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观察–青蛙–
- 格式:doc
- 大小:135.50 KB
- 文档页数:7
青蛙的特征特点引言青蛙是一种常见的两栖动物,它们具有一些独特的特征和特点。
本文将深入探讨青蛙的外部特征、生理特征以及行为特点,以及它们在生态系统中的重要作用。
一、外部特征青蛙的外部特征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身体形态和颜色来了解。
1.身体形态–青蛙的身体呈流线型,有助于在水中和陆地上的游动。
–它们通常有四肢,前肢较短而后肢较长,适应于跳跃和游泳。
2.皮肤–青蛙的皮肤通常呈现光滑且潮湿的外观,这是因为它们能够通过皮肤进行气体交换。
–一些青蛙的皮肤上有瘤状突起,这些突起可以起到保护、伪装或吓阻的作用。
3.颜色–青蛙的颜色和斑纹因物种而异,大部分青蛙的颜色都是绿色或褐色的,有助于它们在自然环境中的伪装。
二、生理特征青蛙的生理特征和适应能力使它们能够在多种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1.呼吸系统–青蛙的呼吸系统非常适应水上和陆地的生活。
–它们可以通过皮肤进行气体交换,也可以通过肺部进行呼吸。
2.消化系统–青蛙的消化系统包括嘴、食道、胃、肠道等器官。
–它们是肉食性动物,食物通常通过张开嘴巴并迅速伸出舌头来捕捉。
3.循环系统–青蛙的循环系统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它们有三个心房和两个心室,可以高效地将氧气和养分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三、行为特点青蛙的行为特点可以通过观察它们的活动和交流来了解。
1.捕食行为–青蛙通常在夜间活动,它们以昆虫、小鱼等为食。
–青蛙的舌头非常粘性,可以迅速将猎物捕捉到嘴里。
2.繁殖行为–青蛙的繁殖通常发生在水中,具有一定的季节性。
–青蛙会产卵,并经历孵化和蝌蚪阶段,最终转变为成年青蛙。
3.声音交流–青蛙通过鸣叫来进行交流,每个物种的鸣叫声是独特的。
–鸣叫通常用于吸引异性、警告外敌或者标记领地。
4.舞蹈行为–青蛙在求偶时会进行舞蹈行为,例如摇头、踏步等,以展示自己的健康和适应能力。
四、青蛙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青蛙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环境平衡和生物多样性有着积极的影响。
1.食物链的一环–青蛙是很多动物的食物来源,例如鸟类、爬行动物等。
七年级上册生物青蛙的基本特征青蛙是一种种类繁多的两栖动物,属于蛙科。
它们通常生活在水边或湿地,并且有很好的跳跃能力。
青蛙的身体结构具有以下基本特征:1.外形特征:青蛙的身体呈梭形,前后两端明显。
它们通常有四肢:两条前腿和两条后腿。
前腿比后腿短,适合用于爬行和握取。
后腿则比较长且有力,适合用于跳跃。
青蛙的头部相对较大,眼睛突出且具有较好的视觉能力。
2.皮肤特征:青蛙的皮肤光滑而潮湿,通常呈绿色或褐色。
这种皮肤的颜色有助于它们在环境中进行伪装,以保护自身。
此外,青蛙的皮肤还具有透气性,可以通过皮肤进行呼吸和吸收水分。
3.呼吸特征:青蛙是两栖动物,可以在水中和陆地上生活。
在水中,它们通过皮肤进行氧气的吸收,通过呼吸器官进行二氧化碳的排出。
而在陆地上,青蛙主要通过肺部进行呼吸。
4.消化系统:青蛙的消化系统包括口、食道、胃、小肠、大肠和肛门。
它们的食物通常包括昆虫、蠕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
青蛙具有一对齿板,可以用来捕捉和咀嚼食物。
