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4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优秀4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一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这本书。
很多年前,我第一次接触管理岗位的时候,就被推荐了这本书,但受阅历限制,比较无感。
这本书最深刻的是在两点。
一、卓有成效这个词是针对管理者自身的,也就是说德鲁克认为要做好管理者,最重要的是要提高自己的成效。
二、认为卓有成效是可以训练得到的。
为什么我觉得这两点很深刻呢,因为管理一般来说往往会和沟通协调、绩效激励、团队建设等关联在一起,都和他人直接有关,训练需要得到他人的配合,难度可就大了去了。
德鲁克的观点是管理能力只是一种自身的能力,只要自己一个人训练就可以,把训练难度大幅降低,变成了一件可以立即实践的事情。
这本书能这么的风行,这个应该是主要的原因。
在具体训练的方法上,德鲁克提出了五个方向:1、时间管理。
2、专注于工作的贡献,而非工作本身。
3、发挥自己和他人的优势。
4、要事优先。
5、有效决策。
这五点,是管理工作与普通工作的差别。
随着管理层级的提高,影响力会越发增大,代价是会带来负作用。
1、时间受到牵制,不由自己掌握。
2、机构层级的增多会导致目标的分散。
3、工作结果受他人的影响。
4、日常事务增多。
这几个代价我觉得只要经历过一段时间的管理工作,都会深有体会,尤其是对程序员出身的我们来说,这种转变会尤其的痛苦。
而解决这些问题就是靠上面说到的前四个方向。
每个方向的训练都有很丰富的内涵,我说一个比较简单的,也就是第二条:专注于工作的贡献,而非工作本身。
我的理解是,why比what更重要。
简单推理下,在个人能力的成长过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是获得反馈,反馈的质量决定了成长的速度。
反馈是由目标来决定的,目标越真实,反馈的真实性越强,质量也就越高。
所以对我们来说,就要提高目标的真实性,就要多问why。
我们可以比较一下增加一个页面筛选和给用户节省一分钟的时间这两个目标的差别。
微信张小龙在前段时间的公开演讲中也着重提到了要警惕KPI,因为KPI不能解释why,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0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掌握自己的时间时间无疑是最稀缺的资源,管理者通过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来提升效率。
有效的管理者必须要对自己的时间进行记录和分析诊断,消除那些浪费时间的活动,把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集中起来统一管理,去做一些关键的事。
其实这个说法看似简单,却非常重要,各级管理者都会存在浪费时间的现象,自己却不明了,照此改进会受益良多。
注重贡献管理者必须有所贡献,那么要贡献什么呢?贡献的绩效包括直接的成果、强化组织的价值、人才的开发培养。
如何做出贡献呢?德鲁克提出了三条建议:1、让专业人员的工作更有成效,2、要建立正确的人际关系,3、组织有效的会议。
只有重视贡献,才能掌握工作的关联性,打造一支有效的团队。
用人所长很多有雄才大略的人缺点也非常突出,有些平庸的人倒“样样皆通”,要敢于使用有特长的人,着眼于他们的长处。
美国内战时期,林肯大胆启用好酒贪杯的格兰特,正是看重了格兰特身上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能力。
最终,一改北方军队被动的局面,取得胜利。
其中德鲁克又重点提到了如何管理上司,利用上司所长来成就自己。
要事优先集中精力去做大事,是管理者必须具备的素养,然而这并不容易。
能够识别哪些事情是关键重要的,把这些事情放在首要位置,一次只做一件事。
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管理者要学会取舍,要摆脱自己的过去和习惯,不能把时间消耗在自己喜欢的事上,可能这些事并不产生更大价值。
要面向机会,面向未来去把精力花在有价值的事上。
能够控制时间,识别重点,管理才会有成效。
有效决策在管理者繁多的任务里,决策是非常重要而特有的一项,决策关乎一个组织的未来。
要做到有效决策,首先要弄清事物的本质,只有认清事实,才能做出正确判断;其次要确定目标及其边界条件,要知道决策的目标是什么,达成的条件有哪些,如果不具备这些条件,目标也将无法实现;除此之外,还要考虑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些方案要能够实施,在执行过程中要重视反馈,确保不偏离决策的目标。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5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5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德鲁克先生是这样来定义管理者的: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对该组织负有贡献的责任,因而能对该组织的经营能力及达成的成果产生实质性的影响,那么他就是一位管理者。
