光电保护装置技术条件》(GB 4584-2007)17、《机械压力机安全使用要求》(AQ 7001-2007)18、《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JB 3350-1993)19、《剪切机械安全规程》(GB 6077-1985)20、《剪切机安全技术要求》(JB 8781-1998)21、《联合冲剪机安全技术条件》(JB 9962-1999)22、《冷冲压安全规程》(GB 13887-2008)23、《木工机床安全通则》(GB 12557-2000)24、《木工机械安全使用要求》(AQ 7005-2008)25、《木工(材)车间安全生产通则》(GB 15606-2008)26、《铸造机械安全要求》(GB 20905-2007)27、《铸造生产安全与环保通则》(GB 13318-2003)28、《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GB 17120-1997)29、《金属锯床安全防护技术条件》(GB 16454-2008)第二章1、《用电安全导则》(GB/T 13869-2008)2、《建筑物电气装置第4-41部分:安全防护-电击防护》(GB 16895.21-2004)3、《电击防护装置和设备的通用部分》(GB/T 17045-2008)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安装和运行》(GB 13955-2005)5、《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接地装置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9-2006)6、《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1995)7、《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 1094.1-1996)8、《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9、《建筑物防雷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GB 50601-2010)10、《石油与石油设施雷电安全规范》(GB 15599-2009)11、《防止静电事故通用导则》(GB 12158-2006)12、《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GB 50058-1992)13、《爆炸性气体环境电气设备第0部分:一般要求》(IEC 60079-0:2007第5版)14、《手持式电动工具的管理、使用、检查和维修安全技术规程》(GB/T 3787-2006)15、《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GB 4208-2008)第三章1、《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例》2、《锅炉定期检验规则》3、《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4、《行政许可法》5、《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067.1-2010)第四章1、《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 5907-1986)2、《火灾分类》(GB/T 4968-2008)3、《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计规范》4、《化学泡沫灭火器用灭火剂》(GB 4395-1992)5、《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6、《烟花爆竹安全与质量》(GB 10631-2004)7、《烟花爆竹工程设计安全规范》(GB 50161-2009)8、《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 11652-1989)9、《危险性工作间地面》10、《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11、《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实施办法》12、第五章。
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JB 3350—93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1993—03—31批准1994—01—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压力机类产品(以下简称“压力机”)及其安全附件应具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力机安全技术水平的评定和安全技术监督。
本标准不适用于螺旋压力机。
2 引用标准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GB 4053.1 固定式钢直梯GB 4053.3 工业防护栏杆GB 4053.4 工业钢平台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226 机床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6527.2 安全色使用导则JB 1829 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JB 3240 锻压机械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JB 4203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3 执行标准时责任3.1 压力机主机制造厂的责任压力机主机制造厂对其出厂的压力机在安全方面应承担下列责任:a.产品设计图样、使用说明书、技术文件都必须符合GB 5083和本标准的规定,向外委托设计的图样、技术文件等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b.压力机上所选购的安全保护装置、监控与联锁系统、安全元器件和随机操作附件都要按验收标准检验合格。