5.循环系统:青蛙的循环系统主要由心脏、血管和血液组成。
它们的心脏有三个腔室: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
血液通过心脏被泵送到身体各部位,以供应养分和氧气,并收集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
6.生殖系统:青蛙的生殖系统分为雄性和雌性。
雄性青蛙具有一对位于腹部的睾丸,通过尿路将精子排出体外。
雌性青蛙则具有一对位于腹部的卵巢和一个位于腹部底部的孵化腔。
青蛙通常通过交配进行繁殖,雄性将精子输送到雌性身体内,卵子受精后产生蝌蚪,经过变异后最终变成青蛙。
总结起来,青蛙是一种身体呈梭形,四肢发达的两栖动物。
它们的皮肤光滑、呼吸和吸收水分能力强。
青蛙的消化系统通过咀嚼和肠道进行食物消化,循环系统通过心脏和血液供应全身的养分和氧气。
青蛙的生殖系统则分为雄性和雌性,通过交配和产卵来进行繁殖。
这些基本特征使得青蛙能够适应不同的生存环境,并维持自己的生命活动。
观察小青蛙的变化的观察日记观察日记:小青蛙的变化
今天,我去河边观察了一只小青蛙,真是太有趣了!它的身体是绿
色的,像是水草一样。
一开始,它蹲在水边,双眼上下扫视,好像在
寻找什么。
过了一会儿,小青蛙突然向前跳了起来,跳到了扁平的石头上。
它
的脸上露出了欢快的表情,像是在庆祝着什么。
我好奇地想知道它为
什么会如此高兴。
几分钟后,我发现小青蛙伸出它的舌头,它迅速地吞下了一只苍蝇。
哇,原来它是在捕食!我立刻明白了它刚才高兴的原因。
小青蛙一定
是等了很久才找到了一只美味的苍蝇。
过了几天,我再次来到河边观察小青蛙。
这一次,它变了!原本绿
绿的身体变得更亮了,好像戴上了一件新衣服。
它还有了一对长长的腿,能够跳得更远更高了。
我忍不住鼓起掌来,为它的成长喝彩。
然后,小青蛙像飞箭一样向前跳了起来,消失在了草丛中。
我知道
它在探索新的世界,寻找更多的食物。
希望它能过上快乐的生活,并
且长大成为一只勇敢的青蛙。
通过观察小青蛙的变化,我意识到生命是如此神奇而多样化。
每个
动物都有它独特的生活方式和成长过程,我们应该珍惜并尊重它们。
我会继续观察身边的生物,探索更多生命的奥秘,让观察成为我的成
长旅程的一部分。
初一生物蛙的特征及生活习性蛙是一种生物多样性丰富的两栖动物,属于无尾目。
它们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的湖泊、河流以及泥潭等水生环境中。
蛙具有独特的特征和生活习性,本文将介绍蛙的特征以及它们的生活习性。
一、蛙的特征1. 外形特征蛙的体型相对较小,一般身长在5-15厘米左右,长度和体重会因不同的物种有所差异。
蛙的身体由头、躯干和四肢组成。
头部扁平,口腔宽大,两侧有明显的鼓膜,用于感知声音。
四肢较长且强壮,适于游泳和跳跃。
皮肤光滑,通常为绿色、棕色或深灰色,有些物种还有斑点或条纹。
2. 呼吸特征蛙具有两种呼吸方式:肺呼吸和皮肤呼吸。
它们可以通过皮肤直接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同时也会利用肺部进行呼气和吸气。
对于在水中生活的蛙来说,皮肤呼吸更加重要,而陆地生活的蛙则更依赖肺呼吸。
3. 繁殖特征蛙的繁殖方式多样化,主要有两种:卵生和胎生。
卵生蛙会将卵产在水中,经过一段时间的孵化后变成蝌蚪,然后逐渐发育为成年蛙。
而胎生蛙则在体内保留卵并直接产下幼蛙。
蛙的繁殖过程中会发生雄蛙鸣叫的现象,通过鸣叫吸引异性配对。
二、蛙的生活习性1. 活动习性蛙是典型的两栖动物,既能在水中游泳,也能在陆地上跳跃。
它们通常在夜间或潮湿的天气下活动,白天则躲藏在草丛或洞穴中以避免日光暴晒。
蛙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多数物种在一定的领域内进行觅食和繁殖。
