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 格式:docx
- 大小:52.15 KB
- 文档页数:5
校长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1.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校长必须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并能自觉地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志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具备较强的业务能力学校工作主要是通过教育,实现培养人的活动。
校长是活动的管理者,必须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同时还要懂得协调各种关系,使学校的管理活动有计划、有目的、有准备和有效率.3。
为了能担负起重任,每一位校长必须具有丰富的知识和良好的知识结构。
一是科学管理学校的知识。
作为一校之长,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管理学校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水平,有驾驭全局的能力;能科学管理学校,作风民主,善于吸取领导班子及教职工意见,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的教训;能充分调动领导班子及教职工的积极性,大力推行素质教育,扎实有效地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大胆探索,敢为天下先,让学校管理更加合理化和科学化,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是全面、系统的文化知识。
作为校长不仅要具备很好的学校管理知识,还应具备全面的科学文化知识。
这样,才能在师生中树起很高的威信,发挥自己的影响力.三是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使自己能永远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
四是有很好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校长的口头表达能力很重要,它往往能使自己工作得心应手。
另外,还要具备很好的书面表达能力,让自己能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
4.具备良好的心理品质首先,要有健康的情绪.学校工作千头万绪,校长可算得上是个日理万机的大忙人,无时无刻会受到成功或挫折的困扰,校长一定要保持平衡的心理状态,做到喜怒有常、喜怒有度。
其次,要有坚强的意志。
学校工作的复杂性和繁重性,决定了校长工作的时间上的连续性,空间上的广泛性,方法上的随机性,因此,校长必须有坚强的意志。
再次,要有宽阔的胸怀。
校长要有全局意识,有宽阔的胸怀,忠诚党和国家教育事业,只求奉献,不求索取,以热情、忘我的态度、科学的精神、优良的作风,投身到学校工作中。
中小学校长岗位应具备的基本素质一、具有高度的政治思想素质1、掌握政治理论,并能自觉地运用这些理论来指导自己的工作实践,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立志献身于人民的教育事业。
2、明确我国现行的各种法律法规,尤其要掌握有关的教育教学法规,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使教育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3、勤政廉政,一心为公,以身作则。
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学校组织效能,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目标。
二、具备较好的业务技能素质1、有较高的教育教学水平。
校长首先应是教学能手,懂得教育教学的规律,熟悉各方面的教学工作,深入课堂教学第一线,掌握教学的第一手材料,创造良好的教学竞争气氛,让教师在实践中和竞争中增长才干。
2、科学管理学校的能力。
校长的地位决定了校长必须具有很强的管理能力。
校长处事要有战略头脑,深思熟虑,在决策时要有科学远见,统观全局,协调好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事事讲原则、讲风格,体现校长的领导风范。
3、具备社交攻关能力。
随着政治体制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学校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要求校长要具备良好的功关能力,在系统内部、直线关系上要处理好与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之间关系,从思想上、感情上、工作上加强沟通。
在横向关系上,要认真自觉协调处理好与各级党委、政府及其职能部门的关系。
三、具备深厚的文化素质1、科学管理学校的知识。
必须具备全面系统的管理学校的知识和教育教学的水平,有驾驽全局的能力;善于吸取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意见,善于借鉴别人的成功经验和吸取失败的教训;能充分调动领导班子及教职员工的积极性,大胆探索,敢为天下先。