这些装置和器件在装配调整后,直至用户使用都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2 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制造厂的责任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制造厂应对其产品承担下列责任:a.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均应经可靠性试验,具备安全可靠性试验合格证明。
应通过可靠性试验的安全装置、安全附件主要包括:刚性离合器紧急制动装置、安全双联阀、各种光线安全保护装置。
b.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的安全使用条件、寿命、使用期限、保养办法等应在技术文件、说明书中加以明确。
必要时,还应开展产品售后安全技术指导、培训和技术维修服务等。
4 操作控制4.1 操作规范操作规范与调节机构、辅机间的控制应有联锁。
带刚性离合器的压力机必须具有单次行程操作规范。
JB3350—93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一、总则该标准规定了机械压力机的分类、基本要求、机械保护装置、电气元件和电器设备的要求等内容。
标准适用于金属冲压、冷镦、锻压等工序中使用的机械压力机。
二、机械压力机分类三、基本要求1.机械压力机的结构应坚固可靠,符合机械设计原则。
2.压力机压力、速度和行程应符合使用工艺要求,并具有连续调节、变换功能。
3.机械压力机应具有较好的刚性和稳定性,能够抵抗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外力和振动。
4.压力机的动作应准确可靠,具备紧急停车装置。
四、机械保护装置1.足以防止人员接触危险区域的保护装置应设在危险区域的进口口岸上,其位置和性能应满足安全要求。
2.机械压力机应配备危险区域的监控装置,可以通过可视化、声音或光线等方式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3.负载失去保护装置应设在供料、排料和模具更换等区域。
五、电气元件和电器设备的要求1.电气元件和电器设备应满足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要求。
2.所有电气元件和电器设备应有良好的接地系统。
3.设备控制柜应固定可靠,配备开关箱,操作人员应无法触及高压设备。
六、操作和维护1.操作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培训,熟悉机械压力机的使用方法和操作规程。
2.操作人员使用压力机时应穿戴适当的劳动防护装备。
3.机械压力机应定期进行维护保养,包括清洁、润滑和紧固螺栓等。
保养记录应连续,以备查阅。
总结:JB3350—93《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是为了保障机械压力机的安全运行而制定的标准。
标准从机械压力机的分类、基本要求、机械保护装置和电气元件等方面对机械压力机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了详细规定。
使用该标准的机械压力机能够保障工作过程中人员的安全,并提高工作效率。
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压力机类产品(以下简称“压力机”)及其安全附件应具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力机安全技术水平的评定和安全技术监督。
本标准不适用于螺旋压力机。
2 引用标准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GB4053.1 固定式钢直梯GB 4053.3 工业防护栏杆GB 4053.4 工业钢平台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226 机床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6527.2 安全色使用导则JB 1829 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JB 3240 锻压机械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JB 4203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3 执行标准时责任3.1 压力机主机制造厂的责任压力机主机制造厂对其出厂的压力机在安全方面应承担下列责任:a.产品设计图样、使用说明书、技术文件都必须符合GB 5083和本标准的规定,向外委托设计的图样、技术文件等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b.压力机上所选购的安全保护装置、监控与联锁系统、安全元器件和随机操作附件都要按验收标准检验合格。