2. 饮食习性蛙以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包括蚊子、苍蝇、甲虫等。
蛙的舌头呈黏液状,可以迅速伸出并捕捉猎物。
它们通常在水边或湿地附近觅食,喜欢隐藏在草丛或水下等待猎物出现。
3. 水生与陆生习性蛙的生活习性可以分为水生和陆生两种类型。
水生蛙一般生活在水中,通过皮肤呼吸和游泳来适应水生环境。
陆生蛙则在陆地上生活,主要以肺呼吸和跳跃为主要方式。
一些物种会进行两者间的切换,根据不同的季节或生活阶段选择适合的栖息地。
4. 声音特征蛙在繁殖季节会发出辨识性的鸣叫声,用于吸引异性配对。
不同种类的蛙会有不同的鸣叫声音,有的鸣叫声音高亢,有的则低沉。
观察日记青蛙(7篇通用范文)观察日记青蛙篇1我养的小蝌蚪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成长,终于变成了一只真正的小青蛙。
我高兴极了,赶紧给小青蛙拍照做个纪念。
小青蛙长出了嫩嫩的四条腿,前腿细又短,后腿粗又长。
我仔细观察了青蛙的腿,好奇怪呀,前腿的脚趾有4个,而后腿的脚趾有5个,不和我们人类一样的。
小青蛙长着一对大大的眼睛,圆溜溜的,眼睛黑黝黝的竟然没有白眼珠,真是奇怪。
眼睛凸出来像在头上安装了两个圆圆的小球,还像金鱼的眼睛。
头部前方有两个鼻孔,用来呼吸的吧。
青蛙的中心部分是大大的肚子,肚子两边一跳一跳的,好像是我们脉搏跳动那样,我猜那可能是青蛙的心跳。
青蛙浑身是褐绿色的,身上长着好多小黑点。
我在书上看过青蛙的介绍,说有黑点的属于癞蛤蟆,没长黑点的属于青蛙。
看来我们养的小蝌蚪最后变成了一只癞蛤蟆,不过我一点也不讨厌它,因为它是我从小养大的,我甚至感觉到它很可爱。
青蛙跳跃是它最擅长的本领了。
它跳的时候前腿固定在一个地方,后腿往后蹬,借着后冲力就跳起来了。
它一蹦大约有2至3厘米远,高约有1厘米。
可能它太小了,所以跳得不够高也不够远。
我在河里见到长大的青蛙能跳1米多远。
我好羡慕青蛙跳跃地那么轻松,如果我也像青蛙跳的那么远那该多好呀,那我的跳远肯定在我们班里无人能比。
我盼望着小青蛙快快长大,长大后为人们捕捉害虫。
明天,我要把小青蛙放到我家附近的水池里,让它过上自由自在的生活。
我会一直想念它的,我会经常到水池里去看它的。
看看可爱的小青蛙,它在静静的观察周围的世界呢。
观察日记青蛙篇2我一早起来,把瓶子放在阳光下,仔细的观察着,瓶子里静静的,那只瓶底之蛙。
不知哪儿去了,我摇了几下瓶子,瓶子里的细土微微地动了,小青蛙慢慢露出了脑袋,闭着眼睛懒洋洋地晒起太阳来。
中午,我把瓶子带到教室里。
小青蛙见我来到它的身边,便高兴地蹲到土块上,抬头望着我。
我兴致勃勃地逗引着这个可爱的小生命。
小青蛙好像懂得我的心事似的,一会儿歪脑袋望着我,一会儿又钻进泥土里。
观察小青蛙的生活的观察日记今天我来到了青蛙塘旁边,准备观察一下小青蛙的生活。
我小心翼翼地蹲在水边,看着蓝天白云的倒影在水面上,非常美丽。
突然,我看到了一个小小的绿点在水面上快速地游动着。
它的身体像是一个小绿豆,两只脚在水底下蹬来蹬去。
我知道它就是小青蛙了!我决定静静地观察它的一天。
早上,太阳刚升起来,小青蛙就已经醒来了。
它跳上了青莲叶,晒着温暖的阳光,仿佛在享受早晨的美好。
我看到它的眼睛像两颗小黑珠子,闪烁着明亮的光芒。
过了一会儿,小青蛙伸了个懒腰,然后开始寻找早餐。
它的舌头很长很黏,可以一下子抓住小昆虫。
我看到它用舌头迅速一伸一缩,抓住了一只花蝴蝶。
小青蛙吃饱后,又继续在青莲叶上晒太阳。
中午的时候,小青蛙似乎有点热了,它从叶子上跳进了清凉的水里。
它在水中游来游去,身体灵活地在水中穿梭。
我看到它还跳上了一个浮萍,好像在玩"踩踩浮萍"的游戏。
下午,天空开始下起了小雨。
小青蛙迅速地钻进了荷叶下面,躲避雨水。
它蜷缩成一个小球,在荷叶底下安静地休息。
我知道它喜欢雨水,因为雨水能给它带来很多小虫子。