如果将这个定义概括成一个词的话,我想是:有效。
简而言之,我们在具体的工作中,对于事情,我们需要先问问自己:这样做是否有效?有没有更好的一些办法更有效?想要更有效,需要调动那些资源?等等自我对话式的反问自己,获寻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向。
这是我读完这本书的第一个收获:好的问题。
比如在第4章“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中,德鲁克这样写道:有效的管理者从来不问:“他能跟我合得来吗?”他们问的是:“他贡献了什么?”;他们从来不问:“他不能做什么?”他们问的是:“他能把什么做好?”。
一个好的问题往往已经解决某个问题的一半了,剩下的另一半往往在于行动。
我的第二个收获是:时间管理。
比如第2章“掌握自己的时间”中管理者有效性的基础是:1、记录时间;2、管理时间;3、统一安排时间。
我们平时所说的时间管理最基础的一步是记录时间,也就是我们要知道自己的时间用在哪里去了。
通常来说需要连续进行一个月以上的时间记录,然后再对所记录的时间进行分析、管理、统一安排,然后再根据调整后的.时间分配行动后再次进行记录,如此循环,从而达到卓有成效。
这是我接下来12月份需要践行的一个事宜。
我的第三个收获是:观念更新。
比如在第4章“如何发挥人的长处”中提到的有效的管理者能使人发挥其长处,为了实现目标,必须用人所长。
这里包括三个点:1、用其同事之所长;2、用其上级之所长;3、用其本身之所长。
我想这就是“扬长避短”的一个比较完整的含义吧。
提到扬长避短,我想到了另一个词汇:顺势而为。
这里的势,我想不仅仅是大势,趋势;同时还包括了小势,比如平级同事之间的沟通对话,就有攻势和守势,如何把握好这个势朝向对自己有利的有效的方向发展?其实也是一种顺势而为。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精选12篇)当品味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对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到底应如何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精选12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篇1一直以来,我认为管理讲的是天分,讲求的是个人才能,注重的是个人魅力,而书本的知识只是纸上谈兵,无法真正在真实的管理中发挥作用。
但是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我的想法却改变了。
德鲁克讲到的“知识工作者的生产力,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一个人的有效性,与他的智力、想象力或知识之间,几乎没有太大的关联。
有才能的人往往最为无效,因为他们没有认识到才能本身并不是成果”……这些论述,激发了我学习管理的动力,并了解到卓有成效才是管理者所应追求的目标。
一个人要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注重的不但是先天天赋、个人才能、个人魅力,更要注重后天的学习和提高。
这样才能与公司共同成长和提高价值。
针对如何卓有成效,德鲁克提出了五点要求:分别是善用时间、讲求贡献、善用人才、要事优先及有效决策。
可以说,德鲁克先生教了我们卓有成效的五招,这五招看似简单,但是要学好、学透,就需要我们在不断实践地基础上,充分理解这五点的内涵,最终将追求成效变成一种习惯,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到卓有成效!下面我就谈谈我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的读后感想。
一、时间管理——善用时间读了德鲁克先生建议管理者在时间上的一些做法后,我真正意识到时间管理的重要性,同时也认识到平时大多数普通人浪费了大量的自认为没有浪费的时间。
我深刻认识到,时间正是像德鲁克先生所说的那样,是一种最为特殊也最为稀有的资源。
人这一生的时间有限,用于工作的时间更为有限,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要想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做出影响组织整体绩效和成果决策的成就来,必须要做到善于充分的利用好自己有限的时间。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8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近日,为了不虚度光阴,我制定了一个读书计划,要求自己在工作之余,每天抽出1个小时读读书,一则增长知识,二则修心养性。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实施这一计划我看的第一本书。