这些装置和器件在装配调整后,直至用户使用都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2 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制造厂的责任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制造厂应对其产品承担下列责任:a.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均应经可靠性试验,具备安全可靠性试验合格证明。
应通过可靠性试验的安全装置、安全附件主要包括:刚性离合器紧急制动装置、安全双联阀、各种光线安全保护装置。
b.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的安全使用条件、寿命、使用期限、保养办法等应在技术文件、说明书中加以明确。
必要时,还应开展产品售后安全技术指导、培训和技术维修服务等。
4 操作控制4.1 操作规范操作规范与调节机构、辅机间的控制应有联锁。
带刚性离合器的压力机必须具有单次行程操作规范。
压力机单次行程操作规范时,不得出现连续冲压行程。
4.2 带锁转换开关操作规范的选择应采用带钥匙锁定的转换开关;也可对各操作规范分别采用带钥匙锁定的转换开关。
文件编号:TP-AR-L8593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示范文本)编订:_______________审核:_______________单位:_______________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条件(正式版)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条件(正式版)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
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本标准规定了设计、制造部门对各种机械压力机(以下简称压力机)所必须提供与遵守的安全技术条件。
并适用于对压力机使用部门的安全监督。
本标准适用于各种压力机。
1 工作部件的安全要求1.1 刚姓离合器与制动器一1,1.1 刚性离合器传动的压力机应能做到滑块从上死点运行至下死点以前的25毫米滑块行程范围内;当需要紧急制动时,滑销、转键(包括半圆键、单、双转键、矩形转键等,以下简称“转键” )离合器应能立即脱开,对滑块进行制动。
1.1.2 滑销、转键离合器不准用于行程次数大于200次/分的压力机上。
1.1.3 滑销、转键离合器承受冲击的零件应在材质及热处理方面采取措施,保证一定的冲击韧性。
并应进行探伤检查。
滑销、转键在每使用半年(二班制)以后,应进行探伤检查,合格后才能继续使用。
1.1.4 滑销离合器操纵机构的要求1.1.4.1 滑销离合器的操纵机构月牙叉,应在与滑销完全脱离接触以后,主动部分才能带动从动部分旋转运动。
机械压力机的安全技术要求机械压力机是一种常用的工业设备,在金属加工、塑料加工、压制等行业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操作不当或设备本身存在缺陷,机械压力机使用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机械压力机的安全技术要求非常重要。
首先,机械压力机应具备可靠的保护装置。
压力机的保护装置主要包括防护罩、安全开关、安全栅等。
防护罩能够覆盖压力机的工作区域,防止工作人员接触到危险部位。
安全开关和安全栅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及时切断压力机的动力源,避免发生事故。
同时,这些保护装置应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能够长期使用而不产生故障。
其次,机械压力机应具备可靠的制动装置。
制动是机械压力机安全运行的关键环节之一。
在紧急停机或停电时,制动装置能够迅速停止压力机的运动,避免发生事故。
制动装置应具备足够的制动力和制动效果,能够在任何工作条件下都能正常工作。
此外,制动装置还应具备稳定可靠性和较长的使用寿命。
另外,机械压力机应具备可靠的控制系统。
控制系统主要负责对机械压力机的运行进行监控和控制。
控制系统应具备灵敏的响应速度,能够及时检测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同时,控制系统还应具备自动保护功能,能够在出现紧急情况时自动停机或切断动力源,确保工作人员的安全。
此外,机械压力机应具备合理的人机工程学设计。
人机工程学设计是指将人的工作特点和需求考虑在内,设计出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和安全性的机械设备。
在机械压力机的设计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工人的工作体位和操作习惯,确保工作人员可以在舒适的环境下完成工作。
此外,设备的控制按钮、显示屏等也应设置在易于操作和观察的位置,以减少操作错误和减轻工作负担。
最后,机械压力机的使用者和操作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和技能。
安全技术要求不仅包括对机械压力机的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的熟悉,还包括对机械压力机的故障排除和维护的能力。
操作人员应接受相关的培训和考核,获得相应的安全操作证书。
浅析机械压力机安全质量检验方法摘要:本文在对机械压力机安全质量检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分析的基础上,探讨了依据gb17120-1997《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和jb3350-1993《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条件》标准的规定,进行机械压力机安全质量方面的检验方法。