晚上,月亮挂在天空中,小青蛙又出来活动了。
它跳到水边,伸出脖子,左右张望。
突然,它看到了一只水蚊子,瞪大了眼睛,准备一口吞下。
可是水蚊子飞走了,小青蛙只好又等待下一个猎物。
今天的观察结束了,我离开了青蛙塘。
我觉得小青蛙的生活真有趣,在青蛙塘里它们自由自在地生活着。
我希望以后还能再来观察它们,学习它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青蛙的特征特点
青蛙是一种广泛分布于全球的两栖动物,它们的特征特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外形特征
青蛙的身体呈扁平状,头部宽大,眼睛突出,四肢短而有力,趾端有吸盘,适合于在水中和陆地上行走。
它们的皮肤光滑而湿润,有些种类的皮肤上有颜色鲜艳的花纹,有些种类的皮肤上有毒腺,可以分泌毒液来防御天敌。
2. 生活习性
青蛙是典型的两栖动物,它们既可以在水中游泳,也可以在陆地上行走。
它们的生活习性与环境密切相关,一般生活在水边或者湿润的地方。
青蛙是夜行性动物,白天一般躲在草丛或者树叶下面休息,晚上才开始活动。
它们主要以昆虫为食,也会捕食小型爬行动物和小鱼。
3. 繁殖方式
青蛙的繁殖方式比较特殊,一般是在水中进行。
雄蛙会发出特殊的叫
声来吸引雌蛙,然后在水中进行交配。
交配完成后,雌蛙会产卵,卵
会在水中孵化成为蝌蚪,蝌蚪会在水中生长发育,最终变成成年青蛙。
4. 生态作用
青蛙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控制昆虫的数量,维
持生态平衡。
同时,青蛙的皮肤中含有一些天然抗菌物质,可以用来
制作药物,对人类健康有益。
总之,青蛙是一种独特的两栖动物,它们的特征特点包括外形特征、
生活习性、繁殖方式和生态作用等方面。
在生态系统中,青蛙扮演着
重要的角色,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青蛙观察日记青蛙观察日记(优秀5篇)青蛙观察日记要怎么写,才更标准规范?根据多年的文秘写作经验,参考优秀的青蛙观察日记样本能让你事半功倍,下面分享,供你选择借鉴。
青蛙观察日记篇1青蛙是捉害虫能手,青蛙捉害虫全靠他又长又宽的舌头,舌根长在口腔的前面,舌尖向后,还分叉,上面有许多黏液,只要小飞虫从身边飞过,就猛地往上一跳,张开大嘴,快速地伸出长长的舌头,一下子把害虫吃掉。
青蛙是保护农田的功臣,我们都要爱护它。
青蛙捕食大量田间害虫,是对人类有益的动物。
它不单单是害虫的天敌,丰收的卫士,那熟悉而又悦耳的蛙鸣,其实就如同是大自然永远弹奏不完的美妙音乐,是一首恬静而又和谐的田野之歌。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有蛙的叫声农民就有播种的希望,有蛙声就有收获的喜悦和欢乐!青蛙观察日记篇2今天是星期天,天气晴朗,东方一片红彤彤的彩霞,我迎着彩霞走向羊肠小道,吸收新鲜空气,心情特别疏畅。
这时当我走到一个十分不起眼的池塘边,被一阵阵蛙声迷住了,这个池塘不大,大概只有四十平方米,池塘中布满了枯黄的野草,野草在温暖的春风呵护下,正在生根发芽了,可是那水草丛中爬出来的青蛙三三两两,东一群,西一群,不停地无节凑“哇!哇!哇!”地唱着丰收的春歌,一声高过一声,不停地唱呀!跳呀!游呀!它们十分快乐。
我坐在池塘边的一棵大树下,听得入迷了,突然间参天大树上,来了一群麻雀,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它好像与青蛙对唱山歌一样,你来我去,互相媲美,那个本不美的废池塘,突然变得热闹起来,那悠扬动听的蛙声和鸟鸣变成了野外交响曲,这声音响彻云霄。
我坐在大树下听呆了,大自然怎么这么美丽,我真想这奇妙之音,永留人间。