这本书已经买了很长一段时间了,一直压在案底。
虽然翻过几次,但没有一次真正完整地看完,真有些惭愧。
静下心来细读此书,深为彼得·德鲁克先生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所折服,悔恨自己不早日拜读其书。
感叹之余,也有几点感想。
一、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管理之难,一则在于人之复杂。
俗语说:人心隔肚皮。
这话一点不假。
人虽然有很多共性的地方,但不同的地方也很多,每个人的想法不一样,不同地区的人性格脾气也不一样,因此,管理方式方法不能一成不变照搬,应该因人而异,因时因地因人制宜,这样才能取得实效。
二则在于变化预测之难。
管理既是对人的管理,也是对事的安排及调处。
管理中除了要应付大量的日常性工作外,也必须要处理很多突发性的非常规事件。
这些突发性事件有些将直接关系到组织的生死存亡。
而对这些,管理者是无法预测的。
三则在于执行之难。
管理者的所有部署和决策都需要有人去执行,而执行者是否能领会决策意图,领会意图后是否能始终贯彻如一,都将直接影响到管理者的管理效果。
也就是说,执行者的素质对管理产生很大影响。
我们也许会问,管理者不是可以安排高素质的人执行,将不称职的执行者开除吗?理论上是的,但实际上,在人情维系、关系为王的社会里,开除不称职的人有时候并不容易。
特别是在政府机关,公务员目前仍然是只进不出,而人员编制又控制的非常紧,管理者往往对执行者的素质束手无策,只能将就用之,尽力而为。
这种情况下,管理的效果是不言而喻的。
二、有效地管理取决于有效地决策管理者的任务很多,但说到底,决策是管理者至关重要的一项任务。
管理者日常要处理的事物纷繁复杂,事务性常规性的占大多数,往往占用了管理者大量的时间。
但是,时间花费的多少并不与事务的重要性成正比。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1非常感谢公司此次组织的阅读会,有幸读了《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让我受益匪浅。
我一直认为中国的管理学都是很多老祖宗的智慧,并不一定是大家所能明觉的,更是没想到一个美国人能将中国管理学看的这么透彻。
此书作者彼得·德鲁克曾任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克莱斯勒公司、IBM公司等大企业的管理顾问,管理学是他生主要的研究对象。
此书是彼得·德鲁克1966年写的一本著作,但是书中的思想和观点,在今天看来依然是那么的真实而适用,感觉对自己的学习甚至是整个的人生规划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见。
极具洞察力的德鲁克在书中重点阐述了如何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主要包括以下五点:第一章管理者必须学会如何让自己的工作卓有成效,第二章先要从掌握自己的时间开始、第三章要重视自己工作的贡献、第四章如何发挥人的长处、第五章集中精力于重要领域要事优先、第六、七章善于做有效的决策。
在本书的结尾提到人们聘用管理者,就是希望他的工作卓有成效。
管理者必须在他的组织里开展有效的工作,否则就对不起聘用他的组织。
所以从以上五点来塑造自己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是非常有必要的。
书中二到七章详述了如何做到这五项要素,其中我对第二章“时间管理”和第五章“要事优先”所论述的观点感受特别深。
正如德鲁克所说,每一位管理者的时间都是很大部分是被浪费掉的。
表面上看起来每件事似乎都非办不可,但实际上却毫无意义。
作为管理者需要坐下来与其他人共同讨论应该做些什么,为什么该做,然后才能弄清楚他们的工作做得怎么样;作为管理者还得匀出时间来,将目光由自己的工作转到成果上;由他的专业转到外部世界,因为只有外部世界才有绩效可言;作为管理者只能自己制定工作方向,所以他必须了解别人期望他做出的贡献是什么,原因是什么,对必须使用其知识成果的人的工作情况,他也要足够了解;作为管理者他需要资料,需要讨论,还需要指导他人,而且他不但需要占用他上级的时间,也同样需要占用他周围同事的时间。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读后感(优秀10篇)“十一”假期在在图书馆书架上看到此书,出于好奇的同时又为了交读书笔记,所以就借来看看,看完后感慨良多,正是一本好书。
所谓一本好书可以让人受用一生,该书精辟的见解和睿智的思想不断给人以新的启发和思考。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的基本观念:对组织负有责任,能影响组织经营成果的人,就是管理者。
管理者,就必须卓有成效。
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如此,一群平凡的人,就做出不平凡的事。
以下几段都是我从书本上摘抄下来的:讨论管理者的工作任务,绝大多数都是从工作计划开始的,这听起来似乎很有道理。