关键词:机械压力机安全质量检验方法前言:机械压力机是通用型机器,主要用于金属板材的冲孔、落料等冷冲压工序,是机械、仪器仪表、五金、汽车、轻工、电子等行业的必备设备。
机械压力机是一种在操作时存在许多危险因素的机器,危险因素主要有冲压、剪切、挤压、冲击等各种现象。
因此机械压力机的性能要求,除了要求高的精度和高的可靠性外,主要是在安全方面的要求。
依据gb17120-1997《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和jb3350-1993《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条件》标准的规定,要对机械压力机产品的安全保护装置技术要求、安全保护装置配置原则、安全监督控制系统、操作规范、超载保护装置、带锁转换开关、电气系统安全要求、电气系统三项试验、防护罩、脚踏操作装置、紧急停止、紧急制动时间、紧急制动装置、气动液压润滑系统、曲柄停止角度、预控动作等项目进行了检验,以促进机械压力机行业整体质量水平的提高。
作为产品技术监督检测部门的工作,有义务、有责任、有能力严格把好机械压力机产品的质量关,防止人身伤害事故发生。
1.安全质量检测中常出现的质量问题依据标准质量检测中安全方面的要求:⑴要有齐全的安全装置。
⑵所有安全保护装置都要工作可靠,避免因机器故障而发生连击或操作工人的疲劳造成误操作,使操作者断指伤手危及生命安全。
⑶机器的主要结构及关键件要能实现超载下的保护。
而出现的主要质量问题有以下几个:1.1产品没有按标准要求配置紧急制动装置,会造成机器无法实现随时制动。
1.2产品没有配置安全保护装置,造成操作者的手处于无任何保护措施的状态。
1.3产品操作规范中无单次行程规范、无操作规范选择开关、无预控动作环节,易造成操作者在无准备的情况下机器连续冲压伤害手掌。
机械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机械压力机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
为了保证工作过程的安全性,按照相关法规和规范,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明确机械压力机的安全操作要求,并告知操作人员执行。
二、适用范围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机械压力机的操作人员。
三、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1 操作人员应熟悉机械压力机的结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掌握机械压力机的各项安全技术规范。
1.2 检查机械压力机的电源和接地是否正常,确认操作环境整洁干净,没有杂物和障碍物。
1.3 检查机械压力机的润滑系统是否正常运作,润滑部位是否足够润滑。
1.4 确认机械压力机的防护装置完好,各个开关和按钮是否灵敏正常,液压系统是否无泄漏。
1.5 穿戴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如工作服、安全帽、防护手套等。
2、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措施2.1 操作人员应站稳在指定的工作位置,不得跨越或踩踏禁止进入的区域。
2.2 操作人员不得戴有松动的衣物、首饰等物品,以免发生卡住或卷入事故。
2.3 操作人员应保持专注,注意观察工作状态和参数,并随时做好记录。
2.4 操作人员不得将手指、手部或其他身体部位放在运动部件下,以免发生夹伤或切割伤。
2.5 操作人员应随时保持机械压力机的清洁,定期清除机械压力机的废渣和垃圾,防止积累导致安全隐患。
3、操作注意事项3.1 操作人员不得擅自改变机械压力机的工作参数,以免发生运行异常或事故。
3.2 操作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随时留心机械压力机的各项指示,如压力、温度和震动,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维护。
3.3 操作人员在机械压力机运动过程中,不得用手触摸运动部件,如有需要,应使用隔离工具或操作杆。
3.4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机械压力机进行检查和维护,如发现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停机处理或上报相关部门。
3.5 操作人员应配合相关工作人员进行例行检查和维护,不得拒绝、阻碍或干扰相关工作。
四、事故处理和报告4.1 若发生机械压力机事故,操作人员应立即停机,并通知相关工作人员进行处理。
机械压力机的安全技术要求范本一、设备设计安全要求1、机械压力机应符合国家有关机械产品设计的法律法规和标准要求,保证用户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2、机械压力机的操作部位和设备周围应设置明确的警示标识和安全标识,以提醒操作人员对设备的正确操作和潜在危险的警惕。
3、机械压力机应具备紧急停机装置,操作人员在发生紧急情况时,能够迅速切断设备的动力源,保障人身安全。
4、机械压力机的布局应符合操作人员的人体工程学原理,操作机构应是人体易于操作、操作力不过大的,以减少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操作错误的可能性。
5、机械压力机应具备自动化控制系统,以减少人为操作的错误和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6、机械压力机的设备外壳应具备防护功能,防止操作人员接触到设备的运动部件或高温部件,保障人身安全。