青蛙观察日记篇3早晨,奶奶和小红去菜场买菜,忽然听到一阵呱呱的叫声。
奶奶和小红走过去看。
她们看见了一脚盆的青蛙。
奶奶和小红看见盆里的青蛙你挤我,我挤你,有的爬到另一只青蛙的'身上,有些青蛙,想跳到外面去,可是跳上去,又从边沿上滑下来。
青蛙的形态特征青蛙是一种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的两栖动物,它的形态特征十分独特。
下面我将从青蛙的外观、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三个方面,对青蛙的形态特征进行详细介绍。
一、青蛙的外观特征青蛙的身体通常呈椭圆形,但不同种类的青蛙有着不同的体型和大小。
一般来说,青蛙的身体由头部、躯干和四肢组成。
头部上有一对明亮的眼睛,眼睛的位置相对较高,能够提供更广阔的视野。
青蛙的嘴巴较大且宽阔,有利于捕食昆虫等小型猎物。
躯干较为圆润,背部有一层光滑的皮肤,通常呈现出绿色、褐色或灰色等不同的颜色。
四肢短而有力,前肢有指骨,后肢有蹼,这使得青蛙能够在水中和陆地上自如地活动。
二、青蛙的内部结构特征青蛙的内部结构也具有一些独特之处。
首先是它的消化系统,青蛙的消化系统包括口腔、食道、胃、肠道和肛门等器官。
青蛙的口腔内有舌头和牙齿,舌头非常粘性,可以迅速捕捉到猎物。
其次是青蛙的呼吸系统,它通过肺部和皮肤两种方式进行呼吸。
青蛙的肺部位于胸腔内,可以吸入空气进行气体交换。
此外,青蛙的皮肤也具有呼吸功能,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释放体内的二氧化碳。
最后是青蛙的循环系统,它的心脏由三个腔室组成,分别是两个心房和一个心室。
这种三腔室结构使得青蛙的循环系统能够更有效地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
三、青蛙的生活习性青蛙是两栖动物,既可以在水中生活,也可以在陆地上活动。
它们通常选择生活在湖泊、河流、池塘等水域环境中,以及靠近这些水域的树丛和草地中。
青蛙是夜行性动物,白天大部分时间都会躲藏在树洞、草丛或水中的深处。
夜晚到来时,它们才会活动起来,出来觅食。
青蛙的食物主要是昆虫、蛇、小鱼等,它们利用敏锐的视觉和粘性的舌头来捕捉猎物。
此外,青蛙还有一种独特的繁殖方式,它们会选择合适的水域进行产卵,雄性青蛙会发出特殊的叫声来吸引雌性青蛙前来交配。
青蛙的形态特征包括外观特征、内部结构和生活习性等方面。
青蛙的外观特征独特而多样化,内部结构体现了其适应水陆两栖生活的特点,而生活习性则与其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密切相关。
寶覺互動自然教室
動物觀察銀章-青蛙的成長
目標
深入認識青蛙的一生,了解動物一生的變化。
簡介
動物觀察 - 青蛙的一生
兩棲類是最早登陸的脊椎動物,因此保有許多水棲動物的特性,從蛙類的生活史就可清楚的看見牠們水陸兩棲的特性。
牠們通常將卵產在水裡或水邊,蝌蚪在水中發育並用鰓呼吸,成蛙則用肺呼吸並可以在陸地活動。
從蝌蚪變成青蛙的過程,稱為『變態』。
由觀察蝌蚪的發育及變態的過程,我們可以看到大自然的巧思。
蝌蚪在發育中期先長出後腿,前肢則在蝌
蚪發育末期才會成型,而且一直藏在胸前
的透明袋中,直到接近變態的時候才會伸
出來。
牠們利用前肢擋住用鰓呼吸的出水
孔,使剛變態的青蛙自然而然放棄用鰓呼
吸,完全改用肺或皮膚來進行呼吸,同時
牠們的骨骼系統及消化系統已發生很大的
轉變,可以適應未來完全不同的陸地生活
;而在完成這些變化之前,青蛙暫時無法
進食。
暫時無法進食的小青蛙要如何維持
牠的生命呢?原來剛變態的小青蛙還帶有尾巴,由於在陸地生活時不需要尾巴,所以尾巴會漸漸的萎縮而消失,當尾巴萎縮時會分解出養分,剛好可提供無法進食小青蛙營養,這些巧思都是長期適應演化的結果。
蛙類如何交配?