2、全面、系统的文化知识。
做一个博学多才的校长,才能在师生中树起很高的威信,发挥自己的影响力。
3、有继续学习的能力和水平。
使自己能永远站在教育改革的前列。
4、有很好的语言和书面表达能力。
校长的口头表达能力很重要,它往往能使自己工作得心应手。
另外,还要具备很好的书面表达能力,让自己能从理论上系统地总结工作中的经验和教训,以便交流学习。
农村中小学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校长经验交流材料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想评论一个学校,首先要评论它的校长。
”所以,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校长的素质水平决定着学校的发展方向和办学水平。
作者在农村担任校长七年,认为农村中学校长除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高尚的思想品德外,还应具备以下素质。
一、准确的办学理念作为农村中学校长,要持续更新教育观点,树立新的适合时代发展要求的人才观,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目标。
要引导全校师生端正办学思想,使大家都能自觉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立足全面发展,做到德、智、体、美、劳一起抓,各类学生一起抓,升学、就业一起抓。
”既要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又要重视课外活动的展开,寓教于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各方面的水平和特长;既要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大批高素质的新生,又要为当地农村经济建设做好人才准备,增强学生的适合力、创造力和竞争力。
二、深厚的文化底蕴校长首先是一名教师,一名教育者,肩负着教育学生、教育教师、教育家长的重任,要真正搞好教育,就必须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努力成为一个“通才”,既要精通教育教学规律,懂教育,会管理,又要精通一两门学科,做学科教学的行家里手,向教师学习,成为教师学习的榜样。
只有先当好老师,才能具备当校长的基本条件。
校长必须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思想,“活到老,学到老”。
不能仅凭经验办学,还要有前瞻性,不但要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更要学习现代信息技术,博览群书,了解全国乃至世界教育的发展动态,做一位大学者。
三、强烈的创新精神农村中学校长要大胆地对学校各项工作实行改革,力争成为开拓型、创新型的校长。
要敢为天下先,力戒陈规陋习。
在办学方面,要变“封闭式”为“开放式”,增强学校同社会的交流沟通;在学生思想教育方面,要变“保姆式”为“自主式”,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自主意识和自我教育的水平;在教学方面,要变“知识型”为“水平型”,注重学生非智力潜能的开发;在学校管理方面,要变“家长型”为“民主型”“服务型”,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师生员工学习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人尽其才,各展其能,使各项工作业绩最大化;在校长自身素质方面,要变“经验型”为“学者型”“科研型”,投身教育科研,做教育教学科研带头人,多学习、多思考、多调查、多研究,增强解决问题的针对性,持续提升工作效率。
合格校长应具备哪些条件简单说,校长是一名教师,校长也是一所学校的引领者,是学校的核心。
校长靠什么来引领师生呢?我觉得要靠自己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勤奋敬业的人格魅力,同时,校长应具备学校所要求的文化知识,雄厚的教育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育实践经验,具有指挥教学和决策的能力。
那么一名合格校长应具备以下条件:一、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
做一名合格的小学校长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敏锐的政治素质。
在思想上、政治上时刻同党和国家的利益保持一致,始终视党、国家、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时刻保持党的先进性,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终生为之奋斗,同时要用言行不断教育、引导、提升教师的思想觉悟,共同献身教育事业。
二、合格校长必须具有爱生之心、爱校之情。
教育事业是造就国家和民族未来的事业。
教育的好坏,决定一代人的素质,一代人的素质高低,也就决定了国家和民族的未来。
教育工作是艰巨的,没有坚定的教育事业心,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就无法坚守这个光荣的岗位。
做为一名校长,如果没有热爱学生、热爱学校、无私奉献的精神,是当不行的。
三、要有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一名合格的校长,不仅要有坚定的信念和目标,还应具有执着追求的精神。