7、机械压力机的运动部件应设置有效的防护装置,防止操作人员的手指或身体部位被夹伤或受到损伤。
8、机械压力机的传动系统应采用可靠的紧固装置和传动元件,防止各个零部件的松动或脱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二、操作技术安全要求1、操作人员在进行机械压力机操作前,必须经过相关的培训和资格认证,具备相关的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2、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压力机时,必须正确穿戴工装和防护设备,如工作服、安全帽、眼镜、手套等,保护自身的安全。
3、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压力机前,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
4、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压力机时,必须按照设备的使用说明书和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违规使用设备,如超负荷操作、长时间连续操作等。
5、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压力机时,应集中注意力,不得分散注意力或进行其他无关操作,以防止操作错误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6、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压力机时,应时刻保持警觉,不得随意触碰设备的运动部件或高温部件,以防止人身伤害的发生。
7、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压力机时,应遵守操作规程和操作流程,严禁擅自更改设备的操作参数和调整设备的工作状态,以免引发设备故障或意外事故。
机械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本规程旨在规范机械压力机的安全操作,保障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
1.2 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所有涉及机械压力机操作的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维护人员和管理人员。
二、操作人员的基本要求2.1 操作人员应经过正规培训,熟悉机械压力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并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
2.2 操作人员应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酒后操作,确保精神状态良好。
2.3 操作人员应穿戴合适的工作服装,包括安全鞋、安全帽和护目镜等个人防护装备。
三、机械压力机的安全措施3.1 启动前的准备工作3.1.1 检查机械压力机的外观是否完好,无裂纹、变形和松动等现象,确保设备状态良好。
3.1.2 检查机械压力机的润滑油和润滑脂是否足够,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所需的润滑条件。
3.1.3 检查机械压力机的电气设备是否正常工作,无漏电、短路和接地等问题。
3.2 启动操作3.2.1 首先安装和调整上下模具,确保模具平稳牢固,避免因模具不稳造成意外伤害。
3.2.2 操作人员应正确调整压力机的压力和冲程,确保机械压力机在正常运行范围内使用。
3.2.3 在启动机械压力机之前,操作人员应确保工作区域清洁整齐,清除杂物和障碍物,避免引发意外。
3.3 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3.1 不得私自操作机械压力机,必须经过相关人员的指导和允许方可进行操作。
3.3.2 操作人员应特别注意手部和身体的安全,避免手指或身体部位接触机械压力机的运动部件。
3.3.3 在操作机械压力机时,应注意操作规程,严禁非法操作或超负荷操作,避免对设备造成损坏。
3.4 操作结束后的处理3.4.1 操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切断机械压力机的电源,并进行设备的清理和维护。
3.4.2 对于故障和异常情况,操作人员应及时报告,协助维修人员进行修复和处理。
四、应急措施4.1 发生事故或意外时,操作人员应立即切断机械压力机的电源,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机械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机械压力机是一种用于对工件施加压力来完成加工任务的设备。
在使用机械压力机时,为了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下面是机械压力机的安全操作规程,共计____字。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证机械压力机的正常运行和操作人员的安全,严格遵守本安全操作规程是必要的。
第二条本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使用机械压力机的操作人员,包括操作人员、维修人员等。