但是这种说法有一个毛病,就是在实践中不太可行。
计划是纸上谈兵,只是美好的向往而已,很少能够真正实现。
依我看来,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并不一开始就着手工作。
他们往往会从时间安排上着手,而不是从计划入手。
他们首先要了解自己的时间到底是怎么使用的,然后再试图来重新安排自己的时间,削减那些花时间而又不产生价值的工作。
最后,他们将自己可以支配的断断续续的时间汇合成大块的可以持续的时间单元。
以下的三步曲就是管理工作卓有成效的基础:记录时间、管理时间、统一安排时间。
时间也是一种非同一般的资源。
在其他一些主要资源中,资金实际上还是很充裕的。
不过我们原先并不知道,对经济增长以及经济活动产生制约的并不是资金供应不足,而是对资金的需求量不大。
人才是第三种制约因素,但总还是可以雇到人才,尽管耍雇到足够的理想人才并不容易。
然而,我们的确无法通过租用、雇用、购买或者其他手段来获得更多的时间。
时间的供应是没有伸缩性的。
不管需求有多么强烈,时间的供应就是这么多。
它没法用价格来进行调节,也没法为它来绘制边际效用曲线。
另外,时日稍纵即逝,根本无法储存,昨天的时间已是一去不复返了。
所以,时间才是最最短缺的东西。
时间失掉以后是完全无法补偿的。
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可以用一种资源来替代另一种资源,比如,用铜来替代铝,用资金来替代劳力。
我们可以使用更多的智力,也可以使用更多的体力。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12篇)《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12篇)看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后感了。
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优秀读后感范文(通用12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优秀读后感1《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中有效管理的方法和案例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更深刻的认知到:管理能够优化经营效果,特别是战略目标的确定、组织结构的设置、激励政策关注的核心对经营效果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
当然,书中对管理者的自身修炼和时间管理等的具体方法没有细致的讲解,没有有效沟通、合理授权等内容,看来侧重点不在具体操作上,而主要突出了管理策略,可能是大师高—瞻远瞩的宏观思路,窃不敢妄自猜测。
再就是本书的序有六个长达36页,超过了其中的任何一个章节,有点主次不分、本末倒置。
结合着书中的成熟做法,对照自身的不足,我将采取以下措施来争取有效管理:1、积极推行绩效管理:把握公司的战略、目标,做好本部门定位,抓好部门的宏观决策,把公司战略、部门目标、有效决策相结合,在全员中实施绩效管理的办法,加强过程监控,关注员工绩效,从而保障部门绩效,实现公司绩效。
2、营造高效的团队氛围:组织全员学习《为自己工作》的光碟和《请给我结果》的读后感讨论,积极开展案例培训,并辅之企业文化的宣传、图片上墙等措施,培养员工的责任心,并通过建立良好的运作方法和保障机制来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3、抓好OEC管理:做好周工作计划和日清工作的实施和指导,抓好现场管理和细节管理,做到日事日毕,日清日高。
4、抓好核心工作的督办:每个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采取要事优先和工作计划相结合的管理方法,明确核心业务的进展节点和完成时限,要求定期反馈,掌握核心业务的日常进展,关注核心业务的绩效,是保障目标实现的基本措施。
总之,作为一个管理者,拥有一颗包容、博爱、奉献的心,具备守时、高效、尊重、沟通等良好的职业素养是必不可少,时间管理、进度控制和有效决策无处不在,将管理的基本常识用到日常工作中,关注核心业务绩效,重视长久利益,做到顺时应势、与时俱进,必将取得卓越绩效!《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优秀读后感2近日,阅读了德鲁克的经典著作之一《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此书虽然写于1966年,但是其基本的理论和思想,在四十多年后,仍然影响着许多现代的管理者,在企业经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近日,拜读了德鲁克大师的名著《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此书开
篇明义,就提出了“卓有成效是可以学会的”,最后紧扣主题,给出
结论:“管理者必须卓有成效”。整本书著述结构清楚,层次分明,用