蛙類的交配又稱為抱接或假交配,因
為大部份的蛙類都是行體外受精,也
就是雄性和雌性同時將精子及卵排出
體外,不經由特殊的交配器官。
但為
了提高受精率,蛙類在交配的時候盡
量讓排放精子及卵子的雄蛙及雌蛙的肛門口靠近,於是形成雌蛙在下、雄蛙在上、雌雄抱在一起的交配姿勢,稱之為抱接。
觀察青蛙入門
大家一定也會覺得很奇怪,為什麼平常很少看到青蛙和蟾蜍呢?原來它們除了肺之外,還必須靠皮膚呼吸,為了保持皮膚的濕潤,它們多半棲息在陰暗潮濕的地方,像樹林底層、山澗溪流等地; 而為了減少水份散失,它們白天常躲在樹上、草叢或土洞裡,屈著身體,安安靜靜地睡覺,直到夜幕低垂,不再有陽光的時候,才開始活動筋骨,準備飽食一頓。
由於它們體型不大,很少超過20公分,又只看得見會動的東西,所以僅能吃小型的動物,像甲虫、螞蟻、蚯蚓等。
在它們覓食的時候,常常整晚守候在同一個地點,動也不動地等食物飛過或爬過它們的眼前,然候再用舌頭把食物黏回嘴裡。
從伸出舌頭到黏回食物,整個過程不超過0.15秒,所以根本看不到它們的舌頭。
它們也具有良好的保護色,例如在地上活動的種類,身體的顏色多半呈褐色、紅褐色或灰黑色;在樹上生活的種類,則呈綠色;難怪平常很難看到它們。
要怎麼開始賞蛙呢?首先你需要找一本圖鑑,然後試著去記每一種蛙的外型特徵。
如果你剛剛開始賞蛙,覺得分辨每一種蛙的特徵很困難,你不妨先將它們分門別類,再慢慢地研究它們之間的差別。
根據外型特徵,台灣的蛙類可分成四個大類。
第一類是赤蛙科的成員,它們多半擁有平滑的表皮,修長的身體和善於跳躍的後肢,體色常呈褐色、黃褐色或夾雜著綠色,一般人俗稱的田雞,就屬於這一類。
第二類是蟾蜍科,它們在身體背面佈有大大小小、突起壘壘的疣,眼後還有一對大型突出的耳後腺,疣和耳後腺都能分
泌白色的毒液,具有禦敵的功能。
第三類是狹口蛙科,顧名思義,它們的嘴很小,頭當然也很小,所以整隻蛙看起來像個三角型。
最後一類是樹蛙,它們的趾端膨大成吸盤狀,可以輕巧地在枝葉間攀爬,體色可隨著環境而變深或變淺。
此類包括樹蟾科和樹蛙科,它們的外型相似,但內部骨骼結構不同,因此在分類上分屬於不同科。
可是要到那裡賞蛙呢?賞蛙其實很簡單,因為只要是有水的地方,像馬路旁邊的水溝、庭院裡的水池或者山澗溪流,都可能住有青蛙和蟾蜍。
而且不管它們平時藏得多好,一到繁殖季節,都會大量聚集到有水的地方鳴叫、產卵,所以只要找有水的地方,再聽音辨位,就不難發現它們的蹤跡。
只是它們是夜行性動物,為了配合它們的作息,賞蛙只能在晚上拿著手電筒,摸黑觀察囉。
每一種蛙都有它們偏愛的繁殖場所,所以在不同類型的水域,看到的的青蛙和蟾蜍的種類也就不盡相同。
有些喜歡在山澗溪流或瀑布底下活動,例如斯文豪氏赤蛙、梭德氏赤蛙、盤古蟾蜍和褐樹蛙。
有些種類喜歡出現在流動緩慢、遮蔽良好的淺水溝底,像日本樹蛙、古氏赤蛙,日本樹蛙還特別喜歡洗溫泉澡,是溫泉遊樂區常見的蛙類。