第三条机械压力机的操作人员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操作培训,具备相关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第四条机械压力机的日常维修和保养必须由专业的维修人员进行,未经许可,任何人员都不能随意拆解、调整和维修机械压力机。
第五条在机械压力机的操作和维护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相关的国家标准和法律法规。
第二章机械压力机的安全操作规程第一节机械压力机的安全防护装置第六条机械压力机必须配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装置,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包括安全门、紧急停止按钮、安全保护网等。
第七条操作人员在使用机械压力机前,必须检查安全防护装置是否完好,并确保其正常启动和工作。
第八条若发现安全防护装置有损坏或失效的情况,操作人员必须立即停止使用,并及时通知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第九条在机械压力机正常工作过程中,不得随意打开或拆除安全防护装置,对安全防护装置的调整和维修必须由专业人员进行。
第十条操作人员在使用机械压力机时,必须将各个安全防护装置放置在正确的位置,确保其能够有效地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二节机械压力机的操作规程第十一条操作人员在使用机械压力机前,必须确认机械压力机的工作状态正常,并进行适当的准备工作。
第十二条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压力机时,应对附近的工作人员进行警示,并确保周围环境清洁、整齐。
第十三条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压力机时,必须穿着合适的劳动防护用品,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第十四条操作人员在操作机械压力机时,不得戴有松动的衣物、饰物等,以免被卷入机器中造成危险。
第十五条操作人员在调整机械压力机工作状态时,必须先停止机械压力机的运行,再进行操作。
机械压力机安全操作规程一、一般规定1. 使用机械压力机前,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及合格的操作证,理解并熟悉机械压力机的结构、性能和操作方法。
2. 机械压力机必须经过正常维护和检查,并由专业人员进行定期保养和维修。
3. 严禁未经许可对机械压力机进行改装、拆卸或增加装置。
4. 在使用机械压力机时,必须佩戴符合安全要求的防护器具,包括头盔、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5. 严禁在机械压力机的压装区域内进行无关工作或停留。
6. 禁止使用损坏或存在安全隐患的机械压力机。
二、机械压力机的操作规定1. 在操作机械压力机之前,检查并确保机械压力机及其周围环境安全可靠。
2. 按照正确的顺序和方法,使用合适的模具和工件进行操作。
3. 操作前必须检查模具和工件是否符合要求,并确保工件固定可靠。
4. 在操作压力机时,不可弯曲膝盖和腰部,保持身体平衡,避免产生不稳定因素。
5. 严禁用手直接触摸活塞和其他压力部件,防止发生伤害。
6. 在操作压力机期间,不可将手、脚或其他物体直接伸入模具和压装区域。
7. 不得轻易调整和改变压力机的压装深度和速度,以免影响操作的安全。
8. 在操作期间,不得对机械压力机进行任何非操作性的调试或维修。
9. 在机械压力机停机后,必须切断电源并清理压装区域的杂物。
三、机械压力机的维护规定1. 定期检查机械压力机的润滑系统是否正常工作,并注意润滑油的更换和补充。
2. 检查机械压力机的电气系统是否正常工作,避免短路和电击等危险。
3. 对于发现异常声音、震动或其他机械故障的机械压力机,必须立即停机并进行维修。
4. 在维修和保养机械压力机时,必须切断电源,并严禁直接用手触摸电路和高温部件。
5. 定期对机械压力机的模具和配件进行检查,发现损坏或磨损时,及时更换或修复。
6. 对于长时间不使用的机械压力机,必须对其进行保养和防锈处理。
四、突发事故的处理规定1. 在突发事故发生时,立即停机并确保自身安全后,采取相应的应急预案。
2. 对于发生人身伤害的突发事故,立即报告有关部门,并提供伤者合适的救治措施。
收稿日期:1998—08—14曲柄压力机闷车现象的分析与对策221002 徐州锻压机床厂 周 文 摘要 阐述了曲柄压力机闷车临界角的概念及其意义,介绍了闷车临界角的计算方法、闷车的防止和解除,提出了对薄板冲裁压力机设计必须核算闷车临界角以及在有关标准中应增加设置闷车解除装置规定的建议。
叙词 曲柄压力机 闷车 临界角 1 概述对于曲柄压力机来说,闷车通常是指当滑块运行至下死点附近时,由于某种原因而停止,致使曲柄连杆机构在机身应力作用下自锁的现象。
闷车可由多种原因导致。
如在下死点附近作业时人为停车(按下紧急停止按钮,或在保持角内松开双手按钮,或寸动调模等),或在下死点附近由于作业的剧烈振动使某些电器元件触点异常动作而停车,或由于离合器气压异常降低而导致扭矩能力下降,或由于负载扭矩超过离合器扭矩容量致使离合器打滑而停车。
一旦停车发生在下死点附近(具体位置本文将分析),且曲柄连杆机构承受负载,则会发生闷车现象。
一般可以把闷车分为两类:打滑闷车(离合器超载导致的闷车)和制动闷车(离合器脱开导致的闷车)。
闷车现象的实质是曲柄连杆机构在机身应力作用下的自锁。
2 闷车临界角我们很容易注意到,闷车往往发生在距下死点很近的位置。
此时,机身弹性变形的回复力将产生使曲柄连杆机构远离下死点的趋势。
这种趋势能否使曲柄连杆机构产生远离下死点的运动,取决于此时曲柄压力角与临界角的关系。
如果曲柄压力角大于临界角,则机构在机身变形力的压迫下远离下死点。
如果曲柄压力角小于临界角,则机构发生自锁即闷车。
其情形就如同在一个倾斜角小于摩擦角的斜坡上物体不会因重力作用而下滑一样。