要想成就一番事业,首先要树立坚定的信念,要有明确的奋斗目标,要有理想,并且非常执着地去追求,永不放弃,直到实现理想的目标为止。
只有这样才能在实践中产生巨大的动力。
在实践中,校长还应带头把自己的工作看成是一项崇高的事业,去践行、去奉献。
决不可把自己的工作仅仅视为职业而机械地完成,要做师生的楷模。
同时要用言行不断教育、引导、提升教师的思想觉悟,共同献身教育事业。
四、勤奋学习、知识广博、多才多艺一名合格的校长,应具有勤奋学习的好品质、好习惯。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知识渊博才会多才多艺。
只有努力学习,不断探索,才能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
通过学习,专业素质、管理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同时也带动了广大教师积极动起来,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使学校形成一个学习提高,再学习再提高的好学风,这样自然地把教师引领和培养成为一个充满朝气,充满活力的学习型团队,如果不学习就不能满足师生的求知欲望,就不能管理好学校。
一个成功的校长应具备哪些素质和能力一个成功的校长是必须要具备基本的素质和能力的。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一个成功的校长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一个成功的校长应具备的素质校长素质指的是什么呢?所谓校长素质,就是指校长在学校工作中,经常用的有关先天气质和经过后天学习锻炼、教育形成的内在的因素,即校长在德、才、学、时、体等方面应有的条件。
我认为校长在工作中必备的素质主要包括政治思想、品行修养、业务能力、心理素质,以及在知识结构等方面的素质:(一)、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作为校长的根本,是校长的灵魂。
《教育法》第五条明确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可见学校不仅担负着培养合格人才的重任,也承担着创造、传播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使命,必须坚持坚定不移地用正确的政治思想指导学校的工作。
一名称职的校长,要通过系统、全面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用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结合学校实际,用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因为政治理论上的模糊必然导致行为上的盲目,所以一个校长,如果没有一定的政治理论素养,就很难全面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也就更难以做到正确贯彻执行,就很难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
(二)、品行修养素质良好的品行道德素质是校长管理好一个学校的基石。
校长要德才兼备,德在才之先。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若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
意思是说,如果当官的德行好,就会得到群众的支持,即“拱之”;倘若德行不好,就会被群众所唾弃。
因此,校长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要有抵御各种诱惑的能力,要遵守社会公德,严于律己,以身作则,要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学校管理中才会有很强的感召力,树立起威信,依靠自己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学校组织效能,实现学校教育管理目标。
一名好校长应具备的素质校长是学校工作的领导者、指挥者和组织者。
当好校长不容易,要成为一名教育家式的校长更不容易。
一名好校长要具备以下几种素质.一、高站位。
当一名好校长,需要站在社会发展的前沿,以更宽的眼界、更宽的思路、更宽的胸襟考虑问题,以先进的理念立校,以超前的思维建校,以发展的眼光谋划学校的未来。
校长只有具备了大视野和大格局,能够跳出本单位、本乡镇、本地区的圈子来看待学校的建设,才能将学校文化做大做强,才能产生核心文化的影响和效应,才能引导学校成为强校和特色学校。
校长要想登高望远,谋求发展,需提升四种能力:一是学习力.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圣吉说过:“未来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学得更快。
"校长应把提升学习力作为提高各种能力的首要任务。
学习力是人们获取知识、分享知识、运用知识和创造知识的能力。
校长只有多思好学,善思勤学,并注重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才能在未来竞争中取胜。
二是反思力。
校长反思力是校长具有批判性思维的体现,是校长观察、发现、分析和纠偏能力的综合。
