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霞 《武术基本手型及组合动作》
- 格式:doc
- 大小:597.50 KB
- 文档页数:8
武术课基本手型步法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武术基本手型和步法的名称、要领和用法。
2. 培养学生对武术运动的兴趣,提高参与武术锻炼的积极性。
3. 提高学生的身体协调性、灵活性和力量。
二、教学内容1. 基本手型:拳、掌、勾、爪。
2. 基本步法:弓步、马步、仆步、虚步、歇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基本手型的正确掌握和基本步法的运用。
2. 教学难点:手型与步法的协调配合,以及动作的准确性。
四、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宽敞的教室或室外场地。
2. 教学器材:武术服装、拳击手套、脚靶。
五、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5分钟)教师简要介绍武术的基本手型和步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基本手型教学(10分钟)1. 拳:教师示范拳的握法和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2. 掌:教师示范掌的握法和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3. 勾:教师示范勾的握法和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4. 爪:教师示范爪的握法和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3. 基本步法教学(10分钟)1. 弓步:教师示范弓步的姿势和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2. 马步:教师示范马步的姿势和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3. 仆步:教师示范仆步的姿势和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4. 虚步:教师示范虚步的姿势和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5. 歇步:教师示范歇步的姿势和动作,学生跟随练习。
4. 练习与巩固(10分钟)学生分组练习基本手型和步法,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动作不规范的地方。
5.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学生掌握的基本手型和步法,鼓励学生在课后加强练习。
6. 课后作业学生回家后,练习基本手型和步法,拍摄视频并发给教师,以便教师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练习表现,评价学生对基本手型和步法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课后提交的练习视频,评价学生的动作准确性及协调性。
3. 鼓励学生相互评价,提高课堂互动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武术操练习,巩固所学手型和步法。
月日第周第次课年级教学内容:武术基本功(1):基本手型、基本步型教学目标:1、武术运动简介,使学生对武术运动能够有一定的了解。
2、学习基本功,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基本的掌握动作。
身体素质练习,提高学生的下肢力量。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觉学习、刻苦锻炼的良好学风。
教学重点:认真听讲,注意细节,把动作做对。
教学难点:形神兼备准备部分基本部分525准备活动:1、跑圈热身2、徒手操(4*8拍)1)头部运动2)扩胸活动3)腹背运动4)弓步压腿5)侧压退6)膝关节运动7)腕、踝关节活动一、武术简介:武术定义:武术是以技击作为主要内容,以套路和格斗为运动形式,注重内外兼修的中国传统体育项目。
抱拳礼:并步站立,左手四指并拢伸直成掌,拇指屈拢,右手成拳,左掌心按贴右拳面,左指尖与下颚平齐,右拳眼斜对胸窝置于胸前屈臂成圆,肘尖略下垂,拳掌与胸相距20——30厘米,头正身直,目视受礼者.活动前后均须先行抱拳礼.二、学习基本功:1、基本手型1)掌要点: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屈紧扣于虎口处。
2)拳要点: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
1、慢跑热身2、教师示范领做,并口令。
学生模仿跟做。
一、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教师介绍,提高对武术的兴趣。
二、学习基本功组织教法:1、教师示范动作1-2遍。
2、教师边示范边讲解动作1-2遍。
3、教师领做并讲解动作3-4遍。
4、教师口令指挥学生集体练习。
5、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