该临界角不妨称之为闷车临界角。
下面就根据曲柄连杆机构的临界自锁条件来求解闷车临界角。
图1显示了结点正置的曲柄连杆机构在临界自锁条件下的各构件的位置和受力情况。
图1中铰链A、B处的圆为静摩擦圆。
根据机械原理的分析可知,由于摩擦的存在,连杆A B所受的力P A B不再沿连杆轴心线A B方向,而是沿静摩擦圆A和B的公切线方向。
机械压力机安全技术要求JB 3350—93中华人民共和国机械工业部1993—03—31批准1994—01—01实施1 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机械压力机类产品(以下简称“压力机”)及其安全附件应具备的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压力机安全技术水平的评定和安全技术监督。
本标准不适用于螺旋压力机。
2 引用标准GB 2893 安全色GB 2894 安全标志GB 4053.1 固定式钢直梯GB 4053.3 工业防护栏杆GB 4053.4 工业钢平台GB 5083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GB 5226 机床电器设备通用技术条件GB 6527.2 安全色使用导则JB 1829 锻压机械通用技术条件JB 3240 锻压机械操作指示形象化符号JB 4203 锻压机械安全技术条件3 执行标准时责任3.1 压力机主机制造厂的责任压力机主机制造厂对其出厂的压力机在安全方面应承担下列责任:a.产品设计图样、使用说明书、技术文件都必须符合GB 5083和本标准的规定,向外委托设计的图样、技术文件等也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b.压力机上所选购的安全保护装置、监控与联锁系统、安全元器件和随机操作附件都要按验收标准检验合格。
这些装置和器件在装配调整后,直至用户使用都必须符合本标准的规定。
3.2 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制造厂的责任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制造厂应对其产品承担下列责任:a.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均应经可靠性试验,具备安全可靠性试验合格证明。
应通过可靠性试验的安全装置、安全附件主要包括:刚性离合器紧急制动装置、安全双联阀、各种光线安全保护装置。
b.安全保护装置、安全附件的安全使用条件、寿命、使用期限、保养办法等应在技术文件、说明书中加以明确。
必要时,还应开展产品售后安全技术指导、培训和技术维修服务等。
4 操作控制4.1 操作规范操作规范与调节机构、辅机间的控制应有联锁。
带刚性离合器的压力机必须具有单次行程操作规范。
压力机单次行程操作规范时,不得出现连续冲压行程。
4.2 带锁转换开关操作规范的选择应采用带钥匙锁定的转换开关;也可对各操作规范分别采用带钥匙锁定的转换开关。
4.3 预控动作对选用连续行程操作规范时,应在操作过程中设有预控动作环节。
4.4 紧急停止压力机上必须有紧急停止按钮,并应能自锁。
由多人协同配合操作的压力机上必须配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紧急停止按钮。
紧急停止按钮必须在进行任何操作规范中都能迅速停止压力机工作。
4.5 脚踏操作脚踏操作与单、双手操作规范应具有联锁控制。
5 传统系统5.1 防护罩a.对露于机身外和机身顶部的传动齿轮、皮带轮、飞轮、杠杆等传动零、部件,当影响安全维修时,均应按需要装设防护罩;b.对往复、摆动部件装设的防护罩应防止其会出现伤人的夹紧点。
5.2 曲柄转角指示器压力机一般应在其易观察部位装设曲柄转角指示器。
5.3 曲柄停止角度a.带刚性离合器的压力机滑块停止运行时,其曲柄停于上死点角度的偏差应为一5°~5°;b.带摩擦离合器的压力机滑块停止运行时,其曲柄停于上死点,停止角度的偏差应为一10°~5°。
5.4 飞轮制动器应根据压力机使用需要装设飞轮制动器。
5.5 探伤检查传动零件根据其受冲击、高速运转等工作情况必要时应进行探伤检查。
5.6 旋转平衡高速旋转部件应按工作需要进行动平衡试验。
5.7 反向旋转带摩擦离合器的压力机一般应能作反向旋转。
6 刚性离合器与制动器6.1 安装要求刚性离合器与制动器及其操纵机构安装必须正确、牢固,动作应灵活、协调。
6.2 零件探伤对于承受冲击的零件(如转键等)应在材质及热处理方面采取措施,保证足够的冲击韧性,并应进行探伤检查。
6.3 紧急制动装置对带刚性离合器的压力机推荐配置紧急制动装置,紧急制动装置的功能应符合附录A(参考件)的要求。
7 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7.1 联锁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以下简称“摩擦离合器”与“摩擦制动器”)的双联锁控制动作应灵敏、可靠、互不发生干涉。
7.2 安全双联阀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气路控制用阀必须采用安全双联阀。
安全双联阀必须工作可靠,其换向时间应保证操作安全。
7.3 气压、液压限值在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控制气路、液路中,气、液压力应符合设计规定。
7.4 曲柄制动角曲柄制动角应符合附录B(参考件)的规定。
7.5 摩擦材料摩擦离合器与制动器的摩擦材料推荐采用少、无石棉的摩擦材料(如半金属、铜基粉末冶金等摩擦材料)。
8 滑块平衡装置8.1 除公称力较小的压力机以外,压力机一般应具有滑块平衡装置。
8.2 滑块平衡装置必须能在机件断裂时,在行程内的任何位置上具有平衡住滑块部件和上模总重量的能力。
9 滑块调节装置与超载保护装置9.1 联锁控制滑块装模高度机动调节装置的控制应与压力机行程控制相联锁。