校长必须成为一名自觉的反思者,做每一件事情,都要善于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提炼,善于透过现象看到本质,来丰富自身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来指导学校的的办学实践、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三是感召力。
对于校长而言,感召力是吸引、感染教职员工,使教职员工听从召唤的能力,是校长通过提升自身的学识水平、思想境界和品德修养,形成的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
校长有无感召力,取决于校长能否以身作则。
校长想拥有感召力,就要做到不谋私利,平等待人,要多让群众讲话,不搞一言堂,宽宏大度,不抱成见,听到反对意见,应当“闻过则喜”。
四是驾驭力。
这首先是一种决策、谋划、设计能力,能以战略眼光进行学校发展的决策和谋划,既联系实际,又切合实际。
其次,表现为一种沟通、协调、凝聚的能力,能充分尊重、信任、包容、关爱教职员工,在关注学校发展的同时,也关注师生员工的发展,充分调动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能够善于倾听,主动与人合作;能够充分发扬民主,用人所长。
一名好校长应具备的素质“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校长的教育理念直接影响着整个学校的发展。
那么,校长应扮演什么角色?什么样的校长才算称职?优秀校长应具备哪些素质?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一、高尚品行的引导者1. 校长要有高尚的品德。
“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
”只有品行高尚的校长,才能凝聚人心。
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没有道德的人,学问和本领越大,其危害社会、人类的后果越为严重。
”为此,作为一名校长,要爱教乐业,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为人师表。
教人者必先正己,严以律己,宽以待人。
2. 校长应有崇高的使命感。
校长没有使命感就会迷失工作方向和意义。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学校兴衰,校长有责。
师生成败,校长有责。
一个有使命感的校长,才可能成为教育家,才会去创新,去开拓。
二、业务上的指导者1. 力求做“行家与法家” 。
搞好教育教学和加强学校内部管理是校长的核心工作。
为此,校长必须懂教学、善管理,要深入教学第一线,掌握第一手资料,掌握师生思想动态,只有这样,才能正确指导教育教学工作。
同时,要切实做好校务公开工作,把师生关心的焦点、热点问题及处理办法,客观公正地公之于众,接受大家的监督,这样工作才能少走弯路、不走弯路。
2. 永不放松的质量管理。
一名好校长,一定要树立“大质量观”,从宏观上把握“教育教学的高质量”,并努力通过“全员”、“全程”、“全面”管理来达到这一最终目的。
同时要抓住常规不放,因为只有建立了良好的常规,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才会有秩序,才会孕育高质量。
只有学校的教育质量提高了,社会声誉好了,学生和老师才能进得来、留得住,学校才能兴旺发展,这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
3. 善于打造校园文化。
作为培养人的学校,不仅是求知的学园,生活的家园,更是精神的乐园。
一个学校如果没有浓厚的校园文化就等于没有灵魂。
因此,要作为一名好的校长,口号、标语等各种宣传校园文化材料,不仅仅是写在墙上、挂在嘴上,而应是内化到全体师生的思想中,内化到全体师生的行动中,使校园文化无处不在,处处彰显出文化的魅力与内涵,从而达到“当我们的学生离开学校的时候,他们带走的不仅是丰富的知识、创新的能力,更重要的是完善的人格以及对母校深深的眷念”的共同愿景。
现代校长应具备哪些素质都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学校,可见校长的领导对于学校发展的重要性。
哪么,一个好校长应该具备哪些基本素质呢?一是观念创新。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校长的领导首先是教育思想的领导,然后才是行政的领导。
现代教育的学习观、人才观、成才观已发生重大变化。
如何实施人性化的管理,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终身教育,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已经是当前教育理论的主流认识。
然而,实际总是和理论有相当大的反差,如何在当前严峻的应试教育背景下走出怪圈,这就需要校长教育思想的创新,如果校长能让教师和学生都能在工作和学习中享受到乐趣,享受到了轻负高效,那这样的校长无疑是成功的。
二是人格见长。
身先士卒是领导者的品格,也是领导的一种艺术。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校长人格力量的感染也是无穷的。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说得好不如做得好,校长对学校师生的影响光靠权力性因素影响是远远不够的,也是不能解决问题的,而优秀的人格力量恰恰是非权力性因素的影响,是对权力性因素影响的重要补充。
三是学会用人。
校长的本领不在于仅仅靠抓一副好牌,而在于打好自己手中的牌。
