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成长指导中心结构图
- 格式:doc
- 大小:37.50 KB
- 文档页数:1
跬步千里点亮生命——从“三图两表”看江南小学跬步课程的建构我以“跬步千里点亮生命”为主题,从“三图两表”介绍江南小学跬步课程的建构:跬步课程的培养目标,跬步课程的结构图和课程群,教师专业成长规划图,跬步课程的课程表和课时表。
一、跬步课程的培养目标江南小学,为什么要求师生“走好每一步”?江南小学,为什么提出“跬步千里,点亮生命”的办学理念?江南小学,为什么选择跬步课程?1937年,启智小学在战火中成立,绵延至今79年。
2009年,学校由原四公里小学和四南小学整合,提出了“走好每一步”的校训。
2013年,学校提出“跬步千里,点亮生命”的办学理念。
随即着力建构具有江南小学特色的跬步课程体系,以此增强办学活力,提高教育质量,让每一位学生“走好每一步,过好这一生”。
既老又新的江南,既传承又创新的江南,学校的教育哲学就是在这样多维的空间里逐渐建构起来的。
(一)什么是跬步教育荀子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跬步千里”指的是走一千里路,是半步半步积累起来的。
教育要使人“千里致远”,成就美好幸福的人生,同样需要逐步积累。
“点亮生命”,指的是激发人的生命活力,把人的正向潜能开发出来,让人生活得有意义,很幸福,很精彩。
(1)跬步教育就是引导学生“走好每一步、过好这一生”的教育。
“走好每一步”就是“积跬步”,“过好这一生”就是“至千里”。
也就是说,学校教育既要让学生走好当前的每一步,更要着眼于孩子一生的发展,一生的成功,一生的幸福。
(2)跬步教育的目标是“点亮生命”。
苏霍姆林斯基说:“世界上没有才能的人是没有的。
问题在于教育者要去发现,为他们的表现和发展提供充分的条件和正确引导”。
加德纳说,“每一个儿童都是潜在的天才,只是表现为不同的形式”。
“点亮生命”,一是发现学生生命的可能潜质,了解学生可能会在哪些方面有发展的天赋和倾向;二是发展学生生命的优势潜力,在权衡学生潜质的基础上,对学生的优势潜质进行培养;三是丰富学生生命的意义价值,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过一种有意义的人生。
学校组织结构设计的理念和特征分析一、组织结构与平衡计分卡的契合(一)学校组织结构及其设计学校组织结构是描述学校组织垂直控制和水平协调的框架体系,它能够反映学校组织的复杂性以及正规化、集权化程度。
组织结构包括两种模式:机械式组织与有机式组织。
机械式组织即官僚行政组织,其特点是统一指挥、正式职权指挥链、窄跨度、非人格化结构以及多规则,包括职能型组织结构、事业部型组织结构(分部型)等形式。
有机式组织是适应或参与型模式,具有结构松散、灵活、高度适应性、低复杂性、低正规化、分权化特征,包括简单结构、矩阵结构、网络结构、委员会结构等形式。
学校组织结构设计是以校长为首的领导团队带领学校成员共同选择、设立或变革学校组织结构并作出结构决策(决策权分布、建章立制等)的过程。
学校组织结构设计首先是一个选择组织结构框架的过程。
李•鲍曼(L. G. Bolman)和特伦斯•迪尔(T. E. Deal)提出观察组织的四种视角,把组织分别看作工厂(结构视角)、家庭(人力资源视角)、丛林(政治视角)和庙宇(象征视角)。
学校经常选择人力资源视角的家庭隐喻作为组织设计的出发点和归宿。
人力资源视角以心理学为基础,认为包括学校在内的组织是一个大家庭,住着有需要、有感情、有成见、有技能、有局限性的一群人,他们有学习能力,也有保卫旧的态度和信仰的能力。
组织应该适合于人找到让个人有工作又对工作感觉良好的方式。
[1]学校组织结构设计更是一个选择和创造合适组织结构的过程。
大型学校适合选择职能型结构和分布型结构;小型学校或新建学校适合简单结构,因为小规模使标准化不具有吸引力,而非正式沟通方式却更方便有效。
采用职能结构的大型学校可同时使用矩阵结构。
学校不适合采取网络结构,而适合选择有机的附加结构设计,这样才能有较大的学校个性创造空间。
有机的附加结构设计是指学校总体上保持机械式结构,同时需要获得有机式结构的灵活性,即将一个有机式结构单位附加在机械组织上。
教学评价2.4:档案袋评价1.什么是档案袋评价档案袋或学生成长记录袋是指用以显示有关学生学习成绩或持续进步信息的一连串表现、作品、评价结果以及其他相关记录和资料的汇集,其中一般包含了关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学习目的、学习活动、学习成果、学业成绩、学习付出、学业进步、学习反思的主要信息。
而学生档案袋评价则是指通过对档案袋的制作过程和最终结果的分析而进行的对学生发展状况的评价。
从其适用范围而言,档案袋评价多用于表现性评估。
此外,档案袋的建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协作的结果,要为学生和教师对学习过程做全面评价提供帮助。
学生阅读能力档案袋考虑到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长期而累积的过程,为了更好地进行阅读的练习,档案袋法被用来记录学生们的学习情况。
具体实施情况如下所列。
1.每位学生拥有一张基本情况记录表,记录了一些基本信息和阅读的初始状态等。
2.阅读课上每位学生都拥有一张课堂阅读记录表,记录了他们上课阅读的情况,并包括了学生的自评和教师的评价。
3.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活动的评价表,这个表的功能是记录学生平时课外阅读的情况。
表的设计结构同课堂阅读记录表。
4.学生每周阅读精华记录。
这个表被用来汇总记录学生每周阅读的摘抄,主要包括好的句子和词语,它们的出处和对它们的模仿。
表里面同样包含学生的自评。
而为了方便学生之间的交流,特意设置了小组互评的项目而不是教师评价。
设计如下:2.档案袋评价的特点(1)档案袋评价关注的是学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
(2)档案袋里的内容与某一时期的教学和学习目标相一致。
(3)档案袋评价给学生发表意见与反思的空间,学生可以自己决定放入成长记录袋的内容,并进行评价和反馈。
(4)档案袋的评价不是给予好与不好的结论,而是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成长和改变的事件,提出相应的改进与发展建议。
3.档案袋评价的功能(1)作品展示:学生可以将自己最好和最满意的作品装入档案袋,其内容是非标准化的,每个人都可以自由选择所装入的作品。
(2)记录学生成长轨迹:包括学生不同时期的作品、观察或测试的结果、家长信息、学生的自我反省和自我评估等一切描述学生成长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