馬路旁邊雨後的積水池,也能見到許多種青蛙,像長腳赤蛙、拉都希氏赤蛙和台北樹蛙。
而荷花池、稻田等靜水池,更是蛙類活動的天堂,尤其在春夏的雨夜,上百隻各種蛙類齊聚一池鳴叫,是常有的事情。
香港獨有的盧氐小樹蛙
盧氏小樹蛙(Philautusromeri)是香港已記錄的蛙類及蟾蜍類中最細小的。
牠的平均身長只有1.5至2厘米。
此樹蛙的手指和腳趾上均長有細小的吸盤,可供其吸附樹枝及樹葉之用。
牠們的背部是棕啡色,並有交叉斑紋。
盧氏小樹蛙是香港特有的,並只在大嶼山、南丫島、蒲台島及以前的赤蠟角發現。
牠們的生境通常是一些附近的小河或其他水源的林地。
因為牠們多數棲息於地面或枯葉堆裏,所以牠們背部顏色及斑紋,便會與其週遭環境的顏色相近,從而產生保護作用。
活動內容
此乃自然獎勵計劃(銀章)的活動項目之一,須完成以下工作紙﹕第一至五項為指定必答題,須個人完成;另第七項為自由題/製作題/寫作題,可自行決定是否完成此項。
評分準則
工作紙指定題有1分,自由題2分;完成活動並獲3分者,可獲銀章資格;交回的自由題中最優秀的三份作品可另加3個活動分。
動物觀察銀章-青蛙的成長
姓名班別學號日期
第一至五項為指定題,必須完成才可獲得一個活動分1.青蛙是兩棲類問,其特性又是什麼?
2.青蛙的一生有哪幾個階段?
3.我們怎樣稱青蛙的成長過程?
4.蝌蚪在水中用甚麼呼吸?成長後又用甚麼呼吸?
5.香港最細少的青蛙名稱是什麼?
第六,七項為自由題,可自由決定是否進行此項,完成者可得兩個活動分。
最優秀的三份作品可另外獲三個活動分。
6.請觀察除了青蛙外還有沒有同類的動物,並觀察
其成長和青蛙有什麼分別和相同(內文約100字)
7.請觀察青蛙的長成過程對記錄及寫出感想(內文
約100字)
動物觀察銀章-青蛙的成長答案
姓名班別學號日期
第一至五項為指定題,必須完成才可獲得一個活動分1.青蛙是兩棲類問,其特性又是什麼?
青蛙是兩棲類的沒錯 , 其特性是可以在陸上和水上生活而一般都不會有任何影響
2.青蛙的一生有哪幾個階段?
(交配)卵 > 蝌蚪 > 長後腳 > 長前腳 > 脫尾巴 >
長成
3.我們怎樣稱青蛙的成長過程?
變態
4.蝌蚪在水中用甚麼呼吸?成長後又用甚麼呼吸 ?
蝌蚪在水中發育並用鰓呼吸,成蛙則用肺呼吸(並可以在陸地活動)
5.香港最細少的青蛙名稱是什麼?
盧氐小樹蛙
第六,七項為自由題,可自由決定是否進行此項,完成者可得兩個活動分。
最優秀的三份作品可另外獲三個活動分。
6.請觀察除了青蛙外還有沒有同類的動物,並觀察
其成長和青蛙有什麼分別和相同(內文約100字)
7.請觀察青蛙的長成過程對記錄及寫出感想(內文
約100字)自由作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