校长要充分了解每一位教职工的特点,用人之长,避人之短,让每一位教师都昂首挺胸的做人,让每一位教师都在自己的岗位上闪光。
让所有人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珍惜自己的价值,这样的教育才能形成合力,才会最程度的发挥潜能。
四是关系协调。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细胞,必须依附社会这个大环境。
校长作为一名管理者,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协调各层面的关系,包括学校内部各处室的关系,学校与学校之间的关系,学校与教育部门的关系,学校与其他组织的关系,学校与社会的关系。
只有把这些关系都处理好了,学校的发展才会处于一个良性的环境之中,学校也会得到最优发展。
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十几年的学校管理,使我经常考虑这样一个问题:要具备怎样的素质才能当好学校长呢?大家都知道,新型的学校教育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有什么样的学校。
校长的素质体现着校风校貌,决定着办学水平。
所以我认为,作为当代小学校长应具备基本素质。
一、要有高尚的思想品德校长在学校管理工作中,一是靠真理的力量,二是靠人格的力量。
一个合格的校长,就是要使真理与人格相辉映。
校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第一,必须为人师表,从自己做起。
凡是要求师生员工做的,自己首先做到。
这就是说,在工作中,必须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人表率,做到正人先正己,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去影响师生员工,寓教于自己的行动之中。
有了这种力量,校长在师生员工面前每说一句话就能释放很大的能量,即使不说话也拥有无声的感召力和影响力。
第二,必须以情感人。
没有人的感情,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
在人们的交往中,良好的感情能使对方产生良好的心理效应,这是做好学校工作的重要因素。
第三,必须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
校长只有时时把师生员工的疾苦放在心上,把为人民服务的公仆意识作为个人思想品德的出发点,师生员工才会相信你、拥护你、支持你。
二、有民主意识虽然我们正处在或将要在一段时间内处在校长集权的时代,但希望校长们不要把学校弄成一言堂。
避免学校死气沉沉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民主。
俗话说“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如果一个学校里面的校长能广纳善言,能闻过则改,那将会引导创造出一个健康活跃的校风。
这对于吸引好“皮匠”,对于建设好学校至关重要。
要民主就要多听取多思考,当然有时也少不了慎重选择后的果断决定。
所以民主不是老好人主义,而是在民主基础上有集中。
如果一个小学的校长能真正地民主,那首先说明了他自信豁达,还能表现出他不谋私利。
如果还是那种仅仅“以声作责”,带着腐朽气息的校长,很可能会被时代迅速地“过渡”掉。
这将会是他本人的不幸,也将是学校的不幸。
校长必须具备的六种基本素养作为一校之长,在治校过程中,有六种素养不可或缺,只有具备了这六种素养,你才有可能最终赢得老师们的敬佩与爱戴。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搜集整理的校长必须具备的六种基本素养文章内容。
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校长必须具备的六种基本素养教育理想。
何为教育?简言之,教育就是培养人对前途的希望。
何为理想?理想就是对未来事物有根据的合理的想象,它与空想和幻想不同,更不同于口号。
教育需要理想,因为理想是方向,是谋划,是信念,更是无形的动力。
缺乏理想的教育犹如浩瀚的沙漠缺少水与绿色一样,毫无生机活力。
同样,作为一校之长,如果心中没有充满对教育理想的执著追求,那么要想办好一所学校,办出特色与品位,就无异于天方夜谭。
清晰思路。
思路决定出路,出路决定发展。
作为校长,倘若每天仅仅停留于一般性的事务,参加文山会海,应付各类检查评比,或者就教学抓教学,就德育抓德育,心中没有一盘棋的概念,那么是无论如何也抓不出一所真正意义上的好学校的。
换句话说,作为一校之长,必须要有清晰的办学思路,要有近期与远期的奋斗目标,着眼未来,并且在心中时刻警醒自己:我要把学校带到哪里去?怎么去?我想将学校发展成什么样?也许多一些这样的思考,我们的工作思路会越发清晰,学校发展的愿景也会更加明朗。
责权分明。
责任与权力从来都是对等的。
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责,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权。
有人说,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腐败,同样,没有明确的责任必然无序。
作为校长,要善于理顺校内各种关系,明确各部门职责与权力,形成一系列规章制度,并且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对失职行为进行彻底的问责,绝不姑息迁就。
只有全校上下责权分明,管理顺畅,各项工作才会正常运转,学校才会朝着期待的目标迈进。
儒雅气质。
学校不是政府,更不是市场。