大量实例论述了如何实现卓有成效的五点要求,包括:有效的善用有
限的时间,重视工作的贡献,善于利用各人的长处,集中精力于重要
领域,善于做有效的决策。上述五点言简意赅,通俗易懂,对我们日
常的生活及学习也有着许多的帮助。
德鲁克先生认为,在一个现代的组织里,如果一位知识工作者能
够凭借其职位和知识,影响该组织的运转效率的话,他就是一位管理
者。
那么,如何才能做到卓有成效呢?德鲁克先生讲到“知识工作者
的生产力,就是‘做好该做的事情’的能力,也就是有效性。”“有效
性是一种后天的习惯,是一种实践的综合,而且必须靠学习获得”。
接下来他告诉我们,要成为一个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要在思想
上养成的五个习惯:
第一,有效的管理者知道他们的时间用在什么地方。
时间正是像德鲁克先生所说的那样,是一种最为特殊也最为稀有
的资源。人这一生的时间有限,用于工作的时间更为有限,对于一个
管理者来说要想在有限的工作时间里做出影响组织整体绩效和成果
决策的成就来,必须要做到善于充分的利用好自己有限的时间。
他告诉我们,首先应该进行时间的记录,认识自己的时间究竟用
在哪些事情之上,从而针对性的避免不必要的时间浪费,其次,要进
行系统的时间管理。德鲁克先生特别强调了要整块的运用时间,如果
我们能把最为特殊也最为稀有的时间资源利用好,可以说就为做到卓
有成效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第二、有效的管理者重视对外界的贡献。
他们并非为工作而工作,而是为成果而工作。“有效的管理者一
定要注重贡献,并懂得将自己的工作与长远目标结合起来。”德鲁克
先生的这句话直接道出了重视贡献是有效性的关键。重视贡献的管理
者能够超越自己有限的能力为组织创造更多的价值,与此同时也可以
超越自己的人生价值,这是因为他们重视贡献使自己拥有更高的视
野,使自己成为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重视贡献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应具备的一项基本素质,只有期望
为组织做出贡献的人才会主动去思索“我能贡献什么”,才能使自己
的价值最大化。
第三,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善于使人发挥其长处。
德鲁克先生告诉我们:“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充分运用每一个
人的长处来共同完成任务”,“充分发挥人的长处,才是组织存在的
唯一目的”。可见,管理者要想卓有成效,必须充分发挥人的长处,
这样整个组织才能得以卓有成效。
优秀的管理者能使下属也变的优秀,能够充分激发别人的长处。
同时,这也是管理者在行为上必须具备的根本态度。这样的要求,就
是对管理者本人及对别人的尊重。也是其自身价值的体现。
第四,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先做重要的事情,而且一次只做好一件
事。
重视目标和绩效只做正确的事,并只做最重要的事情。可以简单
的归纳四个字:要事第一。按照工作的轻重缓急设定优先次序,而且
坚守有限次序,把握要事第一的原则。重要的事情先做,不重要的事
情放一放,否则反倒一事无成。正确的工作方法应按事情的“重要程
度”编排行事的优先次序。对实现目标越有贡献的事越是重要,它们
越应获得优先处理;对实现目标越无意义的事情,愈不重要,它们愈
应延后处理。简单地说,就是根据“我现在做的,是否使我更接近目
标”这一原则来判断事情的轻重缓急。
德鲁克先生帮助我们总结得出了几条确定优先次序的重要原则
即:重视将来而不重过去;重视机会,不能只看到困难;选择自己的
方向,而不盲从;目标要高,要有新意,不能只求安全和方便。做重
要的事,而不是急事。这正是《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一书中的重要管
理理念。
第五,卓有成效的管理者必须善于做有效的决策。
管理者的基本工作就是决策,管理者的决策不是就事论事的解决
例常问题,德鲁克先生通过研究发现做重大决策的人发现,他们往往
具有相同的特性:他们解决问题,都着眼于最高层次的观念性认识。
有效的决策往往不是为了适应当时的临时性需要,而是出于战略性思
考。
德鲁克先生进一步通过决策者作出有效决策时的决策要素的详
细说明,阐述了一个概念,决策的重心在于合理的行动。有效的决
策有赖于一定的步骤,但是更有赖于决策者的分析能力和随机应变
能力,即决策者能够根据外界环境变化来制订出最适合于目前状况
的有效决策。
这本书告诉我们,一个优秀的管理者首先是自己的管理者。将自
己有效管理起来,然后才能进一步去影响、指导他人。管理者的见解
源于事件、学习和修炼,不能简单获得,只有不断的提高认知、提高
修为才能成为一名卓有成效的管理者。
学习是无止境的,这本书我们要认真去读、要身体力行做,将管
理的基本常识用到日常工作中,关注自己的核心业务绩效,重视长久
利益,用积极的态度像管理者一样的工作和思考,在上班时间内将工
作效率发挥到极致,能为组织做出突出的贡献,那我们便是成功的管
理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