6、纠正错误动作,强调动作要领。
7、学生再集体进行练习4-5遍。
组织:四列横队,体操队形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X X X X X X♀要求:学生动作到位,有力度,充分活动身体。
组织:四列横队集合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要求:1.认真听讲。
2.遵守武德,师生互敬。
教授拳、掌、勾队形:○○○○○○○○○○○○♀○○○○○○○○○○○○基本部分253)勾要点:五指第一指节捏拢在一起,屈腕。
《武术基本手型、步法》授课方案授课年级:五年级教师:鲁勇一、指导思想依照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质情况,在授课中,我认真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本,充足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快乐的情境中积极主动的参加学习,使学生养成优异的运动习惯,为培养学生平生体育意识打好基础。
二、教材解析:武术运动是我国的民族传统运动项目,有着强身健体,强国健民的作用,也是小学体育的授课内容之一。
本次课以武术基本手型、步法为主要授课内容,采用游戏、自编的武术操以及武术的基本动作,结合示范等直观授课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同学显现自我、自主学习、团结合作的能力。
三、学情解析:五年级同学对中国功夫有极大的好奇心,对武术的学习充满了强烈的梦想和浓厚的兴趣,特别是简单易学的武术动作会给同学带来极大的吸引力。
针对同学的身心特点,我在授课中有针对性的采用认识说示范法、重复练习法、比较练习法、相互议论等授课方法,为同学掌握基本的武术动作供应了保证。
四、授课目的为1、知识与技术目标:经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武术的基本动作构成,记住基本手型、步法的名称,知道基本手型、步法的动作要领。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学练得过程中使学生掌握基本手型、步法的动作方法,能规范正确的做出动作。
3、感神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在学习和练习中以认真、谦虚的态度对待学习。
五、授课重难点要点:手型、步法的正确。
难点:马步、弓步做到规范正确。
六、教法学法教法:讲解示范法、游戏授课法、自我显现法学法:模拟练习法、游戏训练法、个人显现发七、本次课的授课过程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兴趣导入、活跃身心第一经过课堂老例的练习,使同学集中注意力,培养正确的身体姿势。
接下来是同学喜爱而且熟悉的游戏 ----《捉泥鳅》;最后是一个踢腿的热身活动。
第二部分:掌握技术、规范动作第一经过教师的语言与示范让同学学会武术基本手形,并经过游戏《看谁做的快》进行练习。
教师讲解马步、弓步的动作要领,教师经过讲解示范、带领练习。
《武术基本手型、抱拳礼》教学设计一、指导思想本课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为依据,在教学过程中采用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教师示范点拨引导为辅的教学模式。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由简入难,循序渐进组织教学,充分发展学生的灵敏素质及协调能力,同时在教学中保证每个学生受益,增强体质,锻炼意志,关注个体差异。
二、教材分析武术做为一种民族体育项目,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
学生通过武术得到美育熏陶。
武术基本功是为以后的武术学习奠定基础,初步建立武术套路的概念,发展身体柔韧性、灵活性、协调性和提高动作的速度和连贯性,培养学生的武术兴趣。
三、学情分析低年级的同学普遍具有以下特征:依赖性强、自我约束能力差;模仿能力强;好奇性强。
小学低年级学生存在体质普遍较弱、运动技术较差的现象;所以,在体育课中比较易兴奋,又易抑制,精神不易集中;对于说教过多、技术要求过多的教学因其理性思维还不完善而不易接受,也不感兴趣;相反,对于直观的、易于模仿的感性思维的体,但是力量稍显不足。
四、学习目标1.运动能力:了解武术动作中的动作名称,初步掌握武术基本功拳、掌、钩的基本动作。
2.健康行为:在练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形态,发展柔韧性、灵敏性、速度和力量等素质。
3.体育品德: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品质。
五、教学重、难点重点:动作规范难点:动作连贯有力六、教法与学法指导教法:游戏法、比赛法、讲解与示范等学法:合作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七、场地器材场地一块,标志桶四个、跳绳10根、哗啦圈10个八、安全保障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有序组织课堂教学。
九、体育家庭作业课后自己练习拳、掌、钩十、创新之处让学生自立武术门派,把学生带入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的动作做得更规范。