从某种程度上说,校长不同于官员,校长是全体师生的老师。
既是老师,就得有老师的样子。
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你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什么人,你自己就应该首先成为这样的人。
小学校长具备的基本素养一名优秀的校长应具有多方面的素养,贯穿其中最重要最核心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人格的魅力、渊博的学识、领导的艺术、宽容的胸怀、担当的意识等。
1、校长要善于学习。
校长的引领必须基于校长的学习。
学习就不仅仅是一种观念,一种态度,而是一种需要。
校长的学习能力和习惯将影响到一个学校的学风,只有学习才能进步,一切能力水平的提高源于勤奋孜孜不倦学习。
作为校长,不仅要自己学习,还要引导教师、学生学习。
学习是一种责任,一种超越,学习是一种反思,一种环境,学习是一种对话,一种互动,一种生存的能力。
校长必须在学习过程中把师生引领到一条崭新的、正确的、通往光明和真理的路上。
当然,校长出去学习他人的先进办学理念和先进的学校管理办法,并不是“拿来主义”,通吃别人的东西,如果这样的话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出现“水土不服”现象,导致学校不但无法向前发展,反而陷入落后的境地,因此,校长要因校制宜,选择适合自身学校发展的特色道路,于己有用的则拿来,不能一股脑儿照抄照搬,这样才能够推动学校不断向前发展。
2、校长要勤于思考。
孔子说得好: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句话深刻揭示出学与思的关系。
校长,是一所学校的灵魂。
从某种意义上讲,有了一个好校长,就能办出一所好学校。
但是,同样的条件下,为什么有的学校办得生动活泼,有声有色,家长放心,社会满意;而有的学校却办得冷冷清清,死气沉沉,家长不放心,社会不满意呢?形成差别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校长有没有成熟的、系统的理性思考。
作为校长,一定时期内的办学目标是什么?用什么样的教育思想、办学理念去实现办学目标?有思考与无思考是大不一样的。
只有勤于学习,善于思考,使自己成为学习型校长,才能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理清办学思路,并紧紧地依靠和团结全校教职工把学校越办越好。
当校长,如果不读书,不看报,不学习先进的教育思想,不重视转变陈旧的教育观念,不注意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不主动地从本地本校实际出发去思考办学目标和办学理念,而是满足于现状,停滞于经验,或者沉醉于勾兑,那就将无所作为,一事无成,永远也办不出自己学校的生气、质量、水平和特色来。
校长必备六大素质(校长必看)陶行知先生曾指出:“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要评论一个学校,先要评论他的校长,有什么样的校长就会有什么样的学校,就有什么样的教师和学生”。
校长不仅是领导者,更是管理者、协调者、服务者,对于学校的发展,直接起到了指引方向、凝聚人心、汇聚人力的巨大作用。
校长的职责和工作缘于他的管理艺术,管理艺术又缘于校长自身的素质,那么,校长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质呢?一、政治思想素质政治思想素质是校长专业素质的灵魂。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校长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时不在熏陶、影响着全体教师,甚至学生。
这就要求校长要做到:一要“讲政治”,必须带头牢记党的教育方针,并忠实地宣传、贯彻、落实教育方针。
二要掌握有关的教育政策法规,切实做到依法治校、依法治教,使教育走上法制化的轨道。
第三是要以身作则,一心为公。
校长是学校工作的引领者和决策者,必须充分发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到身体力行,为人表率。
同时校长要廉洁自律,自觉接受监督,使学校成为一个廉洁的、有战斗力的集体,为打造“品牌学校”、“特色学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育理论素质教育观念是领导的一项基本素质,它直接影响到学校的办学理念和办学行为。
校长要站在培养人才这一制高点上,要引导全校师生端正办学思想,使大家自觉地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这就要求校长要时时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了解教育发展的新动向,具备现代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树立全面的人才观,新颖的学生观,科学的评价观,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实现以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特征的素质教育目标,努力使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更多的合格人才。
三、文化业务素质一位称职的校长,不仅在政治思想素质方面要强,而且在教学业务上也要精,“校长应是教师的教师”、“校长应是所有学科的通才,某学科的专家”,每一位校长必须具有广阔的知识范围和良好的知识结构。