9.2 装模高度滑块装模高度调节装置应有可靠的自锁或锁紧装置,其动作应灵敏、可靠。
调节量的指示与标志安装位置应正确、牢固。
9.3 安全柱对大于4000kN的闭式双点、四点、单动、双动等压力机应具备与操作控制系统构成联锁控制的,能承受滑块重量的安全柱。
对于带移动工作台的压力机除外。
9.4 超载保护装置剪切式、压塌式超载保护装置的材质、加工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
液压式、液压气动式超载保护装置动作应灵敏、可靠。
10 脚踏操作装置10.1 脚踏操作装置推荐采用脚踏板式,以脚踏、电气开关进行控制,并能自动复位。
10.2 脚踏板的上部及两侧应有防护罩,踏板应防滑。
11 安全保护装置11.1 安全保护装置的配置原则a.总的配置原则每台压力机一般都应配置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安全保护装置。
但属于本标准第11.1b与11.1c条的情况者例外;b.安全操作附件配置原则可在用户认可情况下,随机供应安全操作附件;c.专用装置配置原则对因工艺操作需要,压力机性能、结构特征不同,可配以专用的送料装置或专用的安全保护装置。
11.2 安全保护装置的选配要求a.按第11.1a条的配置原则,应首先选用双手操作式安全装置,根据需要再增选光线式安全保护装置;b.可以配置具有二次挡光后能自行起动功能的光线式安全保护装置;c.压力机运行时,在其左、右两侧存在不安全因素时,也应采取安全防护措施;d.栅栏式、推(拨)手式、牵手式安全保护装置可按需要配置,其动作应灵活、可靠、无过重的撞击,并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推(拨)手式、牵手式安全保护装置主要限用于老式压力机和安全改装。
们.3 对安全保护装置的技术要求压力机配置的安全保护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之一:a.滑块向下运行时,操作者身体的任何部位都应不可能进入或停留于工作危险区界线之内;b.滑块向下运行时,当操作者身体任何部位进入工作危险区界限以内时,滑块应立即被制动;c.滑块向下运行时,当操作者的手从放开操作按钮开始,并伸向工作危险区界限的时间间隔内,应在手到达工作危险区界限之前,滑块被立即制动。
11.4 双手操作式安全保护装置的要求a.保护装置的按钮面不得高出其边框;b.两个按钮之间的内侧间距必须大于250mm;c.操作时必须双手同时按压按钮。
在滑块下行过程中(曲柄转角135°以内)松开任一按钮,滑块应即停止运行;d.在单次行程工作规范时,滑块应停止在上死点(或设计规定点),即使双手仍继续按压住按钮,滑块不应作下一次运行;e.对于被中断的操作控制需要恢复以前,必须先松开全部按钮,然后再次双手按压后才能恢复运行;f.对需多人协同配合操作的压力机,应为每位操作者都配置双手操作按钮,并且只有全部操作者协同操作时,滑块才能起动运行;g.双手操作按钮安设位置与工作危险区的距离应不小于按式(1)计算所得的安全距离:D1=1.6×T1 (1)式中:D1——安全距离,m;1.6——手的伸进速度,m/s;T1——手放开按钮开始(以曲柄转角90*时为准)至滑块停止运行的时间,s。
11.5 光线式安全保护装置的要求本条除适用于光线式(包括红外光和可见光式)安全保护装置外,其他各种感应式安全保护装置可参照使用。
a.安全保护装置应具有自检功能,按需要可再配有自保功能;b.安全保护装置响应时间不得大于20ms,寿命应大于106次;c.安全保护装置应具有不受装置投射光线以外的光源的干扰影响;d.投光器、受光器的保护高度一般应取压力机行程长度与滑块调节量之和,其所需高度超过400mm时,只取400mm;e.投光器与受光器组成的光轴数为两个以上时,其光轴间距应不大于50mm。
对于由若干光轴所组成的垂直平面被安设在距工作危险区的距离超过500mm时,其光轴间距允许不大于70mm;f.投光器、受光器的安装应稳固,并便于调节;g.安全保护装置的电子控制部分不得安装在受阳光曝晒和具有40℃以上的热源处,并应避开对电子器件存在干扰的强磁场;h.由投光器和受光器形成的光幕与工作危险区的安装距离,应能调到不小于按式(2)计算所得的安全距离:D2=1.6×T2 (2)式中:D2—一安全距离,m;1.6——手的伸进速度,m/s;T2——手或身体任何部位遮挡光幕开始(以曲柄转角90°时为准)至滑块停止运行的时间,s。
12 安全监督控制系统12.1 对安全监督控制系统的要求安全监督控制系统(包括所组成的成套装置)应对压力机运行状况、安全情况作监督;应对不正常情况给以声、光信号显示、警示,直到断开联锁电路,并使滑块被制动或停机,必要时,还应对停止状况作监督、控制和信号显示。
12.2 一般要求压力机一般应具有下列监督控制系统:a.对光线式安全保护装置的运行状态与故障状态的监督控制;b.对安全双联阀工作状态的监督控制。
12.3 用户选择要求根据用户需要和压力机的结构特点、先进性要求,可选择配置下列监督控制系统:a.对曲柄上死点(或设计规定)停止点越程的监督控制;b.对曲柄制动角(或制动时间)监督控制;c.对工作操纵凸轮机构的凸轮位置的监督控制;d.对滑块装模高度调节系统的监督控制;e.对压力机公称力指示器的监督控制;f.对液压超载保护装置、系统的监督控制;g.对气路、液压系统的各环节压力的监督;h.对零部件温度、温升(包括轴承、循环润滑、循环冷却液、油等)控制的监督控制;i.对润滑系统(包括供油状态、供油量、次数、压力)的监督控制;j.对油、液位的监督控制。
13 梯子、栏杆和平台13.1 一般要求压力机维修、保养需在离地平面3m以上的机身顶面进行时,应设梯子、围栏、栏杆及平台。
平台上铺板应防滑,边沿至少翘起80mm;栏杆高度不应低于1050mm。
13.2 设计要求梯子、栏杆、平台的设计应符合GB 4053.1,GB 4053.3和GB 4053.4的规定。
13.3 梯子的联锁引上机身顶面的固定梯子,离地面1m以上至少应有一节脚踏杆与控制系统相联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