教学过程教学内容运动负荷组织教法与要求次数时间强度基本部分三、学习武术抱拳礼1.抱拳礼的动作要领:一手握拳,另一手抱着拳头,合拢在胸前,右手在内,左手在外。
武术的三种基本手型和步型一手型手法练习手型手法练习是运用拳、掌、勾三种手型,结合上肢冲、架、推、亮等运动方法,练习手型手法的基本规律。
手型: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扣在食指和中指的第二指节上。
要求拳握紧,拳面平,手腕直。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第一指节弯屈并紧扣于虎口处。
勾:五指尖捏拢,屈腕。
二步型的姿势马步的姿势两腿平行开立,两脚间距离三个脚掌的长度,然后下蹲,脚尖平行向前,勿外撇。
两膝向外撑,膝盖不能超过脚尖,大腿与地面平行。
同时胯向前内收,臀部勿突出。
这样能使裆成圆弧形,俗称圆裆。
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要圆。
两手可环抱胸前,如抱球状。
虚灵顶劲,头往上顶,头顶如被一根线悬住。
这就是马步的基本要求。
初时不易站久,能站5分钟已属不错,但贵在坚持,能站半小时已算有所成就了。
弓步的姿势一腿向前方迈出一大步,约为脚长的四至五倍,同时膝关节弯曲,大腿近于水平膝盖与脚尖垂直。
;另一腿挺膝伸直。
两脚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方。
左腿在前为左弓步,右腿在前为右弓步。
要求:前腿弓,后腿蹬;挺胸、塌腰、沉髋;两脚左右相距约一脚。
虚步的姿势:虚步,是武术中五大基本步型(弓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之一。
两脚平行开立,宽约脚长的三倍,屈膝半蹲,大腿接近水平全脚掌着地,重心于两腿之间。
两手握拳于腰侧或平伸。
挺胸,塌腰,脚跟外蹬,膝不过脚尖。
虚步要求前腿虚,后腿实,虚实分明。
要把身体的主要力量放在支撑腿上,虚步占三分仆步的姿势:两脚左右开立,右腿屈膝全蹲,脚尖和膝关节外展,臀部接近右脚跟;左腿挺直平仆,脚尖里扣,两脚全脚着地,两手腰间抱拳。
目视左方。
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
要领:挺胸塌腰,平仆腿一侧沉髋。
歇步的姿势: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左脚在前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右脚在后,前脚掌着地,右膝顶出并贴紧左小腿外侧,臀部坐于右脚接近脚跟处,两手腰间抱拳。
目视前方或左方。
左脚在前为左歇步;右脚在前为右歇步。
要领:挺胸塌腰,两腿贴紧,腰向前腿拧转。
武术的三个基本⼿型和五个步型武术的三种基本⼿型与步型⼀⼿型⼿法练习⼿型⼿法练习就是运⽤拳、掌、勾三种⼿型,结合上肢冲、架、推、亮等运动⽅法,练习⼿型⼿法的基本规律。
⼿型: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扣在⾷指与中指的第⼆指节上。
要求拳握紧,拳⾯平,⼿腕直。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第⼀指节弯屈并紧扣于虎⼝处。
勾:五指尖捏拢,屈腕。
⼆步型的姿势马步的姿势两腿平⾏开⽴,两脚间距离三个脚掌的长度,然后下蹲,脚尖平⾏向前,勿外撇。
两膝向外撑,膝盖不能超过脚尖,⼤腿与地⾯平⾏。
同时胯向前内收,臀部勿突出。
这样能使裆成圆弧形,俗称圆裆。
含胸拔背,勿挺胸,胸要平,背要圆。
两⼿可环抱胸前,如抱球状。
虚灵顶劲,头往上顶,头顶如被⼀根线悬住。
这就就是马步的基本要求。
初时不易站久,能站5分钟已属不错,但贵在坚持,能站半⼩时已算有所成就了。
⼸步的姿势⼀腿向前⽅迈出⼀⼤步,约为脚长的四⾄五倍,同时膝关节弯曲,⼤腿近于⽔平膝盖与脚尖垂直。
;另⼀腿挺膝伸直。
两脚全脚掌着地,上体正对前⽅。
左腿在前为左⼸步,右腿在前为右⼸步。
要求:前腿⼸,后腿蹬;挺胸、塌腰、沉髋;两脚左右相距约⼀脚。
虚步的姿势:虚步,就是武术中五⼤基本步型(⼸步、马步、虚步、仆步、歇步)之⼀。
两脚平⾏开⽴,宽约脚长的三倍,屈膝半蹲,⼤腿接近⽔平全脚掌着地,重⼼于两腿之间。
两⼿握拳于腰侧或平伸。
挺胸,塌腰,脚跟外蹬,膝不过脚尖。
虚步要求前腿虚,后腿实,虚实分明。
要把⾝体的主要⼒量放在⽀撑腿上,虚步占三分仆步的姿势:两脚左右开⽴,右腿屈膝全蹲,脚尖与膝关节外展,臀部接近右脚跟;左腿挺直平仆,脚尖⾥扣,两脚全脚着地,两⼿腰间抱拳。
⽬视左⽅。
仆左腿为左仆步;仆右腿为右仆步。
要领:挺胸塌腰,平仆腿⼀侧沉髋。
歇步的姿势:两腿交叉靠拢,全蹲,左脚在前全脚着地,脚尖外展;右脚在后,前脚掌着地,右膝顶出并贴紧左⼩腿外侧,臀部坐于右脚接近脚跟处,两⼿腰间抱拳。
⽬视前⽅或左⽅。
左脚在前为左歇步;右脚在前为右歇步。
拳:四指并拢卷握,拇指紧扣食指中指第二关节处。
掌: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口处。
2.组织学生趣味练习。
1.讲解,示范武术的基本步型。
2.教师口令的带领下,学生进行练习。
3.教师对动作个别指导。
4.步型和手型的组合练习。
一致,精神饱满。
4.集体练习。
1.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学习动作方法及要领。
2.认真模仿教师的动作集体练习。
3.练习时动作有力到位一致,精神饱满。