一是科学的管理知识。
校长应具备的素养不具有深厚修养的校长,就不能造就有高尚品德的学生.校长应具备的素养有哪些?下面是小编搜集整理的一些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校长应具备的素养:儒雅儒雅,是一种随时代发展而愈加彰显魅力的修养,是一种贯穿人终生发展需要的涵养。
《辞海》中对”雅”有如下注释:”正的,合乎规范的;高尚,不庸俗;美好,不粗鄙……”儒雅应该是教育追求的永恒目标和最高境界。
作为一校之长,校长更应该成为儒雅的典范。
语言儒雅,举止优雅,是一种个人修养的提炼,是一种从容淡定的人生境界。
儒雅的校长能把学校营造成一个雅致的育人环境,从而陶冶师生的心境,让师生生活充满雅趣。
这样,学校才能培养出具有儒雅气质的学生。
校长应具备的素养:真诚校长待人要真诚,对待自己的下属、师生更应该真诚。
这是做人的一个基本素质,也涉及个人的修养问题。
教师是学校的软件。
我们管理者要设法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应心系教师,甘当公仆,关心教师疾苦,真正解决教师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从思想上尊重教师,从感情上贴近教师,在行动上深入教师。
对教师的缺点或错误,不能听之任之,而应该采取合理的方式帮助他们改正;对教师遇到的一些困难,应热心帮助,使他们摆脱困境;对教师还应该礼贤下士,虚心学习其优点和长处,不与教师争名利。
”世界上最宽广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广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广的是人的胸怀。
”只有校长与教师贴心交流,坦诚相见,才可以使教师焕发出无比的工作热情。
校长应具备的素养:勤奋勤奋也是一种素养,校长也必须时常修炼。
校长只要处处真抓实干,而不是发号施令,高高在上,自然就拉近了与教师的距离,对教师的管理当然也就比较到位。
而这里的勤奋着重指的是思想、精神方面的勤奋。
一个好的校长绝不能满足于上传下达和照章办事,也不能人云亦云,而应该勤于思考,善于从司空见惯的现象中发现本质,抓住中心链条带动全局工作;能从众说纷纭的意见中发现真知灼见,借此指导自己的工作;能从重重困难中找到出口,并带领全校师生走出困境。
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校长应具备的基本素养
“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
这说明校长在学校工作中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
一所学校,能否不断发展强大,最终成为名校,关键在校长。
在目前新一轮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中,能否使我们的课改稳步推进,真正实现教育是面对全体学生,为每一个学生的全面发展、终身发展奠基关键还是在校长。
在学校管理中校长应具备怎样的素养才符合现代学校管理的要求呢通过近两周的校长培训学习,我认为校长应具备以下三项基本素养:
一、校长的办学理念要新:“思想支配行动,理念激发动力”。
所谓理念新是指一所好的学校、一名优秀的校长,一定要有符合时代精神、突出学校特色,并能使全校教职员工为之共同追求与奋斗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
先进的办学理念,能使校长按教育规律办学,不急功近利,按照办学理念构建校园文化,进行学校管理,促进学校发展;能使教师更好地理解新课程、适应新课程,促进教师角色的转化,积极主动地进行自身专业化水平的提升;先进的办学理念,能使学校在社会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向着更高、更好的方向发展,长盛不衰。
先进的教育理念是以终身教育的理念为基础的。
有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校长才能够从关注学生今天的考试成绩转向关注学生明天的发展与此同时能力;有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校长才能够从对教师”管、压”的工作方法转向对教师的人文关怀;有了终身教育的理念,校长才能够制定出符合学校特色,促进学校发展的办学指导思想。
“合格+特长”造就了冯恩洪和建平模式;“上课只讲四分钟“讲出了洋思中学和蔡林森……。
当今的名校长如魏书生、张思明……无不是靠先进的教育思想、教育理念赢得声誉并成为知名教育家的。
“有思路才有出路,有能力才有魅力,有眼界才有境界,有作为才有地位”。
有了这样的理念更新,怎能不使我们的校长加强学习,增强使命感,提高学校的管理水平,逐步使自己从教育者成为专家型、擅管理、高素质的教育家。
“一流教师教人,二流教师教书,三流教师教应试”,有了这样的理念更新,教师就会自觉领悟自身的价值,何愁不主动提高自己的专业化水平,激发自身的内驱力,进而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达到教师教得有效、学生学得愉快、师生考得满意这种教师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更高追求。
“学生发展是学校发展的本义和目的,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途径,学校发展是学生发展和教师发展的结果。
”有了这样的理念更新,才能使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才能真正促使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
二、校长的行动要实:“细节决定成败”,这是当今社会许多知名企业成功的秘诀,学校工作何尝不是如此。
一所好的学校,除了要有先进的办学理念,完善的规章制度外,更重要的是要看其所作的每项工作是否能够做到缜密、周到、细致。
反思我们的学校管理工作,诸如青年教师培训、年级组目标质量管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学生兴趣小组活动、运动会、班级主题班会等似乎也作了不少,但总感觉亮点少,能够提升出来作为标志性成果与他人分享的不多。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我们在做这些工作时缺乏系统性、缜密性、实效性,应付上级检查所作的“虚事”多,按照学校的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学校规划应该做的“实事”少;在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尤其是转化差困生的学习成绩方面所下的功夫多,而在如何提升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提高课堂效率以及在教育教学中如何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方面所下的工夫少。
通过本次学习与思考,深感我校现有的管理迫切需要在细节上多做文章,在行动上要更加务实。
三、校长要善于反思:一所好学校,不是要有大楼,而是要有大师。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老百姓想让自己的子女上优质学校的愿望越来越强烈,一所学校,其硬件条件很容易实现,而要想成为优质学校,成为名校,关键要看教师的质量。
事实上,教育的质量说到底还是教师的质量,优质
的教育需要教师不断丰富、提升自身的内涵和素养,知名的学校同样需要有更多具有精湛的教学水平、高尚的人格魅力、完美的教学艺术的名师。
然而,随着老教师的相继退休,青年教师(由于学校的快速发展,目前我校的青年教师几乎占到教师范教育总数的一半)一时又不能独挡一面,加之一些中年教师处在”高原期”而存在工作倦怠或学校铺设的平台不够而失去了内驱力,因此,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激发其内驱力,使每一名教师都能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生命质量,是目前我校急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的问题,也是学校教育质量能否持续提高、能否保证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大问题。
回顾我校近几年在教师专业化培养方面也作了一些工作,如青年教师的拜师收徒工作,对青年教师提出要一年胜任、三年出师、五年可担当重任;在备课中提出一系列规范化要求;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教研组每周要有教研活动,每两年召开一次全校性论文年会等。
但总感觉收效不大,缺乏针对性和实效性,更谈不上将这些做法提升为理念。
通过本次学习与反思,我确实感觉到,一名优秀的校长,不仅是知识型、智慧型的校长,更是一名反思型的校长,在学校工作遇到阻力、遇到障碍、推进不前或收效不大时,要勇于反思,更要善于反思自己的工作思路、工作方法,在反思中寻找教育的生长点,在反思中寻求工作的突破点。
如在培训青年教师,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方面,要重视对教师的价值引领,激发他们的内在动机,要让教师认识到,教师的幸福不仅来自于家庭,更来自于课堂,来自于学生,来自于学校;教师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可以尽显风采,在为学生不断操劳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生命的智慧,释放生命的活力。
要对教师进行分类指导,注重培训实效,即针对教师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对教师分层分类开展指导和培训,努力使指导和培训的内容与教师的层次相一致,与教师的需求相吻合。
同时,既要加强理念培训,更要注重实践指导,让教师更多地在自己的实际教育教学工作中去体验,去反思,以此促进教育教学能力的提高,促进教
师的全面发展。
另外,学校要为教师多铺设展示其才能的平台,要为教师创设开心的工作环境、顺心的工作条件、舒心的工作体验。
作为新时期的学校管理者,首先要掌握先进的教育理论,以教育教学的先进理论为支撑,提炼出符合学校实际、能被全校教职员工所认同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以这样的办学理念和办学思想为指导,制定学校短期及长期的发展规划,并逐步构建学校的校园文化,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管理中,要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善于反思工作中存在的失误和不足,并利用团队的智慧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使我们的学校向着更好、更高的方向发展,真正办出让社会认可、人民群众满意的优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