位,舒展有节奏,体现武术的精气神做到形神合一。
3 8中勾:五指第一节捏握在4. 及时改正错误动作,加强练习。
一起,曲腕。
三种步型5. 动作干脆有力,协调眼神到位。
弓步:以右弓步为例,右腿向前跨出一大步,大腿接近与地面平行膝关节不超过脚尖,左脚脚尖朝左前45 度,两脚掌着地,后退绷直,挺胸塌腰,目视前方。
1.讲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学生尝试性练习游戏。
3.提示,启发学生思维,锻炼学生灵活运用。
6. 练习组合时动作必须规范到位。
1.认真听教师讲解,了解游戏的方法和规则。
2.集体练习。
3.体验游戏的乐趣。
仆步:一脚全蹲,脚尖稍外展,另一腿伸直平铺地面,脚尖内扣,两脚全掌着地。
马步马步:两脚左右开立比肩稍宽,脚尖稍内扣,双膝下蹲大腿与地面平行,抬头挺胸收腹,上身立直,目视前方。
陕西省西安小学
《武术基本手型及组合动作》
教学设计
2019年06月20日
《武术基本手型及组合动作》教学设计
【教材依据】选用人民教育出版社《体育与健康》3至4年级全一册第七章武术。
一、设计思路
1、指导思想:
本课设计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主张身体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适应的三维健康观。
根据水平二儿童的身心理特点,采取集体练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形式。
注重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积极向上、敢于进取的精神。
通过武术的学习,体验学习武术的乐趣,激发学习武术的兴趣,从而达到掌握技能、发展能力、锻炼身体、愉悦身心的教学目的。
促进学生养成与掌握终身进行体育锻炼的习惯和方法。
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了解武术运动的作用和价值,知道中华武术特点需要“精、气、神”的配合。
(2)技能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掌握武术拳、掌、勾基本手型动作方法及组合动作,发展学生身体协调性、灵敏性、柔韧性,提高快速反应和自我学习探究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武德,敢于克服困难、果断顽强的心理素质,激发学生对武术的兴趣,增强民族自豪感,培养良好的团结协作的能力和进取精神。
3、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重点:“拳、掌、勾”手型正确,组合动作路线清晰。
教学难点是动作协调、规范有力度
二、教学准备
在2018年的“名师之路”上,有三节武术课,其中两节同课异构是水平三的《少年拳第一套1-4式》,一节是水平二的《武术基本手型及组合动作》。
我将三节课的内容整合出一节课,刚好,我带的是四年级学生,我就选用人
教版水平二武术单元教学,教材是以基本功、基本的动作以及基本的动作组合作为主要内容。
我在上课前一周和陕西省体育名师陈拥军老师沟通上课流程,陕西省体育名师陈健老师将我上课的基本内容进行指导。
我虚心接纳了两位老师的意见,又反复斟酌修改了自己的教案,把自己的想法又重新梳理了一番,该删的就删,该优化的优优化。
最终确定“拳、掌、勾”手型正确,组合动作路线清晰作为本节课的重点,难点是动作协调、规范有力度。
三、教学过程
1、准备热身前,我通过“石头剪刀布”小游戏让学生自己选位置,这样设计的目的是:给更多孩子选择的机会,勇于表现自己。
在小组内谁站在最前面谁就是小组长。
2、搏击操热身,学生跟随老师做,直拳、勾拳、摆拳等动作,为进一步学习武术基本功打下基础;
3、以老游戏“剪刀、石头、布”分解练习弓步、马步以及弓马步变换,以“马兰开花”练习蹬腿冲拳,让学生在游戏中润物无声的学练动作;
4、基本部分:教师分解教授,学生练习;
5、6人一组展示,师生互评;
6、体能训练----马步蹲、弓箭步跳、开合跳、前前后后跳、左左右右跳练习。
发展全身体能,通过30秒强化练习20秒调整呼吸,培养学生不怕吃苦的习武精神。
7、放松练习------八段锦放松;
整堂课围绕一个主题:武术。
课的开始和结束都采用武术内容,课的中间有体能,并将技术、体能融入游戏,通过游戏参与,力求达到“三赢”;本课通过引导学生参与、体验、思考、总结,再合作、分享、展示、提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学习能力。
《武术》单元计划
,拇指紧扣食指和中指四指并拢伸直,拇指弯曲紧扣于虎
五指第一指节捏握在一起,曲腕。
手型组合练习
四、教学反思
教学亮点:
第一,体现趣味性,以老游戏“剪刀、石头、布”分解练习弓步、马步以及弓马步变换,以“马兰开花”练习蹬腿冲拳,让学生在游戏中润物无声的学练动作。
第二,及时鼓励孩子。
第三,用音乐带动孩子上课氛围。
不足之处:
第一,有一位女生穿牛仔裤上课,说明平时的体育课服装要求有待提高。
第二,准备活动前学生自己选位置,教师可做调整,比如可以将个子低的小朋友换到和他所选小组位置一样的有利于学习的位置。
第三,学生出现玩的现象,教师要及时制止,讲规则。
要对学生提要求,这是我在以后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的。
课前一定要提规矩。
第四,以后注重细节,注意观察学生,驾驭课堂能力有待提高。
第五,课堂上要融入学生中,与生成为一体,亲近学生。
第六,运动负荷和密度增加,保证学生的运动量。
第七,口令要有抑扬顿挫。